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宝坐在家里,掰着手指头盼着哥哥姐姐们早点儿回家。以前她也整日里跟着奶奶跑,并不觉得有啥无聊的,可眼见一个热闹的暑假过去了,冷不丁的哥哥姐姐们全去上学了……哦,毛头没去,他只是送喜宝回家后,就撒丫子跑了个无影无踪。

实在是没事儿干,她跑回屋里拿了一包小石子,那是强子经不住她的哀求,特地替她去河边摸的,她决定趁着哥哥姐姐们去上学,自个儿一人在家好好练一练。

然而,就跟早先春丽猜想的一样,喜宝之所以每回都输,根本就不是因为手快手慢的问题,而是她只能抓一枚小石子。连着十来次都失败后,喜宝傻眼的低头看着自己的胖爪爪,上头全是软软肉,伸手一戳居然能戳出个小坑来,放开后立马鼓了起来,而且手心手背全是肉。

就在喜宝懵圈的同时,外头终于传来了些许动静。

“哥哥姐姐!”喜宝高兴了,顾不得玩游戏,只将小石子胡乱的往兜里一塞,整个人就跟炮弹似的冲了出去。

然后,瞬间停住了脚步。

来的确实是清早去上学的那几只,打头的还是强子和大伟,可他们早已不复清早那会儿的精气神,耷拉着脑袋,整个人就跟霜打的茄子一样,蔫巴巴的,还透着一股子绝望和无助。

这下子,喜宝是真的傻眼了。

幸好,随后进门的春丽几个还是老样子,边走边说笑。见状,喜宝立马改变了方向,绕了个圈子奔向了姐姐们。

外头这般大的动静,喜宝又高声唤着人,刚才在灶间忙活的赵红英很快就出来了,一看这架势,立马乐了:“咋了?挨骂了还是挨打了?来来,赶紧跟奶说说,叫奶也好高兴高兴。”

强子和大伟齐刷刷的抬头,眼里面上皆是委屈和控诉。

赵红英更乐了:“被老师训了?没事儿,等吃完饭奶跟你们去学校。你们那个校长曾庆华啊,我认得,他还得叫我一声姑呢!”

曾校长传出订婚的消息虽晚,可架不住人家动作麻利呢,前些日子就摆酒结婚了,娶的是赵家姑娘,也就是赵建设的隔房堂妹。这么一算,曾校长就变成了赵红英的堂侄女婿了。哪怕她平时只跟赵满仓父子俩来往,可亲戚就是亲戚,尤其当长辈铁了心要摆谱时,身为晚辈还真没啥好法子。

赵红英单方面的认为,自己在曾校长跟前很能说得上话。

听她这么一说,强子和大伟顿时乐翻天了。大声欢呼着“奶奶真好”,就丢下书包,准备洗手吃饭了。

目睹了这一切的春丽几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相信亲奶会有这么温柔的一面。春丽悄悄的在喜宝耳边问:“奶她咋了?”

“好着呢。”喜宝不明所以的回道。

奶的确好着呢,就是某些小兔崽子要不好了。

果不其然,等吃过午饭稍稍歇会儿,就到了下午上学的时间。赵红英牵着喜宝,后头跟着一长串的小破孩子,除了跟袁弟来形影不离的臭蛋和不知道又跑到哪里去的毛头,老宋家的孩子倒是来了个全乎。

等到了队上小学,赵红英径直寻上校长:“庆华啊,我是你姑!”

曾校长一脸牙疼的接待了这位特殊的家长,他当然认识赵红英,且不说他摆酒那天赵红英也去了,单说“除害英雄”的名头,他也听了有三年了。目光扫过打头的两个小破孩子,他觉得他大概是猜到了七八分。

可赵红英要是真能叫人猜出她心里的想法,也不至于成为队上出了名的能耐人了,她先是询问了强子和大伟犯了啥事儿,弄明白后,笑得一脸渗人:“哟,我还以为你俩就是蠢了点儿,没想到人蠢还犯懒?你俩真是我老宋家的孙子,不是从老袁家抱来的?”

强子和大伟:…………总觉得事情有点儿不对劲儿。

“这孩子淘气不懂事嘛,也没啥大不了的,打一顿就好了。要还是不成的话,那就按着一天三顿的打,总能成器的。”赵红英撂下了一句明显威胁的话后,又很是鼓励了曾校长一番,“你好好干,有啥难处跟我说。别说这俩小兔崽子了,就是他们的爹,我一个指头也能给收拾了。”

曾校长原以为今天在劫难逃了,万万没想到啊,真正逃不了居然是跑回家搬救兵的这两只。这么一想倒是不错,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往后看他们还敢不敢再瞎折腾。

想到这里,曾校长一面庆幸一面忙不迭的点头表示,一定会好好教导孩子们的。

赵红英抱上喜宝,满意的走了,丢下了一串小孩崽子。

喜宝很是忧心忡忡,她再小也听懂了奶奶想揍人,忙拉着奶奶的胳膊哀求道:“不打哥哥好不好?”

“好。”赵红英一口答应,“我打他们干啥?怪费劲儿的,对付他们,吓唬两句就够了。”

在喜宝看来,不打人就可以了,至于吓唬什么的,奶奶又不是头一回吓唬人了。于是,彻底安心的喜宝就跟着奶奶回家,先美美的睡了个午觉,等起床后又吃了个糖糍粑粑,还特地给毛头留了一个,就放在搪瓷缸子翻过来的盖子上。

毛头中午没跟着一道儿去学校,他吃过午饭就跑了个无影无踪,直到喜宝睡醒了又吃饱了,他才拖着麻布袋子,晃晃悠悠的回家了。

“哥,给你吃。”喜宝一脸献宝的把糖糍粑粑连同盖子一起递过去。

糖糍粑粑是赵红英特地给孩子们做的,又甜又糯,好吃得不得了。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太容易吃饱了,喜宝才尝了小小的一个,肚子就鼓起来了,再也吃不下了。

毛头瞅了一眼,立马高兴的跑去把手洗干净,别看他不在乎自个儿的形象,可吃东西前要洗手却是记得一清二楚。没办法,不洗不给吃,甭管是亲妈还是亲奶,都是狠得下心的人。

接过糖糍粑粑,毛头一口下去就少了一半,含含糊糊的说:“喜宝我跟你说,建设叔摊上事儿了!”

喜宝双手捧着搪瓷缸子,咕噜噜的喝着水,听了这话也没啥反应,直到喝痛快了,才应了一声:“强子和大伟哥哥也摊上事儿了,奶吓唬他们,说要揍人。”

“那就揍呗,妈老早就想揍大哥了。”毛头可不是喜宝,他压根就不担心亲哥挨揍。

用张秀禾的话来说,揍孩子就是老张家的传统,没想到嫁到宋家以后,还不让揍孩子了。考虑到自个儿完全不是婆婆的对手,她只能默默的选择了赞同。可要是赵红英本身提倡揍孩子了,头一个响应的绝对是张秀禾。

这就是亲妈啊!

喜宝不明白这里头的弯弯绕绕,只眨巴着眼睛望着毛头。

毛头咽下了最后一口糖糍粑粑:“打是亲骂是爱,这你都不懂。”手指上还有些糖渍,他赶紧挨个儿的舔过去。

赵红英刚过来就听到毛头最后那句话,恨不得一脚踹上去:“吃吃吃,吃都堵不上你的嘴。跟你说过几遍了?别在外头胡乱学人说话,小心哪天被人套麻袋里揍一顿!”

“啥?”毛头震惊了,三两下的把他的麻布袋子团成一团搂在怀里,“这是我的!上次那个旧的叫三婶拿走了,也没见她给臭蛋穿,还不如还给我。”

“谁稀罕你的破口袋。”这事儿赵红英倒是知道,袁弟来犯蠢,就是不愿意要喜宝的旧衣服,非跑去跟张秀禾讨。张秀禾也是个能耐的,隔了两年才给了个破口袋,而且毛头穿那玩意儿上,上蹿下跳啥地方都跑过,就不说大小了,光是那个色儿和味道,就已经叫人脸色发绿了。

也就毛头了,真当袁弟来抢了他的破口袋,嘀嘀咕咕了那么久,还没把这事儿忘掉。赵红英琢磨着,以毛头那记性,怕是能记一辈子吧?

还没等赵红英把这可怕的事儿晃出脑袋,就听毛头在那儿叫嚷开了:“她不稀罕我稀罕呢,干啥不还给我呢?”顿了顿,他又说,“建设叔说得对,不稀罕你别上门啊!”

赵红英:…………建设那小子啥时候那么牛气了?

要说赵红英吧,年轻时候也爱打听各种小道消息,不过等她嫁了人生了娃,就不爱管外头的那些破事儿了,顶多就是旁人说了听一耳朵,回头就给忘了,完全不搁在心上。别看她先前跟许婆子闹了好几场,可其实也就是闲着没事儿干,活动下嘴皮子而已。

正好,隔壁家的赵红霞从小到大性子都没变,酷爱听各种闲话笑话,好在她只是爱听,并不爱说道,倒也从来没惹出事儿过。而唯一能叫赵红霞敞开心扉大谈特谈的,也就只有赵红英了。

不过,这已经是先前的事儿了,赵红英现在没事儿都不爱往隔壁去,有事儿也不去。这不现成的包打听吗?不单能把事情经过说个一清二楚,还能一人分饰两角、三角,乃至七八个角色。这可比赵红霞说得既热闹又好玩,唯一的问题大概就是唱戏的人长得太寒碜了。

这点也不是没得救,赵红英想好了,等下回去县城取钱时,她得去百货大楼瞅瞅,看有没有卖面具的,给毛头买一个回来。

当然,这就是后话了,她现在比较好奇的说,赵建设又干啥了。

随口一问,一出大戏就上演。

撇开毛头近乎夸张的表演不提,事儿倒是简单得很。这不是第七生产队建了个小学吗?隔壁第八生产队就听说了这事儿,他们的大队长今天过来找赵建设,提出也让他们队上的孩子来这边念书,理由都是现成的,近呗!

赵建设平常见到赵红英时,怂得就跟孙子一样,可面对其他生产队的大队长,他却是霸气得很。想入学没问题,学费跟公社小学一样,课本自理。

这下,对方不干了,人家明摆着就是来占便宜的,还想着不要学费再帮着给解决个中午饭。结果倒是好,赵建设软硬不吃,气得对方索性撂下话,说不稀罕队上小学,铁定没公社的好。

凭良心说,好不好现在真的不好说,毕竟公社小学是建国后一年办的,这都十来年了。而队上小学,这不是头一天开学吗?两者能比?不过,赵建设还是有信心的,他先前亲自考察了曾庆华以及另外两个老师的能耐,确定都是人才,这才放心的把学生们交给他们。再说了,小学嘛,有课本在,也有公社老师无偿提供的教案参考,只要肯用心,教出来的绝不会差。

毛头把赵建设硬气的模样,表演得是活灵活现的,愣是把赵红英都唬得一愣一愣的。至于第八生产队的大队长,大家就不熟了,不过无妨,毛头一会儿表现得谄媚无比,一会儿又昂首挺胸盛气凌人,到最后更是鼻孔朝天冷哼一声:“……谁稀罕!”

与此同时,毛头一下跳到对面,转过身子沉下脸:“不稀罕你别上门啊!!”

喜宝看得乐颠颠的,连水都顾不上喝了,只努力的鼓掌,小手都拍红了。

赵红英不得不考虑提前进城买面具,早买早了事,真怕自己哪天就瞎了眼。

……

老宋家院门口,赵建设进退不得。

他好后悔啊,早知道就不该好奇心起,躲在院外偷听啥的。这下好了吧,听了全场,反而叫他不知道该咋办了。是装作没事人一样的离开,还是硬着头皮进院子?

正犹豫着,隔壁院子里走出一人:“哟,建设你堵门口干啥呢?被你姑骂了?来来,跟我说说,她干啥骂你?咋骂的?”

作者有话要说:

剪头发的梗来源自蠢作者的亲身经历。

那次我去理发店,正好看到一个四五十岁的大妈跟理发小哥吵架,抓了本美发宣传册说人家把她的头发给剪坏了,最后是理发店不要钱送她出门。结果那大妈看到我要理发,非跟我说这家是黑店。

我看了看大妈的发型,又看了看美发宣传册:这不是一样吗?一模一样啊!(⊙o⊙)

大妈:你看看人家剪得多好看,你再看看我!!

我:………………阿姨,他们家是理发店,不是整容医院→_→

直到事情过去了半年,那理发小哥看到我还想笑_(┐「ε:)_

我:大实话啊!!

-----

本章一万五,补全昨天欠的字数。

第37章

第037章

赵红霞跟赵红英虽非亲姐妹, 可因为打小在一块儿长大, 嫁的又是一家的亲兄弟, 几十年来毗邻而居,直接导致这两人性格格外相似,比亲姐妹还像亲姐妹, 就连埋汰人的方式都如出一辙。

瞅着院子里的亲姑,再瞥一眼身边的堂姑,赵建设只觉得心里苦。

幸好, 里头的人听到动静往外瞧了瞧, 见是他, 就叫他进来说话。见状, 赵红霞立马跟上,一副看不到好戏绝不罢休的模样。

她还问:“姐你咋就跟建设怼上了呢?”可怜赵建设还没开口,赵红英就啥都明白了,随口把事儿一说, 她只撇了撇嘴:“我干啥要跟个傻子计较那么多?”

傻子——赵建设哭丧着脸站在原地被两个姑姑奚落,除此之外还得接受毛头和喜宝好奇的注视。

喜宝倒是无所谓, 她本来就不说话,好奇的瞅了两眼后, 关注点就又回到奶奶身上了。可毛头却不同了,他刚演完了赵建设,这不正主就登场了,急得他一把拽着人家衣角,非叫人帮忙点评不可:“建设叔, 你就说说,我演的像不像你?”

赵建设:“……像。”

这下,毛头高兴坏了,直接就在院子里翻了个跟头,看得喜宝眼睛都瞪直:“哥哥,我要学!”

前几年两人都还小的时候,连路都不会走呢,毛头就无师自通的学会了在床上翻跟头,喜宝羡慕了好久,又跟着学了好久,才勉强会翻了。可现在毛头却又会了站着翻空心跟头,叫她两眼放光,恨不得立刻跟着练。

“好!我教……”话还没说完,毛头就遭了毒手,捂着后脑勺抬头看,“奶,是喜宝想学。”

赵红英虎着脸瞪他:“哪凉快给我待哪儿去,不准教喜宝乱七八糟的东西!”瞅着毛头老实了点儿,她这才看向赵建设,“听说隔壁的大队长非要他们队上的孩子来咱们队上小学念书?”

“可不是?”一提起这事儿,赵建设就满肚子的苦水,“盖个小学是没花太多钱,可咱们队上每家每户都出了人力的,还有三个老师,他们往后除了春耕秋收外,都不下地干活了,可工分照样拿。姑你说说看,我能不要钱白叫其他队上的孩子来念书吗?”

“这事儿你做得对,咱们啥都能吃,就是独独不能吃亏!”赵红英又问,“你来找我干啥?就为了说这事儿?”

当然不可能了,虽说这事儿赵建设占了理,可保不准队上就有那格外善心的人。这跟借粮可不一样,借粮那是别人家借走了自家就没了,可在很多人看来,教一个是教,教一群也是教。为了避免队上出现拎不清的,赵建设原也没打算把这事儿跟别人提起,哪会想到却叫毛头这小东西听了个全场。

不由的,赵建设又看了眼毛头,无奈的说:“姑你就不能给他做身新衣裳吗?长得黑不溜丢的,还穿成这样,我都想不出来那会儿他是躲哪儿偷听的。”

赵红英横了他一眼:“说正事!”

“对了,卫军来信了。”赵建设终于想起了所谓的正事儿,从兜里掏出一封对折起来的信,叨叨的说着,“我还特地拿了纸笔过来,顺便在你家就把信给写了。”

“念。”

摊上这么个姑,赵建设还能咋样?横竖反抗了那么多回都无效,他现在已经没了那份心气了。

宋卫军不是那种喜欢长篇大论的人,他的文化水平倒是不错,听说在部队里也经常跟着学习,写的字比起前些年也愈发的刚劲有力了。不过,信的内容倒是格外得简单,先问候了家里所有人,着重问了亲妈和小侄女喜宝,又说了自己的情况,又立功了,说不定收到这封信时,职位升了工资也涨了,然后才叮嘱亲妈,别为他的婚事操心了,他心里有数,又说今年恐怕回不来了,他得执行任务,至于啥时候能回来,他也说不准。

赵红英一开始听着倒是挺高兴的,可听到后来,脸一下子就拉长了:“又不回来!他心里还有没有这个家,有没有我这个亲妈了?”

搁别人身上,这个问题还真不好说,可宋卫军是谁?这个红旗公社出了名的大孝子啊!凭良心说,赵建设自己扪心自问,也不可能每回一拿到津贴,一分钱都不留,就全给亲爹。就他还是家里的独子呢,老宋家四儿一女,宋卫军也是真信任他妈。

“来,我说,你替我写信!”

得知宋卫军没法回家后,赵红英就一直憋着股火气。赵红霞一早就踮着脚尖回隔壁去了,就连毛头也拉过喜宝往屋后走去。反正等赵建设回过神来时,院子里就只剩下他和他姑两人了。

赵建设欲哭无泪,然而他还得写信。

……

屋后,俩小只先是帮着喂了鸡,然后就站在两棵歪脖子树下,仰着头看上头的果子。

秋收过了,暑假也过了,两颗酸橙树又结了不少的果子,虽然还没到可以吃的时候,不过就算只是用看的,看着这满树的果子,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酸。”喜宝把小脸挤成一团,她小时候因为奶奶的阻止,从不吃橙子。可等她大一些了,也就是去年那会儿,瞅着奶奶没注意,她悄悄的跟强子哥哥讨了一瓣吃。酸橙都是由大人切成小块搁在碗里叫孩子们吃的,她当时也是瞅着那果肉黄橙橙水灵灵的,瞧着就特别棒,忍不住吃了一点点。

结果,那酸爽的滋味,叫她过了一整年都难以忘怀。

“再酸也总比没的吃好。”毛头“呸呸”两下,往掌心吐了两口唾沫,然后在喜宝目瞪口呆的注视下,就跟个猴子似的,麻溜儿的窜上了树,“我瞅瞅有没有已经熟了的。”

必须要找成熟的,毛头去年就忍不住吃了没熟的,那味道不是酸,而是涩,涩中泛着苦,叫他连灌了一缸子凉水,也没把这味儿给去掉。

可惜,他注定要失望了,瞅了好一会儿都没看到熟了的酸橙,反而把久等不着喜宝的赵红英给招来了。等她来屋后一瞅,顿时大怒:“毛头你给我下来!”

毛头“噌”的一下就给蹦跶下来了,笑嘻嘻的说:“奶,我是给喜宝摘果子呢。”

喜宝:“……………………对。”

虽然接收信息慢了点儿,可到底她还是接收到了。问题是,这个回答只会让赵红英更生气:“你可真能耐!行啊,等回头果子熟了,我让你吃,吃个够!”

不得不说,这个威胁还是很有用的,隔了一年,毛头是挺想念酸橙子的,可一想到奶奶要叫他吃个够……

他很快就决定,最近乖一点,尽可能的降低一下存在感。

宋家上下清楚这事儿的人不多,反正赵红英是没帮着解释,就冷眼看着毛头徒然间变得安静乖巧起来。她实在是没空陪着这小子瞎折腾,隔了一天,就揣着信拎着竹篮子进城了。

这回,她是一个人进城的,上个月忙于秋收,都没去城里取钱,连收上来的花生也没给菊花拿去。好在,邮局那头不管你啥时候来拿钱,至于花生,趁着前段时间日头毒,原本已经收好了的花生又被张秀禾和王萍翻出来暴晒了一遍,保证晒得干透了,放上个半年都不带坏的。

取了钱,寄了信,拐个弯儿就进了百货大楼。

赵红英熟门熟路的走上二楼,结果刚到楼上,就看到一对小年轻正站在二楼口子上的钟表柜台上,头挨着头正在看手表,时不时的还凑在耳边说两句悄悄话。

两个小年轻,男的倒是还好,一身笔挺的工作装,那女的就时髦多了,大红色的连衣裙,一看就是从大城市里买的,他们这个小县城统共就一个百货大楼,卖的多半都是布,偶尔也会出现一些老头汗衫、女士衬衫之类的,像这种颜色艳丽的大裙子,绝对没有。

多瞅了两眼后,赵红英就往卖布柜台去了,横竖那是别人家的事儿,她才懒得多管。把手里的花生连带篮子都给了菊花,母女俩又说了一席话,谈谈队上的收成、家人的情况,再就是赵红英单方面的抱怨宋卫军。

宋卫军都二十好几了,到现在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可把赵红英给愁坏了。偏偏那小子机灵得很,跑了老远不说,还总把事儿往国家大义上扯,好像成家了就不能给国家做贡献一样,气得她恨不得上手抽那臭小子!可惜,离得太远了,就连写信都只能通过赵建设,想也知道,赵建设不可能原原本本一字不落的把话写上去,当然就算面对面的说了,估计效果也不佳。

“妈,你也不用太操心,四哥长得好,脑子活络,能耐也不小。不说别的,单就是他这津贴,是一般人能比的?”

这几年里,宋卫军的津贴从最初的二十七块五,变成了四十一块一。虽然他平时寄回家的信里,很少提到任务啥的,哪怕说自个儿的情况,多半也是提两句吃得好穿得暖,部队样样都有啥都不缺,再详细却是没有了。可津贴数目其实就已经可以看出不少端倪来了,赵红英直觉儿子可能在做一些需要保密的事儿,所以从不多过问,只叮嘱他好好听部队领导的话,再就是结婚一事了。

可以说,对于宋卫军,赵红英一贯都是哪哪儿都满意的,唯独结婚这事儿,叫她操碎了心。想当初,老三宋卫民因为长得太普通,性子还木讷,愣是没说到好亲事,可就算这样,到最后也不也讨上了媳妇儿吗?到现在,儿女双全,袁弟来安生不闹腾了,不挺好的吗?

想到这里,赵红英只能长叹一口气:“津贴多有啥用?我倒是能给在队上挑个好的,可也得他亲自瞧瞧吧?万一人家姑娘样样都好,偏跟他合不来,那咋办?对了,我这回特地叫建设帮我写上,让卫军在部队里找一个。”

宋菊花有点儿懵:“啊?”

“不是都说部队上有文艺兵吗?横竖卫军这样儿应该是不会回乡下种地了,我也不管他找咋样的媳妇儿,不会种地不会干活都不打紧,只要他喜欢就成。”赵红英深以为着自己这个想法很不错,这要是给他在乡下寻一个,俩口子长年累月的见不着面,那日子能过好?还不如干脆在部队找一个,也好互相有个照应。

见赵红英已经打定了主意,宋菊花只默默的闭了嘴,其实宋家五兄妹里头,真正称得上聪明的只有宋卫军一人。宋菊花之所以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主要还是因为她牢记亲妈的每一句话,尤其是人蠢就要少说话多干活,她自问做得还是挺不错的。

俩人正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呢,那头忽然就闹腾起来了。

回头一看,好家伙,刚才那对年轻男女居然被几个人给抓起来了。

抓人的看起来年纪也不大,从十五六到十七八的都有,各个都是头戴绿军帽身穿绿军装,胳膊上别着红袖标,手里还都握着红宝书。

赵红英微微一愣,还没明白发生啥事儿了,就有绿军装叫嚷着要带那对年轻男女去革委会,说他们乱搞男女关系,应该被批.斗。还想看下去,宋菊花伸手拽了拽她,压低声音说:“妈,你别管这事儿,最近县里都这样,估计是刚才有人举报了。”

“啥意思?”被气氛感染,赵红英也跟着低声说,“啥叫举报了?搞对象?”

“嗯,最近特别严格,看那女的还梳着麻花辫,应该是没结婚的。前两天,俩口子都被人抓进去了,也说是作风问题。”俩口子亲热一下都不被允许,未婚的几乎是明晃晃的出来作死了。宋菊花因为工作的缘故,最近一段时间真没少看到,谁让那些搞对象的就是喜欢往百货大楼里钻呢?这下好了吧,成落难鸳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