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 数重拳击中她的心脏,她瘫软在他榻前。没有了母亲,刚刚认回的父亲又走远了,从现在起她是真正的孤儿,再也没有依仗了。她后悔不已,在他还活着的时候她麻 木,没有想过去爱他。如今他死了,她才记起四岁前坐在他臂弯、骑在他肩头的岁月。可是来不及了,他走了,走得这样莫名其妙。

她要追究,回身呵斥医官,“大王是因何丧命,快说!”

医官打了个颤,拱手道:“卑职细细查验过,大王身上无任何外伤,指甲、眼睑、舌苔均无异样,且表情安详,四肢舒展,可见临终没有经历痛苦,当属寿终正寝。”

寿终正寝,四十多岁的人怎么能算寿终正寝,一定有内情!她站起来,无头苍蝇一样打转,“他昨夜还好好的,与我说了好多话,那时分明健朗得很,怎么会突然走了?”她抬头四顾,“国师呢?国师在哪里?”

昙奴上来搀扶她,“已经派人去请了,你不要着急。”

可是她的悲伤,在某些人眼里却是十足的演戏。定王共六子,有辰河那样如珠如玉的存在,当然也不乏榆木脑袋的莽夫,比如四兄等持。

莲灯的认祖归宗一直让他心存疑虑,那时父亲很高兴,他也没什么可说的。现在父亲突然不明不白地死了,在他看来祸根可能就在这来历可疑的妹妹身上。

“当 初是谁进府刺杀阿耶,兄弟们可还记得?”他上前一步,蹭地抽出佩剑抵在她胸前,“阿耶一片拳拳爱女之心,我料他没想到会落得今天这样下场。你既然从一开始 就心怀不轨,难道阿耶认了你,就能化解十年来的怨恨么?你一心要杀他为母报仇,昨夜最后一个与他见面的也是你,你的嫌疑最大,少在这里惺惺作态!不单你, 还有你那情郎,甚至包括碎叶城里的辰河。你们串通一气蓄意谋害阿耶,欲借蔡都护不在之时趁机控制军中大权,我说得可对?”

他们兄妹反目,这个时候只会造成混乱。大兄照业低声呵斥:“四郎,阿耶跟前不得造次。”

等持仰头苦笑起来,眼泪顺着眼角长流,“阿耶已经死了,表面没有伤痕,焉知他的五脏六腑是否完好。正值壮年的武将,会不声不响地睡死过去,你们相信吗?阿耶平时连伤风咳嗽都没有,为什么现在成了这样?一定是有内贼,还是阿耶最信任的人,你们说,除了她还有谁!”

莲灯又悲又气,哽得说不出话来。半晌才道:“阿兄不要因为阿耶不在了就欺负我,我对阿耶的心,和你们每个人一样!”

“我欺负你?”等持把剑又抵近了两分,“你昨晚的行动可有人为你作证?”

晚上除了睡觉还能干什么?让她找人作证,简直就是无理取闹。她反唇相讥,“那么阿兄呢?你昨夜做了什么,有没有人为你作证?你失去阿耶,我也失去阿耶,为什么我还要遭受你这样无端的猜测?阿兄不要欺人太甚,否则我就不客气了。”

等持依旧不肯善罢甘休,她受够了他的刀剑相向,运足内力一震,将他手里的剑震得四分五裂。

剑拔弩张的节骨眼上,帐里的将领忽然安静下来,左右分作两班,让出了中间的一条通道。国师打帘匆匆而来,进门即吩咐:“不得将消息散播出去,谁敢动摇军心,格杀勿论!”

莲灯见他来,像见到了救星,“我阿耶还有救吗?国师神通广大,求你救救他。”

他望了她一眼,卷起袖子探定王的百会、膻中、商曲,越探脸色越冷。莲灯提心吊胆追问:“可还有转圜?”

他直起身,慢慢放下了袖子,“时间太长了,尸僵过了胸,已经回天乏术了。”

国师的出现原本还给人留有一线希望,可当他宣布结果,无疑是天塌地陷的灾难。所有人都没了头绪,只听定王旧部们低低啜泣起来,谁也没想到宏图霸业转眼成空。定王薨逝,十三万人群龙无首,前有阻击,后无退路,就算到了长安,这次的远征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国师招大郎商议对策,照业回身望榻上一眼,含着泪拱手,“还请国师指点迷津。”

国师道:“殿下仙逝的消息只有帐中将领知道,对外只说抱恙,先秘不发丧。待蔡都护从蒲州回来,听了信王的意思再做定夺。”言罢在照业肩上拍了拍,“子承父业天经地义,到了大郎振兴王道的时候了。”

世上谁人没有私心?定王在时,王子们兢兢业业辅佐父王,尚可以紧密团结。待得定王一死,势必开始考虑各自的归属。世子远在关外鞭长莫及,乱世才能成就枭雄,谁先攻克长安,谁就有称王的希望。所以慌不过最初的半个时辰,等冷静下来,一切又变得有条不紊。

男人们的心里装着胜负与江山,有他们的信念支撑,莲灯却没有。她守着定王的尸首,觉得眼泪都要流干了。人死了一段时间尸僵从面部渐渐扩散,到胸,再到上下肢。他的手指已经不灵活了,她只有不停地揉搓,发现都是徒劳,又是一通呜咽痛哭。

定 王要入殓,军中派人悄悄出去买了棺材回来,装裹好后准备封棺,她扣着盖板不愿松手。他们事先知会过不得声张,她连哭都不能放声,憋得浑身打颤,只是伏在棺 材边上抽泣。最后连等持都看不过去了,上来搀扶她,好言道:“阿妹,先前是我伤心昏了头,这样指责你,你千万原谅阿兄。阿耶走了大家都难过,可是你要节 哀,别伤了自己的身子。阿耶亡灵不远,看见你这样他也难上路……你别哭了,叫昙奴带你下去歇着吧!”

她摇头,两眼看着定王遗体喃喃:“我和阿耶相认,到现在才满三个月。这三个月来我只顾同他唱反调,没有一天在他跟前尽孝。阿兄知道我多后悔么?我母亲早没了,如今又失去阿耶,我活在世上算什么名堂呢!”

她没有好好休息,加上伤情过甚,激动过后陷入昏沉,昙奴便趁她神识不清时将她抱回了帐子里。

再 没有感情的亲人,活着总有个依托,如今死了,万事皆空。那几个兄长不是同母,又不像辰河从小走得近,到最后大约只比路人好一点。昙奴要她振作,“定王活着 的时候你觉察不到,他就像棵大树,你在树下好乘凉。现在他不在了,咱们一切都凭自己争取。你想好了吗,以后的路怎么走?是留在军中,还是回碎叶城去?”

她 清醒一些后开始思考,定王的死讯可以隐瞒任何人,绝不能隐瞒辰河。她挣扎起来找笔墨,趴在案头给他写了一封书信,交给昙奴道:“你派个信得过的人,从张掖 绕道回碎叶城,把信交给世子。军中乱成一团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打算,世子在后方,不能蒙在鼓里。我不知道他会不会来接替阿耶,我希望他不要搅进浑水里, 阿耶死因不明,他是最后的一点希望。”

昙奴道好,把信掖在怀里,“你不打算回去吗?”

她怔怔坐着,帐顶 天窗上打进一束残阳,那片光带里有细小的粉尘飞扬,上下回旋着,够不着天,也落不到地上。她长长叹了口气,“我回去做什么?碎叶城也不是我的安身之所。我 命里注定了要漂泊,也许再等上一阵子吧,等我觉得累透了,我们就离开这里,找个地方过平静的生活。”

昙奴知道她所谓的累透了,症结还在国师身上。如果他是可以依靠的,她未必会放弃希望。如果他不甚可靠,她就要为自己打算了。

这样也好,那么多的事,总要一桩一桩经历。昙奴道:“你暂且什么都不要想,好好休息一阵子。待有了力气,哪天想离开,我们就头也不回地走。”

她颔首,昙奴打帘出去了,她靠着凭几打盹。隐隐听见脚步声,睁开眼睛看,他已经到了面前。

“你还好么?”他蹲踞在席垫上说,“人终有一死的,看开些吧!你这模样,我也有些难过,我不知道,原来你与定王感情这样深。”

她牵动了下嘴唇,“他是我阿耶,突然过世,你不知道我会难过?看来你还是不太了解我。”

他皱了皱眉,“为什么这么说?你在怪本座不够关心你吗?”

她调开视线不说话,隔了一会儿才道:“我听说《渡亡经》能招亡灵,你能不能替我想想办法?”

他沉吟道:“原本是可以的,但如今经书只有半部,要想令人复生,基本是不可能的。你没有再同他打探经书的下落么?”

“我问了,他只说藏在一个很隐秘的地方,我想尽办法也没能问出头绪。”她想了想,支起身道,“既然半部经书不能让他起死回生,那么那日招阴兵是怎么办到的?”

“阴兵本就是无主的游魂,死了好多年了,想要聚集,只需耗费些元气。现在唯一能救定王的就是《渡亡经》,可惜他不在了,经文下落成谜。不单救不了他,连我自己也将命不久矣……”他凝目仔细打量她,“莲灯,你当真没有问出任何下落吗?”

他这样不信任的语气,实在叫她感到失望,“难道我愿意看着你和我阿耶死吗?但凡有消息,我就算豁出命去也会找到它。可我现在一点办法都没用,是我太无能了。”

她 捧着头哭起来,不停地流眼泪,再好的精神也会受不了。他看她的动作,料她头疼了,便转到她身后,扪住她的两侧太阳穴给她输些灵力,一面轻声道:“我原以为 你是个坚强的人,遇到一点挫折也不至于溃败至此,没想到看错你了。没有了你阿耶,你还有我。《渡亡经》可以继续寻找,定王不说,我料想世子必然知道……”

莲灯不知为什么突地一惊,“你有什么打算?”

他缓声道:“眼下一盘散沙,世子应该主持大局。万一将来攻进长安,让那几个兄弟占了先机,他就要步你阿耶的后尘,永远驻守碎叶城了。”

她回过头看他,温润的眉眼,一如从前。可是总有某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预感,定王死后他会把目标放在辰河身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照理说他和她极亲,她不应该怀疑他的用心,但最近发生的事太多了,她不得不提防。

“我 曾经和辰河谈起过《渡亡经》,听他话里话外,对这经书的认识也只限于回回文献上的记载。”她小心翼翼道,“不瞒你说,我怀疑我阿耶手里根本就没有那半本经 书,所以辰河更是全然不知情。他是个读书人,身体又不好,你让他到军中来,万一有个好歹如何是好?临渊,我虽有六个阿兄,却唯有辰河和我最亲,请你替我看 顾他,别让他搅进兵戈里来。他们要做皇帝,任他们去做就是了,辰河就留在碎叶城当一城之主吧,他更适合那样的生活。”她哀声央求他,“你答应我……答应 我。”

她的眉宇间隐隐盘着愁云,一张脸因连日的操劳,一日小似一日。他略顿了下,最后还是点头,“好,就依你的意思。”

她高兴起来,伸手搂住他的颈项,“你真好。”

她时时有这种亲昵的举动,他起先还排斥,渐渐便习惯了。犹豫地抬起手,思量再三,落在她细细的腰肢上。微低下头,在她耳廓上蹭了蹭,“我哪里好呢,其实我一点都不好……”

莲灯的心头拧起来,眼里含着泪,尽量将它逼回去,努力装得寻常,“你为我保全阿兄,就是对我好。对我好,在我眼里当然是好人。”

他 笑了笑,原来这样就是好人了,她的要求实在很低。辰河不入军中,不代表他不能从他那里打探消息。谁来执掌大军对他来说无足轻重,反正最后都会落到他手里。 只是她……有时候让他感到为难。动是动不得的,动了她,会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可若是留着,无形中有份重压,一天一天坠下来,快要压迫到他了。

从她帐里辞出来,漫长的一天总算过去了。看日暮西山,山岭间的落日显得格外凄凉。

夏官来回禀:“梓宫都已经安顿好了,先停于王帐内,待开拔时用马车,对外依旧宣称定王抱恙。”

他点了点头,“蔡琰这时候过鄜州了吧?”

夏官应个是,“明天傍晚应当能到蒲州……座上,蔡琰既然不在军中,定王那几个儿子难成气候,座上何不趁机收拢权利?”

他 垂眼捋了捋衣袖,“你不懂,支开蔡琰,就是要给这五位小王机会,让他们瓜分定王旧部。蔡琰老奸巨猾,岂肯受小辈驱使。届时或反,或自立为王,他带来的五万 大军一口气变成十三万,做梦都要笑醒了吧!本座也需要有个人顶头,总不见得让人说国师带领大军杀进长安,那这百年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话还没说完,不远处的树上惊起了满巢飞鸟。他猛地拂袖劈出一掌,隐藏在树后的人被击出两丈远,因为只用半成力,且死不了。他走过去查看,一看之下大惊,竟是莲灯。

她擦了嘴角的血,摇摇晃晃站起来,身上的伤怎敌这无边的恐慌?她盯住了他的眼睛,“你是谁?”

第64章

????他有些慌,并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只是追问:“没伤着你吧?”

她格开他的手,依旧是恶狠狠的一双眼,“你究竟是谁?蔡琰是你有意支开的,我阿耶的死和你有关!”

他寒了脸,“管好你的嘴,留神祸从口出!”

她上前去,抽刀架在他脖子上,眼里盈满了泪,表情却是铁一样的硬,咬牙切齿道:“你这个恶鬼,把我的临渊弄到哪里去了?你究竟是谁,说!不说我就杀了你!”

夏官见状欲来阻拦,被他抬手叫退了。他对她的刀半点也不畏惧,反倒往前一步,含笑道:“你要杀我?狠得下心的话只管动手。”

他 是吃准了她舍不得么?如果他当真不是临渊,她有什么舍不得?她将金错刀压在他的颈子上,刀锋寒厉,割伤了他的皮肉,“你是不是他,我感觉得出来。我只问 你,他现在在哪里,招过阴兵之后可是受了重伤?老实说,我可以让你死得痛快些,要是耍花样,就把你的肉一片片割下来喂狐狸!”她已经没有了阿耶,不能再没 有爱人了。她心里的痛苦难以自抑,恨到了极处人颤栗着,有种杀戮的冲动在她四肢百骸奔涌。这样强烈的欲望,如果不是怕问不出临渊的行踪,她早就一刀挥过去 了。

他可以感受到她的杀气,这古怪的丫头居然有那么敏锐的洞察力,出乎他的意料。不过区区的一把刀,岂能奈何得了他?他尚有耐性,带着调侃的味道揶揄她,“以你的修为伤不了我,何必冒这个险呢!莲灯,这几日我们乖乖过,耳鬓厮磨过,这些你都忘了?”

她面红耳赤,狠狠呸了一声,“我只是一时不察,被你占了便宜。”

他蹙着眉,依旧是微笑,“你说你爱我的,爱我就这样拿刀架着我么?好了,脾气闹够了就松开吧,听话。”

如果换了平常,她可能真的会掷了刀跳进他怀里。可他不是原来的他,她连他的真实身份都不知道,就算长着同样的脸又如何?

“如果是他,不会忍心让我这么难过。你为什么要杀我阿耶,因为发现他手里没有《渡亡经》,还是为了架空权力,让这十三万人听你指派?你究竟有多大的野心,单做国师不能满足你,你要篡权夺位,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