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他将来娶的媳妇儿也有一手好厨艺,该有多好啊!

作者有话要说:

端午快乐~~(*^__^*) 嘻嘻……

PS:今天你吃粽子了吗?甜的还是咸的?

第029章

第029章

出了正月, 生活中的变化还是很大的。

因着家里的活儿基本上都已经干完了, 展易索性背上弓箭拎上大砍刀, 准备进深山打猎。当然, 如今到底还未到开春时节, 他只能做到晚出早归, 一天里头约莫仅有半日工夫在打猎。

展易忙着跟山里的野兽较劲儿, 留在家中的俞小满也不曾完全闲下来。

先前隆冬时节,俞小满被迫在山洞里憋了一整个冬日, 如今眼瞅着天气渐渐转暖,她自然耐不住了。先是检查了家中囤粮情况后, 又将家中各处都仔细的打扫收拾了一遍, 趁着日头不错, 再将盖了一冬的棉被褥子都拿到院子里晒了晒。

等她做完这些事儿, 已经过去了好几日, 估摸着这温度应该不会再骤降了,便将那些格外厚重的大棉袄子、裤子拆开来, 或是将袄面裤面洗干净后再缝好收起来, 或是将里头的棉花掏出来一多半,弄薄了当成夹袄再穿一阵子。

这将厚衣裳裤子弄薄了继续穿,却不是她想出来的法子, 而是这年头一衣多穿实在是太寻常了。

像上河村,除了极少熟几户富裕人家,绝大多数都是穷苦人,一年到头也就一两身衣裳。譬如, 开春穿夹袄,入夏将夹袄拆成单衣接着穿,等秋日里再缝起来添点儿棉花当秋衣,及至入冬后接着往里头填棉花,或者将几件单衣秋衣统统套在身上,凑合着熬过冬日。

展家这头没必要这般仔细,因此俞小满多半还是拆洗干净后放了起来,仅仅是棉被清洗了被套后,换上了薄的棉花胎接着盖。

等里里外外皆焕然一新后,她便寻了锄头,将院子里的荒地来回开垦了好几遍,预备着等天气再暖和一些了,就可以播种了。

这也亏得展易先前就已经将院子里头大大小小的山石都剔出去了,不然她可没这么轻松了。如今,她要做的也就是多垦几遍地,耐心的等着第一场春雨落下。

荒地开垦成为耕地后,一般来说,头一年的收成都不会太好,有时候甚至需要仔细养上两三年。好在,这个问题俞小满并不担心,只因她有作弊工具。

而叫她犯愁的是,像葱蒜姜、白菜南瓜茄子这类常见的种子是很容易弄到手的,可类似于花生、芝麻这种的,恐怕有的头疼了。

还有一个事儿,随着春日的临近,她发现先前做的皮靴已经穿不住了,而布鞋的话,她倒是会做,就是那种最为常见的千层底布鞋。麻烦的是,这样鞋子在平地上走倒是无妨,却实在是不方便在山路上行走。

俞小满一面着手给展易做两双新的千层底鞋子,一面开始琢磨以现有的条件怎么改善鞋子问题。

这年头的鞋子原就格外的不经穿,若是像俞小满这种素日里不常出门的,在家穿着绣花鞋就成。可要是跟展易似的,白日里要走很久山路的人,即便是千层底的鞋子,也多半穿不了太久。去年秋日那会儿,他就经常不到半个月就穿废一双鞋,要不是后来俞小满给他做了猪皮靴子,只怕费的鞋子更多。

胶底鞋是不用想了,这玩意儿究竟是从哪里提炼出来,又是怎么做成的,俞小满一点儿也不清楚。思来想去,她还是琢磨着编点儿草鞋,哪怕费一些,那也比做千层底布鞋来得容易,尤其等到夏日里,穿着布鞋也忒折磨人了。

只是在夏日来临之前,自家人还得接着穿千层底布鞋,依着半月一双的耗损,恐怕还得再多做几双。

这厢,俞小满忙着做新鞋子,那厢,展易也从最初的一天都碰不到一头猎物,到后来渐渐的收获颇丰。几乎就是在短短半个月里头,天气一下子转暖了,原先还能从小径两旁看到积雪,到后来只能遥遥的抬头看向高耸的树木顶上,才能偶尔发现些许积雪。

……

……

比起山上,山下村子里的变化更大。

过去的这个冬日里,村里多半人家都是勒紧了裤腰带过活的,哪怕人人都知晓过冬前要囤粮囤柴禾,可很多事情都是说得容易,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难的。

越是临近春日,各家的状况就越是不好,早先囤的粮食几乎已经见了底,除了少数几家还有些木炭柴禾外,多半都已经快连做饭的柴禾都凑不出来了。

有心想要上山拾些柴禾,顺便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捡些野兔野鸡什么的,可王癞头的例子还搁在眼前,自打他出事后,他老娘几乎把一双眼睛都给哭瞎了,偏事情已经发生了,再多的悔恨也换不回他的腿。

这不,先前俞家老二两度上山,回来后虽一直待在家里忙着做篾器,可还是有人上门询问他山上的情况。

俞家老二是有一膀子力气,可村里跟他情况差不多的壮小伙子却也多的是。因此,便有人心存侥幸,想着他都可以,自个儿咋就不成了?幸好,王癞头那事儿终究在村里引起了不少的热议,即便有心上山碰运气,也会先来俞家这边探探情况。

对此,俞家老二说的格外干脆。

别去!千万别去!没本事就别上山去送死!

你问他为何敢上山?那不是有他妹夫陪着吗?上山下山都如此,不然你当他有这份胆量在开春前往山上跑?他又不傻。

然而,即便有这些警告在先,仍拦不住那些胆大之人。不都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想着如今也勉强算是开春了,只要不往深山里头闯,该是无妨的吧?

抱着这样的想法,便有几个壮小伙子起头,打算多凑几个人往山里去,还有人问到了俞家老二这里,结果当然是被他断然拒绝。

“你早先上山不也没事儿吗?就因为你妹夫不在,你就不敢了?真是耗子胆!”

“我说俞二小子,去呗,咱们哥几个一道儿上山去,说不准能叫咱们运气好碰上个大的,还能发笔小财呢!”

“走走,是汉子你就跟咱们一起去!”

俞家老二在心里呵呵两声,他家又不缺那口吃的,再说他在家里头待着也照样能赚钱,何苦费劲儿往山上跑?运气好也不过逮到一两只野兔野鸡的,万一真叫他们说中了,碰上了大的,确定这是好运还不是霉运?

由着村里那帮子闲汉磨破了嘴皮子,俞家老二也没答应这事儿,他只径自待家里做篾器,还刻意留了两件最最得意的篾器,想着过段日子给妹子家送去。

结果,俞家老二手上这件篾器还没收尾,村里就又出事了。

先前那帮壮小伙子还真就壮着胆子往山里去了,一开始仅仅在外围拾了点儿柴禾,倒没出什么事儿。可山脚下别说野鸡野兔了,那是连枯枝烂叶都少得可怜,他们仗着人数不算少,且各个都身强力壮的,愣是结伙往山里头走去。

一帮子人,足足有十二三个,每一个都是壮劳力,最大的十七八岁,最小的也有十五六岁,都是一个村里的,多半都是沾亲带故的,有的甚至是同一家的兄弟几个。

这种情况不出事儿倒也罢了,一出事那对于各自的家里来说,那绝对是灭顶之灾。

等俞母着急上火的回家唤儿子出去帮忙时,俞家老二这才知道,那帮人的胆子有多大,不单进了深山,还招惹了山猪。去的时候有十二三个,回来的却只有九人,还各个身上都挂了彩。

俞母唤自家俩儿子赶紧放下手中的活儿,将受伤的人往镇上送。她倒是脑子清楚得很,出了这样的事儿,好几人又在山里跑丢了,自家不帮忙是不可能的,毕竟都是一个村里的。可这帮忙也要看具体情况,比起上山寻找走丢了的人,肯定是将人送往镇上更加轻松安全。

主要是安全。

“兴家、继业,你俩赶紧去套牛车,记得要是晚了就别急着回村,去承嗣那头将就着歇一晚。记住了?”俞母也不管俩儿子是不是点头答应了,只连声催促着将人轰了出去,想着晚上不回村才好,省的被人求上门来,不得不跟着上山寻人。

要她说,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要是上山打猎真那么容易,干脆所有人农闲时分都去打猎好了,那野味也不会卖的这么贵了。

亏得俞母警醒,先将俩儿子轰出去赶牛车了,等他们前脚刚走,后脚王癞头他老娘就哭着求上门了。

原来,她那大孙子也跟着去了,结果去了却没回,依着那几个受伤回村的人说法,应该是当时跑散了。可关键是她那大孙子今年也不过才十三岁,早先最多也就是在山脚下拾点儿柴禾,这回真的是头一次进山里。

作者有话要说:

提前祝大家六一宝宝节快乐(づ??????)づ

谁还不是宝宝了╮(╯_╰)╭

第030章

第030章

俞小满可不知晓山脚下的上河村出了这么大的事儿, 她只坐在去年刚凿出来的堂屋里, 一面纳着鞋底, 一面等着展易归来。

依着这几日的情况来看, 展易多半会在太阳下山还有大半个时辰就回到家, 可今个儿也不知怎的了, 都已经过了素日里归家的时辰, 却仍不见展易的踪影。

又一刻钟,俞小满索性不做活儿了, 只收了针线鞋底,起身走出山洞, 站在院子里往远处眺望。

冬日的山林自有一番风味, 若是往高处看, 还能看到零星的积雪, 偏好些地方却已经泛了绿, 两下聚在一起很是叫人赞叹大自然的神奇。

可惜,俞小满却没心情看景致, 她只皱着眉头立在院子里, 或是往山洞前小径尽头张望,或是抬头看一眼天色,估算着时辰。

又过去了一刻钟, 这要是搁在素日里,自然已经到了生火做饭的时辰了。以往这个点,展易肯定已经到家了,说不准都已经将猎物收拾好了, 瞪着她把饭菜做好端上桌,一道儿享用起来了。

足足半个时辰后,就在俞小满即将忍不住出远门查看情况时,展易终于回来了,手上还拎了两只拿草绳串在一起的野兔子。

俞小满忙急急的开了院门叫他进来,心下暗道,这是因着先前没打到猎物才耽搁了时间?再转念一想,前几日,他还有两手空空回来的时候,这冬天又还没完全过去,打不到猎物也算寻常。

没等俞小满想明白事儿,展易就已经一面收拾着野兔子,一面将事儿说了个大概。

今个儿打猎的确有些不顺,可就跟俞小满想的那般,冬日里打猎本就艰难,哪怕不是冬日,那也不可能保证日日都大丰收。因此,等过了晌午,手里头却只有两只野兔子的展易,就想着索性回家得了,明个儿再说。

结果,就在他打算回家时,却意外的在山里头碰上了人。

最初他还道是同在山里的山民或者猎人,虽说大家各自都避让着,可偶尔碰个面倒也寻常,只要不是涉及大猎物的,多半都不会太计较。万万没想到,还真是碰上了大猎物,可惜对方不是来狩猎的,是来作死的。

“真能耐。”一提起这事儿,展易就忍不住感概自己小看了村里那帮浑小子,“能把胆小的野猪惹毛了,真不知晓他们干了啥,好在没人受重伤。”

“野猪胆小?”知晓没人受重伤,俞小满就注意力就集中在了很奇怪的地方。她年前连着见到了三头野猪,虽说都是已经死透了的,可野猪那狂放的长相,叫她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胆小”二字能跟那东西联系在一起。

展易却点头道:“野猪天性胆小,见人就躲,要抓到一头可不容易。”顿了顿,又道,“可要是惹毛了它们,那是不死不休了。”

其实,山里头的野兽还是怕人的居多,再不然闹出点大的动静,多半也是会被吓退的。当然,遇到饿狠了的野兽自然是例外,而且要逃命容易,要捕猎却是难于登天的。

而今个儿,展易碰到的就是一只被惹毛了的野猪,更叫他啧啧称奇的是,惹毛野猪的还是一帮子愣头青。这所谓的愣头青,还不单指他们年少,而是那帮子人最多就提了把柴刀,居然还有人拎着木棍上山的。

用他的话,真能耐啊!

“那些人呢?”俞小满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大概猜到是村里哪些人了。

“我把他们带到山脚下才回来的,这才迟了。”展易说到这里,手里的两只野兔子也已经收拾妥当了,起身走进山洞,身形微微一顿,诧异的回头道,“还没生火?”

俞小满这才回过神来,懊恼的道:“怨我怨我,都给忘了。”

“炒个兔子蒸个米饭好了。”展易心下明了,知晓是自个儿晚归叫小媳妇儿担心了,赶紧上前帮着生火。

现成的兔子肉,拿菜刀剁成小块,在水里焯一下,放锅里同花椒、八角和干辣椒爆炒,之后再加些切好的葱姜蒜,不停的翻炒,看时间差不多了,再倒点儿酱油,焖上一会儿,接下来只需等出锅前放少量的盐调味就可以了。

一道麻辣兔块上了桌,另一边的米饭也已经蒸熟了,掀了锅盖盛好饭,因着今个儿已经有点儿晚了,汤就免了。不过,单就是米饭配麻辣兔块就已经是上等的好滋味了。

当然,俩人美滋滋的吃上了,也没忘记将兔杂全倒给红烧肉吃,俞小满还在灶台底下埋了一个大红薯,想着万一红烧肉没吃饱,可以留着给它夜里加餐。

因着展易回家时,已经是平日里吃饭的点了,所以今个儿等他们吃完饭,外头早已是一片星光璀璨了。

又不是夏日,俞小满半点儿赏星星的心情都没有,只极快的收拾好碗筷,又将洗碗水倒在院里刚开垦出没几日的田垄里,这才回了山洞,寻了根粗点儿的柴禾扒拉灶底。等她将大红薯扒出来后,展易也拎了水桶回来,自然是温泉水,事实上自打去镇上买了澡盆回来后,便鲜少有空的时候。至多隔一日,或是俞小满或是展易,就会泡个澡松快一下。

澡盆就搁在灶间里,至于原本趴在炕上的红烧肉,则乖乖的卧在自己的窝里啃红薯,连被挪到了隔壁屋里,都没发觉。

及至俞小满洗完了澡,展易还将俩人闹出来洗澡水用大笤帚扫了出去,红烧肉还卧在窝里,用两只小爪子捧着红薯埋头啃着。它原就吃了个八分满,啃的自然就慢,一个大红薯起码能啃大半个晚上,有时候没吃完就睡懵过去了,等第二天醒来眼睛都没睁开,继续张嘴开啃。

展易腹诽道,就这还狐狸精?猪吧!

夜深人静,该是时候歇下了。

……

……

而对于上河村来说,夜是深了,人却没法静下来。

早先下山的几人里头,受伤比较重的已经被俞家俩兄弟用牛车送到镇上去了。

而两个仅有皮外伤的,倒是没一道儿去镇上,而是被村里人团团围住,或是追问着事情的经过,或是被那些跟王癞头家一样丢了孩子的人家逼着上山寻人。

然而,立马上山那是绝无可能的事儿,这不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是刚经历了那么一出,这些死里逃生的一早就被吓破了胆儿,起码小半年里是不敢再往山里头去了。这却是苦了家里丢孩子的人家,求爷爷告奶奶的,央求村里人帮着往山里去瞧瞧。

自然,俞家这头也被求上门了。

凭良心说,同在一个村子里,但凡能帮忙的,像各家的红白喜事之类的,多半人家还是会伸手拉拔一把的。可这是一般般的小事儿吗?拿自个儿的命去换人家的命,试问有几个愿意这么干?旁人且不提,反正俞母是不干的。

甭管王癞头他老娘怎么哭求,俞母就一句话,自家俩儿子赶着牛车去镇上了,估摸着今个儿是赶不回来了。

王癞头他老娘哭得是上气不接下气,她真不是做戏,可她家里也是寻不出其他人帮忙了,儿子年前刚出事,这会儿连大孙子都不见了,家里倒是还有已经怀了七个月身孕的儿媳妇儿和两个还不到十岁的孙女,她能怎么办?只能继续苦苦哀求。

其他几户丢了孩子的人家,虽不像王家那么惨,可哪怕是亲爹娘,也得仔细盘算一下,好歹多凑些人,才能壮着胆子往山里去。

谁曾想,正商量着呢,远远的就看到山脚下有人往这边来,方才还不知晓该如何是好的几户人家,忙迎了上去。

别说是丢了孩子的人家了,连俞母都长出了一口气,人回来了就好,省的回头那些人再来缠着她家二小子,哪怕她知晓自家女婿有这个本事,可从山脚再到深山里,那也得走不少的路。就算没亲自去过,她好歹也听二小子提过一嘴,这一路上要是没女婿护着,天知晓会出什么事。

可她还是庆幸的早了点儿,人是回来了,却没全回来。

没一会儿,王癞头他老娘那凄厉的哭声就远远的传来了,哪怕隔了一大段距离,也能听到她在哭她家丢了的大孙子。

俞母立马将院门关上,心下盘算着,明个儿一早就去镇上,在事情没了结之前,索性哪个小子都别回来了。至于自家俩口子,她倒是不担心,没的叫她一个妇道人家上山寻人的。而她男人,村里人人都知晓,俞父年轻时候太拼了,以至年岁大了身子骨有些不大好,虽然不妨碍日常生活,却再没法干重活了,叫他上山等于将人往死里逼。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两天忙成狗了,我在文案上放了请假条,不知道有没有人看到。以后,无论是迟更还是不更,我都会放请假条的,位置就在文案上,因为APP客户端是不显示系统请假条的。

还有,我看了一下书评,解释一下,俞母是偏心眼儿,儿子跟女儿她肯定选儿子,仨儿子里面她最在乎大儿子,但如果是跟外人相比,当然是自家人比较重要。

她是偏心,不是智障_(┐「ε:)_

第31章

第031章

村里的事儿, 直到过了段时日,俞小满才从俞家老二处听说。

而此时, 俞小满只掰着手指头算日头, 盘算着何时才能再下山一趟, 她要采买的东西还真不好。

叫人没想到的是, 开春之前, 展易倒是先迎来了一波大丰收。二月中旬的某日,他提前归了家,却是拿草绳串了一串野鸡,且各个都在扑腾着翅膀, 显得异常活泼。

俞小满惊讶极了,她来山上也有小半年了,先前真没少看到野鸡, 毕竟山上野鸡本来就多, 展易又极擅打到这种小东西,撇开隆冬时节,其他时候几乎隔个三五日就能吃到一回野鸡。

可哪回也没今个儿那般夸张, 一串的野鸡啊, 大大小小怕是有至少十来只, 还全是活蹦乱跳的。这可别是端了野鸡窝吧?

这回还真叫她猜着了,其实就连展易也没想到自己的运气居然会那么好。早两日, 小媳妇儿还同他说,回头开春了去村里买几只小鸡崽子,结果那头小鸡崽子还没影儿呢, 他倒是端了野鸡的老窝。不过,野鸡到底不比家鸡,没后者肥也就罢了,下蛋也不勤,更重要的是,野鸡能飞不短的距离,得先剪了翅膀才能搁在院里。

说干就干,展易回屋里拿了剪子,立马将十来只野鸡的翅膀羽毛给剪了,还故意只剪一边,叫它们一扑腾翅膀就往一边歪倒。当然,野鸡毛长得还是挺快的,不过就算再快也得个把月,有这工夫估计不是养熟了,就是养肥了,再不然就是两者皆是。

——比如某只红毛肥狐狸。

展易忙着剪野鸡翅膀毛时,俞小满一直在旁边瞧着,顺便也数清了野鸡的个数,一共是十一只,个头倒是都不算小,可身上却没几两肉,各个都是瘦骨嶙峋的,且有好几只看着精气神都有些不足。

担心它们先前受惊过度,又怕它们乍然挪了地方会不习惯,俞小满把好几颗白菜都剥了皮,当然芯子留给自家人吃,外头几层就剁碎了喂鸡。光这些还不够,她还特地往里头掺了些灵泉水,生怕没养熟先给养死了。

好在野鸡的生命力超过了她的预期,先前还半死不活的呢,等吃完了加餐,登时就在院子里撒欢起来,完全不认生。也有几只扑腾着翅膀想要飞走,却都是尚未起飞先迫降了,没过多久那几只也认命了,老老实实的在院子里啄虫子吃。

这不,正好先前展易和俞小满轮番在院子里开垦,不过因着尚未播种,院里只有零星的野草和被翻出来的小虫子,倒是便宜了这些新来的小家伙。

唯一麻烦的是,回头要是真的开始种菜了,这群野鸡一准会捣蛋。不过想解决也容易,大不了在院子里也种一排荆棘,把它们分开就是了。

呃,好像还有一个麻烦。

搂着胖狐狸的俞小满看着院子里的野鸡四下蹦跶捉虫吃,忽的心下一动,低头看了看怀里的红烧肉,心里很是有些犯嘀咕。虽说黄鼠狼才是偷鸡的主力,可似乎狐狸也没少干这事儿吧?

迟疑了一会儿,她刚想同展易说这事儿,抬头一看,却发现展易已经开始着手搭鸡窝了,心下一时好奇,她忙上前细看,想着能不能搭把手。

提起这搭鸡窝,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起码对于新手来说,搭鸡窝的难度也不亚于盖个小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