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芳菲,她的医术,也许的确足以做到这一点吧,安特烈想。

他咕嘟咕嘟大喝了几口。安特烈也猛喝一气,随手将酒囊放在一边,目光炯炯地盯着他:“陛下,齐国大军打到青州了。”

“你也知道?”

安特烈的夹击11

“陛下,你真不该一时心软放了三皇子。三皇子这种孽畜,已经到了这等地步!小王真没想到你还能对他手下留情!”安特烈毫不客气,“陛下,你真是妇人之仁,三皇子便是一头豺狼,这一次,不是你死,便是他亡。”

罗迦淡淡一笑:“朕不是心软。当时,的确拿不住他。怎么,安特烈,你想打什么秋风?”

“哈哈,果然不愧为北皇陛下。小王心里这点小九九一下就被你给看出来了。既然如此,小王也就不装模作样了。实话实说,北皇陛下,你现在的处境的确不怎么妙……”

“何以见得?”

“你前有齐国死敌围堵青州,后有南朝虎视眈眈。而平城里,还有神殿的一些残余在起哄。你真真可谓是内忧外患,所有矛盾一触即发。这几十年来,你们北国从未遇到如此可怕的情况,对不对?如果小王这里再起一把火,你想想,会如何?”

这也是罗迦所担忧的。纵然能打败齐国,可是,对于北国的损耗,也是不可想象的。衡量中,幸好南朝的昏君完全无能,不足为虑。但是,安特烈就不同了。北国和柔然,向来是一对死敌。唯这几十年的和亲,也不过才有二三十年的和睦的历史。

如今,和亲公主早已死了。

柔然王再要瞄准机会,在自己背后捅一刀,那就并不令人意外了。要知道,他们觊觎边境的这片大草原已经很久了。这是交界处最肥美的草原,一到春日,春暖花开,草长莺飞。

两国曾经为了这一片草原征战数十年,最后才以柔然占据1/3,北国占据三分之二结束。安特烈,他越过大草原而来,为的就是此事?

罗迦沉声道:“安特烈,你小子是来趁火打劫的?”

“哈哈,小王不敢。好歹,您还是小王的亲舅舅,小王怎敢趁火打劫?只不过……”

安特烈的夹击12

“哈哈,小王不敢。好歹,您还是小王的亲舅舅,小王怎敢趁火打劫?只不过……”

罗迦盯着他。这个可恶的蠕蠕,怎么以前就没有发现他是如此的狡诈多端?

安特烈的笑容更是浓烈了:“小王只是想跟你做一笔交易。希望你能答应。当然,这对于你北皇陛下来说,是轻而易举的。”

罗迦并不急于回答,反问:“什么交易?”

“你攻打齐国的时候,小王也准备南下!”

罗迦一惊,这小子,竟然志不在这片草原。他要南下!他要抢在自己前面南下。本来,他是没有这个机会的,但是,现在北国自顾不暇,根本没法阻止他。若是叫他抢先下了洛阳,可怎生是好?

“小王已经多次打探。如今的南朝,比齐国更加虚弱。残暴的小皇帝,整天忙着杀他的家族中人,此外,便是出外游山玩水。齐国好歹还有个高焕肯卖了老命效力;但是,南朝连这样的人都没有了。小王相信,你拿下齐帝不在话下,如此,我们互不干涉,岂不是正好?”

罗迦目光转动。

安特烈却笑嘻嘻的:“舅舅,您可要好好想想,现在,您可是腹背受敌……小王是您的亲外甥……”

罗迦听出他话里的威胁意味,怒道:“就算天下人都跟朕为敌,又如何?”

安特烈依旧笑嘻嘻的“舅舅大人息怒,小王当然知道您是战神……不过,小王跟您的战场不同……”

罗迦眼光一转:“安特烈,就算给得你南下,你又能如何?难道你的彪悍的骑兵,就能在洛阳扎根?别说朕没有提醒你,依照你现在的那点人马,你们去了能干什么?你知道中原人口有多少?你知道哪些农耕的民族如何治理?难道你就踏马走遍中原?”他不屑一顾,“就算给你占领了某地,凭借你小子,马上打天下,难道你还有本事马上治天下?”

安特烈的夹击13

安特烈心里何尝不是这样的担忧?柔然人口不到一百万,可是南朝,那是多少人?他曾经在洛阳呆了那么久,体察四地的风俗人情,文化习俗。那是和柔然完全不同的。

单单是农耕一项,单单是那种中原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就是柔然根本无法想象的。

最最可怕的还是。北国现在的人口数,也几乎和南朝持平了。

在这样的时代,人口数,便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根本标志。

而且,北国的领土面积,比南朝大得多。依照他的判断,此次和齐国征战,北国很有可能彻底灭了齐国。到时,便是集中精力对付南朝。

如果给了罗迦顺利消灭齐国的机会,那么,夹缝里的小国寡民柔然,便从此彻底丧失了崛起的机会,永远只能困陷在这片荒凉的大漠里。

祖辈一辈子不是北国的对手!

难道到了自己这一代人,也永远无法振作强大?

他内心里左冲右突,实在是比北皇更加惶惑。

但是,却绝对地不露声色。

安特烈手一摊:“谁说小王要去洛阳?”

罗迦狐疑地看着他。

他却一笑不语,站起来:“陛下,时候不早了,小王也就不打扰了。”

罗迦再也忍不住了,大声道:“安特烈,当日你离开神殿的时候,到底对皇后说了些什么?”

“哈,陛下,原来你还在惦记这个?当日,我只是对皇后说,今日,陛下若保护得你,就还算个男人,你就不枉嫁给他了,否则的话……”

“否则如何?”

“否则就不如改嫁小王算了。哈哈哈啊……小王当日问她,要不要改嫁,若改嫁,小王当时就援手相助,若不愿意改嫁,那就对不起了,只好劳驾北皇陛下了……他的女人,他自己负责……哈哈哈……”安特烈跑得飞快,十分嚣张地哈哈大笑着跑了。

安特烈的夹击14

罗迦大怒,却根本没法去追他,而且,这小子,根本就没说实话。他无可奈何,曾几何时,轮到这样的黄口小儿在自己面前嚣张,插科打诨?

可是,安特烈已经跑得远了,他也根本无心和他计较。

反倒是月光下,安特烈的骑兵阵容,令人肃然心惊。那是一支不过一千人左右的人马,只是他的常规护卫队,但是,来去如风,行动的迅捷,来去的自如,连罗迦都暗暗叫一声好。

柔然匮乏铁器,铜器,而且,因为小国寡民,财富不足,根本没法装备寻常的重甲骑兵,因为轻骑兵的速度是所有常规兵种中最高的,所以,善于千里奔袭的柔然国,几乎全部是这种骑兵,而且作战时,不受是否平原大漠地形的影响。

轻骑兵的装甲覆盖率也要远高于轻步兵,腰部以上的大部分身体也都受到有效的装甲保护。装备了长剑,圆盾,弓箭,弩箭,长斧等武器用以完成各种不同的任务。

据说,安特烈的祖先,还训练了诸如象骑兵、狼骑兵之类的秘密兵种。但是,罗迦没有见识过,也不知道这样的传闻是真是假。

这个小子倒会选好时机,明显是趁北国,齐国,谁都自顾无暇的时候,要火中取栗了。这个时候,可不能指望他讲什么亲情情意,国家利益大于一切。父子都可以骨肉相残,何况外甥,绝不可能舍弃了国家利益,替自己着想。

安特烈的表态还有个潜台词,自己被困着,有些事情,他便可以为所欲为了。

如今真真是四面楚歌,他心里更是焦虑,更加坚定了决心,必须马上拿下青州,否则,便会后患无穷了。

第二日一早,大军便开拔往青州而去。

为了赶时间,出动的全是轻骑兵。这是一队长矛手和弓箭手的组合,是罗迦衡量了青州的地形后,断然舍弃了笨重的重骑兵冲锋。

连夜赶路,已经距离青州不到两百里。

所过处,已经是风声鹤唳。

安特烈的夹击15

通往青州的路上,是一个小镇。

也是这路上唯一的小镇,叫龙马镇。罗迦勒马。

伴随左右的乙浑忽然汗流浃背。他想起林贤妃。自从神殿事情之前,林贤妃无法阻止儿子澎湃难忍的野心,知道他已经按捺不住要动手了,为了避祸,就已经从封地逃到了这里。这也是为什么事后,派出的军队根本从封地找不到他们踪影的原因。

林贤妃的叛逃,便是很明显的决裂了。

而且,这个逃犯,正是乙浑帮她窝藏的。

本来,如果乙浑自己不交代,罗迦是决计想不到的。

但是,此时已经不容他多想,他已经发现小镇加固的城墙,一些用于军事防御的壕沟。原来,这小镇是高焕赶到之前,仓促叫人防守。

他深知,这是北国杀向青州的第一步。在青州的布防尚未完全准备好之前,唯有靠这个小镇缓冲一下。

就在这时,一个人也在飞速地往龙马镇的方向赶来。

来人便是芳菲。

她出发之前,就已经仔细研究过青州的地形图,一直寻思着一条近道。加上赵立乙辛多年北武当拉练的经历,行动机警,三人连夜赶路,不到半月,龙马镇已经遥遥在望。

但是,此时,赵立,乙辛已经不敢再往前走了。因为沿途的人民已经开始逃窜,都知道战争要开始了。

“娘娘,前面一百里外便是龙马镇,看样子,已经被齐军占领了。我们不能再走,否则就会有危险,不如就在这里找个地方住下来,等小人出去打探到陛下的大军到来,再前往会安全得多。”

芳菲擦一下额上的汗水:“我们可以先去打探陛下的军队。只要找到了陛下的大军就行了。”

PS:今日到此。再次提醒一下:1、包月到期,怕VIP多花钱的同学,可以只花2元买断本书,一劳永逸,永不过期;

2、一路芳妃出版下册征集精华长评开始:写精华长评,送大结局纸书签名版。

3、上册写过长评的,等哈我去看精华帖子,评选2个出来,获奖的,月底寄出签名书。

决战1

“娘娘,前面一百里外便是龙马镇,看样子,已经被齐军占领了。我们不能再走,否则就会有危险,不如就在这里找个地方住下来,等小人出去打探到陛下的大军到来,再前往会安全得多。”

芳菲擦一下额上的汗水:“我们可以先去打探陛下的军队。只要找到了陛下的大军就行了。”

二人齐声允诺。

眼看天色不早了,需要投宿,但是,由于风闻齐军攻打,虽然战争还没正式开始,但是,由于这一带地形特殊,处于南北之间的人民,多次受到战乱的冲击,早已如惊弓之鸟,早早地便关门闭户了。现在想要投宿,也不那么方便。

尽管芳菲也是男装打扮,尤其是冬日天气寒冷,穿得太厚,只要不做声,一般人也认不出她的性别,而且还有两名武艺高强的侍卫护送,但是,还是一点也不敢马虎。太子的话,响在耳边,如果自己被三皇子等别有用心的人盯上了,则后果不堪设想。

赵立等更是不敢大意,他看天色晚了,就说:“乙辛,你先守在这里,待我先去寻找安全可靠的投宿人家,再回来接娘娘。”

乙辛应着,赵立正要走,芳菲忽然心里一动,“赵立,且慢。”

“娘娘有何吩咐?”

芳菲想起一件事情,这里便是自己的“封地”——准确地说,距离此处还有八十里,便是自己的封地。两年前,陛下赏赐了自己一千顷土地,派了李奕前去管理。

经过李奕的苦心经营,规模已经大大扩展,远不止一千顷的面积了。

既然已经到了这里,何不先去看看?

而且,她到了这里,的确也不敢前行了,因为沿途,尚未打听到一星半点陛下大军的消息。估摸着时间,陛下一定是还没赶到,在这之前,如果自己等人再往前走,如果万一落入了敌人之手,倒真的给了他们一个对付陛下的利器。

PS:在线更新,会连更十几章,不停刷新哈。对了,在当当网购买《一路芳妃》,送签名书签哈,大概下周1-3会寄出第一批;请大家踊跃参与,现在购买,也可以获得。嘻嘻,书签是我自己准备的,比一般随书奉赠的质量好得多;(*^__^*) 嘻嘻……

决战2

但是,此去封地,便跟龙马镇形成了反方向,也就是说,此去通往龙马镇只有这一条道,如果去了封地,距离龙马镇,迂回就要几乎两百多里了。

芳菲心想,这样会不会跟陛下错过呢?

赵立等自然是以护卫她的安全为第一要务,听得能先去李奕处自然是好事。因为李奕那里为了便于管理,是屯田制式的耕种,农民们闲时种田,忙时练兵,可谓是一支随时可以起来战斗的队伍。

在这个风声鹤唳的时候,手里有军队实在太重要了。因为出来匆忙,根本没有带够人马,并且芳菲自己想法不同,人太多了,反而招摇,引人注目。

少一点,才不会那么惹眼,也许反而更安全。

赵立见她犹豫,急忙道:“娘娘,我们不妨先去李大人处。李大人在这里经营日久,消息应该比我们灵通,到时,陛下如果到了,他打探到了消息,我们再去,岂不是会好得多?”

芳菲听了,颇有道理,便立即上路,心想,赶紧到了李奕之处,也许,消息还来得快一些。而且,就算再上路,有李奕的屯兵护送,也要安全得多。

就在芳菲等人离开的当天午夜,罗迦就率领大军赶到。但是,此时芳菲早已远去,丝毫也不知道陛下连夜兴兵,飞速赶往龙马镇。

龙马镇驻守的是高焕亲自派出的大军。这里是南北交界的地方,处于三不管的地带,居民们也没有任何安全感,反正谁占领了此地,便算是谁个国家的人。高焕派出自己的侄子高宝亲自督军,一来,就将周围的劳力全部组织起来,连续不停地挖掘防御工事。那些人民根本没有个确切的保障,,此时被高宝役使,无论南北都没有靠山,只能听天由命,半个月下来,在监军的残酷监督下,连日连夜地修筑提高城墙,在城的三面设下防备,竟然将小小的一座城防弄得固若金汤。

决战3

半个月后,督军换成了高焕本人。他深知齐帝在青州只知道吃喝玩乐,如果此地失守,罗迦长驱直入,青州的对决,就变成一句空话了。

罗迦赶到时,并不急于出兵,而是在二十里外驻扎下来。这时,沿线贾秀一部已经赶到。贾秀两万人,加上罗迦率领的八万轻骑兵,一共组成了十万人的大军,正好跟高焕的军力旗鼓相当。

早有侦察兵仔细侦查了地形报上来。此地距离龙马镇之间,有两面是军事壕沟,东面是大军驻守,西面虽然空缺,但是正处于防御楼的正中位置,也就是说,弓弩手全部在这里,正好居高临下扫射。没有防御工事,反而成为最难突击的地方。

罗迦查看了地形之后,连夜召集将领部署了安排。所有人面对那种固若金汤的防守,都觉得头疼不已。高焕毕竟是老狐狸了,非常有经验,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对付北军。只要先打败这个老狐狸,重挫了齐军的军威,剩下的便非常好办了。而龙马镇便是一个决战之地,只要拿下了高焕,齐帝驻守的青州,根本不堪一击。

可是,拿不下的话,往后的征战就会非常麻烦。

陆丽,贾秀等纷纷畅所欲言,但是,对于高焕,要一举击溃,却是谁都没有必然的把握。这场军事会议,一直讨论到了天亮。

源贺自告奋勇,要率领重骑兵出征。

源贺是典型的鲜卑人,骁勇善战,罗迦虽然自来不太喜欢他,但是,深知此时就需要这样的勇锐,便也答应了。

随即,罗迦下令所有人休息。第二日三更,生火做饭,准备战斗。

而高焕,也探知北国大军赶到,甚至是北皇陛下御驾亲征。齐国的抵御,不过就是自己这一关,要指望三皇子等,只怕不是那么可靠。高焕深知非同小可,自己这一关失了,齐帝也就不保了,也连夜部署,两军,正式展开了决战的准备。

决战4

战斗于排兵布阵的第二日凌晨拂晓开始。

北国的先锋军首先出击,这一次,打头阵的依旧是重骑兵,摆的却不同于平原上的决战阵型,而是最适应此处地形的楔形的阵型,尖上是一队重装骑兵。

源贺和乙浑一样,早前在神殿一役中,也是首鼠两端。但是,他并非知情者,也并未和任何一方勾结。就因为如此,罗迦事后也不曾追究他。倒是他自己感觉有些不妙,这一次伴随御驾亲征,便是希望重新博得陛下的信任。

他立功心切,一马当先。他穿一身重甲,一身兜鍪,只露出眼睛在外。

高焕也闻声应战。首先出战的是他的侄子高宝,高宝率领的是典型的轻骑兵,而且,非常熟悉周边的环境。

但是,高焕一出来,看到这样的阵势就懵了。就连高焕也郁闷到了极点,齐国的战斗跟南朝非常接近,最怕的便是这种重骑兵,不料北皇陛下千里奔袭后,又在这里不厌其烦地祭出了这套法宝。要知道,重型甲胄非常笨拙,为了保存体力,爱惜马力,平常基本不会穿着奔袭,只上阵时才用到。

他想,北国还真是舍得烧钱。

高焕曾经领教过一次这种大军的威力,就是在三十年前,和罗迦的父皇作战的时候。当初,他就是败在这种重骑兵之下,被驱赶得狼狈不堪。但是,后来,战场变换,又因为天气转化给了他良机,这种重骑兵就失去了效力,所以,他才反败为胜。

后来,他每每想起这种重骑兵的威力,就十分欣羡,屡次上书,希望齐帝能组建一支这样的军队,专门用于攻城。但是,上一任的齐帝,以军费耗费太大为由拖了下来;到了这一任齐帝的时候,国库干脆完全被这个败家子的酒池肉林和美女后宫耗费得干干净净,连皇帝要赏赐都捉襟见肘了,哪里可能再有钱投入这么巨大的重骑兵装备?

决战5

因此,高焕看到这种重骑兵再度出击,又是羡慕,又是吃惊,但是,看看自己的防御势力,立即镇定下来,他居高临下,远远地看着重骑兵的冲击——因为他的步兵已经出动!

高宝的步兵立即围上来,城头上的弓箭手也开始了密密麻麻的扫射。但是,重装骑兵连人带马都包在重型甲胄之中,加上盾牌防护,矢石弹雨几乎没有造成什么损伤。守城步兵的抵抗很快被粉碎,中央的骑兵也抵挡不住,阵形瞬间被突破,步步后退。紧追不舍的重装骑兵已经把他们推到了城门口。

高宝眼看不利,立即掉转了兵马,迅速迂回到重装骑兵的侧翼和后方,开始突击。重装骑兵由于队形紧密,来不及转身,陷入混战中。高宝的步兵就用长长的铁钩把骑兵从马上拖下来,用刀斧砍断马腿。骑兵一旦落马,齐军步兵的短斧、各种刀枪长矛都有了用武之地。不要命的攻击持续了没多久,重骑兵就伤亡惨重,受惊的战马,开始疯狂地四散乱跑,许多人避之不及,被马践踏而死。

罗迦和众将领都在不远处的高岗上看着这一场厮杀,但见己方渐渐地不利,而且齐军是出动了严防死守。眼看再战下去,己方的重骑兵,几乎要全军覆没。

罗迦一皱眉头,贾秀立即上前:“陛下,臣请求率一支兵马增援。”

“好,贾秀率一队步兵增援;魏晨,你率轻骑兵往东硬闯。”

“是。”

这时,高宝的步兵和轻骑兵也重整了队形,开始反击。处于四面包围中的重骑兵们被挤压到一块狭小的地段,其主力拼命突围,前前后后发动了五次冲击,依然无济于事。战场上到处是刀剑的碰撞声和喊杀声,两边的亡命之徒在进行白热化的最后激战,鲜血染红了周围的土地。重装骑兵虽然处于绝对的劣势,但是单兵的作战能力高于对手,勉强支撑着战线不至于崩溃。

决战6

一直杀到晌午时分,重装骑兵团才撕开一条角落,急急突出重围,但是他们走的方向正是西边,弓弩手们早已等候着他们,见了他们去,正如一群羊冲进了饿狼的阵营里,登时被撕得四分五裂。冲在最前面的士兵,全部遇到的是蝗虫般的箭簇,后面的重骑兵,再也不敢往后退,只能倚靠着犄角,继续死守。

高宝此时已经退回到城里,居高临下地看着,心里十分得意。步兵消灭重骑兵,这将成为一场经典的战役,而且,被消灭的还是御驾亲征的北皇陛下。

但是,高焕的神情却正好和侄子相反,非常凝重。

“宝儿,你一点也不能放松。”

高宝不以为然:“叔叔,你看,北军左支右绌,那么狼狈。话说北皇陛下号称什么战神,看来,也不过如此吧。”

他在城头纵声大笑,笑声传得很远很远。

厮杀的双方,纵然听不见他的笑声,也能看到他十分嚣张的左右摇摆。

高焕心里并不这么想,但是,想到他这样可以打击敌人的士气,便也由得他。等他笑过了,才严厉道:“高宝听命,你马上再率领一万人马,今日,非将这支重骑兵全部消灭不可!”

他深知,这样的重骑兵,实在是太烧钱了,北国也不过这么区区一两万。是用于攻城的最主要的武器,如果这一次,竟然能把北国的重骑兵全部歼灭,那么此后再遇到攻城的战役,就不会那么恐惧了。因此,他彻底地毫不留情,要高宝不惜出动大军,力争要把这一队人马彻彻底底地消灭得一个也不留。如此,以后北国就算再要组建,也得花费相当的时间和金钱了。

高宝亲自率军出来,他按照高焕的指点,专门攻击重骑兵的弱点。这是高焕研究了许多年发现的,煞费苦心。但是以前没有交手机会,这次一用上,果然大大地见效了。

决战7

重骑兵率军在最前面的是猛将源贺,他居中,左冲右突,耳边只能听到呼啦啦的声音,全是箭簇落在他的盔甲上的声音。他的眼前一抹血红,自己也不知道这血红是哪里来的,只是挥舞着长枪嘶吼。

他在北国,战功彪炳,自负无敌,不料,这一战,竟然如此狼狈,笑傲江湖的重骑兵,现在就如恶狗被赶入穷巷任人宰割。

眼看高宝再次大军杀来,就更是恼怒。其余的重骑兵,也几乎陷入了绝境,只是举着盾牌,凭着厚厚的铠甲,负隅顽抗。

高焕正在惊讶,北皇按理说,不该如此自杀式的猛攻啊!重骑兵单独作战本来就有巨大的危险性。他此时还不知道攻打三皇子的那场战役到底如何,但是以他的精明,看到北国这等声威,也知道三皇子必然是败了,所以才会教唆齐帝来到青州。

就在这时,阵中的齐军忽然乱了。

高焕闻声登上防御楼,这一看,几乎没有晕过去。只见西侧,己方的弓弩手,不停地被打下去,不是一个个地下去,而是一片一片的下去,仿佛被一种可怕的力量推搡着,根本无法站稳脚跟。

四处,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烟雾弥漫。仿佛忽然来了一阵妖风,仓促之间,也看不出他们究竟是怎么倒下的。

就是这一瞬间,北国的轻骑兵和步兵,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了过来。

有了轻骑兵和步兵的两翼配合,重骑兵立即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那些拿着长钩子四处勾马腿的步兵眼看慌了,动作当然不那么麻利了。正是这一混乱,立即就给了重骑兵换气的机会。源贺是典型的鲜卑贵族子弟出身,以身为重骑兵的统领为荣,这一次,重骑兵再次成阵,没有了后顾之忧,威力终于发挥出来。

那是一种压迫性的力量,齐国的步兵,再也抵挡不了这样的阵势,很快开始了大溃退。

大决战8

那是一种压迫性的力量,齐国的步兵,再也抵挡不了这样的阵势,很快开始了大溃退。

就在这时,高焕已经发现了“妖风”的来源——不是妖风,而是对方击打来的石头,瓦砾,以及最初甩上来的一些生石灰包裹和一些沙砾——很快,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掉下,但是,更可怕的来了,是密集的石块,不停地投掷上来。

这力量远远胜过了弓弩的刺穿力度。

弓弩手,便是这样倒下去的。

高宝见势不妙,正要下令收兵,但是,西边的缺口已经彻底撕开,投石机,已经密密麻麻地开始攻击城墙上的弓弩手。弓弩手们一时自顾无暇,再也无法兼顾西边的防守。

对面的罗迦,哪里会错过这样刻不容缓的机会?一声令下,早已等候的大军就往正面的城门冲去。

弓弩手们要兼顾,却根本无法兼顾,一批人刚冲上来,北国的大队人马已经冲到城门之下。齐军的步兵更加无法抵挡,城门一开,就飞速地往回撤退。

忙乱中,便有了溃败的迹象。罗迦哪里容许他们撤退?他喝一声“杀”,为首的旗兵,举着巨大的“北国”字大旗,士兵们潮水一般,一鼓作气就冲杀过去,

高焕在城头看得心惊胆颤,那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阵型。为首的,正是罗迦,骑在他那匹十分炫目的赤兔马上,高声号令。在他的身前身后,是张杰率领的御林军,牢牢地维护住他的安全,形成了一个铜墙铁壁。

士兵们见陛下亲自冲杀号令,勇气大增,士气更是提升。

很快,阵型又变化了,是一种按照墙式斜坡的队形推进的队伍,这支队伍和重骑兵很有区别,装备有长矛和剑,但身穿的却是极其轻薄的铠甲,排列成八至二十列纵深的密集队形。侧翼用骑兵掩护,装备有弓箭和铁矛的轻步兵在队形的前面行动。

大决战9

如此,阵势正好分成了三个部分组成的横队:主力团和左右两翼。这种队形就是团队队形,将步兵和骑兵混合配置在每个团队中,可以更好的相互掩护攻击对方侧翼。运用这种队形,便可以正好地吐出中央突破,把精锐部队投向两翼,两翼得手后,再向敌人的后方合围。此战阵,最最适宜的便是用于攻城。是调动兵种最多,协同作战最强的一种阵法。

一时之间,真真是旌旗招展,蔚为壮观,铺天盖地,是他们推进的声音:“杀杀杀……”

这杀声,何止是震天动地!

高焕大吼一声:“弓箭手掩护,宝儿,你率领三万人马出战……”

又是一队弓箭手上了城门,高宝再次率领一队人马,风风火火地便杀将下来。

此时,城门上的云梯已经架设,好些士兵已经在登城了。那种四方的大云梯,里面层层架设,四周是拿着盾牌做掩护的士兵,而其他铠甲护身的士兵就一层层地往上攀越。

城上的弓箭手见阻挡不住,就拿了火石,烧红的飞弹,蝗虫一般地往下面投掷,整个泗水镇城内外,登时一片火海,攻城的北军也受到了阻碍,速度缓慢下来……

这一场战役,从拂晓开始,到傍晚,冬日天气短,天色已经昏暗下来。高焕的队伍比想象中更多,层出不穷地杀将出来。

这些久经沙场的士兵遇上北国同样久经沙场的士兵,真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近身肉搏,惨不忍睹!

一时三刻,天昏地暗,哪里分得出胜负?

风势趁着火势,城墙上下都是密密麻麻的尸体,齐军的,北军的,两国人马秘密麻麻地倒下去,一时也分不清,到底哪一方死的人更多。

北军的攻城受阻,而高焕的大军也没法驱逐北军,两军相持不下,眼看死伤惨重,只得各自下令鸣金收兵,休整了,以待来日再战。

大决战10

随着城门轰然关闭,两支大军,被分隔在了两地。

此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无论是城里还是城外,都燃烧着巨大的火把。两支军队遥遥相望,互相虎视眈眈。

过了许久,高焕终于得报对方没有动静了。高宝一次次地跑上来回报军情。高焕毕竟年龄大了,已经是六十出头的老人了,经历了这么一场恶战,早已力气不支,但是,也不敢有丝毫的大意,只是吩咐侄儿要严防死守,防止北军偷袭。

高宝领命,将大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休息上半夜,一部分休息下半夜,要保持最最充沛的体力,以迎接接下来的战争。

此时,已经是开春的天气了,春风钻入鼻孔,但是,绝非是什么鸟语花香,而是鲜血的腥味——整个空气,都被沾染了,全是血腥味。

又是一个拂晓。

正是人们最最疲倦的时候。

就在这时,城内的齐军,忽然听到一声巨响。

高焕蓦然惊醒。

他冲出去,高宝在营帐外正在打瞌睡,也条件反射一般跳起来:“叔叔,怎么了?”

“不好,敌人在攻城了……”

叔侄二人仓促登上城楼,这一看,心里顿时凉了一大截。

但见对面的北国大营里,是一排十分陌生的家伙,发出的巨响,便是出自于它——那是一种笨重的投石机。

先前的超级威力无比的击打,便是由它发出的。

这个笨重的大家伙,一举震慑了弓弩手,而且,单单是那种巨大的声音,已经令人望而生畏了。

战场上,每一种先进武器的运用,都可能造成对方的震恐,有时,这种心理的动摇,远远胜过威力的恐吓。

这种投石机,高焕以前只是有所耳闻,但是,从来不曾在战争里遇见过,因为,用投石机的主要是西方的军队,而东方很少人用。

大决战11

这种投石机,它的杆臂是由数根木杆和又粗又长的筋腱沿纵向配合起来,而后再用较宽的生兽皮条绑扎成圆形,等兽皮干了以后就会又紧又硬,百折不挠,犹如现代化的金属外壳。因为其中的筋腱绞索核心技术,在多次的流传中,已经逐渐失传.

因此,高焕只是听说,却从来无法利用这种东西。

不料,北皇,竟然弄了这么一架东西来。而且不止一个,是五架。

四架小的,专门用于投掷瓦砾沙尘,正好攻击敌方的弓弩手。

居中,则是一架最大的大型投射器,这种投石机能够发射多达约莫五百五十至五百八十米远的投射范围。

此时,投石机距离城门的距离大约正好是五百米,但见居中是十八名力大无穷的北国壮汉,正在搅动投石机,搅动绳索,一颗巨大的石弹,便呼啸着,重重地击打在了西边的城墙上。

就连城头上的高焕,也明显感觉到脚下一阵地动山摇。他面色倏变了,因为在以前的战争里,他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粗笨家伙。主帅惊恐,士兵们更是慌乱,北军阵营里,却发出一声欢呼。

高焕更是慌了,现在,寻常的弓弩手根本无法达到这样的射程,这下可好了,对方以逸待劳,只用这个家伙,一下一下地打过来,己方却完全无法回击。

但是,齐军只听得轰隆轰隆的巨响,以为不过是打一下而已,还不如何震恐,一时,都在城上排兵布阵,严阵以待。

高宝悄然问:“叔叔,他们这样打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