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氏叹了口气:“看来你心中也是觉得我做的不对。”

“儿媳不敢。”

“……那刘大郎,你可能不知道,我却是早已深知。那传言虽不太正确,但荣儿早先的确是同他一起做生意的,那个时候的刘家真不如一般的指使家,不说别的,穷的连个家将都没有!连仆人,都是新收的。”她说到这里,她看向刘氏,“你能明白吗?”

刘氏想了想,轻声道:“我早先听郎君说过,同刘家有些旧,想不到渊源竟这么深。”

柴氏在心中摇了摇头,刘氏这话看着取巧,却不是她想要的答案,她想了想,只有再道:“那个时候刘家大郎大概在十岁左右,而现在……也不过二十多岁。十年,就这十年,她甚至已经能左右朝政了!要知道早先的刘家,可以说是毫无根基!”

“如此说来,这刘家真是很有能力了。”

柴氏心中的失望更深,她话都说到这一步了,刘氏还是抓不住重点。可转念一想,刘氏贤惠听话,作为儿媳已经足够,又怎么能要求人人如同那刘家大郎那般……

“你说一般人家,又怎么能在这十多年间积下这么多的家业?要知道,他们从没有真正的依靠过任何一个人!”柴氏看着她,慢慢的说。真的来说,郭威也是这十多年发迹的,可先不说他早先的积累,就是这十多年来,他也一直是在刘知远麾下。而刘知远,最后成了皇帝。这是从龙之功,一步登天!而刘家说是依靠了石敬瑭,可不管是最初还是最后,都不过走在边缘,他们是真的靠着自己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这听起来没什么,但如果细想就能感觉到其中的可怕了。

在这个时代,只是独立发展就有今天的成就,能力自然是不必说的,而更惊人的却是其中的运气!要知道在他们弱小的时候,任何一方势力都可以轻易碾压!可他们,就这么诡异的一步步到了今天!这就仿佛冥冥中有只手在操控着一切。

“所以,不要同刘家作对,我们可以什么都不做,但不要站在他们的对立面!”

刘氏哑然,但还是点了点头。

“好孩子。”柴氏拍了拍她的手,“他们男人会想着争霸立业,可咱们女人啊,想的也就是家人平安,和和乐乐。所以外面那些事咱们都不要去管,咱们管好自己就足够了。”

“母亲说的是。”

而就在柴氏教导刘氏的时候,那边的柴荣明显的感觉到了不对劲儿,他们一路行来,一开始还没什么,但随着离开封越近,这沿途碰上的人也就越不一样,今天竟还有人来同她打听刘灿!还有人来问他们之间的关系!他们的关系……他们有什么关系?他们能有什么关系!

第290章 绿茶 (五)

郭荣的郁闷,郭威很快感受到了。众人态度中的暧昧很让他有一种古怪感,不过他还是好的,毕竟身份地位在这儿放着,一般二般人也不敢找他打听什么,王峻就不一样了。他身为郭威身边的第一谋主,又擅长交往,很是有不少朋友,早先他找人家疏通关系的时候打的热络,此时人家也不会同他生疏,有那一些不太讲究的,根本就是直白的问出来了——你们和刘家是不是早就计划好了!

王峻那个惊讶啊,立刻着手调查,这事倒也不难,这流言已经散播到中下层了——刘家走的本来就是下层路线,只不过不在开封本地的会是各方势力通过各种渠道先知道,不过这评书大军是早就养成的,此时铺展开来也慢不了多少,要不是为了逼真,其实开封和邺城可以同时起流言的。

而当把这些资料汇集到一起,王峻傻脸了,这简直把郭刘两家说成一家亲了!到了开封,他们说要打刘家,不说别的,下面的士兵恐怕都会迷茫。郭威也呆住了,他翻来覆去的想,自己同刘家……好像没这么深厚的关系,但为什么这上面说的他又有些无法反驳?对了,他的官位绝对不是贿赂了什么第八房小妾,刘知远就没这个!

“将军,这上面说的……可都是真的?”

郭威苦笑:“我要说不是自是假话,但绝对同这上面说的不一样。你我认识多年,这刘家如何,你还不清楚吗?”

王峻沉默了,高手!虽然立场不同,他也要承认布下这个局的人是个高手!这里面真真假假,让人无从反驳,因为刘灿救了柴氏等人是事实,这件事就像定海神针一样,把这么一件荒谬的事给弄成了真的,而此时,他们也没有办法去否定。郭刘两家当初做生意也没藏着隐着,真要用心查,都能查出来,他们若在此时反驳,只会让人以为是他们要翻脸。当然翻脸这种事不是不能做,可显然不能再这个时候做,否则其他人一定会担心他们早先的许诺。当然,也不能肯定,若是肯定了,下面还要怎么打?

他敢肯定,待他们到了开封附近,刘家一定会流露出欢迎友好的姿态,他们稍稍一疏忽就会入局。同样的,他们若在这个时候肯定了,那所有人都会认为他们真的同刘家有什么,觉得现在的这个局面真的是他们同刘家联手做出的。想到这里王峻的那个郁闷啊,他现在还不知道刘承佑到底是谁杀的,但现在的这个局面他其实早先有过预想——当然,和现在的并不完全一样。

在刘承佑同杨王二人争的不可开交的时候,看起来只有两个结果,但其实,还有第三个,那就是双方诡异的得到一种平衡,这一种可能非常小,但并不是没有,毕竟在他看来,刘承佑早就该爆发了,可就是被刘灿劝了下来。虽然后来刘灿被冷落了,但焉知不会有别人呢?

喜怒无常,这是王峻对刘承佑的评价。从刘承佑的心智来说,他是很好控制的,但他的这个性格,又不太好控制,谁都不知道他在下一刻会做什么。因为这个不确定,在史弘肇那个事情里,他暗示郭崇留一些人,他倒不太指望这些人能把刘承佑杀了,但只要他们动手,就能激怒刘承佑,然后他同杨王等人就不可能善了!

当然,他们要是能把刘承佑杀了,就更省事了,到时候这边自可打着为刘承佑报仇的旗号入主开封——他相信到那时候郭威是不会拒绝的。

若是他们不动手呢?那也没有关系,只要有这些人,自然就是他们的事了。

王峻自认考虑到了方方面面,不管朝中什么局面他都能为郭威争取最有利的,但他怎么也没想到会是今天这样的局面。刘承佑是死了,可杨王二人也死了!而且,他早先的布置全都落了空!

高手!

他再次感叹,有一种自己所有的计划都被对方掌握的感觉,但,这又怎么可能?他的这些计划,有的,是连郭威都不知道的!难道还有谁能知道他的思想吗?至于身边人,他更有把握,虽然他也有亲随仆从,可这些机密之事他是从不让他们碰的,而且重要的事情从不落笔,别人就是想探知也是没有可能的。

难道这就是命吗?隐隐的他也有了一种畏惧,但同时,又有一种不服。

“秀峰认为,当下要如何?”

“将军,眼下的情况只有以力破巧!”

郭威皱了下眉:“就没有其他办法吗?”

王峻拱了下手:“将军,刘家会有这种流言其实是一件好事,证明他们心虚胆怯。若我们同他们在这种事情上纠缠不清,正好落了他们的算盘,倒不如不理,兵临城下一见真章!”

郭威抿了下嘴,没有出声。他一向义气为重,年少时就因看不惯菜场中的屠夫跋扈而一刀杀了,虽然做了错事,名声也传了出来。在那之后谁不知道他郭威重义理?明是非?他能有今天的位置,得到这些士兵的爱戴,从某个方面来说,也和这些有关。

从力量上来说,他能打到刘家,但别人又会如何说他?千载之后,史书又要如何记载他?

“千载以下,又有谁知道这些流言传说?”王峻悠然道,“就算有,也不过是野史罢了。”

郭威一震,没有再说什么,他其实知道到了这一步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名声不好也罢,是非传说也罢,难道走到这里了还能再回头吗?或者说,他能在这个时候向刘灿臣服吗?当年杨王史三人时,他都地位超然,更何况今日对刘家了!

唯战!

下定了决心郭威也不再纠结,督促兵马加快速度向开封进发。在离开封还有五百里的时候,刘安的罪己诏下来了,在这里他代父痛悔,说的那叫一个真情实意,那叫一个后悔莫及。最后连什么,只愿以朕的生命,能弥补这些过失都出来了。这个罪己诏一下,众人再次无语了——刘承佑本是被人杀的,到这里怎么成了他为了弥补罪过自杀了?

冯道看了这个面色古怪,最后叹了口气:“老夫还是小看了你……”

这句话佩服的意味不浓,倒多了几分感叹。后世有人这么评价——这么厚脸皮的罪己诏,也是绝无仅有了!不过对这份罪己诏倒没有太多非议,还有人说,虽然这个诏书用词有些不要脸,可也能看出刘灿是努力的不想同郭威打这一仗了,为了保留中原元气,她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当然,这个评价也被评为拍了千年前人物的马屁……

这个罪己诏郭威当然也看到了,不过这一次他没有说什么,既然已经下定决心,就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了。

这一天,郭威大军到了兰阳,此地离开封已不过百多里的路程,在这里,郭威稍事休整了一下,下面的路,前锋只用三天就能到达,何况也许不用三天就有朝廷大军出来相战,所以再下面,他们很可能就没有时间修整了。不过在他们到的第二天,赵进就到了。

在普通百姓那里,赵进绝对没有赵匡胤和石守信知名,可在演武场中,他的声望并不低。无论是赵方毅的弟子还是演武场第一期大班长的身份,都令他的头衔闪闪发光,早先他一直在赵弘殷身边学习处理事务,这一次是被赵弘殷特意派过来的。他已经成亲生子,身上自有一股稳重,不过在王峻眼中,还是小孩子一个。

“朝廷看来是真看不上我家将军了。”王峻喝着茶,慢慢的开口,“你也不用说什么了,只是你这态度我家将军也知道该怎么选择了。”

赵进行了一礼:“我刘家处在密州,与外界不通,也不怪王相州误会。在下年幼无知,本是担当不起这个责任的,只是家师念我好歹也是第一届演武场的班长,这才遣来。在下文不通武不就,只是下面的师弟师妹讲究礼仪,却还认我。家师觉得我前来,却要比朝中前辈更合适你。”

王峻是什么人?虽然因为密州的地理位置很多消息都不好打探,但主要的却都是尽力搜集,赵方毅作为刘家的第一谋主自然是他要重点留意的,他这个大弟子赵进他当然也知道。早先那么说不过是摆摆气势,听了赵进的解释,也不再在这上面追究了。赵进这话他听的明白——他虽然年龄也小,官职也小,却是刘家的嫡系人物,刘家派他前来那绝对是重视的表现。

“既如此,刘家是个什么章程?”

“我来的时候,大郎君说,郭刘两家是世家,万万不想走到那不可开交的地步。大郎君说,郭将军武力无双,当得第一元帅!”

“那封地何在?”

“……没有。”

“没有?”

“没有。”

王峻看着赵进,目光阴冷,赵进没有温和以对,丝毫不让。过了片刻,王峻笑了:“看来刘家是让你来下战书的了,怎么,真以为我不敢斩来使?”

“相州又误会了,我密州上下,从无封地!若今日我对相中胡做许诺,那不过是权且之计,没有诚信。大郎君说了,郭刘两家这样的关系,只有相诚,也只有诚!”

言辞恳恳,王峻嘴角不由一抽——什么关系啊!

第291章 绿茶 (六)

“此事,你怎么看?”

虽然来的只是一个赵进,虽然接待的时候王进满脸不屑,转身还是要同郭威说的,毕竟眼下他们最重要的就是面对刘家。郭威听了他的转述沉默了片刻才发问。王峻知道他是绝不会在这个时候被招降的,这么问就有别的意思了,他想了想道:“刘家,其志不小。”

“何止是不小啊,简直是要改天换地了。没有封地,那姓赵的也真敢说!”

王峻看了他一眼,见他虽然这么说了,却没有多少气愤感,反而还有些……赞叹?他目光一闪,也就没有接话。在这一刻他突然有种郭刘两家的感情……其实还真不错的感觉。他知道郭威其实一直对节度这件事很有意见,认为是他们乱了根本,心中是想着怎么撤销他们的。而他之所以对郭威这么支持,也是认可他的这个理念,而现在刘家也是同样的态度,这算不算惺惺相惜?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被他立刻按掉了,刘家志向不错,但又何其不智!没有封地这种事是能随便说出来的吗?

人们出生入死是为了什么?流血流汗是为了什么?一般军汉是混口饭,有些出息的就是想改变家庭,再有些出息的,就是想争一份前程!这个前程是什么?是钱财土地官位名声,但那个顶点,却是节度!节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土皇帝。真正的皇帝只有一个,所以就算大多数人都会肖想,可人们真正的目标只会是节度。刘家现在绝了这个口子,下层士兵也许没感觉,中高层却是绝对会有意见的。这话传出去,下面节度也不会再首尾两端了。这么想着,王峻已经准备找机会把这话透露出去了。

这要做的巧妙,因为刘家这话他也是第一次听说,想来也不是会轻易透露的,但……他又何必替他们保密呢?想到这里王峻又有些遗憾,赵进要是早些来早些说这话,他们一定不会是现在这个局面!现在虽然也有些效果,但最多也只是后期宣传上用了。

王峻完全不认为郭威会打不赢,他甚至不认为两方的战事会呈胶着,只要郭威下定决心,只要下面没有意外,刘家,手到擒来!

意外……王峻皱了下眉,不知为什么,他有一种不太好的感觉。

“明天就让那个姓赵的回去吧,什么都不用对他说。”

“是。”他想了想道,“将军,我觉得刘家不会就这么算了的,他们明知道将军是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再入朝——特别是他们给出的这个条件……这次那姓赵的前来,只是像个前凑。”

“那又如何?”郭威一笑,“秀峰,我不瞒你,我对那刘家大郎早先就是有欣赏的。若她是我的孩子,以后必是天下之主!但她生在刘家,她是刘成的孩子,而刘成,又是始终没有站好队的!刘家也许还有谋略还有后手,但在实力面前,什么都不是,也不可能是!”

这话带着一种轻描淡写的霸气,王峻一震,做了个揖。

是的,刘家有再多的计谋又有什么?有再多的算计又有什么?郭威的威望是在几十年的征战中建立起来的,手下的兵是他一点点带出来的,刘家也许可以扭转一部分局势,但大局,已定!

王峻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回去后也没有难为赵进,不说多好的待遇,也是一般吃喝,然后第二天就把他打发回去了,他没有想到赵进回去后,刘家就送了一队人出来。是的,一队!大张旗鼓的一队——郭威的家人!一路上,前面有人开路,后面有人护送,旁边还有人打仪仗,再再旁边还有人解说:“那是谁?”

“那是郭威郭将军的家人!”

“咦,他的家人不是都死了吗?”

“你这是什么时候的消息了,早不就有人说他们被刘相给救了吗?”

“这还是真的啊!”

“可不就是,你看这人就在前面,还能是假的吗?”

“那这是要上哪儿啊?”

“我说你这人消息也太不灵通了,郭将军好像要打过来了,刘相就说要把他的家人送过去,省的有人起了歹心,再谋害了他的家人。咱们刘相,真仁义啊!”

……

大多数人听了这个都觉得刘灿傻了,对方打过来正好拿他的家人做要挟呀,就算讲点脸面不明目张胆的把人绑起来挂城头,也要派人盯着了,有这么个把柄在,起码是个退路。刘灿就这么把人送过去,这是要投降吗?

刘灿那边很快发表了说明——她当时救郭家,是因为两家的关系,现在把人送出去,还是因为两家的关系。下面的话说的文绉绉的,翻译出来则就是,理念不同想法不同政见不同,这都没什么,但我们都是人,都要做人事,要打,咱们就堂堂正正的打一场,那种什么拿人家属做要挟的事,属于卑鄙的、龌龊的、不符合主流的,是我们绝对不能容忍的!

战,即正义之战!

这个宣言一出来,众人再次傻了,正义之战?打仗还有什么正义的吗?特别是那些上层更有些抓狂,打仗就是为了胜利啊,就算是要正义,也不是这个正义啊,本来咱们就占着大义的名分了啊!郭威那边更是纠结,自己家人来了不能不接吧,接了更不能不谢吧,可这马上就要去打人家了,这个时候一接一谢又算什么?

这也是郭威要面子,此事要换成刘邦朱元璋这号的,一定会顺着刘灿的话说多谢你把我家人送来了,这个恩情我记下了,但这是咱们俩个人的事情,无关大义,所以这仗还是要打的。而在郭威这里虽然有王峻的建议,可还是发不出这样的声明。所以郭威就默默的把自己家人接了,默默的把这事了了。不过这只是表面上,私底下却是另外一个情景了。郭威来的时候说是讨伐刘承佑,现在刘承佑死了;早先还说家人被害死了,结果现在不仅家人还活着,人家还给送过来了……

郭威的嫡系亲信自然没什么想法,但并不是所有的兵都是他的嫡系,也不是所有的士兵都想打仗的——特别是在刘灿表现的这仁义的都快傻了的情况下,于是在修整了几天后,郭家军这边不仅没有士气蓬勃,反而还有了点诡异的混乱。下面的士兵发现这种情况后立刻上报了上来,王峻叹了口气,当刘家大张旗鼓送人的时候他就觉得不对,而现在终于可以肯定了。

“将军,此事若不平息,恐有变化。”

“那依秀峰看来,又当如何?”在说这一句的时候,郭威有些疲惫。柴氏安全来到了他身边,他应该高兴,但他们夫妻间却有了一种说不出的隔膜,他知道柴氏想的是什么,其实有的时候他也怀疑自己是不是早就预料到了刘承佑会那么做……但这个事他不能深思。他只能说,刘承佑所做的不符合常理,那就不是正常人能干出来的!而除了这个,他还感觉到柴氏并不希望他打这一仗,不是不喜欢打仗,而是……反复他会输?

他会输吗?

他怎么会输!

“将军,人心不稳不过是想着还有退路,若如此,不如斩了他们的去路,也就罢了!”王峻看着他,两眼发亮。

公元953年11月21日晚,郭威正在熟睡,突然听到外面有喧哗,起身查看,就被几个亲信用黄旗裹了抬起来高呼万岁,郭威无奈,只有称帝……

第二日,已是周太祖的郭威下令立刻拔营,攻打开封!

届时,上下一心,军容齐整,杀气腾腾,而迎接他们的,是开封城外密密麻麻的麻绳和无边无际的坑和掩体……

在把柴氏等人送出去后,刘灿就开始命人挖坑了。开封地处平原,周围也没什么山,下面还有不少沙地,这坑也就好挖,挖好的坑直接在上面做掩体,所以等到郭威到了的时候就看到一道道的黄土堆,乍一看去很有些田地的感觉。

“这到底是什么?”郭威皱着眉,刘灿挖坑的消息他是早就听说了,当时就不太理解,现在更不理解。

“应该是防护?据说刘家有一队士兵擅长用箭,也许,就躲在那后面。”下面一个将领开口,“将军,手下愿意一试,为将军开路。”

郭威眯了下眼:“准!”

那人听了之后抱了下拳,立刻招呼自己的人马去了。过了片刻,旌旗舞动,城墙上的人立刻就看到了,此时城头站的不仅有守城军队,还有一些朝中官员,这些人说是来督战的,其中到底有什么心思就很难说了,此时一见那旗立刻就有人道:“是王字旗,郭威手下最擅长攻城拔地的王宪!”

“据说他手下有三万人马,都是从河东厮杀出来的健儿!”

有人暗暗吸了口气,他们估算过刘家的人马,撑天了也不过五万人,而列在这边的最多也就一万人,还有一些是在城头上,这也就是说下面不过几千人!以几千人对三万!还是久经沙场的王家军……很有一些人觉得自己离战场太近了,虽说自己可以投降吧,但刀剑无眼,万一不等自己说出口就被杀了,实在是愿望。

“就算有三万,也不可能都带出来,最多也就是先拿五千人马试探一下……”

有人觉得自己还是有时间撤离的,而就在这时候,下面响起了号角声。

第292章 绿茶 (七)

论士兵的个体素质,王宪是没有办法和李业那三千人比的,毕竟他手下有三万人。他就算再清廉、再爱兵如子也不可能把他们打造的给家将似的,何况他还不是那么清廉。当然他也有家将,可也不过二三百人,而这三百人,他并不准备用上。

李业和刘灿那一战他仔细研究了,在他看来那些神箭手的确令人头疼,不过并不是没有办法破解。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拿人命往里填,驱赶流民一波波的向前,那些神箭手就算体力再好,箭术再高超,射个二十轮也就歇火了,再之后拿正规军一冲,自然就破了。至于那些弩箭队他并不是太看在眼里,在他看来这种战阵多的是办法破解,比如弓箭手,比如骑兵,所以李业会败,归根到底还是李业无能。当然,他们现在不能驱赶流民,可只要装备上去了也一样。他早就让人准备好了一人高的盾牌,此时号角异响,这些盾牌,就被人举着出来了。

“刘家的弓箭手暴露的太早了。”一见这架势,就有人猜到了原因,顿时在心中暗叹,否则此时拿出,虽不见得就能左右战局,可也能异军突起,振奋一下精神,而现在,这么大的盾牌举出来,那些弓箭手还有什么发挥的余地?

早先王宪的请战,不过是在众人面前的一场排演,其实他们是早有准备的,这些盾牌手也得到过叮嘱,此时就举着盾牌,慢慢的往前走,步伐虽不一致,也算整齐。但是等他们到了坑边就不行了,刘家这边的坑挖的足有一人深,他们下也就罢了,可再上,就不能举盾牌了,而只要他们一露头,立刻就有箭射过来——刘家的弓箭手就站在后面的掩体内!

射!

射!

射!

指挥官三个射字,就飞出了几百支箭,并不是都有成绩,可三个里总能有那么一个建功,于是惨叫声开始响起。王宪面无表情,在看到那些坑的时候,他就知道事情没那么容易了,不过打仗向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种初次试探受挫,对于他来说太常见了,当下就派第二队上了。

第二队一样举着盾牌,他们像第一队一样开始慢慢的前进。而此时,第一队终于有人爬了出来,避开了刘家的弓箭,但是他们没走几步就又遇到了麻烦——绳子!刘家所有的战地上都拉的有黄麻绳,这种绳子不细心的话很容易忽略,当然绳子没什么杀伤力,撞上了也不过绊一下,可在此时,这就要命了。

再射!

再射!

再射!

这个时候众人发现刘家的弓箭手并不是一队,而是两队!而且他们分工不同。前一队专门射从坑底下爬上来的,第二队专门射被黄麻绳绊倒的!发现这一点,城上城下的人都无语了,他们第一次发现打仗也能这么卑鄙。当然战场上一直是鼓励用计谋的,可是,这算计谋吗?

站在城头上的很少发现当看到刘家的第二队弓箭手后,郭威轻轻的点了下头。

刘家有一队神箭手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针对这些人自然是要有对策的。不过这个对策也有些麻烦,对射吧,根据掌握的资料来看,一般弓箭手的射程没他们远,更没他们精准。杀上前吧,就算真的用人命推过去了,这些弓箭手也会早就撤下。所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避开他们。

“我们最早见到的是开封的东门,所以刘家也最有可能把这些人安排到东门。因此,只要我们在东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其他人就可以绕到北门或者南门拿下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