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车间对话

“快一点、快一点,磨蹭什么呢你?我告诉你们,今天说没有完成手里的活就别想吃饭都给老子快一点”一个管工的小吏正手里挥着鞭子在他负责分管的枪械制造车间里(权且叫车间把,其实就是一溜瓦房)大声叫嚷着,时不时的骂这个一句、踢那个一脚的,从他那沙哑的声音可以听得出,这人也已经累坏了。

车间里,几十名工匠一字排开,身边一堆的枪管、做底板的铁板和用来当枪架的铁管什么,整个车间里杂乱不堪,工匠们有的在錾子上卯枪架,有的正在锯着枪管,有的正小心的研磨着底板,还有的正小心的调校着每根枪管的长度,正在将枪管固定在开好了孔的铜板上。所有的人都在忙碌着,伴随着小吏的叫骂声,整个车间里热闹非凡。

看着车间里热闹非凡的场面,秦有福简直瞠目结舌,他没想到,堂堂工部的加工车间居然会乱成这个样子,更没有想到,这些工匠居然是在鞭子底下干活的。

“杜大人,这些师傅平时就是这样干活的?”秦有福简直怀疑自己的眼睛。

“让秦大人见笑了,这里不少匠户是从河南来的,刚刚到京城,没有见识,不懂我们工部的规矩,干活的时候难免偷懒耍滑,以至于很难按工期完场差事,本官已经想尽了办法,实在是无能为力了。”杜斟颇有些无奈的摇着头道。

“他们帮干活还要挨打?”秦有福毕竟是现代人,若是说家里的下人挨打还可以理解,毕竟那是契约形式的,算是自己家里的奴隶,打一下就打一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主要是司空见惯了)。但是工匠们是在帮工部干活,政府官员(小吏是不入流,属于官员类)都随便打人,当然有些不明白。

“这些个懒骨头,不打他们就不肯好好的干活了。我们现在已经短了不少进度,再不抓紧一些赶上去,就该我们去领板子了。”杜斟半开玩笑的说。在他看来,对匠户是用不着太客气的。

“哎我算服你们了。”秦有福叹了口气,随手指了一下一个比较眼熟的工匠:“那个人现在一天能生产出几条枪?”对这个工匠秦有福有些印象,当初在秦家山庄的时候,他就是主力来的。

“那个?”杜斟顺着秦有福的手看了一下,随手招呼了一个负责管工的小吏过来。

“那个人这几天的进度如有何?”杜斟哪里知道手下的工匠怎么样,具体的还是这些负责管工的小吏才知道。

看到侍郎大人来了,这些不入流们都非常勤快,谁不想在上官面前表现的出色一点?搞得好了,一个二品大员随便一句话要提一个不入流简直是太轻松了。

“侍郎大人,这位大人好。”不入流先是给杜斟和秦有福分别行了一个礼,这才看了一下杜斟所指的那个工匠。“哦,侍郎大人说的是刘黑子,这老头可是一把好手,当初他的进度是我们这一队最高的,最近老头病了,这几天有点使不上劲,想来歇息两天就能赶上来了。”看来不入流对刘黑子还是很佩服的,不然不会这样帮着他说话。

“你把他叫过来,我有话想问问他。”秦有福在一边开口道。

不入流早就发现杜斟对秦有福很客气,虽然不明白杜斟为什么会对一个五品官那么客气,但他很清楚,这不是自己该知道的。

不入流看了一眼杜斟,杜斟微微点了一下头示意照办,于是边急急忙忙的走了过去,叫上了刘黑子过来。

“见过这位大人。”刘黑子先给杜斟磕了个头,别看他不认识字,但是毕竟是匠户,跟官府的交道打得多,从官服上还是能看出杜斟的品级的,接着又给想给秦有福磕头:“见过秦大人。”

秦有福可不忍心看着这么个比自己父亲年纪还要大的人给自己磕头,连忙一把将刘黑子搀扶起来:“你还认识我?”

被秦有福扶起来的刘黑子激动的浑身打颤,眼泪都快下来了。要知道,他们匠人的社会地位是很低的,属于下九流的范畴,平时每年在官府服役,什么时候受到过这样的礼遇?现在不但见到了朝廷中的二品大员,秦大人还亲手把他给扶了起来,当然感激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小老儿年纪是大了,但记性还是好的。在秦家山庄的时候,正是大人教会了小老儿如何制作火器。小老儿当然不敢忘记。”刘黑子小心翼翼的回答。

“在这还好过么?听说这几天你病了?”秦有福扶着刘黑子的时候就感觉到,老头的体温好像挺高的,不过这毕竟是工部的地方,管理方面还是工部说了算,即使他有心想帮一下刘黑子也不能那么直接,否则得罪了工部的人,搞不好就害了刘黑子了。

“有劳大人挂记,小老儿在这过得还挺好,只是年纪大了,这两天变天,有些凉着了,挺过去就好了。”刘黑子战战兢兢的回答道。

“你现在一天能生产几把抢?”秦有福觉得,即使是为了刘黑子(当然了,主要还是为了自己),也还是帮着工部设计一个流水线的方案出来的好。

“小老儿的手脚笨,一天只能造出一支机枪和一只火铳,这两天有点精神头不济,干出的活就更少了。”刘黑子担心起来,说话都开始有些结巴了。

“原来在秦家山庄的时候,你是负责那部分工序的?”当初为了赶进度,秦有福在秦家山庄的时候就是按照流水线的生产方法干的。

“当初小老儿负责的是管身固定的活。”说起当初在秦家山庄的事,刘黑子来了精神,那段时间,不但吃得好睡得好,干起活来还轻松,关键是大家都熟练了,干得很快。

“若是单独搞管身固定,一天你能干出多少活来?”秦有福现在是说给杜斟听的,能不能听得懂就是杜斟的事了,反正秦有福已经打算好了,只要能逃过今天这一劫,回到家里就写折子请辞,这个官是真的不能当了,太危险了。

“多不敢说,凭小老儿的手艺,一天最少能出20套固定好的管身”刘黑子说这话的时候,整个人变得精神起来,仿佛吃了菠菜似地。

“若是让你单独磨底板呢?”秦有福之一到,杜斟这会耳朵都快竖起来了,看来这个杜斟是有些明白了。

“这个”刘黑子一下又变得像被抽了筋似地,整个人又佝偻了起来。这些天来,他耽误活就耽误在磨底板上了。小心的看了一眼杜斟以后,发现杜斟没说什么,刘黑子壮起来胆子小心的开口说道:“小老儿年纪大了,力气活不行,磨底板的事一天也干不出两块,倒是小老儿的儿子干得快些,这些天能完成安排的活计,全凭小老儿的儿子帮着磨的底板。”

话已经说到了这个程度,若是杜斟还挺不明白,他这个工部侍郎就真的白干了。秦有福挥了挥手:“你先回去干活吧。”

刘黑子看了秦有福和杜斟一眼,想说点什么的,可一想到自己的深翻,还是老老实实的佝偻着腰,转身离开了。

今天三更,第一章少一点,求个首订,希望大家支持。谢谢

第六十九章 标准化

杜斟是什么人?堂堂的工部侍郎,正二品的大员,若是让他跟刘黑子那样的匠人谈什么是不可能的。但是杜斟也不是不明白事情的,秦有福跑到工棚里转了一圈,难道就是为了找一个老工匠聊天?这简直是笑话,如实秦有福真的那么无聊,杜斟就敢告他两人从工棚出来以后,杜斟非常客气的将秦有福请到了他办公的地方。从刚才的对话中杜斟就听出来了,秦有福这是故意想把这个功劳让给自己的,如若不然,秦有福有何必问那么多?直接写个方案出来就是了。

“秦大人,来来来,尝尝,这是上好的雨前毛尖,我的一个门生前两天刚托人给我送来的,我还没舍得喝呢。”杜斟一边将端茶送水的小吏给打发了出去,一边亲自动手,给秦有福泡上上了茶,秦有福想伸手的,可没能抢过杜斟。

“看来下官是托了杜大人的福了,说起来还真没尝过着新茶的味道,我可就不客气了”秦有福有模有样的端起茶杯,先是闻了一下,一副陶醉的样子,接着一饮而尽,摇头晃脑的摇晃了还一会,这才意犹未尽的赞了一句:“好茶,真是好茶。”

其实秦有福那里会品什么茶?就连区分什么是乌龙茶,什么是花茶可能都有问题,更不要说品茶了。后来摇头晃脑的样子那根本就是给烫的,根本就不是陶醉,可怜的是还得硬撑着不敢说出来。

秦有福还以为自己强忍着疼装得挺像的,可没有想到早就把破绽交到杜斟的眼里了。杜斟出身书香世家,学会喝茶那是基本功了,特别是饮茶的礼节、手法,用精于此道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甚至在细节上还能看出南北派的区别来。秦有福表演的那一套一眼就让杜斟看得清清楚楚的,特别是把秦有福拿绿茶当乌龙茶的喝法更是让杜斟瞠目结舌,一来是感慨秦有福的无知,二来是感叹秦有福的无畏,那么热的茶水,还那么大的一杯,就这么一口就灌下去了,难道秦有福就不怕烫么?杜斟哪里知道,秦有福这会是有苦难言,只能硬撑着。

不过杜斟清楚,现在是有求于人的时候,千万不能表露出不和谐的样子来。

“秦大人,本官怎么觉得刚才秦大人在工间似乎发现了一些问题,却未曾明言,不知是否是因为刚才在尚书大人那里受了些委屈,所以才不愿意指点一下本官啊?”杜斟一边说,一边小心的为秦有福将茶杯斟上。老家伙不愧是官场上历练过来的,说的话不但技巧诰命,还处处陷阱。

进工间之前秦有福可是说了大话的,结果进去打了一转,也没个章程就出来了,还在别人的地盘上上演了一出关心匠人的话剧。杜斟这是把话给说死了,如果秦有福不说出点什么门道来,那么就只有一个解释,他是因为在工部尚书星纳那里受了委屈,所以明明发现了问题也不愿意说。这是什么性质?这是因为一己之私而罔顾朝廷和皇上的信任,消极怠工,是典型的隐私废公。于私,杜斟放下了二品侍郎的架子,不但亲自给你这么个五品不入流的家伙端茶递水,说话还那么客气,如果再不懂事,那就是不给人面子了。杜斟相信,他只要做得恭谦一些,秦有福必然得说出个一二三来。

果然,秦有福稍微整理了一下以后,开口说道:“想来杜大人听见我跟刘黑子的对话,多少已经想明白了些道理了,不是我不愿意说,只是有些东西下官还没有想得透彻,正好跟杜大人探讨一下。”秦有福知道,只有凡是留一线,把功劳多让些出去,别人才不会找自己的麻烦。再说了,反正秦有福是打算辞官了的,把这些功劳都让出去又怎么样?这会多交好一些朝廷中的大员,将来自己当了老百姓,万一碰上些不顺心的,找人告状都方便点。

一听秦有福这话,杜斟哪有不明白的道理,心里一边夸秦有福上道、懂做人,嘴上一边谦虚着:“秦大人哪里话,本官虽然痴长几岁,但是长年劳于公务,对一些具体的事已经不那么熟悉了,今天正好趁这个机会向秦大人讨教两招,也免得将来贻笑大方,让人说成不上进的。”

“杜大人说笑了,下官何德何能,怎么敢配得上杜大人讨教二字,只不过是有些心得,拿出来请杜大人指点一番而已。”秦有福也算当了那么久官了,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反正有一点肯定差不了,无论怎么有本事,谦虚一点都是对的。

“好、好、好。”杜斟开心了,他知道秦有福是真打算将功劳让出来了,当然满口答应:“不敢说指点,秦大人有话但说无妨。”杜斟一边说,一边提醒自己要小心记下来,毕竟这东西已整理出来,可就是自己的功劳了。不对,不全是自己的,还得把星纳大人和秦有福也算进来,这样保险一些。

秦有福才懒得管杜斟是怎么想的呢,刚才那一番客套话都快把秦有福那点有限的底子给榨干了,在让他这么文绉绉的说话,他都能郁闷死。

“杜大人,想来您也知道,着机枪和燧发火铳是我为了跟我岳父熊赐履打赌搞出来的东西,当时时间很紧,这些机枪什么的又没个准头,只能靠大面积射击才能起到效果,所以逼得我不的不想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机枪来。一开始我也碰上了工部目前的问题:大家都在拼命的干活,但是效率却比较低。后来我偶尔发现,刘黑子父子两个彼此协助,一个负责磨底板,一个负责固定枪管,两个人的效率要比三个人还要高。后来我仔细想了一下,将整只枪全部打散,按照用工时间和工匠们的特长安排每个人负责的部分,最后再安排两个人专门负责装配和调整。就比如说锯枪管,如果每个工匠都独立完成自己所装配的机枪的枪管裁断问题,那么他就得一根一根枪管的量,锯好了以后还得仔细打磨,保证长短一样,这样一来,就有可能出现有的工匠生产出来的枪的枪管长,有的工匠生产出来的枪管短,甚至同一个工匠生产出来的两支枪的枪管都不一样长。如果我们把这个活安排给一个人或者一个小组来干,他们习惯了以后下手就有分寸得多,而且定好了尺寸,裁下来的枪管长度就会使一样的,这样一来,万一用起来的时候有那个士兵把枪管损坏了一根,只要拿出备用的换上就行,这个就可以说是标准化。如果我们把这个标准化延伸出去,只要有加工的工具,我们甚至可以让福建专门加工枪管,黑龙江有木头,我们就在当地直接加工枪托,在甘肃加工底板。别看他们拿在手里都没有用,只要送到咱们工部来,工部自然就有一帮工匠们将这些东西组装起来,这样一来,生产效率是不是会提高很多,成本也会降下来呢?”秦有福先是给杜斟灌输了标准化的问题。标准化可是未来最有效的工业生产和加工手段之一,现在如果能借这个机会推广普及开来,受益的可不是一个两个的。

“好”杜斟一直留心的听着秦有福的话,别看道理简单,但是若真能实施起来,那完成任务简直是太简单了。工部别的部队,手上的匠户是多的,到时候将加工的地区隔开些,就像秦有福说的那样,给他来个天南地北的,一个地方只负责加工一种零件,就不用担心武器流失的问题了。

“秦大人真是大才,你这个标准化的办法一出来,今后我大清生产复杂急需的东西,就用不着各地府道县将匠户全都集中送到京城了,只这一项就能节约大量费用。”杜斟算是想明白了,原来皇上并不是把秦有福给发配下来的,的确是让他来督造来了,就凭别人这么一会功夫想出来的主意,就能省却了多少麻烦?难怪别人能特立独行,当上了这么个莫名其妙的顾问。

“当然了,标准化的问题有一个需要非常小心的情况,就是度量衡的统一。若是我们生产大件的东西,不可能给每一处加工单位都发一个实物下去参照,即使是有实物,和可能会出现磨损或者磕着碰着的时候,万一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各地所用的尺寸又有偏差,很可能就会出现大批产品不合格导致的浪费和时间上的损失,所以我们就必须给每个地方配发统一的衡量工具,保障大家使用的工具尺寸斤两大小都是一样的,这样加工出来的东西才会都是一样的,不会有偏差。为了保证衡量物品的统一,也为了预防出现冷缩热胀的情况,这些衡具最好是每个省准备一套用最不容易发上变化的东西打造的衡具,到时候下面的单位可以在他们认为需要的时候或定期到各省的计量部门来校准。而各省的的计量衡器则定期进京到咱们工部来校准,这就可以保证标准化的事实了,也省得见面过来有什么扯皮的事。”秦有福的这番话算是灵机一动瞎掰出来的,不过多少也些道理,至少对目前来说是对的。

杜斟是老工部了,他又这么会不知道这间事情有多重要?其实这个办法不是没有实施,只是用途病没有这么广泛。清朝一直使用白银为交易工具,为了保证各地银两的重量恒定,朝廷在各省就发下去了母称,主要是官府用来计算税银使用的,各地也可以参照校准斤两。按照秦有福的说法,工部如果率先提出标准化问题,特别是根据工部的工作性质,无疑这个标准化将掌握在工部手中,这可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

“当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老夫多年来一直为了此事纠结,今天秦大人一说,简直是豁然开朗,想来今后都不至于无章可循了”杜斟感慨道。

杜斟这么一说,秦有福突然觉得自己又犯错误了,按理来说自己应该是引导杜斟的,这么说来说去就变成自己讲起课来了?

“杜大人过谦了,下官也不过是有感而发,雕虫小技,难登大雅之堂,若有什么不是的,还请杜大人不吝赐教才是。况且这也是在杜大人的启发下想出来的,算不得下官的技巧。“秦有福连忙把事情推出去,他也想明白了,这样的事情,除非杜斟这样的工部大员来做,若是换成自己,康熙小皇帝搞不好就给当成耳边风,直接忽视了。

“秦大人客气,来、来、来,喝杯茶接着说。”杜斟双手举杯,敬酒一样的敬了秦有福一杯茶水。这会是没有酒吧,若是有酒,这个老学究说不上就得跟秦有福喝上两杯。

秦有福的本意是想跟杜斟说一说装配流水线的事的,可是不知怎么的就冒出来了个标准化和零配件加工的东西来,想想如果工部有了这些,那个工部尚书应该不会找自己的麻烦了,装配流水线的事还是先放在心里,说不上那天还能用得上的,平湖市么好东西都给了别人?指不定那天自己搞点什么,装配流水线的技术还能申请个专利说明的呢。想到这,秦有福自己就好笑,现在还是1670年,欧洲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呢,谈什么专利权?有这个时间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回家写折子请辞,到时候带着小丫头游山玩水的还是周游列国就另说了,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些别人送的小铺子是无论如何都要整理一下的,如果小皇帝不为难自己,把那些小铺子卖了以后搞几间大的铺子,到时候不管是开超市还是开银行都行,反正只要有资本,干什么都好办。一时间,秦有福东想西想的忘记了自己在干什么,连杜斟叫他都没有听见。

“秦大人?”杜斟提高了声音。他突然觉得,这个秦有福是不是习惯性的走神想东西?想想自己当年读书的时候,经常想到什么就把一切都给忘记了,杜斟突然觉得秦有福很像从前的自己。

“哦,哎呀,对不住,对不住,下官又走神了,要不杜大人,咱们今天就到这吧,你也知道,下官刚刚结婚,实在不忍心让夫人一个人在家里呆着。”秦有福醒过神来,连忙道歉,趁机提出告辞。反正下午讲的这些东西已经足够杜斟消化的了,他可不愿意再去见星纳。

杜斟也不愿意秦有福去见星纳,再说秦有福提出的这个告辞的借口还真不好让人拒绝,于是笑呵呵的将秦有福送出了工部。

工部的签押房里,两名侍卫见秦有福出来了,跟杜斟打了个招呼跟了上去。倒让杜斟又是一阵想不明白。

第七十章研究辞职

第七十章 研究辞职

“**,这官不能当了,再当下去脑袋就得当丢了。小皇帝翻脸比翻书还要快,那帮大臣一个比一个狡猾,都他**的快成精了,老子人微言轻,稍微不留意,让别人打一顿就算了,搞不好让谁给扣上顶大帽子,小皇帝十有八九会砍了我的脑袋,这么个官还有什么当头?快、快、快,老婆,你赶快帮我写个折子,咱们告老还乡算了。”一回到秦府,秦有福就钻进了卧室,拉着小丫头熊婉儿帮他写请辞的折子。其实秦有福是不想吓着熊婉儿的,可是没办法,他根本就不会写毛笔字,再说还得是繁体字,还得是文言文的,秦有福要是有那个本事,估计现在就在那个市里给市长或市委书记当秘书了。到了这个时候,秦有福才发现,熊赐履还真没白帮他养活了这么个漂亮媳妇,会管家、能理财,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关键的时候还能帮他写请辞的折子。

“告老还乡?”熊婉儿哭笑不得:“老爷,你才多大年纪就想告老还乡?你没看到我爹都还好好的当他的官么?再说了,朝里六七十岁的老臣多了去了,什么时候轮到你告老还乡了?是不是今天到工部去他们给你脸色看了?”熊婉儿轻轻的将秦有福按坐在椅子上,两只小手轻轻的在他的肩膀上揉着。

“哎,别说了,老爷我今天是给他们欺负惨了,那个狗屁的工部尚书星纳不知道发了什么疯,一见到我,两句话没说上就说我藐视上官,差人拉我下去要打我二十大板。你说我又没招他惹他的,他凭什么打我?”秦有福让小丫头捏得舒服了,忍不住用脸在小丫头的手上蹭了两下:“你想想,那板子该有多大?要是真给他二十大板打下来,搞不好就要了我的命了。我听喜公公说过,这帮打板子的都是练过的,只要愿意,别说二十大板,一板子就能要了人的命当初我跟你爹吵架的时候小皇帝没办法,只能让人打了我十板,当初可把我给吓的,幸亏那个时候跟喜公公的关系还不错,把他给扛出来了,不然恐怕我们两就没有今天了。”秦有福心有余悸的说道。关于古代的电视看得多了,上面说了不少使坏的人利用打板子的机会指使下人下黑手的,那可真叫厉害,一板子下去,嘴里就吐血了。秦有福可不认为自己的抵抗能力会比谁更强一些。

“工部尚书星纳要打你?这是为什么啊?今天我整理东西的时候还看见有一份星纳孙女送给我的陪嫁,整整30亩上好的良田呢还有一家小铺子。按说他没道理整治你吧?”熊婉儿也觉得事情有点不对劲了。

“谁知道呢?你都不知道,不知道那个老东西存的是什么心,我好好的去给他见礼,他倒,啰啰嗦嗦的说个不停,好愣是让我跪了半天,一个不留神,没听清楚他说的话,这老东西就说我藐视上官,根本就不带等我解释的,直接就让人把我拖出去打板子。幸亏我还会忽悠两句,这才免了一顿打。结果我给他们工部出了个好主意,可是怎么着,搞到现在,连口饭都没吃上,你说这官还有什么当头?趁早辞了,省得到时候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想起上午的事,秦有福到现在还哆嗦,这要是星纳要打他也就罢了,可是一路分析下来,直接根本就不是工部的人,他星纳凭什么打自己?除非是康熙授意的,若真是这样,还是趁没给康熙整死自己之前老老实实的把官给辞了,到时候干干嘛干嘛,实在不行了带上老婆就跑。按说如果没有了利害关系,自己又没正握康熙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只要辞了官,想来这个小皇帝应该就不会怎么样自己了的。

熊婉儿是没有主意了,不过她知道,她的夫君到现在可还没有吃饭呢不管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总是没有她夫君吃饭的事情大,这可马虎不得。

“老爷,不是我说你,若是没有吃饭,一回来就该交代厨房弄点东西吃了,可你到现在才说。你先坐一会,我去看看厨房炖的鹿肉好了没有,若是好了,先给你盛一碗来压一压,眼看就该吃晚饭了,等一会再多吃些。”说着,熊婉儿放开正帮秦有福按摩的手,打算去厨房给秦有福整点吃的。

“我现在不饿。”秦有福一把拉住了熊婉儿:“若是当真饿了,我回来的时候就找东西吃了,再说马上就吃饭了,现在吃了,等一会就吃不下了。我就是想跟你商量一下,你说我不当官了好不好?”秦有福还是现代人的观念,凡是都想跟老婆商量一下,毕竟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件大事了。

听秦有福这么说,熊婉儿也不再坚持:“这样的事还得老爷自己拿主意,我是个妇道人家,当家作主的事还得靠老爷,老爷怎么说怎么好,其实老爷若是真的不行当官了也挺好的,左右咱们家现在又那么多产业,剩着点用,估计这辈子是不用愁的了,若是老爷有什么法子做点买卖,每年能有些盈余,说不定比当官还要强些,这官不当也罢。”熊婉儿病不是很担心秦有福辞官不辞官的事,在她看来,秦有福不过是个五品官,那点俸禄要不要就算了。即使是现在什么都没有,最少秦有福还有一个“巴图鲁”的赏俸,再加上自己五品诰命的俸禄,过上一般人的小日子是不愁的。

“你能这么想最好那你现在给老爷我想一个什么辞官的理由吧,我总不能跟康熙小皇帝说,老子不想干了,这官还给你。若是那样,你就得当寡妇喽”秦有福的心情好了许多,至少小丫头还是支持自己的,这样才有点家庭的味道,让人感到温暖。

“老爷,奴家求你了,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对皇上不敬的话还是小心心不要乱说的好,当心隔墙有耳,这万一要是传了出去,皇室治你个大不敬,真的就要砍头了。”虽说熊婉儿已经有点习惯了秦有福称呼康熙或小皇帝什么的,但是传统的东西是根深蒂固的,所以每一处听懂啊秦有福这么大大咧咧的称呼皇上,熊婉儿的心里就扑通扑通的乱跳。早些天没有提醒秦有福是还不清楚秦有福的脾气,生怕惹火了秦有福,经过这些天的接触,熊婉儿算是明白了,秦有福本就是个没什么心眼的人,至少对自己是不会耍什么心眼的,这才劝一劝秦有福。

“怕什么,我有不会出去乱说,再说了,我估计全大清比我这间库房还要安全的地方已经不多了,要是连这里都不安全,恐怕就只有躲到皇宫里去了。”秦有福根本不在乎这个,这也难怪,现代人讲言.论.自.由,又说没有议论过国家领.导.人的?拿国家领.导.人来开玩笑更是平常不过的事。虽然秦有福心里知道不该这么说小皇帝,但是要说到怕他还真是不怕的。

“奴家知道家里安全,可这些话说惯了,难免将来会在外面也说漏了嘴,所以还是谨慎一些的好。”熊婉儿很委婉的提醒着秦有福。

“行,我听你的,我再也不叫康熙小皇帝了。你还是想想怎么样帮我辞官吧。”秦有福故意逗着熊婉儿。

“嗳”熊婉儿明知道秦有福在逗她,可是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到是真的得想一想找个什么理由让秦有福辞官的:“若是说告老还乡是肯定不行了,毕竟老爷还不到而立之年,其他的就只有退养和致仕,可老爷看着就精神得不行,退养也是不成的,唯有致仕,可老爷家里什么人都没有,就连致仕也找不到理由啊”熊婉儿为难了。别人是为了升官绞尽脑汁,轮到了秦府可好,夫妻两个煞费苦心的想着这么找一个辞官的理由。

“要不就说我自知才疏学浅,无法胜任工作需要,所以申请辞职,正好体现能者上庸者下的概念?”秦有福听了熊婉儿的分析,才知道他想辞职还不是那么容易的,不得不自己想办法。

“老爷前几天刚刚获封了‘巴图鲁’,你说你这个主意能行么?”熊婉儿白了秦有福一眼,她没想到,秦有福憋了半天,就憋出来这么个俗主意来。

“那该这么说啊?”秦有福也着急了,眼睛四处打量着,突然,挂在架子上的官服落在了秦有福的眼睛里。

“**,有了”秦有福一拍大腿,他想出了辞职的理由来了。

“老爷想出什么好办法来了?”熊婉儿一听秦有福的话,知道秦有福是想出主意来了。别的熊婉儿不敢说,但是耳濡目染,对秦有福玩心眼的水平熊婉儿还是信得过的,若是秦有福真的逼急了,搞不好还真能想出什么好主意来。

“看见我的官服了么?”秦有福得意洋洋的一指挂在架子上的官服:“老爷可是文官那个什么‘巴图鲁’给我没什么关系。来呀,给老爷我研磨,我要亲自写一份折子辞官”秦有福袖子一卷,随手拿下一分空白的折子来,他打算亲自动手了。

第七十一章 秦有福请辞

“真是狂妄之极他秦有福当真以为朕不敢砍了他么?”用力的挥舞着手里秦有福的奏折,康熙气得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咳、咳、咳。”索额图不得不用咳嗽声掩饰着笑意,他当然知道,这个时候,还是别说话的好。这份奏折索额图已经看过了,他当然知道康熙为什么给气得暴跳如雷的。

“你看看,你看看”康熙把手里的奏折在索额图面前随便翻了几页:“这都写的什么东西?整个就是鬼画符错字连篇不说,连格式都不对,大的大小的小,就是随便上街找一个刚启蒙的孩子也比他这个五品的顾问要写得好得多”康熙随手将秦有福的奏折丢在了御案上,接着抱怨:“你说就他这两笔字,居然也敢给朕上折子?他就不怕朕随便挑一个错的地方,治他一个大不敬?他还真没说错自己,整个就是一个不学无术的混混亏他还好意思写折子”

也难怪康熙发脾气,其实大清不少满大臣一辈子戎马生涯,根本就不识字,可是别人照样写折子,而且写得比秦有福写的要漂亮得多。毕竟这是要给皇上看的东西,无论是措辞还是格式都必须小心谨慎,更不要说错别字了。那些不识字的满大臣自己不认识字不要紧,但是别人知道请幕僚代笔,写出来的东西不但漂亮,而且表达清楚,哪有像秦有福这样,随便对付几个就拿来了,整份折子上涂涂改改的,这能叫奏折么?到时候存了档,后人查起来,谁会说是秦有福改的?还不得说他康熙这个皇帝断章取义,涂改大臣的奏折?这样的东西与其说是奏折,还不如说是便条来的形象,这样的东西能入档么?

“皇上,臣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看看康熙渐渐的平和一些了,索额图小心的问道。其实他知道皇上肯定会让他说的,只不过这是个态度问题。

“有什么话索额图你说就是了,何必遮遮掩掩的。”康熙心情不好,说话难免显得粗鲁了一些。

“臣这话可能不太好听,还请皇上担待。”索额图停了一下,观察了一下康熙的脸色。

康熙愣了一下,脸色变了几变,显然是已经猜到索额图要说的是什么了,不过当皇帝的就是不一样,有气度、能隐忍是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康熙微微点了点头,示意索额图说下去。

“其实皇上并不是在意秦有福的文采如何,对于他不会写字的事您也是知道,您之所以发脾气,是因为他奏折中的内容。可是皇上又不好在这上面把秦有福怎么样,毕竟他说的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所以皇上就想从他的这份奏折上下手,找出秦有福点错来好好的教训他一顿,让他知道皇上的威严不容亵渎。不知臣说得可对?”索额图说得很谨慎,一直在留意观察着康熙的脸色,毕竟揣度圣意是大不敬之一,皇上不追究还好说,万一追究起来,别抗索额图位高权重,又是皇上的宠臣,但是一样得吃不了兜着走。

别看康熙年纪不大,可毕竟已经是当了父亲的人了,况且还是皇帝,当然知道得让自己的大臣说真话,否则自己整天呆在皇宫里,迟早会变成聋子和瞎子,更何况索额图的为人他是清楚的,既然索额图敢这么说,肯定还有后招,不如先听一听索额图的意见。

“这个秦有福实在是不知好歹,虽然自他进京以来屡建功勋,但是朕也算对得起他,可以说是封赏不断,甚至亲自与他为媒,成婚之日明里暗里示意各位大臣去给他捧场,朕听说,秦有福这次结婚少说也收到了几十万两银子的贺仪。”康熙抱怨着。

“连田产商铺一起算起来大概是将近二十万两。”这些数据一致都在索额图的调查之中,听康熙说到这,不由得脱口而出。

“二十万两朕若是按受贿罪处置秦有福,有多少个脑袋都不够朕砍的”康熙一听说这个数字,不由得大吃一惊,他没想到,秦有福结个婚居然能挣到那么多钱。可惜康熙不知道,因为秦有福的品级太低,许多人不好直接跟秦有福打交道,真正的大头还在新闻的嫁妆上。

索额图没有说话,但是他心里清楚,这事若不是康熙折腾得厉害,哪里还会有那么多文武大臣去给一个小小的五品官送礼的?

“这边朕刚刚处分了他秦有福,掉过头来他居然敢给朕撂挑子,说什么才疏学浅不堪重用,还写了这么一个狗屁的奏折上来,难道熊赐履的女儿不会写字么?他这是在对朕示威”康熙越说越来气,连脏话都出来了。

索额图苦苦的一笑,开解着康熙:“臣以为,秦有福此人是算计到了皇上的心思了。自从此人进京以后,几乎是步步算计。就说这次的事情,他如何不知道皇上会为此龙颜大怒,他是早有算计,皇上必不会将他如何,还得封赏与他。”说着,索额图从袖笼里拿出了一份折子来:“这是今天早朝的时候工部侍郎杜斟请臣转交给皇上的一份折子,臣看了一下,这里面主要说的是关于标准化的问题。按照杜斟的说法,在大清全境推行标准化和标准计量已经成了刻不容缓的事情。”索额图说着将奏折交给了康熙。索额图这会是国史院大学士,是有资格审阅一般的奏折,并提出相应意见的人之一。

康熙接过奏折并没有打开,只是拿在手上:“标准化?这名堂有点怪,又是秦有福搞出来的东西?你还是给朕说一说吧。”

“是。”索额图行了个礼,接着说道:“杜斟之所以将奏折交给臣转交皇上,为的就是想尽快通过这个标准化,臣看来一下,的确是见必须马上就办的事情,一旦实施了标准计量以后,则可全面统一各地计量单位和标准,因此就有了标准化实施的可能性,如果实施了标准化,那么我们大清就可以就地取材,直接生产各种材料。不如说现在皇上要生产的机枪,我们可以在东北生产枪托,在西北生产底板,在南方生产枪管,到时候将标准的零配件全部运到京城,由工部或兵部负责组装,这样既保证了大批量生产的需要,也保证了安全方面的问题。而我们不但省却了将大批工匠带到京城负责生产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费用,还可以保障当地经济的发展。皇上认为这个标准计量和标准化是不是应该马上推广呢?”索额图停下了话头,他知道,说到这样的程度,皇上自然知道标准化的好处了。

康熙在屋里转了两圈,仔细考虑了一下,一拍手里的奏折:“这个杜斟是个奇才若是实行了标准计量和标准化,许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朕要好好的奖赏杜斟”被标准价量和标准化的吸引,康熙已经忘记了秦有福的事,连说要奖励杜斟。

索额图干咳了一声:“咳,皇上可知道这个标准计量和标准化的问题是谁最先提出来的?”

康熙这才想到,自己跟索额图说了半天,本就是为了秦有福的事在谈的,听了索额图的话以后,康熙大吃一惊:“难道这也是秦有福搞出来的?”

索额图轻轻的点了点头:“没错,正是秦有福在公布的时候跟杜斟说的,我问了一下跟随秦有福的侍卫,昨天秦有福是临近中午的时候才去的工部,不知道为什么,工部尚书星纳故意给秦有福脸色看,让他跪了将近两柱香的时间,后来秦有福因为走了神,星纳要打秦有福的板子,秦有福没拌饭,就抛出了这么个标准化的东西,这才逃过了一劫,也就有了今天他上书请辞的事。”

“原来是这样。”康熙的眉头皱了起来,想了好一会,开口问索额图:“若依你之见,秦有福本就是故意为之,无非是明里暗里抱怨朕不该惩罚于他?”

索额图的女儿是故皇后,外孙是皇太子,因此很得康熙的信任,所以很多东西康熙都愿意跟索额图商量。

索额图摇了摇头:“臣也说不准秦有福这个人,但是可以肯定,他这个人,要么就一定得牢牢的抓在手里,一刻也不能放松,若是让他到了敌对方面,对我大清的危害太大。要么就干脆杜绝后患,一了百了,具体该怎么样还得皇上圣断。”

索额图是死心塌地的效忠康熙的,因为效忠康熙就是效忠他的外孙,只要康熙不倒,他外孙就将是大清下一个皇帝,很自然的,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康熙能更牢固的掌握皇权。

康熙开始犹豫了,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秦有福这个人的确是个人才,文武兼备,而且足智多谋,虽然难免为他的智谋担心,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人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再说康熙一直认为,治理一个国家不能全凭高压政策,毕竟满人相对汉人来说人数太少,若不用一些怀柔政策,将汉人都笼络过来,元朝的下场就是满清的镜子。无论再强大的帝国,只要丧失了民心,早晚是要被推翻的。

现在看来,秦有福是在跟自己玩游戏,索额图已经将底牌交给自己了,自己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亮出底牌。可是,到底该亮哪一张牌才好呢?康熙为难了。是砍了秦有福还是用秦有福?

“秦有福的确桀骜不驯,但是若真的砍了他,实在是我大清的损失,此人有栋梁之才,若是用好了,是朕的一大助力。但是就这么放过他,朕又是在不甘心,朕不是刘备,没有他那么好的耐性,对于秦有福这样的,必须能为我所用,否则宁可弃之”康熙下决心了。

索额图其实早就算到了康熙的想法,心里还有另一套方案,现在是该拿出来的时候了。

“臣以为,当有第三条路可行。”索额图道“怎么说?”康熙正左右问难的时候,当然希望索额图能提出更好的意见。

“其实臣也想过这个问题,但是就不知道臣的这个是想法是不是又落入了秦有福的谋划之内。”索额图这段时间成天就考虑秦有福是怎么回事了,越想越复杂,在索额图看来,秦有福简直就是算无遗策,他已经说不上到底是自己在算计秦有福还是秦有福在算计自己了。

“且不管那些,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康熙着急了。

“秦有福不是上折子请辞么?臣以为先不管他,或者直接回了,先看看他有什么动静,以不变应万变。”索额图道。在索额图看来,秦有福的计策总是环环相扣,总有后招,与其主动应战,不如静观其变,看看他还有什么手段。这就好比两个高手下棋,与其不知道解法,不如先走一步闲棋,让出先手,看看对方有什么杀手锏,到时候再想办法应付,毕竟自己这边掌握着棋盘,实在不行了,大不了把棋盘给掀了,换个对手就是,这才是掌握主动的最好办法。

康熙点了点头,表示认同索额图的意见,其实康熙也想清楚了,秦有福再怎么能跳,始终还是被自己捏在手心里的,不如看看他还有什么招数,大不了砍了他就是的。

“行,就按你说的办着人严密监视秦有福的举动,万不可让他离开京城,这份折子先留中不发,看看秦有福想干什么”康熙打定了主意。

“臣明白。”索额图鞠躬说道:“不过臣认为,秦有福既然上了折子,总得给他个说法,不如臣去给秦有福传个口谕,就说皇上体恤秦有福刚刚完婚,不忍心看他太过劳累,让他先修养一段时间,好好学学书法策轮,也免得到时候写出来的东西气着皇上?”索额图笑着说道。

“对、对、对,索额图说得对,这就是朕的意思”康熙一听高兴了,终于有了一件能整一整秦有福的事了。说着,康熙转身在身后的书架上翻找了一下,拿出一本秦会之(秦侩)的楷书帖子,“把这本帖子给秦有福带去,让他每天临帖百字,好好练练他那笔字。”

第七十二章 连锁计划

“老婆,你说小皇帝想干什么?为什么不让我离开京城?我不是已经上折子请辞了么?他怎么给了我一年的假期?再说我干嘛要练字?”送走了索额图以后,秦有福一头的雾水,他实在想不明白,这小皇帝是怎么回事?秦有福哪里知道,想经过索额图和小皇帝的认真分析以后,自己半仙的形象已经树立起来了,他的一举一动都被看成是另有深意,别人这是等着看他还要干什么呢。

“老爷,当初奴家嫁与老爷的时候,我爹就说过,老爷上来得太快,谁也摸不着你的底细,想来皇上也是一样的。老爷发明了地雷和机枪,又以一当百对抗了二千精锐八旗兵的攻击,再加上标准化的事情,想来皇上是把老爷当成了治国良才了,对老爷这样的,若是你投向了皇上敌对的一方怎么办?皇上不放你离京也是正常的,老爷难道没有注意,咱们府上早就给侍卫看起来,奴家敢肯定,若是老爷这会擅自离京,那些个侍卫肯定会当场将老爷您格杀,绝不会让你落到那些对皇上有异心的人的手上的。”秦有福是当局者迷,其实也不是,他本就是个迷糊蛋,浑浑噩噩的,就知道耍点小聪明,可是熊婉儿不一样,别人那是家学渊源,而且旁观者清,当然能看到到许多事情,原来没有提醒秦有福只是觉得他这样不会有什么危险,懒得跟他说罢了。

“你是说咱们家已经叫皇上给监视起来了?”秦有福顿时大吃一惊。

“你以为怎么着?昨天你去工部的时候不是有两个侍卫一直跟着你么?哦,现在知道怕了,你怎么不一口一个小皇帝的叫了?”熊婉儿觉得自己这个夫君实在有意思,有时候看起来迷迷糊糊的,有时候有精明过人,一点眼力劲都没有。

秦有福挠了挠脑袋,后知后觉的咋呼起来:“我说呢,难怪家门口老实站着俩侍卫,我还以为是纳兰性德让他们来给我撑门面的,原来是小皇上派来监视我的。”秦有福小皇帝的话都到了嘴边了,临了也没敢说全乎喽,砸吧了两下嘴,秦有福想起了什么:“你说咱们在这屋里说的话皇上你能知道么?要是我不小心说了皇上什么坏话,他还不得找人抄了咱们家?”

熊婉儿笑了笑:“你以为你是什么朝廷大员?纳兰性德就算能找两个朋友给你帮忙,也不可能天天让人给你看门口的,侍卫是皇上的人,可不是他纳兰性德的,若说怎么在这屋里说的,想来还不至于让皇上知道,你又不是什么罪臣,盯着点就行了,不过出来这屋就难说了,家里搞不好早就有皇上安排的人了,所以说话还是小心些,不过想来一些无伤大雅的东西也没什么的。再说了,现在你是有家有口的,若是要跑,怎么都得把家里安排好吧?有那个功夫,家里的这点动静就能让皇上知道了,到时候没等你出城门口,侍卫们就已经在那里等着了。”熊婉儿是知道一些大门头里的事的,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所以并不很担心。她哪知道,秦有福甚至惦记上了阿拉斯加了。

“这可真是的,我这是招谁惹谁了?”秦有福满脑子的黑线,熊婉儿说得没错,即使秦有福能放下一切,甚至连熊婉儿都放弃,可他总不能空手跑路吧?到时候揣上一大沓的银票跑阿拉斯加去了,也得俄国人认识这东西才行,否则还不如揣块金砖来得好,可问题是要真能到阿拉斯加,带金砖还有意思么?只要沿着克罗河往上游走,总能找到黄金的,关键是得有命能到那里。

“你是招惹了皇上了。”熊婉儿直接点了出来:“这段时间老爷风头太劲,说话的时候又不小心,肯定是惹皇上忌讳了。不过好在老爷是有功的,再说犯的错也不大,现在又主动请辞,让自己冷下来,皇上觉得老爷这样的人还是忠心的,所以才同意放你的假,至于为什么给你一本秦会之的字帖让老爷每天临帖,一来是警告老爷别当一个秦会之那样的奸臣,而来老爷那两笔字的确是该练一下了,否则将来怎么干大事?”熊婉儿毕竟年纪还小,虽然能分析出一点东西来,但是总不是康熙肚子里的蛔虫,不可能分析得面面俱到,能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秦会之是谁?很有名么?不过他这字还写得真不错。”经过熊婉儿这么一分析,秦有福也觉得自己没什么危险了,于是开始有心思讨论了一些别的话题起来。

一听秦有福的话,熊婉儿算是给他打败了,她没想到,自己嫁的这个丈夫表面上挺风光的,可居然连秦会之是谁都不知道,若是传了出去,那可真就丢脸了。

“老爷,你怎么上门都不知道啊?亏你还是姓秦的。”熊婉儿白了秦有福一眼,跟着解释着:“秦会之是宋朝的宰相,叫秦侩,宋体字就是他创造出来的,按说这个字体该叫秦体才是,只是由于秦侩乃是一个大奸臣,大家都不齿他的为人,这才将他发明的字体称为宋体。皇上给你的这本字帖也算是一件珍品了,若是每天练习,想来用不了多久就能有所成就的,至少能比你现在写的字好看得多。”

秦有福那里知道这些,不过一听说自己手里拿着的是大奸臣秦侩些的字帖,顿时感到浑身不对劲起来,他这才明白,为什么刚才熊婉儿会说小皇帝给他这本字帖是有警告他的意思。

“原来这东西是秦侩写的,没想到他居然还有这两下子,看来皇上还真是煞费苦心呢。”秦有福颇为感慨的说到。

“秦侩怎么了?秦侩好歹是进士第出身的,不像老爷是皇上赏的同进士,凉席一比较,那可是天差地别了。”熊婉儿知道秦有福这人脸皮厚,再说闺房之中,夫妻之间调侃一下也是正常,若老是一本正经的,不出意外才怪呢。

“得,别看老爷我读书不如秦侩,但是做生意他就差远了,反正我有一年的假期,咱们好好声量一下,该干点什么营生的好。”说起读书的事秦有福就没话说了,本来也是,他如果是读书的料,恐怕也就不至于混到现在这个地步了。

“老爷说的我也想过了,咱们手里头大小的铺子有二三十家,干什么的都有,这样实在管起来不是很方便,奴家想着,还是按照老爷的意思,将这些铺子该卖的卖,要么趁着手里还有点钱整治一下,皇上的意思你是知道的,恐怕是不会让你离京了,与其这样,还不如把确山那边的产业处理一下,毕竟都是信得过的老人,用起来也放心些,这样也好把人和钱都挪到京城这边,我想着你在确山的那个山庄搞得还不错,不如我们也在经常搞一个。我想过了,反正咱们在京城有不少地和庄子,合并一下,搞一个大一点的庄子出来,这样就可以按老爷说的,实现大规模种植,除了可以搞养殖,还可以供应一部分用来酿酒和当粮食。这样算起来,咱们就需要有一家米铺和一个酒坊,再加上一间肉铺,顺便卖点鸡蛋之类的。若是经营好了,只需要一两年,咱们家的日子就能好过起来了。老爷认为怎么样?”熊婉儿在得知秦有福在确山还有那么多产业以后,很是佩服秦有福的经营能力,要知道,想要搞成秦有福这样规模的,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干出来的。

秦有福当然赞同熊婉儿将商铺合并的意思(本来就是他的意思),但是他可不想就这么简单的搞几个小店就算了,现在他可是有钱人,当然得搞大的。于是大手一挥:“咱们别那么小鼻子小眼的,确山现在已经有基础了,没有必要搬迁,再说咱们也不缺那点钱,我想过了,我要把咱们家的产业打造成一个商业王国,不但要在北京有生意,还得把咱们家的生意开到全国我要搞大型连锁超市等这些生意都上了轨道,咱们就把它们都给卖了,自己开一家银行,我要让咱们家成为大清朝的洛克菲勒财团到时候想让谁当总统就让谁当总统,我看小”秦有福一时说得高兴,嘴上又忘了把门了,直到差一点又把小皇帝给带出来,这才一下惊醒了,连忙住嘴。给熊婉儿那么一吓唬,小皇帝这个词在秦有福这里已经成了关键词了,但凡说道这的时候就会醒过来。

熊婉儿给秦有福说的云山围绕的,根本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什么大型连锁超市、什么银行什么的,还有那个拗口的洛克菲勒财团。不过有一点,熊婉儿知道自己的丈夫有一个很大的目标。女人都是这样,她们都希望自己的男人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第七十三章 出售产业

“启禀皇上,秦顾问这些天把他和他夫人名下的近三十处店铺全都挂了牌打算出售,另外他和他夫人在京城附近的几个庄子和几百亩上好的地也找了中人,正准备往外发卖。”一名负责监管秦有福的侍卫正规规矩矩的跟康熙汇报着。

“什么?”康熙给闹愣住了,这个年代的人、特别是汉人守土意识很强,除非迫不得已是绝对不会典卖家里的产业的。康熙当然知道秦有福的这些个产业是怎么来的,按理来说,有了这些产业,秦有福这一辈子基本上就吃穿不愁了。这是康熙在变相的补偿秦有福,毕竟他立了那么多的功,可是又没有办法给他升职,只好用这个办法补偿他了。

“你是说秦有福在变卖家产?”康熙实在不敢相信这会是真的。

“是的,小的这些天一直跟着秦顾问,他也不避开我们,这些天来,他天天出入牙行,将店铺和田庄等物委托牙行帮忙出售。”侍卫的任务只是确保秦有福不离开京城,同时几句他的行动,但并不干涉他的事情。

“朕明白,你先下去吧。”康熙挥手将侍卫遣走。

靠在椅子上想了半天,康熙实在性不明白秦有福到底为什么这样大肆变卖家产。不用说都能想得到,秦有福肯定知道自己现在已经将他盯住了,若是说他想逃离京城,那么应该偷偷摸摸的找机会逃走,凭他的本事和手里的现银,离开京城以后水边找个地方隐居起来,手里的钱够产置业也应该够了,根本没有必要这么大肆的变卖家产,即使要卖,也应该是偷偷摸摸的卖才对,何必搞得动静那么大?莫非他有别的企图?康熙实在有点行不明白了。

“喜公公,你跑一趟,去把纳兰明珠和索额图都朕叫来,朕有事跟他们商量。”几人自己一个人想不明白,那么干脆多叫两个人来帮着分析一下。如果不把这件事情性明白了,康熙怕也睡不好觉了。

“奴婢这就去叫纳兰明珠和索额图大人。”喜公公答应一声,退出了南书房,安排好服侍皇上的太监以后,招呼了一顶小轿,紧赶慢赶的往纳兰明珠和索额图府上传旨去了。

“这么样?让你寻访的大一点的店铺找到了么?”秦府,秦有福一边临着秦侩的字帖,一边询问着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