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间之最强世界跑商上一章:第 38 章
  • 空间之最强世界跑商下一章:第 40 章

温徽茵不在家的这段时间里,温徽朝也会自己搭车去市里买书,反正他已经对B市的书店都熟门熟路了,也不需要人带了。如今家里的书已经不少。

第二天,姐弟两个早早吃完早饭,就出了门,坐着马原的车就去了市里买东西。

这运送蔬菜的大卡车够大的,所以温徽茵买上许多家具也能够放得下。

温徽朝对床没什么要求,温徽茵为他挑的是一米八乘两米的床,被子等花色倒是他自己挑的。

温徽茵跟自己买了一张雕花的床,给珍婆准备的是一张实木床,也算是比较难得的大主顾了。

买了床,买了好几套床垫床单被褥之类的,又买了一些电器之类的,在温徽朝的念叨下,买了书架和书桌,真是满满当当一车子。

马原也对姐弟两的购买力啧啧称奇,不过想想人家的财力,也就觉得这不算什么了,只要能够买的起,人家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东西直接没送到新房里,马原又在镇上找了几个身强力壮的人来帮忙,总算是把大件儿都塞进了房子里,不过也只是床和桌子都放在了设想的位置上,倒是没有铺床之类的。

这一天又是劳累的一天。

在家里的日子是十分轻松愉快地,不需要去上课,就算是睡懒觉也没有人喊她起床的,睡到几点是几点,连做饭都有珍婆做,温徽朝又自律,每天都会花几个小时做作业或者读书,倒是比她这个姐姐显得还要刻苦努力一些。

于是她这些天没事就往市里跑,房子里布置起来也是件麻烦事,好在之前马原已经把厨房厕所和窗户之类的都装好了,只要布置好了房子就能直接入住了。

温徽茵倒是对装修没什么很大的想法,墙已经粉过了,就不打算多弄了。

新房里的东西一件一件添置起来,不仅温徽朝有些期待搬进新房子里了,连珍婆都有些期待起来,新房子看上去比老房子要方便的多,舒服得多了。

在过年前几天,马大山和周洋两个人都回来了,马大山衣服累极了的样子,还过来给温徽茵看自己拟好的红包清单。

按照别的公司的规矩,基本上是年末多发一个月的工资,温徽茵想了想,说:“发两倍的工资吧,这一次发工资,发三个月的工资。”

马大山应了,就要过来拿单子。

温徽茵摆摆手说:“反正我没什么事情做,我来算吧,等算好了就交给你,你去发。这两天你回去好好歇歇,陪陪芬姐和孩子们。”

孙芬现在还在守着蔬菜店呢,快过年了,跑来买蔬菜的人也更多了,因为一次不能买个够,都是连着好几天都来的。不少人都提议蔬菜店开放购买,但是显然不行,开放购买意味着助长黄牛的气焰了。

温徽茵想了想,说:“以后各个蔬菜实体店增加一次供货,供货时间你们灵活调度就是了,反正过年期间那些酒店也消耗不了那么多蔬菜。”

温徽茵在新的仓库里塞满了蔬菜,完全能够度过这一个月的时间,而且过年这一段时间里,从大年初一开始,估计有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不会开张,省下来的蔬菜货源倒是可以送到实体店去。

马大山觉得这法子好:“行,这事儿我去安排!”

温徽茵摇头:“你好好歇两天,准备过年的事儿,我会交给马原去办的!”

周洋也一脸疲色,不过他一声都没吭,一直在听两个人说话。

温徽茵掏出一万块,交给周洋,说:“你现在还是三千块的工资,所以这次给你一万,三千是这个月的工资,七千是奖金,这几个月你也辛苦了。”

周洋有些激动地接过一万块,一万块,家里可以过一个很好的年了。

“这是应该的,这几个月我也学了不少东西。”

学到了人情冷暖,学到了什么时候是敷衍什么时候是挖坑,学到了什么是踢皮球…他自诩还算聪明,但是面对这些事情,他还是嫩了一些。

温徽茵说:“那就好,等过完年,你的工资就提到四千,还是去跑这个事情。行吗?”

周洋点了点头。

“那以后你就算是欧成才手下的人了,不过你不用归他管,你直接归我管。”

欧成才毕竟是负责市场开拓的,他的重要目标在那些酒店,而周洋的则是跑实体店,显然要更辛苦,更忙。

周洋有些激动,名义是挂在欧成才下面,但是管不着自己,其实自己不也跟他们差不多了?虽然工资还差一点,但是慢慢还是会加上去的。

周洋不由得微微颤抖起来。

温徽茵还在继续说:“本来你就挺辛苦的,这样吧,你自己找两个人帮你忙,我可以发工资,不过人要经得起我们的考察。”

这是让周洋培养自己的人了。

只要货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其他的拉帮结派之类的,根本不足为虑,没了这种特殊的蔬菜,别人想要从自己占便宜挖墙脚也办不成。

周洋没想到温徽茵会对自己这么信任,显然这几个月的辛苦是值得的,自己心里埋怨过,手却不敢放松,已经走了那么多步了,放弃了就等于前面的苦都白吃了,果然没放弃是对的,现在他也能够搭建自己的班底了。

周洋深一脚浅一脚的,几乎是飘着回去的。

马大山在旁边听温徽茵给周洋放权,让他自己去找人,没有说一句话。

等到周洋走了,温徽茵才转过来说:“你怎么看?”

马大山笑容有些勉强,说:“那孩子挺聪明的,好好磨练能担得起用。”

温徽茵说:“我也这样觉得,所以才放权的。大山哥,你是第一个跟我的人,你的为人和本事我也知道,所以我让你帮我管着钱,你去市里帮我,也是权宜之计,那个时候周洋没有任何经验,而别人又不那么可靠,所以我就找了你。以后我还是想着让你帮我管钱,蔬菜店已经开起来了,每个月都要结账,都要算钱,需要一个人去做。另外,你家在市里,你的房子在镇上,我想你会更想要跟芬姐和孩子在一起,所以我就没有安排你在外面的活儿。”

马大山这才明白温徽茵并不是要夺他的权,而是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了。

心里有些尴尬,也有些感激。

温徽茵当初也没有想到自己的摊子会这么快就铺得这么大,所以找人的时候也没有一个计划,现在要找直接对她负责的人,需要更加慎重了。

幸亏马大山等人一直是可靠的。

过了两天,马大山过来找温徽茵,温徽茵将奖金名单和钱都交给了他,让他在这两天发下去,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司机们也是跑明天一天,就可以回家过年了。这两天把钱发下去,也能够过个好年。

除了马大山、周洋、欧成才和马原的奖金没有算在里面,下面的司机和实体店的店员的奖金都是马大山去发放的。

温徽茵决定明年的时候要给每个员工都申请一个银行账号,以后发工资就直接通过银行打钱算了,这样子每次跑来跑去的,辛苦得很,尽管真实的钞票拿在手里更有感觉。

年夜饭是三个人吃的,但是菜式特别丰富,除了珍婆自己养的鸡鸭,附近村子里鱼塘里养的鱼,农村杀的猪也买了半边,连猪内脏和猪下水都买了一副,就是为了满足大家的口味。

温徽茵从省城也买了不少东西,什么糖啊水果啊干的海产品啊杂七杂八的一大堆,珍婆觉得这些东西别说过年,就是她和温徽朝吃个小半年才能吃完。

这一年过年,也是难得的热闹和喜庆,大年初一就有不少人上门来拜年,别人还以为是看在珍婆的面子上,都奇怪珍婆这些年怎么冒出来这么多攀关系的了,没人想到是冲着温徽茵的面子来的。

孙芬一家不仅带着孩子来了,孙芳也来了。如今孙芳也是在高三的时候,正是紧张,看到温徽茵了也十分激动,问了不少关于大学的问题。

“你不知道,这半年啊,老师们简直天天把你挂在嘴边,说你当初读书多认真,又遗憾你没有填报清华北大,三句话离不开你。还有,你的笔记咱们年级文科班是人手一份,大家都当宝一样呢!”

温徽茵也是无奈,本以为只是班主任想要用一下,没想到班主任竟然给所有的学生都复印了。

“只要对你们有用就行,只是别迷信,因为我的学习习惯,有些东西我并没有写在里面,我的学习笔记并不是适应所有人的。”

孙芳说:“反正我觉得很有用就是了,我以前是没有把东西联系在一起,看了你的笔记之后,我还觉得很神奇,没想到读书还能这样读,难怪你的成绩那样好!”

温徽茵说:“那你现在对考大学有信心了吧?”

孙芳以前是没有多大信心的。

孙芳说到这个,有些低落了,说:“以前是没什么信心,现在是没有也得有了,姐夫和姐姐因为赚了点钱如今才有了一些话语权,我也不好让他们不好做人不是?”

孙芬和马大山供孙芳读书,也是两边不讨好的事情。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myra69的地雷,哈哈~这篇文好久没有地雷了,谢谢~么么哒~

第97章 迁新居

马家那边不说,马大山的娘怪媳妇把自家的钱拿去补贴娘家了,连儿子都被带坏了,所以婆媳关系很差,孙家那边,别说感激这个大女儿帮着他们供小女儿读书,孙家老汉在继媳妇的枕头风下,也觉得女孩子应该早早去打工,给家里补贴,而不是读书,所以孙芳也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温徽茵也只能怜惜地拍了拍孙芳的手,鼓励她好好读书,争口气就是了。

孙芳也是这样觉得的,就算是不为自己,也要为姐姐姐夫争口气才行。

“我的成绩虽然比不上你,但是还是有些进步的,老师说我这样的成绩上大学是没有问题的。”

温徽茵点头:“那就好,等你上了大学了,你姐姐也能够少操一点心了。”

孙芳叹了口气,说:“上大学还要交学费呢,我想想也是头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只能盼着以后读书出来了能够多赚点钱还这份恩情。”

温徽茵不知该如何说,如今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就算是大学毕业了也不一定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孙芬没有背景也没有关系,想要找个好工作不容易。就算是找到了好工作,她自己就要负责自己的衣食住行,到时候孙家的那些人肯定又要来打秋风了,还还姐姐的恩情,这个估计就比较难了。

温徽茵想了想,说:“你姐夫家明年就搬到镇上来了,也过来住吧!”

孙芳有些犹豫。

温徽茵说:“你犹豫什么,在家里你那继母估计不吵着你没法好好学习就不错了,别说照顾你的生活了,回去了受气,你还能好好读书呢?再说了,你就麻烦你姐姐三四个月了,已经麻烦了这么久了,这几个月就不行了?”

孙芳终于动摇了。

趁着孙芳带着侄儿侄女玩去了,温徽茵找到了孙芬。

孙芬如今日子过得好了许多,虽然比较辛苦,但是有钱赚,夫妻两个一个月能赚七八千,这在镇上可是独一份了,所以心里十分舒坦。

“徽茵,这个事儿真的是要谢谢你,没有你,我们家哪有现在这么好。”

孙芬对温徽茵也是感激不尽。

温徽茵说:“这些先不提,我只是想问问,孙芳下个学期是不是要住在你那里?”

如今孙家也在陆陆续续搬家了,只是人家手头没有温徽茵那么潇洒,能一次就将房子里布置个七七八八,这事儿也是慢慢来,估计要等到年后才会正式住进去。

说起这个事情,孙芬也挺恼火的:“我跟那丫头说了,她好像不太肯。”

温徽茵知道孙芬是个考虑周到的,说:“你再跟她说说,这次应该肯了,她应该是觉得你已经在婆家很不得脸了,不好意思继续给你添麻烦。”

孙芬说:“什么麻烦不麻烦的,我就这么一个妹妹,能不替她多想想?她住在我那儿,我每天做饭洗衣伺候好她,她考上了大学,我脸上也有光不是?”

“是这个道理,”温徽茵说,“还有一件,你拿钱供你妹妹上学的事儿,你就不要藏着掖着了。”

“我…我不是那么想要好名声的人。”

其实这说法还不一定,有人会觉得孙芬是照顾妹妹,是个好姐姐,有些老婆子就会觉得孙芬这是补贴娘家,这种媳妇不能娶之类的。

温徽茵耐下性子说:“这个我知道,这不是关于名声的问题,是以后的问题,难道你想让孙芳以后赚了钱都拿回去给你们继母?”

孙芬低头想了好一会儿,才明白,如果现在不把自己供妹妹读书的名声传出去,等到孙芳考上大学了,那个不要脸的继母就会四处宣扬说是她供继女上了大学了,等孙芳毕业了,赚了钱,岂不是要被压榨死?她这个做姐姐的倒是不会要妹妹的钱,可是也不想看着妹妹辛辛苦苦赚的钱落到那个死女人手里。

孙芬点头说:“我明白了,谢谢你。”

果然是上大学的,心里就是比自己这些人看得远一些,孙芬心里还默默地想。

温徽茵说:“谢我做什么,我只是提醒你们一下而已,又不掉块肉什么的。你婆婆那边,你也敬着一些,隔三差五买些个东西送过去,大大方方地送,堵了别人的嘴,你婆婆还能说什么?”

幸亏现在不是古代,不然婆婆就直接能以不孝的罪名休掉这个儿媳妇了。

孙芬点点头:“我知道了。”

要买就买大件的,看上去夸张的,镇上没有的,最好能够夸得天花乱坠的,到时候别的儿子儿媳没送,就马大山夫妇两个送了,马家婆子要在外面说儿子儿媳不好,别人也不会信了。

没过多久,孙芬就跟孙芳说了让她去自己家里住直到开学的事情,孙芳答应了,这里面孙芬如何劝解的,外人就不知道了。

孙芳再回婆家,也不拦着自己婆婆说自己向着娘家的事情了,甚至还添把柴加把火,说自己那个妹妹读书很好,就是家里不愿意,自己这个做姐姐的不得不拉一把。对于孙芬的风评就有些复杂了,好在名声没有坏了去。孙家的继母还在背地里偷笑,继女被人这样说,她真是偷着乐了,以后会后悔的事情,她根本就想不到。

随着大年初一的过去,新年也算慢慢过去了,这一年过年确实是热闹,大家热闹完之后,也要开始一年的生活了。

在大年初八的时候,是一个宜迁居动土的好日子,温徽茵和温徽朝带着珍婆一起搬到了新房。

其实也没有很多东西需要搬了,书之类的温徽朝已经找了几个朋友,都是小伙子给他搬到了新房子里,需要搬过去的就是厨房里的锅碗瓢盆以及珍婆养的一些鸡鸭之类的,没花半天时间就搬完了,搬了之后就放了几串鞭炮,预示着搬了新家以后的日子要红红火火的。

而且镇上也派人来送了匾额,祝移居大发,这毕竟是出在本镇的第一个本市第一名本省第二名,镇上还是很给面子的。

看到那个匾额的时候,珍婆也笑开了花,对于老人家来说,这算是一种莫大的荣耀了,能够得到镇上的匾额。

大家送完匾额之后,被留下喝茶吃东西,过两天还有搬新房的酒席之类的,还有的忙。

不少人都趁机参观新房,对这四层楼赞叹不已,一般建两层就已经很不错了。

连温国富和张凤香也来了,温徽茵还担心两个人会捣乱,没想到两个人一直规规矩矩的,只是别人祝贺两个人有一个好的侄女的之后,脸上的笑容是僵硬的,两个人当然什么都不敢做,不然的话,光是镇上的居民就要嘘死他们了,温徽茵高考那样好的成绩,让整个镇的人都觉得荣有幸焉,当然对温徽茵也会维护一二的。

温国富和张凤香两个人就没有想到温徽茵竟然那么能赚钱,而且温徽茵赚钱的门路,也是瞒得死死地,先是张凤香以温徽茵要读书没有精力管事为由,想让温国富帮着温徽茵管事儿,温徽茵哪里不懂张凤香的心思,东西交给了温国富,就是落在了张凤香手里,想要拿回来,就算是不出一盆血,也要掉一层皮,所以她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张凤香当时还哭诉,说自己辛辛苦苦供温徽茵读书出来,结果现在有了出息了,就不念叔叔家的恩情了,温徽茵才不管这些,直接把门一关,当做没听到,镇上的人也是议论纷纷的。

当时,温徽茵就在门里问了一句:“婶婶,你还想着让我去陶瓷厂打工,做你的赚钱工具么?”

把张凤香问得哑口无言,而外面的围观群众也是惊呆了,没想到这狠毒的婶婶竟然会那样,如果温徽茵去了陶瓷厂打工,那这个全市第一全省第二就没了?清源镇也岂不是没有了这么好的名声?所以,许多人顿时就转了口风,将张凤香夫妻两个骂了个臭死。

这个时候大家都忘了,其实供出一个大学生不容易,而且那个时候谁能知道温徽茵会考得这么好呢?其实张凤香的想法也是人之常情,温徽茵考上了又不是她亲闺女考上了,她得不到多少好处,还要出四年的大学学费,如果没考上,还是要去打工的。

张凤香夫妇两个在镇上碰了一鼻子灰,再也不敢轻易上镇上来了,连带着温徽青在学习里也不太受待见,本以为这女孩是温徽茵的堂妹,怎么说一个根子出来了的,应该有点天赋,没想到小小年纪就跟男生眉来眼去,没有一点心思在学习上,也因为张凤香在镇上闹了一场的事情,三中连温徽茵的学习笔记都拿不到了,这也算是两个学校结仇了吧?

温徽青上次因为找人打温徽茵的事情,在外面逗留了一夜,生了一场重病,不但没有反省,好了之后似乎有些破罐子破摔了,轮到自己的亲生女儿的时候,张凤香倒是不舍得让人家退学了,毕竟读书多一些和少一些,说亲也是不一样的,好歹拿到高中毕业证再说。

用来招待镇上那些人的吃的喝的都是温徽茵买来的,镇上可以说没见过那么好的糖,不少人都是左口袋有口袋几个口袋装回家,等到收场的时候,盘子里都是空空的了。

第98章 镇长一句话

对此,珍婆现在倒是不那么在意了,反正温徽茵买了很多,她和温徽朝两个人也吃不完。

房子的后面是一个小园子,温徽茵本来想着是要做花园的,后来想了想,还是算了,珍婆自从眼睛好了之后就闲不住,总是念叨着该是种什么的时候了,该是收什么的时候了,人家还养了鸡和鸭,要不是因为位置不允许,人家估计还会养猪,所以这后面的园子也就给珍婆去折腾了。

两天后,新房子正式宴客,温徽茵姐弟两个没什么亲戚,连叔叔婶婶都不大想往来了,至于珍婆,她的亲戚也好久没有往来了,所以来的都是镇上的人。

对这一次,温徽茵也是办得十分风光的,而且并不打算收大家的礼钱。

“只要是镇上的人,你只来吃就是了,感谢这些年大家对我们孤儿姐弟和孤寡珍婆的照顾,这也算是感谢大家了。”

大家听了其实还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大家根本就没有怎么照顾这对姐弟,也没有怎么照顾珍婆,说来也是几个人都没什么事情,所以并不需要大家多帮忙。

温徽茵举起酒杯,说:“谢谢大家的光临,以后我就要在外面求学,一年到头难以回家几趟,我弟弟和珍婆老的老,小的小,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还请大家能伸一把手就伸一把手,我们一定会记得大家的恩情的。”

大家都纷纷点头,觉得温徽茵虽然是个女孩,却很懂规矩,而且手上大方,人家靠的那么好,以后肯定会有大出息,真要有什么事儿,帮一帮也不难,等温徽茵欠了这样一个人情,再找她帮忙什么的,也方便许多,所以很多人都说好。

温徽茵面色不变的喝了一杯酒,就让大家随便吃喝,不要客气。

大家一看那桌上,蔬菜都是温徽茵空间出来的,吃在嘴里就不一样,更何况这些人还经常自己开辟一小块地种菜之类的,那些鸡鸭鱼肉更不用说,那是满满当当一桌子。

这种穷的地方,你做的再好看再花哨,别人也是看盘子够不够大,有没有装满,量多不多,菜式丰富不丰富,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你们家是不是真心宴客,是不是家底丰厚。

这满桌子下来,加上酒水之类的,少说也要上千块,这里里外外也坐了五六十多桌,不少人都是拖家带口来的,温徽茵也不在意,算下来也只是花了几万块而已,如果这几万块能够买珍婆和温徽朝一个安宁的生活,她是十分乐意的。

最迟明年,镇上就要开始开发了,她远在学校,万一发生什么纠纷之类的,这些人反而是能够及时帮上忙的,所以现在搞好关系错不了。

温徽茵给镇长那一桌敬了酒,感谢他们对镇上学校的扶持,镇上几个有实权的都红光满面,因为温徽茵这样一个全省第二,他们镇算是露了一回脸,这个也能够算到他们政绩上去的,特别是那个管教育的,对温徽茵一通赞赏,要不是因为温徽茵是个女孩子,恐怕直接就要上来拍肩膀拍背了。

接着,温徽茵又去老师那一桌敬了酒,第一个班主任没有来,因为这个时候高三已经开学了,那么负责人的老师,当然不会因为这点事就过来。温徽茵也料到了这点,所以给老师准备了一个礼篮,里面装着一些水果蔬菜肉之类的,让市一中的老师给带过去。

其他的桌温徽茵就没有敬酒了,只是让大家好吃好喝。

到了最后,果然没吃完的也被打包走了,桌上留下一堆空碗和骨头之类的,真是狂风过境一般。

不过这样也好,大家打包回去了不会浪费,留下来的食物温徽茵也不会继续吃了,倒掉了反而可惜。

镇长等人倒是没有打包,手里提着的是温徽茵给准备的篮子,里面装着一些酒之类的,与别人的糖果不一样,而且价值并不高,一般吃酒席的时候,人家喝酒分礼品都是这个价值的。

“好,好啊!你们这个房子位置选得好!哈哈!”

走到门口,镇长突然对温徽茵说。

温徽茵还愣了一下,心里琢磨,是不是因为上面有了动静,想要发展本镇了?镇长作为本镇的地方官,这种风声是最灵通的,所以他这样说,肯定不仅仅是因为自己把新房子建在这里,就恭维自己了。

一般的人还没怎么上心,但是有几个平时就挺有心的人,就已经记到心里去了。

等到宾客走后,那些被请来帮忙的人重新开席,他们都是青壮年劳力,在后厨帮着做菜上菜的,今天这么多桌客人,所以他们也坐满了五桌。

像马大山马原周洋欧成才等人当然是来帮忙的,马大山带着自家子侄,而欧成才也不例外,马原跟自己本家关系不好,不然也不会落到那个地步,所以现在也没有提携的意思,周洋则是自己好不容易升了官,也不好做的太出格,他还担心马大山会生气,所以根本没敢听他爹娘的带什么表兄弟过来。

这些年轻的小伙子也十分佩服温徽茵,人家也是十八九岁的年纪,读书读得好,又会赚钱,一般的男人都比不上她,可不是叫人敬佩吗?

温徽茵倒是不在意那些,笑着请大家多吃一些,给他们准备的礼品里也多了一些毛巾肥皂之类的东西,除此之外还每个人都有一百块的酬劳。

帮工的吃完饭之后,也一摇三晃得走了,周洋他们几个还没走。

周洋找到温徽茵,将她拉到一个角落里,悄悄问:“你说镇长走之前跟你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温徽茵觉得周洋确实是直接敏锐,但是她不会说出来,说:“大概就是觉得这房子的位置好吧,镇长那些人,还挺相信风水的。”

周洋想了想,压低声音说:“你说要不我也在这附近找个地方盖房子?”

温徽茵说:“如果真有这样想法,你还是要赶紧动作起来,镇长这话一传出去,恐怕不少人都会打这块地的主意了。”

周洋一想,觉得也是这样,心里的犹豫更是去了几分,咬了咬牙说:“我回去就跟我爹娘说,”说着,又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后脑勺说:“我听说马大哥和大山哥都找你借了点钱,我能不能也找你借?”

马大山和马原手头上是有一些钱,只是盖一栋四层的房子显然还缺了一些,所以找温徽茵借了钱,温徽茵信得过他们,一点都没有犹豫就借了,这也让几个下属十分熨帖。

不过周洋才跟着干活半年,而且工资不如马原和马大山多,所以这借的钱肯定要更多一些了,周洋提起来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

温徽茵说:“行啊,大男人做事就要干脆一点,不要磨磨唧唧的。”

周洋连忙点头称是。

晚上的时候,周洋回到家里,就跟自己的爹娘说了这个事儿,重点说了镇长说的那几个好字,听得周洋的父母都心动不已,只是听说家里的钱都要掏出去又有些舍不得。

周洋无奈,只能说:“娘,那些钱以后不都是我的嘛?我拿去败了,对我自己有什么好处?要知道机会是一闪而逝的,万一以后争起来,咱们就没法低价拿到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