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若王爷招两位王爷一起前来商议可好?”谋士知道吴三桂意动,便又添了一把火,“三王齐心,还有什么做不了的,等到事成之后,王爷找个机会…”后面的话没说,但是他抹脖子的动作已经说明了他的意思——卸磨杀驴。

“进贼了,兵器库着火了,啊,粮草也全烧了。”吴三桂府上一团乱,等候多时的钟离水霞和钟离水悦闪身便趁着吴三桂离开的机会进了他的书房。

上一次钟离水韶已经打听清楚了,书房的安格里有一个突出的机关,这边是通往吴三桂密库的唯一通道。两人很容易就找到了机关,进入了密库。

“水悦姐,你那边,我这边,我们快点行动,那个吴三桂聪明的不得了,等明白中了调虎离山之计,一定会折回来的。”水霞嘴上分配着任务,手上一点也不含糊,放开乾坤袋,看也不看的把所有的箱子全部收进来。

“这有蹊跷。”四人在城外集合,感觉今日任务完成的太过轻松,钟离水韶着实有些觉得不对劲。

“我也觉得是。”钟离水柯说道,“试想一下,府中着火,是不是真的能够让吴三桂亲自去查看,他领兵打仗一生,不该出了什么问题就亲自上阵的。我们会不会上当了?”

钟离水悦也有些无措,“我刚刚看了一下,箱子里确实是金银之物。”

“嗯,那还真是奇怪。”钟离水韶也有些不明白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可是他就是觉得不对劲,但是乾坤袋康熙也说了,打开了就废了,他还真是怕自己打开了乾坤袋,里面的东西没处安顿。

如今不上不下的卡在这里犹豫,四个人一时间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吴三桂和一群谋士站在书房的密室,看着空空无一物的密室,大笑,“哈哈,小皇帝真以为有了那些不入流的玩意就能斗得过我?”吴应熊在京城眼线很多,皇家拍卖行上的储物镯虽然他没有拍到,但是这一消息却早已经送回云南,为的就是怕康熙会做出什么釜底抽薪之事。

本来吴三桂没有放在心上,但是自从上次李光地毫无破绽的被人救出,吴三桂便开始重视起自己这个对手来,他多年积攒的起兵用的军资和粮草早就转移到了别的地方。而被钟离等人带走的,不过是用来迷惑康熙的迷阵罢了,他要的便是让康熙大意,那样他才有胜算站在高峰俯瞰天下。

康熙这边把各个官员的把柄抄录下来之后挨个送出,等候着第二日朝会上的结果。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王靖站在康熙身边底气十足地喊道。

“臣有本奏。”站出来的是顺治之前留下的汉臣,他坚持撤藩,昨晚就得了明珠的暗示,今日早朝再次上本请求撤藩,“三藩割据,对我大清国实属不利,三藩名是为我大清驻守边疆,实则是窃国大贼,占地为王,我皇英明,如此逆臣贼子怎能放任下去。老臣恳请皇上撤藩。”

“诸位爱卿意下如何?”康熙在如何这两个字上咬的特别重。

索额图想站出来反对,可不容他反应,整个朝臣除了他所有人都跪在地恳请康熙撤藩,一句句我皇英明,让索额图也不得不骑虎难下,最后也只能随大家跪在地上。但是他心里却是在琢磨着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怎么大家心这么齐。

看着皇位上的康熙,索额图知道,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可是他短时间内又缕不出思绪,只能跪在地上,任由一团乱麻的思绪满脑子跑。

看着事情一步步脱离自己的预料,又想着昨晚得到的消息,皇上竟然想立大阿哥为下任接班人。索额图心里不甘,皇位只能是赫舍里家的嫡出二皇子当才行。

“无人反对?”这一切都在康熙的预料之中,所以看到这一切他非常的满意。

“臣(奴才)等恳请皇上撤藩。”整齐划一的声音是康熙从来没有见过的。

“既如此,朕准了。户部尚书何在?”康熙心中升起一股骄傲。

“奴才在。”户部尚书颤颤巍巍地站出来。

“朕命你无论如何,必须在半年之内筹备两年的军资。违令者定斩不饶。”康熙知道这官场里水分大,所以又加了一句,“要是搜刮百姓,那么株连九族。”

“奴才领旨。”户部尚书应道。

“兵部尚书。”

“臣在。”

“朕令你从今日开始征兵,训练士兵,他日挥军南下,一举拿下三藩。”

“遵旨。”

一个个命令下去,让康熙舒坦不少,大手一挥,便散朝了。三个小不点如今是康熙的心头好,每日都要见一见,这边听说三个在孝庄那里,便带着人浩浩荡荡杀向慈宁宫。

如今慈宁宫每日都是欢声笑语的,孝庄的两个女儿日日得闲就进宫唠家常,太后乌那希如今对于顺治也释怀了,为了孝庄高兴,也时不时带着骆锦红来慈宁宫共聚天伦。

第041章

康熙心情大好,身后跟着随从,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地步行到孝庄的慈宁宫。如今在宫里,康熙并不会坐御撵,因为每日里锻炼的时间不多,外界的时间已经占用了她在紫府中的修炼,为了保持身体体能,康熙基本上每日来回各宫之内都是采用走路。

“皇上吉祥。”孝庄宫内殿外侍奉的丫鬟看见康熙进来,一溜烟的全部跪在地上,康熙笑着让起身,便进了殿内。

“皇祖母这里好生热闹,二哥也带着保泰进宫了。”康熙一看,今日就像是过节一般,除了孝庄的两个女儿,康熙的二哥裕亲王福全也在里面。

“给皇上请安。”雅图、阿图、福全和皇后、马佳氏容嫔、张嫔全都起身请安,连带自己三个便宜小朋友加上保泰,都像模像样地给他请安。

看着一屋子大大小小的人儿,康熙心情特别舒畅,“都起身吧,你们在说些什么?”

“回皇上的话,我们刚刚在说选秀的事情,胤褆这孩子,人还这么小,就想着娶媳妇了。”赫舍里淑华笑着回道,“小人一样的,说起话来真是逗人。”

“胤褆,来皇阿玛这。”康熙招手把胤褆叫到身边,“你这么小就想着娶媳妇了?”

“皇阿玛,那你可不可以选秀给我选个媳妇?”胤褆仰着头问道,“保泰说他有个青梅竹马,儿臣都没有。”胤褆本来都已经习惯在康熙面前说我,可是刚刚被孝庄和太后教训了一顿,连带着欢欢都被教了规矩。

“怎么胤褆想要个媳妇了?”康熙也没有刻意纠结什么称呼礼节,他无力改变这些,再说也就是个称呼,叫什么还不一样,只要小包子还是那么可爱就好了。

“我也想要个青梅竹马。”胤褆嘟着嘴。

“欢欢也想要。”两个人被康熙宠的无法无天,那些规矩开始还记着,说着话就抛到了脑后。

“一个个的小人,真是太逗了。”孝庄笑着说道,“哀家这里要是天天这么热闹,那可真是好。”

“额娘天天这么笑着,能长命百岁。”太后乌那希如今身边有个义女陪伴,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冷冷淡淡,如今整个人也开朗起来,时不时跟骆锦红说说话,时不时来孝庄这边逗弄一个孙子孙女,如今她又多了一个事情,那就是给自己的义女相看丈夫。

“行,都有。”康熙笑道,“保泰,来,到皇叔这里来。”小小的保泰只比胤褆大两岁,但是五岁的小人完全是个大人样。

“保泰见过皇叔。”太过有礼的小包子一点也不可爱,这就是康熙的独白。

“如今可是读着书?”康熙问道。

“嗯,阿玛请了老师,在家和哥哥一起读书。”保泰是福全的嫡子,另两个大的昌全和詹升都是庶出。

“说话还真是有礼有节。”康熙笑着摸着保泰的月亮头,“那你的青梅竹马可是漂亮?”

“依萱表妹可漂亮了。”保泰一说起自己的表妹来,两个眼睛亮晶晶的。

“是嫡福晋西鲁克氏娘家的姑娘,这小姑娘哀家见过一次,粉嘟嘟的。”孝庄笑着补充了一句。

“改日带进宫来玩,和我们欢欢做个伴。”康熙看着欢欢嘟着的嘴巴都可以挂酱油瓶子了,赶紧把话题转移到欢欢这里。

“不要,我才不要和她玩。”欢欢嫉妒了,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那个依萱的身上,自己才不要和她玩。

“那你不是刚刚要青梅竹马吗?”康熙笑着把欢欢抱起来放在自己的腿上说道,“有了青梅竹马,可以和你一起聊天,做游戏,一起上学,一起读书,长大了还可以一起说悄悄话,你有什么心事了也可以找青梅竹马一起说。”

欢欢被康熙的一串串一起给绕的晕头转向,想了一下,觉得有个青梅竹马真的很不错啊,便很讲究的点了点头,“那好吧。”

只是欢欢闹高兴了,保泰脸上又有些不高兴,本来他进宫前,福全特意叮嘱过一定要乖乖听话,不能跟在家里一样调皮,可是进宫以来,大家都和颜悦色的,他便慢慢地恢复了孩子特有的天性,“不行,依萱是我一个人的,不能给欢欢格格当青梅竹马。”

“保泰。”福全一生谨慎,不曾想儿子却说出这样的话来,更皇上的亲闺女抢人,这也太胆大包天了,“皇上,是我教子无方,这孩子都被我惯坏了。”

康熙摆摆手,“皇兄莫要这样,刚朕心里还想着保泰也不过比胤褆年长两岁,这便如此老成,心里还有些可惜,这么一看,保泰也不错,和胤褆一样可爱。小孩子嘛,就要有个孩子的样子。我们小时候是没办法,可如今难道还要剥夺我们孩子的童年吗?皇兄,我们都是一家人,朝堂上君君臣臣就够了,别在家里也搞这么一套。”

福全笑着应了是,康熙便招手把保泰叫到自己身边,“不要拘谨,在皇叔这里,就跟自己家一样,想说什么说什么,想吃什么吃什么。”

保泰看了一眼自己的父亲,又看了看康熙,这才点了点头。

“好了,欢欢是你的妹妹,堂妹妹,跟你表妹一样的亲,你要带着妹妹好好玩。”康熙笑着把欢欢的手递给保泰。

“好。”保泰笑着说道。康熙便把欢欢放下,让三个能跑能说话的小不点出去玩了。

“胤礽呢,怎么不见他?”康熙笑着问道。都是孩子,虽然这个还不会说话,但是也不能厚此薄彼。

“睡下有一会了,刚刚这里孩子多,他兴奋地玩了半天,这会累的不行,臣妾便让奶嬷嬷哄着他在后面睡下了。”赫舍里氏提起儿子的时候,脸上都是温和的紧。

康熙点了点头,“那边算了,朕今日都没见着这个小家伙,怪念的紧。”

顺治坐在榻子上,回忆着刚刚康熙对福全说的话,心里内疚极了。想着自己从来都没有尽过一天做阿玛的义务,心里便全是酸涩。他孩子不多,如今也就只有二子福全,三子玄烨,五子常宁在世。如今想起来,他真是悔不当初。

“皇阿玛这是怎么了?”康熙没有想到自己刚刚对福全说的话,让顺治一时间想了这么多。

“皇阿玛真是对不住你们。你们小的时候,阿玛都不在你们身边。如今想起来,真是心如刀割,我这个皇阿玛不如你做得好。”顺治说着眼眶就红了,康熙心里感慨,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他已经不是原主,也不会体会到原主当初六岁丧母,八岁丧父的心情,但是只要换位思考,也能明白其中必然有很多酸楚。孝庄待他再好,也无法和母亲父亲相提并论。

“皇阿玛,您这是做什么。”福全上前安抚道,“如今您想通了,能回来,我和皇上还有五弟已经很高兴了。五弟前些天知道您回来,高兴的在府里喝了一夜的酒,今日本也是要随我一起进宫给皇阿玛请安的,只是他嫡福晋今日不巧,正好要生了,要不然定是也要进宫看皇阿玛的。”

“皇阿玛,如今您能有儿孙环绕膝下,再多的不愉快,都已经过去了,我们都忘记过去,不要再回头了,珍惜现在好好过日子吧。”康熙本来没有那么多感慨,被这一大家子反倒弄的有些伤感。

“你们都是好孩子,是我不好,当初怎么就鬼迷了心窍。”顺治叹道。孝庄一想起当年自己儿子做的那些中二的事情,火就蹭蹭的直冒,可以看顺治如今悔不当初,肝肠寸断的样子又心里不忍,最后所有的矛盾只能在心里化为了一声叹息。

“弟弟这是做什么,我们如今一家子都团聚了,何苦说这些勾人伤心的事。”孝庄的大女儿雅图公主开口说道,她们这些联姻的公主,过的日子更苦,可是这么多年还不是一步步走过来了,要是整日的忏悔难过,她的一生早就葬送在了那片草原上。

“是啊,大姐说的是。如今没什么比我们一家子在京城团聚更重要的了。”阿图公主笑着劝道。

康熙看着自己这两位便宜姑姑,心里叹气,都是苦命人啊。人到中年,没了丈夫,又没有孩子,这后半生要是没有自己这个侄子看护,可真是不好过啊,“皇祖母,如今两位姑姑都在京城,您看看是不是给两位姑姑找个驸马?”

“皇上莫要再说这些了,我已经看透了,能够得受天恩回京颐养天颜已经知足了,如今我都已经四十二岁了,不想那些了。”雅图一听康熙的意思,便立刻出声反对,而阿图也是绝口不提再嫁之事。

孝庄心里叹气,自己的子女,都是医生坎坷的命运,这就是身为皇家公主的悲哀。

“既然你两位姑姑都这么说了,皇上就不要费心了。”孝庄笑道,“有如今这日子,足够了。”

康熙点了点头,她也只是提议而已,既然当事人都拒绝了,他这个旁观者怎么会凑上前去。

“过些天,我们选个日子,一大家子出宫走走,去皇庄呆两天如何?”康熙看着这一大家子说道,“都把家里的福晋和孩子们带着,我们一起热闹热闹。”

第042章

六月的京城已经有了初夏的炎热,康熙选了一个休沐的日子,带着一大家子行至郊外的皇庄。

“皇上,你前次让怡然丫头拿来的镯子可还有?”孝庄等人全部围坐在葡萄藤下,初夏的葡萄架上零星地点缀着几串还刚刚长出果实的葡萄,小小的,绿绿的,看起来很让人有清凉的感觉。

“皇祖母这是?”康熙不知道孝庄是何意。

“你皇阿玛。”孝庄用眼神示意,康熙哦了一声,这才从自己的戒指中拿出来几个不同花色的戒指。

“哪用皇祖母吩咐,朕早就准备好了,只是最近忙着户部的事情,给忘了。”这几个戒指康熙其实没打算再拿出来,只是孝庄说起了,康熙也只能拿出来,“皇阿玛和二哥,五弟的,刚好是三个。”

孝庄心里其实还想给自己的两个女儿要一个,但是康熙话里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就只有三个,多余的没有,孝庄也就只能就此罢了。倒不是康熙小气不舍得,而是这储物戒指已经被天道警告过了,她再怎么样,也不会违背天道。

“皇阿玛,您陪我们去骑马好不好?”胤禵迈着小腿从康熙西边小跑过来,人还没到,声音就先到了。

“阿玛。”保泰也是玩疯了,但是在自己阿玛跟前还是比较知礼节,保泰小包子就这样站着,但是眼神里全是期待康熙能够答应。而福全另两个庶子昌全和詹生也齐刷刷地看向康熙。

“你是不是又说大话了。”康熙对于胤禵的性格已经很了解,难得有一个可以跟小朋友显摆的机会,他是绝对不会错过的,就拿鳌拜的孙子达富来说,自打达富说过鳌拜多厉害,胤禵就一直不甘心,直到康熙那一次小小的秀了一下,他便傲娇了,整日里都是我皇阿玛怎么怎么,就像是在向全世界宣告自己的皇阿玛是最厉害的一样。

“皇阿玛,大哥跟三个堂哥哥说你能马上移动射箭,而且是很多支。”欢欢拉着依萱的手,站在康熙身边说道,“哥哥又骗人了,上一次皇阿玛之射了两支就回宫了。欢欢没有看见很多支。”

老实的小格格,常宁心里感慨,多么可爱啊,下一次也和福晋生一个软嘟嘟的小格格,多可爱啊。

“欢欢太坏了。”胤禵不满自己被妹妹批评教育,很是生气的推了欢欢一下。依萱要大一些,刚好站在欢欢身后,恰巧搂住了快要跌倒的欢欢格格。

“皇阿玛。”欢欢委屈的哇地一声就站在原地哭了,而康熙则苦恼的看着胤禵,这熊孩子,有暴力倾向啊,怎么还欺负自己妹妹。

“欢欢,来老祖宗这里。”孝庄挥手招欢欢,欢欢犹豫了一下,抽搭着鼻子,缩在了孝庄怀里。

“胤禵,你过来。”孝庄板起了脸,康熙一看不用自己出面说教,便任由着孝庄去教育大阿哥胤禵了,“大家自己玩着,二哥,五弟,我们去跑马如何?带着这三个小子。”

“行。”常宁和福全笑着起身,三人大步离开小院,丝毫不在乎胤禵可怜兮兮的眼神。

“你知道自己哪里错了吗?”孝庄身边如今已经只剩下一个苏麻在身边。欢欢已经被她的额娘张嫔抱了下去。

“我不该欺负妹妹。”胤禵低着头,眼睛还时不时地瞄着孝庄的脸色。

“抬起头来。”孝庄手拍在石桌上,手指上的金镶玉戒指砰在桌面上,发出了一声脆脆的声音,“你是爱新觉罗的子孙,记住,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知道错了就敢于承认,往日你的胆子都去哪了?”

胤禵脆脆的应了声是,心里却想着,他在这宫里最怕的就是老祖宗了,平日里老是说教,一点对他都不好。

哎,可怜的孩子还太小,一点也不明白孝庄的一片心思。

“去给你妹妹认个错。你是你皇阿玛的第一个孩子,难免被宠爱的多了些,但是你既然是长子,就要肩负起做长子的责任,你是哥哥,就要爱护妹妹弟弟,知道吗?你的弟弟妹妹别人不能欺负,你更不能欺负,知道吗?”孝庄训斥道,心里却对胤禵还是满意的,只是小孩子要从小给他树立一个好的价值观,以后才不至于养歪了,所以说孝庄的教育子孙的办法还真的很有一套。

“我不会让别人欺负我的弟弟妹妹的。”胤禵对于别人欺负自己弟弟妹妹的话语很激动,孝庄瞪了他一眼,他声音才小了下来,但是嘴上又小声念叨着,“谁也不能欺负我弟弟妹妹。”

“下去吧,该做什么你知道吗?”孝庄也不会矫枉过正。

“是,老祖宗。胤禵告退。”胤禵离开后,孝庄这才笑眯眯地对身边的苏麻说道,“这大阿哥果真就是皇上说的,是个直性子,一点都不像皇家的孩子。”

“主子说的是,皇上是明君,这后宫也是一片和睦,皇子之间的感情,依奴婢看啊,是历朝历代都比不了的。”苏麻嘴巴很甜,一句话就说到了孝庄的心坎里。

“走吧,随哀家走走。”孝庄站起来,扶着苏麻的手说道。

“驾。”常宁带着詹生奔驰在马场上,而康熙带着昌全紧随其后,福全落在后面,急的他怀里的保泰不停地喊着阿玛快点,赶紧超过五叔。

康熙比较享受策马奔腾的快感,无意于要争一个高低,他怀里的昌全似乎也一直都是默默无闻,偶尔在康熙加快速度时,脸上才有意思激动。康熙暗叹,这个年代,庶长子活的还真是累,九岁的孩子就已经学会了藏拙和隐藏自己的喜怒哀乐。

“昌全,皇叔问你,你是不是和大阿哥一样都喜欢骑马练武?”康熙稍微低了一下头说道,“皇叔喜欢听实话。”

康熙都能感觉道昌全身体僵了僵,等了一会,都以为他不会说了,结果昌盛却很郑重其事地大声说,“是,皇叔。昌全喜武,希望长大能够策马打仗,为我大清护国安民。”

“好志向。”康熙右手拍拍昌全,“那你可愿意进宫陪大阿哥一起练武?”康熙可不会浪费一个好苗子,无论是哪一个时代,军事实力都是决定话语权的东西。年轻人喜欢这些,他自是赞成的,“那让皇叔看看你马上的本事如何?”

“好。”昌全说道。

“那你抓紧了,皇叔放了。”康熙说完便松开护住昌全的胳膊,身子依风飘起,脚踏着马背而去。

昌全看着康熙漂亮的伸手,眼睛里全是敬佩,他调整好自己的姿势,虽然九岁还未长高,脚不能够完全踏进马镫之中,但是他依旧很有控制力的控制着马匹前进的速度和方向。

“驾。”扬起马鞭,昌全从刚刚需要在康熙怀里骑马的男孩子一下子成长起来,看着昌全肆意而又充满力量的马上姿态,康熙心里感叹,这是个优秀的年轻人。

古人早熟,这一点康熙在继承了原主的记忆就知道,十几岁结婚,之前都是在学习和练武,就是原主,八岁的时候也都会骑马射箭,及时力量不足大人,但是依旧是非常优秀。

三兄弟赛马,最后变成了昌全一个人策马奔腾。

“二哥,昌全很不错。”康熙笑道。

“可惜他的身份了。”常宁感慨道,“这就是庶长子的悲哀。”

“错了,五弟,庶长子不会阻碍这些优秀孩子们成长的脚步。朕会给他们证明自我实力的机会。”康熙笑道,“二哥,五弟可知道,在海的那边,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国家,他们没有我们这片土地文化渊源,但是他们却懂适者生存,强者为尊。我们都不是嫡子,但是却同样优秀。”

常宁想说不一样的,我们三个是皇子,皇家儿女都金贵,可是昌全不是啊,他的身份注定他要蛰伏。但是话在嘴里过了过,有咽了下去。

“二哥,你对海外国家怎么看?”康熙看着远处意气风发的昌全,心里豪气万丈,他既然注定要来大清走一趟,那么就绝不会让这片土地在百年后被列强用舰炮撬开国门,欺凌这片土地上手无寸铁的百姓。

“贫穷落后。”这个时代大清周边的国家都很弱小,尤其是很多小国家早在皇太极之时,就对大清递交了降书,尤其是这个时代的朝鲜,他们国家的国王还是要受大清皇上册封。

“错了,二哥。”康熙为数不多的世界历史知识中,同时代的欧洲国家并不弱于这个国家。

“皇上想说什么?”常宁问道。

“你们可知道,在欧洲,也就是你们知道的大不列颠和法兰西国生活的大陆上,有多少国家都有着很强的实力。朕记得,明朝的时候,葡萄牙西班牙早就称霸海上,占领了很多殖民地。”康熙记得十五世纪到十六世纪是这两个国家称霸海上的时候,舰船利器,占据了一个个落后的殖民地。

“海上?我们大清地大物博,何必去海上。”福全不解道。

果然,本土的贵族都对于这片华夏大地有很大的自信和骄傲。康熙叹了一口气,“如若百年后他们占领了我们的国土呢?”

“这绝对不可能。”常宁福全异口同声道。

第043章

“怎么会不可能。”康熙苦笑,“要是朕告诉你们朕做了一个梦,梦见百年后的大清在朕孙子手里开始落败,还被一个女人搞到国不国,大清都灭亡了,你们信还是不信?”

康熙突然决定把自己知道的一些说出来,因为她自己一个人的能力实在是太小了,这个国家的兴衰不能都让他一个人扛,这些人都是爱新觉罗的子孙,对大清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康熙的话就像是一颗炸弹,让这两人心下掀起万丈波澜,很想说不信,可是摸着左手中指这一个神奇的戒指,再想一想新崛起的皇家拍卖行,两人很不想相信,可是却又不得不信。如若是假的,那么为什么皇上突然多了这么多本不该属于凡人的东西?无论是道家还是佛家,这些东西永远都是出现在神话故事当中的。

两人互相看了一眼,一起跪在康熙面前,“我们愿为皇上效犬马之劳,振兴我大清。”

“起来吧,二哥五弟。”康熙一手扶起一个,“你们就这么相信朕说的话吗?”

“信,皇上说的我二人都信。”感受着来自对方的信任,康熙很是感动。他本以为他要费很多口舌才能说服这两个人,不曾想这两人太给力,都不用过多解释。

“可是,皇上,您真的知道您的下一位继承者是谁吗?”常宁对这个很好奇。

康雍乾,这三个不分家,是康熙在现代最熟悉的三个帝王,但是也只限于历史课本,野史杂记的他知道的还真是不多。

“朕的继承者很好,他做的非常好。”康熙记得自己曾经看过一个关于雍正的记录节目,里面的教授说了这么一句话,他印象深刻。

在康熙末年,国库亏空,只有不到八百万两银子,可是到了雍正末年,短短的十三年,国库的库银就到了六千万两。就单单这一点,就说明了雍正的不容易。十三年,让国库翻了快八倍。无论他如何对待自己的兄弟,都不能掩盖他为国为民做的那些事实。

后世的钟离梦对这些话记忆深刻,怎么也忘不了。尤其是成为康熙后,面对同样的国库空虚,他苦思冥想,甚至是动用了偷盗三藩的私库,都不一定能够凑够一千万两现银。如此看来,雍正当真是称得上一个好皇帝。

“那是孙子辈?”福全问道。

“也是也不是。”封建王朝的落后并不是有一位皇上决定的,但是弘历晚年国家走向衰败,进行海禁等等一系列政策都加速了这个国家的灭亡和华夏人民苦难日子到来的步伐。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那是?”这两人被康熙给搞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