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万寿通天元年,武皇启用狄仁杰为魏州刺史,彭泽一带早已平静,刘海也如约来到青漪三山拜见梅振衣交还金乌玄木剑。梅振衣见到他就笑了:“左游仙应已对你说明,我欲收你为徒,若愿受戒拜入我门下,这金乌玄木剑就算为师赐器。”

刘海当然愿意,当场以师礼跪拜,几日后正式举行仪式入门,为梅振衣座下弟子,坐镇五湖山庄。刘海向师父请教修行关窍,这几年来他的修为日见精深,却总觉得难以更进一步。梅振衣先未传丹诀,而是教他炼制蟾光散,并以蟾光散引刘海入妄境。

妄境中几番出入,刘海也破妄大成,梅振衣又从头教他二十四洞天丹诀,与以前的修行相印证得失。他对这个徒弟非常满意。左游仙在昆仑仙境清修,每三年来一次,带些仙境中的天材地宝前来拜见以示礼数,梅振衣也回赐不少灵丹妙药。

这一段时间,芜州又发生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景教徒欲立寺,名为景福寺。

唐代天下各教流行,而芜州这个地方也够热闹的,先有翠亭庵入城,后有九林禅院建寺,现在连景教也来了。建此寺名义上说是奉诏,但官府只划了城中一块空地,让教徒们自行建寺未拨钱粮。

景教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教派,与后来所谓的天主教、东正教、新教这三大教派都有些区别,甚至被传统的基督教众称为异端,直到公元1994年天主教会才正式收回了对景教的异端之称。

这一教派的创始人是南北朝年间君士坦丁堡大主教里斯托利,他主张基督有“人神二性二位一体”。对传统基督教义最有特色的解释是关于耶稣他妈妈玛利亚的,里斯托利认为玛利亚生下的耶稣只是一个凡人的肉身,玛利亚只是耶稣的生母却不是圣母,而耶稣是受到了上帝的感召,受通往天国的道路指引,唤醒了心中神灵的力量与德行,成为了基督。

这个解释很有趣,可以视作一次古老的宗教改革,接着这个思路阐述教义——每个人都能以虔诚之心接受上帝的感召,想应基督的召唤,唤醒心中的力量,打开通往天国的大门,得到永生。

这其实与基督教各教派的根本教义没什么实质区别,但是他对于基督人神二性二位一体的阐述,被其它教派斥为异端。

里斯托利被革去了大主教之职,但是这一教派却流传到了古波斯,再由波斯传入大唐。贞观年间,有一景教修士阿罗本带着景教经文到长安献于李世民,太宗对于这种“四夷宾服”之举很高兴,下令在长安建护国景教寺,后世称为大秦寺。

当时的长安绝对是世界第一大都市,经济、文化交融的中心,有很多西域人在长安城中经商或居住,其中景教徒也有不少。

到了武则天当权的年间,武氏崇佛,各教之间多有争端,景教也受到了冲击。这时有一名景教修士也是一位西域富商,名叫阿罗撼,募集巨资在洛阳城中建了一座经幢,刻福音书于其上,并刻有“天命归于大周”等各种颂扬之词,名为“大周颂德天枢”。与此同时,他在景教寺院中供奉武氏追封的历代武家祖先。

武皇凤颜大悦,下诏肯定了景教的合法地位,并允许其在各州府所在地建寺。

武后崇佛天下皆知,景教想取得政治地位,很多教义的包装以及传教方式都有了微妙的改变。比如它不反对教徒祭拜祖先。要知道,在一个以孝道为先的强大国度里,要是宣扬只能拜上帝不能拜祖先,弄不好在乡下传教时会被一帮乡民用锄头砸死,而官府可能都不会管。

另一方面景教最大的改变就是做了类似佛教化的包装,比如景教修士也自称为“僧”,也象僧人一样食素,所修的道场不叫教堂而称为“寺”,翻译的经典中也吸收了很多中国传统的哲学用语,同时也借鉴了当时流传的道教经文,比如“上帝”的称呼是“阿罗诃大天尊”。

关于景教教义以及如何成为“异端”,现代人可以做各种考证,但是唐代的老百姓却不清楚这些,只知道这是西域流传来的一种胡教,宣扬阿罗诃大天尊与救苦基督,信奉它可以得到救赎,前往光明天国。所谓“景”,就是汉语中的光明之意。

这种包装以及传教方式的改变,是在当时情况下一种技巧的权变,对很多字都不识、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基督的老百姓,必须用一种他们能够听得懂、好接受的方式传教。

但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景教这个流派虽然与如今的天主教派有所区别,但其教义内核并未改变,仍然是上帝是唯一的神,信我者得永生,听从基督的感召得到救赎,罪恶者将受到地狱的惩罚。至少在“上帝”眼中,其信仰没有实质差别。

周武年间,景教在各州立寺,自然也来到了芜州。建寺不仅得有地还得有钱,和尚可以化缘,景教僧就搞募捐。想要老百姓信奉并愿意掏钱,首先要传教布道,入乡随俗也称为景教法会。这一段时间芜州城中的景教法会很热闹,很多老百姓都跑去看稀奇,还有很多小商小贩挑着担子推着小车去附近做生意。

这些小商小贩中也有卖水果的,其中还有一位秀美端庄的关小姐。

景福寺的道场在芜州城的西北角,一片高坡空地上,这一天梅振衣与知焰也换上便装,混在老百姓中来观看景教法会。他们一眼就看见会场外摆摊卖水果的关小姐,水果摊后面还站了一个少年,神色淡然看着临时搭起来的宣讲台。

这少年就是仙童清风,他没说话,但能猜到私下里也许与关小姐以神念在交流。梅振衣看到他们微微有些意外,金仙与菩萨也有闲情逸致凑这个热闹?想想也正常,梅振衣与知焰不也来了吗?况且这就和江湖人的“争棚”一样,在芜州立道场的观自在菩萨不可能不来看看对方是些什么人。

人群中还站着一位穿着粗布衣裳的大汉,竟然是船夫韦昙。再往周围仔细打量,梅振衣发现还有好几位是自己的神识不能轻易窥探的,他以前都没见过,看来各路高人来的不少啊。

这么多高人来参加一次并不算很起眼的布道法会,看来这登坛讲话之人应该相当了不得,说不定有惊天动地的修为神通。梅振衣正在暗自思量,听见台上锣鼓响,这是法会即将开始的信号,台下的百姓都安静下来,有人还在做合手顶礼状。

“无欲无动,则无求无为;无求无为,则能清能净;能清能净,则能悟能证;能悟能证,则遍照遍明;遍照遍明,是安住乐缘。”讲台周围有十余名景教徒开始诵经,按法会的仪式,这是迎接讲法之人登坛的垫场经文。

梅振衣听了之后却有些犯迷糊,想起了当年何仙姑登坛作法时念的“东请东方朔,西请西方朔”这一类滑稽的“咒语”。

此时景教徒念的这一段经文,与梅振衣所了解的《圣经》以及相关的基督教经义扯不上什么关系,听字句倒有些像改编道家的《道德经》,又有些似乎是借自佛家的《金刚顶经》、《大光明经》。他略一思索,也就释然而笑了。

这不是什么真正的严肃经文,只是一种江湖手段,编纂这样一段经文念出来,似乎融合了佛道两家的经义,普通老百姓平时有所耳闻但却似懂非懂,很能糊弄人,气氛显得高深莫测,让人不自觉中肃然起敬。——江湖手段就是筐,什么都能往里装。

在一片神秘肃穆的气氛下,布道之人登台宣讲了,这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男子,国字脸五官周正身材也很挺拔,穿着镶边长袍胸前挂着锦绣丝绦,看上去神气活现还有几分威仪。梅振衣看见此人微微吃了一惊,不由自主与知焰对望一眼。

他们不认识这个人,这倒没什么奇怪的,关键是这个人在神识中察看不出任何一丝异处,这与他见到清风、观自在这种金仙、菩萨的感觉都不太一样。梅振衣的神识无法窥探清风,只要清风收敛神气,他甚至都感应不到清风的存在,看见了这个人,也无法察觉到他的神气波动。

但台上这位男子,梅振衣的神识可以扫过他,对方就站在那里,你看不出任何与普通人有区别的地方,察觉不到任何特异之处与破绽。如果在别的地方遇见他,是不会引起自己特别的留意与警觉的。这人的修为难道比清风还要高,已经到了彻底道法自然的境界?连自己的都察觉不出任何异状?

看知焰的眼神,与梅振衣完全是一样的反应,她也没看出台上之人的任何异常。

这时提溜转从人群中钻了过来,以神念道:“梅公子,我打听出来了,今天主讲法会的其实就是芜州当地人,他姓江…”

台上的男子叫江泉居,今年三十七岁,芜州南绩县人,从小就跟随行商的父亲去了玉门关外一带,主要与西域人做生意,也信奉了景教。景教徒欲在芜州立寺,他自告奋勇回到家乡主持其事,以商人的嗅觉感觉到其中有利可图。

提溜转还打听出来不少东西,比如江泉居在芜州发展的第一批“信徒”的就是他家乡的三姑六婆七伯八叔等亲族,拉着这批人来到芜州城中摆开场子招集法会,一边搞募捐一边传教。这江泉居最近还纳了几房小妾,说什么跟了他就是投靠了阿罗诃大天尊云云。

提溜转嘀嘀咕咕说了半天,说完后又要去打听。梅振衣暗中喝止道:“今天到场的仙家高人不少,非你能随意刺探,还是老老实实留在这里,听这位江先生开讲吧。”

提溜转说闲话的功夫,江泉居已经登台开讲了,他今天讲了两出“经文”,一是“摸西天王出蛮荒记”,二是“马大法王说救苦福音”。如果梅振衣没有记错的话,这些应该就是后世《圣经》旧约中的“出埃及记”与新约中的“马太福音”。

但是江泉居讲得好啊!口若悬河精彩纷呈,带着评书风格抑扬顿挫,难怪有这么多老百姓愿意来看热闹,比和尚讲经通俗好听,故事几乎都能听懂还不用费什么脑筋。讲完经文后,江泉居在台上动情的呼吁道:“拿什么奉献给你,阿罗诃大天尊!”

然后就有人捧着小竹箩开始绕场募捐,老百姓也纷纷掏钱,芜州富足且民风淳朴,台上的故事又讲得那么精彩,就算是听评书也不好意思不打赏吧,更何况还是以“阿罗诃大天尊”的名义。

捧小竹箩收钱的有好几个,其中一人绕的圈子比较大,走向了关小姐的水果摊前。清风不知暗中对关小姐说了什么,关小姐微微一笑取出半吊子铜钱,分给了清风一半,等收钱的走过来,他们每人放下了二百五十文。

这两人给的挺多啊,收钱的大婶停下脚步很激动说:“虔诚忠贞的人啊,阿罗诃大天尊一定会保佑你的!…二位只要每人供奉五百文,就可以接受圣水洗礼,受天国光辉沐浴,比观自在的菩萨的净瓶甘露还要灵验。”

关小妹的脸色未变看不出喜怒,清风却双眼朝天,一脸淡然的把衣袖一挥,那意思分明在说:“已经打完赏了,别再啰嗦。”

等捧箩收钱的人走了,清风取出一块金锭扔给了关小姐,这一幕梅振衣都看在眼中。原来清风是向关小姐借零钱打赏,然后还给她一锭金子。清风哪来的钱?想当初梅振衣为答谢他找到韦昙,在敬亭山留下了三百两黄金。

这位仙童也学会进城花钱了,不过象他这么花钱的可真少见,不愿意把金锭放在箩中,用它向关小姐换了二百五十文铜钱打赏。那一枚金锭至少也值两万五千文,而关小姐什么话都没说就收了。梅振衣在琢磨这两位高人,那边的法会还没结束,再度开场迎来了高潮——召唤神迹!

江泉居重新登台,回顾了方才“马大法王说救苦福音”中基督的种种神异事迹,最后说道:“乡亲们,只要唤醒心中对大天尊的虔诚与忠贞,没有什么奇迹不可创造,没有什么苦难不可战胜,如果没有做到,只能说我等的诚心还不够坚定。…请睁大双眼,一起见证神迹吧!”

“差点以为是在编排我呢!梅振衣,你们慢慢看热闹吧,我走了。”耳边突然传来随先生的声音,梅振衣转身望去却未见人影,想必他已经离开了。

第216回、古今多少高坛上,神语激引万人狂

“原来也不是在编排我,走了!…梅振衣,你看着办吧,这里是芜州。”耳边突然又传来另一个人的声音,竟是好久没遇见的小和尚法舟,梅振衣再度扭头望去,仍然不见其人踪影,想必也走了。

台上这位江泉居开坛讲法,竟然来了这么多高人,化身随先生的玉皇大天尊与化身小和尚法舟的弥勒菩萨看了一半热闹都走了,但还有很多人留在这里。这位江泉居究竟是什么来头,能把场面搞这么大?梅振衣越想越疑惑,还是看台上是如何召唤神迹罢。

看着看着,梅振衣突然忍不住笑出了声,又觉得在这种场合不太合适,收住了笑声。知焰以神念问道:“你怎么了,因何发笑?”

梅振衣回道:“你知道我们为什么看不穿这江泉居的底细吗?”

知焰:“我也甚为疑惑,难道你看出什么破绽了?”

梅振衣的笑容有些古怪:“不,他没有破绽,我们看不穿底细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根本没什么底细,就是个普通人,没有半点修行。”

知焰噢了一声,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

此时江泉居正在台上带领大家诚心祈祷,按统一的姿势与仪式屏除杂念专心听他的话语指引。没过多久功夫,台下有人哭有人笑,有人晃有人抖,有人说听见了阿罗诃大天尊的声音,有人说看见了天国净土的光芒。

这一套是什么手法?平常的识神进入半失控的状态,而灵台元神尚未显现明净,内外感应错位自然会导致种种异常反应与举止。按现代心理学的说法,是受引导的自我暗示,表面意识约束力薄弱之后导致的种种行为异常。

如果再进一步,这种不自主的神识受到外缘有意干扰,可以进入一种引导者希望的状态,就类似于现代所说的催眠了。很多人集体的削弱自我神识控制,主动的接受外缘内扰,引导者只需要掌握一些技巧,不需要任何神通法力,而且人越多效果越明显。

这种手法普通老百姓看起来当然神奇,但在梅振衣与知焰眼中就是一眼能看穿的小把戏。

梅振衣为什么会笑,因为他想起了穿越前的五叔梅正齐最擅长的就是这一套,完完全全的江湖手法,如果让五叔梅正齐上台,一点都不会比这位江泉居差,不用抬出阿罗诃大天尊的名头,顶一个气功大师的帽子就可以了。

梅振衣一开始为什么没有看出来?他被观众“骗”了,有金仙、菩萨与那么多仙家高人在台下看这场法会,台上之人他也不敢小看,他与知焰都没敢往这方面想。等到他梅振衣起了五叔,这才突然明白了,不由自主笑出了声,不仅是笑台上的人也觉得自己好笑。

“你莫管他是人是仙,就看他如何与人打交道。”师父孙思邈说的话他差点又忘了,莫管台下观众是谁,应该就看台上之人在做什么。

现代有很多研讨会、学术交流会,喜欢请一批大牌专家或业内名流坐在台上充场面,看上去似乎档次很高很有权威,但实际上发表的观点一样还是狗比倒灶胡扯八道。同样的话同样的事,由一个世外高人说出来或做出来,似乎比一个乡下老农显得更加深奥高妙,但在一个心念通透的修行人眼中,不应有所区别。

台上接下来的“表演”,不出意外是现场治病。有不少事先安排好的“托”纷纷登台,说自己有这个病那个病,有人长了个瘤子有人扭了腰有人受了风寒等等。提溜转暗中告诉梅振衣,这里面有谁和谁人就是江泉居家亲戚或者与他是一伙的。

其实不用提溜转说,梅振衣也能看出来有多少人是装的,又有多少人就是现场临时上台的老百姓。以他的修为以及在医道上的修养,只要神识一扫过,再以内省之术察看,大概就知道这些人有什么毛病。

果然,现场效果十分神奇,许多人纷纷宣称瘤子没了、腰也直了、头不疼了、鼻子也通气了云云,这其中当然有江泉居安排的托,还有很多上台的老百姓并不知情,他们原先感觉有些不适,此时有没有效果呢?应该说也是有效果的。

假如没有人内在修复机能与的生命力,那么世界上所有的药物与手术治疗手段都是无效的。自我强烈而专注的愿心也可以激发一个人的生命力,众人的心愿力气氛感染也是一种外在的精神推动力量,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身体机能激发。

当然了,这种效果是内在的、有限的、逐渐显现的,不可能被忽悠一顿就能治好各种病,但与此同时,精神上自我欺骗的效果是很明显的,有人上台之后真的就觉得自己好多了,或者相信自己感觉好多了。

其实有很多人并不明白,有很多奇迹是自己创造的。当人们越来越多的依靠外物,尤其在现代社会,往往已经忘记了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它可以自我激发、自我完善、自我轮回、自我超脱,同时也可能自我堕落、自我沉沦,否则谈不上修行的存在。

梅振衣这个老江湖当然明白其中的各种门道,但芜州的大部分老百姓哪明白这些?一时之间台下的气氛热烈无比,他们“真”的看见了诚心向往阿罗诃大天尊带来的奇迹!

就在这时有一位中气十足的老者高声开口,压住了所有乱糟糟的声音:“泉居大师,能不能请阿罗诃大天尊帮一帮这个孩子,他还年轻,这条腿从此废了,实在太可惜。”

随着话音,一个老者搀扶着一位十七、八岁的小伙分开人群走向台前。这小伙微黑的皮肤长的很粗壮,但一条腿明显有残疾,拄着一支树杈做的拐杖,在老者的搀扶下吃力的在人群中走了过去。

这小伙叫元充,是芜州城外的一个瓦匠,今年十八岁,去年冬天从房顶上摔下来伤了一条腿,后来这条腿又受了寒,表面上筋骨养好了但却变得软弱无力,再也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走路。

元充听说了前几次景教法会的传闻,今天也满怀希望的来到现场,但是他拖着一条残腿挤不到人群最前面去。其实他挤到前面去或许也上不了台,江湖人开这种场子,挤在台下的不一定都是看热闹的观众,会有人暗中控制不放这种人上去公开亮像,否则等于砸场子。

梅振衣看见这两个人,首先注意到了却不是元充,而是扶着元充的那位老者,他一开口梅振衣就感觉此人深不可测。

老者说话的声音就虽然哄亮却也普普通通,但却在这么嘈杂的环境下清晰的送到每一个人的耳中。他扶着元充往前走的时候,拥挤的人群不由自主让开一条道路,仿佛是无意识中量好的一般,就算有人想拦,时也不好出面了。

这老者灰白的头发,却有着细嫩如婴儿一般的皮肤,神色温和,却隐约让人不由自主产生尊敬之意。梅振衣以神识扫过,却发现无法窥探,赶紧收回不再冒犯。这老头是谁呢?正在疑惑中,耳中听见清风的以无语观音术传来的话:“他就是玉鼎真人。”

玉鼎真人,最早延伸开辟天庭仙界的十二金仙之一,灵宵宝殿守护神将杨戬的师父,大名鼎鼎的仙家高人,没想到今天也混入人群看热闹了,还把元充给扶上了台。

梅振衣今天有两点意外:一是想不通为什么有这么多高人跑来看一个江湖骗子,人间这种事多的是,芜州这场法会算不了什么特别隆重的大场面。二是既然来了,为什么不闻不问就看着这江湖骗子在台上耍。

现在玉鼎真人终于出手了,等于是来砸场子的,却用了一种不动声色的方式。但梅振衣却更疑惑了,以玉鼎真人之能,要想惩戒这个江泉居有的是办法,何必这么做呢?

不提梅振衣怎么想,元充已经走上了台,很兴奋也很激动全身都在微微发抖,脸涨的通红,一手拄着拐单掌行礼道:“泉居大师,我对阿罗诃大天尊完全信服,心诚的不能再诚,神仙能治好我的这条腿吗?”

元充上台的时候,江泉居心中有一阵慌乱,虽然表面上没有流露出任何的异状,但梅振衣感应的很清楚。修为到了阳神出游的境界,种种神通早已无碍,神识扫过可以感应到普通人的情绪波动,他不由得暗道一声:“这个骗子,心里素质还不错。”

江泉居仍然做高深莫测状,一手按在胸前说道:“苦难是大天尊对人间罪恶的惩罚,只有专心供奉大天尊为唯一的心灵指引,天国的大门才会对你敞开。神迹能否召唤在与我也在于你自己。我们心中是否还有罪恶?我们的信仰是否纯正?要这样问自己。…阿罗诃大天尊会指引所有人,但不会护佑拒绝被天国光辉照耀的心灵。”

这段话倒没什么破绽,但听在梅振衣耳中分明就是江湖术中的“抽门坎”,江湖人必须会这一招给自己留后路。他的意思分明是说如果治好了那自然是神迹,但不能保证每一次神迹都能召唤成功,还需要各种方面的因素配合,如果失败很可能是元充自己的原因。

抽门坎漂不漂亮,能看出一个江湖人的经验老不老道,而且还不能露出任何心虚与慌张来。江泉居说完这番话面不改色的说道:“你准备好了吗?如果准备好了,那就诚心向阿罗诃大天尊祈祷吧!”

然后他又向台下大声呼道:“乡亲们,所有信奉阿罗诃大天尊的道友们,让我们一起以最虔诚的愿心为这个年轻人祷告吧!”

有很多人都手按心口做祷告状,口中念念有词看着台上,这时知焰以神念悄然问道:“振衣,那小伙子的腿,你能治好吗?”

梅振衣皱着眉头答道:“让他此刻在台上走路,对我而言并不是很难,但要根治他的腿疾,需要下一番功夫,不是那么容易的。”

元充的腿部经脉凝滞不畅,虽还有冷热刺痛感觉,但生机元气运转虚弱,有半年没有正常行走,筋骨肌肉已经开始有萎缩的迹象。普通的医生可以用针灸、熏炙,梅振衣能以内劲点摩之法慢慢疏通经络,根据反应用汤药补益调匀五脏五气,使他的身体机能恢复均衡。并没有什么神奇的一针见效的办法,还要看这小伙子的体质如何,这是根治之道。

如果连梅振衣都治不了,这世上恐怕就无人能治了,换神仙来都不行。

但让元充在台上走路则要简单的多,直接以内省之术将神识切入他的经洛,催动体内元气运行,他也可以正常行走。这种办法也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能够坚定病人的信心,毕竟自己曾经能走路了,如果病症不是很重的话,他有可能会经常挣扎着行走并慢慢的有所恢复。

假如这个人心念力与意志足够坚强的话,无需他人以神通施法,在这种气氛下自己都有可能放开拐杖走几步。但对于元充的病症,这种一时激发之法无法根本扭转症状,他可以一时能走路,但回家之后腿还是好不了。梅振衣对病症的诊断自然不会有误,神识扫过已看的清清楚楚。

此时台上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一幕,只见元充颤巍巍的放开了拐杖,迈出了那只残废的右脚,脚尖先点地小心的试了试力道,然后稳稳落地走了出去。他越走越稳,已经完全是正常人的脚步,绕着台上转了好几圈,神情兴奋的已经接近于癫狂,张开双手朝天高呼道:“感谢阿罗诃大天尊!”

台上的江泉居脸色变了,这个元充绝对不是他按排的托,他根本就没想到会有这个结果,不是他干的!

台下的梅振衣脸色也变了,看元充的脚步,绝对不是他自己的力量,当然不是江泉居召唤的神迹,而是暗中有人出手帮忙。

在场有很多高人啊,谁会暗中出手?这个时候出手分明是帮江湖骗子圆场!梅振衣目光一闪抬头看天,半空中有人隐藏形迹施法,刚才没有察觉,现在一施法术就露出了形藏。

围观的百姓沸腾了,纷纷与元充一起大声欢呼,有人声音兴奋的已经嘶哑,这时又有人趁机捧着小竹箩进场募捐,老百姓纷纷掏钱如雨而落,给的比刚才可多多了。

梅振衣想施法阻止,然而心念刚动又硬生生的止住了念头。在场的高人如观小姐、韦昙、玉鼎真人、清风等,谁都不愿意看见有人帮这个江湖骗子圆场,但他们为什么没有出手阻止呢?因为台上的元充。

天空那人正在施法切入元充的右腿,催动他的元气运转,而元充在台上很兴奋,绕着圈子疾走不停。如果此时突然出手打断那人的法术,那么元充可能会受法力激荡之伤,他那条虚弱的腿根本受不了这种冲击。假如那样的话,元充的右腿就彻底废掉再也治不好了,所以在场的高人虽多,谁也没有出手阻止这一幕的发生。

“梅振衣,你在彭泽县张榜为众祠立约三则,而后大开杀戒,那么如何看待今日之事呢?贫道且求你一件事,请为那小伙治疗腿疾,我以温心寒玉髓一枚相谢,只是请求,你可以不答应。”玉鼎真人的声音在耳边传来,梅振衣寻声望去,刚才那位扶元充上台的老者也不知去向。

“梅振衣,你自称成就仙道之后,可追查佛心舍利下落,我先谢过了,芜州若有事扰你修行,可来找我助一臂之力,先告辞了。”韦昙的声音也从耳边传来,然后只见他提着扁担离开人群而去。

“为什么,你们这些人哪一个修为不比我高?有人看了一半热闹就走,有人惹了事不收场,有人就站在那里不管,为什么偏偏都冲我说话?”梅振衣以神念放声喝道,眼前闹哄哄的法会场面似乎变得的很安静,天地之间只有几人说话而已。

第217回、身后随凶犹背手,眼前无路笑回头

“若不是因你,我们也不会来此,不对你说话又对谁说话?…闲话无关,只问眼前的一件事,梅真人精通医道,已见此情此景,你愿不愿治元充的腿?”关小姐的声音传来,然后推着卖水果的小车也离开了法会现场。

关小姐走时留了一个问题,问梅振衣会不会治元充的腿?别看元充此刻在台上走的欢,但是他的腿并没有治好,回家后过不了多久仍然不能行走。

要是在别的场合遇到,或者元充上门求医,梅振衣没有理由不给他治病,这违反了孙思邈的教导。但此时如果答应玉鼎真人的请求,找上门去把元充的腿治好,别人也说不清是谁治的,等于帮着江泉居这个骗子宣扬神迹。

玉鼎真人临走时还留下一个问题,梅振衣在彭泽向淫祠众妖立约的第一条“不得矫众显圣自称神,惑乱乡里”,今天景教法会发生的这一幕,梅振衣遇见了该怎么办?

玉鼎真人绝不是刁难他,因为梅振衣在那道榜文上说的清楚——“贫道及门下弟子,受之为戒一律护持之。”也就是说他遇见了这种事一定会管,虽然是以“吕纯阳”的名义,但“天上”的高人都知道是他,自从梅丹佐一战逃亡后,梅振衣的所作所为已经引起仙界的关注。

但今天的事梅振衣怎么管,又该去管谁?江泉居与那些淫祠精怪不一样,他就是个普普通通的江湖骗子,正常的世间众生相之一。菩萨、金仙不是衙门里的捕快,他们已跳出轮回完全不必主动参与这些事,只是留下道法点化或教诲世人而已。

仙佛们只留下了问题,却没有问答梅振衣大声的喝问,一个个都走了,包括人群中没有开口的、他不认识的高人。只有清风还站在那里,梅振衣只得看着清风,眼神仍是在问。

清风有些无可奈何,以神念反问道:“想知道这些仙家为什么来,先问问你自己为何会来此?”

梅振衣为什么会来这里凑这个热闹?是因为梅丹佐!这些年没人知道梅丹佐躲在哪里,清风曾说过梅丹佐的伤势要想彻底恢复至少需要十几年,并推测他很可能在昆仑仙境某处疗伤。

梅振衣曾自称能查出梅丹佐的来历,并且能找到佛心舍利的去向,但需要成就仙道之后才能印证。他并不是空口说白话,龙虎山弟子张修曾经和他提到过景教的一些事,他了解到信奉上帝的景教徒中也有真正的修士,他们也有修行法力。

根据自己的所知推演,那么在无边玄妙方广世界中,存在一个景教徒所谓的天国也是很正常的,梅丹佐很可能就来自于那个天国仙界。梅丹佐如今的状况可能回不去,仍然猫在昆仑仙境哪个犄角旮旯疗伤,但是他以前偷走的那枚佛心舍利,很可能就藏在天国仙界中。

要想去天国仙界有两个条件,一是能够穿越天刑雷劫到达无边玄妙方广世界,对梅振衣而言就是成就仙道。第二个条件按宗教术语来说,就是找到“通往天国的大门”。

以梅振衣的见闻,当然知道进入天国仙界并不一定要象基督教义所宣扬的那样虔诚的信奉唯一的“上帝”,比如清风不信奉佛,一样能够进入佛国仙界。但这并不等于想去就能去,你要了解他们的修行发愿、种种修为境界、以及最后所求的心境,结合自己的修行能够领悟与印证,这样你才能去得了。

龙空山的张妖王永均,已历天刑雷劫成就真仙,却没有去得了守望和尚在毒舌岭上指引的佛国,因为他从未听闻佛法也不了解佛法。据张果带回来的消息,在听闻九灵元圣主讲的乾元山法会之后,张妖王曾到天庭的东极妙岩宫转了一圈。

如果那个“上帝”真的存在的话,又在无边玄妙方广世界中开辟了天国,那么他至少也是金仙以上的修为。“我是你唯一的神”,《圣经》中的这句话从某个角度去理解并不错,如果天国是“阿罗诃大天尊”开辟的,那么这一片仙界中一切都是他的灵台造化而成。

有谁希望超脱人世间的苦难轮回来到天国,无论是在此凿建洞府还是延伸开辟,都是依附于阿罗诃的灵台造化,这个过程等于清晰无碍的向“上帝”展示自己的灵台。

怎么形容这种教派修行的过程?可以说教义引导弟子入修行的门径很干脆,一开始就直指最终点——就是要到唯一的仙界天国,并且用戒律来排除其它的任何道路,以坚定修行之心不受干扰。这种“道法”很绝,不论能不能修行到达终点,它希望天下所有人都能走到这条道路上,仙界的天国才能更完美。

梅振衣要想进入天国,不必向景教或者基督教其它教派的修士那样奉上帝为唯一的神,他只要找到这条道路的门径,能够印证与领悟那种心境就可以了,这是镇元大仙给他的启发。

镇元大仙邀集各派散修召开闻醉山法会,讲解“万流归宗诀”,其目的一方面也是为了传法,更重要的是希望这些散修成就仙道之后,能够去他的万寿山仙界。镇元子还有另一种方式去邀请人,那就是结交仙界各路高人,相互交流切磋修为境界,当年五观庄的人参果法会就是其中一出。

梅振衣是一位尚未成就真仙的修士,但已经了解无边玄妙方广世界中各仙界开辟的玄妙以及出入的方法,不得不说是个异数。

今天来听景教法会,本是想听闻真正的景教修士宣讲入门法诀,了解他们修行愿心的发端。这种东西不能完全靠凭空猜测与分析,必须有真正的了解与印证才行,结果却令他很失望,现场看到的不过是个江湖骗子的表演。

清风反问他为什么会到这里来,梅振衣想明白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高人来听景教法会。这些高人谁也不是傻子,一个个粘上毛比猴还精,他们肯定是在猜疑梅振衣会如何确认梅丹佐的来历。

韦昙自不必说,清风与观自在都是那一场混战的参与者,玉鼎真人虽然没有参与那一场混战,但是他的徒弟杨戬有份。而随先生与法舟早就关注梅振衣了,同时也看看景教在芜州想干什么。至于在场还有其它的高人没露面——老百姓能看热闹,还不允许神仙看热闹了?

梅振衣一念及此,对清风道:“多谢仙童提醒,别人都走了,你为什么还不走?”

清风:“我知道你是因梅丹佐而来,当年何家村之事,我也有守护不周之责。听见你刚才的喝问不能说走就走,我想知道,你如何答应玉鼎真人的请求?他其实是给你一个结缘的机会。”

梅振衣笑了:“仙童,有些人太小看我了,这不需要谈什么大神通境界,治个病哪有那么啰嗦,收拾一个江湖骗子也没那么复杂。”

清风:“是吗,不用啰嗦很简单?那么天上出手的那位呢,就算你能对付他,能对付他背后的那一片仙界吗?我既受你师父钟离权所托,在芜州坐镇照看你修行,不得不提醒你。”

清风的话是正理,不要忘了江泉居是来干什么的,他是来为景教布道立寺的,梅振衣能收拾这个江湖骗子,但是他不能阻止景教传道。在暗中帮助江泉居圆场的高人,应该是一名有修行的景教修士,梅振衣如果收拾了江泉居能把他引出来,到时候该怎么办?

就算这个人能对付,梅振衣所作所为就等于阻止景教在芜州布道,可能引起整个天国仙界的仇视。这个结果恐怕既是随先生愿意看见的,也是小和尚法舟不反对的,弄不好梅振衣被人当枪使了,成为一枚冲锋陷阵棋子,而仙界之争是背后推手。

梅振衣稍有不慎卷到其中,恐怕就是个粉身碎骨的下场,这小小的一场江湖骗子召开的法会,背后的纠缠文章可不小。

“仙童,这是你推演的结果吗?”梅振衣皱着眉头问道。

清风:“不是推演的结果,对你的所作所为很难推演,只是按事理推测,我若是你,这些年应该在青漪三山中闭关修行不问世事才对。”

梅振衣:“可惜,有些事是我必须要做的,比如杀了梅丹佐,确认佛心舍利的下落。”

清风叹息一声:“那你就先从元充的腿开始治起吧,我想看看你怎么做,又怎么处理接下来的事。…梅振衣,我发现你变了。”

梅振衣:“我怎么变了?”

清风:“你不再是一个清静无为,只求成就仙道的修士,有些话,等你处理好眼前事再说罢,我就在敬亭山等你,希望你不要酿出大争端。”

元充父母已亡,跟着哥哥嫂嫂一起过日子还没有单独成家,他哥哥也是个瓦匠。自从他一条腿摔伤后没法再出门干活挣钱,在家里没少遭嫂嫂的白眼,要不是哥哥从小疼爱弟弟很照顾他,按嫂嫂的意思他在这家里都待不下去了。

元充那天从景教法会回家后很兴奋,因为他又能重新走路了,他哥很高兴,还特意买了点酒肉回家庆祝,嫂嫂也难得露出了笑脸。但是过了几天情况又不对劲了,他的右腿越来越无力仿佛又回到了从前的样子,从一瘸一拐渐渐变成了无法支撑,又得拄着拐走路。

他去问过泉居大师,得到的回答是对阿罗诃大天尊的信仰还不够虔诚坚定,只要坚持祷告以及向众人宣扬阿罗诃大天尊,就可以得到天国光辉的照耀,信仰不在于一条腿是否有伤,还要看自己的内心是否纯正。

元充对此深信不疑,因为他毕竟亲身见证了奇迹,回到家中之后仍然坚持每日虔诚的祷告,他在祖宅的偏屋祷告时,又隐约听见了嫂嫂的碎语:“天天念经,能当饭吃吗?一条腿残了,两只手还可以做些活计吧?”

哥哥喝止道:“不要在这里乱说,充弟愿意就让他去做吧,那么多乡亲都看见了,只要诚心信奉阿罗诃大天尊,二弟真的能走路了。”

元充看着屋梁暗中祷告道:“阿罗诃大天尊,原谅我嫂子吧,她不了解您的神奇。”

就在这时,元家门外停下了一辆马车,走下一位身姿挺拔五官俊朗的公子,连赶车的仆人都相貌堂堂仪表不俗。仆人先在门外朗声问道:“请问元充在家吗?”

家主元福来到门前一拱手:“请问这位大哥,你找我二弟何事?”

喊门的梅二南往身后一指:“这位是我家公子,受人之托,来给元充治疗腿疾。”

“我已信奉阿罗诃大天尊,只要诚心祷告,大天尊会保佑我恢复的,就不劳二位贵人了。”这时元充也拄着拐走了出来,看了门外两人一眼,连声开口拒绝。

哪有病人不希望治疗自己的残疾?就算是虔诚的信徒,生了病大多也会去找医生的。但元充一看门外两人服饰华美,那辆马车以锦绣为帘,拉车的两匹马也神骏非凡,一看就知道是富贵之人,自己哪有钱请这种医生看病?

“郎君,是你请的郎中吗?…我们小门小户人家,可请不起二位。”元充的嫂子也走出来了。

梅二南:“是受仙家高人所托,不受你们家钱,只是治病。”

“是阿罗诃大天尊让你们来的吗?他果然听见了我的祷告。”元充突然间激动起来,他只能想起这个理由。

梅二南喝道:“什么阿罗诃大天尊,我家公子是孙思邈真人的传人,姓梅名振衣。”

这一句话把元家三口人吓了一跳,芜州百姓没几个人见过梅家大少爷,但谁没有听说过呢?他们连说话都打颤了,赶紧道歉说刚才失礼了,将梅振衣迎到堂屋中坐下。元家没有茶,元充的嫂子到厨房将两只细瓷碗刷的干干净净倒上温水待客,连声说礼数不周。

贵客登门,元家三人忐忑不安,怎么也想不明白梅公子为何突然前来要给元充治病。看这个架式梅振衣没多说闲话,直截了当问拄拐站在堂前的元充道:“你前几天是不是去看了一场法会,还上台走了几步?”

元充连连点头:“是的,梅公子也听说了吗?是阿罗诃大天尊展现的神迹,若梅公子也想供奉景教,可以去找泉居大师。”

梅振衣摇头:“我是来给你治病的,你回家之后是不是又不能走路了?”

元充:“是的,泉居大师告诉我,是因为信仰之心还不够坚定,供奉阿罗诃大天尊的时间还短。”

“他骗你的!”梅振衣断然说道。

“不,梅公子,你不能对阿罗诃大天尊不敬,不能这样说泉居大师!”元充的脸突然涨红了,壮着胆子反驳道。

“二弟,不得对梅公子无礼!”元福连忙喝止,一面还向梅振衣道歉。

梅振衣一摆手:“无妨,他被骗了自然要这么说,其实那不是什么阿罗诃大天尊独有的神迹,无非是有人暗中施展法术,而这法术我也会。…元充,你若不信,就放开拐,走两步。”

元充将信将疑的松开了拐,脚尖点地试了试,然后在屋子里走了几步,越走越稳行动如常,他哥哥嫂子在一旁瞪大眼睛已经呆若木鸡。梅振衣没有忽悠,而元充已经不瘸了。

“现在相信了吧,我不是阿罗诃大天尊,是孙思邈真人的徒弟,这只是一时激发元气运转之法,让你能走几步,但你的腿疾并未根治。”梅振衣不紧不慢的说道。

正在转圈疾走的元充突然停下,跪倒在梅振衣面前:“梅公子,求你治好我的腿,我元充这一辈子做牛做马,也要报答!”

梅振衣:“不必求,我今天来就是给你治病的,你心中还有什么疑问,此刻都可以问。”

元充:“梅公子能让我走路,泉居大师也能让我走路,你们都会一样的法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