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陈娇不后悔,是李牧先不要她的,他眼睁睁看着她随陈廷章走了,毫不挽留,如果不是为了他的大业,李牧也绝不会去长安接她。

一个月后,陈娇回到长安,将“李牧”写给临江王的密信,交给了陈国舅。

陈国舅当然认得好女婿的字迹,再有女儿哭哭啼啼伤心欲绝,陈国舅当即沉了脸。

陈国舅信了李牧与临江王谋逆的事,但他暂且没有动手。

战场上,陈娇的马车还在半路时,李牧就收到了严管事的信。知道陈娇带着虎哥儿回长安了,理由是害怕他败给匈奴,李牧既体谅小女人的胆怯,又不满小女人对他的轻视,杀起敌兵来越发英勇,短短三个月,李牧的大军便再次将匈奴铁骑打退了。

他立了大功,陈国舅请皇上下旨,宣李牧进京领赏。

李牧本来也要去接妻儿的,但离开平城之前,李牧突然收到一封密信。

宫里昏君身边,自然也有临江王的棋子,得知陈国舅已经起了疑心,临江王决定提前起事!

信中,自然提及了陈国舅的疑心因何而起。

李牧慢慢攥紧了手。

他与临江王之间,根本没有书信来往,他没写过信,陈娇又如何能偷到他的亲笔书信?

“你不在家,我,我看着你的字,就当看见你了。”

原来她那时的羞涩与柔情,都是装出来的,也许,从她随他回来的第一天起,她就开始筹谋了。

不对,她如何得知他会助临江王谋反?

是陈国舅早就起了疑心,不惜将女儿嫁给他,监视他?

也就是说,娇小姐之前的跋扈与后来的失忆,都是演戏?

李牧突然想笑,枉他自以为将她握于股掌,没想到自己才是自始至终被玩弄的那个。

是他小瞧她了。

第109章

既然知道陈国舅在京城布下了弥天大网,李牧自然不会再进京,以突染恶疾为由拒绝了。没等陈国舅撤了他的太守官位,蜀地临江王先以“除奸佞、清君侧”为名,挥师北上,各地均有将领响应,李牧同样叛变了朝廷,手下不服者一律斩首。

陈国舅虽然没能抓到“好女婿”,但对于临江王造反,他提前做了半年的准备。

朝廷大军与叛军大战了几次,各有胜负,然而临江王素有贤王之名,深受蜀地百姓爱戴,当今圣上却是个只知享乐的,陈国舅助纣为虐搜刮民脂,百姓们深受其苦,到了年底,得到百姓支持的临江王渐渐处于优势。

形势紧急,陈国舅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几乎住在了宫中。

有陈国舅在,陈娇对战局很清楚,朝廷渐渐吃紧,她心中忧虑,怕最终国舅府还是逃不过被抄家下狱的命运,可她只是个深闺妇人,不懂战术用兵,除了寄希望于朝廷大将,别无他法。

过完年,随着朝廷一位大将的陨落,朝廷这边形势急转直下,苟延残喘了半年,六月初,临江王尚未抵达长安,李牧率领十五万铁骑,先将长安城围了起来。

胜负几乎已定,只看叛军何时攻破长安城了。

长安城城门坚固,要攻破绝非易事,但宫里的帝后依然心急如焚,俯瞰天下久了,突然要面临国破家亡,心情可想而知。

皇后忍不住埋怨陈国舅:“都怪哥哥,非要栽培李牧,不想养虎为患!”

老皇帝也迁怒地瞪着陈国舅。

陈国舅刚刚五十出头,临江王造反前,他头上只有隐约几根银发,现在却是白的多黑的少。面对帝后的指责,陈国舅无话可说,是他认错了人,挑错了女婿。

皇后唯一的儿子,十五岁的太子突然想到一个主意,激动地对陈国舅道:“舅舅,你待李牧恩重如山,不如趁临江王赶来之前,咱们先招安李牧?他有十五万铁骑,咱们亦有十万守城禁军,不怕对付不了临江王!”

老皇帝、皇后都抬起了头。

陈国舅叹道:“此计虽好,只是招安李牧谈何容易?他处心积虑讨好于我,就是为了今日。”

年轻的太子发出一声冷笑,道:“他若不肯降,他攻城之日,咱们便拿他的儿子祭旗!”

老皇帝、皇后眼睛一亮,对啊,李牧人在城外,虎哥儿与陈娇都在城内,李牧就算不在乎曾经的枕边人,他能眼睁睁看着亲儿子死在墙头?

陈国舅心里咯噔一下,难以置信地看着对面的一家三口。

皇后最清楚他对陈娇母子的宠爱,不由走过来,面露难过地道:“哥哥,我知道你疼爱虎哥儿,可眼下只有此计能挽回败局,请哥哥以大局为重,莫因妇人之仁贻误了战机。临江王随时可能抵达长安,到那时,就算李牧肯倒戈,也无济于事了啊!”

陈国舅闻言,咬咬牙,应承道:“好,明日我亲自去阵前劝他,他若执迷不悟,就别怪我六亲不认!”

帝后一家大喜。

陈国舅出宫时,天已经黑透了,回到国舅府,全家女眷大多已经歇下。

陈国舅劝妻子先睡,然后他来到了女儿的春华苑。

陈娇这边还亮着灯,虎哥儿这几日闹肚子,刚哭过,现在赖在娘亲怀里不肯睡觉。

得知父亲来了,陈娇直接让丫鬟将人请到了内室。

“外公!”

陈国舅一进来,三岁的虎哥儿就骨碌爬了起来,凤眼亮晶晶的,哪有一点想睡觉的样子。

陈国舅暗暗叹息,小兔崽子跟李牧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可他就是喜欢,看虎哥儿比看那几个庶子给他生的孙子还顺眼。

“这么晚了,虎哥儿怎么还不睡觉啊?”陈国舅坐在榻前的凳子上,将外孙抱到了腿上。

虎哥儿摸摸外公的白头发,眨着眼睛道:“想吃糖,娘不给我吃。”

陈国舅笑了,然后绷着脸,指着男娃娃的小嫩牙一本正经道:“晚上吃糖,第二天嘴里都是虫子,把你的牙都咬掉了。”

虎哥儿信以为真,害怕地捂住了嘴。

“爹爹怎么这时候过来了?”祖孙俩说笑,陈娇等了会儿才问道,目光担忧地看着父亲。

陈国舅叹道:“想到你那不争气的大哥了,睡不着。”

陈娇眼神一黯。这两年陈廷章一直被父亲拘在西南,临江王造反后,陈国舅曾命儿子回来,可直到今日,陈廷章也没有出现,是生是死都无从知晓。

“唉,我这些儿女,数你们兄妹俩最让我操心。”无意识地拍着虎哥儿,陈国舅又叹了口气。

陈娇心酸,跪到陈国舅面前,愧疚道:“女儿不孝,如果不是女儿不懂事,爹爹就不会栽培他。”

虎哥儿疑惑地看着娘亲。

“现在说那些有什么用。”陈国舅一手扶女儿起来,用一种不舍的眼神看着女儿,幽幽道:“爹爹只盼你们兄妹都好好的,爹爹老了,糊涂了一辈子罪有应得,你们还年轻,不该被爹爹连累。”

“您别这么说。”陈娇再也管不住眼泪,低头哭了出来。

大人们心事重重,虎哥儿虽然不懂,但也知道自己要乖点,终于不闹了。

第二天,陈国舅出发前,又来了一趟春华苑,他亲自端了糖水来,祖孙三代一起喝了。

“甜不甜?”陈国舅笑眯眯地问虎哥儿。

虎哥儿重重地点头:“甜!”

陈国舅再看女儿,笑道:“来,咱们爷俩下盘棋。”

陈娇觉得奇怪,但陈国舅坚持,她还是命丫鬟取了棋盘来。下棋的时候,虎哥儿困了,坐在外公怀里睡着了,陈娇看着儿子熟睡的样子,不知为何,眼皮也越来越重。

日上三竿,长安城外,李牧一身铠甲骑在马上,远远望着城门开启,陈国舅骑马出来,旁边还有一辆平板马车,距离太远,看不出车上装了什么。

“将军,小心车上有埋伏。”眼看李牧要单骑去见陈国舅,高俊沉声提醒道。

李牧摆摆手,示意他不用多说,随后李牧催马,朝陈国舅而去。

曾经的翁婿二人,很快就在两军中间会合了。

陈国舅稳坐马上,微微眯着眼睛打量李牧。

李牧下马,恭敬地朝陈国舅行礼:“小婿拜见岳父。”

陈国舅冷笑:“将军乃王爷麾下第一大将,这声岳父,老夫可不敢当。”

李牧平静道:“王爷贤明,民心所向,小婿从不后悔先前所为,只有愧于岳父的苦心栽培。”

陈国舅哼了哼。

李牧已经看到了陈国舅旁边那辆车上的金银珠宝、美酒佳酿,以及两个大箱子,想来里面也是奇珍异宝。知道陈国舅有拉拢之心,李牧抢先道:“岳父,昏君败局已定,我却不忍岳父一家受其牵累,只要岳父弃暗投明,大开城门,小婿定会竭尽全力去王爷面前求情,保国舅府上下平安周全。”

陈国舅笑了,望着李牧身后的大军道:“王爷要除奸佞,那个奸佞就是我,你有何德何能保我?”

李牧直视他道:“王爷起事,小婿立功无数,愿以自身功勋换国舅府上下性命。”

陈国舅微怔,思忖片刻,问道:“你这样做,是为了虎哥儿?”

李牧苦笑,垂眸道:“是,倘若岳父因我而死,他们娘俩这辈子都不会原谅我。”

陈国舅审视地看着他:“虎哥儿是你的骨肉,你看重他我理解,但娇娇那样对你,你不恨她?”

李牧眺望国舅府的方向,自嘲道:“恨不恨,她都是虎哥儿的娘。”

言罢,他再次朝陈国舅行礼,诚恳道:“看在虎哥儿的份上,望岳父成全。”

陈国舅笑了,望着头顶的青天,朗声道:“老夫确实是奸佞,身后的整座长安城都是老夫的,王爷想夺便来夺,指望老夫投降,那是不可能!”

李牧神色复杂。

陈国舅指指旁边的马车,用赏赐的语气道:“以前你来,岳父都会设宴款待,这次是不行了,这些你拿去,算是老夫的一片心意,从今以后,你李牧与我陈家再无关系!”

说完,陈国舅一甩马鞭,转身朝城门而去。

李牧站在原地,直到陈国舅进城了,城门再次关闭,他才上马。

“拉回去吧。”看眼陈国舅留下来的车夫,李牧淡淡道,众目睽睽,他怎会收陈国舅的礼。

车夫却道:“箱中有举世无双的重宝,国舅说,将军一定会收。”

举世无双的重宝?

李牧扫眼车夫,慢慢绕到马车后面,用长剑挑开了一个箱盖,阳光照下来,箱中珠光宝气,全是金银俗物。李牧越发觉得不对,催马来到另一个箱子前,再次挑起箱盖。

长长的红漆箱子中,蜷缩着一大一小,大的一身白裙,睡颜柔美安宁,小的躺在娘亲身边,脸蛋肉嘟嘟的,五官里全是他的影子。

李牧看看儿子,视线不受控制地,再次移到了陈娇脸上。

睡着的她,真的很美,美得令人念念不忘。

他收回长剑,箱盖再次合拢。

“走吧。”李牧低声吩咐车夫。

车夫便赶着马车,随他一起去了对面的阵营。

第110章

临江王未到长安,李牧不会率先攻城,以免被临江王猜忌,故大军只是列阵摆个架势而已。

他带了陈国舅送的一车珍宝回营,麾下几位副将纷纷不赞同。

“将军收了陈贼的礼,就不怕消息传到王爷耳中,王爷生疑?”说话的副将一边替李牧忧愁,一边就想掀开马车上的两个大箱子,看看里面是什么奇珍异宝。

李牧以剑尖儿搭在其中一个箱子上,吩咐高俊:“搬进内帐,小心轻放。”

高俊是他的心腹,二话不说将箱子抱了起来,脚步沉稳地进了李牧的大帐。

李牧环视几位副将,朗声道:“此事我会写信禀明王爷,诸位勿忧,车上的金银珠宝留待王爷处置,几坛美酒大家分了吧,算是提前庆功。”

他行事素来稳重,又提到会写信给临江王,众将便放了心,又都是好酒之人,立即去抱酒了。

高俊放完箱子退了出来,李牧陪将士饮了一碗长安美酒,便独自去了内帐。

他打开箱盖,里面的母子还在酣睡。

李牧先将虎哥儿抱了出来。

上次他抱虎哥儿,还是一年半前的事,现在虎哥儿都三岁了,肯定又不认识他了。

小家伙睡得那么香,李牧亲了亲儿子酷似他的眉眼,然后轻轻将儿子放到了床上。

安置了儿子,李牧重回箱子旁。

战局紧张,陈娇最近穿的都素淡,一袭白裙,头上只戴一根簪子,打扮得就像一个小家碧玉。

看着那张熟悉的美人脸,李牧目光复杂。

他曾怀疑陈国舅故意将女儿安排在他身边,但愤怒过后,李牧马上明白,娇小姐是陈国舅的掌上明珠,陈国舅真猜忌他,直接贬他的官便可,犯不着搭上自己的宝贝女儿。如果娇小姐不是陈国舅派来的,那是她与陈廷章合谋?

也不可能,以陈廷章对妹妹的占有欲,陈廷章绝舍不得让妹妹陪他睡觉。

思来想去,李牧更相信,娇小姐确实失忆过,之后被他伤了一次,她再也不肯原谅他,只是她为何要随他回平城,为何要与他虚与委蛇,为何又知道他与临江王的密谋,李牧始终摸不到任何头绪。

他一直把她当成天真单纯的小鹿,娇憨可爱,顶多脾气大了点,后来才知,她其实是只外表娇美的母老虎,她愿意的时候,会像只猫儿黏着他,她不愿意了,母老虎的本性就露出来了,就像她故事里讲的那样,她将公老虎赶到了另一座山头,不许公老虎再接近她与小老虎。

明明该生气的,现在看到她熟睡的样子,李牧竟一点都不气了。

公老虎、母老虎、小老虎,天生的一家人。

现在她没了山头,只要她愿意,他会把自己的山头分她一半,母老虎记仇,公老虎不记。

李牧弯腰,托起她的后背与腿弯,抱起来的时候,李牧发觉,她瘦了。

李牧将她放到了儿子身边,娘俩熟睡,他坐在一旁给临江王写信,禀明今日之事。

信送出去了,李牧回到帐内不久,虎哥儿有了动静。

外孙毕竟太小了,陈国舅不敢下太多的迷药,怕伤了外孙。

小家伙扭了扭身子,先用小手揉眼睛,李牧坐在床边,只觉得儿子的每个动作都无比可爱。

虎哥儿终于放下手,睁开眼睛,就看到一个陌生的男人。

虎哥儿眨眨眼睛,骨碌爬起来,左右看看,周围很陌生,娘亲在睡觉。

再看眼一直盯着他的男人,虎哥儿害怕地靠到娘亲怀里,小声喊娘。

“娘睡着了,要等会儿才醒。”李牧柔声解释道。

虎哥儿瞅瞅娘亲,记起了外公,大脑袋朝外望去:“外公呢?”

李牧目光微黯,低声道:“外公把你们送过来后,回去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节,李牧不想与岳父兵戎相见,但,他尊重老人家的选择。

外公不在,娘亲在睡觉,虎哥儿终于正眼盯着李牧看了,懵懂问:“你是谁?”

李牧笑了,握住男娃的小手道:“我是你爹。”

虎哥儿愣了愣,然后想起什么,一把拍开男人的大手,气呼呼地道:“我爹死了,你才不是我爹!”

李牧:……

他看了眼旁边的母老虎,然后问儿子:“谁说你爹死了?”

虎哥儿当然看娘,嘟着嘴道:“我娘说的。”

李牧笑道:“爹去打匈奴,你娘以为我死了,其实我没死,现在回来找你们了,虎哥儿你想,如果我不是你爹,外公为何要把你们送到我身边?”

虎哥儿呆呆地看着他,不知道该信还是不信。

李牧想了想,指着陈娇道:“我真是你爹,我记得你娘耳朵后面有颗小痦子,不信你看看。”

虎哥儿一听,立即去抓娘亲的耳朵了。

李牧提醒他是右边的耳朵。

虎哥儿不管,先翻娘亲的左耳朵,再翻娘亲的右耳朵,果然发现了一颗小小的黑痦子。

“我还知道,虎哥儿脑顶有两个旋儿。”李牧继续道,笑容温柔。

虎哥儿不懂:“什么叫旋儿?”

李牧低头,指着自己脑顶要儿子看:“这个就是,爹也有两个,你娘就一个,所以你长得像我。”

虎哥儿站起来,凑到男人身边,小手扒了扒男人脑顶,果然看到两个旋儿。看完了,虎哥儿抬手摸自己的脑顶,李牧攥着儿子的小手教他对准地方,虎哥儿发现自己果然有两个旋儿后,有点相信了,瞅着李牧问:“你真是我爹?”

李牧笑,抱着儿子走到铜镜前,让儿子看镜子:“你看咱们长得像不像。”

虎哥儿看向镜子,铜镜模模糊糊的,不像娘亲屋里的镜子清楚。

“看不清。”虎哥儿说了大实话。

李牧就抱虎哥儿去了外帐,叫高俊、高朗兄弟进来。

兄弟俩看到他怀里的男娃,都非常震惊,高朗甚至喊了出来:“小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