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愿说了一下她的构想,时髦小姐觉得还算不错,但纸上谈兵总归不太让人相信。

“这样吧,你们先做一些样品给我看看,如果不错,我们就定下来如何?做的样品耗费也算我的。”

许愿自然没意见,回去以后她就定了一批鲜花,开始做花束和地毯边上的花瓶,她找了一个纯白色的木质花瓶,和教堂还挺搭的。

小店员只接受过插花的培训,对于婚礼布置还不是很了解,刚好这个机会可以带她们熟悉一下,许愿没办法时时刻刻呆在店里,最好就是她们两能自己独当一面。

她也在暗中观察,这几个月下来,两个人的性子也都了解的差不多了,她在开学前想选出一个店长,事情就能都交给她。

许愿花一天做了几个样品,花墙虽然不可能做出来,但她也做了一个缩小版,把配色给她看一下。

时髦小姐看了以后,便定了下来,道:“也别嫌我事多,只是这插花当真是考验人的审美,审美差的,哪一回做得好一些怕也只是灵光一现。”

当日,就和许愿签订了合同,先付一半定金,等婚礼结束后,再付全款。

婚礼需要的花束极其多,这一单生意就抵得上这几个月来的全部收入了,许愿自是在意,若是做成了这一单,她就可以给店里装个空调了。

严舜华和许爱英得知后,迭声问可要帮忙,毕竟涉及的数目太大,两个人也是预料不急的,虽然小愿办事再妥帖,也还只是个孩子。

许愿笑着说不用,但两个人还是放心不下,来店里的次数也增多了。

为了保证花的新鲜度,还是要在婚礼前三日开始做,忙也只忙那几天,前面的日子都是准备材料。

先到来的是严昊的高考,许愿还是每天中午过去送饭送菜,给他朋友也都带了一份,做一份是做,做几份也是做。

等高考结束,收到了好几个大男孩的礼物。

严昊摩拳擦掌地想大干一番,严舜华也兑现了诺言,给了他一笔创业资金。

许愿问他想做什么。

严昊认真地讲:“其实我还挺想开个电脑室的(那个时候还不叫网吧,叫电脑室),但这点钱肯定不够的,所以现在最适合的是做一些周期短容易回钱的。”

许愿先把他拉来做个壮丁,几个女孩子也扛不起花墙,婚礼前一天就要把所有的布置给弄好,花墙是去教堂弄的,花墙太大,运不过去。

这几天店里就不做别的生意了,专心做这一单,忙到了前一天傍晚,才把所有的鲜花布置给做好。

验收的时候看到这么一大面花墙还是很震撼的,尤其是配上玫瑰的LOVE,连连称好。

许愿回去以后就狠狠地睡了一大觉,这几天真的是累的不行,婚礼过后就收到了剩余的款项,许愿给店里的两个小妹都包了个红包,立即装了个空调。

许爱英还嘀咕:“你看谁还在店里装空调的,这么奢侈......”

许愿空调一装店里瞬间就舒服了,店里的人流量也明显增多了,不少都是为了蹭空调来的,许愿也理解,就把他们当作是顾客,有些人过意不去,还会买个一两盆小盆栽回去。

严昊和他的一帮狐朋狗友们商量了好几天,决定开一个补习班,凭借着一中火箭班的名号,招几个小学生什么的还是没问题的,毕竟现在大人都忙,最近这几年,时兴起了小儿补习班,实则就是跟托管似的,看看孩子做做暑假作业。

正好严舜华给他买的店铺还没租出去,免费的场地不用白不用,严昊主要看中的就是投入的本钱少,主要就是人力,这个他从来都不用愁,班上随便拖几个出来就可以了。

他就把店面粉刷了一下,装个灯什么的,去市场上买一些就桌椅,他在班上问了一下,询问大家有没有做兼职的想法,全是男的也不好,尤其是像语文英语这一类科目,如果有女生愿意比较好,女孩子也耐心。

几个男孩就开始分发传单,满大街地跑,店里留两个女孩子看着,严昊把大家的高三所有的成绩单都给打印出来做成宣传单,每天傍晚许多地方下班了,他们就蹲守在那里一个个塞单子,发了好几天的传单,陆陆续续地有家长找过来了。

许愿也没想到严昊能这么抹得开脸面,就短短几天,就黑了一圈,但终于是有一些气色了,第一批先招到了五个小学生,严昊就先开始上课,一边上课傍晚的时候继续出去招生意。

白天没事情的时候隔壁就时不时过来蹭一下空调,在她店里喝茶聊天了,许愿店里现在每天都很热闹。

七月底的时候,天气最是炎热,隔壁补习班的生意越来越好,上午一批下午两批,传来读英语单词的声音。

“几点了几点了?”

“还有三分钟,别急啊!”

少年们都围在电话机前面,眼巴巴地望着那部电话,许愿正在给发财树修剪枝条,因为小区是新小区,不少人家搬新家为了个好寓意,最近好多人买棵发财树。

时间点一到,一拥就挤上去了,抢到了电话的,看了看又塞给身边的:“诶,还是你先来吧。”

“别,你先来。”

之前抢的起劲,如今倒是推脱起来了,许愿笑着放下剪刀。

严昊嫌他们丢脸,推开他们,夺过电话机,“我先来。”

严昊快速播下了一串数字,第一次是正忙继续打,连续打了四次才打进去,店里寂静无声,全都盯着严昊。

严昊输入完准考证,等了将近一分钟左右,挂了电话。

“多少分?”

严昊报出一个数字,表情镇定,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在打这一通电话的时候,手心全是汗。

少年们惊呼:“天哪!老大,这分数绝逼不是人!”

“老刘要高兴死了!”

一个个地挂在严昊身上,严昊也不过是个少年,虽然这一段时日成长了不少,也还做不到喜怒不外露,笑着打闹了一会儿,其他几个人也都查了一下,成绩都达到了心理的预期,虽然和严昊没法比。

等在上课的两个女孩子过来查完了,店里洋溢一片喜气,许愿让严昊先给严舜华打个电话回去,少年少女们才纷纷想起要通知家里面。

“喂,妈,查到成绩了,XXX分!嗯。”

“成绩出来了......”

开心过后,一堆人又显得不知所从,成绩知道了,然后呢?

“咱们要不出去搓一顿?”

严昊一巴掌拍他后脑勺:“吃什么吃!这么忙的时候吃什么吃?”

“我们有什么忙的?”

严昊用看弱智的眼神看着他:“这么好的时机你却只想着吃吃吃,你说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当天晚上严昊就找人做了几条横幅,挂在店门口,大有普天同庆的架势。

第二天老师打电话到家里,严昊居然是省状元!一中都高兴坏了,市状元年年都在一中,这并不意外,但省状元一直都是N市的中学包揽的,今年没想到在他们一中!

S市教育局也振奋不已,立即招呼报社媒体,一定要好好报道一下,还要孩子的父母谈谈教育经,尤其在知道许愿是中考状元之后,两个孩子都这么优秀,父母肯定是很有本事了。

严舜华哪里说得出个所以然,严昊他就是放养的,许爱英倒是能说道几番,但在严昊的教育上,她可真不能说,毕竟是继母。

知道分数以后,大家对于严昊的志愿基本上就不愁了,都是省状元了,第一志愿是肯定没问题了,志愿都是在出分前填的,为了不浪费志愿,大家都是填的比较保守,严昊填Q大的时候,老师们都还来劝说了一下。

如今看来,冲一下还是有必要的。

Q大现在就像是铁板上的了。

严昊也在S市出了名。

“今年的省状元在咱们S市呢!一中火箭班的,火箭班果然就是不一样。”

“孩子还是要考一中才有出息。我家儿子现在就是在省状元那里补课,一中的几个孩子开的补习班,考的都特别好!要是我家的以后能给我考个好大学我就开心死了!”

严舜华和许爱英也是被好多人询问了教育孩子的经验,两个人又是骄傲又是头疼,大家实在是太过于望子成龙了,连严昊平时吃什么都要问一句。

而严昊的补习班,在他出名之后,立即就爆了,直到真的收不下人了,原本一天三个批次增加到了四个批次,每个批次都排得满满的人。

八月份的时候,刘建文忽然过来说要带她出去吃一顿,许愿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他了,上一回还是在路上见到他匆匆打了个招呼。

机械厂倒闭了,原本工作了十几年的刘建文一下子成了下岗工人,也许他自己也迷茫,吃了这么多年的铁饭碗,怎么会说破就破呢。

第90章

刘建文还是开着他那辆摩托车, 在大热天看到的第一眼就是灰扑扑的,带着热风, 刘鹏坐在前头, 等车子停下了,迫不及待就爬了下来,车子前面部分是金属做的, 在太阳下晒一晒就尤为的热。

刘建文把摩托车停稳了,笑着说:“小愿, 等了多久?热坏了,咱们快进去。”

许愿打量他,许久没见,刘建文看上去比上一回又苍老了一些, 也许忽然间工作上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动,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出去找工作, 见他笑得时候眼角加深的纹路, 又是不免心软:“没有多久。”

刘建文一把拉住乱跑的刘鹏,道:“小鹏, 叫姐姐。”

刘鹏瞥了一眼许愿,生疏地叫道:“姐姐。”

许愿和他也不大亲近, 笑了笑。

刘建文带他们进去, 和里头的人熟悉地打招呼,这是熟人开的饭店, 现在是饭点, 人还不少, 老板娘利索地收拾出一桌,笑着说:“刘哥好福气啊,儿女双全,这闺女生的这么漂亮,儿子也生的俊儿。”

刘建文含蓄地说:“现在的娃儿吃的好穿得好的,哪个孩子不俊的。”

“那也没你家的俊,一会儿点菜叫我,我先去招呼了。”老板娘风风火火地走了。

刘建文把菜单推到许愿前面,道:“来,小愿,你想吃什么?”

刘鹏今年六岁了,也知道来饭店的含义,原本刘建文不想带他来的,没想到被他听到了,非要跟着过来,叫嚷了起来:“爸爸,我也吃排骨!吃肉圆子!”

刘建文有些尴尬,虎着脸呵斥道:“姐姐先点,有你的。”

许愿还不至于和一个小孩子抢,既然他要吃,那点就是了,道:“既然这样,那就点个糖醋排骨,红烧狮子头,素菜来个青椒土豆丝,紫菜蛋花汤,我们人少,我和小鹏也吃得不多,四个菜就够吃了。”

刘建文见刘鹏嘟起来的嘴总算平下去了,心理叹了口气,神色欣慰地点点头,“听你的。”

大女儿总是这么的懂事,从小就聪明乖巧,再看看身旁玩起了桌子上的烟缸和牙签盒的儿子,亦是不免对比一番,小愿这么大的时候已经把古诗背的滚瓜烂熟,抱出去转一圈,怀里全是糖果。小鹏现在连十以内的加减法都算不清。

想到学校的老师说:“这孩子有些太多动了,和他姐真是没得比。”

老师也许也就是随口的一句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随着大女儿越来越优秀,即便不在一块儿,刘建文都能听到女儿参加了什么比赛拿了第一名,考试又考了全校第一,有珠玉在前,对儿子的期望也不免高了一些。女儿以后是要出嫁的,也不和他姓,可儿子是要留在家里的啊,从某种心理,刘建文更希望儿子能够更加优秀一些。

刘建文有些愣神,许愿又喊了他一声:“爸?”

“啊?!怎么了?”刘建文回神。

“你和张阿姨工作找的怎么样了?”许愿问道。

小餐馆里有些闷热,顶上的电风扇也吹不走那股子热意,刘建文扯了扯领口,道:“都找好了,以前谁会想到工厂会有关掉的时候,世道不一样了,小愿啊,你以后可得好好考大学,以后进行政事业单位,那才是现在的铁饭碗,做领导干部......”

许愿目光从他的许久未修剪的头发到参差不齐的胡渣再到领口的脏污,见他神色不自然,想必工作找的定然不是很顺利。

她仍然愿意保留对他最后的尊重,顺着他的话说了几句。

菜一会儿就上来了,旁边那桌点了一瓶冰汽水,被刘鹏看到了,又拿了一瓶冰汽水,有了汽水,刘鹏更是不愿意吃饭了,就只要喝汽水,刘建文端着饭碗,威逼利诱,吃一口饭才能喝一口汽水,喂进去了大半碗,已经热出了一身汗。

刘鹏没心思吃了之后,就要下去玩了。

他自己还没吃多少,许愿看在眼里,亦是不免有几分酸涩,至少她小时候,他是没有这一份耐心的。

刘建文抱怨道:“你弟弟一点也没你小时候乖。”

许愿吃了一个糖醋排骨,觉得有些酸,从记忆里,原主从小就是许教授夫妇和许爱英带的,是许教授夫妇哄着她吃饭,许爱英教导她,他只需要抱着她出去享受众人的夸赞,除了天才,哪有天生的乖巧懂事。

刘建文给她夹了个肉圆,温声道:“还好你一直让爸爸很省心,爸爸也从来不用担心你的成绩。你弟弟就......哎。”

许愿扯了扯嘴角:“他不是才要上小学吗?以后好好教就行了。”

“哪有这么容易,男孩子难管教一点,我和你张阿姨又忙,他又比不得你小时候乖巧懂事,想来想去,还是要把他送个严一点的学校,你小时候在S大附小读的,我想,把他送到你以前的学校比较好一点,以后要是能和他姐姐一样优秀......”刘建文说着,搓了搓手。

许愿也不是傻子,听他说了这么多,心中也渐渐清晰这一顿饭的意义,只装作听不懂:“你以前不是说,小孩子读书在哪里都可以的吗?”

刘建文尴尬地咳了咳:“你那个时候聪明,你弟弟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许愿喝了一口气泡水,不搭话。

“小愿,你看能不能让你弟弟也进S大附小?”刘建文面色不自然地说道。

许愿:“我?S大附小又不是我开的。”

刘建文:“你就住在那一片,也认识S大附小的老师什么的,替你弟弟说一声,你就这么一个弟弟,以后你弟弟有出息了,你也有的依靠是不是?”

许愿忍不住笑了,低着头看了看桌子上的几道菜,抬起头,望着刘建文:“我周围住的都是退休了的老教授,都没有能力帮上什么忙。原来在你的心里,不管我怎么优秀,也比不上儿子出息是不是?可是你凭什么认为我以后就要依靠一个连未来都不清楚的孩子?”

刘建文看着她的笑,心里头不舒服,“那是你亲弟弟,小愿,你是不是怪我?爸爸一直为你骄傲,但你弟弟是男孩子,以后家里头还是要你弟弟撑起来,你以后大了嫁人了,兄弟出息你也有脸面......”

“是,我就是在怪你。很奇怪,曾经你说,在哪里上学都一样,非要我转到机械厂小学的时候,你不觉得现在可笑吗?也许在你心里,我始终是个不跟你姓的以后会嫁出去的女儿,你儿子才是你的未来,这也没什么,但是,我为什么要靠他来撑脸面?至少从他现在展现出来的资质,我并不觉得他未来会比我优秀,你觉得我的未来会比不上你的儿子吗?”

许愿看他露出震惊的神色,讽刺一笑:“再说,你有什么脸面用我爷爷奶奶留下来的人脉给你的儿子做人情?”

如果真要凭借许教授夫妇的人脉,把刘鹏送进S大附小的确不是什么问题,可是这凭什么?

刘建文隐隐作怒,本就拉下脸面让闺女做件事情,忽的被说了这么一通。

许愿继续说道:“你一直说我小时候乖巧懂事,那是因为你从来没有带过我,你没见到爷爷奶奶每天耐着性子教我读书写字,没见到过妈妈为了让我乖乖吃饭费尽心思,你所见到的乖巧懂事,都是每天有人在教导我,你以为种一棵树不给水不给阳光就可以长成大树吗?你曾经不屑妈妈在我身上付出这么多,又享受不费吹灰之力做一个父亲。所以你以为你的儿子复制我曾经的路,就可以变得优秀吗?”

刘建文就像是被扒掉了一层皮,裸*露在许愿面前,怒道:“那也是你弟弟!你不乐意就不乐意,我老了要是能靠的上你就有鬼了,我没养你吗?张口闭口你妈,你小的时候我没抱过你吗!”

许愿微微叹息,他还是不理解什么叫丧偶式家庭,养一个孩子并不是说给吃给喝就好了,对于原主来说,父亲的教育角色是缺失的,她从小就只活在母亲、爷爷奶奶的世界里,抿了一口茶:“如果你老了,我该承担的义务我不会推脱。对于一个孩子,家庭教育永远比学校重要,也许您没有明白我的意思,与其费尽心思送他到什么什么学校,不如想想自己怎么教育他引导他,父母给予什么样的榜样,孩子会有样学样。这个忙我帮不了。”

刘建文心里不痛快,可也不得不承认,许爱英和张红,在教育孩子这一方面,还是天差地别的,只是他一直不愿意承认,就好似要承认他不如许爱英。

许愿也不知道他听没听进去,她言尽于此,心中豁然轻松,就好像是替原主出了一口气。

许愿回家以后,没有告诉许爱英刘建文的别有用心,权当没有发生什么。花店的生意逐步平稳,有了一批老客户,自从王女士女儿的婚礼之后,也有人过来请她们布置婚礼现场,没想到这几个月下来,就把本钱给赚回来了,开始真正盈利了。

许爱英给花店做账目的时候,也有些诧异了,原本是想让孩子自己玩一玩的,毕竟鲜花这种东西也是这几年生活好了,有些闲钱的人才会买的,没想到还真能让她赚到钱。

许爱英也不禁琢磨,感觉的确做点投资是汇报比较快。

严昊是真的忙碌,作为省状元,现在还有初中高中的学生请他补课,还有人要他的笔记,笑话,他是那种记笔记的人吗?

收入也是客观地进账,原本还不死不活的辅导班,现在还嫌场地不够,尤其是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个个都是名牌大学生,好似过来就能蹭点学霸之气。

大学开学晚,高中却早早地开学了,高二进行了分班,许愿选择了物化,毫不意外是刘周带他们,刚开学许愿就被通知了一个竞赛。

“这是个比较新式的英语竞赛模式,去年创办的,今年更加完善一些,也许还会和国际接轨,叫新思路英语能力竞赛......”

第91章

最近这几年, 英语的分数一提再提,分数决定地位,英语一跃成为语文数学之外最重要的科目, 学校也愈发重视,所以这几年有关英语的竞赛也开始变多了。

新思路英语能力竞赛去年一出, 因为新颖的比赛模式而广受关注,今年报名的时候就比去年火热多了。

“......这个竞赛比较注重口语表达能力, 因为形式新颖,我们学校第一次参加, 可能没办法给你提供什么指点, 但我觉得你的水平应该是可以拿奖的。”

许愿看了一下报名的文件,这个形式的确很有意思, 最吸引她的一点还是和国际接轨,欣然道:“谢谢老师, 我愿意试一试。”

许愿拿着报名表回去, 沈言欢亦是习以为常, 一个学期至少有一个月是在参加各种竞赛的, “这次又是什么比赛?”

许愿把报名表给她看一下, “英语的,感觉还挺好玩的。”

沈言欢翻了个白眼:“也就你这个学神觉得好玩,谁会觉得这种竞赛有趣的?”

许愿笑了笑,收下了她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