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把身上披风一脱,往若微怀里一塞,就与那人过上招了。

  两人正打着起劲,小善子领着一群人跑了过来。

  领头之人看那服色该是一名千户长,他见状立即跪下叩首:“下官参见皇太孙殿下、越郡王殿下!”

  只此一语,冰面上立即鸦雀无声。与瞻墉对打之人顿时僵住犹如一座冰雕,忘了动弹也忘了行礼。

第110节:艳艳冬晴雪(6)

  朱瞻基的目光环视四周,围观的百姓与赶来的兵士们纷纷下拜行礼,朱瞻基看了一眼那领队之人:“徐千户,此人是你手下吗?”

  “是,是下官驭下不严!”徐千户立即低下了头。

  “寻衅滋事,骚扰百姓,论军法该如何处置?”朱瞻基的声音中不带一丝温度。

  “该重责五十军棍。”徐千户道。

  “好,那就罚吧!”外表儒雅潇洒的朱瞻基,此时的眼神冷峻而锐利,冷峭峭地让人看了有些畏惧。

  “是!”徐千户嘴上应着只是又悄悄抬起头,目光中仿佛有些迟疑:“现在?”

  “正是现在!”朱瞻基脸上是前所未有的镇定。

  “是!”

  于是就在这冰面之上,前一刻还是靠精彩的武艺而博得阵阵掌声与喝彩的兵士们,此时都有些汗颜。

  在百姓的注视下,那个滋事之人被结结实实地被打了五十军棍。这五十军棍打下去早已是皮开肉绽,血肉模糊。打完之后又被兵士拖出场外,在他身后是一道长长的红色印迹,印在白色冰面上的红色印迹是如此鲜艳,晃得人有些晕眩。

  “刚刚你说自己驭下不严?”朱瞻基看着徐千户,眉头微微拧在一起,“本王才是幼军的统领,真正驭下不严的正是我。”

  “下官惶恐,下官认罚!”徐千户连连告罪。

  朱瞻基却摇了摇头,看了一眼小善子,小善子会意立即从怀里掏出一锭元宝。朱瞻基拿在手中,走到那名怔怔发呆的女子面前:“这位姑娘,是本王驭下不严,让你受惊了。这银两你拿去,赔你的衣裳,还有买些药来治你脸上的伤!”

  那女子并没有接那银两,对着朱瞻基盈盈一拜:“殿下仁爱,民女惶恐!”

  朱瞻基淡淡一笑将那锭银子放在她面前的鱼筐之中。此时他,脸上漾着温和的笑容,柔情似水,温文尔雅。

第111节:金殿仰圣颜(1)

  第三卷 凤楼龙阁珠翠绕

  第二十一章 金殿仰圣颜

  永乐十八年腊月初八。

  若微早早起床,在迎晖殿内的小厨房里精心熬着八宝粥。  这腊八粥原是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后放在一起煮成粥。而若微则又添了麦仁、黑米,还特意放了白果、莲子、桂圆又配以蜜饯,这样煮出来的粥不仅香甜可口还极为养生。

  当她笑意盈盈端着粥走进内室的时候,才发现朱瞻基早就梳洗完毕正端坐在饭桌前,他似笑非笑:“快把好东西献上来吧!”

  若微大呼无趣:“原想给你端到床头的,想不到你起的这样早!”

  紫烟则笑道:“主子的心意殿下早就领了,刚刚在门口驻足观望了好一会儿,见你进了门才刚坐下的!”

  “快尝尝,这是我第一次煮的腊八粥!”若微仿佛献宝一样,将粥碗递到瞻基面前。

  瞻基看着她,又求助似的看了看立于一旁的司音。司音立即笑了,她转身出去不多时则奉上一柄勺子。若微愣了愣,面上一红,眼巴巴地等着瞻基评价。

  “嗯,好香!”瞻基还未开口品尝,即大加赞赏。

  “真的好吃?”若微眨着一双美目,似是不信。

  “真的!”瞻基频频点头,不一会儿,一碗粥就吃完了。

  “那好,紫烟,你去把我煮的粥给咱们殿里的人都盛上一碗,谢谢她们平日对我的照顾!”此语一出,迎晖殿内众人面上皆是一团喜气,纷纷上前又是一番相谢。

  瞻基拉着若微的手,眼中含笑:“如今是越发贤惠了!”

  若微撇了撇嘴:“殿下喝了我的粥,就要给我讲讲这腊八粥的来历!”

  “这……”瞻基笑了,“这有何难?据传是印度的佛祖,成佛之前,在……”

  “不是这个!”若微笑了:“说本朝的!”

  “本朝的?”瞻基一脸糊涂。

  “我听说是太祖皇上,小时候家里很穷,给地主放羊,经常食不果腹。有一天他发现一个老鼠洞,想抓老鼠烤熟充饥,就开始挖鼠洞。挖到深入,发现里面有老鼠的存粮,大米、豆子、玉米等,于是就把它们放在锅里熬成粥,吃起来感觉香甜无比。后来太祖率领群雄揭竿而起,得了天下、做了皇帝,吃厌了宫里的山珍海味,在腊八这天猛然间想起以前曾吃过的粥,便命御厨将五谷杂粮煮在一起做粥,果然十分好吃,这才命名为‘腊八粥’。是真的吗?”若微仰着脸,望着瞻基,仿佛一心想求证似的。

第112节:金殿仰圣颜(2)

  瞻基不置可否,只在她脸上轻轻一拍:“淘气,快些梳洗更衣,一会儿要去宫里赴宴,可要小心行事!”

  “是!殿下。”若微喜滋滋地应下,立即去内堂更衣梳洗。

  巍峨庄严的乾清宫正中摆着天子的金龙大宴桌,东侧面朝西摆着皇后的金龙宴桌。虽然仁孝皇后徐皇后早就仙逝了,但是在这迁入紫禁城新宫内的第一次宴会上,永乐帝朱棣特意给徐皇后单独备下一桌,是追思还是作态,自是无人能晓。

  然后是东西一字排开的是内廷主位宴桌。西边头桌是贵妃,二桌是惠妃、淑妃,三桌是顺妃、德妃,四桌是丽妃、贤妃,再往后就是婕妤和昭容、昭仪、美人的位子。而东边二桌,则是太子妃与太子侧妃。东边三桌是皇太孙妃并太孙诸嫔。四桌以后是诸亲王、郡王府的女眷。另设陪宴者,即有封诰的夫人,若干桌。

  到此时才会真正明白在这后宫之中,一切的主宰只有一个男人,那就是天子。其余的,即使是太子也只能在外廷宴请群臣诸王。

  只有朱瞻基,虽已过了弱冠之年,原本也该避嫌,可是得天子隆宠,也得以在内廷侍宴。此时,朱瞻基左侧主位坐的是胡善祥。原本按照位分,他右侧应该是袁媚儿和曹雪柔两位侧妃,若微入府最晚,位分最低,该坐在下首。可是从一入宫门时起,朱瞻基的手就紧紧拉着若微,仿佛她随时可能会消失一般。

  直到入座之时,还执意拉着若微坐在自己右侧。若微自小长在深宫,自然知道宫里的规矩,不仅座次,就是杯碗羹匙,都透着森严的级别与身份,所以她微微有些忐忑,偷偷看了眼瞻基,瞻基则回以一个安慰的眼神儿。

  坐在下首的袁媚儿突然响起一阵咯咯的银铃般的笑声。

  “媚儿在笑什么?”胡善祥举止大方,面上一派端庄娴静。看得出来,今儿她是精心装扮过的。身上穿的是只有皇太孙正妃才能独享的大红色霞帔广袖对襟翟衣,头上是七翠二凤双博鬓冠,这样的按品正妆让她显得风华绰约,端庄得体中又透着温文尔雅。朱瞻基的眸子微微一扫,与她在不经意间对视一眼,她的脸不由刷的一下便红得如同飞霞流云。朱瞻基看了,心中不免有些怜惜。

第113节:金殿仰圣颜(3)

  白白担了三年正妃的名号,却至今没有与自己圆房。即使如此,还要在人前人后保持着一份淡定与得体。以前若微在宫外,自己一门心思只想着怎样才能赢回若微。对于胡善祥,不仅是疏忽,更有着隐隐地恨意。因为正是她的突然出现,才会挤走了从小跟自己青梅竹马的若微。然而如今,若微回来了,两人夜夜缠绵,享受着鱼水交欢的幸事,才知道一个人独守空房的滋味是何得的难挨。想到此,便对她生出丝丝的怜惜与好感。如今放眼望去,不仅是胡善祥,就是温柔如水的恭仪曹雪柔,娇媚艳丽的敬仪袁媚儿,似乎都鲜活起来,看在眼里,也分外赏心悦目。

  袁媚儿娇笑连连,微一侧首,拉起若微的纤纤玉指,这才说道:“刚刚媚儿是在笑,从一进宫门开始,咱们殿下的手就始终牵着孙令仪的手不放。媚儿不由在想,莫非是孙令仪的手里藏着什么宝贝,咱们殿下怕人抢了去不成?”

  此语一出,朱瞻基脸上微有些窘意,不由轻“咳”一声,只把眼眸转向若微。

  若微脸上也浮起淡淡的笑容,被袁媚儿拉着的一只手握也不是,抽也不是,只得说道:“袁敬仪的手玉如凝脂,柔弱无骨,才真真是一宝呢!”

  “真的吗?”袁媚儿闪着一双漂亮的大眼睛,仰着青春四溢的笑颜索性伸了另一只手递给瞻基:“殿下说是,才是真的!”

  朱瞻基看她一派天真、娇艳可人,原本就生得肤如白雪,又常常喜欢穿一身橘色的衣裙,更显得媚态横生,玉容晶莹。

  看她隔着桌子娇憨十足地伸出的一只玉手,小嘴俏生生的撅起,也不好拂了她的面子,这才伸出手在她手上轻轻一握,随即说道:“果然凝华似脂,既然如此宝贝,就好生藏着!”

  袁媚儿立即喜上眉梢,含羞带怯地将手伸了回来,悄悄缩进衣袖。那神情任谁看了,都不免又喜欢又心疼。

  只是轻轻握一下她的手,就能如此欢天喜地。那一瞬间,不止是瞻基,就是若微心中都涌起一丝歉意。

第114节:金殿仰圣颜(4)

  想她们三人都是二八年华初入宫闱,原本得配龙孙满心欢喜,却怎奈一腔柔情遇寒冰,夜夜独居,就连这样想一仰朱瞻基的欢颜都是痴心妄念。

  桌上几人一时之间,心思各异,寂寂无声。

  未时一刻,乾清宫两廊下奏起中和韶乐。

  众妃嫔女眷立即起身垂首而立,静等着永乐大帝朱棣御殿升座。

  圣上升座之后,司礼太监口称:“坐。”

  众妃嫔眷才纷纷落座,筵宴正式开始。

  先进菜品,六热四凉十道菜品。上菜的顺序先是皇上的金龙大宴桌,然后是皇后宴桌。再接下来是太子妃的头桌、皇太孙的宴桌。接下来才是内庭主位桌。这盛菜的器皿也很有讲究,各桌按所属分位,上菜时使用的是不同花色与质地的碗碟盘勺。

  菜上齐了,就是进献八宝粥。这粥是在午门外所置的四口二米阔的大锅中熬成的第二锅八宝粥。每逢节令,在皇宫的午门外的广场上,都会有在京的中下级官员在此参拜同时获得天子的赐食与封赏。腊八节,为了表示与民同庆,会在广场上支四口大锅,第一锅敬神,第二锅敬天子及后宫嫔妃,第三锅则分赏百官,第四锅则赐给百姓。

  以前类似的节日宴席,在南京的皇宫之中也曾办过,只是规模要小得很多,也没有这么多的规矩。这次是朝廷北迁以后的第一次大聚会,朱棣特意颁了恩旨,要热闹、要气派。所以前前后后,御膳房与司礼监忙了个底朝天,团团转。

  在整个宴会之间,也有得脸的后宫主位们,为皇上敬献自己精心熬制的粥品,只是这些都只是图个热闹,摆在金龙大宴桌上,皇上领了心意,可以打赏,可以称赞,但是并不服食。

  坐在高高的御座之上向下望去,整个大殿之内花团锦簇、莺歌燕语,好不热闹。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属于他的。朱棣此时心情大好。目光扫过面前的金龙大宴桌,突然眼光一闪,伸手指了指桌子上不起眼处的一只双耳碧玉碗。

  司礼监黄俨何等机警,立即弓着身子从桌上端起,双手捧着呈到朱棣面前。

第115节:金殿仰圣颜(5)

  这碗粥看起来格外与众不同,朱棣先是以为自己眼花了,然而近前一看,只见红豆、白果的簇拥之中,居然有一个活灵活现的小狮子。

  “这是什么?”朱棣兴致大起。

  黄俨立即拿一柄金勺轻轻舀起。

  朱棣凑过去仔细一看,居然就是一只小狮子。

  这小狮子好像是用好几种果子做成的。

  朱棣感觉十分有趣,于是把目光转向殿内。

  黄俨立即朗声唱念:“肃……刚刚哪位主子是以双耳碧玉碗进献的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