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东风村不断地拆了旧房子,家家户户都造起了新房子, 二层小楼、三层小楼, 远近闻名的富人村, 今年电视台特地来报道了这个村子。

通往村子的路平坦而宽敞, 两边的稻田里摇曳着金黄的麦穗,两台收割机在工作着, 其余的田地里没有别人。

摄影师扛着摄影机一边走一边拍, 进了村里,村里的幼儿园小学刚好放学了, 小孩子们欢呼着跑出来, 幼儿园的墙壁上五颜六色,画着童趣的画, 一看就知道是幼儿园。

随行也惊叹道:“这幼儿园都这么好吗?这还是村吗?”

过来接小孩子的老大爷笑着说:“咱咋不是村了啊?咱就是东风村啊。”

女记者不好意思地笑笑:“大爷, 你们这村太好了,瞧着比城里还好。”

老大爷自豪:“那是当然了, 小孩子的教育, 似最不能耽误的。”

老大爷夹着沪城话,却也能听得懂,摄影师对着他拍下了这话, 心里也是感叹,这个村里连个老大爷都这么厉害。

他们索性让老大爷介绍了一下村子。

老大爷踱步:“我们村啊, 乡下不久这个样子嘛, 也没啥好说的。这边原本是我们村的老房子, 现在大家都在另一边造新房子了, 这里就建了幼儿园小学,今年刚建好的,孩子们就不用跑老远读书了,年轻人都在厂里上班,恒通知道不?”

几个年轻人忙点头。

“咱们村的,老大老大的厂,就六年前,我们这儿还和别的村没两样哩!”老大爷看到小孙子的身影,忙要去接他,不想搭理这群人了。

女记者看着幼儿园门口热闹的场景,感叹道:“被他说得我都想住这里了,过得也太舒坦了。”

“这可是咱们沪城有名的富贵村,一家人就算什么都不干,也不愁没粮食,每年还有钱拿,就这些地,都是机器在种,人不管的。年轻人去恒通,一家人就够活了,完全就是自给自足的,现在村里的孩子上学都很便宜的......”助理说起来头头是道。

来了东风村就不能不提起恒通,这家企业基本上垄断了江浙沪的数控车床,就在今年年初,研发出一款领先世界的数控车床,被国家列入了重点关照对象。

这边还有森源的研发基地,搭建在一片树林里,也当附和源于森林的品牌宣传。只要稍微关注一些商业消息,就不得不感叹这对夫妻真是了不起。

一个卖饭团,一个捡破烂,谁能想到有今日。

今天是柯莱的生日,许愿提前下班回家做饭了,买了一个蛋糕,夫妻两好似很有默契,柯莱也提前下班了,许愿想准备的惊喜都没来得及,夫妻两一起做了一个晚饭。

插上蜡烛,许愿笑着捧着脸:“好了,你可以许愿了。”

柯莱眼神里只有她,轻笑:“好,我要许愿了。”

许愿催促:“许啊。”

“许好了。”柯莱直接把蜡烛给吹灭了。

许愿后知后觉,才明白他什么意思,脸上漾开了笑容,嗔怪道:“白白浪费一个愿望。”

两个人都不是很爱吃蛋糕的,许愿也是买了一个小蛋糕意思意思,两个人吃过饭,就到院子里去散步消食了,望着夕阳,他好似有感应似的,道:“唯愿与卿生生世世,小愿,不管你在哪里,我都会去找你的......”

两个人十指相握,眼中有盈盈的金光流动。

许愿张开嘴,好字刚落音,身体就传来熟悉的感受,这一回她没有惊慌失措,安静地遁入了黑暗。

“柯莱会继续和我一起吗?”

“不好意思,柯莱是谁?”

“......”

“亲爱的宿主,你将进入下一个世界......”

—— —— ——

“许国安,许国安的录取通知书!”

许国安狂喜,许国平和苏玉琴沉下了脸色。

“你怎么参加高考了!”

许国安神色倔强:“我要读大学!”

苏玉琴语气高昂:“我们家什么情况!哪里供得起你。”

许国安脸色一白,看向许大福和王兰香,王兰香看了看丈夫,讷讷道:“国安啊,要不咱......”

许国安不想听下去,夺门而出:“你们不供我没关系,我自己来!”

许国安憋着一口气,他一定要上大学一定要上大学,因为是他偷偷复习去参加的高考,许国安只考上了一个普通的大学,就在沪城,许国安不想一辈子就关在这个厂里,他要出去出去!

“随他去,看他自己怎么上!”

许国安想很多法子,卖冰棍卖汽水,后来发现隔壁市里有个批发的地方,摆摊卖一些小玩意,终于在大学开学前攒够了钱。

开学的第一天,他穿着半新不旧的衣服坐在大学的课堂里,有些紧张地等着老师。

“同学,请问旁边有人吗?”

忽然听得一声细语,许国安抬头,是个很秀气的女孩子,他结结巴巴说:“没,没人。”

女孩子坐下了,细声说道:“你好,我叫陆晓敏......”

第65章

“小愿, 在想什么呢?”许爱英看女儿又发起了呆, 有些担忧地看着女儿, “是不是哪里不舒服了?”

许愿回过神来, 对上许爱英担忧的眼神, 浅笑道:“没有, 妈妈,我在想马上就要开学了,我得抓紧看书了。”

许爱英握住她微凉的手,道:“下学期就初三了,中考要紧,你要不少年宫就别去了?”

“没事的妈妈, 我就双休日去去。”许愿今天就是去了少年宫,原主一直在学舞蹈, 记忆里似乎还是个不错的兴趣, 许愿今天去感受了一下, 这个时代的舞蹈还挺不错的。

女儿心情刚刚好一些,许爱英也迁就她,把本到了嘴边话咽了下去,语气严厉道:“不可以影响成绩, 要是成绩下滑了,就不许去了知道吗?”

许愿点点头, 乖乖地说:“我知道了。”

许爱英满意地摸了摸她的头发, 又放柔了声音:“你现在学习要紧, 当初送你去学跳舞是培养你的气质, 你喜欢留继续练,但要分清楚主次。今天想吃什么?妈妈回家给你做?”

“都可以,妈妈做的我都爱吃。”许愿笑着仰起脸颊,右脸的小酒窝浮现。

公交车上提醒下车了,许爱英急忙拉着女儿下来,就到了S大了,母女俩挽着往S大旁边的家属楼走,周围来来往往的学生很多,许爱英的父母是S大教授,她是独女,离异以后就带女儿搬回了这里。

两老都在前年相继去世了,母女俩相依为命,走到最大的一栋家属楼这儿,楼下一边纳凉一边下棋的老教授们笑着说道:“爱英回来了,小愿,快过来帮我看看这一步怎么走。”

许爱英笑着应道:“诶,又在下棋了啊?”

对面的老教授就说道:“不行不行,你这犯规犯规,小愿不能帮他看。”

许愿忍俊不禁,这群老人就像是老小孩,笑着说道:“不偏帮不偏帮,我就看看。”

许愿过去看了看,虚虚地指了指,老教授眼睛一亮,她立即后退一步,“我看不出来,唐爷爷,我先上去啦。”

许愿转身跟在许爱英后面跑了,唐教授立即就走了一步。

“还说不偏帮!鬼丫头!”

许愿吐了吐舌头,挽着许爱英的手臂上楼,楼道窄,上面下了人就得避让一下,见了母女俩都打着招呼。

许爱英一脸笑容地走上来,打开屋子,陡然凉快了一下,母女俩才舒了口气,把手里的东西放地上。

就母女两个人住,这是85年造的新楼,补偿给这些曾经在那十年受到不公正待遇的老教授们,所以有七十平米,两个人住是相当宽敞了,许爱英是个爱干净的,屋子里收拾得整整齐齐。

天气炎热,两个人先喝了一大杯水,才缓解了脸上的热意,开了顶上的风扇,许爱英就去做饭了,许愿回自己的小房间,马上就要开学了,许爱英已经提前给她借了初三的书,对于学习上的事情,许爱英是个标准的严母,不容许有一丝的懈怠。

原主成绩也还不错,一直是在中上游,就性格有些内向,也许是父母离异的打击太大,从记忆里,小时候还有些骄纵的小姑娘,九岁的时候忽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故,父亲在外面和别的女的好上了,许爱英眼里揉不得沙子,直接就要离婚了,当时许教授夫妇还在,心疼孙女,什么都给最好的。前年许教授夫妇也走了,小女孩性子就内向了不少。

许愿安静地看了一会儿书,从七十年代学过来,一直在增加难度,现在好多高中的内容都挪到初中了,但对许愿并没有多难。

稍微看了一会儿,许爱英就在外面喊了:“小愿,吃饭了。”

许愿放下书,小餐桌上已经摆了一荤一素一汤,两老走后,这就是母女俩的标配了,偶尔加一个凉菜,许爱英已经盛好饭了。

做的是土豆丝和排骨,许愿一边吃,一边听她说着。

“你数学不好,我和王教授说过了,这几天你去她那里补习补习,唐教授说你最近书法长进了......”

许愿也不反驳,虽然她的数学很好。

许爱英尤为重视女儿的教育,不管穷什么,都不穷她的教育,在这样一个年代,不可谓不先进了,她的工资大半都是花在与许愿身上的,在许多人眼里,简直就不能理解。这也是刘建文没离婚前和许爱英吵得很多的,离婚以后许爱英变本加厉,整颗心都挂在女儿身上。

般回这里以后,教育氛围浓厚,周围都是老教授们,许爱英也丝毫不让女儿浪费这么好的条件,奈何原主内向,不多接触,许愿来了以后,没过几日就和老教授们玩了起来。

“小愿,这几天你爸爸有没有打电话给你?”

许愿胡乱摇摇头,心思却已经飘了出去,柯莱会在哪里呢?

许爱英唾弃那个男人,孩子之前病成那个样子,居然连个电话也没有,想起闺女生病的原因,就更来气了,看女儿愣神的模样,咽下了到喉咙的话。

第66章

隔天许爱英早上做完早饭, 打算叫女儿起床, 敲开门发现女儿已经坐在桌子前读书了, 神色欣慰, “你在家里好好看书, 早饭已经做好了,妈妈中午回来做饭, 别乱跑, 太阳大别晒黑了啊。”

许愿笑着点点头,小姑娘生了一副天生乖巧的模样, 配上小酒窝,做坏事都没人信, “妈妈, 中午我来做饭, 你赶来赶去太辛苦了。”

许爱英立即呵斥道:“不行, 你现在的任务是抓紧读书,别的事情都有妈妈来做,你别分心。你自己做伤到了怎么办, 你的手以后是用来写论文的。”

许爱英绝不容许女儿因为学习以外的事情耽搁了,她这辈子最后悔的就是没有去上大学, 如今离异之后重新找工作愈发后悔,对女儿的要求也愈发严格。

虽相处时日不多,许愿也发现, 许爱英对女儿实在是非常严格, 而且控制欲很强, 基本上什么事情都不让她做,作为一个成年人,她不是很能习惯,但许爱英对女儿无疑是疼爱备至的,自己穿着好几年的旧衣服,却每个季节都给女儿买新衣服。

实在也不忍心伤了她,只得道:“好,妈妈你去上班吧。”

许爱英缓和了脸色,又叮嘱了几句,才匆匆拎上包,去上班了。之前因为许愿生病,她请了好几天假,她得抓紧补上。

许愿吃了早饭,继续看了一会儿,就不看了,就出去转悠了,周围都是老教授们,和许教授夫妇一样,还有不少都退休了,但S大还每年聘请他们做特约讲师。

子女们也都大了有自己的工作,有些也都不住在这里,只是偶尔回来看看,这一栋楼的孩子非常少,多数都是老人,许愿这些日子也混熟了,老教授们人都很好,年级大了就怕寂寞,许愿也是在他们眼皮子底下长大的,许教授抱着她走家串门,生的极其可爱的小许愿总能抱着一大堆糖果回来。

母女俩重新搬回这里,大家也忙了不少忙,如今许爱英在银行里的工作是一个经济系教授帮忙的,银行里的工资高,许爱英需要一份高薪工资来维持家用。

许教授夫妇一个是历史系的一个是中文系的,小许愿在他们的熏陶下,语文历史一直很好,还一直跟着国学院的唐教授学书法。

“小愿啊,快开学了吧?身体有没有好一点啊?”凉亭里的老人们见她下来了,喊道。

许愿小跑过去,“好一点了,还有五天就开学了,张爷爷你们又在下棋啊?”

张教授吹胡子瞪眼:“昨天谁指点了一把,害的我输了?老唐这个臭棋篓子!”

唐教授可不服气:“嘁,你能比我好多少!”

许愿小酒窝若隐若现,凑过来凑热闹,老教授们也不是专门为了下棋,半天才走一步棋,多半是在谈天说地的,许愿一来,就纷纷围着她说了,乖巧可爱的小姑娘总是这么招人喜欢。

“小愿,一会儿来拿几个哈密瓜回去,学生送的,送了一大筐......”

“暑假作业写完了吗?有没有不懂的?”

许愿一一回答,稍聊了一会儿,日头渐高,也热了起来,大家都收拾收拾,回家里去了,许愿回去以后,看了一下家里的菜,家里的菜都是前一天买好了放冰箱里,许爱英比较忙,中午没多少时间做饭,路上会买一个凉菜,再炒一个素菜。

米也都会淘好了放锅里,许愿只要到了时间点把电饭锅一插。

许愿看还有一点莴笋,随手就做了一个莴笋肉丝,炖了一个肉蒸蛋。

许爱英一回来就闻到了家里浓郁的菜香味,脸色一遍,放下东西立即走进来,餐桌上已经摆好了两盘菜,女儿把自己的话当耳旁风,许爱英心底涌起一股怒气。

许愿听见声音从屋里头出来,知道许爱英回来了,也走出来:“妈,你回来了?可以吃饭了。”

“小愿,妈不是跟你说不要做饭吗”

许愿委屈地说:“我不想妈妈这么累......”

她眼中迷蒙起水雾,黑色的瞳仁微微闪动,菱形的唇微微抿起。

许爱英眼睛也泛酸,自从父母去世以后,她就只有女儿了,她的人生只能这样了,一腔心血全在女儿身上,拉过她的手,嫩嫩滑滑的,不像她的手,粗糙干裂,道:“妈不累,你好好读书考上好高中好大学,妈妈就高兴,你看妈妈这手,都是干活干出来的,妈不想你以后和妈一样。”

许愿摸着她的手,道:“妈妈,没事的,我就做做菜。我看书也看累了,总是坐着也不好,就当我放松放松的一个方式,我就中午做做,这样妈妈就不用这么赶了。”

许爱英心疼女儿的懂事,想规劝她,许愿道:“妈妈我们先吃饭。”

许愿盛好饭,许爱英还是第一次吃到女儿做的菜,她买了半只酱鸭,女儿炒的莴笋看上去色香俱全,许爱英先尝了尝,没想到味道居然还不错,见女儿一脸期待地看着她,许爱英夸赞道:“很好吃,没想到我闺女手这么巧。”

许愿笑得很开心,大眼睛一弯,小酒窝深邃,许爱英怜爱地望着她,恨不得把全世界都捧到她面前。

母女俩高高兴兴地吃完了午饭,许爱英没再追究这件事情,反而把电视机放出来了,原本怕她不在家,女儿不好好学习,但最近女儿学习是真的很认真,道:“电视机放出来,你要是看书看累了,就看一会儿电视,但不能看太久,等妈妈回来做饭,要是太热了,去买个冰棍,不能贪凉。”

叮嘱了一遍,才挽上包继续去上班了。

许愿有些无聊,还好家里的藏书很丰富,许教授夫妇留下了很多的书籍,许愿就靠这些书打发时间,晚上的时候她还是没听许爱英的,出去晃了一圈,买了点菜和肉,做了个梅菜扣肉,又特地多做了一些,分了几个小碗,做的酥软一些,给张教授唐教授们送过去。

张教授的老伴很早就走了,子女又不在身边,平日里吃的都很随意,要么学校食堂,要么自己随意弄一点,许愿都送了一些,又拎了一堆瓜果回来。几个教授桃李满天下,时常有学生回来看他们。

许爱英也买了菜回来,闻到味道就知道女儿又做菜了,门口堆了各种水果,诧异道:“怎么这么多水果!”

许愿把菜端出来,道:“张爷爷他们给的,我多做了点梅菜扣肉,给他们了一点,他们非要我拿点水果回来。”

“你这孩子!怎么都不听,你这要是做的不好吃,送给别人......”

许愿撒娇道:“妈妈,我做的很好吃的!我尝过了,你来尝尝。”

许爱英拿她没辙,许愿用筷子夹了一块喂她,许爱英尝了一下,味道的确很好,如果是中午是侥幸,那晚上可是真水平了,许爱英问道:“你怎么会做的?”

许教授夫妇在的时候,比她还疼闺女,女儿打这么大,平时根本不接触厨房的事情。

“看妈妈这么做的,妈,吃饭吧,吃完去散步。”

许愿做的量刚刚好,母女俩把盘子都清空了,洗碗许爱英是肯定不愿让她做的,把厨房收拾了一下,母女俩挽着手出去散步了。

傍晚的时候,S大的操场上就非常的热闹,教职工都会来散步,许愿已经听到好几声喊教授的,许爱英都认识,笑着和他们打招呼,自然而然就问起了许愿。

“马上就要初三了,别提了,数学不好。”

“小姑娘乖,不像我家的臭小子,烦死了,还是姑娘好,你家小愿生得可真好,多大啦?”

“十三了......”

许愿是比一般孩子入学早,比同学小上一两岁。但也看不出来,她开始发育以后,长得就快一些了。见到这个小姑娘的人,都不禁惊叹一声,真是生的太好了。

钟灵毓秀这个词就像是为她打造的,眼睛和鼻子生得极好,眼睛像许教授,瞳仁比一般人都要大一些,带着清浅的琥珀色,鼻子倒是像她那个渣爹,很挺拔,下唇比上唇略厚的菱形,笑起来的酒窝十分讨人欢喜,又有自小熏陶出来的书卷气,当真是造物者偏爱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