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上一章:第 21 章
  •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下一章:第 23 章

“爹,我哪能要您的养老银子啊。”赵老大忍不住说道,心里头暗骂自己没用,如今也是儿女成群的人了,还要靠爹娘的养老银子做事情。

“都说了要还的,又不是白送你了。”老赵头翻了个白眼,继续说道,“以后你们弟弟是要读书的,山上的活儿铁定是没法干,这样吧,他只拿一份红利,我们老俩口干不了多少活儿,也只拿一份,剩下的八份正好你们一家两份。”

几个兄弟面面相觑,都知道这样的区分是对他们有利的,毕竟真要是平分的话得是等分成六份才是,哪像是现在,爹娘和阿福都吃亏了。

赵老四更是看得清,心中明白虽说赵九福很可能不上山干活,但有他的名头在他们出门办事都松快一些,便说道:“爹,这样你跟阿福太吃亏了。”

赵老四一说,赵老大也连忙说是,其余两个兄弟自然也不答应。

老赵头却早就已经想好了,笑了笑说道:“你们能心疼爹娘和弟弟,就都是个好的,但咱们亲兄弟明算账,总不能因为心疼就让你们吃亏。”

“这事儿我已经决定了,可以的话就这么办,老大家老三家缺银子就先跟我拿,咱们自家先定一个契书,定好了再去找村长说买山头的事情。”

赵家兄弟没有异议,赵九福就起身去写了契书出来,赵家兄弟年幼的时候都被送去读过几年书,虽说忘得差不多了,但契书还是看得懂的。

赵九福让他们从头至尾看了一遍,这才签了字按了手印,属于他们家的契书算是立好了。

契书一家一份,老赵头让他们各自收了起来,这才说道:“这蜜饯的秘方是你们弟弟无偿给的,你们也得认他这个好。”

“这个是自然,我们都知道阿福是个好的。”赵家兄弟纷纷说道,即使是小心思最多的赵老三也心知肚明,不出预料的话赵九福就是他们家兄弟中最出色的那一个了。

“你们记住就好。”老赵头也露出几分笑意来,毕竟这些孩子兄友弟恭,不愧圣上赏赐下来孝悌之家四个字,他心里头自然也只有高兴的份儿,“咱家的事情说定了,这就出门把买山头的事情说了吧,老大,老二,老三,老四,你们跟我一道儿去,阿福就不用去了。”

老赵头做事情有分寸,知道这样的事情让赵九福出面虽然更加容易,但对他却没有好处,还不如他们几个哥哥出面方便。再说了,就算是赵九福不去,难道别人就不知道他们是老赵家了,买一个小山头还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果然,到了陈家村长那边把事情一提,陈家村长知道皇帝和县令的赏赐,丝毫没怀疑他们家为什么有这么多银子,唯一的疑惑是老赵家买的居然不是良田,而是没人要的小山头。

陈家村长语重心长的劝道:“赵老弟,你买这山头做什么,平时想吃个野果子什么的自己去摘就是了,有这个银钱还不如买地来的实在。”

蜜饯生意做起来之前,老赵头也不打算告诉村里人,只是笑着说道:“咱们村的地就那么点,想买也不好买,若是其他村的地又离得远不好打理,我就想着买一个小山头重点果树,就算是酸了一些,说不准也能卖的出去。”

陈家村长又劝了几句,见赵家人都打定了主意也没办法,心中虽然还是觉得他们有钱没地花烧得慌:“行吧,你们不后悔就行,这事儿我同意了,不过买山头只立白契可不行,得去衙门出一个红契,不然不踏实。”

古代买地的时候有“白契”和“红契”之分,一般交易双方协商拟定,有中间人作保并签名盖章的契约,称为“白契”,也叫“草契”,但实际上这种白契缺乏法律效力。

而加上官府的认可和盖章之后,就是所谓的“红契”,“红契”才是官府承认,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但是“红契”是需要交税的,所以乡下人家为了避税,一般都是走“白契”。

不过买山头和买地的性质又不同,山头只靠村长的同意是不行的,不走衙门永远名不正言不顺,老赵头自然也不会嫌这个费事,当天就拉着老村长到了衙门。

就如赵老四所想,有赵九福的名头在,圣旨的风头又还未过去,他们去衙门办事顺顺当当,甚至连孝敬的银子都没花,事情就顺利的办好了。

这事儿办得顺当,就是老村长都觉得高兴,作为村子他来衙门的次数也不少,但像是这次这么顺利的还是第一次,衙门的人看见他还笑嘞。

即使顺利,老赵头他们回到家也快中午时分了,还未进门就听见里头有动静,进去一看老赵头就皱了眉头,里头那大嗓门的女人不是别人,正是他们十里八乡最有名的媒婆。

倒不是这媒婆的名声不好,正好相反,这一位个人做媒十分公道,向来都把男女双方的好处坏处说得清楚,并不会瞎吹瞎打的糊弄人。

可老赵头心知肚明,这会儿上门来为的可不就是是他小儿子,但他们家可没打算把阿福的亲事这么早定下,这孩子以后如何还未可知。

“呦,赵家老爷子回来啦,哎,你快来听听这事儿是不是这个道理。”那媒婆眉眼开眼的喊着,旁边的老陈氏脸色却十分冷淡。

老赵头早就打发几个儿子回家去了,这会儿是个光杆司令,只能走进门问道:“这是怎么了,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媒婆笑嘻嘻的说道:“可不就是一阵喜风,赵老爷子,老太太,虽说赵秀才年纪还小,但是好事儿他就不嫌早,多少人家就喜欢娃娃亲,为什么,还不就是图一个知根知底旱涝保收的,赵秀才是少有的才俊,但人家王家姑娘也不差呀…”

老赵头见她说得越来越元,连忙打断了她的话:“张媒婆,不是我们看不上人家姑娘,我这么说吧,阿福年纪还小,将来还打算下场去试一试,别的事情以后再说,咱们家不急。”

张媒婆还要再说话,老陈氏也说了:“张大姐,这事儿您就别再提了,若是将来阿福要寻亲,那我们肯定会求到你这儿来,让你帮忙寻摸。”

好话赖话都说了,张媒婆见他们打定了主意不提,只得暂时把这事儿放下了,说实话,她其实也觉得赵家不能答应,赵九福现在才十岁,又是皇帝老子亲口夸过的人,以后若是能考中一个举人的话,亲事肯定比现在好了不止一筹。

张媒婆眼睛一转悠,转而问道:“赵秀才的事情不提,那您那大孙子,二孙子的亲事是不是可以提一提,您家大孙子已经十七了,二孙子也有十五,这可都不小了。”

老陈氏一听倒是笑道:“是都不小了,但你也知道老赵家已经分家了,如今他们俩的事情他们爹娘做主,你啊,走错门喽。”

张媒婆又说了几句,老赵头老陈氏愣是不发话,她只得放弃出了门,只是一转身就进了赵老大家,赵九福虽然没有弟弟妹妹,但侄子侄女多呀,这可是圣上夸了的孝悌之家,她能说成几对是几对,以后名声总归是好听的。

第66章 种树的秘密

逃过一劫的赵九福在书房里头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果然不管在什么年代,被人催婚都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没想到他穿越一世才十岁的稚龄就要面对这种可怕的事情。

上辈子他虽然是个孤儿,但好歹也有老师,有朋友啊,随着年纪一日日增加,身边的朋友都娶妻生子之后,他就成了人人讨伐的单身狗了。

赵九福吐出一口气,说实话他实在是想不到自己未来要迎娶一位怎么样的女人,这个问题他上辈子没想过,这辈子也没认真的考虑过。

不过这年头还讲究一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连相亲都不可能参加,盲婚哑嫁之下,只能希望别遇到个跟二嫂丁氏三嫂邓氏那样子的就不错了。

这般想着,赵九福还跟万亨调侃道:“万亨,你们系统商城卖媳妇吗,温柔体贴善解人意那种?”

万亨呵呵冷笑,反问道:“你看我像是有媳妇的人吗?”

赵九福嘿嘿一笑:“我就是开个玩笑,并没有物化女性的意思,怎么你还认真上了。”

说完这话,他决定来一点好玩的,提醒道:“万亨,我们这次还未抽奖呢,看看我现在还有多少积分,一半的话能抽奖多少次?”

提起抽奖,万亨立刻精神抖擞起来,连忙说道:“截止今日,宿主存有积分111525个积分,其中25积分乃是上次抽奖升级盈余,111525积分可供使用,55750积分可供抽奖,一次性使用可抽奖1858.3次。”

赵九福都被这数字惊呆了,有一种自己终于翻身奴隶把歌唱的感觉,这可是1858次啊,是不是这一次抽奖都是白玉童的话,他都够升级两次了!

赵九福忍不住搓了搓手,有些激动的说道:“我贴几个积分,索性来抽奖1859次吧!”

赵九福的声音刚落下,没给他任何反悔的机会,万亨就提醒道:“抽奖开始,抽奖次数共1859次,剩余积分55755个积分,请宿主再接再厉,再攀新高!”

这一次抽奖之前,赵九福其实是信心满满的,毕竟以他多年的经验抽到的东西最可能的就是白玉童,以前他讨厌白玉童,但现在他喜欢啊,最好抽到的都是白玉童,这样他的白玉童就又能升级了,手不定还能一下子生两级。

在奖品出现之前,赵九福都克制不住的笑了,不枉费他辛苦的积攒积分,平时都舍不得花用,这白玉灵泉升级两次的话怎么样也得脱胎换骨了吧,到时候他会不会从中获得灵气,说不定还能修炼一下什么功法,啧啧啧,人品真是要爆发了!

然而下一刻,赵九福就被那黄蒙蒙的一片占据了视线,赵九福下意识的屏住了呼吸,手指头都有些不由自主的颤抖:“万亨,你给我出来,这,这都是什么!”

万亨却厚着脸皮提醒道:“恭喜阿福,贺喜阿福,你终于得偿所愿,这一次抽奖大部分都是阿福之前宁可想要的金坷垃,是不是很惊喜啊!”

“惊喜你个大头鬼,@#¥@#¥%…&@#¥¥¥#@#”赵九福忍不住人生第一次骂出了脏话,这个破系统真的是在挑战他的耐心。

那时候他不是不知道白玉童能升级吗,拿到白玉童太多了也无奈,所以才说出宁愿要金坷垃之类的话啊,现在情况却不同了,他喜欢白玉童,多多益善啊!

万亨再一次装死不说话。赵九福吐槽了一会儿也不得不接受了现实,看了看那满满当当的金坷垃都觉得眼睛疼,一颗两颗看的时候还不觉得,现在这么多堆在一起怎么就这么像是不可描述之物体呢,越发辣眼睛。

“金坷垃就金坷垃吧,我家的山头上可以用,地里头也可以用,你帮我数一数到底有多少金坷垃。”赵九福觉得他还未自暴自弃实在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下一刻,万亨就把所有的金坷垃收了起来,所有的金坷垃堆积在一起成了一个小山头,但好歹没有方才那么辣眼睛了:“一共收集到1559个金坷垃。”

等金坷垃全部消失之后,赵九福才注意到其实还有白玉童存在的,只是这一次的量太小,实在是无法跟金坷垃匹敌,这才显得不起眼了。

“这不是还有白玉童吗,快帮我数数看一共有多少个,全部给白玉灵泉升级用。”赵九福笑着说道,觉得白玉童的瓶子越发可爱。

“一共收集到298个白玉童,请阿福确认是否全部用于白玉灵泉升级。”万亨说道。

“确定确定,升级吧。”赵九福笑着说道,看着白玉童一个个消失在白玉灵泉之中,他觉得自己的灵泉似乎越来越凝实了,升级的未来不是梦。

处理了金坷垃,用完了白玉童,赵九福才低头去看剩下的两样奖品,这一看脸色又有些古怪,觉得系统大概是觉得白玉灵泉牛气大发了,现在也不考虑抽奖奖品对宿主造成的心理打击了,东西给的十分随便。

商品名:无敌迷魂药

商品介绍:药王亲手所制的迷魂药,经过系统商城改造,采用最新液体喷雾装置方便使用,居家旅行必备良品,是行走江湖不可或缺的法宝,一喷放倒一个人,连喷放倒一个连,全碰放倒一个军队(夸张用语),适用范围:五米之内,赠送迷魂药解药十颗,解药用完请谨慎使用,否则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价格:10000积分

商品名:变色口红

商品介绍:采用最新科技,使用最原始,最天然,最环保的材料制造,能够根据人体肤色调整最适合你的唇色,不用润唇打底即可滋润一整天,无脱妆危险,让你不沾杯,不脱皮,不起皮,粉粉嫩嫩滋滋润润一整天,妆容持久,清新自然,是女性最好的朋友。

价格:5000积分

赵九福嘴角微微一抽,立刻问道:“你们系统商城不用遵循广告法吗,用这么多最字不会被找茬吗,你这个是不是有点虚假广告了。”

万亨却只是冷冷淡淡的回答::“系统商城出品,必属良品,谁用谁知道。”

即使是良品,赵九福也还是不高兴,毕竟这可是口红啊,他一个大男人能用上,还是说他能拿出来送给老陈氏,别让他娘觉得他有病就不错了。

这口红的形状设计也很现代化,显然不是针对古代人的产品,赵九福觉得还是存在系统里头跟那不凋谢的玫瑰花放一起吧,将来等他有了老婆说不定能用上。

至于那什么无敌迷魂药就算了,放起来再说,这东西使用起来敌我不分,不用解药的话自己都得倒下来,使用的范围又比较小,派上用场的可能性不大。

抽完这次奖之后,赵九福只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要虚脱了,这种大喜大悲真不是一般人能够经历的,再来几次的话他可能会揍万亨。

后面的几日赵家又一次彻底忙了起来,一边是买了山头需要收拾,种果树之前总得把杂树拔掉吧,这个倒是不难,喊上村里头的男人上山去干活就是了。

不用别的,把山上的柴火送给他们,他们心里头就挺高兴的,若是能管一顿饭的话就再好不过了,几天功夫就能把山头收拾好。

再就是买果树,这事儿老赵头早就在打听了,等山头收拾的差不多就带着两个儿子去了山里头,找到一户世世代代都种果树的果农,花了钱买了一批两三年的大树苗来。

树苗都是桃树,杏树,李子树这种常见的,价格并不算特别贵,就是他们买的树苗年龄长,这才略贵了一些,但对方一听是圣上夸过的孝悌之家,给的价格十分公道。

回来的路上,赵老大还一个劲的说道:“还是小弟争气,咱家这名头挂着,出门办事儿都方便了许多。”

老赵头却提醒了一句:“名头是好用,但你们自己也警醒着点,若是谁做了对不住赵家名声的事情,老子第一个把他逐出家门。”

赵家兄弟自然是不敢的,其实他们比谁都在意这个名号,别的不说,赵老大可是知道的,就因为这么四个字,如今上门来找他们家老大相看的人家都好了几分。

要是有人敢毁坏他们家的声誉,都不用老赵头出面,他们四个兄弟都能把人给撕吧撕吧了,就是赵老三都经常提点自家媳妇,生怕她又昏了头做错了事情。

赵家兄弟们开始种树,赵家媳妇的肚子却开始大起来,这种体力活自然是不能让她们来的,反正冬天农闲,两个女婿听说了都来帮忙,其他的老赵头索性就从村里头请了人来帮忙。

这般一来老陈氏等人就闲了下来,她们也没干等着,索性就开始折腾后面要宴请的事情,这也是老赵家的大事儿了,得准备的事情可不少。

赵九福也没在家待着,一日日都往山上跑,谁劝着也不听。

别人不知道,还以为赵九福是心疼老爹才来帮忙,嘴上都说他孝顺,私底下赵九福却是在偷偷的喷洒灵泉水和金坷垃呢,那么多的灵泉水和金坷垃可不能浪费了。

以前灵泉水比较少,赵九福也没在蔬菜上使用过,但这毕竟是灵泉,对植物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金坷垃就更别提了,是直接能够增产的好东西。

他是年纪小干不得体力活,但这般偷偷的动作却是可以的,这般一来,也就不怕他们种下去的果树不成活,明年不用操心能不能挂果子的问题了。

第67章 进学

别看只是撒肥料浇水的小事儿,赵九福也累的气喘吁吁,毕竟这小山头的面积不少,光是走一圈就够累的了。

这么几天下来,等洒遍了所有的果树苗之后,赵九福系统内那小山头似的金坷垃也没少多少,赵九福算了一下,觉得开年之后洒满整个村估计都够了。

这事儿可不是他光想想,而是真的打算这么做的,这些金坷垃对老赵家而言意义不大,就算是田地产粮增加了,一年到头也不能添多少银子。

但对于靠山吃山种地吃地的其余村民而言,如果田地里头能多一成的产出就是大好事了,说不定一家老小都能吃饱。

就是因为如此,赵九福才暗暗决定等春种的时候下手,帮陈家村的百姓来一个丰年,毕竟光是他们家地里头年年产出惊人的话,旁人迟早会觉得不对劲。但若是整个陈家村都是如此的话,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就是这地方风调雨顺风水好。

帮忙的人多,事情做起来就快,陈家村的后山很快就被收拾干净,赵家给的工钱大方,做工的人就也愿意花力气,干完了山头上的事情之后,甚至还有手脚勤快的男人主动在山脚下围了一个篱笆墙出来,免得有人不知道山地有归属闯进去拾柴摘果子。

山脚下这么一围,倒是额外圈进来一些地方,几个兄弟一商量都种上了果树,一开始赵老大倒是提议开荒,但一来是开荒太累,二来还得额外交税麻烦。

也幸亏他们这边的山头很多,不然老赵家也不敢让人弄篱笆墙,不然的话到了冬天大家伙儿没柴火取暖,还不得把篱笆都拆开扛走了。

山头的事情刚弄完,陈家村的热闹却没停止,这已经到了年底,家家户户都赶集买过年的东西,这些年陈家村的日子也还算好过,至少家家户户都能养活儿女,逢年过节的,就算是没啥银钱,咬咬牙也得买两颗糖回来让孩子甜甜嘴的。

老赵家把赵九福中秀才,外加被皇帝封赏了一句孝悌之家的喜宴放到了大年初六,这日子顶好,家家户户都有空来喝一杯喜酒。

老赵头和老陈氏这次可算是大方,比几个儿子结婚的时候喜宴都整的好,有鱼有肉,在乡下人家这已经是顶好的酒席了,甚至老赵头还给每一桌都上了水酒。

几年之内,想必这一场喜宴都是陈家村人津津乐道的事情,一来是吃饱喝足十分难得,喜宴比其他人家的婚宴都办得好,二来这可是皇帝夸过的人家,他们能踏进来吃肉喝酒,可不得心里头高兴吗。

不说别人,就是邓氏娘家小气的出了名的爹娘都带着东西上门了,居然还是鸡蛋,这可是往年绝对难见的东西。

来的人不管是谁,只要他这一天不惹事儿,老赵头就带着儿子乐呵呵的招待,后厨的事情交给了老陈氏,几个儿媳妇一块儿帮忙看着一些,专门的请了厨子回来,也不会累着她们。

这个年老赵家过得其乐融融,就是最喜欢挑刺的邓氏都没乱说话,是赵九福记忆之中最齐全,最和乐的一个年,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开心的笑容。

正月十五一过,喜宴的热闹刚刚散去,赵九福就得去县学了,不过按照县学的时间,他也就是比以前早出门一些,晚回家一些,跟读书的时候没啥两样。

相比起在家窝着,赵九福还宁愿去县学读书,毕竟每天在家的话,他拼死拼活只能积攒五个积分,现在温柔怀孕了,他不能经常去打扰,甚至连这个积分都拿不到了。

但是在县学就不同了,县学设有教谕一人,训导三人,其中教谕必定是进士出生,而训导通常是当地的举人、贡生出生,按照系统的教师等级,秀才是五个积分,那么训导可能拿到十个,教谕就得有二十积分。

虽说这么算功利了一些,但赵九福确实是对自己的未来学生生涯充满了期待。

第一天上学的时候,他早早的起了床收拾整齐,由老赵头送他去县学,家里头有钱之后,老赵头咬了咬牙买了一头老牛,这样一来用车就不用跟别人借了。

赵九福心疼自家老爹这么大年纪还得起早,说好了除了第一日其余时间都不要他送。

戴河镇的县学距离衙门所在并不远,几乎就是前后街的位置,这地方寸金寸土,所以县学的面积也大不到哪里去,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赵九福一路进来居然还看到一个演武场。

这并不是赵九福第一次进县学,在考中禀生之后他曾来过一次,将自己的姓名登记在县学的档案上,这样来年之后才能如期入驻。

说起来,县学虽然小,但学生其实也不多,满打满算加起来估计也就四五十人,这些人是对未来科举还有希望,想要继续维持生员的名额参加科举的,其余若是已经不打算再走科举之路,只需要每年岁考的时候来参加即可。

赵九福也是从胡秀才那边了解了一番,才知道考中了秀才并不等于你就能去考举人,而是得参加生员考试,虽说这场考试只会刷下那些太差的人,但也算是举人的预备考。

而在县学之中还有各种月考,岁考,科考,若是上辈子的话赵九福恐怕还会抱怨学校事情多,但现在他就喜欢考试,越多越好,这可是积攒积分的好机会。

更别提禀生的身份也不是一拿就是一辈子的,按照大周律法规定,各学月考由教官主持,岁考、科考由各省提学主持。岁考成绩分为六等。

一、二等的可升补增、廪生或参加乡试,即科考;三等为平常;四等的要受责处;五等的廪、增生递降一等,附生降为青衣;六等的黜革。是的,还有黜革这么可怕的等级,赵九福只能感谢这个六等不想公司的考核,每个等级都得有一定比例的人在里面。

话说回来,赵九福很快就被带到了县学教谕孔教谕的面前,这位孔教谕是朝廷派遣下来的人,据说是同进士出生,虽然都说同进士如夫人,但这功名已经比县太爷还要高了。

县学显然也不是多么吃香,并且有晋升空间的地方,所以这位孔教谕看着有几分怀才不遇的感觉,不说颓废,身上却少了一种精神气。

看见赵九福进来报道,他也只是十分冷淡的点了点头,意思意思的问了几句就放他走了,让他自去拜见其他的训导。

赵九福心中咯噔一下,暗道这以后怕是拿不到孔教谕的积分了,可惜了,系统提示还确实是二十积分,可见在系统这边,同进士和进士是没有差别的。

三个训导里头,胡姓训导对他分外热情一些,赵九福在进来之前就知道了,这位胡训导还是胡秀才的远方亲戚,虽然离得远了,但到底是能搭上关系,胡秀才又是专门拜访过他,嘱咐让照顾一番自己的小弟子,这种举手之劳他自然愿意做,每当这时候赵九福都觉得自己当初找了个好先生,否则这些小事虽然不难,总归麻烦。

在胡训导的提点下,赵九福对剩下的两位训导也有了几分了解,孙训导是年纪最大的一位训导,他为人处世有些迂腐,最看不得人家背经离道,对于被皇帝金口玉言夸过孝悌的赵九福,他的态度也十分好,几乎超过了胡训导。

剩下的一位就是顾训导,这位训导据说是三位训导之中最为多才多艺的一位,县学里头有以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分科,其中乐、射、御都是他在教授。

顾训导颇有几分恃才傲物,与那位孙训导的关系尤其最差,两人甚至曾在县学之中大吵一架,最后还是孔教谕出门调解才算了解。

孙训导教授的是书、礼两门课,胡秀才教授的是书、数两门课,其中书这门课最为重要,所以两人排班,以保证学生们的学习时间。

赵九福第一天并未见到那位顾训导,只因为他过去拜访的时候听他的书童提起,他们家老爷前一天出门踏青访友,喝醉了酒告假了,左右今日也没有乐、射、御三科。

县学的生活,赵九福如鱼得水,他原本就是情商在线的人,对读书又有几分执着和追求在,学习好又肯学,旁人闲下来总想着玩闹,赵九福年纪最小,心却沉稳,有空余的时间就往县学的书房里头钻,除了看书就是看书。

这样的“好学生”自然是老师最喜欢的,更别提胡训导和孙训导原本对他的印象都还不错了,几日下来就满口夸赞,就连孙训导都说了好,私底下跟胡训导说:“读书就是该这么用心,这孩子定的下心来,以后必定有大出息。”

老师喜欢的学生,学生们通常是不太喜欢的,但赵九福年纪小,身边的生员通常比他大许多,也不好意思跟他一个孩子较劲。

赵九福也有意识的将自己姿态放低,谦逊低调,几日下来倒是将县学摸了个遍,也知道那位顾训导为何能够几日不来了,他教授三科听起来多,但实际上县学并不太重视这三科,乐、射、御三科,一周才最多一节课,比现代体育课的地位还不如。

第68章 讨饭怕狗咬

俗语说:“讨饭怕狗咬,秀才怕岁考。”

月考虽然比岁考好一些,并不会影响到禀生的评定和升降级,但每个月一次的月考也是生员们最头疼的事情之一,每月月初的时候举行,赵九福入学一个月之后正好赶上。

这一日,平日里读书刻苦的,放松的,都早早的赶到了县学,一个两个手里头都抱着书在苦读,看来临时抱佛脚的事情不管在哪朝哪代都有。

赵九福来的时间如往常一样,看见他轻轻松松的走进来,便有跟他关系不错的生员赵炳生就喊了:“阿福,你怎么才来啊,你就一点儿也不担心?”

县学虽小,但里头的人也是分门别派的,这也不奇怪,读书人也分人,有出生富贵的,自然也有出生豪奢的,原本成长环境截然不同的,要成为朋友就挺不容易的。

不过戴河镇就这么点大,县学的学生才三四十人,也就是按照家境划分成两大块罢了,而赵九福是农家子出生,自然是被归类到这一派的。

赵炳生比虽然也姓赵,但跟赵九福其实是毫无关系的,毕竟赵九福他爹老赵头是逃难过来的,在本地其实并没有亲眷,不过他比赵九福大五岁,也算是年少成才,又是同样的农家子出生,与赵九福的关系便好的很。

赵九福听了倒是笑了起来,反问道:“我担心紧张也毫无用处呀,难道我担心了,月考的成绩就能好一些不成?”

赵炳生却说道:“你是不知道月考的厉害,虽说不影响到岁考,但咱们这里的生员哪一个不是比你早入门,你要是排名到了后头,到时候可别哭。”

这话倒是真的,生员这边不分班,一个是因为他们都是秀才,说到底基础其实是差不多的,分班的意义也不大,第二个当然是因为老师的稀缺,分班了更难管理。

但是这样一来,今年才刚入学的几个秀才,注定是处于弱势地位的,毕竟其余人至少也已经跟着两位举人学了一年,他们却才学了一个月。

赵九福是真的不担心,问道:“难不成第一次考试,我们考的比老生差了一些,先生就会责罚不成,若不是的话,我又何必担心。”

赵炳生无奈的叹了口气,幽怨的看了他一眼,暗道这还没有经历过月考的孩子,这是不知道考试的可怕,等他经历过几次就知道月考的痛苦了,这可是一把钝刀子。

赵炳生不知道的是,赵九福比县学里头任何一个人都期待月考,是的,曾经对月考厌恶至极的赵九福,在系统的摧残下已经开始爱上了月考。

月考好啊,一个月就有一次,如果他能拿到比较好的名次的话,那拿到的积分奖励还不是蹭蹭蹭的往上走,赵九福心中想着都忍不住笑开怀。

生员岁考的内容围绕着四书文,五经文,五言六韵和策论,月考自然也是这些内容,不过试卷并不会过学政那边,而是县学的教谕自己出的。

在看见微微泛黄的纸张发下来的时候,赵九福甚至有一种激动的感觉,手指微微一弹,带着一种即将进入战场的兴奋和希望。

赵九福这幅姿态看在教谕的眼中,倒是与周围的生员截然不同,其余人不说奄哒哒的吧,至少不是那么高兴,就算是胸有成竹,大部分生员也是不会喜欢这种考试的。

尤其是这位孔教谕偏好难的题目,考题通常出的比较偏,难也就罢了,以后乡试会考到的可能性还真不大,所以大家心中的怨言也颇大,只是对着教谕毫无办法而已。

生员的精神状态截然不同,站在讲台上的孔教谕自然一目了然,他原本平静无波的心情倒是有了一丝涟漪,下意识的多去看赵九福一些。

只见这孩子年岁不大,学识却是不浅,下笔的速度一点也不必其他的人慢,孔教谕知道他并不是乱写,这孩子别的不提,读书的劲头是有的,就是那位孙训导也曾在他面前夸过。

这有心人看无心人,越看越喜欢,孔教谕并未下场去仔细看,心中却把赵九福记下一笔。

县学的月考毕竟只是普通的月考,考试的严格程度倒是宽松许多,赵九福暗道至少能够正常的吃喝拉撒,不用怕被盖了屎戳子。

不过因为考试的科目比较齐全,这月考也得持续一日,之后他们正常读书,那几位教育训导就得去批改试卷,可以说,考完月考的这几日,是生员们最放松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