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轩听了先是心中一沉,而后坐直身板,微微一笑。“无论小妹准备怎么做,大哥都不会有意见的。”

“真的吗?大哥。”沈立冬调皮地转了转眼珠子。

“自然。”沈文轩想了一个晚上,他反而不劝着沈立冬出手帮苏流瑾了。

沈立冬听沈文轩说得如此肯定,倒是有些困惑了。

“大哥,你不是很希望小妹我帮他的吗?”

“大哥仔细想过了,是大哥想得不够周全,为难小妹了。小妹说得对,大哥总是会自然而然地忘记了小妹的年龄,大哥上次已经犯过一次错了,这次,大哥不能再因为一个外人而伤了小妹。”比起苏家的救命之恩,小妹的安危沈文轩更为看重,他曾经已有一次没有护着小妹,只因为惧怕失去父亲,因而让小妹陷入危局之中,差点害了小妹的性命。如今因着苏流瑾,若是再伤害到小妹的话,沈文轩真不知道以后他还能不能面对沈立冬。

所以,这次,沈文轩听从沈立冬的决定,无论她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沈文轩都不会反对了。

沈立冬听着沈文轩这么一说,倒是明白了沈文轩所指何事,自然这件事情,沈博远跟陈氏也相当清楚。

“冬儿,这次就算了。苏家虽然对我们沈家有救命的大恩,但是我们家不能因为这个就要让自个儿的孩子受到伤害。冬儿,你跟着你大哥去保和堂吧,时间也不早了,你该走了。”沈博远下了决定,朝着沈立冬挥了挥手。

沈立冬却笑了笑,笑得很灿烂。“可是,爹,娘,大哥,冬儿已经考虑清楚了呢,冬儿决定今儿个不去保和堂了,冬儿决定去苏家,那苏流瑾还欠我珍藏版的茶经呢,我得亲自上门去问他要来才行,可不能叫他食言了。”

“冬儿——”沈博远,陈氏,沈文轩三人俱是一惊,同时站了起来。

“冬儿,你可是真的考虑清楚了?”沈博远问着。

“嗯,爹,冬儿考虑清楚了。冬儿学了一手医术,若是不出手救人的话,那么学来做什么呢,何况,做任何事情都是有风险的,有时候倒霉的时候喝凉水都可能会被咽死的,难道就因为喝水有可能被咽死就不喝水吗,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冬儿决定用所学的医术去帮苏流瑾,若是正好能救他的话,冬儿就救他,若是冬儿也没有办法的话,那就是苏流瑾的命,我们沈家也不用对苏家愧疚什么。”沈立冬的话其实只说了一半,其实若是沈立冬一人的话,沈立冬做事不会这样束手束脚的。

她重活一世,本就比常人可以活得更为恣意潇洒一点,可以什么都不在乎的,只是这一世有了牵挂,事情涉及到爹娘,大哥,二姐,三哥还有四哥,所以沈立冬做任何事情前总是会害怕因为她的关系让一家人陷入危险之中,那是沈立冬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也是沈立冬最害怕的事情。

只是眼下若是她不出手去帮苏流瑾的话,爹娘心中总会留着这么一个心结的,那样他们沈家头上就会永远压着这么一个沉重的枷锁,这样话的,沈家未来的日子也就失去了欢声笑语。而让爹娘负担上这种包袱的日子,沈立冬是绝对不允许的,她的爹娘,一定要过得幸福,过得舒心。

因而,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是最值得沈立冬出手的原因。

“爹,娘,你们放心吧,大哥会将此事安排妥当的,苏家若是真的是这么值得信任的人家,那么女儿也不会有任何危险的。”

第2卷 第九十六章

“冬儿既然决定了,那么就按照冬儿的意思去办吧,大哥会永远支持冬儿的,也会好好地保护好我们一家人,不会让冬儿担心的。”还是沈文轩了解沈立冬,一句话就消了沈立冬所有的顾虑。

“嗯,冬儿相信大哥。”沈立冬笑得眼睛眯成了弯弯的上弦月。“现在,我们就去苏家吧,小妹我等不及要问苏流瑾要珍藏版的茶经了,我可是等了他好久了呢。”

沈文轩笑着揉了揉沈立冬的头,无奈地摇了摇头。

马车稳稳地带着沈文轩跟沈立冬去了县城苏家大院,那门房听说是苏流瑾的同窗好友沈文轩来上门拜访,忙去后院通知苏老爷苏夫人了。

那苏老爷苏夫人正在大厅绝望地看着一个一个大夫对着苏流瑾的病情直摇头,提着药箱子就走出了苏家大院,各个都是吩咐他们夫妇二人可以着手准备后事了,夫妇二人听了,当场顾不得失态,双双抱头痛哭着。

这个时候,门房来报,说是苏流瑾的同窗好友沈文轩来上门拜访,夫妇二人自是无暇顾及,让门房告诉沈文轩一声,说是他们夫妇很是对不起,瑾哥儿病重,他们夫妇二人这段时日恐怕都不会见客。

沈立冬听了门房来报,倒是理解苏家夫妇二人的心情,她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塞给了门房一个大纸包。

“你将这个给苏老爷苏夫人,就说这是我哥送给苏大公子的礼,是我家爹爹在深山老林里偶尔得之,极为珍贵,对苏家大公子的病情应该有所帮助。另外,若是你家老爷夫人信了我哥这份礼之后,向你问起我们的话,你再跟你家老爷夫人说,关于你家苏大公子的事,我哥也许能够帮得上老爷夫人一点小小的忙。”话到这里,沈立冬俏皮地笑了笑。

“不过若是你家老爷夫人不曾收下我哥送的这份礼的话,那么今日我们兄妹二人就此离去,至于我后面所说的话,这位哥哥也就无需再向苏老爷跟苏夫人说了。”

“好的,请二位稍等,小的这就进去给二位传话去。”门房半信半疑地接过沈立冬递过来的大纸包,他虽然不太相信沈立冬一个小女娃的话,但为了谨慎起见,还是带着沈立冬给的大纸包送去给了苏老爷苏夫人。

“老爷,夫人,这是沈文轩沈公子给大公子的礼,说是他家爹爹在深山老林中所得,是极为珍贵之物,对大公子的病情有帮助的好东西。”门房将沈立冬塞给他的那个大纸包恭恭敬敬地奉上给苏老爷苏夫人。

苏老爷跟苏夫人二人互相看了一眼,似有疑虑,然此时他们也顾不了许多,苏老爷缓缓打开了沈立冬送上门来的那个大纸包。

纸包一开,一株千年化形人参,就这样完整无缺,泛着淡淡的柔光,呈现在苏家夫妇二人眼中。

苏老爷当机立断地包好了纸包,抬起衣袖擦干了满脸泪痕。

“苏童,那沈文轩沈公子除了送上这么一份礼之后,他们可还曾说起些什么?”

“回老爷的话,这些话都不是那沈公子说的,是沈公子的妹妹说的,她说若是老爷夫人信了沈公子送上的礼,那么就让小的告诉老爷夫人,说关于大公子的事,沈公子或许能够帮的上老爷夫人一点点的小忙。若是老爷不曾收下沈公子的礼,那沈公子的妹妹就说不用小的带话给老爷跟夫人了。”苏童心中也在纳闷着,那小女娃怎么就能算到老爷定然会问起此事呢,只是他身为一个下人,就算心中有疑问,他也不会提出来的。

“老爷,赶紧请沈公子跟他妹妹进府吧,眼下死马当活马医了,我们也没有其他办法了,说不得我们家瑾哥儿有福气,那沈公子真的有办法也未可知。”苏夫人不等苏老爷做决定,她已经催着苏童去请沈文轩跟沈立冬兄妹二人了。

苏老爷听得苏夫人如此吩咐下去,他倒也没有反对,此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为了瑾哥儿,为了他们苏家的香火传承,哪怕是一点点的希望,他们都要把握住。

那苏童听着苏夫人的吩咐,快步到了苏家大院的大门,推开门,就赶紧上前,邀请沈文轩跟沈立冬兄妹二人进府。

“沈公子,沈小姐,我们家老爷夫人有请,你们跟小的进去吧。”苏童这次脸上有了笑容,极为热情地带着沈文轩跟沈立冬去了苏家的正堂。

正堂里,那苏老爷正忧虑地负手走来走去,那苏夫人望眼欲穿地盯着门口。

等到沈文轩跟沈立冬一踏进正堂的门槛,夫妇二人激动地迎了上去。

“在下沈文轩,是苏兄在县学的同学,此次听闻苏兄病重,特来登门拜访,冒昧前来,还望苏伯父苏伯母海涵。”沈文轩优雅地拱手一礼,风度翩翩。

抬头而起,苏家夫妇二人蓦然一惊,这沈文轩好俊俏的模样,比起他家的瑾哥儿丝毫不让,而且,他们夫妇二人看着沈文轩的面容,总觉得有点眼熟。

“苏伯伯苏伯母好,我是沈立冬,是沈文轩的妹妹,那次见过苏家大哥哥,大哥哥对冬儿很好,冬儿听说大哥哥生病了,就跟着我大哥前来探望大哥哥,希望大哥哥能够早日好起来,好跟我大哥一同学习,也好跟冬儿一起玩耍。”笑脸盈盈的沈立冬,天真俏丽,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闪啊闪,令人见之,就有了三分好感。

“承小姑娘的吉言,希望我家瑾哥儿这次真的能够逢凶化吉,遇难成祥。”苏夫人听得沈立冬这番话,简直是说到她心坎心里头去了,更是对着沈立冬多了几分欢喜。

这边苏老爷苏夫人跟沈文轩和沈立冬兄妹二人正寒暄着,那边苏童惊慌失措地跑来急报。

“老爷,夫人,不好了,大公子,大公子他惊厥了,不省人事了。”

“瑾哥儿,我可怜的瑾哥儿——”苏夫人哭着跟着苏童去苏流瑾的房间了。

那苏老爷对着沈文轩还有沈立冬只是说了声抱歉,就急匆匆地跟着一块儿去看苏流瑾了。

沈立冬见此,拉了拉沈文轩的衣襟。

“大哥,我们也跟过去看看吧。”惊厥可不是小事,闹不好她就白来一趟了。

“好,大哥抱着你过去,快一点。”沈文轩抱起沈立冬,跟着苏家夫妇的背影急急地跟上去。

第2卷 第九十七章

苏流瑾的房间里,此时就一个贴身书童小虎在边上伺候着,苏老爷苏夫人进去的时候,小虎正抓着苏流瑾的手臂,哭喊着:“少爷,少爷,你怎么了?少爷,你不要吓小虎啊。”

苏老爷跟苏夫人一看到苏流瑾脸色苍白地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像是没了生机一般。那守着的李大夫搭了苏流瑾的脉搏之后,沉着脸,直摇头。

“对不起,苏老爷,苏夫人,老夫已经尽力了,苏公子这病恐怕是熬不过今晚了,你们二老还是赶紧吩咐下去,准备苏公子的后事吧。”那李大夫说完这话后,提着药箱子就离开了房间。

“李大夫,李大夫——”苏老爷急切地唤着,依旧叫不住李大夫离去的脚步。

“儿啊,我的儿啊——”苏夫人扑了过去,痛不欲生地哭了起来,苏老爷则站在一旁,红了双眼。

沈文轩抱着沈立冬进去的时候,刚好看到这一幕。

“大哥,快放我下来。”沈立冬挣扎着下去,迈开小腿,飞快地跑到苏流瑾跟前,拉起苏流瑾的左手便探上了他的脉搏,看完之后,她又爬上了上去,扒开苏流瑾的眼珠子看了看,又靠在他的心口上听了一会儿。

随后她意念一动,空间的金针包入了她怀里,而后她将插着金针的棉布包从怀里取出。

金针在手,瞬间功夫,精准又快速地出手,很快苏流瑾脑门上的三大要穴,心口几处穴位上全部都插满了一根根细细发颤的金针。

过了不久,嗯地一声。

低喃的呻吟声,仿若天竺之音,从苏流瑾的口中轻轻地飘出来。

苏老爷跟苏夫人像是做梦似的,看着苏流瑾缓缓地睁开眼睛,略带迷茫地看着他们二老。

“爹,娘,你们怎么都在这儿?”

“儿啊,你都不知道你这次昏迷多久了,三天三夜啊,娘跟你爹都吓坏了。儿啊——”苏夫人刚想要上去抱着苏流瑾,沈立冬赶紧阻止道:“苏伯母,大哥哥身上还插着金针呢,你可别动哦,要不,大哥哥会有危险的。”

“哦,对不起哦,小姑娘,苏伯母高兴得都忘了这个了。”苏夫人看着沈立冬小心翼翼地将插在苏流瑾脑门上,心口上的金针一枚一枚地取下去。

“苏伯母,有干净没用过的棉布吗?这些金针得清洗消毒一下,最好是热水浸泡过的棉布。”

“有有有,小虎,赶紧去准备干净的棉布还有热水。”苏夫人吩咐了下去,小虎立即高兴地擦干了眼泪,飞速退下去替沈立冬准备干净的棉布跟热水去了。

这会儿功夫,苏流瑾自然也知晓他又发病了,当下朝着沈立冬感激地笑了笑。“小妹妹,谢谢你救了大哥哥。”

“大哥哥,你别急着谢我哦,你可知道,你食言了哦。”沈立冬不悦地嘟嚷起了嘴角。

“食言?”苏流瑾似想了起什么,歉意地笑了笑。“对不起,小妹妹,都怪大哥哥没有及时给你去找出茶经来,这一发病也就忘记提醒下人给你送过去了。”

“这是其中一件事情哦,还有一件事情,大哥哥也没有做到哦。冬儿曾经跟大哥哥说过的,若是大哥哥身体不好,可以来保和堂找冬儿看病的哦,你看你都食言两次了呢,小心真的变成小狗狗哦。”

“对不起,小妹妹,大哥哥知道错了,大哥哥不该没去找小妹妹看病的。”苏流瑾哪里想到沈立冬真的会看病啊,而且看她一手金针绝技,显然医术已是不低。如此,他现在除了只能向沈立冬道歉外,还真的不知道该跟沈立冬说些什么。

沈立冬见苏流瑾道歉很有诚意,也就不再不依不饶了。

“大哥哥既然知道错了,那冬儿就原谅大哥哥了。师父说,会认错的孩子还是好孩子的,只是,下不为例。”沈立冬又伸出了她的小手指。

“下不为例。”苏流瑾同样伸出了小手指,勾上了沈立冬的小手指,拉了拉。“大哥哥这就叫人给你去找出茶经来,你在这儿稍等片刻就行了。”

“等会,你现在可不能起来,得好好地躺着养病呢,那茶经的事情等你身体好了,你亲自给冬儿送来,才算你有诚意哦。”沈立冬按住苏流瑾的手,叮嘱着苏流瑾不许乱动,那眼珠子瞪得老大,死死地盯住苏流瑾,逼得苏流瑾真的不敢乱动,只能乖乖地躺了回去。

“可是大哥哥恐怕没办法亲自给小妹妹送去了,大哥哥这病不容易好。这样吧,大哥哥还是让小虎将茶经类的书籍给你找出来,到时候让他给你送到保和堂去,你看这样,行吗?”苏流瑾看着自个儿那么弱的身体骨,苦笑了一声。

“大哥哥,你怎么又不相信冬儿了呢?我说你能好起来,就一定能好起来,你是不是又想变成小狗狗了呢?”沈立冬凶狠地瞪着苏流瑾。

“不是的,小妹妹,大哥哥没有不相信小妹妹,只是大哥哥这病——”他病了这么多年了,看过多少大夫了,都不见效。就算沈立冬是有本事的,但是她毕竟年纪这么小,又能学得了多少的医术呢,苏流瑾不想伤了沈立冬的自尊心,可是他更是不敢怀抱希望。

俗话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他经历了一次次的希望,又面对了一次次的失望,到现在,他已经学会看得很淡,很淡了。

沈立冬却不喜欢苏流瑾这样的态度,要知道,病患本身的求生意志很多时候都能发生奇迹的,因而她不能让苏流瑾抱着这种可有可无的生活态度。

“大哥哥,你要记得哦,你自个儿首先要相信,你一定可以活得好好的,你一定会好起来的,你得有这样的想法才行哦。这样的话,冬儿出手的话,你这个病平日里好好地注意着,定然是能够跟普通人一样活到老的。”

“小姑娘,你说的是真的吗?你真的有办法医好瑾哥儿的病吗?”苏夫人按住沈立冬的双肩,眼里满是泪水,那是惊人的喜悦。

“若是让大哥哥痊愈,那是不可能的。大哥哥出生的时候就有不足之症,加上大哥哥定然不乖巧,没有按时吃药调养,身子骨已然很虚弱了。当然,这些可以经过慢慢调养好起来的,只是大哥哥有心悸之症,这个比较麻烦。我也只能配出药丸来,让大哥哥按时吃药,只要大哥哥不做那种特别费力的事情,比如骑马打猎,跑步蹴鞠这些,还有,情绪不能大喜大悲,只要控制住这二点,大哥哥完全可以跟普通人一样生活,没有问题的。”心悸之症在前世就是心脏病,若是换个合适的心脏,操刀动了手术,沈立冬确定苏流瑾可以活得更好,只是这里,设备跟不上,她压根没有办法动手术。

何况,要换了一颗心这样惊秫的手术,恐怕这里的人都没有接受,所以沈立冬也只能用中医的方法来治疗苏流瑾。

“小姑娘,就这样的消息,对我们苏家来说就已经是最好的消息了。小姑娘,你真的有把握吗?”苏老爷也开始动容了。

“嗯,只要你们相信我,大哥哥配合我的治疗,就不会有问题的。”沈立冬自信地回答他们二老,另外她还提出了她的要求。

“还有,我若医治大哥哥的话,希望苏伯母跟苏伯父能够对外保密,对外不要对人说起是我医治的,因为我师父告诫过我,我年纪太小,习得医术肯定要被人惦记上,因而要求我出了师门之后,不得轻易出手救人性命。此次若非我大哥说你苏家是大善之家,一直以来救了无数人的性命,而我又觉得大哥哥是个好人,因而我才求得了师父的允许,出手来救大哥哥的。”沈立冬这话刚说完,沈文轩便跟着说了下去。

“苏伯父苏伯母,我妹妹的医术,二老绝对可以放心,我妹妹的师父很厉害,一般疑难杂症都难不倒我妹妹的。只是我妹妹年纪尚小,若是这般年纪就传出盛名来,这对我妹妹,还有对我沈家都不是一件好事,因而还请苏伯父苏伯母答应小妹的要求,不要讲她出手救苏兄的事情告诉任何人。”

“二位请放心,此事我跟内人都相当明白得很,也感激地很。一切安排,全部都听从二位吩咐,我们二老只要瑾哥儿能跟常人一样活得好好的,将来能够娶妻生子,继承了我们苏家的香火,就很知足了。”苏老爷保证着,毫无疑义地答应了沈立冬的要求。

“那好吧,既然苏伯伯跟苏伯母答应了,那冬儿就说了,接下来还请苏伯伯苏伯母尽快给大哥哥安排一个清静养病的庄子,安排值得信得过的下人,最好是离冬儿住的地方很近,那样冬儿就可以就近医病,也不会让别人发现什么。”沈立冬说完这话,意念轻轻一动,从空间里取出了一瓶养生补气的药瓶子,还有一瓶缓解心悸的药瓶子。

“这是一瓶对大哥哥身体有益的药丸,能够改善大哥哥虚弱的体质。一日三丸,三餐饭前各一丸服用,刚好够七天时间。这一瓶是缓解大哥哥心悸的药丸,若是大哥哥一旦感觉到心口不舒服就马上吞下一丸,很快就会得到缓解的。”沈立冬慎重地吩咐着,苏流瑾握着两个药瓶子,轻柔地笑了笑。

“谢谢小妹妹,大哥哥只能说,谢谢二个字了。”这一次跟以往不同,也许他真的有希望跟普通人一样,好好地活着了。

第2卷 第九十八章

最近,清平县上开始传播起了一则美谈。

传来的消息是这么说的,说苏家乃是大善之家,因着几代下来都有积德行善之举,苍天开眼,佛祖保佑,那清凉寺的了无大师亲自派佛门师弟了空大师前往苏家送了圣水一杯,道是为救苏家大公子苏流瑾而来。

而那苏流瑾饮了那圣水之后,果然日渐好转,没过几天竟能下榻走动,神色之间,灵动飞扬,一扫过往病恹恹的苍白之态。

他这一出现在县城学馆之中,立即就打破了先前那些说苏大公子活不过今夏的传言,许多曾经当面幸灾乐祸过的学子们更是脸色青白交错,好看得很。

当然,经过苏流瑾这一事,清平县现在是有钱人家都学着苏家那般开始布施钱粮,广开粥棚,无钱人家也学着行善做好事,只会了能够得到佛门的保佑,等着说不定哪一天清凉寺的那圣水给就自家门上送过来了。

如此,一时间,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清平县的衙役们竟是无事可做,天天在县衙里喝茶聊天。

那刚到清平县上任的县令范倔头竟因此也得了美名,人人都道因为范倔头来到了清平县,所以清平县里才会争先恐后地行善行德,才会有这种引来佛门弟子出手救助善人后辈的福德。到最后,就连范倔头这样从来不搞形式主义的,还书写了奏折往京都报去,当今皇上周承泽听说了此事,更是亲自御笔书写了大善之家这四个字,派人去装裱好了,一路从京城送出来,送到了苏家,表彰苏家这等善举之家。

当然新上任的范倔头自然也得了皇上口头上的嘉奖,表示众位大臣都得向范倔头这样的好官清官学习,处处地方治理得跟清平县那般,做到人人行善事,做善举,上下齐心,孝顺长辈,兄友弟恭,共享天伦之乐。

如此,这好事接着好事传,有苏家那块皇帝老子亲自表彰的“大善之家”牌匾,一时间,不单单是清平县,整个大周王朝都开始动起来了,人人争着行善,倒是替皇上解决了长江黄河下游一带引发洪灾的救济钱粮。

这样一来,皇上又是大笔一挥,那些捐献银钱米粮排得上号的,统统一人一块牌匾,御笔的“大善之家”“行善之家”“有德之家”等等,等等。

总之,好事不断,灾民高兴了,因为不用饿肚子了,官员高兴了,因为地方出政绩了,皇上高兴了,因为国库里有银子了,一时间,上下和谐,其乐融融,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沈立冬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正在咬着李子,咬得牙酸得很,下次她再也不这么干了,不过是为了救苏流瑾打个幌子而已,没想到竟然会引来那么大的轰动,好在苏家真的将此事隐瞒得死死的,一点风声都没有透出来。

不过清凉寺的和尚们就惨烈了,因着那杯圣水的关系,那香火确实是腾腾直上云霄,可若是达官贵人来求圣水的话,那还真的就是清凉寺的灾难了。

当初这事,还是沈立冬去找的清凉寺的那醉酒和尚,那和尚二话没有,当场就答应了沈立冬,沈立冬当时还觉得那和尚是不是喝酒喝得醉醺醺的,都不知道答应她什么了,没想到隔个几天,那醉酒和尚还真的亲自派了他的师弟了空大师办妥了此事。

因着这事给办的,沈立冬也不好让清凉寺太过为难,毕竟虽说是出家人,但是哪个出家人不跟俗人打交道啊,碰到个脾性不好的王族贵胄,倒霉的最后还是出家人。

何况,沈立冬见那醉酒和尚也是个好的,不像是个会起坏心的和尚,心里眼里想的都是老百姓,想的都是普度众生,救济黎民这样有着伟大理想的高僧胸怀之人,因而沈立冬也就大方地给了醉酒和尚那空间出产的各种蔬菜瓜果,没有直接给空间水。

照沈立冬的意思,那就是跟佛门有缘的人,那是得有缘分高低之分的,缘分深的看着顺眼的给好喝点的蔬菜汁,缘分浅的看着不顺眼的再兑点清水给种难喝的蔬菜汁。

这主意出的,甚和醉酒和尚的心意,直拍着沈立冬的小脑袋瓜子闪起绿光眼,那眼神是直让人发毛啊,也不知道那缘分浅的不顺眼的会喝到什么样味道的,沈立冬真的很好奇,可是好奇归好奇,有些事情她是问不得,也碰不得的,当下也只能现象一下,就此作罢了。

苏流瑾这件事情了结之后,沈立冬本以为可以轻轻松松地再回到当无忧无虑小药童的生活了,没想到生活再次为难了她。

现实生活地她实在是够心狠的啊。

这盛夏天的,天是越来越热了,太阳大得很,不见半点雨滴,不吹一点清风,田地里都开始出现干裂了,再这么下去,庄稼地里的庄稼可都要被晒死了。

这些日子,沈家庄为了水源问题,跟上头的李家村都闹腾起来,双方在河水入口那里打起架来,那是拦都拦不住。

更可怕的是,双方动手动脚这还不算什么,双方现在竟然是一见面都带着锄头铁锹棍棒等等,一旦发生口角,那可是打死打残的份。

因而这些天,沈立冬坚决不让沈博远跟着沈大年出门去,她可不想爹好好地出门,等会一身是伤的回来。

“冬儿,爹跟你说了好几遍了,你放心了,爹今儿个是说好了跟三叔公一道儿去李家村讲理去的,大家双方是坐一起谈判水源分配问题的,这次爹出去是很安全的,不会有事的。”沈博远对于沈立冬一心拦着他,不让他出门去李家村,他表示很无奈。

“不行!爹,前两天你出去也是这么说的,但是最后呢,还不是胳膊被人打伤了回来。不行,说什么都不行,这次就是不许爹爹出去。”沈立冬仗着人小,撒娇撒泼哭闹,无所不用其极,反正只要能够拦得住她爹不出门,她就算丢脸也算不得什么事。

“冬儿——”沈博远哭笑不得地看着沈立冬。

这个时候,花婆子却在外头嚷嚷着。

“二郎,你还不赶紧出门啊,你大哥三弟都去了,你一个人留在家中算什么事啊,还不赶紧去帮着你们兄弟啊,出了事,你让我这个老婆子可怎么过啊。”

第2卷 第九十九章

沈博远一听他娘在闹腾,也就顾不得沈立冬在哭闹了,拿了门边的锄头,出门去了。

沈立冬提脚奔跑了一段路,还是没得跟上沈博远离去的脚步,她这心里忐忑不安着,总觉得她爹这次出去,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

她这几天总是眼皮直跳,心里慌得要命,可见不是什么好兆头。

因而发生了李家村与沈家庄争夺水源的事件,沈立冬总是想法设法地留住沈博远,不让她爹出门,免得遭遇什么不幸。

虽说这是迷信说法,是要不得的,只是人的想法总归是什么事情都讲究个好兆头,好福气,大吉大利之类的,对于不好的预感总也会想方设法地避开,比如说什么破财消灾了,添加点香火钱求菩萨化解,积德行善之类的,事实上根本不会有什么用处,但是大伙儿总是会下意识地去这么做,因为这么做了,大伙儿就能求个心安理得。

沈立冬现在的想法也是如此,她这么阻拦着沈博远出门,就是想求个心安,然花婆子这么一闹,沈立冬终究是没能拦住沈博远出门。

这没拦住沈博远,沈立冬这一整天的心情就七上八下的,来回在门口处张望着她爹的身影,焦虑得团团转了。

傍晚时分,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开始冒烟了,饭菜的香味飘出老远老远,沈立冬的小肚子都快饿扁了,里面的五脏庙府在不断地打鼓着,但是沈立冬却忽视里小肚子咕噜噜地叫唤着,她眼巴巴地盯着门口,这大有不盼到沈博远回家门就不罢休的坚定。

这盼啊盼,望啊望的,等到沈家人回家门的时候,已经很晚了,都到半夜三更了,沈立冬在榻上根本睡不着,一听到外头响动,腾地一下子从榻上翻身下来,忙跑了出去。

果然,她爹出事了!

她爹沈博远是被沈博明跟沈博超二兄弟给抬回家来的,血迹斑斑的,沈博远躺在门板上,脸色苍白得厉害。

“爹,你这是怎么了?”沈立冬红了双目。

“冬儿,爹没事,没事,冬儿别哭,乖。”沈博远费力地抬起手,摸向沈立冬的小脑袋,想要擦去沈立冬哗哗直流的泪水,而是终究是伤处疼得厉害,沈博远的手伸到半路垂了下来。

“爹,爹——”沈博远疼得晕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