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奔向茶楼,借了纸笔折出纸鹤时,是少年人的孤注一掷。

他盼她懂他的心,未料当夜惹来了勃然大怒的亲王,称沈家欺人太甚,必揭发沈家勾结同盟会之举。

是夜,他颓然趴在祠堂的板凳上,浑身鞭痕交错,沈邦将信纸摔到了他脸上,怒斥自己的儿子幼稚可笑,以为区区几行字就能打动格格,格格丝毫不为所动坚持退婚。

沈邦走后,他从凳上翻身而下,爬行数步,才勉力够着了那张皱巴巴的纸——早已面目全非,如同他背上绽溃的肉。

继而,是没日没夜的高烧与昏“迷”,不知过去多久,醒转时整个沈府红光映辉,他看到了大红门上粘金沥粉的红双喜,府中唯一的亲信告诉他朱佑宁被捕,死在了狱中。

满目鲜红成了满目殷红,亲眷们前来同他说“恭喜”,他茫茫然,不知喜从何来。

伤口并未愈合,所幸新婚吉服亦是红“色”,拜堂时也没有人发现端倪。

那个他日思夜想的女孩子,终成了他的新娘子,他在推开新房大门时,心里却生了恨。

恨她糟践自己的心意,恨自己错付于她,恨友人错付的自己。

可掀开她的红盖头,看她的珠钗被他打“乱”,竟还想着为她戴好?

他恨自己无用。

在听她说出那句“非我心仪者”时,世界坍塌,他对她说出了这一生最狠厉的话。

当机立断,何以未断?

每一字,每一句,既是戳她的心,也是剜自己的骨。

珠钗刺破了掌心,他“逼”自己做出决断。

逃婚,是为了离京救人,不告而别,是少年对少女的割舍。

成功救出革命党人是不幸中的万幸,踏上邮轮前,沈琇写下了两封家书。

一封是为了“迷”“惑”父亲,误导他自己要去美利坚,另一封……是给她的。

其实离京后,他曾自问,既奔往血路,何以要强求她的支持,祈盼她等他呢?

想要退婚……是她的权利,她的选择,被迫嫁给不愿嫁的……他,她亦是受害者。

沈琇一遍遍说服自己,看似通情达理,却不敢承认,这是为管不住心的自己找的借口。

饶是写废了几张信纸,有决绝的告别,有假作放下劝她离开沈家的淡然,但无法寄出。

连他自己都说不清,为何会在一封诀别书里,写上“如愿等我,我必归来”这样的话。

而后,抵达香港时的浑沌,收到电报得知她未离开沈府的不可置信,再度北归时的忐忑与憧憬,一切一切,历历在目。

直到回到家,回到东院。犹记去时霜叶红,归来天地缟素白。

白“色”的雪,红“色”的天,成了他挥之不去的人生底“色”,也是……唯一的“色”彩。

“沈琇?沈琇……”沉溺于红与白的天地,听到有人在遥遥唤他,“沈一拂!”

云知的手胡“乱”的往前探,始终听不到回应,急得爬起床叫来福瑞,福瑞听到动静冲进来,“二少爷是不是又犯病了!”

“又?”她问:““药”呢?你知道“药”放哪里么?”

“这两日,二少爷都把救心丸随身带着……”

她回去“摸”他的衣服,无意间,“摸”到脸,指尖拂过“潮”湿,她倏地愣住。

下一刻,听到他低低地说:“福瑞,烧壶热水来。”

福瑞忙称是,云知还没从急惶中晃过神,想越过他去开台灯,还没“摸”到开关,就被他紧紧抱在怀里。前所未有的用力,勒得几欲令人窒息,像是永远都不愿放开。

感受到他异常的举动,她不敢再动弹,“你、你怎么了?”

“我不小心睡着了。”他说:“只是……睡了一觉。”

“我听福瑞说你犯过心病了?”

“庆松看过了,也说没事。”

灯亮起时,他的面上已了无痕迹,福瑞送来热水,她在水汽氤氲中,望着眼前人,失神片刻,忽然道:“都不重要了。”

没头没尾的,连一旁伺候的福瑞都愣住,云知喃喃重复了一次:“都不重要了。”

只要我们平平安安的,以后总能慢慢变好。

沈一拂将她湿透的额发撩起,拨到耳后,低声问:“我刚刚,是不是听到你说,你不怪我了?”

云知看福瑞还在,脸一热,福瑞悄然一笑,躬身退下。

“你这人,从小到大总这样,我还没同你说重话呢,就拿心病吓唬人……”她眨去了眸中薄薄的水雾,“我哪次没原谅你了?你不要总是把吵嘴能解决的问题,上升到身体健康啊。”

他笑,“对不起。”

和前一次不同,这声道歉,饱含了太多太多。

她好像听懂了,又不全然懂:“何况,我提纸鹤……没有怪你的意思。我就是,不想叫你误解……”怕再诱出他的病来,她没往下说。

“我明白。上天待我不薄。”

他生来心疾,半程饱受生离之苦,后来尝尽死别之痛,人生至此才不过二十七八载,却能说出一句“上天待我不薄”。

只因她还在。

他的手托在她脑后,情不自禁俯身,轻吮了一下她的唇,“你也待我不薄。”

云知“哎”了一声,窘得往后一躲,“亲就亲,别亲的这么……”

“怎么?”

她脸一烫,“我哪知道你。”

眼底里弥漫的悲思被她娇憨的神态冲淡了,这回,是发自心底笑了,“我不擅亲吻,有不周之处,还望日后多多指点。”

“你、你敢说你不擅……”云知气急,“我懒得理你。”

她又躲回锦被里,他侧躺着,单手支着脑袋:“明天,一起出门好不好?”

“出的去了?”她诧异。

“嗯。”

那一夜书房里的情/事虽无人敢近前旁观,但院子里的那些人都是带着任务来的。男女欢爱之事,假戏未必能分辨,真的就是真的,根本做不了假。

饶是那些丫鬟婆子更私密的场合都见过,在听过他们沈二少爷的墙角后,个个回去禀报时皆是面红耳赤。

既然小儿子老树开花是真,愿主动递出辞呈也是真,父子关系尚需修补,没必要搞得太僵。次日,沈邦就解了他的禁足——尽管出门的条件是得要人跟着。

翌日上午,沈一拂先去见过沈邦,随后回来,给她裹了里三层外三层后带她出门。

派来盯梢的副官姓江,单名一个随字,年纪虽不大,看出行事极为沉稳,且真心实意的在贯彻沈邦的指示。轿车局限的空间内,江随坐在副驾驶座上,不时回头瞄着后座的他们俩,她敢打赌要是沈一拂跳车,这人一定干得出当场拔枪的事。

“他也没必要……把眼睛黏在我们身上吧……”她小声嘀咕。

“就当不存在好了。”沈一拂心情倒是不错,“有没有想去的地方?”

云知一时也没想出来,只说:“想吃好吃的。”

沈一拂对司机道:“前门。”

前门既是京师店市,自古以来便是锦窗秀户,市街繁华。

五格格小时候就喜欢来这里边逛边吃,对不少老字号的美食都是如数家珍。上回从车站出来,只是光看几眼就走了,这次车直接开到八大楼之一的正阳楼,未到午饭时间,几乎满座,一上桌,便点了她爱的玫瑰枣糕、小酥鱼和炙子烤羊肉。

沈一拂虽着常服,光看他一身气度,再加桌畔站着一名军官,就知来头不小。老板不敢怠慢,忙令后厨抓紧些,瞅着这姑娘年纪小,主动送上一支冰糖葫芦,“姑娘且尝尝,新蘸的糖葫芦,饭前开开胃。”

女孩子家没有不爱吃糖葫芦的,云知咬了一口便竖起大拇指:“糖衣蘸的恰到好处呀,山楂里的馅儿是冰豆沙吧?”

老板看她南方姑娘长相,却说着地道的北京口音,更觉亲切,“可不是,就我们家有这种做法,姑娘要是喜欢,走的时候可以再捎上两串。”

很快,炙子烤肉先上来,光闻香气就令人垂涎欲滴。云知起了劲,筷子迫不及待地一探,愣是给沈一拂拦了下来:“太烫了,凉了才能吃。”

“烤肉凉了还能好吃么?”她抗议。

“有火气。你嗓子还没好全。”抗议无效。

云知拗不过他,只得乖乖先啃别的,眼珠子还是盯着那焦香四溢的肉片。沈一拂看她心急难耐,先夹起一片吹过,再用嘴唇试碰着温度,蘸酱装盘,挪到她跟前:“别急着吞。”

“哎呀知道。”她趁还有余温赶紧夹起放进嘴里,只觉得这滋味与记忆中别无二致,满足的再吃第二口。

两人就这样,一人烤过肉片吹凉,一人尽情的吃,直把站在一旁有瞧没得吃的江随看的一愣一愣的,就连上菜的老板都有些惊异。

实则老板惊异的点在于——尽管近看这先生的脸是年轻的,气度上给人一种老成持重的感觉,而女孩的模子却显小,前头并未意识到这两人是一对,非要说是一对也不是不可以……但这先生的举动又不像是对一般的小情人,反倒有一种老夫老妻的感觉……

察觉到老板的眼神,云知停下手中的筷子,再顺着他眼神看向沈一拂,立即会意:“呃,那个,我感冒了,我叔叔怕我上火。”

“咳咳咳。”一直板着脸的江随给口水呛着了。

这下轮到沈一拂停筷了。

“那你叔叔可真是宠你呀。”

老板离开后,云知慢慢抬头,看沈一拂面上浮过一丝阴霾之“色”。

“叔叔?”他重复一次。

炙子上的肉焦蜷而起,若眼神有温度,云知可以肯定此刻的自己一定比肉焦。

她假作未见,拿起碟子里的肉往酱油料酒里一顿和弄,“能、能长个辈分,不也是喜闻乐见的事嘛……”

话未说完,忽听后边有人说:“沈家二少爷什么时候多出一个侄女了?”

但见一个身着戎装的男子阔步而来,身后跟着好几个军官,穿着和江随相似的军服,仔细看,却又略有不同。

云知回头时,那人目光顺其自然落到她身上,又“哟”了一声,“好漂亮的侄女,我之前怎么都没见过呢?”

第七十六章 胡同密会他是她的青梅竹……

她朝沈一拂递去了一个“这是谁”的眼神。

沈一拂也不起身,象征“性”点了下头:“傅公子,好巧。”

这种态度顿时惹来了后头几个军官的不满,那人不以为意,主动挨上前来:“可不是,我还愁这会儿会不会没座儿,赶巧就撞见你了,不介意多我一个吧?”

说着拉了凳子一坐,伙计手脚麻利添了一副碗筷,这四方桌设在靠窗的位置,原本沈一拂与云知相对而坐,忽然多了一个陌生男人横坐在侧不说,他身后还候着三个军官,云知有些不知道怎么吃了。

沈一拂放下筷子:“我们也快吃完了,不叨扰傅公子用餐的雅兴。”

“是我叨扰,我叨扰。”那傅公子一把按住他的肩,“听闻沈少爷,哦不对,该称是沈校长了,你最近回京,本来就想约你,今儿难得碰面,我一坐你们就走,传出去岂非以为是我为了占座赶了人?”

他显然是这里的熟客了,招呼老板过来加了几道颇有讲究的菜:“这顿就算我的了,别客气。”

云知前头听他说话的口音,不像北京本地人,再看他军服上的肩章和纹饰,料想他与江随所在的派系并不相同。谁都知道前一年直系与奉系便联手摧垮了皖系,夺取北京的主控权。沈邦他们是直系军,此人多半就是奉系了,张作霖手下干将中姓傅的……就只有傅老五了。

他既姓傅,莫非是傅闻的哥哥?

那人问沈一拂:“嘿,你哪多出来这么一个侄女的?”

沈一拂未答,云知先抢答说:“他不是我叔叔,我们说笑呢。”

“哦?”傅公子没料到这小姑娘敢“插”话,“那你们是……”

“我是他的学生。”云知拣了个保守的答案。

傅公子上下打量着她,看她的年纪不像大学生,“你也是沪澄的?”

一听“也”字,心下有了计较,果然听他说:“我弟弟也在沪澄读书,不知你认不认得?”

“是傅闻么?”

“真是巧上加巧了。”傅公子整了整衣襟,伸手道:“我叫傅任,是傅闻的哥哥,以前也是你们校长的同学。”

云知礼貌回握,“你也是康奈尔……”

“保定军校。”他握着云知的手不撒,“虽说就做了三个月同窗,但……”

话没说完,他右手手腕被人一攥,沈一拂不知什么时候站起身,将他的手挪开,顺便将桌上的热“毛”巾递给云知:“擦擦。”

傅任的脸“色”拉了下来,他身后的一名军官一指,“你什么态度!”

江随听到有人对自家少爷不敬,立即往前一步,沈一拂坐回去,没有搭理他们的意思。

傅任手一抬,皮笑肉不笑道:“沈校长怎么会和自己的学生单独来到北京,还让江参谋跟着,难道说……”

他故意将语调拉长,说的暧昧不明,身后几名军官配合着笑起来,有人说:“一会儿是叔侄,一会儿是师生,文化人就是文化人,可比我们讲究情趣得多……”

经这群人嘴里一搅,活脱是在暗讽沈一拂老牛吃嫩草,云知顿感不适,还没来得及说点什么驳回去,就听傅任道:“你们有所不知了吧?当年沈少帅在天津可是第一风流人物啊,多少名门小姐为了见沈少帅一面,连第六营的墙都敢翻,咱们沈少帅嘛,烟花之地的常客不说,光是那桃“色”小报的头版都上过几次,你们能比得了的么?”

云知自然瞧得出姓傅的是纯粹来找茬,听完后却忍不住想:想不到她们一起上过军校,还去了同一个军营?之前也听幼歆她们提过桃“色”小报的事,当时未在意……

沈一拂淡淡瞥了傅任一眼,“说到第一,我只记得在校场你向我提出比试的那回,不知你可还记得赌注是什么?”

傅任嘴角微微一抽。

沈一拂双手抱在胸前,“想起来了,输的人今后但凡看到对方就要行军礼,高呼一声……什么来着?”

一句话,傅任的气焰瞬间矮了一截。

都无需问,就知当年的结果了。

傅任身后三人不知原委,傅任不怒反笑:“沈少爷要是还在军中任职倒也罢,你现在一介书生,军礼怕是受不起吧?”

沈一拂微微仰着下巴,“愿赌不服输,无话可说。我们走吧。”

后一句是对云知说的。

可傅任哪会这么放他们走?他见沈一拂起身,抬臂拦下他:“我傅任不是不服输,只是不服当年那个褪下军服一走了之的逃兵!你要想我恭恭敬敬地叫你一声‘大哥’,行!除非你今日还能打得过我……否则,你休想如此轻易的离……”

“开”字音节尚未发出,但听一声闷响,傅任脸上忽挨了一拳,连退两步方才站定,下一秒“摸”着脸吼道:“你讲不讲武德!我说开始了么?”

众人傻眼,包括云知,她从来没见过他打架,何况还是这么……猝不及防的一拳,这、这还是那个“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沈一拂么?

傅任二话不说动起手来,沈一拂将江随推到一旁,顺当接下一记踏击,看得出傅任力道极大,出乎意料的是沈一拂身手颇为灵敏,轻松躲开几下攻袭,都没看清他出的什么招数,就看傅任连人带桌掀倒到地上去了。

那三名军官见状,一人冲上前扶,另外两人拔枪而出,江随同时拔枪——其余客人则吓得四蹿,生怕被这一场军阀少爷的枪战所波及。

云知不知沈一拂有没有受伤,忙绕他身后去,他施施然抖了抖大衣上尘土,另一只手悄然握住云知,若无其事看向傅任:“打不过就想动枪?”

傅任一甩手,示意后头的人收枪:“你偷袭你还有理了,咱们再来过!”

沈一拂冷哼一声,竟然直接不搭理他,牵着云知迈步下楼,傅任哪受得了这份气,当即阔步跟上,江随知道二少爷没携枪,担心他吃亏,就要跟上,愣是给那三个军官拦了下来,不怀好意笑道:“既然两位少爷要比试,我们又何必打搅他们呢?”

云知心脏怦怦直跳。哪怕沈一拂看着像是会两下子,可他昨夜还差些心悸昏“迷”,哪还真能和人干架的?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姓傅的明显不好惹,言语上驳两句也就算,居然还主动打出第一拳……她也是服了。

只是这会儿傅任跟在后头,她也腾不出功夫去指责,就这么被沈一拂拉着穿进巷子里,七拐八弯一顿好走,还是没甩掉后边那个恶霸少爷,她捏了捏沈一拂的手道:“要不还是握手言和吧……”

这时,那傅任已近上前来,第一句便是:“大哥,没人追上来,别走这么快,我给你那么一摔脚还不利索呢!”

云知简直以为自己听错了:大……哥?

沈一拂步伐不减,“江随不好糊弄,你带的人拦不了他多久。”

出了巷口,只见路边停着一辆黑“色”轿车,司机摁了一下喇叭,沈一拂当即开门,云知一上车看司机居然是苏庆松,全然惊呆。

傅任坐上副驾驶位,门一关就开始抱怨:“大哥你也太狠了,不是说好整个假把式,你那一拳快把我牙槽打挪位了都!”

沈一拂:“让你胡言“乱”语。”

傅任指着庆松:“是庆松说的得往真里演,做戏而已,你还动气真格来了……”

庆松:“别赖我,我就是一传话筒。”

云知再不明所以,听到这里也了解七七八八了,她忍不住瞪向沈一拂:“敢情你们是串通好的要支开江随?也不事先同我说,害我还担心你挨打。”

沈一拂打进车门起,就维持着牵手的姿态,看她想收手,一握紧:“让你叫我叔叔的?”

实际是难得带她出来,不愿搅扰了她品尝美味的兴致,何况起初,他也没打算动手。

庆松一听“叔叔”,好奇心顿起,傅任将方才发生的事简单说了一通,庆松笑的险些连方向盘都握不稳当了,“傅少都督,你不知你的那些调侃是字字扎了沈叔叔的心呐……”

“什么意思?”傅任没懂。

“这位林小姐呢其实你也可以叫她……”

“大嫂。”沈一拂言简意赅。

傅任难以置信地扭头,再看两人十指相扣,用一种“石破天惊”的眼神盯向云知,“大嫂?等等,你就是那天晚上……大哥送“药”还要拐去见的女孩子?我就说不对劲嘛,回来之后嘴角带笑的,这也太……主要你和我弟还同龄……”

“没有,我就是……”指节一疼,见沈一拂扣得更紧,她不满睨向他,“……喜欢年龄大的。”

庆松瞬间笑成鹅叫声。

听他们一来二往,云知才知沈一拂在北京这段时日诸多作为皆有傅任一笔。这两人在军校不打不相识,沈一拂救过他的命,傅任就死心塌地的认了这大哥。后来沈一拂弃武从文,他单方面的和沈一拂“绝交”了一阵,外人以为他们闹掰了,没多久两人在一场救援行动中重逢,沈一拂知道傅任多年来都在暗中帮助爱国志士,主动言和,傅任自然顺着台阶往下奔。

云知心情颇为复杂。她在听他们三人你来我往,自己却“插”不上半句话。

忽然意识到,她对沈一拂这些年本就知悉不多,尤其参军这个过往更一无所知,若非是亲眼所见,都不敢相信他还会拳脚功夫。

当她在为他焦急的时刻,他却在不动如山的布局、筹谋;相认之前尚浮着一层师生关系,这会儿才逐渐意识到,两人之间的相处模式,早已和年少时不同。

他是她的青梅竹马,却早不是与她一般心“性”的少年了。

十年岁月,将他打磨成更为成熟的风貌。

十年,于他们而言,好像不仅仅是个数字了……

车停在了一个较为僻静的小胡同前。

她本想问这是哪儿,一下车,傅任便拉着沈一拂往前走几步,低语着一些她听不大懂的事,便又不问了。庆松停过车后追上前来,拍了一下她的肩道:“他们要上去见人,你要不和我在下边等?”

云知点头,沈一拂回头,重新牵过她的手,对庆松道:“她病没好,不能吹风,你在下边盯梢,我带她上去。”

庆松“嘁”了一声,甩了个“走你们的吧”的手势。

傅任“啧啧”两声,满嘴泛酸道:“大哥,你疼嫂子简直有种疼闺女的范儿,绝了。”

沈一拂横了他一眼,没说什么,云知莫名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心情更复杂了。

敲了几下木门,门一开,里边的人就请他们入内。穿过小小的四合院,客厅等着一位褂衫老者,一看到他们来,就起身作揖:“沈先生,傅先生。”

“周老先生,别来无恙。”

云知心道:沈一拂今天出来果然陪她吃吃喝喝是幌子,见人才是正事。

那周老先生看沈一拂牵着一个年轻女孩进来,略略有些诧异:“这位小姐是……”

云知飞快抽手,飞快鞠躬说:“老先生好,我是沈先生的学生。”

她可不想在这会儿,给这些不认识的人指点她与沈一拂的“关系”。

傅任“露”出一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表情,沈一拂对周老说:“这位小姐是林赋约先生的独女。”

那周老“咦”了一声,往前踱了两步,一边打量着她一边笑:“上回就是你救的骆川吧?这几日骆川总念叨你。”

云知诧异:“骆先生也在这里?”

周老先生点头:“既然人来齐了,就快进屋。”

云知正犹疑这是什么地方,一迈入门槛,但见里头坐着一屋子人,正在一方长桌边讨论着什么,听到脚步声回头与沈一拂他们热情打招呼。

看样子,这些人多半就是沈一拂提过的那些同盟会旧友了。

见众人投来疑问的目光,她没由来有些尴尬,早知刚才就跟着庆松在外头吹风好了。倒是骆川见了她,颇为高兴的步上前来同她握手:“慎刑司出来后就一直担心你的安危,好在联络到了一拂……诸位,这位是我大哥林赋约的女儿。”

众人听她是林赋约的女儿,纷纷上前来握手,傅任给挤到一旁,小声问沈一拂:“哥怎么不给嫂子擦手了?”

沈一拂淡笑不语。

云知这会儿大致弄清楚他们的身份了。包括之前刺杀沈邦,似乎也出自于他们的手笔,可看起来又分明不是什么暗杀组织,就不知这些天南地北的知识分子聚在此处是为了什么。

不多时,众人归位,眼看着他们是要商讨要事,云知正要起身回避,就听骆川说:“云知,你也请坐。”

云知微微诧异,随即拣了个角落位置坐下。

原来,近段时日不少爱国学者屡遭暗杀,有医生、教授、律师甚至军界等,而被害的人有些是曾经的同盟会员,有些是后来新成立一些救国社团成员。因前段时日,北洋军“政府”发表了“铲民间反叛社团”的公示,且进行大张旗鼓的逮捕行动,而沈邦身为执行长官自然成了他们的刺杀目标。

刺杀失败之后,沈一拂救出他们骨干,并找出证据证明父亲并非幕后主使——虽然沈邦逮捕了不少游行示威代表,也确有学生受到伤害,但一码归一码,至少暗杀救国社团的另有其他幕后主使。

沈一拂虽是沈邦的儿子,但看得出来这些人并未将其混为一谈,足见沈一拂近些年帮助他们良多。

云知默默偏头,此时他靠在椅背上平静地听他们说话,仿佛“沈邦”只是一个无关痛痒的人,毕竟是亲父子,她知他不是真的古井无波,只是没表现出来,才被人忽略罢了。

骆川道:“据周先生所提供的材料,目前可知或与东京宗社党有关,当年日本“政府”利用前清皇室已发起过数次‘满蒙独立运动’,现如今能确知的是,他们在北京、东北等地都建立了自己的支部,仍有借前清皇室‘复辟’之心……”

她听到此处,又暗暗想:怪不得他们连进宫掳溥仪这种主意都想得出来……只是那什么宗社党若真有图谋之心,又为什么要暗杀爱国学者呢?

骆川又分析了一会儿局势,说了好一堆人名云知也听不懂谁是谁,她本就满腹心事,稍稍有些走神,沈一拂就坐她边上,不知从哪拣来几粒龙眼干递给她,她愣了愣,趁机悄声问:“我爸爸也是救国社的人?”

“应该是。”

“那之前要害我大堂哥的人……”

沈一拂替她剥了壳,塞她手心里,“这就说不准了。”

在场的人也多是各社的领头人,骆川组织会议的目的固然是要示警,同时也是希望大家出出主意。说完之后,众人各抒己见,傅任也说了几句。沈一拂不像是想多留的样子,他向周老表示接下来会继续帮助留意,起身后主动问骆川能否单独一叙,骆川点了点头,同他与云知一起出门,往另外一个房间去。

应是想长话短说的样子,沈一拂没有坐下,开门见山问道:“我们时间紧迫,不宜久留,你照直说,今天你让我把云知也叫来,是否认为杀大哥的人,下一步也会对她下手?”

云知心头一震,她自然知道,沈一拂口中的大哥,指的是林赋约。

骆川眉头微微一蹙,随即点了点头:“目前看来,有这个可能。”

第七十七章 雪月无悔眸光一转,但看……

沈一拂眸中泛过一丝冷意。

“只是猜测。”骆川问云知:“我听一拂说,之前有人试图暗害你的堂兄林伯昀?”

云知颔首,又道:“他们主要是想抢走我哥的科研成果……”

骆川略感困“惑”蹙起眉。

这间屋子的办公桌上堆着不少报纸,是这两年各地被害社员有关报道的整理。沈一拂踱到桌前翻看了几页,想起了什么,转向云知:“你堂姐那封信,也提过‘社员’相关的词眼。”

云知:“是了,楚曼姐姐提到‘几个社员举家遭灭’……”

“楚曼?”骆川骤然打断她的话,“你是说林楚曼?”

云知和沈一拂闻言均诧。

“骆先生认识我姐姐?”

“两年前我还在燕大就职,做过一段时间的巡讲,在金陵女中负责对接的老师就是楚曼,她年纪虽轻,见解颇为独到,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她改的那篇‘论新起的科学风“潮”’……”

云知迫不及待问:“骆先生和楚曼姐姐是在广华园相识的么?”

“你是如何知道的?”

她与沈一拂交换了一下眼神:“我大堂姐曾写过一封信,可能是给骆先生你的。”

那封信云知熟记于心,大致复述了一遍,骆川听过后甚为震惊,“我从未收到过这么一封信……而且我在上海也并无什么宅邸,你会不会弄错了?”

无宅邸?

云知哑然。

沈一拂却恍然:“原来如此。”

云知不明就里,“什么?”

沈一拂望了骆川一眼,眸“色”略有些复杂:“两年前六月,我听说你们在沪西学院巡讲时遭到为难,曾托友人帮你们寻了个住处。”

骆川一愣:“那是你的宅邸?”

“是我外公的宅子,他过世之后,一直空着。”沈一拂道:“与林公馆相对而立。”

本来只是暗中帮助,不想今日在这里说了出来。

云知听明白了,“沈先生是怀疑当初骆先生住在那里时,被楚曼姐凑巧见到,她就认为那是骆先生的家?可我们在双亭里并没有看到任何东西啊……”

沈一拂思忖片刻,问骆川:“楚曼小姐信中提到一个恩师,你可知道是何人?”

“如果,她的那封信当真是给我的话……”骆川道:“只怕是邹华老先生。”

沈一拂瞳孔微微一缩。

云知也觉得有些耳熟,想问是谁,沈一拂先看向她道:“邹老先生既是你父亲和骆先生的老师。”

他答了,骆川也就没察觉到云知脸上的疑虑,踱出两步分析道:“不错。我与你爸爸曾在邹老先生研究所工作过,邹老致力研究中国石油数十年,光绪年间陕西在延长开采油田,亦是邹先生与日本技师共同勘定的井位……只是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四裂,开发进入瓶颈,他老人家身体大不如前,受多方压力,就退出了延长,之后联络了任先生,同几位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留学生创立了‘科学社’……”说着,看向沈一拂,“邹先生应该也邀请过你,只是你当时……”

骆川顿在此处没往下说,沈一拂嗯了一声,“我入了军校。”

两人之间,似乎仍有些隔阂,骆川点了一下头,未对此做评价,只道:“邹老任老他们建立科学社,初衷不过就是一班书呆子想就个人能力所及对国家奉承一点点贡献罢了,哪能想到有狼子野心者,竟连这些钻研文化的学者都不肯放过……”

云知看到墙壁上一些《科学》《科学画报》刊物,脑海中浮现许多林赋约抱着女儿共阅的画面,以及在大堂姐的卧室里,也见过这样的刊物。她心头一跳,脱口而出道:“我爸爸和楚曼姐姐都是科学社的社员,我大堂兄虽还不是,但他回国之后亦致力研究物理测井技术,所以楚曼姐姐那封信上才会提到‘唯恐兄长受我拖累,步我后尘’?”

沈一拂以眼神给了她一个肯定的答案,复问骆川:“近两来受到杀害或者攻击的人员中,科学社的社员,占比多少?”

骆川仿佛没考虑过这个问题,经他一点,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新整理的受害名单,指尖拂过资料,抬头:“约莫七成。”

沈一拂接过名单,扫了几眼,却得出另一个结论:“也许,是十成呢?”

骆川道:“这里有些人是商人,有些是律师,他们都不是科学社的社员……”

“他们都可以是参与者。换个说法,参与过邹老研究项目的科学家、技工、出资的股东、协办的律师……林楚曼小姐,不也是《科学》杂志的编辑么?”

沈一拂眸“色”笃定地看向骆川,骆川重新低下头审阅名单,一时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