“好,就听你的。”

“我留了自家的之后,就把玉米都抗来,索性放一起,让他们也看清楚,咱们就这么些,省的一个个再找到家里去。”

“这个对,一定要这样,不然我家新砌的大门可撑不了几天了。”

“呵呵呵,老肖,就苦了你了。”

“没事儿,我都杂货铺,摊开来给大家伙儿看。”

不管怎么说吧,这分种子的事儿总算是有了个妥当的法子,虽然因为他们的法子,其他人都感觉挺坑,可他们也知道,能这么分已经很照顾大家伙儿了,最起码没谁是一点没有的。

至于到了这些人手里之后?那情况多了去了,几个老兵村的什长们差点屋子被人拆了;还有对岸的方树根,家里的大门都差点被敲出个坑;还有村子里的老兵们,似乎一下子亲戚也多了不少,让这些直爽惯了的老兵日日挠头,甚至有些家里还起了纷争,集体成亲半年,连个拌嘴都几乎没有的人家,这几日几乎家家户户锅碗瓢盆都有些不太平。

甚至连着得了一亩地的种子,满心欢喜的老安都没能躲过一劫,不过是三五日的功夫,最终死死抱在手里的只剩下了半亩,就这还要看他能不能在无数的亲朋好友的围攻下坚持到下种的那天。

其他人家的热闹,老肖那是权当没看到,反正他自己,那是肯定不老实的,自家一亩地的种子是不能少的,他可是有五亩坡地的人家,还有家里平台上那么些地方呢,若是连六分之都种不满,自己都会觉得憋屈吧。

所以当不间断的有人过来寻他买种子的时候,他不得不又一次向天淘伸出了手,从天淘里头买种子,转手在扣扣索索的卖给其他人,看着每一家都不多,可等着到了秋末,老肖算账的时候才发现,不知不觉中,他居然在天淘买了足足50斤的种子,老天啊,那他到底是散出去多少户人家?要知道这后来计划外来求种子的,他可都只给了两分地的两,也就是现代一斤的分量。

一想到一串玉米,过了一年就散的到处都是,他心里就是一个激灵,觉得自己似乎有点玩的过火了,这之后别人怎么来要,哪怕是出了十倍的价都没有再卖过一点。

啊,忘了说了,这出十倍价的人不是别人,就是戴莫,这小子派人来最后一批结账的时候听到了有关于这玉米种子的事儿,只是没太在意,回去只是当成笑话说给了周边的伙计听。按照他们的话来说就是,这些老兵们都犯傻了,脑子坏了,居然相信有粮食能亩产五石,若是这世上真的有这样的神粮,那这天下还有吃不饱饭的人嘛?

他们权当笑话说着,可偶尔听到的戴莫却不以为是笑话,他在那村子里走动过,和这些人也聊过,相对的比这些匆匆茫茫来去的伙计更了解深一些,知道这些人不是那种会说胡话的人,心下自然忍不住寻思:难道说这些人真寻到了高产的种子?

想想艾草香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他觉得,不管是真是假,自己怎么也该走一趟,这要是真的呢?那自家那百亩地能出多少粮食?不说吃,就是将来将这个消息传出去,自己把收获都当成种子卖又能得多少钱?

这一想,戴莫不平静了,匆匆的就往老肖那里赶!啥?你说钱不多?亲,那是你不知道,一般来说,种子和粮食那是两个概念,更不用说是高产种子了,寻常的粮食若是说10文一升,最高价的糯米25文一升,那么这高产的种子,能出五石的种子,怎么也能卖50文一升,若是这样,自己百亩地出来能卖多少钱?那可是5两一石,百亩五百石就是2500两,唉呀妈呀,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这钱简直就和天上掉下来一样的快,不行口水都下来了,赶紧的走着。

他走的再快也没有附近的人快,所以最终他能得到的,不过是和其他人一样,一升的玉米种子,看着这可怜巴巴的数量,戴莫觉得心都要碎了,他的种粮销售计划没了…他的小钱钱,飞了…

“这东西再过一二年,那也是稀罕东西,再怎么扩散,几年里种子的数量都有限的很,不成你明年早点种,到时候早点收了,换块地再种一茬,一年种两次,到时候怎么也能出来好些了吧,应该能够你后年卖了。”

好在还有老肖安慰他,给他画个大饼,不过这玉米同一个种子真的能连着种两季?不用操心种子不适应的问题?呵呵,这真不好说,反正老肖觉得最多产量下去点,不过这戴莫家不是好地嘛,那到时候一季的产量估计比他们这里还要多些,到时候估计平扯一下还是差不离的。

老肖如今糊弄人的本事那是越来越上去了,或许这也和这一段时间分种子的历练有关,愣是谁在被不同人不同手段的软磨硬泡N次之后,都会有点长进的。

第104章 有钱,辣椒和电话(补充)

要说这一次种子的分发, 老肖是挣了钱的, 除了自家留下的, 足足卖出去相当于现代200斤的分量,即使因为大半是熟悉的人, 所以半卖半送,可也不是啥小数字,20文一升的价格,让他一下子收回了近四两银子。

啥,觉得这钱不多?拜托你要这么想,这个年代, 一亩地按照中田算, 也就产2石半上下, 而这个时候麦子啥价格?10文一升, 一两银子一石, 也就是说一亩地一般也就得个2.5两左右老肖才种了多少?3分地!三分之一不到的地,还是最简陋的山地, 就种出这么些钱来,还能算少?

而且,老肖挣得还不止这些, 除了玉米, 大家伙儿是不是忘了, 老肖还有大杀器辣椒呢。辣椒这东西种植起来比其他的容易多了, 季节上讲究也不那么大, 老肖当初在工地的时候, 曾经翻着花样的种,从清明到初冬,基本没有不长大的,所以经验实在是丰富的很。而自打到了这边,他的种植事业也没停止过,光是靠着围墙的那些树木间隙,就种植了一大片。

而因为这辣椒良好的驱寒作用,自打在老肖这里吃过几次之后,周围那几家也跟着种了不少,一门心思作为冬季驱寒作物在储藏。等到了老兵过来建村,这些曾经爬冰卧雪,身体受创严重的也肯定了辣椒的作用,屋前屋后的也跟着种植,到了如今,这附近辣椒都成了特色种植产品,受到了无数人的欢迎。

连其他几个老兵村都成了簇拥着,跟着慢慢的开始种植,并又继续往兵营扩散的趋势。可以说老肖的影响力越发的大,玉米今年能让这么多人心动,很大一部分也有这些辣椒的的示范作用在。

如果说山里人,老兵喜欢辣椒有身体原因,也有环境因素,那么戴莫这样的商户看中辣椒,更多是从美食的角度,自从来尝过之后,他小心的将辣椒带到了省城,在自家的一个饭馆里推出了一两道辣味的菜,譬如:辣子鸡什么的。这还是他花了10两银子一张,从老肖手里买来的菜谱,效果十分的不错。

虽然这味道是刺激了点,一吃就满脑袋汗,看着有些不雅,不可能让每一个人喜欢,可这世上喜欢这样味道的人还是不少的,特别是身子弱,有些畏寒的,更是十分热衷,甚至据说还能祛湿驱寒?这个功效他已经让人传播开了,目前愿意吃一点的正在猛增。而这样的情况自然毫不意外的推动了饭馆的营业额。生意好的,戴莫看着老肖就觉得看见了财神!

辣椒这东西有了人喜欢,有了采购需求,那么这辣椒自然也成为了戴莫后期过来采购的物品之一。作为用量不算大的东西,只要价钱也相对合适,购买是不错的方式。毕竟自己种植还是太麻烦了些,浪费时间浪费人力的,他实在是没那么多功夫折腾,这又不是粮食这样的必需品,对吧。

而老肖开的价格也确实不贵,50文一斤能用不少时间呢。收来的多,还能放到杂货铺里卖,标上80文,赚头也是不错的,酸辣汤这个最简单的菜最近可是已经流传开来了,什么样的做法都有,连着最贫寒的人家,也愿意凑点钱买上两钱辣椒,清汤寡水里放那么一点,用来受凉的时候驱寒。想来到了冬日,想到这法子暖身子的人会更多,听说还有人在尝试直接用辣椒敷老寒腿??

这个估计也应该可以吧,每次拿过辣椒,他那手就感觉特备的烫,和烧艾灸的时候一样,这样算估计还真能成。若是这样…所以戴莫很有计划的开始囤积货物。

戴莫囤积起来还算容易,因为辣椒在山区的实用功效,村落也好,周边种植辣椒的其他山民猎户也罢,基本家家户户都有储备,即使种植的再少,就他们这屋前屋后的空余,数量也不会少的稀稀拉拉的可怜,卖出去十斤上下还是可以的。所以分点出来不但挺容易,对于这些人来说,还能意外的又多一点财路,实在是惊喜。顺带的对着老肖也越发的感激,看看,这人多好啊,每每都给大家伙儿带来新福利,怪不得他的日子越过越好呢,人好,老天爷都庇佑啊。

谁都不知道,辣椒的火爆其实已经出乎老肖的意料之外了。他都没想到这个时代,这个地方,这些人对这东西能有这么大的需求。有时候忍不住都会想,那以前没有的时候,这些人都怎么过的?怎么整的如今好像没有了辣椒,这冬日都没法子过了呢?太夸张了!甚至就他知道的,在金钱,口味等的刺激下,有些心灵手巧的妇人已经在琢磨做冬日腌菜的时候加入辣椒的可能性,期待着将来能再多点可以买卖的东西。可见这热情有多浓厚!或许只能这么想,在怎么远离人群,对交易,对互通有无还是有期待的。

当然更关键是挣钱啊!那话怎么说来着?哦,钱不是万能的,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就是老肖父子,这会儿对着钱也一样高兴的很。特别是晚上数钱匣子的时候。

“爹,咱们家这一回挣的不少吧。”

肖海涛手里很忙乎,正不断的往细草绳里头穿铜板,100个一串,10串再扎一个皮绳,这就是相当于一两,清点的十分麻利。数钱数到手抽筋什么的,在数铜板的时候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还成,怎么了?”

老肖在记账,顺带将新探听的物价往本子上写,这些以后将作为他杂货物价的参考,不能不牢记。听到儿子的问题,倒是没怎么在意,头都没有抬一下,继续忙自己的事儿。

“我算了一下,500两有了没?”

“早超过了,快600两了。”

对着相依为命的儿子,他从不藏着掖着,也知道孩子心里有数的很,以为他只是关心家底,自然就直说了,可不想才说完,那边肖海涛就探过了头,一脸兴奋的扯着老肖的袖子,激动的说:

“嘻嘻,老爹啊,你说啊,这换算到现代是多少钱?我前几日没事儿的时候对比了一下,按照米算,10文一升的精白米,和咱们以前那4、5块钱的米应该差不离吧,若是这样算,那基本就是两个铜板能换算成一块钱,若是这样,600两是多少铜板?换钱呢?那可就是30万了。乖乖,吓死人啊,咱们以前,那样干活,好像这存款也从没有上过三万,这才过来多久?一下子就多了个零啊!”

说起钱,肖海涛那眼珠子都差点变成铜钱的模样,口水都快往下流了,这个模样看的老肖忍不住就想笑。

“你不能这么算,若是这样,那辣椒怎么说?50文一斤,岂不是25块?啥时候这东西这么贵过?再有皮子,蔬菜,甚至是肉,价格都不对,野猪肉现代是啥价格?这里又是啥价格?哦,对了,还有锄头什么的,价格你在比比?”

咦,这么一说也是啊,最便宜的450文的铲子为例,若是换算成225块,这价格,现代谁买?开出价格来都能让农民把唾沫吐你脸上,想钱想疯了吧,锰钢的工兵铲都没这个价。若是斧头,800文,换算成400块,那林业局的人都能造反了。

想到这些,肖海涛的脑袋又垂了下去,没好气的说到:

“你也太过分了,就不能让我多美一会儿嘛。”

哈,合着你这就是自我感觉良好,其他一切不管是吧!老肖觉得和这个蠢儿子没法子沟通了。代沟太大,心塞。

“成了啊,有功夫赶紧的,带着你那帮子娃娃军去河边玩去,荸荠,茭白,菱角,芋头,还有泥潭地里好些东西都能收获了,不赶紧的收点回来存着,冬日你可就只有天天吃野菜蘑菇了。”

一说起这个,肖海涛又是一阵的精神,自打上回采摘野果遇险之后,肖海涛的领导能力得到了一帮子小伙伴的认可。目前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小领导,凡事孩子们进行群体活动,多半都是由他来领导指挥,这样的感觉…嘿嘿,连猪头小队长都没当过的肖海涛感觉特别的过瘾。

“哎,知道了,我明儿就带他们去。”

秋日的河边真的是物产丰富的很,这边的几个孩子经历过去年的折腾,一个个已经是熟手了,可新来的孩子却还生疏的很,缩手缩脚的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唯一和这河边相关的,能做的顺溜的,还是这大半年来跟着肖海涛几个下鱼篓子练出来的捡螃蟹捞虾捉鱼的技能。

如今听肖海涛说还能收获更多的东西,能寻到更多的主粮和菜,一个个看着这大河就开始傻乐。

“这里的螺也能吃,和小河里的那些石头边的螺丝差不多,只不过这里更大,大半还都在淤泥里,回去后要在清水里养上几日吐吐沙才成,更要紧的是要煮的时间长点,这东西肚子里有脏东西,要是没有煮透,吃了容易拉肚子。”

肖海涛领着孩子们先掰了好些茭白,撸了不少的菰米,又折了点鱼腥草等等可以吃的,随即就开始教导其他孩子往淤泥里下手。这些看着平静,什么都没有的淤泥其实里头东西还是挺多的,一样样的,摸到什么就说什么,争取将可以吃的都说一遍,这样他们也好分开来加快速度。

一堆堆的芋头,还有好多的螺,看在这些孩子眼里,那简直就是无上的美味,这会儿想想平时在村里的那小河边寻到的那些,真是逊毙了,一点都不能比,这里的个头明显就大一圈呢。那些螺看着就好多肉。等着探索继续深入,连往日下网下鱼篓子的劲头都要没了,看看这里,这吃的种类,往日的那些真是小头了。他们怎么就从没想过往这里来呢,真是太傻了。

“这是荸荠,我以前也摸到过。”

“我也是,还有这个,河蚌,这里真多呀。”

“早知道有这么多,咱们早些就该来了,每天弄点回去吃正好,一次拿这么多回去怎么吃啊。”

“晒肉干,我娘以前也做过,摸了盐晾干收着,冬天熬汤吃。”

孩子们明明一个个的都忙乎的满头大汗,可精神上却一点不累,相反还相当的乐呵,等到跟着肖海涛爬过那些大石头,发现这一小块弯地,他们越发的兴奋起来,感觉简直就像是寻宝一样刺激。

真是没想到啊,这石头后头居然还有这么一块宝地,看看,莲藕,鲶鱼,还有这么多以前光听说,没吃过的东西,哎呦,这些东西带回去,自家能吃多少天?换着花样来,估计也能混上四五天了吧,哎呀这里真的是宝地啊!

“还有这个,看,是泥鳅,这个小河里也有的,还有些…咦,这是…河鳗,呀,居然这里还有这个?”

肖海涛也收获到了去年没寻到过的好东西,看到那河鳗,整个人都惊喜的不得了,野生的河鳗,在现代是啥价格?下意识的,肖海涛的脑子里这个想头就那么一闪而过,忍不住趁着大家在听说这东西大补之后,纷纷把注意力往地面的水里放的时候,偷偷将手臂上的那个长方形的胎记点了一下,随即那种外人看不到的光照到了河鳗上。

“嚓,居然能卖50块?居然和野兔一个价格了,这东西真值钱。这是一斤?这么说要是分量再上去价格还能再高点?”

肖海涛眼睛都在发亮,下意识的就开始嘀咕,眼睛也开始往水面瞄,这会儿这么多人,一下子收走卖钱是不现实的,再说了,这么多人都看到自己捉到了,不拿回去吃岂不是太奇怪了,可要是偷偷在寻一条呢?那总能换钱了吧?虽然他这天淘已经升级了,可下意识的,还一门心思往里头填,可能潜意识中也想知道,自家这交易过了百万之后,这天淘又会变成什么模样吧。

只是他没注意到,自己不断的晃动脑袋的时候,那手不经意间好像点到了什么东西,使得这透明的页面上有那么一个点还是一闪一闪的发着绿光。等着闪了大概五六个呼吸的样子,那绿光突然定住了,就那么发着光突兀的亮着。与此同时,隐隐约约的说话声,从那绿光中透了出来,

“这是啥意思?这一闪一闪的,点了又没反应,这闪个什么东西?”

声音不大,可因为凑的近,那说话声简直就像是在肖海涛的耳朵边一般,直接把他吓了一跳,整个人猛地就是一僵:那是自家老爹的声音?

“海涛,怎么了?”

“没,没怎么,就是脚下好像踩着什么东西了。”

“别是水蛇吧,感觉咬到没?赶紧的走开看看?不对,还是去边上,坐石头上查看一下的好。”

有大孩子看到了肖海涛的反应,以为出了什么事儿,忙不迭的问询起来,虽然出来寻吃的这事儿上,领头的是肖海涛,可到底这里头那几个大孩子年级更大些,即使没人关照,经历过苦难,懂事的他们也下意识的将自己放到了保护者的位置上,随时负责照看年纪小的那些的安全,所以警觉性还是不差的。

看到这几个孩子皱着眉头一脸的担心,肖海涛能说啥?这会儿其他小的孩子也都抬头了,他只能忙不迭的将自己的脚抬起来给大家看,表示自己没问题。可不想才一动,脚上就是一滑,若不是边上的人赶紧冲过来扶了一把,人就该跌倒到泥潭里了,这下把所有人都吓着了,几个小的忙往边上去,大的则小心戒备的往肖海涛脚下的位置摸去。

其中一个大孩子不知道摸到了什么,身子猛地一顿,随即就是一脸诡异的笑容,等着他抬起手,展示出自己摸到的战利品,所有的孩子都忍不住哈哈大笑,你猜是什么?是一只大王八…

“怪不得你站不稳呢,踩它背上了,你还想稳当当的,那是做梦。给,它既然害你差点摔跤,你就带回去炖了它出气吧。”

这年头龟鳖都不稀奇,吃的人也不多,好些都嫌弃这东西的泥腥味,就是龟壳也卖不出去几个钱,所以大家都不怎么在意,给了肖海涛也没人说什么。有兴趣大可以自己摸,再说了,河鳗可比这东西好吃,他们更稀罕河鳗,这会儿注意力都在这东西上呢。

肖海涛还能说啥?除了丢进自己的篓子里那是啥都没言语了。至于刚才的事儿?只有没人看到的内心在狂吐槽:

“居然能通话,老天爷,天淘能通话?这是客服转换的,还是微信一起融合了?怎么不连着抢红包一起来呢?”

不过爹那里…看看那绿色依然在,而对面却什么声音都没有,肖海涛脑子一闪,就知道,或许刚才他们这里的话爹也都听见了吧,爹或许也明白了这东西的作用。想到这些,他乐呵呵的忍不住出声说到:

“又是河鳗,又是王八,好家伙,这东西补的,半夜都不用烧炕了。绝对要自燃了。”

“哈哈,还真有可能,我娘说了,小孩屁股上有三把火,最是旺的很,再加上这个,可不就是烧起来了嘛。”

“火?屁股上有火?我怎么没有看到?牙子,你帮我看看,我屁股上有没有?”

还真有熊孩子信这个?和小猫逗尾巴一样,转着圈的往自己屁股后头看,这模样,妥妥的黑历史,不知道过几年再被说起的时候会不会恼羞成怒战上一场,反正这会儿大家伙儿看的都挺乐呵的。

“赶紧的,再转一点就看到了。”

“裤子,裤子小心,有个洞。”

嚓,都不是好料,以前看着都挺老实的,这才过了多久?一个个的都露出本来面目了吧,全部是省油的灯!

“哎呦,我头晕。”

得,把人孩子忽悠的转晕了吧,这一屁股下去,整条裤子都完蛋了,等着回去,一顿竹笋烤肉是免不了了,这仇可接大了。

“别闹了,赶紧的摸,装满了咱们就回去,这也不是来一天,冬天前,这里要来好些日子呢,等着全收了才结束。”

“知道了,来,你来这儿,这里我刚摸着有泥鳅,我去你哪儿,你那边水深,你胳膊短,未必能摸干净了。”

“不着急啊,摸到啥是啥,不是自己要的也别丢,等着回去的路上咱们相互换换就成。”

“对,对对,难得有这么个好地方。咱们这几日都不用吃野菜了,可不能浪费。”

红霞印红了河面,将倒映的青山都染了色,让这个水面开始变得色彩斑斓起来。还有那被孩子们激起的水珠,折射出一点点的粉红,是不是的闪烁出星星点点的晶莹,生动而绚丽。肖海涛不自觉的停下了手,就那么静静的看着,心中一片的安宁。

“爹,这里真美。”

山的另一边,老肖静静的坐在打铁炉边上,对着炉子里的火焰视而不见,眼睛放空不知道看向何处,或许是肖海涛和那些孩子们的惊呼太过灿烂,让老肖忍不住想到了以前,那是他还小的时候,就在那山村,无忧无虑的少年时期,还有那青山绿水,那亲朋好友,还有…那里也很美,很美…那里是故乡。

有人说,有亲人埋葬的地方才是根,才可以称之为故乡。以前不觉得,甚至还感觉说这话的人矫情,如今想来,却满心的哀伤凄凉!那是他再也回不去的地方!再也无法触摸的美丽家园!

第105章 王-八风潮

一顿的河鲜美味, 吃的老肖一家子嘴巴都快要黏上了, 那个美啊!等到回到屋子,都还忍不住感慨,果然这些东西还是野生的更实在, 比以前吃的那种, 说是野生的, 其实全养殖到了一定程度去河里洗个澡捞上来骗人的。鱼汤什么的, 冻一个晚上才能凝结成块, 滋补效果不知道差了多少。

因为这个, 肖海涛整个人的心气都起来了,一门心思想要多弄点吃, 好生的补补。你说那么个奶娃子一样的孩子补啥?有的补总不会吃亏,他可是要到发育期了。补多了说不得身子就能更壮实些, 更高些?至于其他的?喂,人家还是孩子,思想纯洁点。

或许是因为老肖给周边带来的巨大的改变;也或许是因为在寻常聊天中,老肖展示出了丰富的学识经验;所以啊,这一群大老粗组成的村民们, 近来总是不自觉的跟着老肖学。不管是吃穿过日子还是日常的生活讲究上, 都有样学样。你还别说啊, 这还是挺有好处的,最起码这村子里的整洁程度比其他地方那是强多了。那什么随地大小/便的事儿基本是已经绝迹了, 就是村子中间这一段小河水的使用, 也变得讲究起来, 上中下分段使用,分的十分的自觉。

那么事儿来了,老肖家如今突然开始吃上王八了,这事儿他们跟不跟呢?这个真不怎么好吃啊,那个泥腥味冲的,不习惯的头一口都能吐出来,这样的东西真的能吃?

看到这里有人说了,龟鳖这些东西,这不是早就有菜谱了嘛,有菜谱的东西,怎么会没人吃?

嘿,这大家就不知道了吧,这还真扯不上!菜谱这个东西实在是太高级,不是什么人都能拥有的。老百姓就是有了,也未必识字,识字的也未必有这个本事,所以流传出去,扩散到全民皆会的可能性实在是小的很。比如熊掌这东西,人也有菜谱,寻常人会做?不会吧!

再一个不知道从什么事时候开始,这龟鳖就成了长寿的代言人了,从道家,佛家那里,还搞出了一个放生龟类的长期活动,这么一来,很多人更是生怕抓了别人放生的东西,损了德行,越发的不去碰了。有时富户们为了彰显一下自己的仁德什么的,甚至还可以维护一二。

有了这么些原因,一来二去的,外头的龟鳖自然是越来越多!人说物以稀为贵,这些东西其实也一样,因为多了,在意的自然也就越发的少了。哪怕是想要尝点稀奇东西的,也不会往这些家伙身上去想,于是乎就出现了这么神奇的一幕,明明是补身子的好货色,居然愣是没人吃!

哦,不是,也有人吃,只是都特定在专业的人群,比如那些会做的,或者准备药用的,再或者实在是饿得不行,看见什么都往嘴里塞的…

“泥腥味?啊,这是你们不会做,问我爹去啊,我爹做的可好了,一点都不腥,吃着可好了,我爹说,这东西大补,吃了长力气的!”

大人心思杂,有心想问又怕被人笑话连吃都不会,可孩子就没那么多讲究了,这些苦孩子对吃这个字最执着,眼见着肖海涛拿回去的王/八转眼只剩下个龟壳,还准备继续利用了卖钱,一个个自然是立马过来询问。

“真的?海涛,那咱们今儿再去。”

“那东西长力气?真的假的?没听说过啊!”

“你们不知道,我爹说了,外头卖的那什么大力丸的,里头就有这个。”

“真的?胸口碎大石的那个?那可了不得。”

“不管是不是吧,我觉得只要能吃,那就划算的很。我今儿也抓一只,给我后爹吃。我娘说,秋冬进补,最是养身子了。原本还说弄羊肉汤给全家补补的,如今有了这个,那还能省点羊肉钱。”

“海涛,你可不能晃点我们啊,我们抓到了就跟去你家,问你爹去。要真的能弄好了,下回我去捉的时候帮你带一只当学费。”

“对,我们给学费。不会让你吃亏的。”

嚓,你们以为王/八和大闸蟹一样,一抓就是一串啊!说的那个轻巧,不过这种有来有往,不白占便宜的作风要提倡,不然自己岂不是平白吃亏了?

“成,我肯定让我爹告诉你们,不然就把我那份给你们吃。”

“好,一言为定。”

孩子们一多,很多人都觉得叽叽喳喳的太吵吵,耳朵都受罪,可这对肖海涛却不一样,即使心里年级已经到了17岁,每当孩子们围着他转的时候,他总是十分兴奋,若是说到别人不懂他懂的,那下巴都能多上扬一格。看着比孩子还孩子。

性子弄成这样,说来也都是泪。他一直都是个憋屈娃,从小跟着老肖在城里生活,这在老家的人看来,那是跟着去享福了,去过城里人的日子了,那些留守儿童们看着他的眼神都带着妒忌。可只有他自己知道,这都是什么日子,也就他自己知道,那种被排斥,被鄙视,被孤立是啥滋味。

明明在外总是被欺负,可为了不被送回老家,很多时候肖海涛都权当没发生过,甚至回到老家过年的时候,遇上其他人问询,还要挑拣最好的来说,换取别人一阵的艳羡。这样的隐忍,从心理学上来说,其实对于他的成长真的很不好,就是他自己,还有老肖,也未必不知道这些问题。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生活从来都不会让人称心如意的。

如今好了,他们来了这里,肖海涛有了一次可以重新来过的童年,也有了一群不会排挤鄙视他的伙伴,甚至还混成了小领导,有了重新建立自信的机会,这样的生活,让肖海涛很珍惜。

因为珍惜,他总是下意识的想要将自己的作用,能力,多展示几分,让自己变得更有用些。或许有人会说,这样的招摇追根究底,也是一种不自信。不过就肖海涛的情况来说,已经很理想了。没有什么自闭,也没有扭曲…

“我的吗呀,你们这是准备清空抄底还是怎么的?怎么弄了这么多过来?”

老肖看着眼前这一背篓足足十来只的甲鱼,整个人有点蒙圈,要知道这还不是全部,看看跟在肖海涛后头的那几个大孩子,背篓不住的轻微晃动的声音,就知道这里头估计也有。这么几个背篓又该有几个?该不会全是甲鱼吧,这些死孩子从哪儿弄来这么多?他们这是要干啥?

“嘻嘻,爹啊,这东西能钓,早年我不是也弄过嘛,真的挺容易的,我也是没想到啊,折射河边居然有那么多,不过是三四个地方,嘿嘿,就…真的不是存心的,这不是一钓一个准嘛,这一时的,就,就没收住手,呵呵,爹啊,反正这要是分分,一家一只都未必有呢,这真不算多,真的。”

嘴里不住的喊着不多,喊着真的,这眼睛不住的滴溜溜的转,就知道这小子正心虚着呢,怕是自己也知道这一回玩的有点大。

到底是自己的种,后头还有那么些孩子,眼巴巴的看着,一脸的无辜,嗯还有几个坏小子,那眼神从老肖到肖海涛不住的溜达,满脸的期盼,这是等着他揍孩子?熊货,这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啊?不成,哪怕是为了不让人看笑话,怎么也要给儿子留点脸面,所以到了这份上,老肖还能说啥?自然是只能认命的当起了师傅,教导这些孩子怎么杀,怎么清理。

他这说的正忙乎呢,不想一个抬头却发现那一个个背篓这会儿已经都放下了,甲鱼也都被拿了出来正宰割着,唯一不对的是,这跟着收拾的不是孩子,而是一个个大人…这是咋说的?在一看,那几个跟着学的不是装没看到老肖的眼神,就是冲着他傻笑。合着刚才这么些人就在边上听着?

“你们这是…”

什么时候他们也吃这个了?前几日不是还说这东西腥?老肖突然想到了什么,转头再看向儿子,果然,这小子的脸色讪讪的,头扭到了一边。这嘴快的都能变八哥了。

“老肖,你不地道啊,这么好的东西,居然都不告诉我们。”

“合着还是我的不是了?前几日是谁从小河里抓了一只丢飞的?都拿王/八当沙包丢了,我还是说啥?”

“那不是不知道怎么吃嘛,赶紧的,这都杀了,接下来怎么弄?早点弄好了,回去也好早点吃上,听说这东西大补,那个那个啥啊,你懂得。”

这猥琐的表情,这是想到哪儿了?以为补什么了?在看看后头那几个挤眉弄眼的,亲,你们都三四十岁的人了,这个时代,这个岁数当爷爷的也不在少数,你们这样真的可以?边上还有孩子呢!

好吧,也许也该体谅一下他们,谁让他们这么大年纪了才有了媳妇,才有了留下香火的指望,这急切点什么的,也是正常的啊.

“这东西之所以腥气,那是你们做的时候没有把这里头的油脂去了,只要清理干净这个,味道就能下去大半,再加上点酒,加点姜,哦对了,最好再加上点大蒜头,这就成了。”

“大蒜投标?就是你种的那个?哎呦,这个我上次没有跟着种啊,谁家种了?…得,一会儿上你家要去啊!…”

老肖这里刚公布了方法,那边听到成了两个字,立马又恢复了以前的咋呼劲,手上还沾着血呢,就站起来挥舞着招呼人了,这干脆的,妥妥一副新人进洞房,媒人扔过强的模样,气的老肖脸都红了。

“我说,你们这是过河拆桥啊,我这说完了,连个招呼都不打就走人…”

“这不是小崽子们自己商量了的嘛,放心,不会少了你的,接下来孩子们每一个都会送束脩来,一只王/八的事儿,用的着赖你?不过老肖,不是我说,你要一连吃这么多,补大发了可怎么办?这可不是城里,没地方给你…啊…你啊,还是赶紧的娶个媳妇吧。”

“哈哈哈,可不是,这么多只,你家小子真是孝顺,哈哈哈…”

遇人不淑,交友不慎,说的就是这几个,老肖将手里的甲鱼往盆子里一丢,也顾不上洗了,直接走人。

“老肖,你咋走了?”

再不走还不知道这些个会说成什么样呢,这些老兵,平日里啥话说不出口。不过生气归生气,说还是要说的,毕竟他也听明白了,是自家儿子答应的,他自然不会让儿子为难。

“回去加上半瓢水,别加盐,先煮着,煮透了上桌的时候再加盐,不然不好吃。成了,你们赶紧补去吧。”

说完,也顾不得肖海涛拎着属于他们家的甲鱼,跟在后头气喘吁吁,几个快步就走回了院子。

“爹,咱们,咱们今儿做了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