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听于奶奶这么说,这还能拿东西来换啊。早知道她就直接拿东西换了。

“于奶奶,那多少东西能换个房子啊。”

许南南干脆打破砂锅问到底。

“有多有少,就看你想住什么样的房子了。”

许南南心里立马就热了,脑袋里开始想着那些洋气的小洋房……嗯,只能想想。她带着小满住那种房子,过几年就要被查了。枪打出头鸟,还是老实一点。

“干干净净的,够我和妹妹住就行了。”她知道,现在好多人家都是三代同屋的。一个房间里搁几张床。

听说蒋丽丽对象的家里就是这种情况,所以蒋丽丽一心想把小姑子给弄出来,好腾位置结婚。吴晴家里似乎更惨,还有生病的爷奶,她这么大了,连自己的床都没有,回去了就和弟妹们挤在一张床上。

所以她就只要一间房子,她和小满有个属于自己的落脚之地就好了。

至于买大房子的事情,她不急。有对未来历史走向的熟知,以后总能够买个大房子住的。

“你这要求不高,我和老于倒是能给你安排个地儿。”

于奶奶微微笑道,然后看了眼坐在床边的于东来。

于东来站起来,“我带你先看看房子再说。”

许南南愣住了,“你们给我安排房子?”她不是在做梦吧,她都没指望于东来这边帮她忙了啊,没想到人家不止帮了,还帮的很彻底的。

于奶奶道,“自家的房子,你先看看再说。”

说话间,于东来已经拿着钥匙走了出去。许南南这才反应过来,对着于奶奶道了声谢,立马跟上。

房子离于东来现在住的房子并不远。

是当初两口子年轻的时候买下的。那时候儿子也大了,准备着给儿子娶媳妇住的。于奶奶担心自己以后年纪大了,变得啰嗦了,会让儿媳妇不喜欢,所以干脆准备了这套房子,以后让小两口单过。

当然,那时候她是没想到,这辈子她都不会有儿媳妇的。

房子是个平房,但是有个小院。院子里竟然还有水井。这房子但从外观来看,有些年份了。但是老建筑就是老建筑,结实啊。

许南南以前在新闻里面就看到很多百年老屋,从民国时期或者清末的时候建立的,到了二十一世纪都屹立不倒,后来还是旧城改造才强行拆除的。

那时候许南南就无比佩服老建筑的质量。

现在看这个老房子,她满脸好奇的去摸院墙。嗯,够结实。

“去看看屋里。”于东来见她孩子气的去摸院墙,觉得这还真是个孩子。

许南南来忙跟着于东来去了屋里面。

当初买房子的时候,于东来他们是准备儿子住一间,孙子住一间的。所以这房子有两间房,中间还有个小客厅。厨房就在院子里。整体来说,房子面积不大,院子也就十几平的样子。但是别说两个人住了,一家人住也绝对是绰绰有余的。

好房子啊。

许南南心里热乎乎的。

于东来也有些惆怅的看着房子。这些年来,他一空了就来收拾房子。不为别的,就不想看着属于儿子的房子损坏了。至于卖出去,他也没想过。他和老伴都是工人,这辈子也混了个退休干部,全家又只有他们两人,吃不了多少。就是当初闹荒的时候,他和老伴都没受什么影响,顶多就是一天少吃一顿饭,勒紧裤腰带。还不至于卖房子。

这次之所以准备给这孩子住,一来是让这个孩子以后能够记得这点情分,清明的时候能给于家人烧柱香。二来也是他觉得自己和老伴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了,不知道还有几年的光景了。与其这样空着,以后被政府收回去了,不知道安排给什么人住,还不如他们自己挑选个合适的人住着。

“于爷爷,这么好的房子,真的让我们住吗?”许南南都有点不管相信自己的好运了。

“你要是喜欢,回去我就和你于奶奶说。她也是同意的。”

“多少钱?”许南南开始算账,现钱只怕不够。“于奶奶说能用东西抵房子,我能用东西抵吗?”

“我们不差钱,就用你于奶奶的补品来抵吧。你也别再去找别人卖东西了,你还年轻,这事情能不做,最好别做。”于东来诚心劝道。

许南南立马爽快道,“以后于奶奶的补品我就包了,管够。”

说完后,又想起了这房子的来历,她对着于东来鞠了个躬,“于爷爷,您放心吧,我一定好好的爱护这个房子。”

房子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不过这过户的事情,还得等开年许南南考上矿上正式工再说。

于东老和于奶奶到底没好说出让两孩子给他们以后烧香的事情。

“南南年纪不大,可别吓到了。还是等段日子再说吧。”于奶奶自我安慰,同时也是安慰着于东来。

这一趟竟然把房子给定下来了。许南南这心里就像是放烟花一样的,一下子开一朵花一下子开一朵花。五光十色的。

几乎是蹦蹦跳跳的,一路哼着小曲儿跑到了废品回收站。

这时候全国物资是十分匮乏的,不管是农业还是工业,都不可能有多少废旧物品。所以废品回收站的东西还真是不多,大多都是一些实在没法用,又没法修补的东西。还有一些分不清名家还是不是名家的字画书籍。

许南南以前虽然也是卖旧货的,可卖的也不是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古董,对辨别字画还真是不清楚。

索性把看到的疑似古文物的字画书籍都一股脑的拿了。

回收站的老大爷见这孩子一下子拿这些没用的东西,差点以为遇到傻子了。

“小同志啊,这些东西都是要回收销毁的,你买这个干啥呢?”

许南南憨厚的笑了笑,“家里生煤炉子不好点着,那点回去当引子用。”

甭管您信不信,反正我自己是信了的。

老大爷一听是干这个用的,差点没来一句,你咋不说是用擦屁股的。老大爷觉得自己是新社会的文明人,自然不敢真的说这种耍流氓一样的粗话。

不过看着孩子老实巴交的样子,老大爷还是不放心的叮嘱,“小同志啊,你要是拿回去生活也没事。可千万别放家里放着。这些都是以前县城里那些啥读书人拿来的,说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不敢放家里放着。你可别犯傻。”

许南南翻了翻一页古书,“大爷,你看这字它认识我,我还不认识它呢,我除了生火,还真没别的用了。要不然这不能吃不能喝的,我拿回家干啥啊。”

“说的也是,行,我给你拿绳子捆着。你给五毛钱,都给拎走吧。”

一听才五毛钱,许南南心潮澎湃了。

这一堆东西,就算不是古董,当个普通的收藏品也行啊。先放淘宝店放着,以后要是卖不出去,自己留着也不亏。

许南南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提回矿上去,只能先找个没人看到的地方,一股脑的扔到了淘宝店里面,连价钱都没定,就在那挂着。然后直接回了矿上。

“南南,你可算是回来了。”

刚到矿上,一个男人就从里面门卫室里面走了出来。许南南一看,是宋桂花的男人许贵。

“贵叔。”许南南惊喜的喊道。

卫国兵也从里面出来了。问道,“南南,这人说是你们许家村来的,你认识?”

“卫叔,这是我在许家村的时候特别照顾我和小满的贵叔。我和小满的户口就在他们家呢。”许南南笑着说完,又看着许贵,“贵叔,你咋来了。桂花婶子还好吗,还有陈奶奶,木头和石头,他们都好吧。”

“都好都好。”许贵连连道,又走进门卫室,提着蛇皮袋过来。

“这次我可是专程给你和小满送东西来的。你猜猜是啥?”

袋子里装的懂你看起来并不多,许南南还真猜不出来是什么东西能让许贵特意跑一趟。

“你忘了,当初你在养殖场干啥的?”

“啊,是猪肉。”许南南惊讶的看着许贵拎着的袋子。

“猜对啦,”许贵笑呵呵道。

因为要过年了,村里的公猪上交之后,还剩下几头。许根生大手一挥,与其等着饿瘦了,不如早点宰了分肉。

分肉的场面可不下于分粮食。

猪身上到处都是宝贝,猪血,猪骨头,猪大肠,猪肉……可都是荤的啊。对于常年吃不上一块肉的许家村人来说,分肉比过年还值得期待。

村里人多,能分到每家每户的,也就几斤肉而已。

许南南虽然如今在城里做临时工,但是当初这几头猪可是她这个饲养员给养起来的,有功劳有苦劳,所以许根生说给许南南分几斤肉的时候,村里人虽然有些舍不得,但是也没好明着说不乐意。于是这几斤肉就成了许南南姐两的私人财产了。

因为许南南的户口在宋桂花家里,所以这几斤肉就由宋桂花给两孩子留着。

“你婶本来还想着给你用盐给做成腊肉,可还没来得及做呢,后屋那家子就来闹了,要把肉给领走。你婶子担心到时候保不住,就让我直接送城里来了。有肥有瘦的,瘦的包饺子吃,做腊肉吃都行。肥的可要早点把猪油给煎出来,你婶子说了,猪油比菜油营养足,正好养身体。”

许南南看着装肉的袋子,吸了吸发酸的鼻子。

原来她和小满就算离开许家村了,村里人也不亏待他们,也不忘了她们的那一份。桂花婶子还让贵叔大老远的送过来。

这都是情分,是值得她和小满记一辈子的情分。

擦了擦眼角,许南南急忙道,“贵叔,我先带你去吃饭,顺便问问家里的事情。我和小满都惦记着许家村,惦记着大伙。”

许贵是不乐意去吃饭的,城里吃饭要粮票,价钱还不便宜。他自己带了干粮,路上边走边吃也就对付了。

“要不就找个地方坐着,我和你说说。说完我就回去了。”

许南南道,“贵叔,我现在可是在食堂工作的,不差吃的,走,今天带你去尝尝矿上的食堂。我们食堂大师傅的手艺可好了。”

见许贵犹豫,她又道,“贵叔,你就去吧。就一顿饭,没啥。你要是就这么回去了,我以后还咋有脸回许家村去。”

话都说这份上了,许贵也就咬牙去了。想着待会少吃点,反正他自己带了干粮,没吃饱。路上再吃。

和卫国兵打了招呼,许南南就领着许贵进了矿里,去了大食堂。

卫国兵看着两人走了,想着刚刚人家说的事情,不禁摇头。瞧瞧人家外人都对南南这么好,比起来,许主任这个亲爹差远了。

此时许家这边也有人送猪肉过来。

这次送肉的人是刘巧两口子。

自从张翠琴出事之后,老太太对刘巧越发的委以重任。这次送肉来,张翠琴不能进城,总不能让许建海过来吧,干脆就派了最老实的三儿子许建平跟着三媳妇刘巧一起来了城里。

这次送肉的标准也有限。许玲、许磊、许龙三孩子都分到了半斤,许梅子满了十四岁了,没干活,只分到了三两肉。而李静和许红都是没有的。

“我们出来的时候,妈说了,该谁的就谁的,没分到的人,别贪嘴。五丫的那份属于公中的。”刘巧满脸认真的宣读了老许家太后的“懿旨”。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男主会有的,先让咱南南自身资本够了。

☆、第42章

“凭啥,咋不给我分了, 我也是孩子呢。”许红在边上不满的嚷嚷道。

李静也是脸色憋成了猪肝色。这几天她就琢磨着老家那边要分肉了。以往这个时候, 老家那边都会是送肉过来的。虽然她这边一两个月也会割斤肉回来改善伙食,可每次一斤肉, 家里孩子多,哪里够吃的。她可就指望着每年这个时候老家一次送几斤肉过来, 她好做一顿红烧肉,一家子人解馋呢。

没想到这肉是盼来了, 量少不多, 老太太还不让他们吃。

啥叫没分到的不给吃, 还许玲的是公中的。凭啥啊,那是她闺女啊, 她的咋就成公中的了。

刘巧没管许红的嚷嚷,见李静脸上不高兴, 叹气道,“这事情也没法子的,往年咱家在村里分的肉算是最多的了。妈一高兴, 肯定让多送点过来。可今年你的没啦,大丫的也没啦,梅子的那份也减半了。还有妈和二嫂的,都没分到肉。咱家实际上也没分多少。”

“那也不能说没分到的就不能吃啊。”李静气的就是这句话。这不是明摆着担心她和孩子抢吃的吗。平时就算是割肉了,她也没吃多少,都给建生和孩子们吃了。特别是两个半大的小子,饭量大, 吃的比建生还多呢。

刘巧道,“唉,妈也是气到了。今年二丫和四丫那边分了几斤肉,比咱全家的肉都多,可这肉没给咱家,给前屋许贵家了。妈去要,人家还不给。你说气不气人。”

说起这个,刘巧自己心里都觉得疼呢。那可是几斤肉啊,还有几块好肥肉。

吃不吃得上一顿肉,刘巧觉得没啥,多吃少吃都一样。可那肥肉是能建煮猪油出来的。这猪油可是能吃好一阵子的。

对于常年肚子里没油水的人来说,这猪油可比肉精贵。

其实这好的肉按理说也轮不到二丫这边的,可村里人好几家人都争这块肉,许根生就干脆把这肉分给了已经离开村里的二丫了。

这是二丫捡便宜了。

李静听到刘巧说许南南分了许多肉,再想想家里被她害的少分了肉,连累的她现在还被老太太迁怒,这心里便如同吃了苍蝇一样。

特别是她现在农转非的事情,也是因为南南这丫头给弄没了。心里真是觉得这孩子就是她这亲娘的克星。

这孩子一好,她这当娘的就绝对不好了。要不然为啥这孩子在乡下的时候,她就一直好好的,这孩子来县城了,她就倒霉了。所以她和这孩子就是天生的冤家,相克!

中午刘巧和许建平自然是在这边吃饭的。

李静没舍得割肉,就切了几块肥肉片,炖了一盆大白菜。

刘巧看到这菜,也没说啥,反正在家里的时候,吃的还不如这个。

过了一会儿,许建生也回来了,看到兄弟和弟媳妇过来了,也挺高兴的,见到桌上只有一盆大白菜,脸顿时黑了。

只是碍于许建平和刘巧在这里,他也不好说啥,给了她两块钱,让她去矿上食堂里打几分肉菜回来。

没分多少肉,老太太不让她吃,她还得倒贴钱去买肉菜给小叔子和弟媳妇吃。李静心里闷着一口气,憋的心里难受。

现在农转非的事情黄了,她也没啥底气在许建生面前提反对的意见,只能忍着心里的肉疼,拿着钱去买菜。

许红见状,眼珠子一溜,连忙跟上,“大伯娘,我跟你一起去。帮你端菜。”

等李静和许红走了,许建平道,“大哥,破费干啥啊,这菜也不是不能吃。”

刘巧也道,“是啊,咱在家里吃的还不如这个。大哥是不知道啊,家里的光景现在大不如前了。别人家是越过越红火,咱家现在过的反而在村里算差的。妈每天都要去扫厕所,风里来雨里去的,她一辈子好强的人,现在整天弄的臭烘烘的,回来就抹眼泪。”

许建平还真不知道自家老娘在村里过的这样难过,心里也开始难受,酸的慌。

“你们回去和妈说,今年过年,我们早点回去。对了,家里缺啥,我到时候带回去。”

“妈不让你们担心,啥也不让说。大哥还是自己回去问妈吧。”刘巧脸上为难的说了一句,就不愿意再多说了。

她一个弟媳妇说再多,也不如家里老太太说一句的。反正让大哥记着这些就行了。

许建平想和许建生多说点话,可又想起路上的时候,他媳妇交代的,不让多说话,便也只能忍着,眼睛朝着外面看,惦记着李静待会从食堂里带啥肉菜回来。

“大伯娘,奶咋能这么做啊,我不吃就算了,也不让大伯和大伯娘吃,这也太过分了。”去食堂的路上,许红不服气的和李静说道。

李静端着两个饭盆,听到这话,也是一肚子火气。

气老太太,也气许南南。觉得自己命苦,咋摊上这样的婆婆和闺女。让她在中间难做人。

“大伯娘,待会你就在路上吃点,好好的补一补。”许红又提意见道。

李静咽了咽口水,“你大伯会说的。”

“大伯可不管这些事情,他又不去食堂的人,咋知道食堂打多少菜啊。”

“嗯,待会看看吧。”

虽然没直接同意,但是已经心动了。

每次家里有肉菜了,都是给孩子们多吃的。当着许建生的面,她就算想吃,也要悠着点。倒不是许建生不让她吃,而是她不敢吃,免得破坏自己贤妻良母的形象。

这时候食堂吃饭的人正多着,工人们各自端着自己的饭盆打菜。

两人进了大食堂,就闻到一股香喷喷的味道。都各自的吞口水。

“大伯娘,给个饭盆,我去打猪肉炖粉条,要不然待会就只剩下粉条了。”许红兴致勃勃道。矿上食堂虽然有肉菜,但是量也不多,晚来的连肉汤都喝不上。

李静也正盯着旁边的炸鱼条,听到这话,便递给许红一个军绿色的搪瓷饭盆,给了她五毛钱,自己端着饭盆去了炸鱼条这边的档口。她就喜欢吃这种油炸的食物。

这种熟菜还是很贵的,因为是油炸的,还掺了面粉,三毛钱一份,这一份也就五六条而已。家里有那么多人,一份肯定不够,得要两份。

再加上那边猪肉炖粉条的钱和粮票,都能割一斤肉了。

天啊,这要是自己买肉回来炖,能烧一大盆呢。

李静开始后悔了,早知道就把他们送来的肉给炖了,也不用另外花钱了。

咬着牙买了两份炸鱼条,那边许红也端着饭盆过来了。只是她的眼睛却一直盯着一张桌子。

“看啥呢,快回去吃饭了。”

李静心情不好道。

许红拉着她,指着靠角落的一张桌子,“大伯娘,你看看那是不是二丫和四丫,还有前屋的许贵叔。”

李静听到许南南的名字,汗毛都炸起来了,咬着牙看了过去,果然看到了自己的两个闺女和许贵坐着吃饭。

三个人占着一张桌子,桌子上面摆着几个饭盆。饭盆里放着猪肉炖粉条,她就是隔着这么远看都能看到上面不少肉。还有堆起来的炸鱼条。这是今天食堂最好的两个菜了。他们饭桌上都没见到啥素菜。

这两个死丫头,她刚刚还为了两个菜肉疼,过的紧巴巴的。这两丫头倒是大方,带着一个外人来这里吃香的喝辣的。

“红红,咱过去看看。”

李静端着饭盆气呼呼的走了过去。

这边许贵正不是滋味的吃着许南南买的肉菜,想着自己这才送点肉过来,就让南南这么破费,回头他媳妇知道了,可得又要说他了。

而且两孩子在城里过日子也不容易。南南还是临时工,工钱好像也不高,还要养小满这孩子,他一个大人还吃两孩子的,说出去他自己都嫌丢人。

本来还打算吃点素菜,谁知道南南这孩子这么客气,拿着两个大饭盆就打了两大盆的肉菜来了。

“叔,你吃啊。”许南南催促道。

“哎,叔知道了,你们也吃。”许给给两孩子夹菜,自己也开始吃。

买都买了,还是吃吧,孩子的一片心意。许贵自己安慰道,肚子里早就咕咕响,等着吃些油水了。

“南南,小满,你们这是在干啥呢?!”

许贵才吃一口,李静突然站在在的桌边嚷嚷一句,惊的他差点呛到。

李静看着他道,“是许贵兄弟啊,你怎么来了。也不去家里坐坐,跑食堂吃啥呢。这食堂的饭菜可不便宜呢,南南工资不高,这一顿得吃多少啊。”

这带着讽刺的话,说的许贵脸色有些红。

许南南见状,气的站起来,冷着脸道,“关你啥事,我以前和小满在村里的时候,就是贵叔和桂花婶子照顾我们。贵叔就是我和小满的长辈,我们乐意孝敬长辈,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