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来的总归要来,该还的总归要还。你若执意要回长安,就戴上这枚‘梅魄’吧。”

他将‘梅魄’镶成坠子,用一根红绳穿了,让我戴在颈间。我依言将这枚坠子戴上后,他递给我一面铜镜,于是,我讶异的看到,我的眉心竟然出现了一抹淡淡的印记,渐渐地,那映记越来越清晰,最后变成一个梅花形胎记。而我的脸,亦出现了细微的变化,鹅蛋脸面,略显丰盈,修眉清目,顾盼生辉,镜中之人,与我容颜相似,仿若是我,却分明不是我?

我惶然望他,他颔首浅笑,道:“这是绛英公主。你戴上的梅魄,就能幻化成她的模样。若将梅魄取下,你会依然恢复你本来的面目。”

“你以绛英公主回去吧,这样,宇文护一时之间亦不能奈何你了。”

好神奇呀!我抚着颈间的梅魄,欣喜的望着他。

他轻抚我发丝,宠溺的笑,却笑容一凝,正色道:“但是,你一定要切记,不能让宇文邕知道你是郑翎!更不能流连于他对你的爱!长安亦不是你久留之地,只要待到云妃一朝分娩,你就必须得立即离开长安,切勿流连忘返!!”

“为什么?”

他眸中含有一丝悲悯,声音冷若寒冰,透出丝丝凉意,道:“你若不听我言,必生无穷怨恨,最后悔恨终生!”虽然脑中懵懂莫名,我仍轻轻点头,柔声道:“你放心,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我会听你的话!”

他凝望着我,眸中有一丝眷恋,却疲惫的轻阖双眸,轻声道“你去吧!”在他转身的一刹那,我望见他的双眸如此清冷忧伤,一滴清亮的泪珠轻轻坠落。

空气里,飘来他轻轻的叹息:

“孽缘已生,纠缠难清。生生世世,抱憾千年!”

正文 第103章:似是故人来

当我勒马而立,遥望着远远的宫墙。熏暖的微风吹拂着我的衣裙,已近初夏,宫墙外的那几株老梅俱已缔结累累硕果,再不是冬日枝头繁花怒绽的光景,与宇文邕在雪中相别,仿若昨日之事。

不过是短短的辰光,另一道清冷的身影,却已从此逝去。

当我含恨饮毒时,原以为会是永远的离开,然而这么快,我却能够再次回来。且是以宇文护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方式回来。

宫门口,那群侍卫皆惊呆的望着我,仿佛白日见鬼一般。我嫣然一笑,声音清脆如铃:

“烦请各位大哥转禀皇上,就说绛英公主元灵儿回来了。”

*   *   *

  一时之间,绛英公主元灵儿死而复生并重返皇宫之事迅速传遍了皇宫内外。

叱奴太后率后宫众妃嫔亲自出迎,很快,我又再见到了襄阳公主、见到了窦颖、认识的,不认识的妃嫔、宫女、太监,挤满了一屋子,却偏偏没有见到云妃娘娘及真儿。

当日,众人只知绛英公主坠崖,说到底,宫里并没有人亲眼见到,奉命追踪的羽林军也没能带回绛英公主的遗体。所以,我已经想好了所有应对之辞,只说是当日我坠马后身负重伤,且头部受创失去了记忆,所幸被一谪仙般的世外高人救走,他将我收留在一个僻静的山谷里疗伤。直到一月前,我才恢复了所有记忆,并重新返回皇宫。

非常八点档的谎言,但是,却也有几分真实,那山谷,那谪仙人,皆是真实的。所以,我述说起来,感情真挚,倒也无可挑剔,于是,众人都信了我的说法。

叱奴太后将我揽在怀里,爱怜的抚摸我的头发,流泪道:“可怜的孩子。”

这叱奴皇太后是宇文邕的生母,温柔和蔼,容颜清婉,年轻时定是个绝代佳人。宇文泰去世后,她一直住在宫外的旧府邸,吃斋念佛不问世事。如今亲生儿子做了皇帝,并为她在宫内建了佛堂,再三肯求,她才搬入皇宫,所以,我也是第一次见到她。

正文 第104章:似是故人来 2

太监又尖又细的声音自门外传来:“皇上驾到。”屋子里除了叱奴太后,其他人皆黑压压的跪了下去。

“灵儿”他迅疾进屋,一时痴望着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多久没有见到他了?仿佛就在昨天,又仿佛过了很久!仍然是记忆中的模样,眉目磊落,丰神俊朗,不再穿玄青色的铠甲,而换成宽袖翩翩的龙袍,只有唇边那一丝笑容,依然炽烈如夏日里最灿烂的阳光。

泪意涌上眼角,终于还是眉眼含笑,唤他:“四哥。”

他伸手将我拥入怀中,喃喃道:“灵儿,灵儿,真是你吗?还是我在做梦?”他的气息将我包围,熟悉而让人沉溺的味道。

我抬起头,浅笑道:“是我,四哥,灵儿回来了!”

 他轻捧着我的脸,那般小心翼翼,仿佛此时他掌心捧着的是失而复得的稀世奇珍,那目光是欣喜的,却仍细细观察,当目光落在我的额心时,他的眼眸变得柔和,唇边浮起一抹熟悉的微笑。

“灵儿,果然是你!”宇文邕轻声叹息。隔着如此近的距离,我轻易的望进他的瞳眸,眸中的倒影,是一个眉心有梅花的花季少女,却不是郑翎的模样。

他身后不远处,一个长身玉立的翩翩少年。较之冬日,宇文宪仿佛又长高了不少。他笑望着我,双眸清亮,这雅秀飘逸的少年,他的房中挂有一个女子的画像,他的心中亦只有这位女子,他与他的哥哥们一样,心中曾经有一道伤痕,轻轻,一碰就痛,却时常在心中温习。

我明白他们兄弟,但是,我亦知道,我并不是那道伤痕,虽然我以元灵儿的身份回到他们中间。此时,心头却涌上涩涩的酸意。

就在不久前,曾经还有另一个女子,莫非,你们都将她忘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