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樱哥笑道:“有什么好生气的?又不是我对不起她。”所谓自作孽不可活,冒氏好不容易借着娘家嫂嫂相帮才能出门做客,却不珍惜机会偏要惹事,那是断她自己的后路。今日之事迟早会传回许家去,且不说家里人会如何想,便是蒋氏日后只怕也再不敢轻易去揽这种活儿。看了看天色,算着这个点儿许扶应该已经从部里回来,便打起帘子吩咐双子:“往和合楼去。”

马车才转上主干道不久,就听得远处马蹄震得山响,鞭声破空之声大作,双子赶紧将马车赶到路旁停下,道:“三奶奶,是八百里加急,没吓着您吧?”

“没有。”许樱哥将窗帘拉起往外看去,但见三四乘马匹绝尘而去,心里不由微微一沉,在这当口什么事能用到八百里加急?除了与西晋的战事之外不作他想。如若果然如此,许扶大抵也不能在和合楼中久留,遂当机立断:“回府!”

“是。”双子依言调转马头,突然瞧见不远处街边人家屋檐下立着个穿长衫戴幞头的年轻男子,那身形说不出的熟悉。正想再看仔细了,那人却已经俯身抱起路旁的一个小孩儿退了回去,再看不见。

双子摇了摇头,挥动马鞭将车驶离,越想越觉着好笑,怎么可能是那个人?那人要不是尸骨无存便是坟头上的草都长了半尺长。便是运气好到不得了,有诸天神佛保佑,侥幸活下来,又如何敢入这上京?那不是自投罗网是什么?更何况,这人明显就是个居家户。

马车稳稳地朝着前方驶去,赵璀把在自己怀里拼命蹬腿拼命嚎哭的小孩子放下来,抱歉地对着匆匆忙忙赶过来、脸都涨红了的孩子母亲深深作了个揖,将几枚大钱塞在那孩子手里,转身快步走开。

走不得多远,忍不住又站住了回头看去,只看到打着康王府标识的那张黑漆马车低调平缓地向着远处驶去,窗前垂下的帘子纹丝不动。赵璀在突然间感到一种彻骨的悲哀,许樱哥彻底忘了他了,她怕是觉着替赵家求过情,平安把他的家人送出上京,又送还了那副八十七神仙卷,自此后便是两不相欠。便如当年,她使双子去哄崔成避祸,便觉着自己再不欠崔成一样心安理得。可是,他看了她十年,爱了她十年,便是那副八十七神仙卷也是为她苦苦觅得准备做聘礼所用,他为她身败名裂,丧失所有,她怎能如此心安理得?

“便是烧纸燃香,你也该为我做上一两次罢?果然是个没有心的。”赵璀苦笑着转身往前走去,很快便消失在上京城密密麻麻,蜘蛛网一样的小巷里。

第169章 虚幻

三更鼓响,许樱哥心烦意乱地自书案前起身,沿着墙根走了两圈,又喝了一盏热热的红糖姜茶方觉着小腹处的酸胀冷疼减轻了许多。铃铛小跑着进来,道:“奶奶,平嫂子打听消息回来了。”

接着张平家的快步进来,低声道:“奶奶,打听明白了,除去王爷、世子、三爷外,今日滞留宫中的大臣武将着实不少,像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世子妃说了,这样的事情往日里也经常发生,只是从前三爷不涉政事,所以您不知道。让您安心睡觉就是,若是有什么,她会使人过来说。”顿了顿,又道:“要是王妃那边使人问起,就说全都回来了,夜深,明日再过去请安。”

“我知道了。”许樱哥吩咐青玉:“把前几日武家送过来的茶包些给平嫂子尝尝鲜。”

张平家的笑道:“奶奶客气,有什么好吃的经常想着我们这些底下人,倒叫奴婢怪不好意思的。”

许樱哥微笑道:“不过一口吃的,值得什么?这深更半夜的让平嫂子来来回回地跑,还不该喝口茶?”

张平家的也就不再推辞,接了青玉递过来的茶叶,恭恭敬敬地告辞。才要跨出院门,就听有人在身后怯怯地喊了一声:“平嫂子。”

张平家的站住脚,只见雪耳穿着件月白色的单衣娉娉婷婷地走上前来,发上几乎没有花朵装饰,姣好的脸上满是不安,一双眼睛紧张地东张西望,一副生恐给人瞧见的可怜模样。张平家暗暗叹了口气,道:“姑娘有事?”

雪耳走得近了,怯怯地道:“没什么,只是听说我娘病了,想请平嫂子替我把这包钱带出去给我兄弟。”

这却不是什么大事,张平家的接了钱,忍不住多了句嘴:“奶奶挺和气的,你该认错的还是要认错,日子久了,总是能见人心的。”

雪耳的眼角沁出些泪光来,轻声道:“我知道嫂子是好人,心疼我,是我自己不争气,事到如今我也不想什么了。就想平平安安地守在这院子里过这一辈子也就是了,其他的,哪里敢想!”

雪耳与秋蓉不同,秋蓉好歹还有条退路,她却是早几年便做了张仪正的房里人,阖府上下都是知晓的,便是想配人也配不了,这一辈子果然就是这样了。若是她自觉,过几年许樱哥有了嫡子兴许还能赏她个机会,若是侥幸有了身孕,最好的出路也就是抬个姨娘,但若是不自觉,那就不好说了。张平家的不好多劝,只道:“你能这样想,那是最好。”

“嫂子待我好,我都记在心里的,日后若是有机会总会报答嫂子。”雪耳目送张平家的走远,又探长脖子往外看了许久,见终是等不到张仪正,远处又有几双眼睛一直盯着的,只得恋恋不舍地回去。

铃铛立在廊下阴影处,一直看着雪耳回了后罩房,方冷笑着进了屋,同绿翡低声道:“不要脸的小妖精又出去瞎晃晃了。”

绿翡低着头往一件鸦青色的男式薄绸衫子上缝着针线,头也不抬地道:“不是说她娘病了么,请人带钱回家也是常理,奶奶早前还特意吩咐过了,若是真的过不去,让我管着些,别让人看笑话,说是苛刻了院子里的人。你总不能让她不出门。”

铃铛撇了撇嘴,道:“就晓得姐姐要说我刻薄,还是紫霭姐姐好说话。”

门帘被人从外头揭起,紫霭似笑非笑地走进来道:“你这丫头是夸我呢,还是损我呢?这不是和绿翡姐姐说,我和你一样的刻薄爱说人是非么?”

铃铛笑着站起来拉她坐下:“好姐姐,我是说那狐狸精不要脸,早前看到奶奶换下来的衣物,晓得奶奶小日子来了,回去就要了热水,在屋里洗了又洗,恨不得将自己的糙皮刷去一层。我就想,她适才等在外头是真的想请平嫂子带钱呢,还是想等着三爷?”

紫霭伸出纤指用力戳了她的额头一下,骂道:“你多大年纪?知道些什么?跟着乱嚼什么舌头?羞也不羞。”

“我不和你们说。”铃铛红了脸快步出去,绿翡抬起头来问紫霭:“奶奶不是让你把三爷的书房收拾出来么?都收拾好了?”

紫霭应道:“收拾好了。”又压低了声音:“前几月都说是新鲜捧着,日子一长哪里拦得住。便是奶奶不提,自然会有人不顾廉耻地去爬床。”

绿翡轻轻叹了口气:“那又能如何?这便是世情,何况是这样的人家,如今忍得,不过是时日尚短,还没嫡子。上次我见着了大娘子,大娘子也不过是让我在奶奶的饮食上多注意,你也看着些,眼看着天越来越热,奶奶难免贪凉,什么寒凉之物就拦着她不要吃了。看看二奶奶,成日过得没个意思,要是有嫡子傍身,那也不至于如此处处小心讨巧。”

“二奶奶是还差了家世,我们奶奶还是不太一样的,我不是光说家世,性子就不一样。”紫霭见捻好的线要没了,便伸手拿过线束来,一边帮着捻线,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起这院子里原有的几个丫头来。话说到一半,就听外头热闹起来,有人道:“三爷回来了!”

二人赶紧放了手里的针线活走出去,只见张仪正黑着脸快步朝着许樱哥的房里走去,一路上撞着了好几个丫头婆子,竟是火气极大的样子。二人瞠目结舌,不知哪里又不对劲了,便忙着往正房赶去,却听里头“啪嗒”一声脆响,接着青玉灰头土脸地从正房里出来,见她二人就比了个手势,三人便都齐齐垂眼立在廊下,将想往前靠的各色闲杂人等统统挡在了外头。

房内,张仪正坐在椅子上沉默地看着多宝格里呈着的羊脂玉如意,脚下的碎瓷片和水痕犹未收拾,看上去不免有几分狼藉。

这是又受什么冤枉气了?许樱哥暗自嘀咕了两句,端起茶壶重新斟了一杯茶递过去,温和地道:“累了一整天,先喝点水。饭食都温着的,有你爱喝的鸡汤,须臾便可送了来。是要先吃饭再洗浴,还是先洗浴再吃饭?”

张仪正不答也不接她递过去的茶,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的下颌线条紧绷,在灯光下呈现出一层难看的铁青色,一双眼睛照旧盯着多宝格,眸色暗沉沉一片。

许樱哥放了茶盏,皱着眉头看了他片刻,轻声道:“这是怎么了?可是有人给你气受了?”

张仪正还是不答,厚实的肩膀反倒往上端得更高了些。一个人犯倔时,冷处理可能更好一些,许樱哥叹了口气,自走出去吩咐几个丫头:“备热水,让厨房送饭菜过来。”

紫霭与绿翡应命而去,青玉朝里指了指,担忧地轻声道:“好了?”适才张仪正进屋,抬手就把她送上去的茶盏给挥落在地,那火气可不是一般的。

许樱哥摇头:“你往世子妃那里去寻银瓶打听打听,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青玉小声道:“不好吧?”若是问了有事还好,若是无事,张仪正这脾气只是冲着许樱哥来的,让外人都晓得他们夫妻闹别扭,岂不是把面子给丢光了?

许樱哥自嘲一笑:“有什么不好的?这院子里难道只有我的人?他进门就撞人砸东西发脾气,瞒得过谁去?面子是挣出来的,不是捂出来的。知道究竟为什么,我也好应对。”

青玉无奈,只好劝道:“那您千万别和他对着来。”

许樱哥把她往外推:“知道了,快去,快去,去得晚了不好寻人。”

安置妥当,许樱哥回了里屋,亲自将张仪正的家常衣裳寻了出来,道:“三爷换衣服么?”

张仪正的眉毛往上挑了挑,仍是没有说话。事不过三,许樱哥心头火起,随手将衣裳挂在了衣架上,径自走到桌旁挑亮了灯烛,拿起炭笔继续给唐媛画簪钗。但心里始终有事,下笔不成形,索性另外换了张纸画起了暴走漫画,把张某人画成一个眼球突出、表情狰狞抓狂的丑八怪,回头一对比,越看越像,心情便好了许多。

不一时,绿翡与紫霭带着人将净房里的热水备好,外间的饭桌布置好,立在一旁不知是该请张仪正先洗呢,还是先请他先吃饭。许樱哥起身带了笑走到张仪正跟前道:“饭菜、热水都得了,三爷要先吃还是先洗?”

张仪正将脸和眼睛侧开,仍是没有出声。

“三爷既是心情不好,想自个儿呆着,那我就先避一避。有什么吩咐,喊一声就得。”许樱哥挥手示意绿翡等人下去,自己也跟着收拾了桌上的纸笔,漫步走了出去。

屋子里顷刻间便只剩下了张仪正一人,净房里浸出来的温暖水汽,外间饭菜散发出的鲜香,身旁屋角里香兽口里吐出的百合香,几样味道掺杂在一起,生出一种别样复杂的滋味,虚幻得让人想落泪。

饭菜凉了,水凉了,熏香味淡了,外间似是起了夜风,一阵紧似一阵,许樱哥和婢女们都似是在这世界上消失了,张仪正垮下肩膀垂下头,绝望地将脸深深埋入到掌中。

第170章 因由

夜色深沉,一股冷风陡地卷了起来,吹得草木倒伏,萧瑟一片。青玉将手稳住被风吹得乱转的灯笼,吩咐与她一同结伴去济园的芷夏:“风大,小心灯笼,别烧着了。”

芷夏慌里慌张地按住自己提着的灯笼,道:“姐姐,怕是要下雨哩。我嗅着有一股子潮气。”

青玉忍不住笑道:“你狗鼻子呀,光闻就能闻出要下雨,要钦天监何用?”

芷夏微笑着道:“姐姐要不信,我们就打个赌。”

在张仪正身边的这些旧人中,这芷夏是个实诚性子,青玉早就有心与她交好,便趁机指指耳边:“这对金耳坠子罢,你不是说喜欢么?”

芷夏笑了笑:“无功不受禄,这雨是一定要下的,我要是受了,倒像是骗姐姐的东西一般。”

青玉笑道:“多大的坠子呢,我喜欢你的性子,乐意给你,说什么骗不骗的?”

芷夏想了想,亮出腕上一只银鎏金镯子:“那我拿这个和姐姐赌。”二人越说越投机,待回到无名小院已然比之从前亲热了许多。

因见铃铛立在书房门前朝她招手,青玉便同芷夏道别:“你先回去,明日早上见分晓。”待进了书房,只见许樱哥歪在榻上无精打采地看书,忙走上前去道:“婢子还以为是三爷在里头,若非铃铛就走到正房里去了。奶奶今夜莫非是要在这里歇?”

许樱哥坐起身来:“这里也没什么不好。问得如何?”

青玉低声道:“银瓶也不知道,是世子妃听见声音,便让婢子进去,也没说得太细,就略说了几句。是与西晋的战事有了变故,二爷吃了败仗,圣上大怒,今日在宫中无数的人遭了贬斥。不独是王爷,便是三爷也被指着鼻子骂了一回,话特别不好听。”

按理,皇帝的皇子皇孙可多,领兵领差的更不少,张仪正只不过刚入兵部,晓得什么?竟也跟着被召入宫挨了骂,可见都是因了张仪先而被迁怒。许樱哥思忖片刻,问道:“你可瞧见世子了?世子的情态如何?”

青玉道:“进门时碰着了,脸色也不大好看。世子妃说,男人么,都好面子,总会想通的。”

按这意思,张仪正应当是因为张仪先吃了败仗,父子几人挨骂,所以心中郁闷,没处撒气所以跑回家来坐着生闷气。但许樱哥却觉着有些蹊跷,当初上巳节突遇变故时,张仪正的表现不但正常而且十分正常,想的都是怎么解决问题,而非是这样莫名生些没用的闷气。所以这里头应当还有众人所不知道的其他缘故,可究竟是为什么呢?许樱哥思索不得,只觉得小腹更加酸痛寒冷,心中越发烦闷不堪,由不得呻吟了一声:“给我弄个汤婆子来,这次着实疼得厉害。”

青玉手忙脚乱地去准备:“怕是这些天忙里忙外地累着了。不然明日请个大夫开个方子调养一下。”才出了房门,就见天边划过一道闪电,接着雷声轰隆隆地由远及近,几点黄豆大小的雨滴跟着洒落下来,果然是下雨了。

青玉叹道:“下雨了,芷夏这鼻子可真尖。”话音未落,就见正房的门被人用力打开,张仪正大步从里头走了出来,立在院子里大声喊道:“拿枪来!”

“嗳!”仲夏趿拉着鞋子,披着件小袄,惊惊慌慌地拖着枪从屋里跑出来,结结巴巴地道:“三爷,下雨了。”

张仪正也不答话,一把夺过枪便大踏步走了出去。

“奶奶!”青玉不敢相拦,忙着转身入内禀告许樱哥,却见许樱哥不知何时已走到了门前,只沉默地扶着门框看着远去的张仪正,并无半点要往前去劝或者拦的意思。

雨瞬间大了起来,砸得瓦片“噼啪”作响,青玉急道:“奶奶,下雨了呢。”

“劝不住的,再劝也不过是做给别人看,何必。”许樱哥掉头转身入内:“着人去跟着,看他要去哪里,若是要出府门就拦住了不许去,立刻报给世子知晓。”

“是。”青玉接过小丫头递来的蓑衣斗笠,拉了铃铛一道快步冲入雨中。许樱哥回到正房里,但见屋内灯光依旧,满桌的饭菜动也不曾动过,净房里的水早就凉了,唯有张仪正坐过的椅子似乎还有点点热气。

绿翡轻手轻脚地走过来低声道:“奶奶,三爷是去了练武场,把朱贵几个都喊起来了,轮番和他对枪呢。”

许樱哥揉了揉眉头,上床躺下闭了眼轻声道:“熬了浓浓的姜汤备着,灶上要随时都有热水。他再疯,总要回来。”

雨声响个不休,屋顶的明瓦不时被闪电照得雪亮,许樱哥在床上烦躁地翻了个身,只觉着挨着汤婆子太热,离了又太冷,空气中的潮气水气太重,弄得脸上手上身上都是潮乎乎的一片,让人从里到外都十分不舒服。左右都是睡不着,她索性喊了紫霭进来将灯挑亮,寻了本志怪小说打发时间等张仪正撒完气回来。

书才翻了几页,门就被人从外头猛地推开,接着张仪正满脸雨水地卷着一股寒风快步走了进来,立在床前直愣愣地看着她,不过片刻功夫,他身上滴下的雨水就把锦绣地衣给浸湿了一大片。

一热一冷,许樱哥被激得捂住鼻子重重打了个喷嚏,见紫霭披着件袄子立在门口担忧张望,便朝紫霭挥了挥手:“去拿姜汤,备热水。”

紫霭不放心地看了张仪正一眼,静悄悄地退下。许樱哥慢条斯理地自床头取了件袄子披好方转头看定张仪正轻声道:“三爷究竟想要如何?不论是外头受了气,还是我什么地方做得不对,你不说,我便不知,哪里晓得该如何?你便是瞪我两天两夜,眼珠子都瞪酸了,难道就能把我瞪死,解了你的恨?”

张仪正眨了眨眼,在一旁的锦杌上坐下来,将手用力擦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垂眼望着地衣上氤氲开来的水渍道:“我要去林州。”

许樱哥吃了一惊,起身下床递了块干帕子过去,试探道:“是为了二伯的事?事态很严重么?”

“死了三万多人,有两座城池失守。”张仪正接了她递过去的帕子,并不立即就往头上擦,继续道:“二哥中了流矢,生死不明。现下所有人都把罪名往他身上推,此战失利全变成了他一个人的错。圣上不辨是非,只把我们辱骂了又辱骂,父王那么大把年纪,硬生生给骂得无地自容。”

看来世子妃的话已是过滤了的,真实情况更要严峻许多,康王府的日子真的不好过。许樱哥一时忘了张仪正之前的可恶之处,便蹲下去手扶着他的膝盖轻声道:“今日我在回府路上遇到了八百里加急,就是这事儿?二伯那边什么消息都没传回来?”

张仪正抬眼看着许樱哥,话渐渐越说越顺,越说越大声:“父王与大哥现下都不好出京,只有我最合适,我打算明日一早便去同父王说,再进宫请旨。旁的不说,总要见到二哥平安才是。”

他行么?别人在这个年纪已经上过很多次战场,刀下有了无数的亡灵,例如安六,浑身的杀气戾气掩都掩不住。而他,自小骄奢,面上嚣张,实则心软,便是看到人杀人也会狂吐一气,他确定他去了不是送死?许樱哥握住张仪正冰凉的手,看着他的眼睛认真道:“三爷要替父分忧,远行探兄,都是应该的,我不拦你。但此行凶险,你真的准备好了么?”

张仪正不假思索地道:“再是凶险,我也要去。”微眯了眼睛,直视着许樱哥道:“人家说我是个只会眠花宿柳,吃喝玩乐的窝囊废,我却知道我不是的,难道你也看不起我?”

看这情形,再多一句话便要吵架,许樱哥叹息一声,松手起身接了紫霭递过的热姜汤,道:“你是我丈夫,我不过希望你过得平安顺遂一点罢了,哪里谈得上什么看得起看不起?三爷既然决心已定,我便预祝三爷马到成功,旗开得胜,再能平安归来。在此之前,请先喝了这碗姜汤,别还没出门就病倒了。”

见她如此,张仪正突然泄了气,垂眼接了姜汤一饮而尽,喝完放了碗,也不入内洗浴更衣,也不去做其他事,就坐在锦杌上发呆。

许樱哥看他许久,总觉着他心里还有很重的心事没有说出来,但她虽然想知道,他却摆明了是不会和她说的。便不咸不淡地道:“三爷回来什么也不说,撞人砸东西还不理人,生生把我们一屋子的女人给吓了个半死。我适才就一直在想,我到底是做了什么错事,让你如此生气。夫妻之间贵在以诚相待,三爷是否还有心事未曾说出来?”

张仪正低声道:“你多想了,和你无关,原是我自己没用。”言罢起身快步入了净房,竟是不想再多说一句的模样。

许樱哥在灯下立了片刻,安静地上床躺下。不一时,张仪正走出来,远远地在妆台前坐下,隔着帐子问道:“你不舒服?”

许樱哥闭着眼道:“小日子来了,又受了些凉,小腹疼得厉害。烦劳三爷去书房里歇罢。”

张仪正却也不走,道:“明日请太医来调理一下。”

“我不管三爷了,实在是又累又疼又困。”许樱哥昏头昏脑地翻了个身,不知不觉就睡了过去。张仪正坐了许久,轻轻上前将床帐揭开,看着许樱哥微蹙的眉头轻轻叹了口气。

第171章 真巧

一觉醒来,天已大亮,许樱哥惊起,叫道:“不得了,起晚了,你们也不喊我的!”

青玉忙上前服侍她穿衣换洗,解释道:“三爷已经替您在王妃那边说过了,让您歇着,等太医过来。王妃适才也使了人过来,让您今日就别过去了,歇一歇。”

“唔。太好了。”许樱哥揉了揉酸痛的脖子,仰面躺倒下去。做人媳妇真是不能与做姑娘的时候比,幸得是康王妃宽让,张仪正也还算体贴,不然今日也是不得闲的多。

青玉轻声道:“奶奶,三爷昨夜一直没睡。就在这屋里坐了一夜,五更时分便换了衣裳出去了。婢子没敢让人跟着,只让去大门处看了,道是随同王爷、世子爷一起出的府。”

如若张仪正真的下定决心要去林州,只怕康王也不会拦着。许樱哥沉思片刻,翻身坐起:“使人去瞧瞧二奶奶在做什么,若她方便,我过去看看她。”说话间,芷夏进来禀道:“奶奶,张平家的领太医进来了。”少不得又放了帐子给请太医诊脉开药,送走太医,许樱哥要过方子看了,不过是些调经散瘀的药,便吩咐下头按方抓药煎药,她自己梳头洗脸,等王氏那边回消息。

不一时,青玉回来道:“二奶奶还在王妃那边伺候着的,婢子问过她身边的黄嬷嬷了,大抵是要王妃午睡时才会回去。”

看来张仪先之事阖府上下都瞒着康王妃的,可怜王氏心中牵挂丈夫,却不得不强颜欢笑在婆婆面前尽孝。自己家中这个虽二,好歹现下还在眼前,许樱哥叹息了一声,收拾妥当便去了宣乐堂。

到得宣乐堂,正好瞧见王氏独自一人立在廊下喂鹦鹉,说是喂鹦鹉,实际上却是在发呆。“二嫂?”许樱哥一直走到她眼前,王氏方惊醒过来,强颜欢笑道:“三弟妹,不是说你身上不舒坦么?怎地又来了?”

“我好多了。”许樱哥一语双关地道:“也是听说二嫂身上不太舒坦,特意来替你的。挺不住就去歇着,不要硬撑。”

王氏的眼圈瞬间红了,只来得及匆匆福了一福便低着头快步往外走,她的贴身大丫头彩绣忙拜托许樱哥:“还请三奶奶替我们二奶奶在王妃跟前禀告一声。”

“去吧,照顾好二奶奶。”许樱哥收拾了心情,端起笑脸往里走,却见宣侧妃并康王的几个年轻姬妾都在里头陪着康王妃说话,康王妃的心情还算好,见她进去便笑道:“怎么又来了?”

许樱哥涎着脸笑道:“厚着脸皮睡了个懒觉便觉着好多了,屋里没事,闲不住,就来母妃这里逛逛,顺便混点好吃的。”

康王妃笑了一回,忽然道:“听说昨夜小三儿回来后又冒着雨去习武场练枪法?”

许樱哥微微一怔,抬眼看向曲嬷嬷,只见曲嬷嬷朝她使了个眼色,又厌恶地扫了眼正低头含笑喝茶的宣侧妃。于是心下了然,灿烂笑道:“可不是么?三爷如今就想着成个文武全才的,好为父王母妃争光呢。”

康王妃本来也只恐是她小夫妻二人又闹别扭,见许樱哥这笑吟吟的模样,又想起早前张仪正来替许樱哥告病,怎么也不像是闹了别扭的模样,也就放了心:“我这里都好,倒是看你气色还是不好,该养着便要养着,别贪玩,回去罢。”

许樱哥就笑道:“我还好,倒是适才遇着二嫂,她似是昨夜受了些凉,有些不舒服。”

康王妃自来在这方面都是极和善的,闻言也不作他想,直接道:“我就说呢,她今日病怏怏的,没什么精神,问她她还不认。传我的话,让她歇着,该看病就看病,该吃药就吃药,别逞强,不然敏娘可怎么办?”后头这话却是对着曲嬷嬷说的。

曲嬷嬷忙吩咐底下立着的小丫头:“去同二奶奶说,王妃让她歇着不要过来伺候了,再请世子妃那边使人去请太医。”

宣侧妃放了手里的茶碗,眼神妩媚地在许樱哥与曲嬷嬷之间扫过,笑道:“二奶奶、三奶奶都是纯孝之人,只是年纪轻轻的还该多多保养身子骨才是。特别是三奶奶,王妃还等着你们开枝散叶呢。”

康王妃便皱起眉头打发许樱哥:“你也去歇着。”转头看向宣侧妃:“冯家这要求也是合理合情的,老四若是有个爵位,这亲事办起来的确是好看许多。但最近就没哪个府里的子弟得封的,你也晓得,最近宫里事多,皇后娘娘大病初愈,我也不敢拿这事儿去扰她,要不,再缓缓?这不是还没进四月么?离正日子还有些日子。”

宣侧妃很有些恼怒,面上的神情却越发哀怜,怯怯的道:“妾身是不敢乱开口的,只是适才冯家来人说的那个话,王妃您也听见了,到底是赐婚……”

康王妃淡淡地打断她的话:“我会把这事儿说给王爷听,你自己也去和王爷说说,看是否想得到其他法子。小四自来乖巧,我也不想委屈他。”但若是自己时运不济,康王不肯,那也怪不得人。

这种时候宣侧妃要是开口给张仪端讨封,那不是上赶着讨骂么?看来要在这内院里混得好,光有府里的第一手资讯是不够的,必须再掌控外头的形势才行。许樱哥心中挂着王氏那边,便趁机退了出去。不一时,到得王氏所居的汾园,早有汾园的管事嬷嬷黄嬷嬷牵了王氏的长女敏娘迎上来。黄嬷嬷红着眼圈让敏娘给许樱哥行礼问安,哽咽道:“昨夜就没睡,生生熬了一夜。适才回来就躺下了,就这么一会子的功夫便吐了两遭。”

敏娘睁着又黑又亮的眼睛看着许樱哥道:“三婶娘,可是有人欺负我娘么?”

许樱哥笑着捏了敏娘粉嫩的脸颊一把,道:“是谁胡说八道?你娘可是府里正经的奶奶,有诰命在身的,谁敢欺负她?除非是你不听话气着她。”

敏娘便亲亲热热地牵了许樱哥的手往里走:“那就好,三婶娘,还要烦劳您劝劝我娘,就依着祖母的话歇一歇也不会怎地。这府里也不至于没了她就不动了。”说话间在王氏房前遇到了张仪先的两个妾室并她们的儿子,敏娘也是端然大方,对大的尊敬,小的怜爱。

这孩子不过才十余岁,却已是早熟得不得了,这大抵是王氏母族弱,又没有子嗣的缘故,她很知道应该怎么协调并处理好这种复杂的关系。许樱哥瞅着,心中感慨,忍不住将手摸了摸敏娘的发顶,赞了一声:“真是个好孩子,大伯娘替你娘请了太医,想是快到了,烦劳你去看看,要是人到了就来和我们说一声,我有话同你娘说。”

敏娘应了一声,跑过去抱住王氏的脸低声道:“娘,你要乖乖的,听三婶娘的话。”言罢有些不好意思地朝许樱哥笑了笑,福了一福退了出去。

“多好的孩子,看得我心疼。”许樱哥在王氏床前坐下来,看着王氏憔悴的脸叹道:“事情还没个结果,二嫂便这样折腾自己,实在是不为敏娘着想。”

王氏睁着一双干涩的眼睛怔怔地道:“你不知道,我自十六岁嫁给他,他便是风雨里来往,刀光剑影里打混,时常不在家的。从前母妃的身子骨好,我年轻任性,想怎么哭就怎么哭,现下却是……不敢哭,也不敢说,要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要是惊吓了母妃,我怎么对得起他?一闭眼睛,我就看到他血淋淋地站在我面前……我没有儿子,他对我照样很好,我娘家无权无势,他也不曾嫌弃过我。我经常都在想,若是我争气些,他也不至于这样辛苦。”

许樱哥将王氏的手握在掌心里安静地听着,听王氏说得累了方轻声道:“其实吧,我觉着不管二嫂的娘家是高门将相也好,你生了十个儿子也好,二伯始终也是要在外头拼杀的。这府门关不住男人们的心,反倒会让男人们想得更多。想来二嫂也知道了,昨夜三爷回来后冒着雨去习武场上练枪法,说是要请旨去探二伯,今早一大早便跟着父王去了,指不定这时候已经得了旨意,很快就能把二伯平安接回来呢。”

王氏苦笑着摇头:“你别劝我了,这次真是凶多吉少。不独是中了流矢这么简单,他吃了败仗,光是蒲县就死了那么多人,便是侥幸留了一条命在,回来也得不了好。”

蒲县?许樱哥的心里“咯噔”一下,由不得就将王氏的手给攥紧了,强笑着道:“二嫂,这里头的具体经过我是不太知道,也不好追着大嫂和三爷细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王氏见她追问,只得打起精神讲来:“晋军围攻东洲,贺王命你二哥出林州援东洲,谁知晋军乃是诈攻东洲,待得你二哥离开林州后便长途奔袭林州,又一直往里攻打沿途府县,一路烧杀劫掠,待得大军回援,沿途府县早就被洗劫一空,最惨的是最富庶的蒲县,幸存者不过十之一二,你二哥拼死也不过将林州夺回。现下都说的是你二哥不听号令,自作主张出援东洲……”

王氏后头的话许樱哥都没怎么听太真切,她只反复咀嚼着“蒲县”两个字。怔忪间,管事婆子领了太医进来给王氏看病,许樱哥避让到一旁,目视着窗外浓郁的绿色忍不住地想,怎么就这么巧呢?当初她求了康王之后,张仪先不就是把崔家人给安排到了蒲县么?

第172章 远思

被雨水洗刷了一夜后,上京城各处的污垢似乎被洗得干净了许多。在街边石缝里,有绿油油的野草探出头,在微风里活泼泼的摇晃。一只穿着靴子的脚沉重地踏了上去,把小草碾得弯了下去,靴子的主人却丝毫不曾注意,只顾看着街对面照旧光鲜热闹的狮子楼。

狮子楼下的迎宾猛然一错眼便看到了靴子的主人,于是那张微黑的圆脸上顿时绽放出一个比太阳还要灿烂热乎的笑容:“三爷!”几乎是喊出这一声的同时,他便弓着腰小跑着到了街对面,点头哈腰地对着一身黑衣的张仪正笑道:“三爷,您老可是许久不曾来了呢,也不知今儿吹的是什么风,竟然把贵人给吹来了……”

“东西南北风。”朱贵扔过一吊钱,问道:“三楼甲字号雅间的客人可都到齐了?”

“三爷还是一如既往的阔气体贴。”迎宾眉花眼笑地道:“三楼甲字号雅间的客人只到了一半呢。”

“三爷?”朱贵的脸色便有些不好看,这些人往日里只要听说是张仪正请客,哪次不是一窝蜂地涌了来?如今倒好,个个儿都躲避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