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这样?诸位自己去想吧。实在想不通的话,笔者说几句,因为有上边的主人看着,所以不敢为非作歹,要约束自己和手下;因为有上边的主人看着,所以不吃唐僧,也能睡着觉,毕竟结果都是事先知道的,所以很坦然。

九头狮子下凡为妖,很可能是心中寂寞,贪慕了世间的荣华富贵,而纵放九头狮子下凡的太乙天尊又何尝不是内心寂寞啊,或许正是害怕大家都把他这位太乙救苦天尊给忘记了,才让自己的坐骑下去展展威风。

当然,不排除有另外一种可能,太乙天尊是为了给徒弟出气。

太乙天尊的徒弟是谁?大家应该很熟悉,是哪咤三太子,太乙天尊给哪咤出的哪门子气?诸位不要忘了,哪咤三太子的干妹妹老鼠精刚被孙悟空干掉,孙悟空干掉老鼠精不是靠正常的方法,而是靠欺负李靖父子的方法,让李靖亲自下界,让哪咤亲手捉住自己的干妹妹,这完全就是在让李靖和哪咤自己打自己的脸啊,而且由于李靖的愚蠢,孙悟空得了便宜还卖乖,李靖父子是敢怒而不敢言啊,既然李靖父子敢怒而不敢言,那哪咤的师父太乙天尊面子上也好不到哪儿去,纵放狮子下界出口气吧。

当然,这些都只是猜测,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下面做一个总结,这些狮子们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在弱肉强食的世界,就要狠一点,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仁慈和偏执在斗争时代都是要不得的东西。如果这伙狮子精凶狠异常,那国王和他的儿子们哪里敢起兵和孙悟空联合诛妖?如果这伙狮子精没有那么多的儿女情长,被孙悟空欺负一下就忍忍算了,哪还会有灭门之祸?他们的经历和车迟国三妖有很多的相同之处。

再有一点,人永远不能贪图小便宜,特别是贪图人家的东西。

金池长老就是贪图唐僧的袈裟而不得好死,黄狮精则是贪图孙悟空等的兵器而惨遭诛戮。偷人家的东西的人最遭人恨,就像现在世上的小偷,受害者无不恨得牙痒痒,也就是没逮着,逮着的话几乎都会下狠手,所以孙悟空把黄狮精连窝都烧了。

或许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心理默示,不劳而获最可耻,无论在什么时候,偷东西的人往往被视为最下流无耻的人,就连梁上好汉中的时迁,一生功劳卓著,却也排到了第一百零七位,倒数第二,原因无非就是他是个小偷。

第十六章 犀牛精——三界众生相

一、小公务员之相

笔者在之前的章节中曾说到过犀牛精,笔者将他们三个评价为口味最重的妖怪,别人要么是爱唐僧的袈裟,要么是爱唐僧的肉,也有爱唐僧的人的,当然,还有喜欢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兵器的和尚,但是,却从没听说过有为了吃香油而每年幻化成佛爷模样却骗百姓的,话说,你们三个到底是老鼠还是犀牛?

可是作者很奇怪,犀牛精为什么喜欢偷吃香油?书中有个说法很搞笑,功曹告诉孙悟空道:“此山名青龙山,内有洞名玄英洞,洞中有三个妖精:大的个名辟寒大王,第二个号辟暑大王,第三个号辟尘大王,这妖精在此有千年了。他自幼儿爱食酥合香油。当年成精,到此假装佛像,哄了金平府官员人等,设立金灯,灯油用酥合香油。他年年到正月半,变佛像收油;今年见你师父,他认得是圣僧之身,连你师父都摄在洞内,不日要割剐你师之肉,使酥合香油煎吃哩。你快用工夫,救援去也。”

自由爱吃酥合香油?笔者很难想象,这三个犀牛精在没成精之前是如何吃到酥合香油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三个犀牛精没有忘本,小时候爱吃酥合香油,成了精以后依然只爱吃酥合香油。不像眼下的一些人,小的时候爱吃家里的粮食,当了官以后,就喜欢上了国家的钱财。

在大战犀牛精这一个故事中,吴承恩其实设计了很多很有意思的桥段,道出了三界众生相,下面,笔者一一分析,和大家共享。

第一个,功曹们给孙悟空报信的桥段。孙悟空在山崖上,正自找寻路径,只见四个人,赶着三只羊,从西坡下,齐吆喝“开泰”。大圣闪火眼金睛,仔细观看,认得是年、月、日、时四值功曹使者,隐像化形而来。大圣即掣出铁棒,幌一幌,碗来粗细,有丈二长短,跳下崖来,喝道:“你都藏头缩颈的那里走!”四值功曹见他说出风息,慌得喝散三羊,现了本相,闪下路旁施礼道:“大圣,恕罪!恕罪!”行者道:“这一向也不曾用着你们,你们见老孙宽慢,都一个个弄懈怠了,见也不来见我一见!是怎么说!你们不在暗中保祐吾师,都往那里去?”功曹道:“你师父宽了禅性,在于金平府慈云寺贪欢,所以泰极生否,乐盛成悲,今被妖邪捕获。他身边有护法伽蓝保着哩,吾等知大圣连夜追寻,恐大圣不识山林,特来传报。”行者道:“你既传报,怎么隐姓埋名,赶着三个羊儿,吆吆喝喝作甚?”功曹道:“设此三羊,以应开泰之言,唤做三阳开泰,破解你师之否塞也。”行者恨恨的要打,见有此意,却就免之,收了棒,回嗔作喜道:“这座山,可是妖精之处?”

这一段实在是太逗了,感情“三羊开泰”的典故是从这里来的啊。话说,功曹们为什么要搞这么一出?娱乐观众?当然不是,功曹们能搞出这一出足以说明,这些小公务员一个个实在是十足的马屁精!事实上,唐僧被妖怪抓走是活该,孙悟空都说了那不是佛祖是妖怪,唐僧还是很傻很天真地凑上去跪拜,在小雷音寺就吃过一回亏了,还不长记性,活这么大岁数,都不好意思说他。唐僧不听孙悟空的话,以至于被妖怪捉走,这是直接原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是功曹们说的,唐僧在金平府慈云寺贪欢,忘了取经,于是泰极生否。

功曹们为什么要这么说?笔者猜测他们说这些话无非是让孙悟空明白,取经才是眼下最要紧的事情,一旦耽误了取经,后患无穷。但是这种话在平日里不好说,只有真正来了报应,说起来才更有说服力。

但你千万要记住一点,功曹们的身份和孙悟空的身份岂可相提并论?一方是小公务员,一个是齐天大圣,即便是观音菩萨和如来佛祖在说孙悟空的时候,孙悟空还会当面抱怨,背后骂娘,你们几个功曹要是当面教训人家老孙,老孙的棒子立即就伸出来了,更何况这时候,唐僧刚被抓走,孙悟空正是有气没处洒的时候,谁敢惹他?

所以,这时候的功曹们无论是教育孙悟空还是报信都需要有高超的说话艺术。这一点,功曹们准备地实在是很高明,首先,功曹们不直接出现,而是变了几个凡人,这样才有了缓冲的时间,不至于孙悟空一见他们就上棒子;其次,功曹们赶了三只羊,弄一个三羊开泰的典故,委婉地说出了唐僧被擒的原因,注意,功曹们可只是说了唐僧贪欢享乐,没说孙悟空,要知道,孙悟空是一直和唐僧在一块的,唐僧贪欢享乐,孙悟空怎么可能勤劳苦干?但是,当面不揭人短,打人不打脸,功曹们这样说,顾全了孙悟空的面子,而孙悟空是个聪明人,一点即透,不会不知道其中的意思;最后,功曹们详细地说明了妖怪们的基本信息,给孙悟空指明了方向,孙悟空当然是转怒为喜了,这样说话办事的小弟,哪个大哥不喜欢?这真是都是练出来的啊,像四值功曹们每天值日值班,给玉皇大帝和诸路神仙报信,嘴皮子不行,哪能干的长久?可见,即便是跑腿的活儿,也得有跑火车的嘴啊。

二、诸仙之相

第二个桥段,三个犀牛精与孙悟空以及四木星君大战。这一场争斗,从孙悟空上天求人,到西海龙王点兵将捉妖,都很有意思。首先,孙悟空上天碰到太白金星,太白金星可是太照顾孙悟空了,不但把妖怪的底细说的头头是道,还直接给孙悟空说明了能够降服妖怪的神仙,让孙悟空省了大力,但是有意思的是,太白金星话不说透,说了是四木禽星,却没有明说是哪四个。这就是说话的艺术啊,点到不说透,当事人自己去找,这样两边都不得罪,既帮了孙悟空的忙,又不让四木禽星不满。太白金星为什么不说透,是因为这说好听点是去降妖,实际上是找人下苦力的事情,谁知道四木禽星愿意不愿意,如果直接说出来谁谁谁是四木禽星,孙悟空肯定是去找了,但四木禽星愿意不愿意呢?人家去还是不去呢?所以,点到为止,孙悟空即便是找到了正主,也不是我说的,由此可见太白金星很滑哦。

说了太白金星,下面说说四木禽星,这“四木禽星”也很有意思啊,“四木”和“星”可以理解,但是“禽”怎么说呢?“禽兽”吗?大家自己去想吧,反正里面可是有个奎木狼啊,奎木狼的表现,大家可都是知道的哦,而且下界除妖的时候,其他三个星君的表现也是一点不差啊,尤其是那个井木犴,血腥程度犹让笔者想起当年奎木狼在宝象国皇宫内的所作所为——只见井木犴现原身,按住辟寒儿,大口小口的啃着吃哩。摩昂高叫道:“井宿!井宿!莫咬死他,孙大圣要活的,不要死的哩。”连喊数喊,已是被他把颈项咬断了。看这主狠的,等孙悟空看见一个断了头,血淋津的倒在地下,一个被井木犴拖着耳朵,推跪在地,近前仔细看了道:“这头不是兵刀伤的啊。”摩昂笑道:“不是我喊得紧,连身子都着井星官吃了。”

血淋淋的啃,和奎木狼当年如出一辙,孙悟空大概还很奇怪,这井木犴和犀牛精有杀父夺妻之恨吧,这么下得去嘴。

西海龙王的表现也很有意思,从文中,我们不难看出,西海龙王和三个犀牛精是有交情的。当三个犀牛精避难逃到西海龙宫时,西海中有个探海的夜叉,巡海的介士,远见犀牛分开水势,又认得孙大圣与二天星,即赴水晶宫对龙王慌慌张张报道:“大王!有三只犀牛,被齐天大圣和二位天星赶来也!”老龙王敖顺听言,即唤太子摩昂:“快点水兵,想是犀牛精辟寒、辟暑、辟尘儿三个惹了孙行者。今既至海,快快拔刀相助。”

三个犀牛精被孙悟空追赶,别的地方不跑,单单跑到西海龙王那里,虽然说有地理位置上的原因,但如果不是旧相识也不敢啊,而且西海龙王看都没看是哪三只犀牛,就断定是辟寒、辟暑和辟尘儿三个,不是旧交熟识如何能如此笃定?这就是政府官员和黑社会赤裸裸的勾结啊。

可惜的是三个牛精不懂“墙倒众人推”的道理,惹了有名的老孙,天庭都发了A级通缉令,四大名捕也一起出动,到了这等地步,你还指望老谋深算、老奸巨猾、老不要脸的西海龙王能保你们?真是很傻很天真!

而西海龙王的表现可谓是当机立断,英明神武,情况紧急之下,居然不假思索,一眼就看出是三个犀牛精惹了孙悟空,当下更是毫不犹豫地下令立即捉拿,三个犀牛精恐怕到死还不明白平日里经常在一起喝花酒的老龙今日为何突然翻了脸。他们不知道,跟着老父亲涉世已深的摩昂太子可是知道的,人家一听老子吩咐,问都不问,立即出兵剿贼,父子俩的配合那叫一个默契!这样,西海龙王在关键时刻,不仅撇清了与犀牛精的关系,还为除妖取经立了一大功啊,老滑头,老奸巨猾。

最后一个桥段,就是孙悟空对战利品的分配问题,送玉帝,送如来,送百姓,一个不落下,皆大欢喜,高明!

第十七章 玉兔精——嫦娥的苦闷

一、唐僧的魅力

下面开讲本书的最后一个故事,玉兔精的故事。

看了《西游记》,笔者一直被一个问题困扰着,唐僧同志长得到底有多好看?为什么那么多妖精喜欢他?

历数书中出现的所有女妖精,貌似除了白骨夫人之外,其余的都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对唐僧进行过风格迥异的性骚扰。

如果说,在最开始的时候,唐僧是一个年轻的俊俏和尚,但是到取经路途即将走完的时候,唐僧已经四十多岁了,是个老和尚了,为什么还有妖怪非要嫁给他?

难道真的像歌词中写的那样,四十岁的男人一朵花?

笔者最最想不通的是那个李靖的干女儿老鼠精,竟然那么死心眼地得罪孙悟空,一次次把唐僧给捉到洞里,强逼着拜堂成亲。

这其中的缘由,或许可以从老鼠精的话里得出一点启示。老鼠精最开始假装被强盗绑在了树上,呼喊救命,不料却被孙悟空识破,初次诱骗唐僧失败,老鼠精便咬牙恨齿道:“几年家闻人说孙悟空神通广大,今日见他,果然话不虚传。那唐僧乃童身修行,一点元阳未泄,正欲拿他去配合,成太乙金仙,不知被此猴识破吾法,将他救去了。”

老鼠精原来是为了唐僧那一点未泄的元阳。而蝎子精也许也是为了唐僧的元阳,蝎子精是在灵山听过如来讲课的,也就是说她对佛法有那么一点点了解,她非要和唐僧成亲也许就是为了唐僧曾经是如来佛祖的二弟子,和他洞房了以后能吸取他的元阳和精气,对自己修炼大有好处。

由此可见,在妖怪那里,唐僧真正宝贵的东西不仅仅有锦斓袈裟、唐僧肉,还有童子身,可谓是从内到外一身都是宝啊。

如果老鼠精和蝎子精都是这样,我们还可以理解,那么玉兔精下凡和唐僧成亲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它玉兔精可是正规编制内的一个小神仙,她不像老鼠精和蝎子精,一个是得靠着巴结李靖保命,一个完全是草根阶级,她玉兔精可是脱离了生死的东东,她总不会是为了唐僧的那一点元阳吧?

笔者思索再三,终感觉玉兔精不是奔着唐僧的元阳精血去的,也不是奔着唐僧的美貌去的,毕竟玉兔精幻化成了一国的公主,就算大唐人物再好看,在这一国中,也总有比唐僧好看的男人吧,这里又不是没有男人的女儿国。

按照小说里的叙述,孙悟空问起玉兔精下凡的原因,太阴星君道:“你亦不知。那国王之公主,也不是凡人,原是蟾宫中之素娥。十八年前,她曾把玉兔儿打了一掌,却就思凡下界。一灵之光,遂投胎于国王正宫皇后之腹,当时得以降生。这玉兔儿怀那一掌之仇,故于旧年走出广寒,抛素娥于荒野。但只是不该欲配唐僧,此罪真不可逭。幸汝留心,识破真假,却也未曾伤损你师。万望看我面上,恕他之罪,我收他去也。”

对此,笔者也不相信,笔者更愿意相信,是因为有了蟾宫素娥下凡的前事之师,才有了玉兔后下界的效仿,毕竟报一掌之仇,和嫁给唐僧毫无干系。

而玉兔精之所以非要和唐僧成亲,很可能就是为了挑战一下权威,替太阴星君嫦娥出一口气。

二、女公务员的苦闷

说起嫦娥,大家太熟悉了,整天守着广寒宫,只有兔子和癞蛤蟆作伴,无边的空虚寂寞冷,这或许不是嫦娥内心所愿意的,但是她却只能这样,因为统治者要求神仙必须耐得住寂寞。

所以三圣母要被压在桃山,所以天蓬元帅会变成猪八戒,所以牛郎和织女要隔河相望。

但是有压迫就会有反抗,玉皇大帝凭什么就宫女环绕,歌舞升平?

龙王凭什么就龙婆、龙女、龙子一大堆?

于是,二郎神劈开了桃山,奎木狼下界做了黄袍怪,玉兔精拐走了唐僧。

为什么选择唐僧?

不是偏不让唐僧结婚吗?那我就偏要和唐僧成亲,如果成功了,我倒要看一看三界的诸神众佛都是怎样一副嘴脸。

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玉兔精的结局必然和女儿国国王一样,佛陀不能近美人,广寒宫依旧清冷。

说到广寒宫,说到嫦娥仙子,笔者不得不提一件陈年旧事,这件陈年旧事影响巨大,事件的领衔主演就是天蓬元帅和嫦娥,其他主演有玉皇大帝、太白金星和纠察灵官等。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我们可以从猪八戒的自述中得知——只因王母会蟠桃,开宴瑶池邀众客。那时酒醉意昏沉,东倒西歪乱撒泼。逞雄撞入广寒宫,风流仙子来相接。见他容貌挟人魂,旧日凡心难得灭。全无上下失尊卑,扯住嫦娥要陪歇。再三再四不依从,东躲西藏心不悦。色胆如天叫似雷,险些震倒天关阙。纠察灵官奏玉皇,那日吾当命运拙。广寒围困不通风,进退无门难得脱。却被诸神拿住我,酒在心头还不怯。押赴灵霄见玉皇,依律问成该处决。多亏太白李金星,出班俯亲言说。改刑重责二千锤,肉绽皮开骨将折。放生遭贬出天关,福陵山下图家业。我因有罪错投胎,俗名唤做猪刚鬣。

以上节选自猪八戒对孙悟空自述身世中一大段话中的若干句,从这些话中,我们基本上可以想象出这样一个情景:天蓬元帅在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上喝酒喝醉,然后发酒疯,乱飞乱跑,跑到了广寒宫。嫦娥一看是天河水军大帅驾到,立即出迎,天蓬元帅看到嫦娥美貌非常,忍不住淫心大起,借着酒劲,扯着嫦娥,强迫三陪服务,嫦娥仙子吓得乱跑,纠察灵官发现后,跑去玉帝那里打小报告,玉帝派遣诸神拿住天蓬元帅,本来判死刑,太白金星一说请,就判了个流放下界。

情景大致如此,但是若干词汇用的很有意思,“乱撒泼”、“撞入”、“风流仙子”、“旧日凡心”、“要陪歇”、“色胆如天”。

酒后乱撒泼就是发酒疯,天蓬元帅作为天庭的高级官员,喝醉了酒之后竟然毫无酒品,乱发酒疯,笔者不知道是个人现象,还是群体现象,但不管是哪一个,都能说明天庭官员的作风建设有问题。

“撞入广寒宫”,怎么就单单是广寒宫呢?若非心中有所思,酒后怎么会选择广寒宫?而且又有“旧日凡心”涌上来,这旧日不知道是修炼成仙之前的凡人日子,还是在天庭见到嫦娥美貌而起思慕之心的日子,但也不管是哪一个,都能说明天蓬元帅的凡心断断续续没彻底割绝。在没断绝私欲之心的前提下,又喝了酒,想念了风流仙子嫦娥,因此才会色胆如天。

或者还有另一个可能,那就是嫦娥仙子素来风流,于是天蓬一喝醉,心中想的就是那个喝醉的嫦娥。

“要陪歇”,这个笔者最感兴趣,因为笔者不知道这是天蓬元帅的个人发明,还是天庭内部的潜规则。

嫦娥好歹也是个天庭的公务员,可能还是天庭的文化部部长,但嫦娥是个女的,而且还可算是三界中最美的女性,这样美貌放到一个女公务员身上,那就很危险了,可能大家都知道,或许也不全知道,女公务员或者说女性职员是一个很容易受到被潜危险的群体,这个在今天更普遍一些,在古代好像没有,因为古代的女性不能做公务员。女性能做公务员的时代在武周时期,但武周时期的女公务员不大可能被男性潜规则,而是很有可能潜规则男性,比如说武则天,这位女皇帝宠幸的男人也不少。在明朝,除了明朝末年有少数民族的女性将领以外,笔者很少发现明庭有女性公务员,但是吴老爷子却英明神武地在《西游记》中塑造了一个差点被潜规则的女公务员,笔者不得不赞叹吴老爷子的高瞻远瞩,原来他老人家早就预感到几百年后的今天,这种现象会成为一种风气。

言归正传,天蓬元帅能大胆地提出“陪歇”(也就是陪睡)的要求,笔者感觉这不太可能是天蓬元帅酒后的临时起意,而更像是天庭内部的一个潜在的现象,不然奎木狼怎么会和披香殿的侍女私通?

但是天蓬元帅的问题就在于他搞了一个不该搞的女公务员,这不是说嫦娥官太大,而是说嫦娥是个敢于说不的勇敢女性,即便是天蓬元帅这样的大官,即便是大官威胁利诱(叫似雷,差点连天门都震塌了),嫦娥还是不妥协。嫦娥不妥协的结果就是天蓬元帅被严办了。

当然,笔者在前文说过,天蓬元帅被贬落凡间很可能是领导核心内部刻意安排的结果,但最起码嫦娥不知情,嫦娥在这出戏中是倾情和真情演出的,这也让整个天庭看到了嫦娥不向潜规则屈服的决心。而笔者认为,这恰恰也是广寒宫清冷的原因。

嫦娥的厉害,天蓬元帅的下场,大家都看到了,没人再敢去广寒宫了,嫦娥也永远升不了官了,规则内外,嫦娥是输是赢,都由他人定论吧。

说完了嫦娥的苦闷,笔者再就文中的另一段文字发一下小小的感慨,孙悟空等人到了布金禅寺的时候,听到了真公主的哭声,问起她的来历,那位一百多岁的老和尚说了这么一段话——旧年今日,弟子正明性月之时,忽闻一阵风响,就有悲怨之声。弟子下榻,到祇园基上看处,乃是一个美貌端正之女。我问他:“你是谁家女子?为甚到于此地?”那女子道:“我是天竺国国王的公主。因为月下观花,被风刮来的。”我将他锁在一间敝空房里,将那房砌作个监房模样,门上止留一小孔,仅递得碗过。当日与众僧传道,是个妖邪,被我捆了,但我僧家乃慈悲之人,不肯伤他性命。每日与他两顿粗茶粗饭,吃着度命。那女子也聪明,即解吾意,恐为众僧点污,就装风作怪,尿里眠,屎里卧。白日家说胡话,呆呆邓邓的;到夜静处,却思量父母啼哭。

这段话引起读者兴趣的是那一句“恐为众僧点污”,也不知道是笔者内心龌龊,还是对该等事特别敏感,总之,一看到这样的句子,笔者就会感慨不已。这个布金禅寺在佛界大大有名,而且已经离灵山很近了,可谓是佛祖就在眼前,但就是这样一个寺院,一个女人竟然怕被众僧玷污,注意,是众僧。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第十八章 强者云集——谁在《西游记》中最无敌

一、西游世界无第一

相信很多《西游记》的读者都有过这样一种兴趣,把书中出现的所有人物,根据法力高低进行一个排名,进而得出一个天下第一的人选,于是须菩提祖师、如来佛祖、太上老君、镇元大仙、乌巢禅师等常常会成为榜首的候选人。

也有很多读者向把取经路上出现的所有妖怪进行一个大排名,进而找出最厉害的妖怪,而且很多人想让那些厉害的妖怪和孙悟空做一番对比,于是就有了很多说法,说孙悟空在众妖之中的排名其实还进不了前十,在整个《西游记》的强者中,更是进不了前五十。甚至还有了谁是《西游记》里最厉害的妖怪之争,有人坚持是九头狮子最厉害,有人力挺金翅大鹏,有人强推九头虫,还有人说是黄风怪,也有人说是牛魔王,更有人说其实是蝎子精,当然也不乏说蜈蚣精、红孩儿、黑熊精的,而黄眉老怪和独角兕大王也是热门人选之一,这真个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到底谁是最厉害的妖怪?

在笔者看来,其实这种排名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根本无规则可以排名,吴承恩笔下的西游世界并无第一。

这不是推脱之言,而是吴承恩笔下的西游世界实在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是一个规则混乱的世界,每个强者都有其恃强的资本,但却各不相同,到底谁最强,根本无法得出一个正确无误且能深服大众的结论。

而且,吴承恩塑造出众多的强者,也并不是想以此来表示谁更强,谁最强,而是想要表达一个朴素的道理,世无恒强,也无恒弱。

或许你不懂,不要着急,笔者慢慢剖析。

举个例子,蝎子精很厉害,能蛰的孙悟空无计可施,更是让观音菩萨亲口承认不如,西天佛祖也拿她无法,也就是说蝎子精要强于如来佛祖。但是蝎子精却打不过昴日星官,昴日星官现出原形,只需要叫上两声,蝎子精就立马暴毙身亡。于是我们就得出了一个结论,昴日星官强于蝎子精强于如来佛祖。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昴日星官要比如来佛祖厉害?

昴日星官比如来佛祖厉害,这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是一个荒谬的结论。不要说昴日星官比如来佛祖厉害了,他比孙悟空都要差很远很远,毕竟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时,满天星宿作为十万天兵天将中的战士,都参与了战斗,如果昴日星官真的比孙悟空厉害,大闹天宫时也就不会有如来佛祖的参战了。

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再比如黄风怪,孙悟空难以抵挡黄风怪的沙,对阵时,容易败下阵来,而灵吉菩萨却能轻易收服黄风怪,难道说灵吉菩萨真的比孙悟空厉害吗?笔者以为不是。

按照孙悟空取经完成后获封的尊号——斗战胜佛,可见他是排名在灵山十二大菩萨之上的,如果他的本事没有十二大菩萨强大,如何当得“斗”、“战”、“胜”这三个字,更如何当得一个“佛”封?或许有人会说唐僧不也封佛了吗?唐僧不是什么法力都没有吗?注意,唐僧在取完真经,完成八十一难之后,就已经褪去凡胎,重归金身了,他本来就是如来的第二大弟子金蝉子,当年镇元大仙尚且敬他三分,恢复金蝉子的身份之后,法力如何不高强?有人或许会再说,孙悟空没有观音菩萨厉害,不然他为什么那么怕观音菩萨?笔者认为,观音菩萨并不比孙悟空厉害,《西游记》中更没有出现过肯定或者类似的字眼。观音要真比孙悟空厉害,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她怎么会袖手旁观?她怎么会举荐二郎神出战?她怎么会提出要拿玉净瓶偷袭孙悟空?而且在历次收服取经路上妖怪的过程中,观音的表现都不是可圈可点的,比如说收服黑熊精和红孩儿,观音靠的都是诈术以及如来给她的禁箍咒和金箍咒,甚至连收服从自家池子里跑出来的鲤鱼精都要大清早起来编花篮,做法器,对于真假孙悟空更是分辨不出,哪里有比孙悟空高明的地方体现?孙悟空怕观音菩萨,不是惧怕观音的法力,而是惧怕观音掌握的紧箍咒。如果观音菩萨不如孙悟空,那么灵吉菩萨就更不如了,至于文殊菩萨那种都能被御林军捉了泡到御水河里浸三天的菩萨也不用说什么法力了。

灵吉菩萨不如孙悟空,却能收服战败孙悟空的黄风怪,看似很违背逻辑的事情,其实却无他,只因他手里有专门克制黄风怪的飞龙杖和定风丹而已。如果没有飞龙杖和定风丹,不要说灵吉菩萨了,恐怕如来都难以收场。书中可是有对黄风怪那黄风之利害的渲染——冷冷飕飕天地变,无影无形黄沙旋。穿林折岭倒松梅,播土扬尘崩岭坫。黄河浪泼彻底浑,湘江水涌翻波转。碧天振动斗牛宫,争些刮倒森罗殿。五百罗汉闹喧天,八大金刚齐嚷乱。文殊走了青毛狮,普贤白象难寻见。真武龟蛇失了群,梓骡子飘其。行商喊叫告苍天,梢公拜许诸般愿。烟波性命浪中流,名利残生随水办。仙山洞府黑攸攸,海岛蓬莱昏暗暗。老君难顾炼丹炉,寿星收了龙须扇。王母正去赴蟠桃,一风吹断裙腰钏。二郎迷失灌州城,哪吒难取匣中剑。天王不见手心塔,鲁班吊了金头钻。雷音宝阙倒三层,赵州石桥崩两断。一轮红日荡无光,满天星斗皆昏乱。南山鸟往北山飞,东湖水向西湖漫。雌雄拆对不相呼,子母分离难叫唤。龙王遍海找夜叉,雷公到处寻闪电。十代阎王觅判官,地府牛头追马面。这风吹倒普陀山,卷起观音经一卷。白莲花卸海边飞,吹倒菩萨十二院。盘古至今曾见风,不似这风来不善。唿喇喇,乾坤险不炸崩开,万里江山都是颤!这等厉害的黄风,恐怕也只有北京的沙尘暴才能相媲美了,如来佛祖管得了吗?笔者甚至都在怀疑,当年黄风怪是怎么从法力广大的如来佛祖眼皮底下逃窜的,或许原因很简单,当年的如来佛祖也惧怕黄风怪的黄风,并不敢拿他,只是等研制出了专门的法宝飞龙杖和定风丹之后,才派了一个灵吉菩萨做试探。这飞龙杖在灵吉菩萨手上,黄风怪就打不过灵吉菩萨;飞龙杖在孙悟空手上,黄风怪肯定也打不过孙悟空。

红孩儿和黄风怪很相似,都有一门独一无二的本领,而除了火以外,自身的本事却又很有限,只要灭了他的火,降服他就很容易了。

同样的道理,孙悟空怕蜈蚣精的金光,毗蓝菩萨却不怕,毗蓝菩萨是个老母鸡精,难道就比孙悟空厉害吗?不见得!

至于说金翅大鹏比孙悟空厉害,那就更没有什么强有力的证据支持了,青狮精、白象精和金翅大鹏围攻孙悟空,还能让孙悟空从容架开三个老怪的兵器逃跑,他们三个单打独斗,谁都不是孙悟空的对手。这就好像刘备、关羽和张飞战吕布一样,单个谁都不是吕布的对手。如果非说比孙悟空强,那笔者只好说大鹏在速度上可能比孙悟空厉害。

至于独角兕大王和黄眉老怪,都是靠法宝取胜的妖怪,不足以评论。

黑熊精略逊孙悟空一筹,书中已有定论;牛魔王本领和孙悟空一样,只是身体榔槺,也是书中定论,翻案不了。

如说真有本事的,或许九头虫和九头狮子还行,一个让孙悟空害怕,一个能一口吞掉孙悟空,并且没能引起孙悟空在其肠胃里进行攻击,这两个都是强妖。但仔细分析,九头虫连二郎神的哮天犬都害怕,又能强到哪里?孙悟空被九头狮子吞掉,更像是刻意为之而已。

讲到这里,或许会有读者骂笔者是猴痴,故意百般美化孙悟空了。其实笔者的意图并不在此,之前的分析大多是戏说性质,笔者真正想认真说明的是,吴承恩笔下的西游世界,并非是一个简单的一对一的世界,强者在所有人的面前都是强者,弱者在所有的人面前都是弱者。西游世界其实是一个讲究一物降一物,术业有专攻的世界。

蝎子精打不过一只公鸡,却能蛰疼如来佛祖;唐僧手无缚鸡之力,却能克制孙悟空,正是在说明这个道理。

所以,世界上没有永恒的强者,也没有不变的弱者,只有真正的智者。真正的智者是谁?真正的智者是那些懂得借助他人力量来对付自己敌人的人,用智不用力,借力打力,这便是智者。

换言之,智者就是拥有广泛人脉的人。

孙悟空的强大不在于其会七十二变,不在于其有火眼金睛,不在于其会筋斗云,更不在于其有金箍棒,而是在于他有无穷无尽的人脉。

这才是他真正的实力!也是他之所以强的原因。

在西游世界里,或许就存在这么一条不成文的定律,没有人脉,西行之路寸步难行。

如今的现实世界,恐怕也是如此。

二、玩多了总会砸手里

世无恒强,也无恒弱,只有恒智,而智者善借外力而已。这只是笔者从这其中悟出的一个道理,孙悟空的遭遇还给了笔者另一番启示。

孙悟空会火眼金睛,但黄风怪的风、红孩儿的火却恰恰能克制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孙悟空号称金刚之躯,蝎子精的毒钩、蜈蚣精的金光却恰恰能克制孙悟空的金刚之躯;孙悟空能翻筋斗云,金翅大鹏的双翅、九头狮子的大嘴又恰恰能克制孙悟空的筋斗云。

这或许又说明了一个道理,人往往就栽在自己最赖以自傲的本领上。

不是有一句话这么说吗,善游者溺,善骑者堕。俗话也说,淹死的都是会水的,《三侠五义》里精通暗器机关术的白玉堂最后怎么死的?不正是死在了暗器机关里吗?

神仙也有失手的时候,所以,即便是做自己最拿手的事情,也请悠着点。

第十九章 千变万化——妖怪们为何不现出原形

一、原形的威力

在整个取经过程中,取经团队所遭遇的形形色色的妖怪有成百上千之多,除去一些打酱油的小妖怪,占山为王者也将近百位,在这么多的妖怪中,好像除了七绝山蟒蛇精自始至终没有以人形出现外,其余的众妖全部都修炼成了人形,并且是以人形出现的,而且大多数妖怪在战斗时也一直是人形状态,只有死了之后才现出原形,或者说自家的主人来了,大喝一声:“业障,还不快快现出原形!”它们才会现出原形。

这是一种常态,但却并非所有的妖怪都如此,有些妖怪在战斗时就会现出原形,而有意思的是,笔者发现那些敢于现出原形和孙悟空战斗的妖怪,以人形和孙悟空对抗时占不到便宜,或者说很被动,但一幻化成原形,就十分给力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九头虫、金翅大鹏和蜘蛛精。

九头虫最初以人形和孙悟空打斗,初期尚且能打个不分胜负,等猪八戒一助拳,九头虫就不行了,但现出原形后,却能一举取得奇效!原著中——(九头虫)又耐战五七合,挡不得前后齐轮,他却打个滚,腾空跳起,现了本相,乃是一个九头虫,观其形象十分恶,见此身模怕杀人!他生得毛羽铺锦,团身结絮。方圆有丈二规模,长短似鼋鼍样致。两只脚尖利如钩,九个头攒环一处。展开翅极善飞扬,纵大鹏无他力气;发起声远振天涯,比仙鹤还能高唳。眼多灼幌金光,气傲不同凡鸟类。猪八戒看见心惊道:“哥啊!我自为人,也不曾见这等个恶物!是甚血气生此禽兽也?”行者道:“真个罕有,真个罕有,等我赶上打去!”好大圣,急纵祥云,跳在空中,使铁棒照头便打。那怪物大显身,展翅斜飞,飕的打个转身,掠到山前,半腰里又伸出一个头来,张开口如血盆相似,把八戒一口咬着鬃,半拖半扯,捉下碧波潭水内而去。

现出原形之后,孙悟空和猪八戒都是倒抽一口冷气,直呼:“从未见过如此凶恶的妖怪!”这不但从气势上吓到了猪八戒和孙悟空,而且还能从容躲过孙悟空的攻击,抓走猪八戒,这明显要比其以人形战斗时厉害的多。

而金翅大鹏在以人形和孙悟空战斗时,未见如何厉害,甚至等青狮、白象一同帮忙围攻孙悟空时,还能被孙悟空架开他们三个兵器,施展筋斗云逃脱。但大鹏现出原形后,却又是另一番作为——行者见两个兄弟遭擒,他自家独力难撑,正是“好手不敌双拳,双拳难敌四手”。他喊一声,把棍子隔开三个妖魔的兵器,纵筋斗驾云走了。三怪见行者驾筋斗时,即抖抖身,现了本相,张开两翅,赶上大圣。这妖精一翅就有九万里,两翅就赶过了,所以被他一把挝住,拿在手中,左右挣挫不得。

现出原形后,不但能赶上孙悟空的筋斗云速度,还能克制孙悟空的变化,让孙悟空“左右挣挫不得”,这恐怕就是大鹏未现出原形战斗之前没想到的奇效了。

蜘蛛精是一群法力低微的妖精,处于人形时,所依仗的或许仅仅是美色,其他诸如武艺、力气等却没什么厉害之处,但是现出原形战斗时,却能吓跑孙悟空——(孙悟空和蜈蚣精)两个厮骂厮打,早惊动那里边的女怪。她七个一拥出来,叫道:“师兄且莫劳心,待小妹子拿他。”行者见了,越生嗔怒,双手轮铁棒,丢开解数,滚将进去乱打。只见那七个敞开怀,腆着雪白肚子,脐孔中作出法来:骨都都丝绳乱冒,搭起一个天篷,把行者盖在底下。行者见事不谐,即翻身念声咒语,打个筋斗,扑的撞破天篷走了;忍着性气,淤淤的立在空中看处,见那怪丝绳幌亮,穿穿道道,却是穿梭的经纬,顷刻间,把黄花观的楼台殿阁都遮得无影无形。行者道:“利害,利害!早是不曾着他手。怪道猪八戒跌了若干!似这般怎生是好?

七个不厉害的蜘蛛精,现出原形后,居然能让有通天彻地之能的孙大圣束手无策,这不能不说本相威武了。

甚至连有些神仙战斗时,也喜欢现出原形来。比如昂日星官除掉蝎子精时,就是现出本相来战斗的——那怪(蝎子精)赶过石屏之后,行者叫声“昴宿何在?”只见那星官立于山坡上,现出本相,原来是一只双冠子大公鸡,昂起头来,约有六七尺高,对着妖精叫一声,那怪即时就现了本相,是个琵琶来大小的蝎子精。星官再叫一声,那怪浑身酥软,死在坡前。有诗为证,诗曰:花冠绣颈若团缨,爪硬距长目怒睛。踊跃雄威全五德,峥嵘壮势羡三鸣。岂如凡鸟啼茅屋,本是天星显圣名。毒蝎枉修人道行,还原反本见真形。

本相具备这等威力,简直是出乎笔者的意料。但是笔者随即也有了一个疑问,既然现出本相后如此厉害,那么妖怪们为何又要苦苦修炼以期能修成人形呢?而且大多数妖怪战斗时又为什么不使用原形战斗呢?

二、莫要轻易现本相

如果不细细研究,这还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是,还好,笔者一贯善于穷究其源,从细节之处发现所有问题的答案。笔者认为,妖怪们之所以不经常以本相战斗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首先,修炼成精的妖怪都具有虚荣心,这和人一样,谁都不想别人知道自己成人形之前的丑陋嘴脸,毕竟有的妖怪本相十分威武,有的却羞于见人,所以并非所有妖怪都有勇气以真面目示人。你比如老鼠精、蝎子精、蜈蚣精、蜘蛛精这些妖怪,它们本来就对自己低等生物的出身有些自卑,你还让人家现出本相来,这如何使得?

而且动物在三界之中,本来就属于低等生物中的类别,好不容易能修炼成精,可以变成高一等的人形,谁还愿意以本相示人?

所以,出身不好者,成就事业时,最喜欢掩盖自己之前的种种难以启齿处,文过饰非,这本就是见怪不怪的事情。

第二,幻化成人形后,更有利于处世,无论是交流还是对敌还是迷惑对手都更方便。俗话说人有人语,兽有兽语,不同的物种之间用于交流的“语言”肯定是各不相同的,如果都以本相相处,那交流何其不便?所以,妖界就有了统一的准则,凡是本事达到一定程度的妖怪,都要修炼成人形,以通用语言——人语进行交流。这就好比现在的英语,谁要是不会说两句,就显得自己好像低人一等似的。

再者,以人形进行战斗时,也是处于同一格斗规则之下,都是两个胳膊、两条腿,这样比较有可比性,如果都用原形战斗,你是老鼠,我是蝎子,他是狗熊,怎么打?

再说了,幻化成人形之后,更容易以一种弱者的姿态迷惑对手,在神仙妖魔怪鬼纵横的世界里,恐怕只有人是三界中最弱势的群体了,当然也是数量最庞大的群体,所以,幻化成人来迷惑对手、来隐藏自己就成了妖怪们的一致选择。

所以,善于掩饰自己的人,善于伪装自己的人,往往是善于为人处世的混世大赢家。

第三,不以本相出现更容易保护自己。掩饰是所有生物的一个本能,或者说是本性,人类当然也是如此。而掩饰自己最主要的目的却不是为了欺骗他人,而是为了保护自己。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你的底细被人知道的越清楚,你的弱点、短板也就在别人面前暴露的越清楚,而你也就越危险。因此,善于伪装自己,善于掩饰自己实际上是一个人保护自己的措施,你不会愿意让别人知道你其实不如你外表那么强大、那么光彩、那么优秀。所以说,现出原形是需要勇气的,现出原形是有危险的,这种危险甚至是致命的。

反过来说,一个人知道自己竞争对手的底细,知道自己竞争对手的原形也将会产生奇效,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是亘古不变的至理名言!所以孙悟空在妖怪那里受挫的时候,总会找出土地或者山神,问出那些妖怪的来历,然后进一步制定作战计划。孙悟空无疑是精明睿智的,而那些修炼成精的妖怪们当然也知道这一点,没有万分把握的他们肯定是不会主动现出自己的原形的。

因现出原形而取得奇效的妖怪固然有,因现出原形而遭遇致命危险的妖怪也不是没有。九头虫第一次现出原形却是恐吓到了孙悟空,并抓走了猪八戒,但是当他第二次现出原形时就倒了大霉,一颗头瞬间就被哮天犬咬掉了,从此生死不明。至于蜘蛛精,结局比九头虫更惨,她们第一次现出原形时也恐吓到了孙悟空,孙悟空不知道她们的底细,无计可施,便找来土地神问那些妖怪的本相,土地叩头道:“那妖精到此住不上十年。小神自三年前检点之后方见她的本相乃是七个蜘蛛精。她吐那些丝绳乃是蛛丝。”孙悟空听了之后就十分欢喜道:“据你说却是小可。既这般你回去等我作法降她也。”孙悟空到了黄花观外,拔了七十根尾巴上的毛,变做七十个小孙悟空,又将金箍棒变做七十个双角叉儿棒,分给每一个小悟空一根。他自己使一根站在外边将叉儿搅那丝绳一齐着力,把那丝绳都搅断,从里面拖出七个蜘蛛足有巴斗大的身躯一个个攒着手脚索着头只叫:“饶命!饶命!”原本唬人的蜘蛛精,现出了本相之后便落了个被生擒的结局,后来更是被孙悟空“尽情打烂”,成了“七个劖肉布袋儿”,“脓血淋淋”。

而如今世界,政客骗子、商场骗子、感情骗子往来纵横,芸芸众生上当其中,丢权利、丢钱财、丢感情甚至丢幸福、丢性命,观其缘由,也逃不过一个本相的问题。行骗者将本相掩饰的太好,受骗者却将自己本相显露的太多。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