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经深深爱过立誓矢志不渝的男子,不知何时已变得面目全非,令她憎恶。

可她的尊荣地位权利,皆因他的宠爱。为了在宫中活下去,为了维持中宫皇后的体面威严,她不得不装聋作哑,不得不自欺欺人。

“皇上,让她和安平先退下吧!”俞皇后眉眼含笑,一如往常。

建文帝点点头。

椒房殿里除了正殿外,尚有两处偏殿。

偏殿略小一些,几个宫女在偏殿里值守。六公主领着谢明曦进了偏殿。宫女们忙裣衽行礼:“奴婢见过公主殿下。”

六公主随意嗯了一声:“送些糕点茶水来。”

宫女们恭敬应下,其中两个迅疾退下准备糕点茶水,其余两个,继续候在一旁。

宫中各处皆是如此,几乎没有独处的机会。

退一步说,便是独处了,也得提防隔墙有耳。

在椒房殿里,说话须格外谨慎。

六公主默默地看着同样静默不语的谢明曦,忽地伸出手,紧紧地握住了谢明曦的手。

第三百一十九章 温暖

六公主的手指修长有力,干净而温暖。

谢明曦的手却是凉的,掌心俱是冷汗。

六公主看着神色依然镇定自若的谢明曦,一颗心似被骤然揪紧,巨大的痛楚猝不及防席卷而来。

以谢明曦的聪慧敏锐,定然也已有所察觉了吧…却要装着一无所知,对着色心不死的建文帝恭敬微笑。

该死的皇权至上!

去他的皇权至上!

谁敢觊觎谢明曦,自己都不会饶了他!

“明曦,”六公主轻轻喊了一声,什么也没多说,只默默用力地继续握紧谢明曦的手。

明曦,不用怕,我一定会保护你!

有我在,谁都休想羞辱欺凌你!

所有未出口的话语,从那双美丽深幽如墨的眼眸中悄然流露。

谢明曦和六公主对视,久久无言。

不能随意说话,这里是椒房殿,一旁还有宫女伺候。

也无需说话。

因为这一刻,她能清晰地从六公主的眼眸中看到感同身受的痛苦和愤怒。

原来,在最痛苦最愤怒的时候,有人愿不顾一切的以身相护,是这等滋味。犹如冰天雪地里出现了一个温暖的炭炉,拥在怀中,能驱散所有的严寒。

谢明曦冲六公主扬起唇角,无声一笑。

谢明曦反手握住六公主的手。

六公主激烈的情绪也稍稍平复。

万幸谢明曦此时尚且年少,还有几年周旋转圜的时间。

很快,糕点和茶水被送了过来。

号称“饿了”的六公主,其实早上吃得很饱。现在也只得装模作样地拿起糕点往口中送。趁着宫女们没留意,冲谢明曦挤出一个苦脸。

谢明曦看着既觉好笑,又觉温暖。

六公主是为了将她带离那个令人窒闷的正殿,才会假称肚饿。现在还得硬塞糕点进口…做戏做全套,只得如此。

谢明曦也拿起一块甜香的糕点,和六公主一起吃了起来。

仿佛又回到了数月之前的时光。每日晚上练武之后,六公主都会送她回府。两人在马车上一起吃糕点闲话,悠闲自得。

被天子觊觎的巨大阴影依旧笼罩在头顶,徘徊不去。

不过,谢明曦已彻底冷静下来,开始思虑对策。

好在她还年少,建文帝便是有这等心思,也得等她至及笄之年。这么算来,她还有四年的时间…

前世建文帝死在建文十七年,只要她想办法拖延两年,难题便迎刃而解。

一瞬间,谢明曦便已想出数个“拖延时间”的办法。

最简单的,莫过于病上一场。

纤弱少女嘛,大病一场,静养两三年也不算稀奇。等建文帝驾鹤归西,她再“病愈”便是。

打定主意之后,谢明曦轻松释然许多,动作颇快的将盘子里的糕点全部吃完。

六公主暗暗松了口气,冲谢明曦眨眨眼。

总算是吃完了!

谢明曦抿唇轻笑,轻声问道:“我们还要回正殿吗?”

六公主低声应道:“不必了。在这儿待着,等着宫宴便是。”

在宫中待得久了,便知其中的乏味无趣。不能乱动,不能肆意说话,便是要笑也得思虑清楚再笑。宫宴上的美味佳肴虽多,真正动筷子的也没几个。

倒不如在这儿相对而坐,低声细语来得有趣。

半个时辰后,宫女芷兰微笑前来:“皇后娘娘已命人传膳备宴,请六公主殿下和谢三小姐一起去赴宴。”

俞皇后执掌中宫,身边的掌事宫女在宫中也极有体面。

六公主也未轻忽怠慢,点了点头,便站起身来。

谢明曦随之一同起身。

芷兰在前领路,很快,便到了饮宴之处。

椒房殿里时常举行宫宴,自然也有专供饮宴的大厅。这一处大厅,比起正殿还要宽敞。足够容纳数十席。

按着此时宫宴的习惯,俱是两人一席。左右各设两列小巧的桌子,大厅中间便空了出来。

穿着一色粉红宫装的宫女们鱼贯而入,微笑着奉上佳肴珍馐。乐师们或吹笛或抚琴或击打编钟,丝竹声阵阵,悦耳之极。

身着绚丽舞衣的舞姬们翩然而入,妖娆起舞。

初次进宫的少女们,一个个在家中何曾经过这等阵仗,便是再冷静自制,此时也忍不住了,悄然凑到一起窃窃私语。

“领头的舞姬长得真美。跳舞时如弱柳扶风,身姿妖娆。”

“可不是么?我们今日可算是开了眼界。”

“其实,我父兄在府中设宴的时候,也会有歌舞助兴。只可惜,我从无机会看上一眼。”

“府中舞姬,哪里及得上宫中的舞姬舞艺高妙。你就别觉得心中遗憾了,今日进宫一回,已足够你我夸耀数年了。”

丝竹声中,小姑娘们的窃笑低语并不醒目。

此时,憋了半日的嫔妃们也各自凑到一起低语起来。

“莲池书院确实不同凡响,今日进宫的这群闺秀,俱是才貌双全。”相貌娴雅的淑妃轻声笑道。

坐在同席的梅妃下意识地瞥了六公主一眼。

六公主坚持要和同窗坐在一起,和谢明曦同席。

梅妃今日初见谢明曦,对她的第一印象颇佳。便是出身低了些,有名满天下的顾山长为师,也说得过去了…

淑妃显然误会了梅妃的意思,顺着梅妃的目光看了一眼,然后低笑道:“谢三小姐确实优秀出众。只可惜出身略低,不然,倒也堪配做三皇子妃。”

淑妃真是想多了!

她是在看自己的未来儿媳…

梅妃果断地转移话题:“依我看,李二小姐倒是不错。”

李湘如当然不错。

生得美,才学佳,擅抚琴,又是次辅李阁老的嫡孙女。

只是,李湘如和李太后同族,背靠俞皇后的淑妃,怎么也不可能选李湘如为儿媳。

果然,淑妃没接这个话茬,随口笑道:“皇上和皇后娘娘自有斟酌,我便不操这份闲心了。”

另一席上的丽妃,却越看李湘如越满意。

虽然谢明曦才貌更出色几分,不过,家世比李湘如可就差远了。区区一个四品官员的庶女,根本不配为皇子正妃。

娶了李湘如,在朝中能拉拢李阁老,在宫中则向李太后示好。委实是一桩好亲事!

第三百二十章 献艺

宫中嫔妃,个个都是人精。

丽妃多看了李湘如几眼,静妃立刻有所察,故意笑道:“依我看,这些少女中,论才貌当属谢明曦,论家世出身,则是李湘如最为出挑。”

丽妃一听这话音不对劲,立刻警觉,似笑非笑地看向静妃:“听妹妹的意思,莫非是相中了李二小姐为五皇子妃?”

静妃掩嘴一笑:“有皇上和皇后娘娘在,选皇子妃这等大事,哪里轮得到你我操心。我看姐姐也别东张西望了,左右轮不到你做主。还是喝杯果酒吧!”

丽妃:“…”

丽妃悻悻地端起酒杯,和静妃饮了一杯。

丽妃心里被刺得不痛快,到底忍不住回击了几句:“我们到底是生母,儿子的亲事,哪有不关心的道理。皇上便是知道了,也不会怪罪。”

哼!

她就不信了!难道她提上几句都不行?看在儿子的份上,建文帝也不会动气。

再说了,静妃难道就不想挑一个可心意的儿媳?

要是娶一个像二皇子妃那样的儿媳回来,眼里只有俞皇后没有嫡亲的婆婆,那也太可气了!

静妃口中说得淡定,其实,眼睛也在瞄着一众少女。

一个个都像鲜嫩娇美的花骨朵似的,各有风采,一时很难分出高下。

若论眼缘,静妃倒也相中了一个。

瞧瞧那个穿碧绿罗裙的小姑娘,浓眉大眼,俏丽可爱,天生一张爱笑的脸孔。看着便觉讨喜。

记得没错的话,应该是尹大将军的独女尹潇潇。

待到赏花灯的时候,找个机会近距离见上一见。

李太后今日兴致颇高,待歌舞结束后,对俞皇后说道:“听闻莲池书院的学生们个个善于音律,今日哀家也亲自听上一听。”

建文帝欣然笑道:“母后既有此兴致,莲娘便挑几个音律格外出众的,让她们当场抚琴或吹奏一首。谁能令母后展颜,朕今日重重有赏!”

俞皇后目光微闪,笑着应道:“也好。”

然后,目光扫了过来。

少女们立刻正经端坐,一个个心跳如擂鼓。恨不得自己第一个被点中。

进宫之前,一个个都已被家中长辈“耳提面命”。定要找机会好生表现,给皇上和皇后娘娘留个好印象。说不得,日后的锦绣前程就落在今日了…

再者,几位皇子也都矜持地坐在一旁。三皇子雍容温和,四皇子俊美夺人,五皇子清秀讨喜。

如此俊美少年,便是没有皇子身份,也足以引得少女们绮思翩翩了。

俞皇后每个月会到莲池书院授课,对所有学生都算熟悉。不必打量也能挑出几个音律出众的少女来。

谢明曦,李湘如,林微微。

她们三人,无疑是最出挑的。

李湘如和林微微在书院大比中夺得音律一二名,人尽皆知。谢明曦当时未参加音律比试,不过,论琴艺,比起得了头名的李湘如还要略胜一分…

好在建文帝不知情。

俞皇后心念电转,很快做了决定。

今日不让谢明曦出这个风头。

“李湘如,林微微…”俞皇后不疾不徐地张口点了五个学生的姓名:“你们几人,今日为太后娘娘和皇上献曲一首。”

五个少女一起起身应下。

竟然没有谢明曦!

少女们都有些惊讶,迅速对视一眼。却无人吭声。

六公主一颗心悄然落回原位。既知晓建文帝不欲为人知的龌龊念头,谢明曦还是少出风头为好。不管俞皇后是出于什么目的略过了谢明曦,总之是桩好事。

谢明曦略略垂头,神色平静,无人窥出她的真实情绪。

建文帝忽地张口笑道:“朕记得,书院大比之时,谢三小姐礼仪算学皆为第一。只不知音律又如何?”

天子竟然主动张口垂询!

李湘如嫉恨不已,咬牙暗恨。

六公主面色微微一沉,右手悄然紧握成拳。

谢明曦眉心跳了一跳,却未抬眼。

这等场合,轮不到她张口说话。自有俞皇后应答。

俞皇后每月来海棠学舍授课一整日,谢明曦对才学满腹的俞皇后颇为敬重。只是,俞皇后是中宫皇后,和性情刚正的顾山长有诸多不同。心思深沉细密,无法揣度…

俞皇后的声音不急不缓,温润悦耳:“皇上刚才还命臣妾挑几个音律出众的学生,转眼便又自行主张。既是如此,臣妾便什么也不说了。一切但凭皇上做主便是。”

俞皇后当众露出不愉,建文帝竟未动气,反而笑道:“是朕多嘴了。皇后勿恼,就依你刚才说的,让她们五个一展所长。”

李太后对俞皇后的态度颇有些微词,不轻不重地哼了一声:“女子重才更重德,皇后执掌中宫,当为天下妇人表率才对。岂能当众顶撞皇上?”

俞皇后神色微冷。

心虚的建文帝立刻笑着打圆场:“母后息怒。儿子一时兴起,随口多言,怪不得皇后。”

李太后悻悻地轻哼一声,不过,也未再出言。

心思敏锐的嫔妃们,此时也是神色各异。

身在后宫,一身荣辱皆系于天子。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引来众嫔妃揣度。

为何建文帝特意提起谢明曦?

莫非是相中了谢明曦为皇子妃人选?

李湘如起身,走到古琴前坐下,坐姿优雅。修长的手指轻按琴弦。

悦耳的琴音在椒房殿里回响。却无人认真聆听。便是丽妃,此时亦无暇瞩目琴艺高妙的李湘如,脑海中不停揣测建文帝的心意。

建文帝对谢明曦这般青睐有加,是不是该为四皇子争取一回?

琴曲结束后,李湘如起身裣衽行礼。抬头之际,迅速瞄了四皇子一眼。

四皇子还是那副高傲冷漠的样子,半点不见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