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了温文尔雅的临淄王,抢了当年占据自己身份如今也还顶着嫡女的名头压着自己的姐姐的姻缘,阖府上下都要看她脸色,荣华富贵指日可待……

姜雪宁觉得自己原本是很高兴的。

可看到姜雪蕙仿佛不为所动模样,那点子高兴便像是长了翅膀轻轻一挥飞走了似的。等到真同沈玠行礼成婚那一日,她脑袋里竟然空空荡荡,充满了茫然,整个人仿佛被人抛上云端,轻飘飘不着地。

“二姑娘,太太和大姑娘那边您虽然不去,可今日到底是您生辰,吉祥的意头还是要讨一个的。”棠儿微微笑着,竟打自己袖中摸出一只荷包来,然后从中拎出了一条手链,用红绳子穿了十九枚圆圆的小金铃铛,做工极为精致,“大前年您生辰的时候,燕世子叫人给您送来的,拢共二十颗铃铛呢,长一岁便加一颗,奴婢已经给您加上了。”

她将这手链递给姜雪宁看。

姜雪宁接过来看见,才恍惚想起,的确是有这么件礼物的:是她十六岁,到京城过的第二个生辰,燕临那天带她在灯会上疯玩了一整天,临到送她回去时,却把她拉到旁边小巷的昏暗角落里。少年大约是红了脸吧?胡乱往她手里塞了这串东西,窘迫得扭头便走。

那是燕临头回送姑娘东西吧?

她当时纳闷,还觉得有些俗气。

可架不住燕临逼迫,每年都要穿一颗铃铛上去,生辰时戴上。

后来勇毅侯府倒了,这东西她自然也没有再戴过,久而久之便和婉娘那玉镯一般不知所踪。

如今掌心里摊着这一串许久不见的旧物,姜雪宁脑海里响起的,竟是已经成了将军的燕临班师还朝掌权后,低垂着头半跪在她面前,拿出那串早不知在她那里不见了多少年的金铃铛,系在她细细的手腕上,声音轻缓似梦呓般对她说:“娘娘,当年我心里曾悄悄想,待这串铃铛加到二十颗的时候,我便能将那戴着铃铛的姑娘娶回家。可原来,娘娘志向高远,究竟不屑一顾……”

棠儿看她神情似悲似喜,不由忐忑起来,这才陡然想起勇毅侯府已经倒了:“都怪奴婢……”

姜雪宁打断她道:“无妨。”

她轻轻吐出一口气来,只将这串铃铛递给棠儿,笑起来道:“不是说讨个好吉祥的意头吗?帮我戴上吧。”

这一世她同燕临已经说了清楚,断了瓜葛。

对这铃铛倒不必再有什么避讳。

总归少年一番心意,她盼着他好,他也盼着她好罢了。

棠儿见她笑起来,心底才稍稍松了几分,犹豫了一下,还是为她戴上了这条金铃铛缀成的手链。

纤细雪白的手腕,一串金色的小铃铛。

末端的红绳打了个细细的绺子垂落在肌肤细嫩的手背上,艳艳的。

莲儿不由得赞了一声:“可真好看,怕也只有咱们姑娘的手才能戴得出这般模样了。”

姜雪宁晃晃手,细细的声响便会隐约传出,不大,却很有几分轻灵之感。

她道:“行了,准备入宫吧。”

姜家两位姑娘都要入宫伴读,按理说该要一道走,可姜雪宁对姜雪蕙终究有些介怀,故意找了借口说自己还没收拾停当,让姜雪蕙单独先出发,自己则叫府里重新备了一辆马车迟了小两刻才走。

可没想到,姜雪宁坐在车里,才驶过两条大街,迎面竟然驰来几匹快马。

马上之人皆着胡服,头戴皮帽,外族人长相,手里还甩着呼啸的马鞭子,相互大笑着。

这可是热闹的街市,他们的速度居然半点也不见慢!

姜府的车夫可吓了一跳。

慌乱之间连忙赶着车往旁边避让,迎面来的快马倒是避开了,可马车的车轮却撞了边上几个摊贩摆摊时撑在摊位上的硬石头,“咔”地一声便折了,再也滚不动。

姜雪宁在车内差点被甩出去,待车停下时,紧皱了眉头,先开车帘便问:“怎么回事?”

车夫惊魂未定:“方才几个鞑靼人纵马过来,还好小的躲得快,只损了车没撞上人!”

姜雪宁向着街道另一头看去。

那几匹马早没了影踪,可沿街之上到处人仰马翻,路人也好,商贩也罢,全都马骂骂咧咧,显然刚才都被波及到,遭了秧。

街对面幽篁馆。

吕显坐在窗边上,皱眉看着搁在案上的这块琴板,显然是前段时间才雕琢过的,榉木料,木质纹理都是上佳。

只是在左侧半掌的位置上硬生生戳了一处败笔。

明显是刻刀歪了。

上头甚至还沾着点没擦干净的血迹。

“我记得这是我两个月前给你找的那几块料里最好的,你不是已经拿去斫琴了吗?”吕显看向对面正在喝茶的谢危,声音里带着点不满,“一株老树长个八百十年,砍下来也就这么几块好木头,我上哪里再给你找几片同棵树甚至一样的来?谢居安,你斫琴的时候是在做梦了,还是撞鬼了?这都能斫坏!”

谢危近来琐事缠身,眼看着年后雪下了好几天终于化了,才从府里出来,特意到幽篁馆走上一趟。

他自然知道这斫琴的木难找。

可若不难找,又哪里需要劳动吕显?

他坐时背对着那糊着雪白窗纸的窗扇,一张脸便有小半埋进晦暗里,只放下茶盏,道:“劳你费心,再替我找找。”

吕显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他心知既然是谢危亲自来,这张琴怕比较紧要,所以揉了揉太阳穴,到底还是叫下面人来把前几个月的入库账本都拿出来,一一对着翻找,想从中找一块材质纹理都和眼下这块木头差不多的,好能搭上谢危之前斫的琴。

查了半天也没结果,倒是让他脑袋里灵光一闪,忽然想起什么来,道:“你今日都有空过来,那萧定非近来在国公府无法无天,你该都听说了吧?”

这倒是一桩事。

十多天来萧定非做了多少荒唐事,无一不传到谢危的耳朵里,只是他初掌工部事情繁多,萧定非折腾的又是萧氏,他便暂时没多管。可这世上的事情过犹不及,真要扳倒萧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闹一阵便该消停下来图谋大计。

若不约束,只怕萧定非连自己是谁都要得意忘了。

这么想着,谢危便叫了剑书进来,吩咐道:“一会儿让刀琴亲去一趟,告诫告诫他,威风已经逞了,不要闹得太……”

话音才刚落,外头忽然喧闹起来。

听着像是出了什么事。

正查着账本的吕显不由抬起头来,竖着耳朵听了片刻,眉头陡地一挑,竟把旁边窗扇推开来,朝着外头街上看去:“好像是年前入京的那帮鞑靼人闹市纵马……”

谢危闻言,眉尖也是一蹙,同向着窗外望了一眼。

下头果然一片纷乱。

街边上还斜着一辆马车,车夫正蹲下来查看车轮,旁边却是名裹了雪狐毛滚大红缎面斗篷的姑娘站在旁边瞧着,巴掌大一张俏生生的脸上,竟是冷若冰霜。

吕显也瞧见了,不由转眸向谢危看去。

鞑靼来的一帮使臣,可真是威风八面!

真把京城当自己家了。

姜雪宁从姜府里出来本就要比姜雪蕙晚上几分,若路上不出什么意外,差不多挨着宫里定的时辰去。可半道上遇见这种事,马车坏了,人在半路,还不知要耽搁多久,当真是一肚子火气没地方撒。

她正想说去附近雇一顶轿子,先入宫去,马车的事情留给车夫慢慢处理,结果还未开口,一抬头就看见街对面二楼的幽篁馆里竟下来一人,直朝着她走过来。

当下便讶然了几分。

剑书腰间佩剑,看了一眼那马车,果然是坏了,便向姜雪宁拱手道:“二姑娘是要入宫吧?这下车坏了一时也不能成行,外头风大,不如到楼上稍坐,先生也正在那边。”

姜雪宁便下意识向对面临街二楼看了一眼,当中一扇窗果然是半开着,她一眼就看见了谢危那张轮廓清隽的侧脸。

通州回来后,已有十数日没见过了。

谢危也没再逮她过去学琴,加上萧定非闹了一出又一出的好戏,她难得过了个舒坦的好年。今次又要入宫,刚才在车里时她便琢磨,回头少不得又被这位少师大人拎着,伏低做小。

可没想,没等入宫便撞上了。

姜雪宁突然便想起张遮,通州回来他也得了晋升,大约也是在忙吧?

心里虽这般念叨,可不知为什么还是闷了一下。

谢危既叫她去,外头也的确风冷,她自然没得拒绝,点了点头,便交代了车夫两句,随剑书上了楼去,进到幽篁馆。

此地她曾随燕临来过,馆中一应布置倒没怎么变化。

剑书引着她往更里面去。

掀开一道门帘,姜雪宁就看见了里面坐着的谢危,屋里搁着烧了银炭的火盆,暖烘烘的,他坐在窗下,穿身苍青的道袍,也正好抬了眼瞧她。

谢危在幽篁馆,肯定是见吕显。

可现在去没看见吕显人。

姜雪宁的目光从谢危对面那只尚且还未收走的茶盏上一晃而过,规规矩矩地上前道礼:“谢先生好。”

她行礼时双手交叠在腰间,纤细的手指尖便露出些许来,袖里却隐约有点清泠泠地声响。

谢危道:“撞见鞑靼的人了?”

姜雪宁不由撇嘴,想起方才的事情来还有些上火,气道:“学生可没完全撞见呢,真要打个照面,您现在见着的我只怕就是缺胳膊断腿儿了。”

谢危眉头就皱了起来:“正月十六,胡说八道些什么?”

正月十六还是我生辰,我都不忌讳,你忌讳个什么劲儿?

姜雪宁腹诽,不大爽他,可又不敢顶撞,只好把脑袋埋下来,小声道:“哦。”

谢危看得出她不服气。

盯了她片刻后,忽然道:“这些天同萧定非往来,眼瞅着他折腾定国公府,连宫里赏赐的许多东西都抬了去送给你,你倒收得爽快,看得高兴?”

姜雪宁心里咯噔一下,可没料想谢危竟然会找自己说这件事,顿时抬起了头来。

可对上谢危那双通明的眼时,又莫名没了胆气。

她想,在这件事上实没必要瞒着谢危。

索性说了真话,坦荡荡道:“反正他也不是什么好货色,看他折腾国公府,学生的确高兴。非但高兴,还要为他喝彩。国公府越水深火热,学生越是高兴。”

说到底,睚眦必报罢了。

一番话竟是有那么点往昔刁钻跋扈的模样,秀气的眉蹙起时甚至带点娇气的乖张,连掩饰都懒得。

谢危看了她半晌,忽然道:“眼下你在我面前倒是不装了。”

姜雪宁心中一凛。

可转念一想,便自嘲似的一笑,道:“我什么德性先生不早知道得一清二楚吗?您在我面前懒得装,我又跟您装个什么劲儿?”

他俩又不是现在才认识的。

早四年前荒山野谷里已经把面具扯了个干净,彼此都见过了对方最不堪的一面,如今装得越温雅贤良、越圣人君子,便越是虚伪。

所以她对着谢危倒比对着旁人放肆些。

谢危私底下同她说话不也不大客气吗?

只是话才出口,姜雪宁脖子后面便冷了一下,陡然间意识到:这话自己不该说的。当年同谢危一道上京的那段经历,合该埋进心里,再不拎出来说上半句。

这是谢危的忌讳。

果然,她慢慢抬眸,便对上了谢危平静至极的视线。

姜雪宁难免觉得自己要倒霉,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于是主动先认了错:“是学生口无遮拦,又说错话了。”

谢危又看她半晌,道:“伸手。”

姜雪宁一听见这两个字,头皮都麻了一下,还记得自己上回要银票朝谢危伸手时挨的打,她记疼,非但没伸出手去,还吓得往后退了一步。

谢危道:“你收萧定非东西怎么说?”

姜雪宁这下把方才说错话的茬儿都忘了,嚷道:“折腾人这事儿学生是个中好手,他主动来求我教他,我对他一番指点,他交点束脩不过分吧?”

谢危冷笑:“长本事还能出师教人了?”

姜雪宁还想顶嘴,可看他一张脸已经有些沉下来,倒比刚才还吓人,不由得打了个激灵,及时住了嘴。

桌边上有把竹制的戒尺。

不是学堂里教书先生用的那种,而是吕显去庙里听大师**时请回来的那种。

正好趁手。

谢危抄了起来,仍旧向她道:“伸手。”

姜雪宁心知还是要挨打,眼睛一闭,终于把手摊开伸了出去。

谢危是真想一下,好叫她长长记性。可那伸出来的手腕上系了串小小的金铃,轻晃间发出细碎的声响,红绳衬得皮肤越发白皙。

内侧隐约有道斜划的旧疤。

他抬起来的竹尺,到底没有落下去。

姜雪宁等了半天,心里忐忑,没等来预想之中的疼痛,不由悄悄睁了眼。

谢危问她:“今日是你生辰?”

姜雪宁眼前一亮,想也知道谢危这样的人不可能知晓她生辰,该是瞧见自己腕上戴的手链了才有此一问,于是脑筋一转,惨兮兮道:“对啊,今日学生可是个小寿星,但赶着入宫的日子,生辰都没过呢,既没吃好的也没喝好的,长寿面都没人做一碗,先生还要罚我!学生都知道错了,往后不敢再犯,要不看在生辰过得这么惨的面儿上,便饶过这一回吧?”

谢危没说话。

姜雪宁胆子肥了点:“您默认啦?”

她把手往回缩。

可就是在这时候,“啪”一声响,谢危手里那一柄戒尺毫不留情地落了下来,打在她掌心里,疼得她一下缩回手来攥着,愤怒地向他看了过去。

谢危声音里半点波动都没有,道:“今日的罚不留到明日。萧定非这等轻浮浪荡的纨绔,倘若再叫我知道你同他有过密的往来,便没有这般容易饶过你了。”

姜雪宁又惊又怕,含着泪看他。

谢危把戒尺一扔,却不向她望一眼,端茶起来,扬声向外头道:“剑书,叫刀琴把我车里的奏折拿出来,送她入宫去。”

剑书进来请姜雪宁去。

姜雪宁都没反应过来,脑袋里还想着“谢危这人冷血无情居然真在生辰这天打我”,捧着自己被打出一道红印子的手坐进了谢危的车里,还生气得不行。

刀琴驾车直接往皇宫方向去。

剑书回来便看见先前回避去了密室里的吕显,不知什么时候又晃悠回来了,只用那种耐人寻味的目光瞅着自家先生。

剑书考虑了一下道:“刀琴送宁二姑娘去了,那定非公子那边,属下亲自去一趟?”

谢危那盏茶放在手里,却没喝。

他看了那茶汤上泛开的涟漪一会儿,竟道:“不必了,随他闹去吧。”

剑书愣住。

谢危眉心蹙着似乎有些烦乱之意,松了茶盖任其盖回茶盏,打得一声响,然后把茶盏撂回案角,道:“总归有我兜着,出不了大事。”

剑书:“……”

吕显:“……”

呵呵,现在又你兜着了,先才哪位说要约束萧定非叫他少搞事儿来着?

第149章 舔狗

等等, 她居然坐上了谢危的马车?!

姜雪宁在捧着自己手心那道红印子吹了半天之后, 终于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不由得浑身一激灵, 抬头打量。

车厢两边车帘厚厚的,压得很紧。

便是外头寒风呼啸,也很难掀起一片帘角。

确是谢危自己的马车。

唯一的光线来自于身后雕了菱花的窗扇,照在铺满车厢的雪狐毛上, 既有一种冬日的惨白,也透出几分柔软的温暖。小方几上的奏折已经被先行搬走, 连一张碎纸片都没有留下,干干净净的一片,唯独隐隐的书墨香气还飘散在空气中。

左手边的角落里搁着一摞书。

姜雪宁也不敢翻, 只仔细瞅了瞅, 似乎都是些佛经道典,最面上那本是《楞严经》。大概是放在车里,时不时会翻一翻的书, 看着不是很新。

读这么多佛经, 清心寡欲,难怪人虽在朝堂,上辈子年过而立却未婚娶, 也没听说家中有什么姬妾, 料想是个俗世里留头发修行的和尚道士……

“无趣,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