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莱把破军包往她怀里一塞,许愿手一沉,有些好奇地打开来看一看,里面盖着一条军大衣,柯莱把军大衣翻开一点,军大衣的里头都是钱,许愿把包合上,仰起头:“这么多?”

“嗯,苏联那边食物问题很严重,我就拿食物去换,他们都很乐意,我会苏联话,身份上做了一番假,一点一点地把钱换成了人民币,所以用的时间比较长。大衣的隔层里面还有,你最近怎么样?放你那边安全吗?”

许愿点点头:“我搬出来了,你要不要先去我那边洗个澡换身衣服?”

柯莱摇摇头:“越破越旧才好,你搬出来了?在哪里?一个人吗?”他皱着眉,担忧地望着她。

许愿和他说了一下这些日子的事情,柯莱眉头紧皱,听到许国安跟她一起,微微松了一下:“不要再去摆摊了,我回来了。”

柯莱又落在她的手上,眉宇间的不愉清晰可见,嘴巴抿起。

许愿浅笑,眼睛弯起:“现在不了,你是要先回家吗?”

柯莱看见她的笑容,柔和下来,“先把家里的事情给处理了,我再来找你,你住哪里?”

许愿把地址告诉他,柯莱记下了,把身上的列宁装脱下来给她,这列宁装里头还封着内封里头藏着钱。

许愿衣服没买成,赶紧先把钱拿回去藏起来,把衣服都拆了,来来回回清点了几遍,柯莱带了一万多块钱回来!

真是巨款。许愿依旧放这个破军包里头,藏衣柜里用被子给压住。

柯家的老三回来了!穿的破破烂烂,在外头转了三个月才回来,一回来,柯父柯母就来气,见他这般破旧,又嫌丢人,碍于外边的言论,还得装出一副喜极而泣的模样。

家里头早把他的床铺给收起来,柯莱在家里头睡了几天地板,柯父柯母就让他回乡下去。

柯莱顺从地回了乡下,没过几日,柯家叔公赶来:“你们把阿莱过继给我!既然你们不想要这个儿子,就给我!”

柯父柯母一开始还推脱说没有,柯家叔公说了一句:“反正你们也不想给他讨老婆,你这家里头也没他的立足之地,你们不疼我疼!”

柯父柯母有些动摇,柯家儿子四个,的确太多,家里头不够分,这三儿子本就不讨喜,过继了正好甩手,佯装百般不舍后,还是同意了。

回了趟老家,把过继的手续给办了,就把柯莱的户口迁到柯家叔公那边,成了柯叔公的孙子。

第38章

许愿现在不住在厂里, 也就不大清楚柯家的事情, 许家人也很少过来, 除了偶尔王兰香过来看看许国安, 念叨她几声, 说找对象的事情, 什么小萍找的对象多么合心意, 也是看她最近不摆摊子了, 觉得她“悔改”了。

柯莱把自己这边事处理了一下, 柯叔公不放心他, 听说他要留在城里, 也要跟着留在城里, 柯莱也随他, 在许愿租房子附近找起了房子,柯叔公问他是不是想在城里买房子。

这年头愿意卖房子的可真不多,谁家会有多的房子拿出来卖, 少之甚少,柯莱也只是想找个落脚地,如果能买下来最好, 买不下来也没办法。

柯叔公竟然二话不说, 拿出了一千块钱, 这年头一个老人能存下一千可不容易。

柯叔公说:“国家给我的补贴,我都存着呢, 你没个房子, 哪里好讨媳妇, 你爷爷奶奶也偷偷给我了点钱,说存着给你娶媳妇,应该够你买个不小的房子,我还给你留了点钱,娶媳妇用的。”

柯莱又好笑又心酸,哪里能要他的钱,推了回去:“我不用,我们先不买房子,先在附近找个租的,媳妇不急,会有的。”

柯叔公急得要命,连拍他好几下脑袋:“啥租房子,多不划算啊,当然是要买,又不是没钱。”

柯莱也知道老一辈的想法,折中道:“暂时也没什么好的房子,先租个小的,再看看有什么好的房子要卖,我自己有钱,您放心。”

柯莱就就在附近租了一间别人家专门用来出租的,单独一间小平房只有二十来平,两个人住刚好,柯叔公:“哎,这城里有什么好的,这么挤的房子,娶了媳妇两个人住倒也凑合,以后要是有了娃,咋住啊!”

柯莱也不愿意委屈许愿住这么个小屋子里,把柯叔公安顿好,他就去找许愿了。

许国安开的门,看着门口站着一个不认识的年轻人,问道:“你找谁啊?”

柯莱见这小子还算有防备地只开了道缝隙,略满意,道:“我找你姐。”

找我姐,容不得许国安多看几眼,朝屋里喊道:“姐,有人找你。”

许愿正要准备做饭,忙解下围裙,出来:“谁啊?”

“我不认识,男的。”许国安侧过身。

许愿一看,把门开了,“柯大哥,你来了啊。”

柯莱跨进来,把门给关上了,许国安愣了愣,看见他熟稔的动作,都有些怀疑,他是不是经常过来,可他一直在这里,也没见过这个柯大哥啊。

“我把事情都处理好了,现在在你附近租了间房子,叔公和我住在一起。”柯莱说着,跟着他们往屋里走。

许国安忍不住凑到许愿身旁,低声问道:“姐,他是谁啊?”

奈何柯莱的耳力向来很好,他眼中含笑,看向许愿。

许愿回头来看看他,抿唇一笑,不说话。

“我是谁?我是你姐夫。”柯莱说罢,笑着和许愿并肩走进去。

留下许国安一个人张着嘴巴,呆愣愣地望着两个人的背影,姐夫?啊呸,啥时候冒出来的啊!

许国安挠心挠肺,他在他姐这边住了这么久,就没见过这个人!她姐平时除了买菜出去,也没怎么出去过,怎么就突然冒出了一个姐夫!

许愿去屋里拿东西,让许国安泡茶,许国安打量着他,满眼皆是挑剔,柯莱镇定自若。

许国安肃正着神色,问道:“你和我姐怎么认识的?什么时候处的?”

柯莱抿了口茶:“认识很久了。什么时候开始处的就不告诉你了。你马上就要高三了?考大学吗?”

许国安对于他岔开话题不是很满意,恶声恶气地说:“关你什么事!”

许愿拿了包过来,听闻这句话,呵斥道:“国安,怎么说话!”

许国安不服气地撇过头,不想看他。

许愿把军用包给他,道:“国安脾气不好,他就这样。都在这里面了,你房子租在哪里?”

柯莱接过包,报了个地址,问她:“你自己有没有留一点?”

许愿摇头:“我手里还有,不用。”

柯莱从口袋里掏了掏,把口袋里的两百块塞她手里,“不要太省。”

许国安瞪大眼睛,看着一对花花绿绿的票子塞在他姐手里,他姐也不客气,点点头,就放口袋里了。

许愿问道:“吃午饭了吗?我现在去做。”

“今天不了,叔公还在家里,他应该也在做了。”柯莱想起柯叔公,想着什么时候带小愿去见见他,这老头大概是要高兴坏了,柯莱嘴角不禁擎着笑。

许愿担心他们两个男人不会做菜,叔公想来也一把年纪了,责怪道:“你带他一起来吃不就行了,你等等,我今天买了只鸡,我做好了你带回去点。”

柯莱跟着她一起进了厨房,许国安郁闷地在外头张望,看着两个人非常亲密而熟悉,许愿一个回头,他就知道她要什么,递了过去,就像是排演了很多遍一样。

许国安有些安慰自己,也许他还不错,还知道给姐钱,虽然不知道他是那个土坑里爬出来的。

柯莱带着一碗鸡肉回来了,柯叔公烧了两个菜,若是他一个人吃肯定是不舍得烧荤菜的,可是有阿莱在,他切了一点点肉,烧了一小碗的红烧肉,也切的很好,肥肉上只带一点瘦肉。

见柯莱拿了一碗烧好了的鸡肉回来,柯叔公诧异地问道:“哪里来的鸡肉?”

柯莱语气自然:“你孙媳妇给的。”

柯莱虽然过继给柯叔公了,但柯叔公没要求他改称呼,觉得不然对不起地底下的兄嫂。

柯叔公脑子一时间便是转不过来,啥孙媳妇?随即蹿了起来,别看他腿瘸,手脚可利索了!小老头眼睛都亮了,小心翼翼地问道:“你对象?”

柯莱被这小老头给逗乐了,笑着把碗放桌子上,点点头。

柯叔公笑容越扩越大,手下也没留情,拍得他啪啪作响,骂道:“臭小子,瞒的这么好!连个风声都不透,啥时候找的,你才回来几天,不可能手脚这么快吧?女孩子长啥样啊?家里怎么样啊?”

柯叔公恨不得立即就见着那姑娘。

柯莱说道:“下次带她来见你,长得很好看,性子也好。”

柯叔公一听,不免高兴,随即又担忧,“阿莱啊,这么好的姑娘,知道咱们家的情况吗?”

柯叔公看自家孩子肯定是哪哪儿都好的,可也有自知之明,柯莱一没工作,不是铁饭碗,就没得分配房子,再来还是家里过继出去的,柯叔公不免担忧女方家里的看法。

“她知道的,您别多想,她就在这个附近,她家里头也比较复杂,我慢慢和您说。”柯莱把他按下去,给他盛饭。

“她家四个孩子,她排第三,上头一个兄长一个姐姐,下面有个弟弟现在和她住在一起,原本她是要顶她妈的职位,她姐回来之后,她妈就把职位给了她姐......”

柯叔公气愤地拍桌子:“太不像话了,手心手背都是肉,偏心的,和你爹娘一个模样!逼得这般好姑娘都逃出来的,哎。”

想想柯莱的情况,又觉两个人挺般配的,都有这般偏心的父母,既然对方情况也不是太好,柯叔公就松了口气,若是太好了,反而不配。

柯叔公吃着未来孙媳妇做的鸡肉,想着一定要给阿莱买套好房子,才能好娶老婆。

吃过饭,柯莱就开始忙正经事了,他这么要紧铤而走险去苏联倒卖,也是为了筹集资金创业,沪市今年年初刚确立的改革开放,他们所在的这个区比较偏,目前投资办厂比较少,但主城区那边,已经开始有了繁荣的苗头。

柯莱去废品站买了一辆破旧三轮,然后淘了一些废旧机器,他租的房子有些小,就运到许愿那边,很快院子的角落里就堆起了一堆破铜烂铁。

许国安就看着他对着一堆破铜烂铁拆来拆去,他姐也习以为常,还给他端茶送水的。许国安就看他不大顺眼,觉得他没做正经事。

许愿习惯了,也知道他估计是想弄台什么机器出来。

吃晚饭的时候,许愿让柯莱把柯叔公带过来一起吃饭,柯叔公还特地换了一身衣服才过来,觉得头一回见面就空手上门不好意思,非要去买点东西,柯莱好生一顿劝。

柯叔公见着许愿就是笑成了花儿,也不敢吓着人家小姑娘,把特地包好了红包塞许愿手里头,许愿哪里肯收,柯莱也是清楚叔公的性子,让她收下了。

柯叔公简直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了,回去的时候,一路上念叨:“你这臭小子眼光不错啊,媳妇挑的好,这姑娘看着就舒服。”

经常来许愿这边喝茶聊天的教授们也发现了柯莱,因着对面的大学是工科大学,还真有不少懂他这一手的教授。

“诶,小伙子,你这是在做车床吧?”杨教授有些稀奇。

柯莱点点头,抬起头:“您看得出来?”

“嘿,小子,我可是行家!你学过?看样子很专业啊,有图纸吗?”杨教授来了兴趣,也跟着他蹲下来。

“自学的,有草图。”柯莱把草图递给他。

杨教授细细观摩,其他几个教授也围了过来,有懂得又不懂的,都七嘴八舌地说着。

“你是在做数控车床?你改进了?”

柯莱一边弄一边说道:“是的,目前大多数工厂里还都是普通的车床,但以后肯定是要数控的,操作界面当然是越简单越好,我做了点改进。”

杨教授大为惊讶,这年头能搞得出数控车床可绝不是一般的行家,国外五十年代初就研制出来了,我国五八年还是水木大学费尽千辛万苦研制的,真正应用可是过了好久,又闹了这么多年的革命,技术什么的,都落后了一大截。

“你这打算怎么弄?”

柯莱也不藏私,简单地和他说了一下他的想法,杨教授频频点头,眼睛越来越光亮,他也就顺势搭了把手,两个人一起弄。

自此,杨教授就每天都来报道了,比柯莱还关心这台车床,但凡缺了什么零件,他还急呢。

柯莱就骑着三轮车去各个收废品站去。

柯家听到的消息就是:“老柯啊,你家柯莱现在天天骑着三轮车收废品诶,他不是跟着你叔叔回乡下去了吗?”

柯家父母笑不出来,干笑几声:“这孩子现在跟着他叔公,我们也不清楚。”

暗地里恼怒不已,这个儿子都过继了,他们搭理都不想搭理,最好别找上门。

八月底的时候,高考的成绩就纷纷出来了,一封封入取通知书也就下来了,现在都是高考过后填的志愿,分数不出来,谁心理都没有底,许愿无意上大学,她特地语文和历史都留了白,填了全国最好的两所学校,就是怕挤占别人的名额。

“请问,这里是许愿家吗?”刘倩问道。

“不在咯,小愿住出去了。兰香啊,有人找你家小愿!”

王兰香抱着孙女走出来,问道:“谁啊?”

刘倩还没来得及笑话那人话语里的意思,忙道:“你好,我是XX中学的老师,请问您是许愿的母亲吗?”

听闻是老师,王兰香先是一愣,又有些敬意:“您,您好啊,老师,是,我是,您找我家小愿?可我家小愿已经不读书了啊!”

“妈,是谁啊?”许国平走出来。

刘倩笑着说道:“是这样的,许愿参加了今年的高考,她考的很好,但是她的志愿填的不好,我觉得她可以再复读一年,可以考首都大学、水木大学,许愿同学的数学、物理、生物都是满分,她的语文和历史似乎是差了一点,只要补一补,我们学校的校领导都非常希望她能够再参加一次高考。”

刘倩的话一落下,王兰香就呆住了,坐在楼道里的人纷纷走了过来,对面那户人家小心翼翼地问道:“首都大学水木大学是不是最好的大学啊!”

刘倩笑着点点头,“是的,许愿同学非常有希望。”

“我滴个娘啊!”

王兰香滞愣着,刘倩疑惑地望着她:“那个,请问许愿同学在吗?”

第39章

王兰香内心有些复杂, 小闺女都住了出去, 家里头也打算放弃她了, 这个时候跟他们说要让她复读考大学, 想想全国最好大学有一些心动, 可随机又打消了, 家里头哪里有钱给她去读大学。

楼道里的人七嘴八舌地说:“小愿搬出去了, 老师, 真那么厉害?可以考最好的?那这次为啥没能考上啊?”

搬出去了?

刘倩眼中划过一丝疑惑, 解释道:“因为许愿同学的历史和语文相对薄弱, 她的志愿报的是首都和水木大学, 但是她数学、物理、生物都是满分, 只要语文和历史提高了就好了。”

“小愿这么聪明!兰香啊, 那可是首都大学啊,要是我家志明,砸锅卖铁都得供出来。”

“就是啊, 出个大学生呢,一般大学出来都能包分配,更何况是最好的大学呢!”

许国平心里头不痛快, 扯着嘴皮子笑:“我们家哪里供得起啊, 再说大学出来都多大了。”

“诶, 话不能这么说,这名牌大学生出来, 哪里愁找不到人家啊!”

“对啊, 你们家这么多工人哪里供不出一个大学生。”

刘倩也殷切劝说, 列举了大学生的好处,王兰香的笑容有些牵强,许国平臭着一张脸色,屋里的人都出来了,许大福也脸色一变,不愿多说,把许愿的地址告诉了刘倩,就把门一关。

刘倩有些不明所以,周围邻居才七嘴八舌地告诉她这许家的事情。

离开筒子楼,刘倩有些忧心忡忡,看来许愿的情况不容乐观,学校虽然愿意给她免掉学杂费,但是没家里的支持,生活可怎么办。

刘倩就着许大福给的地址,找了过去,反复看了一遍,院子的门是半掩着的,里头似乎有不少人,她敲了敲门,轻轻推开一点,扬声道:“请问,许愿同学在这里吗?”

屋里头有几个男人,对着一对铜铁,刘倩觉得自己应该是走错了,忙道:“不好意思,找错了。”

“诶,没找错没找错,小愿!有人找你!请进请进!”杨教授笑呵呵地抹了把汗,额头上就一片黑了。

刘倩朝他点点头,笑着走进来,环顾这院落,暗暗猜想许愿的情况。

许愿走出来,看到是刘倩,便知是高考的事情,道:“老师,您怎么来了。”

作为老师对于好学生肯定是会多几分喜爱的,刘倩做老师这么多年,尤为可惜许愿,若不然也不会不辞辛苦地找上门来。

“我是来告诉你高考成绩的,虽然你填的水木和首都大学没能考上,但你数学物理生物都是满分,学校觉得你这样太可惜了,希望你可以考虑一下复读......”

许国安听到这话,眼睛都亮了,“我姐数学物理生物满分?!”

刘倩也认得许国安,许愿读高三的时候,许国安正好高一,姐弟两时常一道回去,笑着点点头:“是的,许国安同学,你可要好好向你姐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