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传鸣点点头,笑眯眯地抱着炼乳。

陈双眼泪都要下来了,许愿也认出了那个罐头就是许老太太偶尔给她喝的,除了母乳以外最好喝的,许愿对许援朝的好感度上来了一些,也许这个爸爸是去找食物了。

许援朝揽住她的肩膀,“委屈你了,以后囡囡没奶了就喝炼乳,我会多换些回来。”

许愿睁着大眼睛,朝着他伸出手,许援朝大受鼓舞,先捏了捏她的小手,许愿咧着嘴笑了起来,她眼睛圆溜溜的,眼珠子又大又黑亮,显得脸更加瘦小了,许援朝试探地去抱她,见她没有再哭,就把她抱了过来。

陈双给他调整姿势,又问道:“这样好吗?娘会不会不高兴?”

许援朝亲了亲小闺女的嫩脸,许愿被他的胡渣扎了几下,偏过脸去,“啊啊啊!”

许援朝笑着拿着她的手刮他的胡渣,道:“我拿回来的和娘说什么,前两年日子难过,我也总不能见着侄子侄女饿死,现在时日好了,他们都大了可以不喝,我囡囡还小得喝。”

许愿挥舞双手,不乐意地皱起小眉头。

陈双没有说话,眼中的喜意怎么也遮不住。

许援朝回来全家人都是欢喜的,他在城里工作,每个月都有粮食的,这几年饥荒,可城里都是不断的,饥荒这几年,许援朝都是省下来给家里的。

今天所有人的粥都比往日里厚实一些,许老太太也给孩子们都泡了一碗炼乳,特地给许传鸣和许愿的那碗多加了些。

许老爷子在上头抽着旱烟,问许援朝:“最近城里有什么消息?”

许援朝:“我听说上面已经开始恢复了,咱们下边也很快就会好起来,据说很快就会增派粮食,公社马上也会恢复,我就是特地回来告诉爹一声。”

许老爷子烟杆子没拿稳,啪嗒掉了。

许老太太喜形于色:“援朝,你说啥?”

许卫国笑着大声说道:“娘,国家没有放弃咱们,咱们马上就会有粮食了!”

满屋子都备受鼓舞,许老爷子激动地眼泪都出来了:“社会主义好啊!□□会帮助老百姓的......”

十岁的许传光已经是个半大的小子了,忽然站起来目光灼灼:“□□万岁!□□万岁!”

下头几个小毛头有样学样。

吃过饭,男人女人们都去干活了,陈双今天就不用干活了,许援朝到许老爷子屋里头去,许援朝把这个月发的肉票和工资递给他,接着说道:“这个月的布票我给鸣鸣他娘了,孩子长得快,小愿贴着身子穿的衣服容易小。”

他们的眼中闪烁着鉴定的光辉,许愿不懂他们在念叨什么,却被他们眼中的光辉所吸引。

许老爷子没说话,许老太太着急了起来,这家还没分呢,怎么就能这样,“她一个小丫头,上头勤英、勤芬的......”

许老爷子瞥了她一眼,道:“没事,应该的。”又从票子中扯出一张布票,递给他:“让你媳妇自己也扯一身,苦了她了,一个人带两个孩子的。”

许老太太憋着气。

许援朝接过笑着说:“哪有娘辛苦,这布票我让她给娘做一身,我瞧着娘这一身还是我和阿双结婚的时候的,哪有媳妇穿新的,娘穿破的道理。”

许老太太没能绷住脸,且也就这儿子能知道她这一身穿了多久,心里头舒坦几分:“吃不饱穿什么新衣裳,别浪费票了,我都一把年纪了,不是娘说,这布票换粮食最实在。”

“娘,大家都要粮食,布票就不稀罕,现在这个世道都不要布票的,不如趁现在布料便宜,扯块布做身衣裳。粮食什么的,马上就会有的。”许援朝按着许老太太的肩,“儿子孝敬您的,您天天照顾囡囡和鸣鸣的,辛苦呢。”

许老太太生过四个儿子,三个闺女,一个儿子过继给了族中一个养不出孩子的人家,夭折了两个闺女,最疼的就是这个小儿子了,小儿子生得最像她,又聪慧,大一些就被城里招去做工人,脸上备有面子。

许老太太被他哄得开怀了,许援朝才走了。

走过片刻,许老太太这才意识到,朝着门那边唾了一口:“这滑不伶仃的,好话连篇的,当我是个老妖精啊,吃了你媳妇!臭小子,花言巧语的,看我下次吃你这一套。”

许老爷子慢悠悠地抿一口茶,也不点破她口是心非。

许老太太说道:“老头子,咱们家还没分家,这一口水不端平了,家里头怕是不太平,你咋就说同意就同意呢!”

许老爷子摆摆手:“谁敢有话说!这家,本来早就要分了!要不是碰上饥荒,是援朝,在城里省吃俭用的,全给送回来的,看看别人家,不是死了这个就是死了那个。他自个儿媳妇孩子都跟着我们吃叶子啃树皮的,他们有什么话说?等世道好了,这家一分,难道还能全靠着援朝不成。”

自是不成的,许老太太头一个不乐意。

许老太太没得话说。

许援朝回来,陈双就不用做饭了,夫妻两难得见一面,大伙也理解。就只剩下张招娣和刘燕子。

张招娣正在剥蒜,侧过头看正在炒鱼的刘燕子:“大嫂,你说援朝会不会私下里给弟妹东西?这回带回来的粮食比上一回的少。”

刘燕子瞥了她一眼,装盘出锅,不咸不淡地说:“给自己媳妇不是很正常吗?你家卫民私下里不给你东西啊?”

张招娣刚想说,能一样吗?看着她端着盘子已经往外头走了,白了一眼,傻子。

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小叔回来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家里头的饭菜是最好的。如今天气转暖,吃过晚饭周围的邻里都会过来走动,许援朝一回来,到许家来的人就更多了,进城做城里人是所有乡下人的梦想,许援朝是许家港头一人。

许援朝哪有心情同他们闲聊,急着老婆孩子热被窝呢,耐着性子闲扯了几句,看天要黑了,赶紧就说要回去了。

村人笑着说:“天黑了啊,天黑了援朝要办正事了,好了好了,大家都散了吧。”

陈双红着脸,瞪了一眼许援朝。

许援朝舔着脸儿笑,怎么的,他都素了大半个月了。

众人哄笑,各种荤话都出来,一个接着一个的离开了。

许援朝就急哄哄地拉着陈双进屋子里去了,许愿早就睡着了,许传鸣被许老太太带过去睡了,夫妻两久旱逢甘露,屋子里早早熄了灯,床榻的动静却是闹到了半夜。

刘燕子听着隔壁的动静,翻了个身,问道:“你说援朝和小双一直这个样子也不是这个事儿,夫妻两的,分隔两地,多难受啊。”

许卫国还沉浸在即将分配粮食的欢喜中,“咱们能有什么办法,还不得靠援朝自己。”

刘燕子想想也是,翻了个身。

另外一头,张招娣把许传根给哄睡了,放边上的小床上,推了推许卫民,“诶,你说,你弟弟会不会私下里给弟妹东西啊?”

许卫民刚要入睡呢,语气不耐:“我咋知道?你想知道直接问弟妹去!”

张招娣气呼呼地踢了他几下,“咱们还没分家呢,他要是藏私了,咱们可不就少拿了!”

许卫民真被她弄烦了,直接把她推边上去:“你在这边逼叨逼叨有个屁用,有本事找爹娘说去,一天到晚盯着这点。”

张招娣不敢再惹他,缩在一边,许卫民终于可以安心睡觉了。

一大早上,天还黑着,许援朝就要走了,又交代了陈双:“你先给娘做一身衣裳,你自己的衣裳晚一点再做,知道吗?”

陈双心里头敞亮,甜滋滋地朝着他笑,点点头。

许援朝不舍拉着她的手,说:“双儿,等世道好了,我再寻个机会把你们都接城里去,你要是缺什么了,和娘说一声,来城里找我。”

陈双亦是难受,仍是笑着说:“娘对我们很好,你放心。”

许愿已经醒了,含着手指头,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许援朝亲了亲她的小脸蛋儿,万般不舍,“乖囡囡,别折腾你妈,爸爸下次回来再给你带好吃的。”

许愿听得懂好吃的,手指头从嘴里拿出来,咿呀咿呀,小嘴蠕动着。

陈双:“可能饿了,你快走吧,别耽误了。”

许援朝点点头,抱了抱娘两,背上军用包出门了。

许愿睁着大眼睛,这个爸爸又要出去找食物了吗?

第3章

许援朝走后,许愿可以每天都喝炼乳了,陈双奶少,只够她喝早晚两顿,她一天是吃四顿的,中间有一顿在许老太太那儿,原本偶尔喝米糊的,现在许老太太也天天给她喝炼乳了。

小婴儿的日子无非就是睡了吃吃了睡,但吃的好了,长得也是肉眼可见的,原本虽然长得白,但因为营养跟不上,有些黄瘦,如今吃的好了些,长了些肉,也退了黄气,白嫩得很。

许老太太越养越觉这囡囡招人疼,只有要拉屎拉尿了会哼哼唧唧,饿的时候嚎两声,平日里怎么样都不哭,冲着人咯咯笑,就讨人欢喜,抱着她出去,定是要转了好几圈才回她手里头。

倒也有些稀罕,也乖囡乖囡地叫了起来。

生产大队也一个接一个的好消息传来,先是每家分了一点粮食,然后宣布人民公社也将恢复。许家港的人纷纷相互奔走,告知。

很快许家港公社就开了一次会。

大队长又恢复了以前的意气风发,在台上宣读,“......人民公社再次恢复,大家一起吃大锅饭,一起劳作,所以,人民公社恢复以后,就不再分配粮食。此次公社恢复,每个人的粮食将按照每个人的工分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孩子一律是固定的.......”

下面嗡嗡嗡的声音响起来,大队长环顾下面:“谁偷懒,就吃的少一点,谁做的多,就多吃一点。公社是我家,成就靠大家,跟着□□走,社会主义农民好!”

不少人站起来一起吼了起来,散了会,三三两两的走在一起说着会上的事情。

“以前不是说的好好的吗,共产主义就是要让大家吃饱,现在怎么还分个三六九等,弄得和资本主义似的!”张招娣满腹的抱怨。

许卫国皱了皱眉,没有回头望,看向许卫民。

许卫民觉得丢脸,呵斥道:“你瞎说什么!人民公社是□□领导的,什么资本主义,小心被人捉进去。”

许卫民也烦心,可也没得张招娣这般嚷嚷开来。

张招娣紧张地看了看左右。

张招娣自然烦心,因为按着工分,她肯定分不到多少的,指望许卫民也不可能,还好以后几个孩子不用愁了。

回了家,许老太太踩着小脚就过来了,陈双接过她怀里的许愿,许愿亲昵地蹭蹭她的脖子。

许老太太忙问道:“咋样啊?”

“公社马上就要恢复了,下一批粮食来了,就开始去大食堂了。不过以后就按工分了,多劳多得。”许卫国简单地概括了一下。

许老太太是小脚,所以没办法下地干活,以前在公社也都是干轻活的,也有些忧心。

许老爷子说:“你和援朝媳妇还是做些轻松活,我那份可以匀些给你,援朝媳妇有援朝。”

张招娣眼前一亮,眼巴巴地看着许卫民,心里头挠心挠肺,对啊,还有援朝的粮食。

许卫民哪好意思开这个口,佯装没看见。

陈双本就没打算干累活,公社重新恢复了,家里头没人带囡囡了,交给几个丫头,陈双不放心,尤其是勤英那丫头,陈双打算自己带身边。

许老太太回了屋,叹了口气:“也不知道卫民和招娣能不能勤快一些,现在公社谁愿意惯着他们,以前偷奸耍滑的多,现在饥荒刚过去,大家对粮食都看得紧,干得少吃的多,谁乐意。”

许老爷子加了点烟草,吸了几口吐出一大圈,“卫民媳妇花花心头太多,现在公社恢复了,援朝自己不吃不喝的,现在还有什么脸面吸弟弟的血。”

“你说怎么两个又蠢又懒的就凑到了一起。”许老太太怎么也想不通,怎么两个人又蠢又懒的,就做了夫妻,以前相看的时候,张招娣在家里头不是照顾几个弟弟妹妹,勤快的很,嫁过来之后,一年比一年懒,懒也就算了,还蠢!

许老太太真是觉得倒了八辈子血霉,原本就觉得二儿子太懒惰了,怕以后成为懒汉,挑人的时候,就想找个勤快一点的,张招娣她娘生了五个闺女才生了一个儿子,张招娣是老大,照顾下面几个弟弟妹妹的,就挑了她,没想到嫁过来没把许卫民带勤快点,自己越来越懒,还是这么个蠢货。

由于这一番话,大家也纷纷勤快了一些,公社里已经开始分配任务了,关系到吃不吃得饱,也都勤快了一点。

陈双的工作向来都是比较简单,许援朝走之前也和大队长说过的,大家对许援朝心存敬畏,对陈双自然也客气,她就负责仓库里记录,进多少粮食出多少粮食。

张招娣自然羡慕得很,这种工作虽然工分少,但对于女人肯定是吃得饱的,不像在田里,得辛苦不少才能吃得饱。

许老太太是小脚,也干不了重活,就干一些调节性的活,根据季节换的。

许愿被带了出去,她很少出门,每回出门,她都希望能看到更多的植物,她已经零星地可以听懂他们的语言了。

走过田埂的时候,许愿看到那些人在田里插一个绿色的草一样的东西,田里全是人,原来这个时代还都是人干活的,她看得美滋滋。

陈双同人打招呼,穿过田埂,到了仓库这边,就有不少女人坐在仓库门口。

多数是食堂里干活的,还没到烧饭的时候,就坐在仓库门口闲聊,现在四月份底了,天气好,许愿也穿的少了。

“你家小囡吧,来,让我来抱抱。”

许愿很快就换了个怀抱,外头日烈,她眯起眼睛,小嘴微微张开,一副迷蒙的模样。

“哎呦,长得可真俊啊!像小双。”

“这眼睛就像援朝了,这样长得真好,眼珠子又大又亮的。”

陈双也是双眼皮,就是生的比较秀气,双的浅,整张脸瞧着就是秀秀气气的,看着便是很干净的长相。

陈双笑着说:“小孩子嘛,大了就没这么大了。”

胖婶小心地抱着这小洋娃娃,许愿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笑了开来,那眼睛里像含了水一样。

“诶,小时候这么大,大了肯定也不小,这睫毛,我滴乖乖,可真长啊!跟个洋娃娃似的。”胖婶凑近看。

“乖囡囡,不怕生的哦。”

转了一圈,许愿笑呵呵得谁抱也不哭,生的又这般漂亮,谁都忍不住喜爱几分。

陈双暂时还没什么工作,暂时的仓库里也没什么粮食,就带着许愿窜窜,倒是跟食堂的人给混熟了,许愿讨人欢喜,走到哪儿都有人想抱抱,又不哭闹的。

许老太太那边没事的时候,就会过来看看,以往两个月,许愿都是许老太太带的,许老太太倒也真有几分惦念。

除了陈双,许愿最亲的自然是许老太太,见面就扑上去,可把许老太太高兴的,当真是没白疼她。

陈双笑着递上去,孩子多些人喜欢当然是最好不过了。

许愿记得许传鸣一直叫她奶奶,她试着发音:“来,来,奶......”

许老太太惊奇地问道:“诶,囡囡啊是在叫奶奶?”

陈双也正惊奇着,七个月还刚开始会崩一两个字,不过,陈双道:“肯定是小愿想奶奶了是不是?以前都是奶奶带的。”

旁的便说:“哎呦,和奶奶亲呢!这么小就会叫奶奶,平时没少教吧?”

许愿抱着许老太太的脖子,亲昵地蹭了蹭她的脸。

许老太太拍了拍她的屁股蛋儿,笑开了:“这小囡怪粘人,没白疼你。”

陈双高兴得很,原以为娘不喜欢姑娘,看来也是很疼孩子的,在仓库干活之后,她的闲暇时间就多了,上次许援朝带回来的布票扯了两匹布,一块棉的就给两个孩子做里衣,另外一块,陈双打算给许老太太做一身。

没过半个月,公社大食堂就开起来了,陈双的工分少,就一荤两素,她端着自己的碗过去,胖婶悄悄在她碗里多放了块鱼肉。

陈双呆了一呆,胖婶挥了挥手,赶紧让她走。

陈双盖上盒子,怕给胖婶惹麻烦,回仓库吃了的,待饭点过了,她去洗碗的时候,胖婶主动过来帮她抱许愿。

“婶儿,这怎么好意思。”陈双低声说道。

胖婶逗着许愿,悄声说:“诶,没事儿,我也不能经常照顾你,我看今天时机好。你不是奶少吗?多吃点,别饿着乖囡囡了。”

陈双不知道怎么感激好,倒也发现了,竟是有了囡囡后,她人缘竟是变好了,每天都有人来抱囡囡,都不用她操心的。

写给丈夫的信上,陈双就写道:突然感觉小愿好受欢迎,娘一开始不冷不热的,现在经常过来看小愿,胖婶还多给我加菜......忽然觉得,我是母凭女贵了。

写完这些,陈双就笑了。

第4章

天气逐渐炎热,五月份就是农忙的时候,仓库里因为进了粮食、苗子,陈双就繁忙了许多,每天拿出多少粮食,用了多少苗,都需要记录,陈双是上过学的,大队长过来视察过几回,看她记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就放心了。

许爱党说:“哎,妹子,还是你们这读过书的做这种活让人放心,这记得我一看就懂。上回村长家那大儿媳妇,记得那叫一笔烂账,弄到最后啥都算不清,你我就放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