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你再装!”吴君茹一改往日的温柔形象,尖利地冲萧景铎大喊,“你说你提前离开佛寺,可有证据?明明就是你下了毒手,现在却还在这里狡辩,想要撇清自己,真是可笑。你能瞒得了婆母,却瞒不过我!”

“对啊,铎儿,你可有证人?”老夫人也应和道。

“秋菊可以为我作证,祖母若不信,不妨将她唤来,问问她我是何时回到清泽院的。”

“秋菊是你的丫鬟,她的话怎么能作数?”吴君茹嗤之以鼻,“你不是说你提前离开佛堂了么,那佛堂的看门丫鬟怎么没看到你出去?”

见夫人突然提到自己,看门丫鬟哆嗦了一下,战战兢兢地回话:“奴,确实没看到大郎君出门…”

“呦,这可真是精彩。”萧二婶站在人群里,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就连老夫人的目光里都带上怀疑,一双眼睛上下打量萧景铎。萧景铎从容地反问看门丫鬟:“我出门时你正在打瞌睡,你自然不知。”

看门丫鬟的脸一下子臊得通红:“奴…这是奴婢的疏忽,请各位主子恕罪。”

这时有其他下人出来作证:“奴经过佛堂时,确实曾看到小丫鬟在打盹。”

老夫人和雪兰等人求证后,气愤地对看门丫鬟啐了一口:“真是个惫懒的丫头,竟然时常在当值的时候睡觉。若是如此,铎儿在她睡觉的时候出门,倒也说得通。”

老夫人向着自己的孙子,吴君茹却不会如此。吴君茹冷笑一声,开口讽道:“大郎君果然冰雪聪明,懂得钻看门丫鬟的空子。可是天底下哪有自己给自己作证的道理?你的话不足为信,若你真的问心无愧,为什么不拿出其他证据来?”

“侯夫人为何笃定我是凶手?”萧景铎一阵见血地反问,“魏嬷嬷死在佛堂,现场可有线索证明是我动的手?如果没有,侯夫人言之凿凿地在众人面前指证我,我倒也想知道,侯夫人此举到底何意?”

“对啊”,老夫人也反应过来,“君茹你为什么一口咬定就是铎儿?”

“我…”吴君茹语塞,她当然知道肯定就是萧景铎,佛堂的机关本就是为萧景铎量身设计,而现在魏嬷嬷被误杀,萧景铎却毫发无伤,下手之人除了萧景铎还能有谁?可是个中缘由吴君茹却不能说,她只能一口咬定,“佛堂里只有萧景铎和魏嬷嬷两个人,除了他,还会有谁?”

吴君茹和萧景铎针锋相对,老夫人夹在中间,被彻底绕晕了。就在佛堂里吵吵嚷嚷没个定论的时候,外面传来一个响亮的通报声:“侯爷到。”

萧景铎收回和吴君茹对峙的眼神,微微低头退到一边,院子里的其他人也全部起身,迎接萧英的到来。

“侯爷。”

“大郎啊,你总算回来了。”老夫人快步走过去,用力握住萧英的手,“快快进来,你脑子比我好,你来听听他们俩到底谁有道理。”

萧英早在路上就知道了家里发生的一切,他肃着脸,大步走入院落,沉声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老夫人说得对,萧英确实比老夫人敏锐的多,被他那威严的目光一扫,院子里所有人都收了心,乖乖低下头,不敢再妄自猜测。

吴君茹知道第一印象有多么重要,所以她抢先开口,将方才发生的一切转述给萧英,力争让萧英先入为主,认定了萧景铎就是凶手。

萧景铎也不和吴君茹争,任由她先行告状,他低头看着手中的瓷瓶,莫可名状地笑了下。

等吴君茹说完,萧英冷淡威严的目光转向萧景铎,肃声问道:“你一个人的话确实不足为信,你可有其他证人?”

“我回清泽院后,只见到了秋菊,不过侯爷和侯夫人肯定会说,秋菊是我的婢女,她的话也不足为信。”萧景铎轻轻晃了晃瓷瓶中的冰块,漫不经心地将整个瓷器举起来,“我之前说过,我回清泽院是为了给祖母取冰饮。之前分给我避暑的冰块我没有用,而是藏在冰鉴里,今日我从冰鉴里取了一整块冰出来,等冰融化的差不多了才来给祖母送冰饮。一整块冰融化成这个样子,至少需要半个时辰,侯夫人不妨算一算,从魏嬷嬷出发到你发现魏嬷嬷身亡,这期间可够半个时辰?”

吴君茹一时哑然,她指派魏嬷嬷来佛堂查看萧景铎的情况,然后又等了一刻钟,差不多是现代的半个小时,见魏嬷嬷还不回来,吴君茹感觉不对劲,立刻带着侍女来佛堂寻人,走过来时发现魏嬷嬷已经死了。从魏嬷嬷出门到发现尸首大概有半个多小时,而萧景铎光融冰就融了一个小时,如果萧景铎说得是真的,那他确实没有时间来作案。

萧英没有表态,只是下令让人将萧景铎手中的瓷瓶拿上来。他细细端详着这个精细的白瓷,瓷身冰凉,里面甚至还浮着小块的冰渣,就连老夫人也凑过来看,她仔细看了一会,最后肯定地说道:“府里发的冰我也见过,想要融成这样,没个把时辰是不行的。”

“这样看来,根本不是大郎君…”下人被这个转折惊呆了,碍于萧英,他们不敢高声说话,只好压低声音和同伴窃窃私语。

“不可能…”吴君茹也没想到居然有这样的变故,此时没有冰箱,不存在让水快速成冰的可能,那萧景铎手里的冰水,显然只能用天然的冰融化。吴君茹发现自己又掉入萧景铎的圈套,她忙了半天,莫非只是在给萧景铎找不在场证明?

吴君茹对这个可能嗤之以鼻,她确定魏嬷嬷之死就是萧景铎搞的鬼,可是他手中的冰又是怎么回事?吴君茹感到脑中灵光一闪,她连忙说道:“我知道了,他用火来融冰,来缩短冰块融化的时间!”

萧景铎轻轻笑了下:“侯夫人看来认准了我是凶犯,清泽院的柴火是有定例的,自从母亲死后,清泽院许久不煎药,小厨房早就荒废了,你不妨去清泽院看看,那里压根没有柴火。”

没有柴火?吴君茹绞尽脑汁,又想出另外一种可能:“他一定是和侍女串通好了,秋菊在清泽院帮他融冰,他来佛堂对魏嬷嬷下毒手!”

萧景铎冷笑一声,不屑于回答,就连老夫人都露出不相信的神态:“君茹,你今天这是怎么了…”

吴君茹还是一脸不可置信的模样,似乎想不通萧景铎如何做到这一点。萧景铎手上还残留着白瓷瓶上的凉意,如果仔细闻,还能从他的手上闻出硝石的味道。

等一块冰融化,确实需要半个多时辰,但是如果快速制冰,那就并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

萧景铎曾在医书上看到过,将硝石放入水中,硝石溶解会吸收大量的热,片刻将可让水结冰。萧景铎避开人群回到清泽院后,立刻拿来一个水缸,注满水后放入硝石,水缸内温度迅速下降,萧景铎再将白瓷瓶放入水缸中,很轻易就得到了浮着冰的饮品。这样一来一回,他就节省下许多时间,还能用冰反过来为自己作证。

不过吴君茹不需要知道萧景铎是怎么为自己制造不在场证明,她只需要知道,他绝不会放过她就够了。

“侯夫人为了除去我,真是煞费苦心。”萧景铎慢悠悠地开口,似乎被今日的无妄之灾伤透了心,“我还以为侯夫人到了什么时候都是仪态万方的模样呢,原来你也会强词夺理,恶言恶语,只是为了将自己看不顺眼的人置于死地。”

“你闭嘴!”魏嬷嬷之死本就让吴君茹大受打击,现在萧景铎还偏要过来火上浇油,吴君茹对他恨得牙痒痒,哪里还顾得上自己的人设,当即就破口大骂,“我知道就是你。你骗得了别人但骗不了我,我一定会让你付出代价。你等着,我这就报官,让官府的人来查个明白!”

报官?萧景铎心中一凛,大理寺的人身经百战,若让他们过来,难保会看出什么端倪,这可不行。

“君茹!”老夫人没想到历来以温柔形象示人的吴君茹竟还有这样一面,她肃了脸,厉声呵斥,“一个家仆而已,你居然想闹到外面去?”

吴君茹冷笑:“家仆就不是人命吗?他敢做为什么不敢让官府来查?官府的仵作捕快经验丰富,明察秋毫,我倒要看看,他这些小把戏能不能瞒过官府的专业之人!”

“胡闹!”萧英也皱起眉,堂堂侯府出了人命就罢了,居然还因此报官,他的脸面还要不要了?萧英本以为吴君茹是位贤妻,日后也会成为良母,然而今日他才发现,吴君茹所谓的温柔贤良不过是因为没犯到她身上罢了。

吴君茹却打定了主意报官,她看不出萧景铎的把戏,那就让官府的人来,她一定要让萧景铎付出代价,就算为此要撕破她经营许久的形象也在所不惜。吴君茹的家世毕竟摆在那里,她这样一闹,侯府的人竟然还不能把她怎么着。

吴君茹铁了心,任旁人或劝或胁,她都置之不理。她正要往外走,却突然看到萧景铎俯身,似乎从地上捡了个什么东西起来。

萧景铎手指摆弄着那个小东西,眼睛却穿过重重人影,直接冲吴君茹逼来。

吴君茹瞳孔一缩,她立刻认出来,萧景铎手里把弄的正是她辛苦寻来的毒蜂。这种蜜蜂还是她在现代旅游时被科普的,导游说这种蜜蜂毒性极大,一只就可以毒死一个成人,不过只要不要沾上特质的蜜,这种蜂不会轻易叮人。

毒蜂不轻易蜇人,是因为蜇人后它自己也活不长,此时在萧景铎指尖摆弄的,就是毒蜂的尸体。

吴君茹受到极大的惊吓,萧景铎他知道了?怎么可能,莫非萧景铎也是穿越的?吴君茹思绪杂乱,本来坚定的决心也动摇起来。

萧景铎站在角落里,明明周围还隔着许多丫鬟下人,但他的目光却能穿透人海,直接将吴君茹整个人都摄住。在这样的眼神中,吴君茹居然觉得全身发冷,动弹不得。

而萧景铎竟然还在微笑,他毫不避讳地告诉吴君茹,他已经看穿了吴君茹的把戏,魏嬷嬷也是他杀的,可是那又如何?如果吴君茹敢报官,那么他就将吴君茹的所作所为公诸于众。

吴君茹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凝固了,而此时老夫人还在耳边絮絮劝导:“君茹啊,我知道你和魏嬷嬷感情深厚,可是家丑不可外扬,这桩事让大郎来查就可,万不能报官啊!我们家可丢不起这个脸。”

吴君茹僵硬地点了点头,顺势应下:“好,儿媳听婆母的。”

老夫人大喜过望:“这就好,这就好。君茹啊,不是我说,你以后不能再无头无脑地冤枉人了,就算铎儿不是你亲生的,你也不能这样啊!”

吴君茹疲惫地闭了眼,不想再听下去。

千里之堤,毁于一旦。

这桩事闹到现在已经足够难看,萧英沉着脸遣散女眷和仆从,临走前面色不善地给今日之事下了禁口令。萧二婶等人见凶手不是家里人,自然也不想再待在死人的地方粘晦气。人群一股脑往外涌,吴君茹站在人流里,浑浑噩噩,不知身在何方。

吴家的侍女连忙过来扶住吴君茹的手臂,吴君茹面色苍白,刚刚找回心神,就看到萧景铎也跟着人群往外走。

他走到门口时,突然侧过身,对吴君茹笑了一下。

那个笑容干净纯粹,配上他出众的面容,宛如西方的天使。

可是吴君茹却被吓得倒退一步,猛地倒了下去。

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

恭喜您集齐三个碎片,兑换精美人物像“心机怪萧景铎”一张

第22章 祛邪

吴君茹晕倒后,可把婢女吓坏了,她们七手八脚地把吴君茹扶回侯府主院福安院,又悉心照料了一个下午,直到晚上,吴氏才悠悠转醒。

“夫人,您醒来了?”

吴君茹抬起手,婢女绿袖连忙上前扶她起来。吴君茹接过绿袖递来的茶盏,用水润了润嗓子,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怎么回来了?萧景铎呢?”

“夫人您在佛堂晕倒了,是侯爷送您回来的。大郎君也跟过来守了一会,现在已经回清泽院了。”

“装模作样。”吴君茹冷笑,她本就是被萧景铎气晕的,这个人居然还敢过来探病。想到此处,吴君茹眼前又浮现出萧景铎的那个眼神,他明明站在艳阳下,但双眼却深不见底,宛如来自地狱的恶魔。而他还遥遥地对她笑,仿佛是一个潜伏在人群中的恶鬼,只待她一不留神就会扑上来,将她撕得尸骨无存。

“他留不得了。”吴君茹喃喃。

绿袖听到吴君茹的话,无奈地叹了口气。绿袖本是吴家的婢女,在吴君茹出嫁前夕才被吴家长辈指派到吴君茹身边,也算吴家和吴君茹的纽带之一。在绿袖的印象中,吴君茹是一个沉默且怯弱的庶女,在吴家的众多姑娘中一点都不显眼,绿袖也是来了定勇侯府后,才发现这位八娘子不同寻常的另一面。绿袖虽是婢女,但此刻她却不得不替吴家长辈开口,劝导吴君茹不要做错事:“夫人,我知道你不喜欢大郎君,也不情愿让他占着嫡长子的位置。可是木已成舟,大郎君已经借着公主承认了他的嫡长之位,你此刻再做这些又有什么用?夫人放心,有吴家在,定勇侯府不敢亏待四郎君,何况四郎君还小,争夺爵位自有吴家打点,你就不要操心了。再这样下去,你失手了不要紧,坏了吴家的名声就糟了。”

四郎君就是吴君茹的儿子萧景业,这两天从了族中的序齿,府中人多唤他四郎君。

吴君茹自嘲地笑了,家族这是嫌弃她丢人,想让她收手?吴君茹摇摇头,道:“只是一次意外罢了,马有失蹄,下次必不会如此,我对我自己有信心。何况,萧景铎必须死,你没见他看我的眼神,我到现在还心有余悸。他现在才多大,居然有就有那样渗人的眼神,我不动手,等他长大了非给我找麻烦不可!”

“夫人”,绿袖有些迟疑,“下一次,你真的有把握?”

“呵,我这次只是轻敌,这才让他逃了出去。也不看看我是什么身份,和我斗,他哪里够看?”

吴君茹说的是自己穿越的身份,而绿袖却以为吴君茹说的是吴家,绿袖点点头,压低声音道:“好罢,那就再试一次。”

“我昏迷期间,府里可有其他事情?”

“有,黄昏的时候,表姑娘和二娘子玩闹,一不小心从假山上摔下来,磕伤了头,现在还昏迷着呢。”

“表姑娘?是萧素的女儿程慧真不成?”

“正是程娘子。”

“磕伤了头…”吴君茹靠在软枕上,突然有了主意。“有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定勇侯府这几天可谓颇为不平静,先是佛堂里莫名其妙死了人,大郎君萧景铎险些被牵扯进去,紧接着主母晕倒,表姑娘程慧真磕头,这一桩桩一件件接踵而至,让人徒生不详之感。老夫人心里不住地打嘀咕,正巧吴君茹提议这几日府中不太平,不如请个和尚来施法祛邪,老夫人立刻就同意了。

萧景铎正在厢房里抄佛经,隐约听到原来传来唱经的声音。他放下笔,唤来秋菊:“外面怎么了?”

“夫人说侯府里死了人不吉利,正巧表姑娘磕伤头,到现在还没醒,夫人怀疑有怨灵作祟,所以从寺庙里请了大师来作法。”

“怨灵作祟,也亏她说得出来。”萧景铎深为不屑。自从佛堂死了人之后,他显然无法再待在佛堂了,只能腾回清泽院抄书。可是他才清静没几天,外面又起波折,萧景铎十分肯定,所谓作法一定又是吴君茹闹出来的幺蛾子。

果然,没一会,念经的声音越来越近,到最近竟然停在了清泽院院门前。

一个穿着僧袍的和尚停在清泽院门后,他身后跟着数个沙弥,再之后是萧家的众人。

萧老夫人由萧二婶和萧素搀着,亦步亦趋地跟在大师身后。此刻见大师停下,她连忙上前询问:“大师,可是有什么问题?”

“阿弥陀佛,此地可有人居住?”

吴君茹嘴边一抹笑意一闪而过,她故意露出迟疑的神色,说道:“这是府上大郎君的住处,大师,难道有什么不妥吗?”

“贫僧不敢妄言,敢问贵府大郎君近日可有什么异常?”

“异常?”萧老夫人和旁边的女眷面面相觑,听这位高僧的意思,似乎问题出在萧景铎身上?

众人支支吾吾,不知该怎么说才好,这时候门却吱呀一声开了。

萧景铎站在门后,身姿笔挺清瘦,宛如修竹劲松。他面无表情地看着门外的人,缓缓开口道:“既然大师询问,那就让我来回答吧,毕竟还有谁能比我自己更清楚,我有什么异常呢?”

说完,萧景铎的视线对上为首的那个和尚,一字一句地说道:“实不相瞒,我不久前丧母,母亲就死在这个院子里,前几天还刚刚在佛堂撞了死人,不知大师觉得,我哪里有异?”

和尚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小施主煞气过重,时常与血光为伴,长此以往,恐怕不利于家宅。侯夫人,贫僧还有些话不方便讲,敢问侯爷可在府中?”

“侯爷今日休沐,大师随我来。”吴君茹笑着看了萧景铎一眼,然后就将和尚和几位沙弥引走。

.

“大师的意思,萧景铎他的命太过刚硬,会妨碍家宅和亲眷?”萧英问道。

“正是。我听侯夫人讲,方才那位小施主名为萧景铎,铎者,礼器也,乃战时之乐,宣政教法令。此名字极硬,可见命中有大造化,然而凡事过犹不及,大郎君自己命理通达,却反会克制身边之人的气运,恐怕不利于父辈兄弟。”

这话可谓戳中了萧英的隐忧,他一直担心萧景铎性格太强,日后会不服管教,然而现在大师说,以后萧景铎发达之后,会克制父亲和兄弟的运势。

吴君茹这一招可谓正中要害,她对枕边人非常了解,萧英不在乎名声礼教,对亲缘感情也很淡,但是唯独在乎权势。现在有人告诉他,他的长子日后会克制他的仕途,而且这件事已经露出了隐隐的苗头,以萧英宁可错杀一百的性格,只会将这一切扼杀在摇篮里,而不会心存侥幸。

吴君茹看到萧英已经动摇,于是添了最后一把火:“侯爷,方才大师还说了,萧景铎克家克亲,所在之处血光不断。你看他来侯府才多久,就已经有两桩命案了。”

萧英还在犹豫,他虽然不喜欢萧景铎的桀骜,但那毕竟是他的亲生骨肉,不到必要情况,萧英并不想放弃长子。他踱步到书房外,看到萧景铎就站在廊下,看到他出来,眼中浮出嘲讽的笑意。

“我以为定勇侯能在千军万马中全身而退,应当不会被这些鬼神之说迷惑才是。侯夫人也实在是用心良苦,为了赶走我,竟然买通这么多人。”

“放肆,不可对大师无礼!”吴君茹大声呵斥,然后转过身去跟和尚道歉,和尚摇摇头,示意自己不介意。

“看来上次没把我冤成凶手,侯夫人还是咽不下这口气。你的狼子野心,路人皆知,你以为买通和尚,故意说一些不利于我的话,就能如愿将我赶走,将嫡长子的位置让给你的儿子吗?”萧景铎不留丝毫情面,高声将吴君茹的心思抖露出来,“说要祛邪的是你,请和尚的是你,现在说我不利于家宅的也是你,你让众人评一评,你此举究竟何意?”

“侯爷!”吴君茹连忙转过身,晃了晃萧英的胳膊,“你可要信我啊!就算你不信我,也该信大师才是!”

“人是你请的,谁知道你有没有搞鬼。”萧景铎讽刺一笑,故意激萧英,“定勇侯该不会连这些关节都想不通吧?”

“行了,都别说了。”萧英猛地抬高声音,喝止争论不休的萧景铎和吴君茹。儿子不可轻易放弃,但事关他的仕途,也不能马虎。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项安,我记得今日安国寺也在做法事,你带着我的官符,去安国寺请一位大师过来。”

“是。”

萧景铎放下心,不屑地看向吴君茹,眼中是明晃晃的鄙视,你也只有这些能耐。

吴君茹则有些慌乱,萧英居然这样执拗,安国寺的和尚没有打点,这该如何是好?

作者有话要说:启元二年九月某日,萧景铎发朋友圈

“刚刚几个和尚说我克家,还说我命中带煞,真是胡说八道,生气!”

萧英 :真的?会妨碍到父亲的仕途吗?

吴君茹回复萧英:是真的,我敢保证,虽然我花了钱,但是大师和我说他说得是真的!

秋菊:呜呜呜大郎君这可怎么办…

老夫人:阿弥陀佛,佛祖保佑我萧家!

和尚:给你们讲个恐怖故事,虽然我收了钱,但我说的是真话

第23章 重生

这些和尚毕竟是吴君茹找来的,萧英即使不喜长子的桀骜,也不会就这样偏听偏信。他唤来随从,吩咐道:“项安,我记得今日安国寺也在做法事,你带着我的官符,去安国寺请一位大师过来。”

“是。”

没一会,项安一路小跑着回来,他附在萧英耳边说了一句话,萧英大惊,立刻快步到外面迎接:“竟然是清源寺的明觉大师来了,快里面请!”

明觉大师是出了名的得道高僧,他学识深厚,佛法精深,几年前被皇帝软磨硬泡、半劝半抢地请回长安。本来皇帝打算将大师供奉在安国寺,但是明觉认为长安太过喧闹,不利于修行,所以执意不入长安。皇帝无法,只好将明觉安置在清源寺。清源寺坐落在终南山上,和长安遥遥相对,在此既可以静心礼佛,又能便利出入长安,于明觉于皇帝都是好事,明觉大师也就没有再推辞。

萧英没有想到,这次安国寺作法事竟然将明觉大师请了过来,更没想到明觉大师居然亲临侯府,他既惊又喜,连忙迎了出去。

萧景铎站在屋檐下,看着萧英恭敬地指引着一位慈眉善目的僧人往里面走。他默默放了心,看样子这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应该不会被吴君茹收买,今日之事算是过去了。

可是明觉大师走到书房门槛前时,却突然停住,不肯再往里走。他隔着书房院门,遥遥和萧景铎对望,然后他低下头,双手合十,长长道了声:“阿弥陀佛。”

“大师?”

“这位小施主杀孽太重,贫僧不便再往里走,就此告退。”

萧景铎讶异地挑起眉,吴君茹也惊喜地朝明觉大师望了一眼:“大师,你此话当真?”

“不可无礼!”萧英高喝。他回头看了萧景铎一眼,目光中已经带上审视和怀疑,然后,他才转过身,继续恭敬地将明觉送到府外。

杀孽太重?萧景铎惊讶,这怎么可能?堂堂清源寺的大和尚,居然会说出这等无头无脑之话,真是荒唐。

等萧英送走明觉后,吴君茹扬眉吐气,跟在萧英身边不住劝导:“侯爷,你看明觉大师也说了,萧景铎确实煞气太重,留在家里恐怕不利于侯爷的仕途。依我看,要不将他送到佛寺里,让佛祖来杀一杀他的煞气,正好他要守孝,侯爷你看,这可是一举数得!”

吴君茹说这话时,竟然一点都不避着萧景铎。其实也不需要回避,萧景铎十分清楚萧英的为人,一旦确定有人会危及他的权势,萧英会立刻将苗头掐死,不留丝毫余地,萧景铎显然不会成为例外。

他不想再听下去,扭头朝外走了。

定勇侯府西南处的一方院子里,一个少女躺在床上,悠悠转醒。

程慧真睁开眼睛,迷蒙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她看着自己稚嫩的手,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看到了什么:“我,重生回来了?”

萧素听到屋内有动静,连忙掀帘子进来。萧素一进屋就看到程慧真愣愣地看着自己的手,像被魇了魂一样,当时萧素的泪就下来了:“阿真,你还好吗,你别吓阿娘!”

“阿娘?”程慧真转过头看着萧素,表情还是愣怔的。萧素被吓得不轻,抱着程慧真就哭:“二房那个杀千刀的贼丫头,竟敢推你,若你有个三长两短,我绝对不会放过她!”

程慧真揉了揉额头,一时还反应不过来这是何是何地。“阿娘,现在是多少年了?”

“启元二年啊,你问这个做什么?”

“我们在侯府?”

萧素更惊奇了:“对啊,阿真你怎么了?”

“定勇侯府还是承羲侯府?”

“阿真,你莫不是摔傻了?我们现在在你舅舅家定勇侯府,长安里没有承羲侯府。”

没有承羲侯府?怎么可能呢,那可是大名鼎鼎的超品侯,长安里唯一能世袭罔替的爵位,连许多公府都比不上承羲侯府的风光。程慧真笑容中带着苦涩,可惜,承羲侯的一切荣光和她已经没关系了。

随着萧素的话,程慧真也慢慢回忆起当下的情况,是了,她记得刚来舅舅家那年,她和萧玉丽因为首饰发生冲突,萧玉丽发狠推了她一把,她不小心磕到石头上,昏迷了好久才醒,原来,她竟然重生到自己七岁这年。

才七岁,真好,许多东西都来得及改变。程慧真有些出神,她一时还不敢相信这等好事居然降临在自己身上。程慧真又愣了片刻,倏地悚然一惊,她抓住萧素的胳膊,指甲几乎要扣到萧素肉里:“阿娘,现在大表兄还在舅舅家吗?”

萧素几乎都要被气笑了:“你这孩子说什么呢,你大表兄不住在家里,还能去哪儿?”

“那他现在在哪儿?”程慧真急切地询问,甚至都顾不得自己额上的伤。她好不容易能重来一回,这一次,她一定要抱对大腿!

说起来程慧真也觉得委屈,她前世将宝压在吴君茹所生的儿子身上,对萧景铎从来没有关注过,任谁都会觉得四郎君才是侯府的希望,大郎君萧景铎已然是一枚弃子,可是谁能想到,最后真正发达的居然是他!

可惜那时已经为时过晚,程慧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错过潜龙,与荣华富贵失之交臂。现在既然她回来了,那她绝不会再做错事,她记得萧景铎少年时过得颇为艰辛,只要她对萧景铎施以好处,以萧景铎有恩必报的性格,日后必不会亏待了她。

不,仅仅做萧景铎的恩人还不够,她和萧景铎只差了三岁,而且还是表兄妹,若她稍微用点心,未来的承羲侯夫人岂不成了她的囊中之物?程慧真越想越兴奋,对的,就要这样,她毕竟是成过亲的人,对付年少时期的萧景铎,对她而言还不是手到擒来。

程慧真变得急切起来,生怕被别人抢了先,她用力摇着萧素的手,仰着头问道:“阿娘,大表兄现在在哪儿?”

“你问他做什么,他被大师批命太硬,留在府里有碍家宅,你舅舅已经商量着要把他送到寺庙了。”

没错,大表兄年少时确实有过这样一遭,大名鼎鼎的漠南都督年少是过得颇为凄苦,甚至被逼离家宅。前世时她只懂得和萧玉丽、萧玉芒争夺衣服首饰,何曾正眼看过这位落魄的大表兄,可是现在程慧真改主意了,她要从小就和萧景铎交好,做他黑暗里的光,绝境中的火,等萧景铎发达后,她就可以做承羲侯夫人了!

打定主意后,程慧真几乎一刻也等不了,现在简直是最好的时机,若她去求一求舅舅,让萧景铎留在侯府,而不必去寺庙里受苦,萧景铎该多感激她?而且萧景铎留在府里,她也能抓紧时间和萧景铎培养感情,这简直一举多得!程慧真掀开被子,立刻就要往外面走,萧素莫名其妙地看着她:“你要去做什么?难道你想去看那个命硬的表兄?我的儿你可别傻了,抓紧时间讨好你舅母吴君茹才是正经事。唉,阿真,你要去哪儿…”

程慧真急吼吼地去刷萧景铎的好感,可是她找了一圈,清泽院、书房都找了,也没有见到萧景铎的身影。

“大表兄去哪儿了呢?”程慧真喃喃自语。

萧景铎并不知道有人满世界找他,他正独自一人坐在树上,失神地望着远方。

这棵树栽在角落里,正好对着后街。人坐在树杈上,视线可以穿过侯府,穿过坊墙,一直望到长安高大的城墙上,然而再远的就看不到了。萧景铎每次心情不好就喜欢爬树,坐在高高的树上,似乎俗世的烦恼都离他远去,他不必背负母亲的仇恨,也不必面对莫测的前程。

现在萧英正在和吴君茹商量将他扔到那个寺庙里妥帖,萧景铎可以想象到,最后的他要去的寺庙一定偏僻无人,宛如活死人狱。然而可悲的是,他明明能预料到未来,却对此毫无办法。

萧景铎再一次怀疑自己,他真的能改变命运吗?对抗萧英和吴君茹,对现在的他来说简直难于登天,他甚至在想,或许秋菊说的是对的,他人微言轻,妄图抗衡萧英本就是一个笑话。

萧景铎心情沉重,他随手折下一枝树枝,百无聊赖地朝街上扔去。

萧景铎郁郁地往大街上扔垃圾,他一边抛一边想,幸好现在街上无人,要不然,脾性暴躁的长安人民一定会跑过来骂他。

萧景铎这个想法刚落,他就看到一匹马朝他冲来,马上似乎还披着鲜妍的锦绣。

谁家的马没有关好,居然跑出来了?

随着马一步步靠近,萧景铎却愣住了,他猛地直起身,表情也严肃起来。不对,这是惊马了,马上的人有危险!

第24章 偶遇

萧景铎三两下跳下树梢,落在侯府高墙上,正好这时失控的马从街上跑过,萧景铎踏在墙上跟着跑了几步,然后纵身一跃,直接扑到惊马上。

马上的人似乎对骑术略通一二,一看无法控马,她就立刻俯身,牢牢抓在马鬃上。这倒方便了萧景铎,萧景铎紧紧勒住缰绳,强行逼着马停下。

这匹骏马似乎痛极,嘶叫着腾起双蹄,在原地转了一圈才停下。受惊的马好容易停下,萧景铎也松了口气,这才有空询问身前的人:“你还好吗?”

趴在马鬃里的人费力地撑起身子,萧景铎这才发现竟然是个女郎,再看居然是熟人。

“郡主?你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