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樱哥入内,听见曲嬷嬷正在里头同康王妃说话:“是呀,前年的事儿了,那丫头当时割了自己的一块臂肉……”听见声响,说话声立时停了,许樱哥等了一歇才往里走,笑道:“母妃,素包子和粥都得了,是这时候就要用么?”

曲嬷嬷笑吟吟地迎上前来,接了秋实手里的食盒,亲手在小桌子上摆好了,笑道:“三奶奶手巧,这香味隔着食盒都闻到了,引得人怪馋的。”

康王妃便道:“这么多,我也吃不完,爱吃就捡两个过去吃。”

曲嬷嬷诚惶诚恐:“怎么敢?这可是三奶奶亲手做了孝敬您的。”

康王妃不以为意:“不就是两个包子一碗粥么?小三儿也是你带大的,吃她一顿饭,吃得。”言罢命许樱哥:“给嬷嬷盛粥,拣两个包子,人多吃着香。”

许樱哥进门时日短,之前也不常在这边伺候,不知康王妃主仆二人是否经常玩的这主仆情深,但看到曲嬷嬷那得意样儿,心里也隐约有数,这是炫耀也是警告。便只是微微一笑,按着康王妃交代的弄好双手递给曲嬷嬷,曲嬷嬷却不接,只管推辞道:“怎么敢?怎么敢?老奴是奴,三奶奶可是主,金尊玉贵的,老奴只吃王妃吃剩的……”

许樱哥也不劝,更不生气,就微笑着一直将手举着,她倒要看看曲嬷嬷究竟有多深厚的福气,担当得起。康王妃看得皱眉,有些不耐地道:“你这是怎么了?”

“让三奶奶受累了。”曲嬷嬷这才接了,立在地上陪着康王妃一道吃。

少倾饭毕,许樱哥领着人收拾干净,又伺候康王妃洗漱完毕,见康王妃昏昏欲睡,便笑道:“母妃才吃饱饭,先不忙睡,靠着坐一坐,消消食儿如何?”

康王妃应了,靠在床头却是一副百无聊赖的模样,许樱哥便抽出一本书来:“我给母妃念念这游记罢。”

康王妃并不感兴趣,只是因为不想拂她的面子才勉强道:“什么游记呀?”

许樱哥微笑着将书面往她面前一放,笑道:“是这个,江州游记。”

康王妃的眼里便来了几分兴趣:“那是我的家乡呀。”看向许樱哥的眼神便有些不太一样了,许樱哥坦然承认:“就是特意寻出来念给母妃听的,还是三爷提醒我的。”

康王妃可不信张仪正是这么体贴细心周到的人,却也受了这好意,微笑着道:“你念给我听,我和你说说我家乡的事情,江州可比这里好……”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半个时辰便过去,许樱哥收了书,亲手奉了汤药,笑道:“母妃该歇了。”

康王妃从善如流,微笑着睡去。

许樱哥安置妥当才看向一旁发呆的曲嬷嬷:“嬷嬷可要去歇歇?到底年纪也大了。母妃这里有我。”

曲嬷嬷睖睁着眼道:“三奶奶若是累了便去歇罢,老奴伺候王妃几十年,一直都觉着是荣幸,不敢称累。”

许樱哥不过微微一笑便走到一旁窗前坐下,自看自书。因见秋月在外探头,便走出去问道:“什么事儿?”

秋月笑道:“镇军大将军府使人过来问,姨夫人想过来探病,不知什么时候合适?”

许樱哥屈指算来,自她嫁过来后便一直各种琐事烦事不断,熊氏与许杏哥便不曾上过门,这时候要来,想是过来表示安慰以及表态的,却不敢自作主张,便问道:“二奶奶怎么说?”

秋月道:“二奶奶让问王妃的意思。”

许樱哥想了想,道:“等王妃醒来我会问她,先把人打发回去,把话说清楚,最迟天黑前送信过去。”

秋月应下去了,许樱哥又继续回去看书不提。

天将傍晚,宣侧妃从美人榻上慵懒地翻了个身,问一旁伺候的丫头柳丝:“王爷还没回来?”

柳丝忙道:“不曾呢。宣乐堂那边也不见有什么动静。”

既然康王妃稳着,那便不会有什么大碍。宣侧妃心里定了几分,挑着纤细的柳眉笑道:“怎么样了?”

柳丝笑着递过一盏养颜的花茶,轻声道:“都做了,一切都和您猜的差不多。”

“我等这日许多年了,最是晓得那老狗奴爱什么,恨什么,怕什么。”宣侧妃笑了一回,道:“老狗奴这些年被王妃宠得不知天高地厚,被二奶奶哄得忘了本分。说到底还不是怕当初力劝王妃不要应下这门亲的事儿给那位知晓了,心里发虚,又看三爷对那位不好,估摸着该吹捧她的,怎地就没吹捧她呢?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她算得什么!就只欺负我这样的老实人啊。”

柳丝陪着笑,适时问道:“三娘子的病,什么时候报上去?”

宣侧妃娇俏地轻轻吹了口茶,笑道:“急什么?等王爷回来再报上去不迟。”张幼然虽只是个阿猫阿狗,却也是条命,指不定还是个金枝玉叶……活不好,却是死不得。张仪端说得对,现下怎么也改变不了冯宝儿入府的事实,与其只是嫌弃,不如好生盘算,搏一个未来!

第163章 发作

绚丽的火烧云染红了半面天空,天地间一片寂静。

张仪正痛苦地自灌木丛旁抬起身来,接过朱贵递过来的水囊大力漱口,朱贵担忧地看着他,叹了一回气又叹一回气。难怪人家都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这三爷平日里看着烈,谁知却是这模样儿……

“一、二、三……”张仪端飞扬着眉眼,兴致勃勃地数着高挂在郭氏门楣上一排大大小小,或苍老,或稚嫩的人头,忽有人轻轻扯了他的衣袖一下,他赶紧收了脸上的兴奋,转头忧郁地看着远处的张仪正。才刚把造型摆好,康王便铁青着脸打马过来,默默看了两个儿子一回,冷淡地道:“走!”言罢率先一磕马腹,当前走去。

“走了!”张仪端不忘友爱地跑过去招呼张仪正:“三哥还吐呢?能不能骑马?莫不是风寒了?”

张仪正沉默地瞥了他一眼,抓住马缰翻身上马,赶上康王。张仪端正要跟上去,就见康王的一个亲兵赶过来道:“四爷,王爷吩咐您等着后头的人和物一起走。”

若是张仪正这厮不怂包,这种收拾残局的事哪儿轮得上自己?张仪端心里乐得狠,面上却是装得十二分的淡然:“是。”眼看着康王与张仪正等人渐渐走远了,他方板了脸踩着一地的血腥往里走,一路走,一路喝:“都给我看清楚了!谁他妈敢乱拿乱摸别怪小爷不客气!”

行人远远避开,宽阔的街道上只能听见马蹄与街面的清脆碰撞声,以及武器与铠甲的刚硬撞击声。张仪正跟在康王身后沉默地往前走,想到之前的场景仍然想作呕,忽听得前方的康王冷冷地道:“听说你放走了人?”

张仪正打了个激灵,下意识地否认:“没有。”

康王默了许久,长长叹了口气,低声说了句什么。

张仪正没听清楚,忙拍马往前凑过去小心翼翼地道:“什么?父王适才说什么?”

康王回头看了看他,突然伸手轻拍他的肩膀,低声道:“昨夜之事不要放在心上,你大哥没那个意思,不过是底下人自作主张。这么多年来,你当知道他的。但凡是他想要的,他就敢自己去争!不然,他也做不成这个世子。”

张仪正垂下眼低下头,许久方轻声道:“孩儿让父王失望了。”

康王道:“是有些失望。做父亲的总是希望儿子能独当一面,越出色越好。”更何况他在这般的境地之下,见张仪正的头越垂越低,便又轻声道:“你虽混账不堪,却从小便有些心软,所以总是吃亏……有段日子我觉着你变了,近来才又发现其实还是没变。也罢,各有各的福分,但你记着,自己选的路将来切莫要后悔。”

“不后悔。自挨了父王那一顿鞭子后,儿子便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在张仪正的心里悄然生长,他看着康王用极轻极轻的声音认真道:“若是父王要我上阵杀敌,若是有人要害父王,我不怕死的。真的。”

“这个我相信。”康王严肃地道:“记得你说的话,可以心软,却不能做怂包。”

张仪正用力点头,又听康王道:“你还是和你四弟把关系搞好点,你们是至亲骨肉。”

“是。”张仪正心想,他其实对张仪端没什么大意见,无仇无怨的,只是张仪端太烦人,什么都想和他比,什么都要和他算,而从前这原身与张仪端不和是出了名的,倒叫他怎么办呢?当然得和张仪端一直不和才是正理。

康王看见张仪正眼里闪着的亮光,长长地在心里叹息了一声,道:“你我父子一同入宫面圣交差。”

入夜,康王府内灯火辉煌,别样肃静。各房各院上空弥漫着的檀香味照旧很浓,宣乐堂中又添了几分浓浓的药味。康王妃皱着眉头,不肯接许樱哥奉上的汤药,只目视着世子道:“天都黑尽了,怎还不见人回来?”

世子张仪承赔笑道:“四弟那边传话说是马上就能回来,三弟是陪父王入宫面圣去了。算着这点数,想来很快便能回来。”见康王妃的担忧不曾减少半点,便又柔声劝道:“馥郁不是也还没回来么?指不定父王是去探望皇后娘娘了,要一起回来呢。母妃还是先用药的好,别和自个儿的身子骨赌气,不然父王回来岂不是又要责怪?”

馥郁是世子妃李氏的闺名,康王妃听到这里似是有些信了,也就接了汤药,乖乖喝了,许樱哥适时喂上蜜饯一颗,问道:“时辰不早,母妃要不先用晚膳?”

康王妃摇头躺下:“不了,我等你们父王回来。”

她不吃,其他人也不敢先吃,于是众人便都屏了声息,默默散坐在一旁静候。忽见有人在外探了探头,世子忙起身走了出去,王氏朝许樱哥身边靠了靠,低声道:“你听说了么?今日三弟悄悄放人走了,说是两个女人。”

许樱哥吃了一惊,小声道:“谁说的?”这人都还没回家,这事儿就传出来了,这可真够快的。

王氏见她面上没有不高兴,才又斟字酌句地道:“不是一直都有人往来传信的么,现在私底下都在传。我想总不能叫你最后一个知道,先与你说说。”

许樱哥笑笑,捏了捏她的手:“谢二嫂。”

突地听到外头脚步声响,接着秋实兴冲冲地走进来道:“王爷他们全都回来了!只是都说要先换了衣裳才过来。”

“真的?”康王妃立即从床上坐起身来,叹息了一回,吩咐王氏:“老二媳妇,明日你替我去香积寺走一趟。”

“是,母妃您放心,今日晌午间媳妇已经使人去香积寺说过了。”王氏忙与许樱哥上前帮康王妃抿发理衣,又叫人准备摆饭。少一时,康王、世子妃、张仪正、张仪端等人依次而入,每个人的脸色看似都很平静漠然,但细里看,却是能看出不同来,康王的心情很糟糕,世子妃眼睛发亮,张仪正有些颓然,张仪端则是顾盼神飞。

照例都是先问皇后及康王妃的病情,康王妃并不提外头的事,只捡些轻松的话题来说,从许樱哥做的吃食到给她读的江州游记,末了又提起武夫人小熊氏等人明日要过来做客。康王则十分配合,于是气氛渐渐平和下来,众人面上也有了笑容。

许樱哥瞅个空给张仪正端了碗清淡的三鲜汤过去,张仪正看了她一眼,默默将汤一饮而尽。张仪端的目光转了一圈,发现不见他亲娘宣侧妃,便压低声音问了张仪明两句,张仪明立即道:“侧妃是病了。”声音又清又脆,叫人想不听见都不行。

康王果然听到了,当下便道:“怎么回事?”这话当然不是问康王妃的,而是问王氏与许樱哥的。王氏忙俯了俯身,回道:“侧妃在午间曾使柳丝过来说是身上有些不太妥当,媳妇问过了,道只是前两日没休息好,头疼身上软,歇歇就好。”

张仪端的眼睛闪了闪,埋头苦吃。

康王便不再说话,饭吃到一半,却又听外头突然间吵闹起来,这回不等康王发火,康王妃也火了:“谁这般没规矩?”

曲嬷嬷板着脸大步往外走:“待老奴去瞧瞧。”

因她自来持重,处理惯这些琐事的,众人听到外头的声音低下来了便都不放在心上,继续该吃的吃,该说的说。许樱哥因见张仪正一副食不下咽的模样,想了想,把他碗里的干饭换成了南瓜粥,又不动声色地将素包子往他面前推了推,张仪正这才吃得顺口了许多。

王氏看得分明,微笑着轻轻推搡了许樱哥一把,恰此时,听外头咋呼呼地一声尖叫:“王爷、王妃,救命!要死人了!”

众人齐齐被唬了一跳,康王大怒,抬手就把饭碗砸了。康王妃又气又怒,忙道:“都是妾身治家不严。”其他人则迅速站起身来,纷纷低头垂手不敢多语。

康王冷冷地扫视了众人一回,指着世子妃道:“你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是。”世子妃悄悄看了看康王妃,没从婆婆脸上得到任何暗示,便又去望王氏与许樱哥,却见这二人都是莫名其妙的,显见也是不知情的,只得快步走了出去。

康王府规矩重,便是闹成这个地步也没多少人敢看热闹,宣乐堂门口不过是气势汹汹的曲嬷嬷领着三四个膀大腰圆的婆子,以及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的张幼然的乳母、贴身丫头等几人而已。

世子妃一看这阵势,心里由不得就“咯噔”了一下,大丫头银瓶上前厉声喝道:“不知主子们都在里头么?怎地这般没规矩?”

话音还未落,张幼然的乳母便猛地往前一扑,将头往石阶上用力撞着,咋呼呼大声尖叫道:“世子妃,世子妃,求您救救三娘子的命,救救我们这些底下人的命!”又哭道:“人都烧得没意识了,却是不管报哪里,求哪里,都没有人管!她再不好,也是王爷的亲骨肉!怎能容人如此糟践?”

曲嬷嬷又急又怒,喝道:“没规矩!胡吣什么?还不快快闭嘴?”

那乳母的眼泪混着额头上的鲜血直往下流:“左右三娘子若是有个三长两短的,我们这些人也活不成,还怕什么?”

世子妃冷冷地看着匍匐在脚下的人道:“起来说话。再有敢乱嚎的,不问情由先打二十板子。”

于是诸般杂音在突然间便平息下去。

第164章 追究

世子妃神态冷静,语调平直地道:“我已着人先去请太医,算来最快也得小半个时辰左右人才能到。听闻三弟妹那里有退热专用的烧刀子酒,是不是先拿出来应应急?”

“好。”许樱哥转头吩咐青玉:“速速取了送过去,她们若是不会用,你便在那里守着教一教。”青玉应了一声,快速离去。

“若是前两日,家里家外乱成一片,照应不过来也有个说头。可今日差不多所有人都在家!”康王妃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沉声喝道:“若是底下人不报,那也罢了,但既是报上来了,又如何会出这种纰漏?!”

座中一片安静,康王妃病着,世子妃是一大清早就入宫伺疾的,管事的便是王氏与许樱哥,这责任算来便要落到她二人身上,尤其是管家理事的王氏首当其冲。

康王啜了一口茶,淡淡地瞥了眼王氏,王氏垂着眼往前两步轻声道:“儿媳真不知道这事儿,没人报上来。”

话音才落,就听张幼然的乳母冷声道:“老奴让绒花那丫头跑了一趟,没能见着二奶奶,老奴这便又亲自跑了第二趟,只见着了二奶奶跟前的富家的,都说是禀告过二奶奶了,让等着。哪成想,这一等就不见后续。老奴没法,只好另寻他途。”

王氏叹了口气把眼垂下,不打算再作任何辩解。

张幼然的乳母明显是积怨日久,也晓得自己日后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索性地把话都抖了出来:“晓得王妃病着,并不敢轻易来扰,但三娘子实是烧得厉害,老奴没法儿,只好去求侧妃娘娘,谁知侧妃娘娘也是病着睡下了,柳丝姑娘便做主使了鲜儿过来。哪晓得连宣乐堂的门都不能进,鲜儿想尽办法好不容易才混了进来,原本是想求三奶奶帮忙与王妃说一说,好歹请个大夫瞧瞧。却不曾想被曲嬷嬷拦住,不由分说便把人扯在地上抽了十多个嘴巴,话喊出来了也没人理睬,还道是再多嘴便要打死。”眼看着曲嬷嬷,怨毒地冷笑道:“当然,想必三奶奶也是不知道这事儿的,王妃更不知道这事儿。”

众人都看向许樱哥,许樱哥指指自己的鼻子,无奈地轻轻摇了摇头,她便是再不敢碰张幼然,也不至于就昧了良心去做这种事。于是众人便又转头看向立在康王妃身后的曲嬷嬷,曲嬷嬷耷拉着眼皮子默了片刻才抬起头来看着许樱哥,眼里微光闪烁。

这可是报复陷害自己的最佳时机,反正这宣乐堂就是曲嬷嬷的地盘,自己今日也不乏与她单独相处的时机,她要一口咬定和自己说过了的,自己也找不出任何佐证。许樱哥淡淡地看着曲嬷嬷,就等着她信口雌黄。

“打什么嘴账?!不用多说,定是底下奴婢欺上瞒下搞的鬼,难道这家里谁还会起心去害三妹妹不成?三妹妹妨害了谁?弄得一个个都似是黑心肠会吃人一般的。”张仪正不耐烦地竖起眉毛道:“与其在这里攀扯不清,把人叫齐了左右一对证不就是了?要是都忘记了,一顿板子便都能记起来了。在外头闹腾了一整日,回家还要听这些扯皮话!”

康王轻轻将手里的茶盏放下,道:“说得是。先把相干的人都拘起来。”

曲嬷嬷瞬间想了几个来回,终是走到康王妃跟前跪下流着泪道:“老天明鉴,那叫什么鲜儿的丫头鬼鬼祟祟的在这里头乱窜,看见老奴转身就跑,老奴见她没规矩,这才让人拿住了问话,尽是满嘴胡吣,哪里又说过什么正经话?老奴可没听见她提过三娘子半句话,口口声声都是说侧妃娘娘找三奶奶有事儿。老奴就想,她一个名儿都叫不出来的小丫头,主子们哪里会有什么事儿要她跑腿?便是真的有,也是光明正大的,怎会鬼鬼祟祟的?这事儿秋实她们都是知道的,胡编不来。但总都是老奴的错,王妃您惩罚老奴罢,老奴绝不敢多言。”言罢匍匐在地不起。

真是各说各有理,但张幼然病重却没人管始终是事实。这丫头再不招人待见,却是只能活着,不能轻易死去,说来失于照料也是自己这个嫡母的责任。康王妃头疼一回,怨怒一回,挣扎着起身来走到康王面前盈盈一拜:“都是妾身管家无方,没有照顾好幼然,给王爷添了烦。”

“你不是病着的么,瞎操什么心?这事儿你别管了,交给老大媳妇去办。”康王爷扶住了老妻,回头看着世子妃道:“明日让老二媳妇入宫伺疾,你留在府中,把家事都理清楚了,该打的打,该罚的罚,该卖的卖。这府里不养闲人和恶人。”言罢一拂袖子扬长而去,世子忙给世子妃使了个眼色,紧跟康王而去。

康王去了,室内的气氛却不轻松多少。康王妃阴沉着脸吩咐世子妃道:“既然你父王吩咐了,你便好生整顿一下,谁的情面都不要留!”言罢看也不看任何人,由着秋实扶进了里屋。

世子妃走到曲嬷嬷跟前,亲手扶她起来,温和地道:“嬷嬷莫哭了,看这事儿阴差阳错的,险些酿下大祸!但幸是不曾惹出大祸。你放心,总要查个水落石出。”

曲嬷嬷听她说得“阴差阳错”四个字,先就放了一多半心,面上仍是又委屈又难堪:“老奴这几十年挣下的老脸就这样丢干净了。”

就光听出“阴差阳错”四个字儿了,就没听出后头的“幸是不曾惹出大祸”与“水落石出”,王氏微微不屑,走上前去道:“大嫂第一个就从我这里查起罢。不拘你怎么查处,我都是服的。”

世子妃温和地捧起她的手道:“你累了一日,先歇着,有什么明日又再说。”言罢看向还跪在地上满脸不忿的张幼然的乳母彭氏,威严地吩咐道:“现下最要紧的是三娘子的病,平日她不是只吃你喂的药和饭么?先回去伺候好三娘子,有事儿自会有人去唤你。”又吩咐银瓶:“你随彭嬷嬷一道去,不管要用什么,都只管从账上支,不方便的从我那里拿,务必要叫三娘子转危为安。”

那乳母该说的都已经说完,晓得这事儿捅出来不是时候,今夜最多也就是能做到这个地步,便忐忑不安地跟着银瓶离去。

张仪正看了眼许樱哥,许樱哥也走上前道:“大嫂,我这边也是和二嫂一样的,随你怎么查都行。”

世子妃望着她倒真是温柔一笑:“不干你事,你把母妃照料好就行。”

许樱哥便不再言语。张仪端两兄弟这才上前来告辞:“我们先回去了。稍后就把鲜儿那丫头给大嫂送过来。”

“辛苦了。”世子妃微笑着目送这兄弟俩走远,转头对张仪正道:“三弟早前那话说得好。”

张仪正抚了抚袖子,道:“我不过是说实话。”言罢自行走入内室去寻康王妃。

王氏长长叹了口气,道:“是不是过去看看?”于是妯娌三人联袂而出,行至半途无人处,世子妃低声道:“这事儿有蹊跷,我们三个先把时间凑一凑,也省得给下头的刁奴哄骗了去。”

这是世子妃有意放过的意思,不管真相如何,总是要拿底下人开刀。王氏与许樱哥心知肚明,却都是心中无愧,便坦坦然然地将自己白日什么时辰做什么事见什么人都说了一遍,世子妃冷笑了一声,道:“男人们在外头流血,母妃急得旧病未去又添新病,她们却有心思趁机兴风作浪。”

许樱哥与王氏不好接这话,便都沉默不语。不一时,到了张幼然的居处,许樱哥发现张幼然的处境果然并不是太好,院子偏远窄小,室内陈设虽然都看得过去,但伺候的人却是老的老,小的小,良莠不齐。张幼然小小的身子蜷缩在床上,一张脸烧得似是煮熟了的虾,两只拳头紧紧蜷在一起,拉也拉不开。

世子妃喟然长叹:“真是作孽!”也不怕脏,接了青玉手里的帕子,亲手蘸了烧刀子酒给张幼然反复擦拭退热。见许樱哥与王氏站在一旁插不上手,便道:“你们先回去,我等太医来了下了方子就回去。”

王氏见许樱哥似是要开口推让,便轻轻拉了她一把,示意她跟自己走。许樱哥也就从善如流,跟着王氏一起往外走。此时已是夜深人静,夜凉如水,王氏一直沉默地低着头往前走,许樱哥觉得气氛压抑得紧,便笑着扯了她一把:“二嫂明明晓得我认不得路,还可劲儿地往前跑。”

“你这丫头,明明是躲懒。哪有进门这么久还连家里的路都认不清的?”王氏停住了,朝她微微一笑,谁知笑容才刚展开,一滴眼泪便顺着脸颊滑了下来,于是惊慌地迅速把头转开去,背了人悄悄拿袖子擦拭。

许樱哥心口一颤,装作不曾看到,把脸转到一旁看着天上道:“好大的月亮。”随同的几个丫头闻言,便都跟着抬头看天,紫霭嗔道:“三奶奶真会睁眼说白话,这初几头的天儿,哪里来的大月亮?”

许樱哥摊着两只手赖道:“我说过有大月亮么?我是说这月亮真亮。”

王氏缓过来,笑着轻轻拧了拧她,低声道:“今日多谢三弟替我解围。”

许樱哥朝她一笑:“听说从前二嫂也经常替他解围求情来着?”

王氏失笑,轻轻摇了摇头。

第165章 信他

虽则夜深,做人媳妇的还是要先去看看病中的婆婆,许樱哥与王氏自张幼然那里出来,便又去了宣乐堂。宣乐堂中已恢复了安静肃然,四处的灯火已熄灭了大半,唯有正房内还余下几盏灯火,秋实独自坐在廊前发怔,见她二人走近才惊觉着站起来笑道:“两位奶奶怎地又回来了?莫非没遇到秋璇么?王妃心疼奶奶们辛苦,特为使她过去和二位奶奶说今夜不必再过来伺候。”

“母妃还是照旧的体贴人。”王氏压低了声音道:“可是已经睡着了?”

秋实打起帘子侧耳听了听:“似是还在与曲嬷嬷说话。”

王氏便牵了许樱哥的手入内:“既是来了,便看一看再走。秋实,烦劳你替我们通传一下。”

“二奶奶客气。”秋实忙俯了俯身,行至内室门前低声道:“王妃,二奶奶和三奶奶来看您。”

便听里头的说话声停了,康王妃道:“进来吧。”接着曲嬷嬷红肿着眼睛走出来,强颜欢笑道:“二位奶奶真是孝顺,适才王妃还在与老奴说起二位奶奶受委屈了呢。”

王氏淡然一笑,许樱哥则是暗里冷笑了一声,她可没受什么委屈,而是险些就受委屈了,要不是张仪正及时插话,这老刁奴还不知要说出什么话来呢。入了内室,只见康王妃斜倚在床头朝她二人招手,和和气气地道:“过来坐,累了一整日这时候还不得歇下。幼然那里如何?”

王氏忙恭恭敬敬地答了,康王妃默了片刻,道:“有你们大嫂在那里看护着,倒是不会有什么大碍。这孩子自小体子就弱,一发病便是气势汹汹。”

王氏的眼圈便红了:“都是儿媳不是,给母妃惹了闲气。”

康王妃叹了口气,道:“虽说宽厚是好事,但并不是一味宽容就好的,当家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往往一点疏忽就会酿成大错。你什么都好,就是待下头的人太宽厚了些,这次吃了这个亏也好,日后便不会再犯这种错误了。”

王氏听了这话,眼泪越发止不住,跪在康王妃榻前将手握住康王妃的手哽咽道:“母妃,好母妃,儿媳本是乡村里来的小门小户的女子,因缘巧合才能做了母妃的儿媳,进门这么多年,也没能给二爷添个儿子,若不是母妃护着,哪里有儿媳的今日……”

这话说得许樱哥都有些恻然,康王妃将手抚上王氏的头发低声道:“你是个好女子,总不能委屈了你。你三妹这是胎里带来的老毛病,你自来宽厚老实,王爷都是晓得的。”

就听曲嬷嬷在一旁恨恨地道:“几位奶奶都是好心肠的,所以才给贱人机会兴风作浪,背里使出这种下作手段,是要搅得家宅不宁呢……”

康王妃微微蹙了蹙眉,许樱哥忙上前去拉王氏起来替她擦泪,笑道:“母妃还病着呢,二嫂撒撒娇就好了,不要引着母妃和你一起伤心呀。”

王氏勉强一笑,道:“都是我的不是,一大把年纪的人了还不如三弟妹这般周到贴心。母妃日后可不能只疼她不疼我。”

康王妃就笑了起来:“你两个贫嘴儿正好凑一双了。”这一笑,就把曲嬷嬷的话给打断了,曲嬷嬷只好闭紧嘴立在一旁,把脸皱成了一朵老菊花。

三更鼓响,康王妃便赶许樱哥与王氏走:“都走,这里不用你们。”

许樱哥与王氏见康王妃态度坚决,也就辞了离去。待她二人出去,康王妃转头看向曲嬷嬷:“你就认为你半点没错?”

曲嬷嬷一怔,迅速跪下哽咽道:“王妃,老奴知错的,只是不忿那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