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知阿哥是一个什么样的章程?”

郭荣看了她一眼,才慢慢的开口:“此事,不知刘指使怎么看?”

“阿哥勿怪,我阿耶自然是不会反对的。其实阿耶在与我说起这事的时候就说,不提他与郭伯伯的关系,就只是阿哥救了我们姐妹,也没有什么难的。不过在阿耶这里还有一个为难处,就是这管城,还不知道以后会如何。”

刘成的顶头上司也因为这次抱大腿成功,成为了郑州刺史,这听起来是个很不错的官职,但郑州离开封实在是太近了。她记得清朝有这么一句话: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现在这白刺史虽不至于恶贯满盈,但要想搞些什么小动作也不那么容易,相应的,刘成也同样。

这几天刘灿就在想刘成有没有可能调到其他地方,比如……太原?这倒不完全是因为未来的后汉后周皇帝都在那边,更因为那边会安全很多。石敬瑭现在是当上了后晋皇帝,但这并不是说他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他认契丹为父,可以说在他当皇帝的这几年里都在同各方面做着斗争,她记不清打了多少仗,只记得他这皇帝过的相当不顺心。

而太原就不一样了,再过不久刘知远就会成为那里的节度使。这个人可以说是老谋深算谨慎不凡,他虽不赞同石敬瑭,却一直引而不发,最后终于钻了空子也当上了皇帝,虽然只有短短半年,但那真的只能说天不与人。

不过想来想去,刘灿也没想到什么好办法——哪怕现在认识了未来的周世宗同学呢,可这位周世宗自己现在还卖茶叶呢,就算郭威先生现在已经很了不起了,可要想调动一个大指使恐怕也不那么容易,并且人家凭什么呢?而经过她的试探,她发现刘成也不愿意到别的地方,他在管城习惯了,何况天底下还有什么比飞黄腾达后在家乡为官更令人得意的?虽然他也知道对他的这个任命从某方来说也是不信任的表现,可那又有什么?他对石敬瑭一没感情二没崇敬,上峰的不信任对他没有半点伤害。

当然,他有想过更进一步,可完全不急,他做大指使才几天?这点力量还没消化完呢。

所以如果没意外的话他们刘家是要在管城呆几年的,可这话就完全没必要对郭荣说了,所以此时她只是带了些忧心、为难的看着未来的五代第一明君,一副不好意思非常抱歉而又不知该如何表达的做派。

而郭荣也愣住了,他的计划完全建立在刘成在管城做官的基础上,如果不是的话,那还真是个问题啊!

第23章 酒酿(中)

在郭荣露出深思的表情时,刘灿叹了口气,一副也非常忧虑的样子,但心中已经快笑翻天了,要知道她现在忽悠的可不是一般人,而是未来的五代第一明君!

她之所以过了这么三天才找郭荣,一是实在事多,除了刘静这边,家中的事情她也不得不料理起来。刘成是个大大咧咧的,军事方面他就算没经验,好歹总见过,所以总过得去。但在家务上就不行了,而他们现在虽然人口少,地方却大了。采取的还是类似于县衙的前面办公后面住人的居住方式,这就更要求门户严谨,岗位明确,否则前后乱成一团,惹出非议还不算什么,要碰上个胆子肥的,甚至会给她们姐妹带来危险。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要知道在唐朝末期,连个染工都能因为敢想,而跑到皇宫中观光一番。

乱世,一个很重要的代表就是秩序的崩溃。

刘家人口少,就算王氏阿张都回来,一个院子也足够了。不过在同刘成商量了一番后,她还是留出了两个院子,剩下的则由刘成安排。当然,这只是暂时的,当管城秩序恢复,刘成还是要带着自己的人马回军营。不过就算那样,也要给他预留出接待客人、办公的场所。还有马棚也要扩大,家里还要有一些侍卫家丁,所以除了要给他们安排住处外,还有兵器库。

当然,这些不可能一下子完成。刘灿也不过先把规矩立下,其他的只有慢慢来了。

不过最关键的问题却是,她在思忖怎么对待郭荣。

什么?这么一个金灿灿闪耀耀的大粗腿还不赶快抱住?呃……如果郭荣是唐太宗,那没的说,哪怕让她哭爹喊娘,她也一定要扑上去死抱着不松手。可郭荣同学千好万好,却有一点不好,那就是太短命了!

这位五代第一明君在位仅仅六年,再之后他虽然做下了种种布置,却还是便宜了一个姓赵的家伙。赵匡胤同学按照历史评价,算是一个宽厚的温和的太祖,特别是和其后的朱重八同学相比。后世还有人说两者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差别最主要的是家世出身不同,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是一位情商很高的老先生,他以不太显赫的官位护着家中老小在五代这个乱世都安全的活了下来,老大赵匡胤更是在二十岁的时候才被赶出家门自谋生路。而朱重八呢,却从小受尽苦难,父母兄长染病去世后,朱家别说棺材坟地,连草席都没有,只有包几个破衣服葬在别人家的土地上。

这有些说远了,总体来说赵匡胤算是一个宽厚的君主,但再宽厚,他也还是君主,陪着他打天下的老兄弟们他还不能放心,同前朝皇帝关系亲厚的人家他又会怎么看待?

什么,先巴结好郭同学,将来再抱赵同学的大腿?这倒是一个好办法,但中间的度却不好掌握,要知道赵同学也一直是在给周同学打工的。

不过要让刘灿就任这条大粗腿从眼前溜走,她又有些不甘心。想来想去就是要先扯上关系。

刘成没有听郭荣说太多,但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大概就是想在管城来个茶叶专卖,刘成可以不用出资金而坐拿干股,干股的份量郭荣还没有明说,显然是可以商谈的。

从这个方面来说,刘家同郭荣也算有了关系,但太单薄了,因为很多商人都这么做,算是互利共赢,但也就是一般的合作关系。照着这个模式,可以预见郭荣就算发达了也不会太记着刘家,刘家将来有难,郭荣也不见得会念旧情——也的确没什么旧情好念,若是有什么小人在中间搬弄是非,说不定还会觉得刘家可恶。

“若是阿叔为难,就当我没说过吧。”最后郭荣一笑,他决定从管城离开后就去找郭威,上次郭威已经透露出想让他参军的意思了,而对此,他也并不排斥。

“阿哥对我们姐妹有大恩,这点事算什么为难?我家阿耶的意思是,与其只在管城设一个点,不如就把这事做大。新任的郑州白刺史是我白家叔叔的族叔,对我阿耶也甚是看重,在郑州推广阿哥的茶叶应该不难。”

郭荣没想到她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想了想摇头道:“阿叔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恐怕是不成的,不说本钱问题,就是江陵的茶叶,这黄河南北也并不少。要在一州专卖……”

“阿哥误会了,在整个郑州自然是不能专卖的,但别人卖得我们也卖得。本钱阿哥不用担心,既然是合作我刘家也是会出的,而且我们也没必要一开始就把摊子铺的太开,慢慢来就好。从管城开始,只要咱们的茶叶卖出名了,以后自然不难。”

郭荣看着她,神色难辨,是他的错觉吗?总觉得这个小姑娘的语气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自信,她说的这些话要让一般人听了必会当做笑话,在管城卖也就罢了,可要卖出名堂并不容易。现代人喝茶,并不讲究一个味,还要色、香、形,他在江陵的时候见人点出的茶汤已带出了形状。中原这边虽然差了一些,可也有各种讲究,而且卖出名堂的商家,哪个没有背景?刘成作为大指使在管城自然没的说,可在郑州,又不算什么了,哪怕有那位白刺史做靠山呢?

但这话从这位小姑娘嘴中说出,他又觉得是能够相信的?!

他不知道现在刘灿正擦拳磨掌的准备大干一番。这要是现代的那种清茶她还真没办法,虽然她看过很多次茶艺表演,自己手上的功夫却很一般。可现在讲究的是什么茶啊,一是煮,二是分。

怎么煮?找个锅子把茶叶放进去,加奶加糖加香料,去年过年的时候她喝过一次,那滋味……反正她是享受不了的。而分呢,就是一边冲茶一边搅动,搅出白沫,弄出乳白色,你要说这是茶也没错,可在刘灿看来,这不就是茶叶版的卡布奇诺嘛!什么,茶叶和咖啡还是不一样?这是当然的,但现在是什么时候?

五代!

五代什么都在波动,规矩是被各种打破了,茶道……还没形成所谓的道。现在的潮流就是打白沫,她把白沫打出花来还没有吸引力?好吧,就算退一万步来说现在的人们不接受这个,可也向对面的周世宗同学表明过我们的努力了!双方的关系不会只是泛泛,而只有商业上的,将来也不会太引起赵同学的注意。

“此事,我还要想想。”其实郭荣心中已经愿意了,他想的和刘灿差不多,就算在郑州闯不出名堂,只是管城,也总是不亏本的,而刘家愿意出一部分资金,更是意外之喜。但他以未冠之年就奔波各地经营,靠的不仅是锐气武艺,还有谨慎。虽然想不出什么弊端,他还是没有立刻答应。

“这是自然。”刘灿笑着点头,按照史书的说法,郭荣同学性格有些急躁,现在看来并不尽然,他那些急躁的表现,有一些可能更是姿态,“我这两日正在学习茶艺,下次就可以请阿哥来品鉴了。”

“……好。”

郭荣又喝了口酒酿,刘灿暗暗好笑,看他那表情刘灿就知道他此时心中一定一片乌鸦飞过。两人正说着阿赵就匆忙跑了过来:“大娘子,大娘子,你大母回来了!”

“大母?”刘灿激动的就想站起来,又立刻坐了回去,“她现在在哪儿?就她一个吗?我阿娘呢?我家阿弟呢?快带我过去。”

阿赵和阿段都有些为难,她们把刘灿从屋里搬出来还不太困难,可要从院里搬到大门处就比较困难了。郭荣道:“阿妹勿慌,老夫人既然回来了,就一定会过来的。”

“对对,你说的对。”刘灿平缓了一下情绪,“让阿哥见笑了。”

“这是人之常情。既然老夫人快要来了,我也不便在这里久留,阿妹若有事,再派人找我就是了。”

刘灿也没心思再忽悠他了,自己行了礼,就让阿段把他送出去了。他走后不久,刘成就陪着王氏来了,王氏怀中抱着刘柱,两人面上都带着凄惶,刘灿心中咯噔了一下,果然,刘成张口的第一句就是阿张没了……

一开始,刘灿还有些恍惚,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她娘没了!那个总是沉默少语瘦骨伶仃的女人没了!

“……怎么,没的?”

王氏大哭,只是摇头。刘成道:“你莫要问了,你大母已将她掩埋,明日我就带人将她寻回,好好安葬。”

刘灿沉默了片刻,把阿段和阿赵都指使了出去:“阿耶,我要知道我阿娘是怎么没的。”

刘成摇摇头。

“阿耶!”

“你不要问了,这不是你该知道的,你大母和大弟都刚回来,你好好照顾他们。”他说着就要离开,刘灿哗的一下站了起来,她的左腿还不能用力,这一下又起的猛,立刻就摔倒了地上,她抬起头,几乎是低吼的叫道,“我要知道!我要知道!”

第24章 酒酿(下)

在刘家,阿张几乎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角色。她没有王氏的决断,也不像刘成那样是家里的顶梁柱,刘柱还会靠自己的哭闹宣告自己的地位,刘静也会叽叽喳喳的表示自己的存在。只有她,一直是沉默的,偶尔提一些建议,往往也是被否决的。

她就那么沉默着,仿佛并不存在似的。

但现在出现在刘灿面前的,却是当她在厨房里炸着油渣,卖弄厨艺的时候,阿张在外面收拾着白钱送来的活鸡;当她在外面用弓箭抓偷蛋贼的时候,阿张在厨房用冷水洗衣服……

这个女人好像总在偏心刘柱,可对她和刘静又有什么不好的?在刘静还小的时候,她也会尽可能的把鸡蛋、汤饼往她嘴里塞……

想到这里,刘灿突然感到胸口一股说不出来的疼痛,她颤抖的看着刘成:“你告诉我、你告诉我阿耶,阿娘、阿娘是怎么没的?”

刘成的嘴唇也哆嗦了起来,但他依然不出声。

“你告诉我啊!”

“被吃的!她是被吃的!”开口的是旁边的王氏,此时她已经泪流满面。

原来那一夜他们娘仨也被挤开了,幸运的是没有被挤的太远,当天亮的时候就又走到了一起。王氏人老成精又是历经战乱的,就拉着阿张往村里走。这样一来能和大部队脱离,虽然出远门人多更安全,但难民却不一样,特别是她们这个组合。看起来最具威胁性的阿张也不过是个骨瘦如柴的妇人,王氏一个老太太,刘柱不过两岁,最近更是被养的白白胖胖的。队伍里有一个起了歹心,他们就没好果子吃。反而不如到乡下避几天再看。但他们的运气实在是太不好了,脱离人群没多久就遇上了另一批难民。

那一批难民不过五个人,却是饿的久的了,王氏一见就知不好,想要避开,可那些人已经看到了他们。再之后的情景就像狼遇上了羊。老狼,疲惫的穷困的几乎连走都走不动的病弱的老狼,相比于他们阿张和王氏算是两个比较健壮的羊,可她们只有两个,又带着刘柱,本身就有数量的差距,这再加上种种顾虑,更是敌不过。眼看都要陷进去,阿张把刘柱塞到王氏的怀里自己缠住了那几个。

王氏带刘柱藏了一夜,第二天再去看,那地方只有一些血迹和一些赃物。

“这么说大母并没有看到我娘的尸体了?也没有看到骨头,那就是说、就是说……”刘灿知道那个希望很渺茫,但应该还是有希望的吧。武侠小说里不经常出现贯穿了心脏还有可能活着吗?

王氏摇摇头没有出声。

“大母!”

“不要问了,大娘子!”刘成咬牙道,“你大母刚才外面回来,又饿又累,还抱着你阿弟,你是想要让她害病吗?”

“我只是想知道我娘是怎么死的。”刘灿哆嗦着嘴唇,“阿耶,我必须知道,那是我娘,那是我娘啊!”

“你大母不已经说了?”

“可是并没有尸体不是吗?就算被吃了也该有骨头啊……”

“哪还会有什么骨头,”刘成露出一个惨笑,“就算啃不动,他们也会带走的。”

刘灿怔在了那儿,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像回过神似的看了看刘成,然后又慢慢的、慢慢的看了眼王氏。刘成的眼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红了,王氏更是早已泪流满面。

刘灿慢慢的站了起来,她想做回榻上,身体晃了几晃却没能坐下来。

“大娘子……”刘成想说些什么,刘灿抬起头,哇的一口,吐出一口血,“我错了……”

说完这一句,她整个人都向后倒去。

“刘灿,你一会儿准备去哪儿吃?”阳光下,身穿黑色运动装的微胖少女问向另外一个更高些的女孩。

“天天米线吧。”

“又是米线,你烦不烦啊,不是说米线里含胶,吃那个等于吃塑料袋吗?”

“那要不吃什么,难道开封菜啊。那还长六根鸡翅膀呢!而且比起开封菜,米线好歹不那么容易发胖吧。再说那里也有面条,担心塑料袋的话就换砂锅面好了。”

“其实吃什么都发胖。”微胖少女看着自己凸起的小肚子,很是忧愁。

“那你就别吃了。”

“别啊,一会儿我和你一起去!”

……

天空是蓝的,不是透彻的蓝,而是温暖的蓝;空气里是充满各种味道的,油炸食品的、卖甜点的;除非到了深夜,城市总是喧嚣的,汽车声、叫卖声,甚至电焊、切割机的嗡鸣声。

真美啊……

“真美啊……”

刘灿睁开眼,就看到一张眉目如画的面孔,她一开始有些怔愣,当那人冲她眨眼的时候她才反应过来,原来那么美的世界果然只能是在梦里了啊。

“看来阿妹这次是真醒了。”郭荣笑道。

“这是……怎么回事?”

郭荣沉默了片刻,才缓慢开口:“阿妹,时事如此,还望阿妹能够节哀。”

刘灿心中一痛,泪水哗的一下就流了出来,她看着郭荣,想说什么,却到底张不开嘴。郭荣垂下了眼,这样的事情他见得太多了,这样的事情刘家绝不是唯一。

刘灿突然昏倒可吓坏了刘成等人,雪上加霜的是,王氏很快也发起了热。她年龄本就大了,又一生奔波,平时太平日子过着还不显,这么一遭累立刻就犯起了病,按顾郎中的说法,却是比刘灿更险恶的,后者只要醒过来却是就没事了,前者若是调理不好,很可能这个冬天都熬不过去。

大女儿昏了,二女儿呆了,妻子死了,母亲病了。再加上管城的诸多事务,刘成真是三头六臂都忙不过来,虽有白钱帮衬,可白钱也一大堆事。就在这个时候郭荣来了,他一开始不过是来拜望王氏——不管生意成不成,这都是他的长辈,他既然住在这里,应有的礼节是不能少的。谁知道一过来就发现不过半天的时间刘家竟大变样,眼见刘成忙不过来,他就主动请缨。

虽然之后没有再见过面,刘成对他的印象却不错,他这边也是实在找不到人了。他早先做都头也不是没有几个嫡系,但那些大老粗打打杀杀可以,要处理家务却是不成样子。相比之下郭荣只是卖相上就要比他们好上许多,何况他还是少年,虽然此时礼教大防并不严谨,但一些事也要顾虑一二。

他同郭威算是同僚,两家硬说的话,也攀得上是世交,郭荣帮着处理一些杂务也说得过去。当然一开始刘成只是想着让他震震场,倒没指望他真能做什么。却不想郭荣在这上面甚有心得,来了之后立刻三下五除二恢复了早先的秩序不说,还把一切都安排妥当了。

刘灿姐妹这里就由阿段负责,王氏那边则是阿赵,另外又请了个夫家在刘成手下做事的叫阿成的妇人专门负责刘柱。而他自己本人,当然是不能住在这里的,不过每天一早把要做的事情安排下去,比如用什么饭,熬什么药之类。再之后就是中午和晚上再过来看看。这样一来,既避免了闲言碎语,刘家上下也被照顾妥当了。至于说偷奸耍滑,目前刘成威名赫赫却是没人敢的,何况刘成每日也会回来住,王氏虽然躺在床上,却并么有失去意识,阿段等人只怕得罪刘成,哪还敢不卖力?

所以刘灿在醒来后就发现她虽然昏迷了两天,这院子里外依然仅仅有条,连刘静都被照顾的妥妥当当,没有少一点肉。

“郭大郎此人甚是能干,郭威有这么一子却是了得!”这天晚上,刘成回来的时候与刘灿这么说。要在早先刘灿心中必要暗自吐槽一番,但现在她却没有太多感慨,她突然觉得自己落地了。她不是高高在上的穿越女,不是能玩转天下的白骨精,不是能微微一笑就令帝王倾倒的绝世美人。她就是刘灿,就是一个生在了乱世,还要在这里成长生活的女子。她比同时代的人有很多优越的地方,比如她接收过的信息,她知道的历史,但,命运对她并没有更多的眷顾。

饿其筋骨,劳其体肤,并不见得就是天将降大任与她。

她会受伤会疼痛会失去亲人,命运不是她所能掌控的,就算认识了五代第一明君,如果没有足够的努力,在这个时代,也会被淘汰。

“阿耶,阿娘已经下葬了吗?”

刘成一怔,过了片刻才道:“请了先生看地,过两日待你大母也好些,再请大和尚来做场法事。阿张这辈子没享什么福,下辈子必是要富贵的。”

刘灿点了下头,抿了下嘴道:“阿耶,我想待将来同郭大郎一起去江陵。”

“啊?”

“我想……”刘灿的目光转向窗外,“看看这天下。”

第25章 姜汤(上)

“胡闹!”

刘灿的语气神态都让刘成一怔,但很快他就反应了过来,顿时出声训斥:“你以为你是谁,还要到外面去看看?你以为外面是什么样子的?这次你能带着二娘子逃生固然是你有几分能力,更多的是运气!否则你以为你阿娘是怎么死的?你张伯母又是怎么没的?”

“阿耶放心,女儿并不会恣意妄为,若要出去必是要做一番准备的。”

刘成皱着眉,还要再说什么,刘灿就道:“不说别的,女儿这腿,就要养上百日。哪是说走就能走的?”

刘成哑然,有些拿不准她到底是说说就算了,还是已经打定了主意。不过他看了眼刘灿的腿,也觉得现在不用在这个问题上太过纠结,刘灿现在还不能下地呢!

刘灿到底年轻,虽受了些刺激,醒了也就没有大碍了。顾郎中开了两幅药不过让她调理用,倒是王氏那里比较麻烦,刘灿见到她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过这么两天,她就像老了二十岁。

“大母!”刘灿握着她的手,声音有些哽咽。虽然粗布葛衣,但在她的记忆中王氏一直都是个精神矍铄的老太太,哪怕她上一次病的持续高烧,连床都起不来,双眼也一直是锐利的。可这一次,她的整个神态都夸了,躺在那里不由得就让人联想到老态龙钟行就将木这样的词汇。

“是大娘子啊。”王氏见到她一笑,“你起来了,那一天可吓死我了。”

“我不孝,让大母担心了。”

“傻孩子,说什么胡话啊。你这孩子看起来坚强懂事,却又是最重感情的。阿张没了……你怎么可能不难受?就是我这个老不死的,也心疼的要死呢。”

“大母莫要再说这种丧气话了。阿娘没了,二娘子又被吓住了,若大母再有个好歹,咱们这个家就真不成样子了!”

王氏看着她,摸了摸她的脸:“要说,我不该对你说这些的。但这个世道就是这样,谁让咱们都命苦呢?好在你阿耶现在有了些权势,以后的日子应是会好过的。你放心,我已让你阿耶答应,以后不再娶正室了。”

“大母?”

“你阿娘没了,你阿耶又发达了,不知多少人想与他做媒,而以他今天的身份地位必不会娶一个普通女子。虽说现在秩序崩坏,家族飘零,可总有有权势的人家,总有能富贵的人物。你阿耶若娶了个家中强势的……我在的时候还能护着你们些,我若不在……”

“大母!”

“傻孩子,这些话该说我总是要说的。你阿耶对你阿娘是有感情的,又有我这番要求,想来他应该会遵循。将来他若忘了,你就拿我今天的话对他说,但凡他还有良心,就不会破例。就怕你将来被人教傻了,听信了那些骗人的花言巧语主动要求你阿耶娶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