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他人旁观的话,又无绿雪的山神之能,只会看见他们在下棋,但无论两人如何落子,棋盘上的黑白之子数目总没有变化,可棋局却在变,每落一子变一谱,进退之间总无定数,以至于这盘棋怎么也下不完。更有意思的是,两人都是凭空一拈,然后落下一枚子。

青帝一摆手:“既无谱可记,你且退避吧。”

绿雪一整衣裙飘然退下,大天尊端杯示意道:“多谢山神的茶。”

两人继续下棋,青帝凭空一拈指,手中却没有出现那枚白棋,神色微动朝天空一弹,羽衣上的丝光卷出化为无形直冲天际而去,澎湃的法力漫卷无边,却又露不出一丝形迹。山下的芜州城熙熙攘攘人烟繁华,谁也不知青帝正在施展大神通法术。

天边有一道蓝光闪现,淹没在蔚蓝的天空背景中几不可查觉,蓝光在急速的飞行快如闪电,然而无论如何却落不下来,青帝发出澎湃的无形法力就似无边无际。接着天边又有流云飞卷而至,远看如天河倾泄,闪着森然的寒光。

大天尊没有抬头,看着棋盘说道:“流冰圣欲斩乔克力,乔克力居然逃往芜州,而她不会知道是你在拦路,将被斩的莫名其妙。”

青帝淡然道:“她虽不知,但此事并非莫名,我不欲见梅丹佐之事重演,怎能让她落到芜州城外?杨天感被镇元所斩,他自己不也是莫明其妙吗?但这件事却清清朗朗。”

大天尊:“乔克力往此地逃遁,应是查觉了你我的一点行迹,此地有无形无匹之大法力,她想借此躲避流冰圣的摄踪追击,不料却撞进了死胡同。”

青帝又凭空拈一枚白子落下,也看着棋盘说话:“他化自在天世界中,除魔王波旬之外,流冰圣的修为不在独孤伸之下,有什么人趟这混水的话,应该就是他了。”

大天尊也落一枚黑子:“流冰圣斩乔克力夺黑如意,必不敢连续起波澜,为消业力计也会返回无边玄妙方广世界休养一段时间。”

青帝:“烈长缨将勾结独孤伸对付流冰圣,你看谁胜谁负呢?”

大天尊:“你心里很清楚,又何必问我?只要独孤伸赤炼神幡不离手,流冰圣总有忌惮,烈长缨有机可乘,哪怕不直接斩灭,也会引天刑之伤而斩之。只要流冰圣夺到黑如意一飞升,那两魔就要动手。”

青帝接着说:“烈长缨许诺帮独孤伸夺到黑如意,以绝外患。以烈长缨的修为自然说话算数,以她的心境也会在事后择机暗算独孤伸,以求全策。”

这两人就像在玩推演接龙,大天尊又接着说道:“烈长缨会在独孤伸沉浸于灵台专心试炼三件神器合一时突然动手,直接侵袭他的灵台化转世界,这是他化自在天修为最大的破绽,若算准了,则独孤伸很难幸免。”

青帝:“可惜她算不准,独孤伸没有首先发难,还算顾忌一点旧情,直到烈长缨出手他才会将之斩落,至于试炼三神器合击,实则是在试探烈长缨,也是在引诱烈长缨。那娘们曾是佛国最妖娆艳丽之明妃,以凡夫之眼观之,有点可惜了。”

大天尊忍不住扑哧一笑:“青帝,你怎会这么说话?”随即一拍额头:“噢,清风仙童在人间已混了不少日子,也学会调笑了,当年在白牡丹的花魁宴上可不是这样。…我问你,若是烈长缨与乔克力相比,谁的姿色更动人?”

青帝一皱眉:“你非要拿这两位天魔来论姿色吗?在我看来,还是乔克力更顺眼一些。”

大天尊含笑落子:“清风仙童,你还是有分别心。”

青帝落子摇头:“随先生,你又在明知故言了,这不叫分别心,非我心有分别,而是她们自有分别。”

说到这里两人同时抬头往天际瞟了一眼,蔚蓝的天空似乎发生了一阵奇异的波动,一片蓝光无声炸裂而开,又似被一片流动的冰寒冻结。一条蓝色的丝带从天空飘落,在空中突然碎成了无数的冰晶状,然后消失于无形。

乔克力被斩,这一场斗法的激烈可想而知。但有青帝与大天尊坐于敬亭山中,芜州百姓竟无一丝察觉,这两人淡然而谈,竟将这一众天魔的结局,不论发生还是未发生,都说的清清楚楚。

青帝沉吟道:“虽说乔克力前业已成终究劫数难逃,但今日在芜州被斩也是我拦路之故。她殒身堕入轮回之后,多少世修行尽消,神识重新洗尽,也算彻底的了结。只是此人修行资质与心性发端未变,若轮回中再入修行门径也难预料,来日若有机缘,我或引渡她一番。”

“你袖口的这根金线很漂亮嘛,哪请的裁缝?”大天尊突然岔开话题来了这么一句。

青帝的眼神有些黯然,叹了一口气道:“此人与乔克力截然不同,却是一样的劫数结局,此刻已不在。”

大天尊追问道:“若轮回中也重遇呢?你缘法断的这般彻底,应该不会想这么多啊?”

青帝:“这些都是虚谈,这盘棋尚未下完,棋局之后的事你我都说不准,此刻毕竟在局中”

“对,差点忘了还在下棋。”大天尊又落了一子,手却放在棋盘上没有提起来。

青帝看着棋盘一皱眉:“烈长缨并非易与之辈,她不是独孤伸的对手必会逃窜,早年在昆仑仙境中有一隐秘洞府,必会逃到那里依托洞天守护法阵自保,而独孤伸也会在昆仑仙境斩之。”

大天尊:“彼时梅振衣就该现身了。”

青帝落下了最后一枚棋子道:“这盘棋局下到了这里,你似乎还能落子,我此刻却只能落这一枚了。”

大天尊一弹指空点棋盘:“我也只能落最后一枚棋子了。”

青帝有些疑惑:“我未看见你落在何处。”

大天尊一笑:“这枚棋子已落在棋盘之外,或化入棋盘之中,你若看不见那就是看不见。”

这句话让青帝怔住了,看这棋盘呈思索状默然良久,忽然抬头道:“我落子到梅振衣现身为止,而你这枚看不见的棋子,也是梅振衣吗?这么做,是否强人所难?你怎知道他肯担当又能担当?”

大天尊微微摇头:“我不知道,只是寄希望于此。”

青帝的眼神有些冷:“听你的意思,已清楚自己的去处,却不清楚梅振衣将会怎样?”

天天尊:“我不勉强谁,机缘至此,他若肯担当又能担当就自然担当。又何苦说我,你把天国圣物封印之眼扔给梅振衣,还附述那样一段话,又是为什么?”

青帝:“我已知梅振衣会自入局中,否则他不会悄悄取走人皇印,他要那个玩艺干什么?”

插叙一段前事,人皇印一直留在东都洛阳宫中。安史之乱中洛阳被安禄山大军占据,后又被梅校大军夺回,宫室崩坏财物遭劫一片兵荒马乱,而人皇印却被梅振衣悄悄取走。这件近乎无用的神器已无人注意,但青帝却知道它的下落。

大天尊有恍然之色:“难怪你会托他修复封印之眼,那等圣物的妙用依附整个天国仙界的造化开辟之功,他对炼器之道若能领悟到这种程度,也就能掌握人皇印真正的玄机了,才有邀集诸天相商之能。你是在考他?也是在试他?”

人皇印这件神器的妙用据说能定人间山河灵枢之序,但使用者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修行至世间法的极致,二是要有真正的人皇身份。自从上古青帝、炎帝、黄帝三位人皇之后,直至武则天之前,从未有人动用过。

传说是这么回事,然而真的是这样吗?从炼器之道来看,这种妙用是无法理解的,一定有别的原因,只是难以看透其中真正的玄妙而已。要想搞明白人皇印究竟是怎样一件法宝?达到“法无可证”的境界,比如大天尊与此时的青帝、法舟、镇元子,自然就可以。

退而求其次的话,若领悟炼器之法的极致,将天下一切法宝的妙用变化了然于心,也可以明白。梅振衣如果能修复封印之眼,就说明他的炼器之道达到了这个境界。

听见大天尊所问,青帝却摇头道:“你错了,我不是考他也不是试他,就是在帮他。”

第334回、多少枯荣相倚盼,何日回山又清风

凡事有得有失,修复天国圣物封印之眼是个苦差事,万一失手彻底损毁,不仅自己极可能受伤,而且也不好向天国交待。但这样的机会是很难得,几乎是数千年来首遇,炼器之道到了一定的程度,是没有通常的修炼方法更进一步的,只能靠机缘。

青帝托梅振衣帮这个忙,同时也看梅振衣自己能否把握这个机缘?若修复如初,也等于帮了梅振衣一个忙,助他修行破关达到炼器之道的极致。

梅振衣如果成功了,就能掌握人皇印真正的妙用,进而能办到一件事。至于能办的是哪件事,人皇印真正的妙用又是什么,青帝与大天尊都没说。至于梅振衣会不会去办,青帝并没有勉强,他仅仅是托梅振衣修复一件圣物而已。

否认了大天尊的疑问,青帝又说道:“梅振衣取走了人皇印,他当然不可能去做人间帝王,我猜他已看出此法宝的一丝端倪,故此取在自己手中,可见已有愿心发端。”

大天尊仍然在问:“你猜?而不是推演、不是观悟?”

青帝一指棋盘:“我落子到此为止,当然没看透,大天尊也未看透吧?”

此时两人的落子已毕,大天尊也盯着棋盘,眨了眨眼睛说道:“梅振衣才是死劫中真正的活眼,不知还会不会有人搅局,又能怎样搅局?这一盘棋可难搅,不比你当初在五观庄时。”

“搅局等于找死,无论是谁!”青帝突然一挥衣袖,别说棋盘,就连棋桌也凭空消失了,只有两只粉青釉茶杯在虚空中漂浮,杯中的茶犹有余温。

“撤桌子送客,我倒是头一回见,时日该到了,我告辞回天庭。”大天尊微笑着起身。

“你真要走了吗?”青帝意味深长的问道。

“是也不是。”大天尊举步下山,答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

“我送你一程,也陪你一道出山。”青帝也起身随大天尊而去。

大天尊若回天庭,随时可以飞升,但自古修行人之间的礼仪,不能在人家道场中随意穿越天刑,以大天尊和青帝的修为似可肆行无忌,但他们还是走下了山。自从善无畏那一笔批落之后,敬亭山的外围掩护法阵已消失,可入山的门径还在,两人走下山径来到山门外,身形一晃正要遁去,忽听背后有人道——

“仙童,你这一去,何日回山?”

回头一看,一袭绿衣的山神绿雪站在山门处眉目如画,她身后是没入竹林深处的蜿蜒小径,整座敬亭的山水神韵仿佛与她一体,似真似幻。以前清风或青帝离山时都是说走就走,绿雪也从未问过一句,小小山神哪能管得了他?

绿雪此时却问青帝何日回山,看神情有些期盼、有些担忧,还有些欲言又止,似乎是下了很大决心才说出这句话,说完话轻轻咬住了下嘴唇。

青帝怔了怔,神情淡然反问道:“山中无岁月,你何故有此一问?”

绿雪微微低下头,声音很轻柔,就像飘荡的山风几细不可闻:“我是此山中的一棵树,四百年前行将枯槁,幸得仙童引菩萨来救,又得天地灵根妙法修行。春风化雨落叶成泥、岁岁枯荣年年新发,在此待仙童回山。”

青帝看着她,银色的长发披拂,白皙接近透明的脸庞上没有一丝血色,两道剑眉微蹙,金色的眼眸不知是冷是暖,也不知在想些什么,良久之后才说道:“敬亭山已是你的敬亭山,我不过借地驻足,这百年来多谢!”

绿雪:“尚无百年,自仙童入山驻足始,至今日你与随先生落子下完那盘棋,一共九十九年,绿雪记得清清楚楚,仙童还未答我方才所问。”这小小山神今天不知为何,非要问青帝何时回山。

青帝轻轻叹道:“我也不知,就像我不清楚那一局棋落子之后的情景。”

绿雪:“但我听见了你对随先生说的话——‘大乱也好,末法也罢,此事了后,我坐于敬亭山中不为所动。’故此问仙童何日回山,你说的话从来没有落空。”

青帝有些诧异:“你居然能听见我们说的话?”

绿雪:“别忘了我是山神,你们在我的山中,但我也只听见了这一句。”

青帝摇了摇头:“你却没听见另一句,我说不知的确就是不知。”言毕转身飘然离山,银丝羽衣渐渐消失在十里桃花道深处。绿雪的眼眸如秋水,一直看着青帝的背影,身形却越来越淡,当青帝消失时,她的身影也在敬亭山门处淡去不见。

日影西行而没,一轮明月现于当空,欲圆犹残。再过三天,就是人间的仲秋节。

青帝从敬亭山离去时,梅振衣也走出了东游谷,他已成功的修复了天国圣物封印之眼,不仅如此,闭关的时间却比修复圣物耗时更长,显然另有所修证。

“你真要去他化自在天吗?”知焰问道。

梅振衣点头:“是的,彼处不比天国与佛国,以你的修行不必去也不可去,我却非去不可,东游谷中若谈心性机缘,也只有提溜转可陪我走一遭。”

提溜转在一旁拍着胸脯道:“姐姐放心好了,有我在,一定能照顾振衣周全。”

知焰看了她一眼:“我不放心的就是你,不怕振衣与人动手斗法会吃亏,但出入他化自在天世界凶险不在于此,而是修行愿心所印证,我怕你所悟有偏。”

梅振衣:“提溜转不走这一趟,也难破关,所以我要带着她,这一去恐怕有大事发生,你我既为道侣,那就合力承担,届时不要让其它弟子参与,你来就行。”

梅振衣要去的“他化自己在天世界”,当然不是诸天魔开辟的孤寂灵台世界,那种地方别人也进不去,而是魔王波旬所开辟的、连接诸天魔孤寂世界的广大外围道场。去那种地方对他而言没什么别的凶险,虽然三神器不在,但他还有拜神鞭、人皇印等法宝,尤其手中还有一印天国圣物封印之眼。

真正的凶险不在于和谁打架,而是出入这个世界的修行印证,梅振衣就是为了印证修行发端才去的,以他的修为也许不会自堕,但提溜转可没有真仙极致的物化之境,这一入一出的灵台感应愿,可能在将来修行中有堕入或证入他化自在天之虞。

知焰与提溜转离开东游谷,边走边用神念交谈,梅振衣详细讲解了他化自在天世界中诸修士的修行所证以及愿心发端,并对提溜转说:“你若进的去,说明修行有所精进,还要出得来,这才算真正破关。”

梅振衣所谓的进的去,指提溜转能够跟随他到达他化自在天世界,寻常仙家根本不愿意去的地方。所谓出的来却不是指人能出来,不论什么仙界能入就能出,而是指修为心境不堕其中,灵台感愿不随之化转。若能做到这一步,提溜转就不仅仅是那个好乱转的成仙小鬼了。

提溜转有些紧张也很高兴,兴奋的说道:“你独独带我去,一定是有把握,你讲解的心法我都悟透了。”

梅振衣:“我有七分把握,剩下的就看你自己了。你私自下界做的那些事惊动了法舟,我以前小看你了,你也小看自己了,你的修为已相当不低。但你的心性以及修行路途与东游谷中往来的其它仙家都不太一样,需要这一番历练印证。你曾得到明月仙童的诸多提点,对‘不染’二字应深有体会,所以我才会带你走一遭。”

若拿提溜转与明月仙童比较,这两人自然是天差地远。提溜转就喜欢到处乱转,打听各种八卦好管闲事,哪怕成了仙也一样。但有一点,自从她修行有成之后,从来没有因为乱七八糟的各种闲事乱了自己的心境,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一点都没变过,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难得的“不染”。

只是她修行还是有所偏差,所以梅振衣才会传她印证心法,带着这小鬼去他化自在天世界出入一番。说着话梅振衣一挥衣袖,天庭道场中仿佛出现了一片无穷无尽的虚空入口,两人的身形消失在原地。

在无边玄妙方广世界中不知穿行了多久多远,也许根本就没有时间空间可言,只有心念指引,梅振衣又一挥衣袖,出现在另一片奇异的天地中。

以广大神通放眼望去,这一片天地山河可谓乱七八糟,也可以说是多姿多彩。有开满野花的山野草甸,宛如人间西海边的大草原;还有瘴气四溢的莽莽丛林,宛如人间花溪谷以南的苗寨深山;有黑烟弥漫的愁云深涧,宛如幽暗的冤魂世界。

梅振衣立足之地是一片黄土坡,方圆数十里几乎寸草不生,不远处立着一块硕大的石碑,上面刻着五个大字——自在天世界,大字上面还横书的两个小字——波旬。

世间法不过出神入化,这句话应怎么理解?有些大神通境界在人间是无法施展的,比如眼前这块碑,其实它上面刻的不是任何一种文字,而是随观者的见知化转,你最想看什么字上面就显示什么字。如果是不识字的妖仙,看见这道碑自然就能感受到一种神念,告之是什么意思。

碑文上带着仙家妙语声闻,讲述了这片世界的来历,这种碑在人间是刻不出来的。梅振衣第一眼所见是工整有力的褚体楷书,随即也看出了这块碑的玄妙,不禁赞道:“就这一块碑,也能看出魔王波旬的好手段,大神通境界不在我所遇众金仙之下,提溜转,你来仔细看看!…嗯,提溜转,你在哪?快出来!”

“我在这儿,刚才有些紧张,不由自主就潜行了。”一阵阴风从那块碑的后面飘出,化为提溜转的身形。

梅振衣低声喝了两个字:“衣服!”

提溜转一低头,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光着身子,娇嫩的身躯一丝不怪,赶紧一转身化出一身衣裙,红着脸低头道:“幸亏没别人看见,这地方不熟,方才有些慌乱。”

梅振衣:“我第一次飞升天庭时,也出过这种岔子,但你来往无边玄妙方广世界多时,今天还会这样,可见灵台恍惚宛若初证。”

提溜转双臂抱胸一缩肩:“知道了。”很难直接形容进入这片世界须印证何种愿心发端,从提溜转的反应或可看出一丝端倪。

梅振衣一挥衣袖道:“既然来了,就可以走了,我们回去罢。”

他倒是干脆,来了就走,本意就是印证如何出入他化自在天世界,至此目的已经达到,并不想在这里做什么事。提溜转却说道:“刚落脚就走吗?四处看看行不行?”

梅振衣笑了笑:“以你的脾气,好不容易来到这个地方,不打探点什么就回去确实不甘心,那我们就四处看看吧,反正还有些时间。”

两人漫无目的朝前走去,绕过石碑行往山野深处,四下见不到一个人。这片世界十分广漠,各修士择地散居,如果不是刻意拜访就这么漫步的话,看见一个人还真不容易。两人走过一座大山,这座山上的树木奇形怪状,每一棵树上面各种形状的叶子都有,树枝上还布满了尖刺。

一靠近山脚,梅振衣的无碍缘觉就感应到了这里有人以法力布下了阵势,并不是守护或迷踪法阵,也不是洞天结界,只要有人一进入这片“领地”,就会扰动布阵者。梅振衣感应到了这个法阵,神识中也听见了滚滚如闷雷之声从山顶传来。

他暗语道:“此山是一处道场,主人未凿建洞天结界,却暗布法阵警戒,看来不喜人打扰。提溜转,你莫要惊动他。”

“这法阵虽隐蔽,在我看来也平常,以我的潜行术不会惊动,去看看那声音是怎么回事?”提溜转说话间已经一溜烟化为无形飘上了山。

梅振衣刚想喝止,提溜转已经去了,过了片刻功夫就飘了回来,以无语观音术笑道:“山上有一头肥牛在睡大觉,好肥呀,肚皮迭了六层褶子。呼噜声惊天动地,就如滚雷一般。”

“提溜转,你可知这头牛的名号与修行?”梅振衣突然问了一句很奇怪的话。

第335回、孤木山庄拂丝柳,愁云涧里闻鬼哭

提溜转摇了摇头道:“我不知道。”

梅振衣一指这座山:“你能出入这法阵不惊动那斗牛,修为也算相当了得,但你尚未得无碍缘觉,那头牛的鼾声带着神念,并未掩饰自己的灵台,若有捉风尾之术,能知道他在说什么。”

仙家妙语声闻中告诉提溜转,那头肥牛的法号颇为奇特,叫“牛牛的六层肚皮”,一边打呼噜一边还在“说话”。此牛看上去很懒,所修却是梦入灵台之功,因此不愿被打扰,它曾经胆子很小,受到点惊扰就逃跑,此山的警戒“法阵”是它的天生特异神通。

因为胆小,它曾被自己的弟弟骂醒过很多次,成仙后来到了自在天世界,在此山布下法阵睡大觉,扬言谁要是擅闯山中惊扰了它,它就跟谁拼命决不后退,反正不会再逃跑。

提溜转直眨眼:“他的呼噜声你能听明白,但以我的修行并不清楚,若是不小心闯入此山打扰了它睡觉,它也要和我拼命?”

梅振衣苦笑道:“它自认为已经打了招呼,别人能不能听明白是别人的事,要不这里为何叫自在天世界呢?”

提溜转:“它的弟弟又是谁呢?”

梅振衣:“呼噜声中可没说,但我听悟空尊者提起过,当然也是一斗牛,自封平天大圣牛魔王,原先也有他化自在天修为,曾在此地兴风作浪聚啸山林。”

提溜转扑哧一笑:“波旬是魔王,它也自称牛魔王?”

梅振衣也笑:“是啊,后来牛魔王被波旬赶下了界做妖王,还与心猿悟空有结交,又在玄奘西行路上被观自在菩萨点化,出离他化自在天修证各乘天果位,如今已在佛国,但他这位老哥还在此地睡大觉。”

提溜转的疑问很多,又问道:“这位牛魔王的大哥,也有他化自在天世界修为吗?”

梅振衣摇头:“它没有,这里只是波旬开辟的自在天世界,诸修士大多欲修证他化自在天成就,真正的他化自在天魔很少看到,除非有事行走至此。这位牛牛的六层肚皮真动手的话,不是你的对手,它也只能欺负听不懂它的鼾声、也识不破他的法阵者。”

这里是魔王波旬开辟的自在天世界,驻足其中的修士绝大多数并无他化自在天成就,飞升之后被愿心接引,或者从别处仙界而来。而独孤伸那种天魔一般都有自己的孤僻灵台世界,依附于佛国也与自在天世界相连,不必长期在此外围道场驻足行走。

“往前看看,回头再理会这座山。”梅振衣吩咐道。

两人前行百里,来到一道幽深的峡谷前,山壁上歪歪扭扭的写着三个字“愁云涧”。提溜转突然一转身道:“此地应有修士隐居,我能察觉到那种神气波动,感觉竟十分熟悉,应是鬼修之法。”

梅振衣微微一笑:“世间道法万千之门,阴神成仙者虽罕见,但也不止你一位。”

提溜转在峡谷前转来转去问道:“我们进去吗?”

梅振衣:“这里没有洞天结界,也没有写牌子不让人进,你想进,我们就进去呗。”

提溜转隐去身形潜行而入,梅振衣跟在后面走进峡谷,刚开始没有什么异状,渐渐走到最深处,两旁都是青黛色的峭壁。周围忽然暗了下来,一片哭声传来,四面八方无处不在,似极远又似飘忽在耳边。

这哭声颇为奇异,抑扬顿挫就像一曲乐章,侵入灵台中,直让人忍不住落泪随之而歌,种种悔恨、幽怨、哀伤之感一齐袭来,却不是自己所经历的,也不知从哪冒出来的。

哭来哭去,梅振衣仍不动声色飘然前行,就似没有听见。提溜转却突然现出身形来叫道:“那位鬼兄弟,别哭了行不行,差点把我都弄哭了。”

“咦?终于见到与我一样鬼修飞升的人啦!你叫什么名字,为什么不哭?”一阵阴风吹来,风中有个朦胧的人影在说话,听语意应是惊喜,可语气仍然在哭,哭的比唱的还好听,但也瘆人的要命。

“我叫提溜转,我为什么要哭?”

那鬼物在阴风中又哭唱开了:“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尸无骸,守法朝朝多忧梦,强梁夜夜欢筵开,曾到西天问我佛,佛说世事我无奈…。”

梅振衣开口喝道:“不会好好说话吗?你真去佛国灵山见过佛心舍利吗?你叫什么名字,为何这样哭?听你的哭声,曲调应是人间广陵一带的挽歌。”

那鬼物还真不会好好说话,又以哭唱声答道:“未去灵山,去了又怎样?长歌当哭,我叫爱哭的鬼鬼…”

此鬼“生”前姓周,是广陵一带的大富商,也是当地著名的“周大善人”,曾修桥补路、舍粥施药行善无数。南朝乱世有豪强闻其名,上门索兵马捐未得,夜间一伙蒙面人悄然而至把他杀了,家中财物也被洗劫一空。

提溜转插话道:“你是这么死的,那又怎能以阴神之身修行呢?”

爱哭的鬼鬼:“我被挽歌声唤醒,已然成鬼,原来十里八乡万人送葬、沿途哭唱。我一生见笑脸无数,然而却觉得这哭唱声才是人间至真至善至美之音,你们不觉得吗?”

提溜转:“听你刚才唱的歌,什么‘强梁夜夜欢筵开’,难道只见过贼吃肉没见过贼挨揍吗?杀你的人现在何处,你又是怎样修行发端?”

爱哭的鬼鬼犹在哭唱:“杀我的人?数百年前早归尘土,轮回中挣扎去了。”

梅振衣突然插了一句:“是被你哭死的吧?”

爱哭的鬼鬼一怔,哭唱声抽搭了一下:“你怎么知道的?我到他们那儿夜夜长哭,数年间这些人个个寝食不安惊悸而亡。乡民闻此异事,立祠供奉于我,始得人间香火愿力修行。”

提溜转:“你不是坏人,但说话也太费劲了,明明一句仙家妙语声闻能说清楚,偏偏绕到现在!你如今已超脱轮回,为何跑到自在天世界中这般哭法?”

爱哭的鬼鬼哭唱声突然婉转高亢起来:“你们不觉得天上人间,只有这挽歌声才真音吗?我的愿心,就是要开辟一个充满哭声的世界。我在此驻足修行,要让所有过路者闻歌而哭,你们为什么不呢?”

提溜转:“我们不哭,你又怎样?”

爱哭的鬼鬼愣住了,阴风中只有哭声没有话语,过了良久才哭道:“你们没哭,说明我修行还不到家,得继续修炼。”

梅振衣本想什么,然而又没说,对提溜转道:“先让这位鬼兄继续哭吧,我们朝前走。”

走出幽怨阴森的愁云涧,放眼是一片大草原,远处有几座连绵的山丘,长满了青翠的柳树。清风徐来,近处草浪荡漾,远望垂柳飘扬,真有仙灵气象。

提溜转感慨道:“自在天世界中,竟有这种好去处?那边垂柳山上有洞天结界,走了这么远,终于看见真正的仙家洞府了。”

梅振衣笑道:“飞升此地的修士,也未必是坏人,修行有成亦有偏执,是善是恶,只观其所行,有些人是说不清的,但你须看透才行。…走,去那边看看。”

前方的草丛中有一块大石头,上面蹲着一只猎豹大小的白兔,正在“吭哧吭哧”磨两枚尖利的啮齿,看见两人走来,抬头口吐人言道:“你们是大灰狼吗?”

梅振衣拱手道:“我叫吕纯阳,她叫何贤故,我们不是大灰狼。”

“我看你们也不像。”白兔又低下头继续磨牙,石头上有火星迸出,发出令人牙酸的声音。

提溜转好奇的问道:“兔仙,你叫什么名字,为何要这么问呢?”

兔子又抬头,瞪着红眼睛道:“我叫无辜的小白,我的愿心就是开辟一个小白兔吃大灰狼的世界,可惜修行至今尚未证入他化自在天境界。”

提溜转:“那,那,那您就继续磨牙罢,我们不打扰了。”

两人绕过大石继续前行,提溜转偷笑道:“要是张妖王永均来了,那兔仙定不能让他过去。”

梅振衣摇头:“张妖王不会来这个地方,当年龙空山诸妖王中莫谈青牛,余者以徐妖王悟性最佳,心性最好的却是张妖王。他就算来了,也不会说自己是大灰狼。”

提溜转思索道:“若谈‘他化自在天’修为,爱哭的鬼鬼有可能证入,而无辜的小白修行却难有精进,那两颗牙继续磨下去,迟早再堕轮回。”

“不是迟早,几乎就在眼前。”梅振衣扭头看着提溜转,眼神中有赞赏之意,又说道:“你能说出这样一番通明断语,说明心境已入,修为差不多了。”

提溜转一撇嘴:“我所证可不是他化自在天,而是你所说的真仙物化之境。”

梅振衣嘴角微微上挑,似笑非笑道:“是吗?先往前走,回头方知。”

提溜转突然意识到什么,盯着梅振衣问道:“你这番闭关而出,语多玄妙,显然修为更进,难道已有金仙成就?”

梅振衣淡淡道:“发愿已有所勘,尚未求证,不瞒你说,我此刻正行走在化形天劫中,尚未历尽。”

提溜转吃了一惊,下意识挽住了梅振衣的手臂,不无担忧的说道:“你正在历劫,还到这里来乱跑?”

梅振衣:“化形天劫须在见证中求,行走坐卧实无分别,以我的愿心而言,还真得来这里一趟,你就不要多问多说了。”

说话间已来到草原尽头的山峦脚下,这片山中清一色全是柳树,就连树荫下也不见一根杂草。枝枝如新发,叶叶初吐嫩,清风在山间飘荡,万千垂下的柳枝仿佛碧绿丝绦汇成的海洋。

提溜转一皱眉:“此处凿建了洞天结界,不得主人邀请不便擅入,我们还是绕道吧。”

话音未落,只听山中有人以神念传音:“雅客远来,有失远迎,请到山中用一杯柳叶茶。”此神念之声随风传来,清灵纯正不带半点邪意。随着话语柳丝分卷光影移转,露出了洞天门户,柳木坊门上写着“孤木山庄”四个字,后面是一条小径。

“山中是一位柳树精,他请我们进去做客。”梅振衣暗语道。

提溜转有些疑惑:“看此福地仙灵气象宛若天庭,他为何会在自在天世界中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