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直以为祁奕对她来说,是个值得嫁的人,因为他会尊重她,最重要的他对她有心思,哪怕这份感情维持不了多久,她还想着日后祁奕变心后的日子。

可是如今,柯清瑶发现,不知何时她对祁奕越发看重,如今看着祁奕渐渐离她远去,她也会难过。

回了王府,时辰还早,柯清瑶看了看天色,转而去了熙风院,唐氏刚刚用完了膳,见她进来,罕见的面色缓和,“回来了?奕儿出城了?”

柯清瑶点点头,“方才我送了夫君出城,看着他走远的才回来的。”

唐氏闻言,仔细观察了下柯清瑶面色,嘴角勾起,道:“可用了膳?”

见柯清瑶摇摇头,唐氏不以为意,道:“方才我用的莲子粥不错,你也吃一些。”

唐氏话音刚落,她身边的嬷嬷便退了出去。

“怎么,放不下奕儿?当初你可是冷心冷情的,听说他有平妻人选,可是掉头就要回京城的,难道不过短短时日,你也会对他动心,还是你只是感动于他的付出?”

唐氏含笑道。

柯清瑶闻言,顿时一笑,“母妃,无论是因为哪种,我和祁奕是夫妻,我担忧他不是正常?还是,母妃想要一个对夫君漠不关心的儿媳妇?”

唐氏噎住,她不过是想取笑柯清瑶两句而已。

刚好嬷嬷端着托盘进来,柯清瑶接过,莲子粥熬得稀烂,入口嫩滑,味道很好。

“母妃院子里的厨子手艺真好。”柯清瑶赞道。

“以后常来喝便是。”唐氏不以为意。

柯清瑶有些摸不清唐氏的态度了,她不喜她是真的,对她颇有耐心也是真的。但是偶而也要给她添添堵。

正在这时,外面一阵脚步声嘈杂,一片花红柳绿携着香风进来。

柯清瑶这才想起,今日十五,是后院的妃妾给唐氏请安的日子。若是她没来,避开就是,可如今她已经坐在这里,再站起身离去就显得有些刻意,再说唐氏也没有让她离开的意思。

柯清瑶见状,干脆气定神闲坐好,手里的粥慢慢喝着,也没有离开的意思了。

她们进来看到柯清瑶坐在那里,有些微愣,不过都很快收敛了面上的异色。

对唐氏行礼后,恬侧妃率先坐在了柯清瑶对面往日秦氏坐的地方,婉侧妃不以为意,显然已经习惯她如此。

柯清瑶坐了右边,婉侧妃不在意的坐在了柯清瑶旁边。

后面的那些柯清瑶不认识,不过长相都不错,其中最后面几个年纪只十几岁,正值妙龄。

柯清瑶余光扫了满屋子的莺莺燕燕,心里对唐氏颇佩服,这里面不乏绝色佳人,唐氏都能面不改色,就连恬侧妃都忍不住往后面几人瞪了几眼。

婉侧妃倒有些与世无争的模样,唐氏是接受过后的淡然,而婉侧妃则是根本不在意的感觉。

“今日二公子一大早就离开了,听说是去了葛城,最近葛城之事闹得沸沸扬扬,不知二公子能否查清?不过,由此看来,如今王爷又多了个得力可用的人,早该让二公子回来才对。”恬侧妃果然不甘寂寞,一坐下便滔滔不绝的说起今日之事。

第六十三章

“说来惭愧, 奕儿能够回京, 还有赖煦儿在京城陪皇上, 要不然奕儿也不会如此顺利便回来。”唐氏放下手里的杯子, 扫一眼认真喝粥的柯清瑶,祁奕回京, 出力最多的就是北王柯裕,柯裕肯定是因为柯清瑶的关系才如此。

不为别的, 就因为这个,唐氏也不会真的对柯清瑶做出什么事来。

闻言, 柯清瑶喝汤的手一顿,余光看了下恬侧妃面色, 果然冷淡了下来。

恬侧妃为庆王生下二子一女, 如今祁煦和祁雅都在京城, 如今庆王府中却只剩下祁玹,方才唐氏再提此事,不就是给恬侧妃添堵?

恬侧妃能够是诸多美人的庆王府后院生下三个孩子, 自然不是个包子。她深呼吸几口气, 勉强压下了怒气,笑道:“庆王府多年来受京城掣肘, 诸多事务都牵扯不清,说到底,还是当年那场仗……”

唐氏的面色难看起来。

“若不是当年唐将军骄傲自大, 不听劝阻, 如何会输?说不准如今庆国已经……”

“侧妃慎言。”唐氏冰冷的打断道。

柯清瑶早已放下手里的碗, 闻言一笑,道:“恬侧妃不会是想说,易国早已是庆王府囊中之物吧?你就如此小看我父王,小看传承了几百年的柯氏皇朝?此事若是被我皇伯父知道,难免问罪。”

柯清瑶最后一句话出口,屋子里的人除了唐氏面色都微变,尤其恬侧妃,她面色白了白。

事情若是上升到易国皇上亲自过问,就不是几句话可以解释的了,要是严帝认定庆王府有不臣之心,到时候言语解释都是好的,就怕易国出兵……

见自众人正色起来,柯清瑶满意,“当然了,如今我既嫁进庆王府,自然就是庆王府的人,不会再惦记着京城北王府,但若是真的太过分,诋毁我父王或者皇伯父,我难免便要写信禀告一二。”

见恬侧妃面色越发苍白,唐氏面色柔和了些,对柯清瑶微带斥责的语气,道:“瑶儿,此时不过是家中闲聊而已,不必如此慎重。”

虽是斥责的语气,里面却不见多少严厉,甚至带着微微的笑意。

柯清瑶坐直身子,对着唐氏的方向微微低头,道:“母妃说得是,媳妇听话便是。”

一副婆媳其乐融融,和谐相处的画面。

恬侧妃忙附和道:“对,王妃说得对,不过是一家人闲聊几句,不必禀告回京城,京城离这里千里迢迢,何必为了这些小事兴师动众。”

“小事?”柯清瑶疑惑,看了看众人,淡淡道:“如果诋毁易国皇室也算是小事的话,那应该没什么大事了。”

恬侧妃面色苍白里带着尴尬,想了想道:“是,方才我情急之下口不择言,郡主体谅下我为人母亲对孩子的担忧思念之情。实在没有诋毁皇室的意思,郡主明鉴。”

柯清瑶面色缓和下来,她倒不会扭着不放,方才恬侧妃有一句话说得对,这里离京城太远,什么消息递过去都晚了。再说,恬侧妃不过是庆王府后院一个颇为得宠的妾室,她的话根本代表不了庆王。也实在上升不到庆王府对皇室不敬上来。

就算是真的不敬,也要看严帝能不能腾出手来。

不过,柯清瑶也不会就这么随便放过了她,笑道:“要说母亲对子女的思念,母妃应该最有心得,当年母妃忍痛将两个月大的夫君送往京城,一去就是十八年……不知当年母妃可有胡言乱语诋毁皇室?”

唐氏手里端着一杯茶,气定神闲的看着柯清瑶滔滔不绝的打击恬侧妃,闻言笑道:“我身份不同,当年大变之下,属实不敢乱来,较往日还更加谨言慎行,若是出了事,思子之情是不能减轻犯下的罪的。”

“王妃所言甚是,你们日后要多向王妃学习下谨慎的处事之道。”庆王大踏步走了进来,众人先是一惊,随即柯清瑶余光看到好几个女子面露喜色。

庆王却根本没看到她们或娇弱或婉约的对着他行礼的模样,转身看向恬侧妃,淡淡道:“尤其是你,恬儿,你回去将女则女训抄写百遍。”

恬侧妃面色微变,难看得不行,到底不过反驳,低下头轻声应了。

“瑶儿方才的话说得极其有理,如今你已是我庆王府的媳妇,庆王府的兴衰也关系着你的未来。所以,日后做事得思虑多一些,不要冲动行事。”庆王左右看看,又夸了柯清瑶几句。

“你们下去,本王和王妃有事情相商。”庆王冷静下来,慢悠悠道。

一群面带喜色的女子失望的退了下去,柯清瑶一福,也打算退回去。

“瑶儿,奕儿今日离开庆王府,你要慢慢习惯,方才你说不知他何时回来,身为女子,老实等着便是。”庆王唤住柯清瑶,带着些吩咐的语气。

柯清瑶无论唐氏说得是什么,都含笑应了,倒像是很听话的模样。

离开熙风院,柯清瑶从热闹的屋子里蒲一离开,方才她刻意压下去的思念便升了起来。

祁奕不知到了何处?柯清瑶看了看天色,明白就算是祁奕走得再快也没有多远。

刚刚回了清院,柯清瑶洗漱完,想要歇会儿时,熙风院的嬷嬷到了。

“郡主,王妃有请,说有事情与郡主商议。”嬷嬷站在柯清瑶面前,低着头微微弓身,做恭敬状。

柯清瑶微微挑眉,她方才可是才从熙风院出来,想到她是因为庆王去了不方便才起身离开熙风院,后来庆王和唐氏应该说了什么,才会紧急通知一下她。

柯清瑶绞干了发丝,随着嬷嬷前去熙风院。

熙风院院中安静,院子里偶然传出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

柯清瑶坐在一边的椅子上,笑着询问:“不知母妃唤我,可是有事情吩咐?”

“若是我真的吩咐,你可会愿意听从?”唐氏微笑问道。

柯清瑶心里一动,道:“母妃有命,媳妇自然不敢不从,但若是违背了人伦道义,媳妇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母妃恕罪。”

这就是不会什么事情都答应的意思。

唐氏面色不变,想了想道:“方才你父王和我商量了一番事情,你父王想要给你京城的北王一封信,里面有事情相询,只是需要隐秘些,你有没有人选可以送东西回京城?或者说是北王府可是在芜城按插了人?”

柯清瑶心里一动,面色如常,看了看唐氏的面色,看不出什么来,于是道:“我嫁过来时,父王确实给过我几间铺子,我还怕里面有不好的事情,毕竟多年来北王府并无人督促,可仔细查看后发觉,那些就是普通的铺子,并无特殊。不过生意确实不错,很会赚银子。掌柜的也好,对我毕恭毕敬,却没母妃说得这种情形。父王也并未提过有什么人可以帮我送信。”

说到最后一句话,柯清瑶几乎可以说是沮丧的,尾音都微微低落了几分。

“哦,什么铺子?”唐氏似乎颇有兴致,好奇的询问。

柯清瑶掰着手指头将铺子一一说出,还顺便说了盈利,一副没心没肺的模样。

说完,对着唐氏歉然一笑,道:“父王并未给我什么不一样的东西,让母妃失望了。”

唐氏似乎并不意外,让嬷嬷将一封信送到柯清瑶面前。

柯清瑶看着嬷嬷送到面前的那几封信,最上面那封铁画银钩的写了几个大字,“北王亲启。”

这样的字迹唐氏是写不出来的,上面的墨迹隐隐透出一股好闻的墨香,看来这墨不便宜。

在庆王府,符合这几样的就只有庆王了。

“瑶儿,你寄家书时,将这封信也一并寄回,就算是帮了我忙了。”唐氏淡淡道。

她虽做出一副不在意这封信的模样,却被柯清瑶听出她话语里面的紧张。

柯清瑶看着面前的托盘,心里了然,看来这里面的信件里,不光光是问候那么简单。

想到此次庆王进京,大张旗鼓的各处联姻,雅郡主嫁了二皇子,祁煦娶妻柯清华,就连祁奕都娶了她,这算不算在拉拢盟友?

柯清瑶的心怦怦跳了起来。

扫了一眼边上站着的胡嬷嬷,她上前接过托盘,柯清瑶笑道:“待我寄家书回去,一定帮母妃将东西带到。”

唐氏满意了,笑道:“你最是懂事,日后我一定好好待你,以往是我不对,不应该想要强加给你们一些你们不喜欢的事情。”

柯清瑶了然,这是说的是前些日子杨芙一事,柯清瑶不喜,祁奕也没见她对杨芙有什么特别之处。

“多谢母妃体谅。”柯清瑶站起身恭敬道谢。

无论是真是假,先谢了再说,若是有意外之喜,最好不过,就算是没有……以后唐氏大概会收敛一些?

嗯,看在这些信件的份上。

第六十四章

唐氏又嘱咐了几句, 才放了柯清瑶回去。

回了清院, 柯清瑶挥退了伺候的人,从袖子里掏出那封信,见了上面的漆封,毫不犹豫的撕开封口, 倒出里面的厚厚的一摞纸, 纸上墨迹密密麻麻。

0 柯清瑶眉梢一扬,捡起来打开。

一时间,屋子里只余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柯清瑶面色慢慢的郑重起来。

半晌后,柯清瑶放下手里的纸张, 面色郑重,信里庆王先是表达一番对北王的敬仰之情,又表示了对柯清瑶这个儿媳妇的极度满意,言柯清瑶此等身份, 又知书达理, 温婉大度, 便是一国皇后也做得,如今只让她做区区庆王府二夫人, 着实委屈了她。

良久, 柯清瑶冷笑出声,庆王怕是将柯裕和她都当成了傻子。

一国皇后?

就算是庆王府重新自立为国, 一国皇后的位置如何能够轮到她?如今庆王府世子可是辰儒院的那位。就算是日后论功行赏, 辰儒院那位一点力没出, 还有京城里的祁煦呢,祁煦不计较,柯清瑶就不相信炜王也不计较。

今日庆王能够如此对着柯裕夸下海口,难保他对着炜王也是如此一番,说不定他也会对炜王说他的女儿柯清华骄矜自傲,长相绝世,三夫人的位置委屈了她,一国皇后也做得……

庆王不愧是当初做过皇上的人,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柯清瑶若是只是看信,不考虑其他,会觉得庆王诚意足够,且意思清楚,日后若复国成功,柯清瑶绝对是下一任皇后。

柯清瑶慢悠悠将信纸重新叠好,沉思半晌后提笔第一次给柯裕写了封信。

柯清瑶边写边回忆离家的几个月,发现她过得最舒适的日子就是在北王府,心里对柯裕和常氏越发感激,眼眶都微微酸涩,写着写着突然眼睛模糊,看不清笔下的墨迹,心里一惊,伸手去摸眼睛,才发现早已泪流满面。

摸到满手的水迹,柯清瑶怔了怔才反应过来,掏出帕子擦干眼泪,重新提笔在已经写了几页的信最后,“庆王书中言及皇后一事,父王慎重,女儿并不觉得此事会顺利,若父王应允,多半会为他人做嫁,女儿不赞成庆王书中所言,望父王多多思虑,另,庆王书中不臣之心几乎溢出笔墨之间,父王可斟酌行事,不必顾忌女儿。女儿深信父王不会亏待了亲生女儿,再不济还有京城中的郡主府……女儿多谢父王母妃多年来得教导,万万不能成亲后再拖累父王……”

信的最后柯清瑶才寥寥几句说明了自己的意思。柯裕对严帝多年来忠心耿耿,若是因为如今的时候情形被庆王拉下水,才真的冤枉。

柯清瑶的信一式两份,一份和着装着庆王亲笔的那份当夜便送去了喜客来,伊风回来时还带了两份点心。

另外一份,柯清瑶第二日亲自送去了驿站,自从柳仁来过一遭,驿站如今还要分出人手送信。不过也确实方便了不少人。

回府时,柯清瑶顺路去了喜客来,在包间里坐了,站在窗户边看着屋子外一片热闹,柯清瑶却觉得有点孤单,她有些想念祁奕了。

突然,她看到杨芙和一个中年妇人带着丫鬟进来,想了想,对胡嬷嬷道:“上回掌柜说的杨姑娘记账一事,是怎么回事?”

胡嬷嬷福身出去,很快回来,“掌柜说庆王妃吩咐过,杨姑娘的账都是记在账本上,每个月都送去庆王府找王妃付账。”

柯清瑶闻言,倒是真的没想到唐氏对杨芙母女如此看重。

正想得出神,敲门声想起,胡嬷嬷看了看柯清瑶,走过去打开门,门口站着的赫然便是杨芙和那中年妇人。

妇人便是纪采莲了,一身深色衣衫,款式过时,不过布料却是真的贵气,穿在她身上倒有些婉约的气质。

妇人见门打开,强势的挤了进来,见了靠在椅子上懒洋洋的柯清瑶,微愣了下,“没想到郡主的年纪如此年幼。”

柯清瑶不答,甚至看都未看她一眼,想着下一回出门,一定让侍卫到楼上包间的门口守一下,杨芙母女虽不敢对她如何,但是柯清瑶见了她们只觉得厌烦。

见柯清瑶不答话,甚至眼神都未瞥过来,纪采莲面色微怒,到底压抑下来,走到桌子边坐下,杨芙紧随其后。

她们的动作间,胡嬷嬷几次看向柯清瑶,只要她一个眼神,胡嬷嬷便会上前止住她们。

柯清瑶却想着,唐氏又不是小说中的那样对庆王情深到义无反顾,做事颇有章法,那她对她们母女的态度实在不同寻常,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缘故?

反正她这会儿无聊,看看这纪采莲想要说什么。

纪采莲果然不负柯清瑶的期望,坐下便道: “一直听闻郡主身份高贵,一般人也见不到,今日一见,郡主对人果然冷淡,哪怕是见了长辈……”

“这位夫人慎言,郡主的长辈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当的。”胡嬷嬷上前一步,冰凉凉道。

柯清瑶看了她们一眼,笑道:“杨姑娘有话直说便是。”

纪采莲面色难看起来,“我和庆王妃乃是姐妹,便是你夫君的姨母,你说我不是长辈,难道是不承认和奕儿的婚事?或者说你根本就看不起奕儿,连带的也看不起他的亲戚?”

“亲戚?我倒是不知,你和我夫君是什么关系?就凭您那养女的身份么?”柯清瑶眼神微带些不屑。

“养女也是女儿,您还能不认了不成?只要庆王妃承认我是我她姐姐,您便要规规矩矩唤我一声姨母,还有芙儿,王妃早就说过,日后会让奕儿娶了芙儿,如今你鸠占鹊巢,还大言不惭,一点规矩都无,今日之事,就算是说到王妃面前,也是你没理。”纪采莲越说越顺,说到后来都带上得意之色。

柯清瑶似有所悟。

“你若是好好给我斟茶道歉,再选个日子将芙儿接进清院,今日之事便当作没有发生,我也不会去王妃面前说起。”

纪采莲说完,看了一眼边上面色羞红的杨芙,笑道:“早些将利害关系摆出来,郡主自然知道如何选择。”

柯清瑶冷笑出声,道:“我便是不选你又能如何?就凭她,还想要给庆王府二公子做妻,你自己相信吗?”

纪采莲一噎,杨芙羞红的面色苍白了些。

柯清瑶更加肯定心里的想法,唐氏哪怕有心思让两人结亲,也绝没有让杨芙做妻的想法,妾室差不多。至于做妻,多半还是杨芙从柯清瑶和唐氏的争执中听来的。

“我反正不答应的,都说纳妾纳色,芜城贵女中才貌双全者不知凡几,杨姑娘容貌虽柔美,却不是我夫君喜爱的那种。”柯清瑶说完,见杨芙低着头,只看得到她苍白的下巴。

柯清瑶站起身,看也不看坐在那里的两人,慢悠悠走了出去。

纪采莲气得蹭得站起,“我要去王府求见王妃。”

柯清瑶的脚步丝毫未乱,慢悠悠下楼。

要去便去,柯清瑶的嘴角勾起,她觉得今日之后,杨芙母女的日子怕是要不好过了。

待柯清瑶逛了半日回府,便看到纪采莲母女的马车停在王府门口,刚好看到一个嬷嬷从大门处回到马车边上禀告着什么,纪采莲满脸怒气。

柯清瑶看到后,心里了然,唐氏果然不见她们。

第二日柯清瑶去请安时,唐氏对她耽误态度一如既往,面色柔和,时不时又刺她几句。

待秦氏离开,唐氏放下手里的杯子,淡淡道:“昨日你和杨夫人起了争执?”

杨夫人?看来唐氏和纪采莲的关系并没有她口中的那么姐妹情深嘛。

柯清瑶头微低,道:“昨日杨夫人指责媳妇不敬长辈,身边的嬷嬷便辩解了几句,杨夫人似乎颇为生气。”

唐氏的不屑一笑,道:“越发看不清自己的身份了。”

柯清瑶心里一定,她觉得她慢慢的可以摸清一些唐氏的想法了。

“不必理会她们。”唐氏淡淡道。

柯清瑶低头应是。

出了熙风院,胡嬷嬷面色疑惑,柯清瑶余光看到后,笑道:“嬷嬷可是有话想要告诉我?”

胡嬷嬷赶紧收敛面色,沉默下来,柯清瑶也不催她,慢悠悠走在园子中,走到开阔处,胡嬷嬷才问道:“为何王妃对杨夫人母女颇多照顾,却又不是很看重她们,偏偏又承诺让杨姑娘进府?”

柯清瑶闻言笑道:“那是因为,母妃觉得纪氏母女有用,至于承诺让杨芙进府,人家大概要用别的东西来换了,毕竟,我是绝不答应让她进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