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夜,夜幕如浓墨般的黑暗,暗得让人心生绝望,但渐渐的,天空升起一轮皎洁的月光。

大哥站在庭院里,仰望那轮明月。月光光华流转,将大哥清冷的身影拉长。

他亦是轻唤一声“大哥。”眼角,还残余着泪痕。三哥的死,让他心中溢满难过,不能释怀。大哥替他揩去眼角的泪,他沉声道:“四弟,我们都是宇文泰的儿子,宇文泰的儿子们,不应该轻易流泪。”

“可是,三哥他死得太冤!”他的声音哽咽,难抑心中的愤恨。

“我明白。”大哥的眸光,仿佛永远澄静,只要有大哥在,仿佛一切都不必担心,心,会渐渐安宁,他的话语淡淡:“哭,又有何益?三弟,不会因为你哭,就能够再回来!”

三弟,不会因为你哭,就能够再回来。

他细细的咀嚼这句话,觉得当真是清冷无情之极。但他想要反驳时,却望见大哥温雅的双眸,亦有深入骨髓的痛,他望着他,一字一句的说:“四弟,假若有一天,我亦死了,你不要哭!你只需记住,我们都是宇文泰的儿子,我们不要浪费自己的任何一滴眼泪!”

心中立下誓言,大哥,我不会哭,泪水,早已在当年,为三哥的死而流尽。

但,我们兄弟几人所失去的,我终会替你们全都拿回来。

正文 第179章:洛阳女儿行 1

身子仿佛被一道紫色的光晕环绕,轻若一丝游魂,在迷茫大雾中飘荡,我听到远处隐约传来歌声:

来路迢迢兮

不可返

去路漫漫兮

不可行

美人归来兮

在云端

我思佳人兮

心忧伤

耳中听到的歌声飘渺、轻柔,心,不禁随之神往。我思佳人兮,心忧伤。泪,在眼中静静流下。忽然间,身子失去了倚托,我从高空坠落,耳边风声呼啸,失重的感觉让我尖声大叫。

“救我,救救我。”我喃喃自语,终于从沉睡的梦中惊醒过来。

一张凶恶的脸印入我的眼帘,我‘啊’的尖叫一声,坐直身来。这才发现,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丑男人,粗陋的大脸,满载岁月刻下的沧桑,他的手中却捧着一个碗,蒸蒸热气,散发着浓郁的药味。

“姑娘,你终于醒了?”他的相貌实在让人心惊,然而,他那双眼睛却是善良敦厚的,我缩至一旁,问他道:“这是哪儿?你是谁?”

这名男子右脚微跛,走路一摇一晃。他将手中的碗轻轻放在床边的小凳上,憨然一笑,回答我道:“姑娘别怕。这儿地属洛州,我叫赵九,三天前,我在黄河边一处浅滩上发现了你,当时你已经奄奄一息,幸好你命大,折腾了三天,到底还是活了过来。”

原来,坠崖之后,我掉进了黄河,却离奇的没有死去,反而被水冲至黄河对岸,被眼前的这名男子所救。

那么,这儿是属于北齐境内了!

投崖前的那一幕回旋在我脑海里,宇文邕,大概以为我已经死去了吧?手握成拳,痛与恨一齐涌上心头,永远也不会忘记,自己面朝黄河时许下的誓言。

*       *       *

赵九是一个在黄河边打渔的渔民,四十来岁仍孤身一人。他年轻时也曾从过军打过仗,后来,在一次战役中,右脚受了伤,就被遣返回乡,拉着一条破旧的小船,在黄河边以打渔为生,家中亲人早已死去,他光棍一条,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日子虽然贫苦,却也逍遥自在。

我被他从黄河边救回,一直蒙他悉心照顾,转眼,五九天过去了,我的身子也渐渐复原。

这天傍晚,他又提了几条卖剩的鱼回来给我熬汤,汤中除了粗制的盐巴,没有任何佐料,只是勉强熬出一锅鱼汤,好在鱼味鲜美,闻着似乎也还不错。我忙洗净双手,帮着他拿碗盛鱼汤,憨厚老实的赵九搓着手掌,笑道:“妹子,我来就行了,你病才好,可不能操劳。”

我笑道:“大哥,你累了一天了,我为你盛一碗汤也是应该的,你又何必客气。”

他于是不再多说,满脸感激,赶紧端来凳子和碗筷,与我一同坐着,就着一盏昏暗的油灯,吃完了这顿晚餐。晚饭过后,他便坐在门口开始整理鱼网,我收拾好碗筷,搬了一条小凳,也坐在一旁给他帮忙。

“大哥,洛阳城隔这里有多远?”我轻声问道,这是我这几日来所下的决定,我要去洛阳,那座城市,曾经让我穿越,从而改变了我的命运。

*       *       *

如果去到洛阳,命运是否能够再次改变?

而且,他在洛阳。

那白袍银铠的男子,狰狞的面具下,有着狭长的丹凤之目,眸笑顾盼,绝代风华。他在雪中轻叹,一句‘我会在洛阳等你’,多少次进入我午夜的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