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我们吃完饭过去,晚上我们还想上医院那卖包子呢!”林桂秀知道自己没说清,忙解释。

“行了,就这么说定了,你不吃三哥和孩子还得吃呢。我得走了,我同学着急了。”方颖轩朝林国祥点了点头,摸了摸林峰的小脑袋,朝远处的同学跑去。

“你家亲戚?你家还有农村的亲戚呢?”一个看起来吊儿郎当的男生不耐烦的问。

“我爸我妈下乡时认的哥哥家的孩子。”方颖轩解释了一句,问另一个男生,“你不去你姥爷那吃?”

“不去。”那个男生绝对的惜字成金,冷着脸道:“快点吧,我饿死了。”

“先尝尝包子。”方颖轩拿出包子,递给二人。

三人就这么一人咬着一个包子,在那些同学目光的洗礼下大摇大摆的走了。

第四十六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林想并没注意到方颖轩那边发生的事,和小姑收了摊回到家里。

吃完午饭,林想帮着小姑收拾完,摸了摸仍然烫人的热炕,说:“小姑,这炕上没法躺,要不你上前院奶奶家休息一下吧!这从早上忙到现在,都没坐一会,别再累着了。”

林桂秀很欣慰这孩子的体贴,“没事,我坐凳子上也一样。”

林想招呼正在玩的林峰好好洗漱了一番,换了件干净点的衣服,问:“累不累,要不,先歇会再去。”

林峰焦急的转来转去,摇头道,“我不累,姐姐,我们快点去吧!”

“等一会,等原原上学了咱再去。那个奶奶中午也得午休,去早了打扰人家午睡不好。”

高原觉得这姐弟两个有秘密瞒着自己,他心里很不舒服,瞪着大眼睛问母亲:“妈妈,他们要去哪?”

“有一个老奶奶愿意教你姐姐和你哥功课,他们要去看看。”说完看到林想在厨房里转悠,林峰在院子里转悠,林桂秀皱眉道:“你俩别转了,等一会我跟你们一块去,这不去大人哪行,一点诚意都没有。”

“小姑,咱们不能空着手去吧!”林想在厨房是想看看有没有能带的,可除了包子还真啥都没有,不禁有些发愁,“要不,我做点吃的咱们带着。”

“你会做啥?”林桂秀没好气的道:“咱们先去看看,要真行,咱再买点东西是那个意思。我估摸着,老太太是看你们姐弟俩可怜才想收你们的,先看着吧,别买了东西到那人家又反悔了。”

林想嘟了嘟嘴,暗自道:我会做的可多了,比你可强多了。

可惜,有些本事现在不是使出来的时候。

等高原上学以后,林桂秀也换了身衣服,又整了整林峰的衣襟,“该剃头了,正好明天你弟弟也放假了,到时候一块给你们剃。”看着林想那已经略微长长的头发,满意的点点头,“小姑娘孩嘛,就得有个小姑娘孩的样,过些天热点了,这头发也能扎起来了。”

林想听得直流瀑布汗,小姑那手艺给小峰剃头,怎么听着这么不靠谱呢!

林桂秀一眼看到她半张着嘴的样子,拍了她一下,“傻站着干嘛,刚才不是着急走呢!”

林想决定不跟小姑一般见识,她现是肯定是累傻了。

“老三,你一会把那菜剁了,等我回来包赶趟。”这是安排上晚上的任务了,林想觉得他们有点太忙叨,这要是以后上了学,小姑和老爸、三叔肯定忙不过来,实在不行,就得考虑雇人了。

想到这,林想暗自嗤笑,现在想这事有点早,钱还没挣上呢,就想到了雇人的事,还是先顾着眼前再说吧。

医院住院部406病房,心脑血管科。

林想敲响了病房的门。

“请进。”伴随着说话声,门从里面打开了,接着门里和门外同时响起了“是你?”

女青年打开门,“快点进来,原来我妈说的孩子就是你们姐弟啊!这可真是巧了。”

林想也觉得巧,这个阿姨就是早上花了一块钱买咸菜的女人。“阿姨,黄奶奶在吗?”

“在在,我妈刚还叨叨呢,说这姐弟是不是不来了。你们可真是不抗叨咕,说曹操,曹操就到。”她笑着把人让进来。

这间病房只有两张床,其中一张躺着一个老人,中午买包子的老奶奶坐在另一张床上,看到他们进来,站了起来,冲着林峰招了招手,“过来孩子,这就是你的姐姐?真漂亮的小女孩!”

林想忙拉了林峰朝老太太行礼,“黄奶奶好,爷爷好!”也不管老头看不看他们,先行礼再说。

林桂秀有些局促的跟在后面,这时候她的表现还不如两个孩子自然、大方,“黄老师,打扰您了。”

这病房一看就是高档病房,她的心里更是有些忐忑,暗自埋怨自己莽撞了。她不好意思的道:“这两个孩子一听您肯教他们,立刻吵吵着要来,这也太打扰您了,怎么好意思呢!”

“没事,我看这两个孩子挺听话的,要不然太淘气的我也教不了。”黄奶奶招呼她坐下,“坐下,别客气,我看看他们的底子怎么样?”

之前开门的女青年拉着林桂秀坐到一旁的沙发上,“坐吧,别客气,我妈也是看这两个孩子喜欢,不过能不能教长还两说。我爸身体不好,怕吵,也离不了人,要是实在教不了,你们也别报怨就行。”

“那哪能。黄老师肯教,那就是这两个孩子的福份,就是教一天,指导一下,那也是黄老师的好心,我们哪能不知道好歹。”林桂秀是真心的感谢,她是一个惜福的人,所以才会跟婆家、跟小姑家处得很好。

叶梓清笑着点头,她也是预防万一,先把话说了,万一那两个孩子品质不行,母亲就不能继续教下去,怕家长是不晓事的,胡乱纠缠。

林想暗暗观察着病房内的老人,一看就是离休老干部,因为生病而脸色不好看,微垂着眼脸,好像在闭目思考。

黄奶奶没有给他们介绍的意思,林想他们也不问。

“你们先自我介绍一下吧,然后拿出书来我看看,在家自学到什么程度了?”黄老师态度很和蔼,一点没有校长的架子。

林想竭力做出一副小孩子的表情,很认真的道:“我叫林想,今年十一岁,目前还没上学。”

说完话自己都觉得很泄气,这里都说虚岁,周岁她也已经十岁了,大部分孩子像她这么大都上四、五年级了,可她呢,还在学校外徘徊。

“我叫林峰,今年十岁。我们一年级的课程都学完了。”林峰声音很响亮的回答,并且拿出二年级的数学和语文书,眼巴巴的看着老人。

林想示意林峰说话时声音小一些,“爷爷在休息,小点声说话。”

林峰伸伸舌头,不好意思的缩了缩脖子,小声的道:“对不起。”

黄老师笑着瞅了一眼林想,这个姐姐一看就是鬼灵精的,倒是弟弟,虽然有些小聪明,但还是蛮憨厚的。

她怜惜他们姐弟,就是因为林峰的那句:“父母离婚了。”这让她想起了自己的外孙子。

她摸了摸林峰的头,“没事,爷爷睡醒了,大声说话没关系。”

她考了些一年级的基础知识,发现这二人记得很扎实,而且姐姐明显会的更多,弟弟学到这程度,姐姐的功劳很大。而且两个孩子不骄不躁,学习态度很认真,她不由的感叹: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对比一下自家的孩子,这身世可以说很像,可是自家的条件好,孩子反而不好好学习。

想起自家外孙的学习,黄老师不由一阵头疼。

她教了一辈子书,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可用一句俗语来讲,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

唯一管不了的就是这个自小叛逆的外孙的学习。

她叹了口气,林峰正在读课文,听到她叹气忙紧张的问:“黄奶奶,我读得不好吗?”

孩子的眼神那么热切,带着期盼的看着她,黄立新的心软了,“从明天开始,你们每天上午、下午各抽出两个小时,我教你们。”

林想高兴得差点蹦起来,她拉着林峰鞠躬,“老师好,谢谢老师。”

“还是叫我黄奶奶吧!”黄立新亲切的一手拉一个孩子,“你们好好学,可不要给奶奶我丢脸噢!”

第四十七章、挑理

林桂秀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带着孩子去了医院,没想到得到意外惊喜。

“黄老师,真是太谢谢您了。只是,这一天四个小时,您太累了吧,而且,也太耽误大叔的休息。”林桂秀带着几分不安问,“还有这费用您看?”

林想暗自撇嘴,人家主动要教他们,哪里会收什么费用,这年代当地可没什么补习班、辅导班和小饭桌一说。

不过,她也明白小姑的心思,作为被教的一方当然要主动提起,这不是费用的问题,而是态度的问题。

“不用,我也是跟这两个孩子有缘。不过,我话先说下,我先教他们几天,要是行,我接着往下教,要是不合我的意,那什么也不用说了,别到时候你们不愿意,那我不如不教。”老人一辈子什么样的人没见过,虽然认为看人很准,不会出现这样的事,可有话说到明面,比过后被抱怨强。

“不会不会,不管您教他们多久,都是他们的老师。我们也不是那不知好歹的人。黄老师,您这不收费,还耽误您这么长的时间,我们也过意不去。要不这样吧,反正大叔在这住院,你们也是要买饭吃的,这一天三餐,我们包了,您就不用出去买了。您看这样成吗?”林桂秀牢记父亲说过的话,尽量不欠人情。

而今这人情欠大了,她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表示心里的感谢。

“你不会是让我妈他们一天三顿吃包子吧!”林梓清笑着开玩笑。

黄立新拍了小女儿一下,“去,别胡说,人家在当真了。”然后笑着问,“你是他们的小姑?你家在这附近住?”

“是,我在西头那片平房区住。今天我们是第一天出来卖包子,本来是想试试的,没想到生意还不错。以后,我们不仅卖包子,还准备经营盒饭。不过,给您和叔叔准备的饭菜,我会单做的。”林桂秀很诚意的解释道:“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我们也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您就同意吧,让我们也尽尽心。”

黄立新想了下同意了,“不过说好了,我们年纪大了,老头子现在住院,那些油腻的东西就算了。”

“奶奶,我知道,不要过油过咸,是吧?”林想想尽快跟老人处好关系,她觉得前世的一些知识应该可以用上了。

“对,这孩子就是聪明,一点就透。”林梓清很喜欢林想,捏了捏她的小脸,在她苦兮兮的表情中哈哈大笑着松了手。

林想真的想大叫,“不要再捏我的脸了!”

这两天已经被好几个人捏脸了,还好都是女人,要不然算不算**呢?

林想有些纠结。

三个人约好了第二天上课的时间,林想跟老师说好,以后她每天下午上课,上午的课就不上了,她还要帮小姑包包子呢!

经过初步了解,黄奶奶对这两个孩子很满意,“这两个孩子要是好好学,上大学肯定没问题。特别是林想,学东西快,记忆扎实,看来,明天开始你们的进度可以拉开了。”

经过市场的时候,林桂秀去附近粮店买了点杂粮,黄老师说了,他们晚上就吃粥。

林想又买了干豆腐,准备回去给老人做点炝拌菜,总比吃咸菜好些。

晚饭做的早,给老人做的是二米粥放了几个大枣,加上小花卷、小包子,炝拌干豆腐和咸黄瓜泡得淡了以后炒肉丝。又跟早上一样,蒸了两大锅包子,林国祥带着两个孩子送到了医院,他在楼下卖包子,两个孩子上楼去送饭。

他们卖的很快,回家时小姑夫刚刚到家,“卖的怎么样?”

他的表情好似很平淡,可声音微微有些急,透露出了他焦急的心情。

今天车队里又传起了下岗的风声,虽然一时半会轮不到他,可他总感觉自己像待宰的肥猪,就等着脖了上的那把刀落下来。

这种随时随地等着落刀的感觉真特么的太难受了!

他要是下岗了,这一家子老少难道要吃老人的不成?

所以,对于媳妇的选择他是举手一百二十个赞同。

做包子卖盒饭,能有多大的本钱?

除了材料钱,就是些锅碗桶之类的钱,那才多少?

要是做别的买卖,他们一没资金二没经验,也不敢往里投入。可干这个不一样,林桂秀的手艺那是连那们车队长成天下馆子的人都说好的。

这一天,他的心里七上八下的,就担心这包子不好卖。

下了班,他骑上自行车就往家来,就是想知道,这生意到底能干不能干?

林桂秀脸上绷不住的笑容,眉角眼梢都散发着喜气,“都卖出去了。一天三次,卖了八锅包子,四锅粥。”

高庆仁嘴巴微张,说不出是惊的还是喜的。

林想知道前世小姑夫并没有下岗,后来还开起了公交大客车,挣的是辛苦钱。

她对小姑夫很有好感,若没有小姑夫的支持,前世小姑也不可能那么明着照顾自己。

有了家的女人做事情多少都要顾及家人的感受。

“小姑夫,哈喇子要流出来了。”林想打趣道,“是不是很自豪,我小姑这么能干!”

高庆仁闭上嘴,弹了林想脑门一下,“去,那是我媳妇能干,跟你小姑有什么关系?”

高庆仁难得的开起了玩笑。

被人夸奖的感觉很好,林桂秀笑得眉眼弯弯的,这一刻的她,好像二十岁,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高庆仁呆了一瞬,一转头看到林想捂着嘴偷笑,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问,“卖了多少钱?本钱多少?有没有数?”

说到正事,大家都恢复了正常,林桂秀摇头,“晚上卖的还没算,不过早上加中午的也得纯利八九十块吧。正好你回来了,饭在锅里热着,我和老三领孩子上小姑家去。中午碰到颖轩了,非得让过去吃,我琢磨着不去不好,就答应了。”

林桂秀说着就指挥着几个人往外走,刚出了院子就看到高爷爷过来了:“咳,老四家的呀,要出去啊?吃了没有,你妈叫老四呢!”

“我们上我小姑家去。庆仁搁屋呢,庆仁,庆仁,咱爸招呼你。”林桂秀解释了一句然后扯着嗓子喊起来。

高庆仁忙应了往院外走。

林想看小姑的脸色有些不好看,扯了看她的胳膊,“小姑,你怎么了,是不是累着了?”

这一天下来,是很累人的。

“我没事。”林桂秀勉强扯出一个笑容,回头看了一眼。

当然,啥也没看见。

“他爷爷奶奶有啥事呢?”她低声自言自语。

“小姑,是不是他们不愿意让你做生意呀?”这很有可能,这年代,有工作的人是瞧不起做生意的小商贩的。何况是他们这种卖包子的小贩。

林桂秀脸色有些不好看,虽然一开始她就考虑到了这个可能,但毕竟没开始正式卖,她也就打着能推一天是一天的原则,没过去打招呼。

估计,是前院挑理了。

第四十八章、作客

她猜的不错,前院高奶奶眉毛竖着,单手掐腰,正指着儿子恨铁不成钢的数落着。

“她去卖包子,那是咱们这样的家庭应该干的吗?丢不丢人?我听隔壁老张家说我都没脸见人了…”老伴好歹退休的时候是国营工厂的副厂长,四个儿子有一个是老师,一个是车间主任,还有一个是车队的队长。

“行了,你的反应也太过了,不就是卖包子吗?凭自己的本事挣钱,有啥丢人的。那老张家媳妇就是个爱嚼舌根的,她说啥你就当她放屁不就得了。”高爷爷倒是没有高庆仁认为的那么顽固不化,他经得多了,反而看得开。这事虽然有点丢面子,可不偷不抢,也没啥不好,还能贴补点家用。

“妈,我爸说的对,老张家那媳妇的话你也能听?那是个就看不得别人的好的人,她要说话,咱们得上江南去听。”要说住平房还有一点不好,这谁家有啥事,保准一传十、十传百的,没多大一会这一片就都知道了。

“那也不是老张家媳妇自己说这事,还有你二嫂,挑理了,嫌你们蒸包子没给她送去,说是去挣钱也没带她一个。”

“这事呀,我爸不招呼我,我也要过来跟你们说。妈,借我五十块钱吧,我准备租个房子,和我大舅哥、小舅子一块卖包子、卖盒饭。这院子太小了,每天蒸的那点不够卖。”

老太太有点没反应过来。

啥?

她这正骂着呢,这小子反倒说起借钱的事,还要租房子?

“你疯了?这多丢人啊,你还真要让桂秀干这个?”

“有啥丢人的。挣了钱就没人说这话了。”高庆仁凑近母亲身边,“妈,你知道今天桂秀卖了多钱吗?你猜都猜不到。”

“多少钱?那能卖几个钱呀?”老太太不屑的道,倒是把刚才的话茬撂下了。

“嘿嘿,妈,你老人家肯定猜不到,这一天差不多就是这个数。”高庆仁留了个心眼,他只有一个妈,可妈不只他一个儿子。

何况,这生意现在算三家合伙,不能都露了底。

“啥玩意?这一天就能挣五六十?你不是唬弄我呢?这几天不就赶上你一个月的工资了吗?”老太太有些不相信,声音尖锐了起来,是被老儿子说的数目吓的。

高庆仁心说我这可少说了一半呢,这要说多了,老妈一激动,还不得高血压之类的病?

老太太不吱声了。

这四个儿子就数老儿子条件不好,这些年她没少帮衬。

眼瞅着孩子越来越大,这钱也越来越毛,越来越不够花。

对比儿子能过上好日子,这面子就不算啥事了。

不过,她还是瞅了眼老伴。

高爷爷一看就明白她是啥意思。

这是服软了,可嘴上不好意思说。

他这时候就起了调节的作用了。

“要这么说,这买卖倒是能干。不过,干这个可不能误了给你们爷俩做饭。”老头想起来了当时儿子可是说帮着小舅子干的的,皱着眉头问,“这咋算的,早上不是说算你小舅子的买卖吗?”

高庆仁一看二老这样就知道他们是同意了,解释道:“之前也不知道这买卖行不行,林想那孩子聪明,非说能干,怕我们不放心,就说先试试,反正卖不了自家吃也不能赔。”

“这一天下来生意不错,虽然累点,忙活点,可钱也不少挣,关键是本钱小。只是我们这院子太小,我就想租个房子,和我小舅子合伙,要不桂秀一个也忙不开。再说了,这事可是我大舅哥家的林想提议的,也是他们出力卖的。”

虽然还没和媳妇商量,但他也明白,这林国祥和林想出的主意,出着力,人家图啥呀,肯定是想做点小买卖。

这样也好,省得媳妇因为娘家条件不好受几个嫂子的闲气。

“哎呀,老四呀,这买卖这么好,你咋不想着二嫂呢,这关健时刻看出来了,老四还是向着丈母娘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