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呵呵微笑,她伸手将我揽入怀里,摩挲着我的头发,又问我一些诸如吃过没睡得可好之类的琐碎话语,我亦一一作答。

这时,乌云愈发厚了,午后的天空竟然阴沉得得似乎黄昏提前而至,却又不下雨,只是几缕疾风吟着歌呼啸而来,风卷起地上的落叶残花,倒给这闷热的天气凭添了几许清凉。

侍女玲珑、如意劝太后道:“娘娘、公主,进屋去吧,这风吹来急,小心沙尘迷了眼。”

“嗯,哀家也睡足了。灵儿,你陪哀家一起进去吧。”叱奴太后站起身来,抚着我的手道:“既然来了,今儿下午你可不许走,就留在永乐宫陪哀家抄摹《华严经》,等抄好后,哀家要将这本经书送给皇上。”

我拍掌笑道:“太后,灵儿不仅要陪你一起,而且端茶倒水、端砚磨墨这类工夫,也让灵儿来做吧!”闻我此言,叱奴太后乐不可吱,道:“好,好!!难得你这孩子有这份孝心!!”

正文 第112章:念云裳 3

殿内静寂无声,青铜乌雀纹熏香炉中焚着伽南香,袅袅依依,香气淡而飘渺。长乐宫的侍女宫人们皆在殿外侯着,唯有我静侍在叱奴太后身侧,看她以一笔秀美八分汉隶抄写经文。

回宫后,时常陪伴太后抄经,每回,我总是安安静静的伴在一旁,她赞我道:“到底是年长了几岁,不再似幼时一般活泼好动,一刻也静不得。”我则笑答:“灵儿跟着太后抄经,潜移默化,亦不过学了几分静。佛经如此深奥,内容晦涩难明,灵儿才疏看不明白,索性不言不语的好。”

于是,她也便笑着信了。

岂不知,当初的绛英已经香消玉殒,而我,只不过借了她一缕梅魄。

想到此处,不禁以手抚弄颈间的那枚紫玉,温凉的感觉,如一滴泪珠落在胸前。我的性格本来沉静,一切皆能淡然处之,不知为何,自从悬了这块玉魄后,血液里多了一丝轻微的涟漪,仿佛宁静的湖泊,内里却能揭起翻天巨浪。

这不是我的个性,却随着这块玉溶入了身心。

不知道,是福?还是祸?

樱唇轻启,随着太后的书写,吟出经文:“若美、若恶,不生爱憎,心得自在;无诸过失,广大清净;欢喜悦乐,离诸忧恼;心意柔软,诸根清凉。”

然而,要如何才能不生爱憎,以求得心意柔软,诸根清凉呢?

“人生在世,烦恼自寻,”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太后笔端略停,笑道:“其实,一切只不过是法界缘起,因果圆融罢了。”

“因果?”我喃喃念,仿佛唇齿间含了一枚苦涩的青果,一时之际竟然惘然。

“知业如幻,业报如像,诸行如化;因缘生法,悉皆如响;菩萨诸行,一切如影;出生无著,清净法眼。”

叱奴太后继续书写。我的心却愈来愈怅惘,忆及在山中的岁月,那白衣男子曾经对我说过。

“既来之,则安之。你与他有纠缠了几世的因果未了,何言归去?”

正文 第113章:念云裳 4

思绪如飞,竟然不受心之掌控,脑中瞬间生出万千幻象,那谪仙般的白衣男子容颜凄美绝艳,道,翎儿,你知道,我为你受了多少苦吗?金戈铁马滚滚烟尘之中,一名男子戴着狰狞的面具,消失在银色的光晕里,我欲伸手与他同去,腰畔却被另一只大手牢牢桎梏,不得动弹,有人在我耳畔轻语,哪怕堕入阿鼻地狱,我也无怨无悔。我双手一挥,轻脆的一声轻响,幻象消失,眼前一个紫玉茶杯被我扫落在地,溅得满地残水碎片。

几名太监侍女一拥而入,连声问:“太后娘娘,发生什么事?”

叱奴太后挥了挥手,示意他们依然退去。她放下手中的紫豪墨笔,若有所思的望着我,轻声问道:“灵儿,你有心事?”

我此刻思绪紊乱,跪倒在地,含悲道:“灵儿失碎茶杯,还请太后娘娘恕罪。”

 “杯子碎便碎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又何必介怀?”太后笑望着我,双目清明,慈爱怜惜。

我膝行向前,依在太后身边,她伸手揽着我,微笑道:“当日哀家未出宫时,你、襄阳、云裳,三人情同姐妹,皆喜承欢哀家膝下,哀家疼你、怜你、如亲女一般。如今,襄阳嫁与窦毅,云裳嫁与毓儿,只有你还陪着哀家。这几年,大周皇室几经波折,你也深受其害,所幸你平安无事回到哀家身边,只是,哀家见你再不是当年那般欢乐懵懂,如今的这种安静,却让哀家更加疼惜你。你自幼丧母,一直把哀家当母亲一般,如今,心底藏了什么心事,为什么不对哀家说呢?”

“太后。”叱奴太后这一席话,早已将我感动得泪水涟涟。

我离开太后膝畔,举手齐眉,双膝跪下,行嵇首大礼,道:“灵儿不敢隐瞒太后。太后当年把我和云裳姐姐当亲生女儿一般疼惜,今日,灵儿正是为了云裳姐姐之事前来。”

太后眼中浮现悲悯,叹道:“云裳之事,哀儿岂会不知?那孩子从小便爱恋毓儿,嫁入宫中之后,更是谦恭良善,恪守妇德,怎么可能会投毒弑君?只是,这其中大有因由……”

正在此时,殿外传来太监尖细且长的声音:“皇上驾到。”

正文 第114章:元家有女初长成 1

只见宇文邕与宇文护君臣二人相携而入,皆笑容满面,似乎相谈甚欢。礼毕后,宇文邕见到我也在殿内,笑问:“灵儿几时来的?”

太后替我答了:“灵儿来了一会了,正陪哀家抄录佛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