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珠儿抱着诗雅起身,取笑她道,“雅儿如今越发沉了。”小诗雅嘻嘻笑着,反而攀住了兰珠儿的脖颈,又在她耳畔悄声道,“舅母,太后娘娘正在给赟哥哥相太子妃呢。”兰珠儿乐了,亦顺着她,悄声问,“哦?相的是哪家的姑娘?”

她答道,“是丽华姐姐(注5)。”阿史那兰珠顿时明白了,杨丽华家世显赫,乃大将军杨忠的孙女,其父杨坚虽然年纪尚轻,因着战绩卓勋,在朝中已崭露头角,太后娘娘这一着,是想着替皇上拉拢人心呢。

诗雅小嘴一扁,小声道,“我喜欢丽华姐姐,可太子哥哥却不喜欢。”

“雅儿,你怎知太子不喜欢?”

“太子哥哥自己说的,说看到杨家那小女子就厌烦。”

兰珠儿立即悄声嘱咐道,“雅儿,这话你知道即可,千万别说给你舅舅听,否则,你舅舅又该责罚太子了。”“雅儿明白。”雅诗点点头,又笑问兰珠儿,“舅母,我可以和李渊哥哥一起去马厩看那匹大宛宝马吗?”

兰珠儿笑道:“当然可以。”诗雅立即离了兰珠儿怀中,她跑去牵李渊的手,笑道,“李渊哥哥,我们一起去马厩看好马去。”一听到有好马,小男孩李渊亦双目燿然,可他却先望向自己的母亲,在得到独孤元贞点头首肯后,这才笑道:“好,我们走!”

正文 第462章:【结局篇:宇文邕】

两个孩子的身影消失游廊拐角,唯有欢快的笑声远远传来。

暮春天气,皇宫里处处柳舞莺啾,和风袭来时,空气中,似凝了百卉千葩的花香。

叱奴太后在小花园赏春,她斜靠着金丝绣凤靠枕,前设一案几,摆放了各色糕点,宫女们将各色蜈蚣、蝴蝶、剪尾大燕子等风筝遥遥放上蓝天,太后慈眉善目、笑意盈盈,似乎心情颇佳。她望见兰珠儿即远远招手,兰珠儿过去后,笑道,“太后娘娘好兴致。”

太后笑道,“成日里在佛堂中虔诚侍佛,老虽老了,却也怕误了辰光,眼见着日丽风和,正该出来多多走动走动,也好舒络一下这把老骨头。”

众人于是皆含笑道,“太后正值盛年,怎可称老?”

众人行过大礼后,兰珠儿坐于下首,注意到在座的还有一对夫妇,那男子状貌瑰伟、气质沉稳,想来就是杨坚了,而坐于杨坚身侧的女子,严妆盛服、气度雍容,应是杨坚之妻,孤独信最小的女儿,独孤伽罗(注6)。

太后问兰珠儿道,“听闻皇上又去云阳宫了?”(注7)

兰珠儿微笑道,“回母后,皇上已从云阳宫回来了,想必忙完政事后,稍迟些就会来拜见太后。”

闻言,太后娘娘缄默片刻,又笑道,“皇后,你也来瞧瞧杨家的好姑娘。”

在独孤伽罗身侧,侍立着一个初绾云鬟的女孩,约十二三岁年纪,体态袅娜、修短合度,相貌亦属上乘之姿,一颦一笑,行动举止无不谦恭有礼。在女孩身边,摆了一张梧桐七弦琴,想来,方才所遥遥听到的琴音,就出自这位杨丽华之手吧。

兰珠儿笑道,“杨将军之女仪容端庄秀丽,举止大方合体,不愧是名门闺秀。”太后亦颔首微笑,“赟儿将满十四(注8),东宫却仍未立妃,哀家觉得这杨姑娘就极好,不知皇后意下如何?”

杨家、李家、独孤家皆是关陇望族,太后拉拢外戚之意再明显不过。兰珠儿含笑道,“太后的眼光自然是极好的。”闻言,杨坚夫妇喜出望外,夫妇二人行跪礼,杨坚以首嗑地,道,“臣若得皇家贵婿,定当鞠躬尽瘁,竭尽心力辅佐太子。”

于是,叱奴太后微微颔首,和蔼的面容上,浮现浅浅微笑。

宴散后,在回宫的路上,兰珠儿又经过揽月轩,遥遥望见梅林里,一个熟悉的身影正负手而立。

那俊隽出众的男子,一袭宽袖玄衫,目若朗星,颜如舜华,痴痴然望着一株老梅树。

可,那梅花,却早已经谢了。

正文 第463章:【结局篇:宇文邕】

年少时,阿史那兰珠曾经那么的喜欢过一个人,那男子,凤眸入鬓,容颜绝世,是神仙一般的人物。年少轻狂的她,甚至可以为了他,从塞外草原,千里迢迢追来中原。

可是,到底还是没缘法,到底,还是明白了他的心思。

于是,摒去了最后一丝贪恋痴缠,她从塞外嫁来长安。

与宇文邕,初时,虽是年轻夫妻,亦不过是淡然相处。

彼此,相视的双眸里,没有一丝感情。

是雅儿,那么小的孩子,竟然懂得谏劝宇文邕,道,“舅舅,如今,大周疆界仍不安定,突厥族雄据塞外,望舅舅能以天下苍生为念,好生对待舅母皇后,只要得到突厥王的援助,江南、关东就不足为虑了。”(注9)

一席话,让宇文邕似乎意识到,她,不仅是大周的皇后,更是突厥的公主,是他千里迢迢遣人前往塞外求亲,是他与北齐皇帝的求亲战中的胜利品。于是,他待她,渐渐地和睦起来。

宫中之人,皆说皇帝与皇后伉俪情深,而他,对她,从此确也悉心照顾。

可她却知道,她深深知道呵,在他的心底深处,有着她永远无法触及的角落。他,将那清丽女子,深藏在心底。一年年,一天天,**夜,光**,有如流水一般的过去了。

他,却从来未曾忘记。

而她,在去岁的一个夜晚,在他终于决定要除去晋公宇文护的那一个夜晚,(注10)她在寝宫里为他整夜悬心。直到凌晨时,捷报传来,一颗心,才安然落地。

这时,她才惊然明白,明白了自己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