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见状,他只好收回了目光,吕文媗心中松了口气,原来,还真有一个人的目光能叫人看了要害怕的。

“你忘了?我前些日子才和你说过,谁若是害你,我定为你报仇,不管是谁,包括我那未知的主公。”他语气温柔,目光含笑,看得人心都不由地心生甜蜜。

吕文媗不敢多看,他明明不曾有精神系异能,却能影响她产生各种怪异的想法。

“但凡臣子,如何能违背君主?你莫要因此为难,届时反而让你自身处境艰难。”吕文媗连忙说道。

郭嘉笑道:“你这般为我着想?”

吕文媗很是坦诚,说道:“你是我的朋友,我向来不会为难朋友。更何况,你帮了我甚多,若非你指点,我现下也不会有如今这般处境,我甚是感激。”

郭嘉的笑容微微敛了些,他心叹一声,随后道:“文若的一饭之恩,就让你一直惦记至今,又时时刻刻不忘他的好,你既说我帮了你甚多,和文若的一饭之恩相比,我是否于你恩德更重?”

吕文媗瞅向他,很是诧异:“你从不和我计较这些,现下突然说来,可想说什么?”

郭嘉道:“我说我若是想挟恩图报,你会如何?”

吕文媗已经了解郭嘉的性子了,她可不信郭嘉真的会挟恩图报,于是她好笑说道:“那你倒是说说,你想图我报答你什么?”

郭嘉被吕文媗这模样折腾得心里有些失衡,她总是这般云淡风轻。

“媗姬,别去冀州了,留在颍川。”虽然心态失衡了,但是他还是说了出来。

吕文媗顿时怔住,一是郭嘉的话语之意,二是他的称呼,便是和他很熟了,他也多叫她吕姑娘,偶尔会来一句文媗姑娘,从来不曾听他这般称呼过。

“你 ……”吕文媗迟疑片刻,继续说道:“之前,你不是觉得我去冀州并无不妥……”

郭嘉的心态更有些崩,她总能转到她的公事上去,如今他看她样子,就知道她在想自己去冀州是不是有什么不妥当这方面去。

也怨他之前因为不放心她纯良的性子,一直在和她谈公事。

“你去冀州并无不妥。”

吕文媗听到郭嘉确定的话语,一双眼睛直盯着他,双眼透露着她的不解。

“颍川物华天宝,最是适合建立山庄,在这里,我会全力护着你,也会给你挡掉一切的麻烦,也不会忘记你想兼济天下,让天下再无饿殍。”

吕文媗听完,她沉默了,郭嘉说的话她都信,但是却是让她一起投曹操。

吕文媗相信郭嘉,但她不相信曹操,一方诸侯为了争霸天下,他是做不到吕文媗对其他诸侯治下百姓的平等对待的。

“奉孝。”她轻声叫了一句,语气温和,仿佛像是在安抚郭嘉。

郭嘉眼里溢出一抹失望。

“奉孝,你不要担心,我和曹操已经和解了,我们不会为敌……”

郭嘉背过身,他说道:“我若说,我想留你,并不只是担心你我未来敌对。”

作者有话要说:删删改改,把男主表白写的好难看,于是我就删了一千五,我再好好琢磨琢磨,就加一千多字啦

 ☆、 第九十二章

既然不是担心未来因为曹操而敌对, 那为什么要她留在颍川?

吕文媗并没有想到理由。

“那是为什么?”想不到理由,吕文媗就只能问了。

郭嘉沉默一会儿,就在吕文媗以为他不想说的时候,他转过身来,

吕文媗就听到他说道:“为什么?不过是不舍而已。”

不舍?

吕文媗心里有一瞬间觉得甚是开心。

她微微一笑,缓缓说道:“我也不喜这惜别,不过, 你心有抱负,我也有我的愿望,我们总归要各奔东西的。”

郭嘉心累了, 他已经说到这里了, 吕姑娘还没有想到关键处,

他抬起手来,吕文媗有些不明所以,却见他将手伸过来。这一次,吕文媗不知为何没有躲,郭嘉将她额间碎发别过耳畔,他也更一步接近了她。

“你的束发依然束得难看,衣冠不整, 加上你易出的颜料,你就像个混子。”

吕文媗有些不高兴地撇了他一眼,好好的,怎么突然数落她了。

“可我依然觉得你甚美。”

吕文媗的心跳刹那间就禁止了。

“媗姬,随我留在颍川, 我给你束一辈子发髻,可好?”

吕文媗心神瞬间变得紊乱,她完全没有想到他会这么说,这时候,再感情白痴的吕文媗,也一瞬间就明白了他的心意。

郭嘉认真地看向吕文媗,他以为他自己会紧张的,可是没想到说出来后,他竟然感觉无比放松。

“我心悦媗姬你很久了,若非是你,我可不会那般处处替你出主意,担心你被算计,文若想我为战局出个主意,我都不曾答应过。”

“我从不替可怜人出头,也不为弱者生出同情,我冷眼看着天下人在乱世杀戮,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但我没有半分怜悯,若非是你,曹操屠尽徐州所有百姓都于我无关,我根本不会去阻止,更不会显露曹操眼前,甚至若有必要,我还会支持曹操屠城之举。我同样也不会二去江东,去替那孙策出谋划策让他孙家崛起。”

郭嘉说到这里,他此时的眼神是吕文媗从未见过的,那是一种淡漠,就仿佛他的话语一样,乱世中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和他没有半分关系。他更是一个没有同情怜悯之人,心性薄凉。

往日放浪不羁,总是喜欢微笑,又多般关心吕文媗,热心替吕文媗出谋划策的郭奉孝,和此时的他简直是两个人。

又或者,这才是真正的他?

吕文媗一时之间,完全回不过神来。不过,她只是被郭嘉的一番自白给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到不是受到他话语中所蕴含的事实而惊讶。

她其实何尝又不是心性薄凉之人?

她在郭嘉心里,估计也是那种为了大义甘愿冒险,为了友人能拼命相助,为了天下百姓能奉献一生的大义之人。曾听人说过,心性薄凉之人其实也会向往美好和温暖,所以……他才说心悦她……吕文媗原本心中的喜悦有些散去。

其实……她真不是,她为了大义甘愿冒险去曹营,为了天下百姓努力研制粮种,其实根本就不是怜悯世人,不过是她在这个世界上甚是迷茫,找不到方向时而强行给自己树立的目标,好像只有这般,她才能融入这个世界一样。

至于帮助友人,愿意以身犯险去救人,这不过是不想欠人情,人情分得清了,她就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对她的修炼有好处。

“我一直都知道,若有一日我有了主公,便只能和你分道扬镳,甚至还做好了准备,我多次告诉自己,真有一天你于主公的大业有碍,我都可能替主公下手。”

吕文媗目光中的惊讶消失,转而多了一种郭嘉都看不懂的情绪,不过,这没有影响到他继续说下去。

“但如今到了这一天,我却不舍,媗姬,我一直在骗你,也是在骗自己,认为你的大义和研制出来的东西可以独立于诸侯之外,但事实,天下没有一个诸侯愿意接受一个不受自己掌控,还在乎敌人的百姓的圣人。春秋百家,那些圣人们都是何等的优秀,又是有何等的名望,也都得为一方诸侯所用。”

吕文媗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她一直觉得自己可以平衡诸侯,后面得到赵云和郭嘉的肯定,她也是满怀信心的,如今,郭嘉却告诉她,这是欺骗她的,一时之间,她有些难以接受。

“你若坚持,你我早晚一日会兵戎相见。”

吕文媗此时心有些乱,郭嘉的手这时候却摸向吕文媗的脸,似乎在擦了擦她脸上易容的颜料,只是吕文媗所制作的颜料其实随便擦擦就掉的。

“我不会和你兵戎相见的,但那时我也定不会辜负主公……你若是不想看着我死,今日就应了我,可好?”

吕文媗被吓到了,怎么就扯到死字上头了呢?

但是要说应了他,吕文媗骗不了自己,她不愿意。一直以来,她的打算就是不投靠任何一方,哪怕郭嘉今日告诉她不可能成为独立诸侯之外的存在,她的念头依然没有打消。

正如郭嘉所说,任何诸侯都不能接受她所谓的兼济天下的圣人思维,只想将她收为己用。既然是这样,那她自然就不会去投任何一方。

触及到郭嘉越来越迫切的眼神,吕文媗一时之间没有想好回绝的话语,她就不断地向后退去,然而这次的郭嘉比之前都具备侵略性,他没有和以前不曾去勉强吕文媗。

直到吕文媗都退到门边已经没了退路,郭嘉依然给吕文媗的感觉是极其压迫的。

若是旁人,吕文媗直接一脚就将人踢飞了,可人是郭嘉,吕文媗没办法动手。

“媗姬,你答应我可好?我保证,不会让你受到曹公的打扰,也一定会在乱世结束后,帮你完成心愿。”

吕文媗要的不只是乱世后的百姓饱腹。

乱世后的百姓是人,乱世中的百姓也是人,尤其乱世中的百姓会更加缺粮,在这个时代,也不知道百姓们都能填饱肚子,是不是还会发生乱世战争。

郭嘉见吕文媗没有回答,心里就已经暗沉下来,他一直知道吕文媗是一个利落的人,若是要答应早就直白的说了,现在不说话,并不是犹豫,还是不知道如何说拒绝的话。

他的眼里有些失落,抓住吕文媗的手更紧了些。

吕文媗有些不适,她掩饰自己心中复杂的情绪,缓缓摇了摇头。

正要开口的时候,郭嘉突然低头下来,凑到了她的耳边,轻声说道:“我其实有办法让你心甘情愿地留下来。”

吕文媗一惊,她敏锐感受到他说这句话所蕴含的不怀好意。

“这么多日,我甚是了解你的弱点,你又身在颍川……媗姬……我想不择手段将你留下来。”

吕文媗听到这里,立刻就伸出手反抗了,郭嘉此时的话语再危险,也改不了他是弱鸡的事实,她成功将他一把推开。

然后恼怒地瞪他一眼,就转身开门,瞬间就逃之夭夭。

郭嘉微微闭眼,他的话还没说完,那就是,他不想动用真正的手段,只因他舍不得的。

出了门的吕文媗立刻就清醒过来了,郭嘉了解她,她又何尝不了解他,他的性子要算计一个人,会直接和她说吗?

根本不会,所以,他说他想不择手段留下她一定是诓骗她的,就是不想听到她拒绝的话。

她转过身,有点想回去的心思,可这时候又迟疑了,自从郭嘉说心悦她,她也不知道回去该如何去面对他的。

这是她从来没有考虑过的一件事,一时之间,让她没有任何应对的办法。

不得不说郭嘉够了解吕文媗,当年他所忧虑吕文媗会因为躲他,现下却是成真了。

☆、第九十三章

郭嘉在屋里等了许久, 进来的确是八两, 他终究没有将人等回来。

“公子, 你到底和吕庄主说了没有?为何吕庄主还是走了,她和赵将军的走的时候,连声招呼都没打。”八两这时候看郭嘉眼神是非常不成器的。因为他怀疑自家公子可能不但没有将自己的心意说明白, 反而还得罪了吕庄主。

郭嘉视若未见,他平静地说道:“拾东西去,我们马上启程。”

八两很不赞同, 说道:“公子,这时候若是骑马追还是能追到的。”

郭嘉这时候却打开了房门,说道:”追上去又有何用?走,不要多想了,文若那边局势严峻, 需要尽快赶过去。“

八两见郭嘉似乎真的完全放手了, 他心里哀叹一声。

“走。”

八两只得拱手道:“诺。”

***

吕文媗和赵云很快就已经疾驰出了颍川,看到颍川的地界碑,她立刻就拉住了马缰, 然后转过马头往颍川方向看去。

他果然是骗她的,她都已经出了颍川,也未见任何阻拦, 更别说留下他了。

“先生,怎么了?”赵云低声问道。

吕文媗望向远方,说道:“子龙,你说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赵子龙微楞, 随后回过神,他沉吟一下,说道:“非良善的野心人。”

吕文媗继续问道:“是否可为子龙之主?”

赵子龙大吃一惊,吕文媗忙说道:“若是子龙不曾跟着我,是否会觉得曹操更有明主之向?”

赵子龙微微垂眼,郭奉孝要去助荀彧,看来是打定主意投曹操,也难怪先生并不高兴。

“先生,曹操非我心中明主,他的屠城之举,甚是残暴,已非明主所为。”

吕文媗又道:“若我留在了颍川,不知子龙作何打算?”

赵云顿时愕然,同时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定然是郭奉孝和先生说了什么,竟然让先生心生投靠曹贼,郭奉孝,着实不当为人子。

“还请先生三思,先生,曹操未有明主之德,先生若听命曹操,那先生日后就难免会出现危险,先生,郭奉孝想来巧舌如簧,他的话前千万别信……”

赵云从来不是一个告状的人,但此时,他也不想给郭奉孝面子了,让先生留在颍川,日后先生的安危,郭奉孝作为臣子又能用什么来保证,曹操能屠城证明他心性凶狠,先生又是不擅长言辞,又无君臣概念,时间长了,曹操哪里会忍?一旦曹操动手,便是先生逃了性命,投过一次主公,若是叛臣,日后先生又有哪里是可去之处?

吕文媗抬起了手,淡淡一笑,说道:“子龙不必这般紧张,奉孝并未和我说什么,只是突然想起来罢了。”

赵云忙松了口气,不过却记在了心里,他不信先生所说和郭奉孝无关。要知道先生从未有投任何一边的想法,更别说和他一起不喜欢的曹操处,先生回徐州投刘备都比去投曹操要好。

“我们走,到了常山安顿后来后,还得劳烦子龙张罗去各地诸侯处送信。”

赵云连忙点了点头。

吕文媗这才恢复正常,然后疾驰离开了这属于颍川范围的界碑。

当她到了常山的时候,曹操及时回援兖州的消息传来,而等到吕文媗和赵云正在给自己修庄子的时候,吕布被曹军逼得丢盔弃甲,然后逃入了徐州的消息传到了他们耳边。

现在,想来,他应该已经回到颍川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投了曹操。

事实上,战事一结束,不用荀彧引荐,曹操就已经熟悉到了郭嘉的才华,他亲自登门求见,郭嘉既然心里有所决定,自然不会拖泥带水,曹操大喜过望,还没时间促膝长谈,天下诸侯包括曹操在内都因为一份请帖都重视了起来,因为这请帖赫然就是农神露面了,竟然还诚邀各大诸侯一起前去冀州常山。

最先得到的消息是袁绍,袁绍大吃一惊,吕氏这样的奇人到了他治下,他竟然半点消息都不知道,第一反应他就是封锁消息,然后前去拜访。

可是袁绍很快得知,吕氏的请帖已经被送出冀州,再阻拦是不可能了。

袁绍心中满是失望,也知道一切都来不及了,他倒是想直接派兵围了常山,然袁绍最重声名,吕氏在天下的声名极其好,他三公后人,哪里能做这等事。

“主公,如今吕氏在我冀州宴请诸侯,若主公再奉迎天子来我冀州,并在邺城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兵马以讨不臣。那时,还有谁抵抗?”袁绍手下的谋士沮授立刻就给袁绍献计。

这分明是借天子之名,对聚拢的诸侯动手。

惯常和沮授作对的郭图马上就反对,说道:“虽说如此,但汉室式微,若奉天子来我冀州,主公头上平添掣肘,坏我冀州徐徐图之的大事,况且,主公若一时疏忽,不敬天子,天子下诏,主公必遭天下讨伐。再者,吕氏在我冀州请诸侯共商粮会,可见也是心慕主公大名,她如此信任主公,主公若坏她粮会,日后只怕会惹其厌恶,再无拉拢可能。同时,也会影响主公在天下的名望。”

袁绍是一个极其重视名声的人,如今他暗地里同样很在意自己的身份地位,并不愿意迎来一个要让他卑躬屈漆的天子。

这会儿还没说话,心里就已经偏向了郭图。

而袁绍若是一旦决定了事情,基本没有什么人能够劝谏他,这时候给沮授一些面子,让众臣商讨,最后的结果,迎天子的事给搁浅了。

不过,因为吕氏在常山,袁绍很是重视,当即就准备派他长子携带重礼前去常山拜访。随后诸侯大会,他更是准备亲去。

袁绍继妻刘氏听了消息,立刻就去寻了袁绍,后宅妇人有妇人的聪明,就比如人情往来。

前头的夫君想的是吕氏将粮会定在冀州,是重袁绍曾为诸侯盟主的声名,给足了面子,想从期间进行拉拢。刘氏却是想到,此次前去拜访吕氏,定然能得不少好处。

毕竟吕氏召开粮会总少不得袁家帮忙,这出来乍到,主人家来拜访,多少回备一些见面礼。

这见面礼是个袁家的,定然不能轻了去,若是旁人的礼,富贵的刘氏还真不稀罕,但是是吕氏的,刘氏就不免多想了,她可是清楚得很,吕氏出手的粮种给了袁术和曹操后,让夫君还找他吐了牢骚,可见其心中嫉妒。

所以,刘氏认为此次备派去的人定然会领回吕氏的见面礼,说不得,就是一份神种。

这样的大好事,定然能得到袁绍的欢心,也会让冀州各文武百官高看一眼,冀州百姓若种了神种,也会记得带回来的是谁。

所以,觊觎袁绍继承人位置的刘氏哪里愿意她继子去,所以立刻去袁绍处吹了枕头风。

袁绍一听,自然不同意,派长子去,是去体现他对吕氏的重视的,他们这样的诸侯,嫡长子的分量,可比其他儿子加起来还要多,如果派个幼子过去,让吕氏认为他们不尊重,袁绍还是有考量的,他不能做。

刘氏急了,说道:“夫君,其实妾还有一件难以启齿的目的,这才想让尚儿去拜访那奇女。”

袁绍问道:“夫人还有何用意?”

刘氏笑道:“吕氏可未婚嫁,虽说和糜氏有过婚约,但如何能和我袁家比,谭儿已经娶妻,况且,尚儿文智武功具都有夫君风采……”

袁绍立刻明白了,小儿的出众,让冀州世家女都为之追捧,若吕氏嫁给他儿子,哪里还需拉拢?

袁绍目光微亮,说道:“我再考虑一二。”

刘氏非常熟悉袁绍,见他这样子可见是心动了,于是,她也心满意足离开。

吕氏虽然独特了些,但她能给他儿子带来世子的位置,刘氏就没有什么不满意了。

☆、第九十四章

作者有话要说:论现代水泥在古代的惊奇时刻

第九十四章

吕文媗和赵云来到了常山, 常山县如今隶属常山国, 分封的是刘侧之后,如今经过近百年,所谓的常山王也不过和一个县令差不多,早在黄巾之始, 常山王就贿赂了十常侍进了洛阳,洛阳被火烧了后, 如今也没了消息,现在常山做主的还是袁绍派来的丁琬。

赵云在常山颇为之名,尤其现在各地诸侯招募勇士入军,作为一县之主的丁琬就格外注意本县的名人勇士,也好替主公举荐, 得些政绩。

听闻常山赵子龙一回来, 丁琬就亲自带人前去拜访。

赵云客气接待了他,不过也注定丁琬无功而返,赵云没有任何想投靠袁绍的意思。不过却和丁琬买了不少地, 说是要建个庄子。丁琬还只道赵云自从公孙瓒死后厌了沙场, 准备定居老家了。

丁琬虽然失望,但也算开心, 毕竟他治下有一勇将, 未来若出现战争, 他也算有个助力,现在为官一方真不好做,谁知道自己的治下会不会突然被偷袭, 给他换了个主公。

地批了五百亩下去,丁琬也就放弃对赵云的关注了,可没想到,没过半月,主公的大公子和三公子一起来了,还带着重礼要去赵云所在的庄子。

袁谭对这个丁琬很不满意,吕氏到了他治下,他竟然一点都不知情,问道赵云,他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如今吕氏来到冀州,万万不可有失,袁谭已经准备回去回禀父亲,将丁琬换下来。

旁边的袁尚却没想那么多,他心情并不好,任谁受到母亲的指使过来讨好一个女人,出身尊贵,自小又深受宠爱,为所有世家女所倾倒的袁尚其实有些接受不了的。

这自从上路开始,袁尚的心情就在郁结中,恨不得此时可以从这丁琬口中得知吕氏和赵子龙搬走的消息。

然而现实告诉他,他这期盼完全落了空。

大哥已经让丁琬带路了,袁尚再不乐意,也得跟着去。

如果不是目前的要求,他其实也挺乐意前来,他也很想看看,名传天下的吕氏是何等人物。见多了世家贵女,他也想看看敢闯曹军军营,又心向百姓能活万人性命的农神是何等风采。

一行人驾车一个时辰,终于来到目的地。

丁琬见了如今的场面异常惊讶,半月前,这还是一片荒地,连条路都没有,可现在树立在他眼前,高达十丈的堡垒,将是什么?

还有堡垒前面通向三个方向的路,整齐平滑,宽阔干净,便是邺城的路都没这般平滑,到底发生了什么?

竟然也没有人来禀报!

袁谭皱眉问道:“你竟然把堡垒卖给了吕氏?”

丁琬连忙摇头,难受说道:“不瞒大公子,半月前,这是一片荒地,没有任何建筑。”

袁谭大吃一惊,袁尚不由驱马上前,摸了摸地面,又解下腰间的剑敲了敲,说道:“大哥,还很结实,比家里石板路要结实一些。”

半月就将堡垒和路修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