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传来一阵牛哞声,裴贵娥猛地一下被惊醒,慌忙地站起来。

“那个,我该回家了。”

卢广义点点头,道:“我送你。”

两人沿着一棵棵的高粱往前走,一个在前,一个在后。

走在前面的裴贵娥,突然停了下来,转过头来,面上有些犹豫。

“怎么了?”卢广义问。

裴贵娥想起娘对自己说的话,手紧攥了一下:“我有件事想对你说。”

“你说。”

她咬了咬下唇,在心里斟酌了下言语,才艰难道:“是这样的,我记得你说你家里给咱们起了新房,是土胚的?”

卢广义愣了下,道:“可能是委屈你了,不过你放心,我娘说了,等家里有钱了就给咱们换瓦房。”

裴贵娥点了点头,又垂下头,似乎并没有什么话想说了。

卢广义莫名地松了一口气。

“我记得你家里住的都是大瓦房吧。”

两人又往前走了几步,突然裴贵娥貌似随意问道。

卢广义停下脚步,犹豫地看了对方一眼,道:“贵娥,你要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裴贵娥停下脚步,转过身来,清秀的脸上满是左右为难与难以启齿。

“义哥,你别怪我,是这样的。你也知道我家因为之前我那事儿,在村里丢了好大一个脸,村里总

作者有话要说:有人背地里说三道四的,就连家里的亲戚私下也没少议论我……我就想不通了,大家不都是亲戚吗,为什么说话那么难听……”裴贵娥似想到什么,边说边哭了起来。

卢广义心情有些复杂,他想到他家发生的那些事,有所触动,劝道:“他们怎么说,是他们的事儿,你别放在心里。”

裴贵娥一面擦着眼泪,一面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我娘背着人总是哭。”她顿了一下,又道:“这不,咱们就快成亲了,到时候肯定会有家里亲戚去你家铺床,我就想……”

卢广义望着她,没有说话。

裴贵娥猛地一闭眼,将心里的打算说出来,“我记得你说你家有三间瓦房的,你娘你爹住了一间,你们兄弟住一间,你妹妹住了一间。我就想你能不能回去和你妹妹说说,跟她换间屋……”

似乎意识到卢广义心中的不愿,她慌忙解释道:“我不是想跟你妹妹抢屋子,只是你想想看,你们一家人都住着瓦房,唯独咱们新房是土胚的,到时候铺床的人去了,该怎么想我们啊……”

她低垂着头,说得满心慌张,“你放心,等咱们办完亲事了,咱们再跟她换就是了……”

————

ps:咱们男主还是比较腹黑的哟,不过也是,他若是不动些心思,想娶卢娇月,很难。

本来高粱地是留给咱们男女主的,可是细想一下,未婚男女私下见面若想不被人看见很难,于是就先给大哥用了。你们说,要不要也让男女主在高粱地里约一场?

裴贵娥是会嫁给卢广义的,不用担心大哥的婚事不成。

☆、第30章 26.1,

第三十章

卢广义满眼复杂地望着低垂着头的她,之前的那点微妙的感觉,那种蠢蠢欲动的激动,似乎全都风吹云散了。

他眉头皱得很紧,很紧,想说什么,却又欲言又止。

他静了好一会儿,才让自己平静下来,平静下来的他道:“我是做大哥的,我要照顾下面的弟弟妹妹,所以……”

裴贵娥猛地打断他的话,声音里隐隐带着哭腔。

“好了,义哥,我知道了,都是我不懂事,你就当我没说过这话。”

话说完,她扭头就往前面跑去,不一会儿,就不见人影了。

这是在裴家的地里,卢广义倒也不怕她走丢,他又站了一会儿,才往相反的方向走去。

裴贵娥不歇气儿的一路跑回村子,到家门前,她深吸了一口气,才走了进去。

她娘毛氏正在院子里晒菜干,见了她回来,问道:“那事儿你说了吗?”

裴贵娥没有说话,垂着头进屋了。

毛氏瞄了女儿背影一眼,在围裙上擦擦手,跟着也进去了。

“咋了?”

裴贵娥将自己埋在被子里,就是不说话。

毛氏挑眉道:“咋了,还跟你娘我怄上了?”

裴贵娥猛地一下自炕上坐起来,嚷道:“我都说了,那事儿不能提不能提,你非让我跟义哥说……”说着,人就哭了起来。

毛氏声音大了起来:“咋就不能说了?我就没见过哪家是儿子媳妇住土胚房,让一个丫头片子住瓦房的,咱们又没说和他两个弟弟换屋。他怎么说的,不同意?”

“土坯房怎么了?咱们家不就是住的土坯房吗,怎么就土坯房就住不得了?”

“我说你这丫头是脑筋缺根弦儿还是怎的?!”毛氏来到炕沿坐下,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不就是因为咱家是土坯房,你娘才想让你住大瓦房。卢家那边说得倒好,等有钱了给你们起瓦房,可这个有钱是什么时候有钱,别人不知道咱们还不知道吗,卢家可是有个药罐子在那儿。”

“卢家已经分家了。”裴贵娥说。

毛氏一愣,追问:“分家了,咋分的?”

裴贵娥就把卢广义告诉她的话,一五一十跟毛氏说了。

毛氏表情时喜时愁,表情丰富,待听完后,一拍巴掌道:“这分了也好,虽地是少了点,但他家怎么说也有个做豆腐的手艺,倒是不怕没有生计。只是这么一来,你更要争了。”

裴贵娥用疑惑的眼神看她:“怎么就更要争了?”

“你想想啊,卢家现在六口人,才只有三亩地,虽有个做豆腐的手艺支撑着,到底不如以前。而且卢家那二小子年纪也不小了,再过两年就要成亲,到时候又要花钱,你觉得什么时候能给你们攒个起房子的钱?”

毛氏说话太急,咽了口唾沫继续道:“到时候肯定是先让老二成亲,那么问题就来了,老二如今住着瓦房,他成亲后是和你们一样起两间土坯房,还是就住他现在住的那间。如果他就住他现在住的那间瓦房,你们做哥哥嫂子的还住着土坯房,你觉得好看吗?”

裴贵娥彻底愣住了。

毛氏长出一口气,拉住女儿的手,苦口婆心劝道:“不是娘教着你跟人家争,而是咱们家的情况你也知道,自打你出了那件事,咱家在外面就没抬起来头过。原本想着等你成亲了,好好扬眉吐气一番,哪知又耽误一年。这一年多来,外面怎么说的不用你娘说,你也知道,娘这样图了什么,还不是图你脸上有光。你过好了,你过体面了,那就等于是一巴掌打在那些曾经嘲笑过你人的脸上。”

“可是义哥那边,你也知道他那性格……”裴贵娥嗫嚅道。

毛氏沉吟了一会儿:“这事你别担心,他们过些日子不是要来家里下聘吗,到时候我来和亲家说。”

裴贵娥点点头。

*

卢广义一路心情复杂的回到家里。

进了自己的屋,发现屋里有些不对。屋还是那间屋,就是炕上的铺盖还有摆设有些变化。

卢广义定睛一看,那铺盖是妹妹的。

他皱眉出了房门,来到正房。

“娘,怎么小妹的铺盖在我屋里?”

梅氏一脸复杂,道:“你妹妹在里屋,你跟她说去。”

正说着,卢娇月从里屋走出来,一脸笑的过来挽着卢广义的胳膊,将他往西间拉,一面就跟他说了自己准备换屋的打算。

“不行!”

卢广义的声音很大,可能是因为之前裴贵娥跟自己说了换屋之事,他心里还没顺过来,回来又见妹妹要跟自己换屋,一时之间没控制住情绪。见妹妹一脸讶然地望着自己,他忙放缓脸上的表情,温声道:“月儿,什么屋不是住,没道理你哥成个亲,还要抢你的屋。”

卢娇月浑不在意地笑道:“怎么能算是抢呢,是我心甘情愿的。大哥成亲是大喜事,哪有让哥哥嫂子住土坯房,当妹妹的住瓦房的。更何况哥你那屋是新屋,又是两间,也是我这个做妹妹的占了你的便宜。”

妹妹越是善解人意,卢广义的心情越是复杂,“浑说,瓦房换土坯房,怎么就成你占我便宜了。这事你别想了,哥不答应。”

卢娇月叹了一口气,终于正了颜色。

“大哥,我知道你心疼我,可你也总得为嫂子想想。咱家本就拖了人家一年,你也知道外面那些人是怎么议论的,这一年多来,想必嫂子家里也不轻松。如今你们马上就要成亲了,自然要办得风光体面才好,你想想到时候家里肯定来不少人,人家见咱们住着大瓦房,让新婚的你们住土坯房,大嫂脸上能有光?你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该为大嫂想想。”

理是这个理,可因着之前发生的事,卢广义总觉得心里有些不舒服。

“家里的情况就这样,你大哥也就这么点本事,她若是不愿意,那就别嫁来咱们家了!”

听这口气,似乎有些赌气的味道。

卢娇月研究了一下大哥脸上的表情,好奇问道:“大哥,咋了?发生了什么事?”

卢广义顿了一下,摇了摇头,“没啥。”

卢娇月才不信呢,猜测道:“难道说大嫂也跟你提这事儿了?”

她知道今天大哥是去见大嫂了,这在家里并不是什么秘密,再加上大哥提起换屋之事的激动表现,就不难猜测出来。其实卢娇月也是早就有这种担忧,才会有换屋这么一出,她还记着上辈子大嫂因为婚事接二连三被往后推,心里带了怨气,平日里跟大哥总是闹别扭的事。

人的心一旦生了嫌隙,就会闹出许多不必要的矛盾,这一世她只想那些不好的东西都不存在,给大哥一个幸福的未来。

卢广义面色有些难堪,声音也低了下来:“别理她,她不懂事。”

那么就是了。

卢娇月善解人意的笑了笑,道:“大哥你别这么说,大嫂会提出这种要求也是正常,毕竟咱们家都住的瓦房,没道理就你们住土坯房。若是都住着土坯房,也就没这事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个道理她还是懂得,尤其家里也不光大哥一个男丁,还有二弟小弟。重活回来的这段时间里,卢娇月经历了许多事,所以也学会了不少道理。

“好了大哥,你就别跟我较劲了,你从小就疼我,就当是我这个做妹妹的为你做点事。你的屋是你和爹费了老多的心思盖起来的,你不知道,我可是眼馋许久了,你就让给我吧。”她拉着卢广义的袖子,一下一下摇着撒娇。

这话并不是虚的,当初起这两间土坯房的时候,卢明海心中愧疚,特意说了要往好里盖。卢广义会泥瓦匠的手艺,这房又是自己的婚房,他便一门心思都用在了这两间房上头。

同样都是土坯房,这两间房用的土坯是卢广义选了最好的黄泥,一遍又一遍的往里头加剁碎了的稻草,搅拌均匀后,打成土胚,放在太阳底下暴晒出来的。等土胚晒好,又往土胚上抹泥浆,加起来一共抹了五六层,从外表来看,光滑得不像是土胚子。自是比那些粗制滥造、屋顶极矮的土坯房,好到了不知哪里去。

等盖房子的时候,先用石头打了地基和墙角,再用熬得黏糊糊的糯米浆做粘合物,将一块块土胚垒得严实合缝的垒上去,房梁和门窗也是选最好的木头做的。这么多工序弄下来,比起一般的砖瓦房也是不差的,至少里面所费的心思就让人咋舌。

可惜这些外人都是不知道的,让人来看这不过是两间土坯房,殊不知土坯房里也内有乾坤。

对于妹妹说这房好,卢广义相信,可若是说眼馋了许久,他却是不信的。谁会放着瓦房不住,去住土坯房。

他苦笑道:“小妹,哥明白你的好意,可哥不能跟你换这屋。”

“怎么就不能了?”卢娇月佯装骄横地说道:“就这么说定了,反正我屋里的东西都挪到你那边去了,就剩些大件的东西,哥你等会儿给我搬过来,我先去把那边收拾收拾。”说着,人便出去了。

卢广义在屋里站了会儿,走出来。梅氏正坐在炕上整理东西,她抬头看了大儿子一眼,道:“难得丫头有这份心思,你就别跟她拗了。”

顿了顿,她又道:“你记得你妹妹的好就成。”

卢广义没有说话,只是郑重地点了点头。

晚上,卢广智回来后,发现大姐换了屋。当时他也没说什么,瞅了个空就钻进了卢娇月的屋里。

卢娇月正在房里收拾东西。

其实这屋真的挺不错的,根本没有一般土坯房那种毛糙的墙面,比砖瓦房的墙面看起来还光溜。房梁架得也高,一点都不显逼仄。等卢广义将卢娇月房里的家具搬过来,原本空旷的屋子格外显得不一样。

“大姐,是不是裴家那边为难你了?”

卢广智并没有猜测是大哥的缘故,大哥的性子他了解,大姐的性子他也了解。这么突然换了屋,不用想,肯定是裴家那边说了什么,大姐不想让大哥夹在中间为难,所以才主动搬到这边来了。

“这人还没嫁过来,就闹幺蛾子了,她想干啥?”卢广智颇有些气愤道。

卢娇月皱着眉,拽了弟弟一把,斥道:“说什么呢,那是咱们大嫂,还有没有点儿长幼尊卑了。”

卢广智不屑道:“长幼尊卑也不是对这种人用的,这还没嫁进来就欺负你,等她嫁进来了,不是把你挤得没地儿站了。不行,我去跟大哥说说去,这种女人咱家不能要。”

卢娇月赶忙一把拉住他:“你给我打住啊,怎么性子越来越毛躁了,我说是裴家那边为难我了?一上来就不分青红皂白的把人冤枉上了。是我自己要跟大哥换的屋,跟裴家那边没关系。”

卢广智不信。

卢娇月只能将其中利害分析给他听。

听完后,卢广智撇了撇嘴:“大姐你就是好性儿,土坯房就住不得了?我记得他们裴家就住的是土坯房,怎么到咱家来就要金贵起来了?!”

卢娇月瞪了弟弟一眼,“你说话再这么刻薄,大姐就要生气了。我不说了嘛,是我自己愿意跟大哥换屋的,大哥不愿意,是我硬逼着他跟我换的,跟裴家那边一点关系都没有。”

卢娇月有些庆幸自己没和弟弟说今天裴家那边也跟大哥提这事儿了,要不然以二弟的性子,又该炸了。

“好了好了,你不觉得这屋子挺好的,大哥在里头费了多少心思,你不知道?”卢娇月满意地环视了一下,经过她的布置大变样的屋子,“反正大姐挺喜欢的,你就别一惊一乍的了。”顿了顿,她又道:“还有,等大嫂嫁过来后,你把你这性子收收,不看僧面看佛面,别让咱大哥夹在中间为难。”

卢娇月依稀记得上辈子二弟没少和大嫂较劲,皆因为大嫂因婚事被拖,总和大哥闹别扭。而大哥夹在中间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十分为难,所以这次卢娇月准备先给二弟紧紧弦儿,免得他又从中坏事。

卢广智静默了一会儿,才道:“大姐,委屈你了。你放心,我以后一定多赚钱,给咱家再起几间大瓦房,到时候给你住两间,等你出嫁后,屋子也给你留着。”

卢娇月失笑:“行行行,那大姐等着。”

其实她是没放在心上的,因为她还想着等攒够了钱,送弟弟去念书。二弟年纪虽然大了些,但只要有心,应该不难。

*

卢娇月是在磨盘转动声中醒来的。

她睁开双眼,发现天还没亮。

心中一动,她穿了衣裳自炕上起来,推开房门,借着外面微弱的光亮走了出去。

是她爹,卢明海正在磨豆子。

二房的屋子前有一个大石磨,每日卢明海都会用石磨磨了豆子,然后做豆腐卖。

做豆腐费得功夫多,尤其现在分了家,卢明海不光要做豆腐,还要给自家地里干活儿,所以他每日鸡叫便要起来了。

卢明海没有点灯,所以借着微弱的光亮,卢娇月只能看到一个黑黑的影子在动。

“谁?”石磨声戛然而止。

紧接着卢明海便借着微暗的光看清楚来人,不禁讶然道:“月儿,怎么这时候起来了?可是爹吵醒你了?”

“没有,是女儿自己睡不着。”说着,卢娇月扭身回屋拿了盏油灯,点燃后端了出来。

晕黄色的灯光下,卢明海正光着膀子,满头大汗的站在石磨前。

灯亮了,他似乎也意识到自己有些不雅,忙去一旁拿起随意搭在绳子上的衣裳,套在身上。

“怎么这会儿起来了,可是饿了?”他关切地走到卢娇月身前,问道。

卢娇月摇了摇头,小心翼翼地敛去眼中的水光:“爹,你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

以前卢娇月知道爹每日要做豆腐,可过程却是不知的,每日她都要睡到天大亮才会起来,自然不知道她还在梦乡里的时候,她爹就要起来磨豆子做豆腐了。此时见卢明海这副样子,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古人云,人生三大苦,打铁撑船卖豆腐。

以往爹从来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她还道古人虚夸,此时看来,怎么可能不辛苦,不辛苦这种天气,她穿着衣裳都还觉得有些凉,而她爹却热得光着膀子还满身大汗。

卢娇月又是一阵鼻酸,爹不光每日起早做豆腐,还得挑着豆腐挑子跑几十里路到处去卖,稍微有点空余时间,还要忙地里的活儿。

“爹,如今家里也分家了,你不用这么辛苦的。”

卢明海一面将女儿往屋中赶,一面笑着敷衍道:“月儿知道心疼爹了,爹知道,你再回屋睡会儿去,这会儿天还凉,小心着凉。”

无奈,卢娇月只能回到屋里。

其实她又怎么不知道爹的心思,大哥成亲的银子还没凑够,虽说有地在那里撑着,但地是乡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能不卖最好不卖,所以她爹还卯着劲儿想多赚些钱回来。

这么想着,心情更是难以平复,她借着油灯的光亮从炕柜里摸出针线簸箩,在里头翻了翻,拿出一块儿绣布。

绣布是一块儿上好的绡纱,月白底色,轻薄如烟,是卢娇月从外婆柳氏所给的一条裙子中拆出来的。

这条裙子是柳氏压箱底的衣裳,保养得极好,每年柳氏都会拿出来晾晾,然后收起来放进柜子里。小时候卢娇月不止一次见到外婆拿着这条裙子磨蹭着,似在缅怀什么。后来等卢娇月长大了,柳氏便将这条裙子给了她。卢娇月本是不要的,可外婆说一件死物不当什么,衣裳总是要拿来穿的,她才收了下来。

本来卢娇月是不愿将裙子拆了的,可她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布料,又没银子去买,才会动了心思。不过她心灵手巧,虽是从裙子里拆了一块儿衬布下来,但并未损伤裙子的本体,从外表来看并不能看出来。

只见这块绣布上已经被人在上面绣了东西,正面是一副猫戏蝶图,反转过来,另一面则是绣着百蝶穿花的图样。

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

正是双面绣。

这双面绣柳氏传给卢娇月的手艺,其实若是有懂行的人来看,就知道卢娇月用得是正宗的苏绣,不管是从图案、配色及针法上都能看出。

绣这种双面绣极为费神且费眼,要全神贯注才能保证正反两面都不露线头,以及布面的整齐匀密。

上辈子卢娇月懂这种绣法,但绣得并不算好,后来也是因为到了后面杜廉科考所费银钱越来越多,她才会在这上面下功夫。

因为普通的绣品,并不能卖出好价钱,也就只有这种堪称一派绝学的绣品,才能卖出大价钱。只可惜绣这东西极费功夫,上辈子卢娇月日夜不歇的绣,一年也不过只能出几幅绣品。卖出的价钱也有多有少,小件儿的,几十两不等,大件儿的,一二百两也能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