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收拾行李,大家坐飞机,两个小时之后到达北京。

亲人们早已挤在人群之中。一阵拥抱,各回各家。

René 和霁川直接转机回瑞士。沥川说温州工程刚刚开始,还有许多跟进的设计,点明要他来做,他会留在北京。

我们一直走在一起,约好一起叫出租车。可是,刚走出人群,我就听见有人叫我。

“安妮。”

循声一看,是萧观。

好久不见,我有点不敢确信站在我面前的那个人就是萧观。麦色皮肤,大冬天穿着短袖,露出粗壮有力的双臂。我对萧观的印象一直都是成功的文化商,一直不是肌肉男。但今天,我觉得他身上洋溢着节日的喜气,洋溢着过人的精力。他穿着一套白色的网球衫,背着一个巨大的网球包,好整以暇地等在一边。

“萧总?”

“刚打完球回来,顺便来接你。这位想必是大名鼎鼎的王沥川先生。”他伸出手,和沥川握了握,很热情,很老练。

“您是——”

“萧观。来自九通翻译。安妮现在的人事关系还在九通。所以——我和你,都算是她的上司。”

“萧先生,您好。”

“我和贵公司的江总、张总非常熟,除了翻译,我们还有其它的业务联系。我也做一点房地产。这是我的名片。”

为了双手接这张名片,沥川放下行李,又放下手杖。

“对不起,我没带名片。下次一定补上。”沥川说。

“听说,温州的那个项目,CGP已经中标了?”

“是的。萧先生是消息灵通人士。”

“以前在国家通讯社工作。恭喜恭喜!安妮表现不错吧?”

“非常好。谢谢你们推荐她来CGP。”

萧观摆摆手,笑着说:“九通和CGP是什么关系?当然是给你们挑最好的。王总有车接吗?我可以开车送你。”

“谢谢,不用。我自己坐出租就可以了。”

“那我就不客气把安妮拐走了。”萧观大大咧咧地抢过我的行李,提在手中。

“没问题。安妮需要好好放松一下。”沥川淡淡地说,“再见。”

“再见。”

* * *

在停车场的路上萧观说:“安妮你受什么打击了,眼肿成这样?”

“马蜂蜇的。”

“嗤,撒谎也要讲科学,冬天哪里有马蜂?不是哭鼻子哭的吧?什么事那么严重,让你哭成这样?”

“不关你的事。”心情不好,讨厌他穷追猛打。

“给你发了邮件,不见你回。对我这个上司也太怠慢了吧。”他打开车门,示意我坐进去:“发现没,我换了量新车。”

是辆奥迪的小跑车,散发着真皮的气味。

“哦。是吗?”不记得他以前开的是什么车。

“才买一个星期就吃了两张单子。”

“为什么?”

“超速。”

然后,他讲了足足十五分钟的奥迪。各项性能,各项指标,和其它同类车子的比较,我听得索然无味。

“那个王沥川,你跟他熟吗?”

“一般,工作关系。”

“他这人好说话吗?”

“还行吧。不大了解。”

“我在这里有个工程,钱凑得差不多了,想拉他进来做个投资。主建筑也想找他设计。”

“那你得自己去约他谈。”

“先不着急。”他说,汽车一拐驶入一道小街,“这里新开了一家苏菜馆子,听说师傅手艺不错,一直想来尝一尝,我老家在苏州。你感兴趣吗?”

“怎么好意思让你请客?”

“别客气。”

停了车进饭馆,我没精打彩地跟着他。放眼一看,门面不大,里面装修异常考究。服务小姐穿着清一色的缎面旗袍。

其实,除了沥川,萧观是第二个单独带我出来吃饭的男人。不得不说,这个世界的男人和女人一样千姿百态。我不禁想起了沥川要我move on的那些话。然后,我在心里不停地对自己说:move on,move on,move on…

菜单来了,萧观问我要点什么。我对苏菜没什么印象,就让他替我点。他三下五除二地点好菜,点了酒,我本来没胃口,苏菜又带点甜味,我向服务员要了辣椒酱。

“对不起,忘记问了,你是哪里人?”

“云南人。”

“云南人,难怪喜欢辣椒。我是半点辣椒不能碰,一吃就呛着。上次去一个朋友家,他太太是四川人,空气里有很重的辣椒味,我一进门就呛住了,到楼梯口里咳了半天才把气喘过来。”

“那我以后离你远点儿,我无辣不欢。”我看着他,半笑。

“所以辣椒酱是个好东西,以后下馆子,我只要记得随身带上一瓶辣椒酱就行了。”

Ego这么大,我没话说了。

对吃辣椒的人来说,“辣椒酱”这三个字简直是羞辱。我对辣椒可不是一般的爱吃,最爱秋天最后一季的辣椒,味重、劲大、辣起来嘴不疼胃疼。

接下来,他开始谈这一年的国际新闻,美国股市、巴以冲突、原油价格、朝鲜核试验、泰国军变、欧盟对华政策。他在“萨达姆”的问题上停留了很久。然后,他又开始谈体育新闻:意大利足球、NBA、一级方程式,在“网球”上停留了很久。我一个劲地听,一个劲地点头。真是好,省得看报纸。怎么考研的时候没遇到这个人,时事题都不用复习了。

“你平日主要以什么为消遣?”见我半天不吭声,一个劲地点头、吃饭,他不得不换了个话题。

“看电视、看书,睡觉…”

“你看《新闻联播》吗?”

“从来不看。”

他的下巴好像要掉下来了:“从来不看?你从来不关心世界大事?”

“不关心。我特狭隘。”

“那你怎么考上的研究生?”

“保送的。”

“那你都看些什么电视?”

“黄金时段电视剧,《中国式离婚》、《不谈爱情》、有时看点武打片,类似周星驰搞笑的那种。”

他唏嘘。

“你每天看报纸吗?”

“看啊。娱乐新闻、家居、城市生活——就看这三版,其余到手都扔掉。”

“杂志呢?”

“我是《读者文摘》的忠实读者。也看《家庭》和《言情》。有时看一下《今古传奇》,不是期期看。”

“谁是你最喜欢的作家?”

“安妮宝贝、杜若、蓝莲花。”

“这些名字我怎么好像没听说过?”

“哦,她们都是网络写手。非常有名的。杜若的《天舞》,强烈推荐。”

“想不到…你的文学趣味…嗯…怎么说呢?有待提高。我推荐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女人都爱看。张爱玲的也不错。萌萌喜欢亦舒和李碧华。”

我赶紧说:“对了,你和萌萌怎么样了?有没有再续前缘?”

“前缘?怎么可能?好马不吃回头草。”

“萌萌挺不错的。年轻、貌美、有才、时尚。和你在一起特般配。真的。”

他喝下一口酒,笑:“你晓得,有一本书里说过,恋爱中的人分成两类。一种是‘抒情型’,这种人在恋人中只寻求一个理想身影,哪怕次次碰壁,也百折不回。一种是‘叙事型’,喜欢芸芸众生的种种色相。萌萌属于后者,我已经被她叙事过一回了。你呢?是抒情的,还是叙事的?”

“不知道,没研究过。”我擦擦嘴,说,“我吃完了。”

他的脸有些不好看。因为刚才他光顾着说话,没怎么动筷子。我倒是边听边吃,很快就结束了战斗。

“没想到你的话那么少。”他说,“对了,那个手册,能不能麻烦你抓紧点?人家等着要了。”

“我需要一个礼拜的时间,不过份吧?”

“当然不过份。晚上有空吗?我那里有家庭影院,朋友从国外带来几张新碟,很好的音响效果。几个朋友要来看,男的、女的都有,你也来吧。”

“嗨,今天有点晕机,改天吧。”我做昏厥状。

他打量我,苦笑:“我就这么没魅力吗?安妮。——我从未在任何女人面前有如此的挫败感。”

“人生总不能事事花团锦簇。”

他叫来服务小姐结帐。

不死心,他又问:“你是不喜欢和所有的男人交往呢?还是独独不喜欢和我在一起?”

“你不是在暗示我是Lesbian吧?”

“怎么会呢?”他看着我,说,“你会是吗?”

彻底无语了。我翻着白眼站了起来。

他送我回家,一路无话。

下车的时候,他摇下车窗,对我说:“安妮,我也是抒情型。当抒情型遇到抒情型,擦出火花是早晚的事。”

这人眼光看着我,火辣辣的,有些挚热。完了,入坑了。

良心发现,我觉得有点愧疚。“萧观,今天我心情不大好,眼睛肿着你也看见了。刚才说的话你别往心里去。”

“心情不好,不如晚上来我家看碟。大家一聊心情就好了。”不死心,做最后的努力 。

“谢谢,我不去了。”

我回房,关掉大门,倒在床上。想起了沥川以前说过的话。

——“如果你习惯有男人这么对待你,将来你会嫁个比较好的男人。”

沥川,你害死我啦。

32

“您是否知道:

1)生产1卡路里的牛肉蛋白,需要消耗78卡路里的石油;而种植 1卡路里的大豆,只需消耗1卡路里的石油。如果您坚持素食,而不是肉食,您在为保存世界日益减少的不可再生性资源做贡献。

2)您是否知道:制造动物蛋白比制造植物蛋白要多消耗3到15倍的水?如果坚持素食,您为人类保存了珍贵的水资源。

3)如果您知道为了制造一磅牛肉,需要喂养16磅的大豆和谷物。您何必不直接吃大豆和谷类?这样可以节省为了生产牛肉而花去的人工和包装。为保护环境做贡献。

4)如果您知道,为了拥有更多的牧场以扩大畜牧,人们砍伐森林和热带雨林。地球的二氧化碳是靠树木来过滤的,如果坚持吃素,我们就保护了森林,净化了空气。

5)素食者不会营养不良。植物可以提供任何我们所需的养份。

6)您是否知道,在食物琏中,动物比植物处于更高的位置,因此,肉食品含有比植物高得多的农药残余:比如杀虫剂、比如除草剂。

7)您是否知道,为了更好地饲养动物,人们使用超过两万种以上的药物来维持它们的健康和高产,包括固醇、抗生素、荷尔蒙。想想看,如果你爱吃肉,等于你天天都在吃抗生素。

8)想想各种动物身上那些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见过猪肉绦虫吧?)以及致病的微生物吧。大大超过植物所拥有的数量。

9)把一个萝卜和一条鸡腿同时放在室外一整天,看看吃了哪样会让你先病?

10)医学研究证明,吃肉会增加心脏病的机率。

11)素食可以预妨癌症。目前所能找到的所有抗癌原素:维它命C,B-17,贝塔胡萝卜素,NDGA都出自植物而非动物。而烹调肉制品会释放各种苯和致癌物质。

12)素食可以减少以下病症:骨质疏松、肾结石、胆结石、糖尿病、各种硬化症、关节炎、痤疮、肥胖、血毒症。

13)所以,您将长寿。长寿,所以您可以省下不少医疗费。

14)素食者省钱。植物食品的价格普遍低于动物食品。

15)科学研究表明:素食者的IQ高于肉食者。古人都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6)道德考量:保护动物,永不杀生。”

白水素人俱乐部:关心身体、关心动物、关心环境、关心地球。北京朝阳区N街32号,每周一聚,电话:XXXXXXXX,请找南宫先生。

我在九通附近租了一套一室一厅的公寓,一月租金两千块,是我工资的三分之一。那是个研究所的宿舍,房东有两套房子,原本打算留给儿子结婚的,儿子去了上海,所以租给我。很小,但是新房,很干净,有设施齐全的厨房和卫生间。

每天打开信箱,我都会收到一些奇怪的广告。以前,这些广告我都是看也不看就直接扔进垃圾桶。可是,最近生活颇为郁闷,无聊到连进商场都拿购物广告回来研究,然后不管用不用得着,四处抢购打折商品。

从温州回来,我花了两周的时间替萧观翻译那个拍卖行的手册,完稿后寄给他,他汇给我一万块钱。我不客气地收下了。我忽然觉得钱很重要性,我也很需要钱。以前我把心思都放在想念沥川上,没把生活当回事,自然也就没把钱当回事。现在,沥川要我move on,没有钱怎么move on?

除了需要钱,我还需要一种活法。

这几年我活得一蹋糊涂。日常生活既井井有条,又十分紊乱。井井有条,是因为我仍然很上进,很敬业。企图证明自己没有失败。十分紊乱,是因为只要不工作,不学习,我就立即陷入恍惚,陷入到回忆这个无边无际的漩涡中。所以,我的日常生活必须安排得满满的,搞自己搞得累累的,时间分割成一个个的小块,每个小块间隔半小时。这样,我就没有多余的时间胡思乱想。

我的瑜珈课一周三次,每次60分钟。里面多是来减肥的妈妈们。做完瑜珈大家有时一起找地方喝茶吃点心,然后我去桑拿,桑拿二十分钟,又去游泳。体育中心的年票很贵,尽量利用上。回到家里八九点,很累,很快就入睡了。如果睡不着,我就喝啤酒,啃鸡翅,或者到门外的小馆子去吃羊肉串,和陌生人聊天。周末我泡吧。不是什么吧都去,我最喜欢去的那个叫“波西米亚”,半沙龙性质,很多搞艺术、搞诗歌的人在里面混。我在那里活动了三年,所有的人都面熟,一个深交也无。我爱去那里,因为那里可以抽烟,有很好的咖啡,很好的酒,装修是我喜欢的波西米亚风格。整个大厅又暗又嘈杂,弥漫着一股广藿香油的气息。女人的眼眶涂得黑乎乎的,烫着波浪卷的长发,手和颈上,挂着亮晶晶的银饰。谈吐也很高雅:从雨果到左拉,从波德莱尔到兰波,从凯鲁亚克到金斯伯格…当然,也不一定非谈这些,也可以是男人谈女人,女人谈男人,或者朗诵诗歌。不过,这些我都不参加,我只是坐在那里闷闷地抽烟、喝咖啡、喝酒、像一位痛苦的作家。如果碰见了面熟的人,我也会随心所欲地聊一会儿,不长,一个小时之内只要提到《知音》和《读者文摘》准能立即结束战斗。

不知为什么,沥川离开我之后,我失去了和男人交往的兴趣。我和周围的人,无论是邻居还是同事,都保持很远的距离,我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也会礼尚往来,除此之外,不多说一句,不多走一步。我的宗旨是守残抱缺,固本培元,不欠人情,没有牵累。

尽管如此,一周之中我还是有那么一两天的晚上很空闲。令我觉得生活既无质量也无意义。沥川,难道我就是为了沥川而活着吗?为情所困、以泪洗面——这就是我的状态吗?不!我需要摆脱一切纠结,为一种更高尚的目的而存在。我一直想不出什么才是我人生更高尚的目的,直到我看见了这则广告。

这个世界,不是只有一个沥川。还有濒危的动物、还有枯竭的资源、还有污染的大气和令人担忧的战争!

我要保护动物、我要关心地球。我要成为一个白水素人!

按图索骥,我打电话找到了那个叫“南宫”的男人。电话里是很好听的男中音。

——“欢迎你来‘白水素人’。我们是免费俱乐部,大家都是素食爱好者,聚在一起聊聊天,每周碰次头,交流素食经验,就是这样。一次一、两个小时,长短不限。”

——“对,我们有自己的活动室。还有自己的厨房。不少时候我们是在交流烹调经验。”

——“你来吧,今天晚就有活动。”

那个南宫真叫南宫,先前我还以为是化名。

“我是南宫六如。”接待我的是一个中等个子的男人,相貌平凡,三十来岁。气色红润、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声如宏钟。

“我是谢小秋。”

“请问,你是素食吗?”

“不是…正打算向这个方向发展。”

“没问题,我们帮助你。”

“我挺喜欢吃肉,看了您的传单,我有罪恶感。”

“传单是宣传用的,没有那么严重。呵呵。”他说,“我们的会员很多,但小组活动一般就是十个人,大家一起聊天,什么都聊。我们在一起只因为我们都吃素食,其它情况各不相同,所以你不要以为我们成天谈吃素,好像我们是一群草食类恐龙。”

他请我坐沙发,递给我一杯白开水:“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Vegan,最严格意义上的素食者。我不吃肉,不吃鱼,不吃鱼籽,不吃鸡蛋,不喝酒,不喝牛奶,不吃蜂蜜,不吃任何用动物的身体做成或提炼成的东西,不穿皮衣。”

他看了我一眼,目光落在我的丝绸围巾上,说:“我也不用任何丝制品。蚕也是动物。”

我赶紧把围巾摘了。

“当然我们当中有些人不是很严格。 有些人吃鱼,有些人吃蛋,有些人喝牛奶。但绝对没有人吃肉。”

“我向您学习。您不吃的东西,我也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