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工业票,粮票,只有有要求的都可以提,但是只有一样,任务要完成。”肖科长看了大伙一眼,“现在有要求的赶紧提,别回头完成不了任务,啥借口都能找出来。”

此话一出,大伙都开始提要求了。

许南南坐在一边坐着,低着头作沉思状,然后进入了自己的淘宝店里面。

一番搜索,还真的有卖带壳的粮食的,大麦、豆子、谷子……反正粗粮细粮都能找到。

从最低价格一看,稍微劣质一点的,价钱还挺便宜,几毛钱一斤的都有。

这任务不难。

许南南放心的从自己的淘宝店出来,琢磨着自己该怎么运作。

采购粮食肯定是没问题的。可她也不能拿自己淘宝店里的钱倒贴啊。

看到桌上一堆工业票,许南南眼睛亮了亮,举了举手,“我能不能把粮票都换成工业票?”

听到她这话,大伙都看着她,觉得她这要求有点儿不靠谱。你这是去收粮的,不拿粮票拿工业票有用?

许南南倒也没藏私,这时候不说清楚,回头自己真的完成任务了,人家还得怪她没早提醒大伙,“我之前在农村生活过,农民的手里有粮,他们舍不得吃,现在肯定还留着呢。咱去收粮食拿别的都没用,得拿一些他们需要的东西。我琢磨着拿一些稀罕的工业品去和他们换,效果应该更好一些。”

听到这话,大伙都看着肖科长。

这事情他们还真说不准。事实上,他们想的是去黑市里面看看情况,但是黑市的粮食似乎挺贵的。

要真像这位许南南同志说的这样,找农民同志收粮食倒是挺不错的。

肖科长到底是走南闯北的人,也觉得这也不失为一个好法子。只是收粮食估摸着还是有些困难。毕竟农民同志的粮食也不够吃呢。

不过到底对许南南提的这个要求给予了支持,“可以拿工业票。”

其他几个人也动了点心思。

“我觉得许南南同志这办法挺好的。我也多拿点工业票。”一位男青年干事举手道。这人长的中等身材,特别敦厚,人缘似乎也不错。他一发言,其他几个干事也道,“那咱们也多带点工业票身上。”

“工业票怕不够,咱还要找矿委换。”肖科长摸了摸下巴,站起来道,“我赶紧去换,你们也赶紧回家收拾,这次出差可是带着任务的,大伙都谨慎点。找到粮食了,第一时间电报来矿上,到时候矿上安排车子来拉。”

又看着许南南,“许南南同志,你是新人,我安排个人带着你吧。”这新员工年纪还是太小了。肖科长有些不放心。

许南南立马道,“报告科长,我准备去老家那边走动一下,应该不成问题的,不用耽误其他同志宝贵的时间了。”真要让人跟着,她到时候怎么行动啊。谢谢您老好意啦。

肖科长点头。

女人也能顶半边天了,咱采购科可不需要拖油瓶。

肖科长一走,大伙果然也忙起来了。

刚刚那位敦厚的男同志也走了过来,对着许南南道,“许南南同志,欢迎你加入咱们采购科。这次太忙了,大伙没来得及给你开欢迎会,等忙完了,咱大伙肯定会合计一下的。”

又道,“哦对了,我叫李伟明。”

对待还不清楚情况的新同事,许南南还是很谨慎的,脸上笑的十分的礼貌,“谢谢你,以后还要请各位同志多多指点了。”

好在李伟明也没多说什么。他家里就在矿上附近,也要赶紧回去收拾东西才行。

许南南住着远,干脆没回去收拾东西,只是去找了朱芳,拜托她这段时间帮忙照看一下小满。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感谢大家的支持。

☆、第54章

朱芳这次倒是没任务,听到许南南托付, 二话没说就给接下来了。只是觉得担心。“你在哪里去弄粮啊, 我和你说,这不是单单咱矿上的问题, 其他的厂子也差粮,现在外面弄粮食的多着呢。我听说钢铁厂那边就直接打了几十口锅去换粮食。咱矿上这些矿石, 能换什么啊。”

这就是他们的难处了,人家纺织厂能拿料子去换, 就是机械厂那边, 还能做点铁锹啥的去换呢。

许南南笑道, “咱没现成的东西,咱工业票可不少。从这里面想办法就是了。”

“行, 那你就去吧,要是实在不行就回来, 你才刚来,学习期还没过呢,就给你分配任务, 本来就有些不合适了。要是没买到,也不会有人怪你的。”

许南南不想让她担心,自己那办法也不能说出去,只能笑着附和,“行,我要是真的办不成,就赶紧收拾东西回来。”

交代了朱芳这边, 许南南就立马回了采购科办公室。

没一会儿,肖老科长也回来了。

工业票不少,全都是找各个科室给要的,特别是矿委几个领导这边留着备用的,拿了一大半过来了。

这些工业票都不是给个人用的,是给厂里平时要采购多余的物资用的。像他们这样人多,机械多的铁矿上面,平时费东西,上面发下来的那些压根不够用。

等人来到齐了之后,开始领各种票证。

肖科长一脸郑重,“东西交给你们手里了,这次任务大家也要想办法给做好了。这次虽然矿上没给咱采购科下死任务,可是咱们自己也要有点脸,好歹是干采购的,可别还比不上矿委和工会那批搞宣传的。”

“老肖,他们还管家庭纠纷。”采购科的老人小张笑道。

肖科长笑着瞪了他一眼,“别现在嘴巴利索,到时候回来了和人家一比,见不得人,那咱采购科可都要丢大脸了。”

小张讪讪的笑了笑。

这次粮食的事情还真是没把握,要是让他们买个别的什么稀罕的东西,他们就是跑首都或者上海去淘,也能想法子给淘到,可粮食,现在到处紧俏,要的又多,难啊。

好在大伙都难,采购科应该也不至于丢人吧。

东西发配好了,任务也发布下来了。肖科长给大伙每人一张矿上的证明。

这证明相当于临时身份证了,出差期间能够去全国各地。

老肖一走,采购科的人又闹腾起来了。

小张道,“快快快,找大食堂那边去看看有没有全国粮票,去晚了肯定被人给倒腾光了。”

柳大姐拿着发卡把刘海往脑门上一夹,“现在才着急,早干嘛去了,我回家的时候就去了一趟。”她三十来岁,来矿上十来年了,出差经验丰富。

小张一听,指着她道,“姜还是老的辣。”然后立马往外跑。

李伟明看看自己的票,似乎也在发愁,想了想,也跑出去了。

许南南有些摸不着头脑,这些人不急着去筹备粮食,换什么全国粮票啊。

她心里疑问,也就顺口问了柳大姐一句。

柳大姐发愣的看着她道,“还真是个孩子,没出过远门呢。咱在外地,不拿全国粮票,你在外面吃什么啊?咱南江县的粮票去了外面可用不了。”

“……”许南南这次想起这茬,这时候的粮票也是不一样的。各地区有各地区的粮票,只在各个地区通用。全国粮票才是全国各地都能用。

但是全国粮票不多,平时别人无所谓,对于他们这些要经常出远门的人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难怪她在大食堂干活的时候,大杜师傅经常把粮票给分类放着,说是等月底的时候有人换了,再同意的交上去。

许南南觉得自己也该去换几张。虽然淘宝里面也有吃的,可她也得吃几口热乎的吧。

刚到了大食堂门口,里面已经吵吵开了。几个人都在扒拉着大杜师傅要粮票。

这时候不是饭点,食堂不忙,几个员工帮着换粮票。换了一会儿,大杜师傅就道,“没啦没啦,这个月还没过完呢,就收了这么点了。你们要不去外面饭店问问看。”

几个人显然觉得不够用,赶紧一股脑的往外走。

等人走了,大杜师傅才对着站在门口的许南南笑道,“快进来。”

许南南赶紧走了进来,大杜师傅见那些人都不见了,从兜里掏出粮票。

一叠,都是全国粮票。

许南南满脸诧异。刚在外面听到没有了,她就没准备开口的。

大杜师傅笑道,“知道你们有任务,给你留着呢。咱大食堂出去的,这点方便还是有的。”

许南南立马接着,将自己兜里的粮票按着数数了给大杜师傅。眼眶都有些微红了。

“谢谢大杜师傅,还有其他同志们。”许南南感动的道谢。又道,“你们要啥东西,我正好给你们带回来。”淘宝里面什么都买得到,也不费事。

廖嫂子脸上一喜,道,“就这点粮票,谢啥,不过南南啊,这次去外面要是方便,给我带个热水壶回来。这整天喝口热水都喝不上。平时还不好买。”

“行。”

“我得要双小皮鞋,”一个小年轻道。脸蛋红红的,“给我对象。”

许南南二话没说就直接应下。

其他人也陆陆续续的说了点要带的东西。其实平时大伙也能找其他人带,但是毕竟不是熟人,很少能真的带回来的。而且这次出去是为了筹粮食,是大事儿,所以就算有要求,也不好和人家提。现在有南南这么个熟人了,大食堂觉得就像翻身了。

许南南都一一给接下来了。

离开大食堂的时候,已经不早了,许南南也没耽搁,赶紧出发去车站。

这次要用淘宝店,许南南觉得自己得去大城市跑一圈了。不管是做做样子,还是搜罗东西,还是很有必要的。

许南南最想去的还是上海,不过这时候的交通真不方便,坐火车去得几天,回来几天,光路上就一个星期了。就算不赶时间,许南南也不想遭这罪。干脆去了隔壁省的一个省会城市。

手里工业用品也用不着那么多,一半扔到淘宝里面卖。百来张工业票,每张定价一百元。

许南南也不指望这粮票挣大钱了,能够把她奉献出来的粮食保本就够了。反正这次她的想法也就是先完成任务,然后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顺便淘点东西。

顺便看了一下之前的那个对话框,依然一点消息也没有。看来没有对方感兴趣的东西,对方也不轻易说话啊。

一路颠簸,终于到了隔壁湖东省的省会江城市。

先去国营饭店吃饭。一张全国粮票扔出来,国营饭店的服务员脸色都比之前缓和了。

“听着口音不是本地人,是来出差的?”胖乎乎的服务员同志问道。

许南南边吃着东西,边道,“是从安南市那边过来出差的。”

“哎哟,这儿年轻就出差,有本事啊。”服务员姑娘越发的热情了。

有本事的人,走哪里都让人高看一眼。说话都随和多了。

一顿饭下来,许南南就知道了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

比如这地方最舒服的招待说在哪儿,回收站在哪儿,旧货市场在哪儿。“你这来一趟,可不能不去咱这最大的商场里面看看,里面啥东西都有呢。”

许南南一听,眼睛亮了亮。这时候的商场,她还真没见过啊。

必须去见识一下!嗯,还是得先去洗个澡休息一下,明天办完正事就去逛逛。

吃完饭,许南南就麻溜的去招待所开了个房间。必须单间的!

这时候住个招待所比后来住星级饭店还麻烦。各种身份核查,就像抓特务一样。

而且许南南很怀疑,他们这没有任何打假设备,也没有信息网络,要是人家拿个假证什么的,他们能查得出来吗?

哦,这个时代似乎还没出现假货吧。

许南南舍得花钱,住的招待所是单人间的。一张单人床,薄薄的被子,倒是挺干净的。房间里还有一张床头柜,一张小木质沙发。其他的就什么也没有了。

就这,还是这招待所最好的房间。

许南南坐在木板床上,叹了口气。这采购,还真不是人人都能干的事儿。要不是她有淘宝,舍得花钱,还得去和人挤一间房间,吃也舍不得吃,还得担心完成不了采购任务。一趟下来,估摸着能把人折磨的不成人样了。

拿着换洗的衣服,赶紧的去洗澡。

在外地到底有些不踏实。第二天天刚亮,许南南就从床上爬起来了,在招待所吃了早饭,就直接出门往市里最大的回收站跑去。

此时天色尚早,工人们却早就开始上工了,回收站这边也开了门。几个工作人员正在整理东西。

作者有话要说:不好意思,今天有事情耽误了。明天会准时更新的。

☆、第55章

这时候连废品回收站也是国营的。平时老百姓家的坏了的东西,没法再使用的, 就拿这里来卖掉。这时候物资都精贵, 多少能换几个小钱花花。

这省会城市就是不一样,回收站比得过南江县那个小回收站好几倍了。

里面的东西也比县城那回收站多。多的还是一些破铜烂铁和纸张书籍。

这时候工人们的热情也相当高, 干起活来都不带偷懒的,忙的热火朝天的。连来了个外人都没发现。

许南南在门口瞄了瞄, 看到一堆旧书和字画,还有一些铜器, 眼睛立马放光了。

上次卖的那本石头记, 一下子相当于她以前快一年的收入了。可见卖这种古籍是很赚钱的。

而且就算她卖的价格低了也不要紧, 毕竟成本可以完全忽略不计了。

所以许南南早就琢磨着要多去几趟回收站。这是县城那边的回收站小,平时东西也没多少, 加上县城不大,她也不想太惹人怀疑, 所以去的也少。

现在这么个大好机会摆在眼前,许南南都可以预见自己的淘宝店都铺满货物了。

“这位同志,干什么呢?”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大爷走了过来。看到许南南穿着整整齐齐的, 又年轻,语气倒是挺和气的。

其他的工作人员看了一眼,也没多看,又继续忙活起来。这回收站每天来的人也不少,没啥值得稀奇的。

许南南随意的扫了一眼,道,“大爷, 你们这东西能卖不?”

还有人来买废品回去?老大爷纳闷惊奇。“你是不是走错地方了,咱这不是旧货市场。”

旧货市场和回收站还是有区别的。他们这回收站的东西,都是送到各个厂子里给捣碎了重新回炉的。旧货市场里面则是一些还能用的东西,连旧家具之类的都有。

许南南道,“没找错没找错。我刚就从这路过,看你们这不里挺多古籍和字画啥的,还有那些铜器,我看着品相还不错,想买点回去。”

大爷一听,皱眉道,“你买这些干啥?”

现在看的都是毛选这类的书籍,哪里还能看这些老书,谁家不怕被人拿出去说了,到时候划分阶级了。

“大爷,我家可是三代贫农,就我这代成了工人,根正苗红,您就放心吧。”说着从兜里掏出两张全国粮票。

“您就帮个忙吧。”

嗯,一看粮票,都是二两的,能吃两顿饭了。

大爷咳了咳,指着一堆东西道,“行,你自己挑吧,回头按斤两称了。”

许南南立马欢喜的去挑东西。

对着写古文物,许南南也是一知半解的,为了收集古董,她还特意在淘宝上买了一本古玩收集册,想学学这方面的知识。

问题是,这古玩上面的东西都是国内的珍宝,能收到的可能性很小呢。

许南南也知道,这时候的人其实不傻。你以为人家真的就把好古董拿出来当废品卖?有古董的那都是有钱人家,接受过好的教育的,能不知道这些东西值钱?当然得好好的藏着。

拿到这些地方来卖的,也不过是一些确实有些年代的古物,但是肯定不会很珍贵。

不过忽略掉成本来说,拿到淘宝上卖,最低一件能卖上千块吧,运气好的,淘到好货,几万钱也就到手了。

许南南挑了十几样品相好的,有两个铜炉,看不出年代,几幅字画,反正没一个是名家之作,书籍倒是一堆,连四书五经都有。

拿到称上一称,老大爷开始打算盘,一算,这么一大堆也就两块钱。书籍不贵,就是几样金属贵点。

付了钱,许南南也不讲究,用个□□布袋,一股脑的往里面塞。

扛着还挺重的。

老大爷帮了个忙,把供销社里那辆用来推货的手推车借给许南南。

这时候的人真是又朴实又实在。许南南嘴巴甜的道了谢,将东西往外推。等推到无人的角落了,手伸到袋子里,一点点的将东西往淘宝店里扔,也不急着定价格,先把东西放进去再说。

等袋子空了,又在淘宝店里买了点不带包装的水果糖,还车的时候让老大爷给大伙分着吃了。

这下子可乐坏了这里面的几个工人了。

老大爷乐呵呵道,要是以后还要,就过来找。反正都是要送到单位里回收利用的。

回到旅馆,许南南不急着吃饭,就开始查看淘宝店了。

现在淘宝店里陆陆续续的卖了一些东西出去,加上上次卖石头记的赚的一笔‘巨款’里面都要有五万来块钱了。

就是她之前塞淘宝里面的工业票,竟然也卖了几张出去了。

现在基本上每天都有进项,比起来这个年代之前,赚的还要多。

许南南算了算,这次自己有一千斤的任务,不过她也不打算真的就只买一千。至少要带两千斤的粮食回去。

大伙三千,她两千,不掐尖,也能完美的完成任务。这样以后她算是在采购科站稳脚跟了。

这些粮食,大半在淘宝里面买,最多也就花个一千来块,其他的就回许家村那边换。

到时候别人也查不出什么名堂来。

这么一算,许南南发现自己这次出来,还真是稳赚不赔了。别的不说,就这些工业票,放在淘宝店里面卖,都能保本了,还不算自己这次趁机倒腾的古物,还有带出来买粮食的钱,这些钱可都属于自己的了……

许南南第一次发现,赚钱竟然这么容易。

办了私事,许南南就准备去百货商场里面逛逛了。

许南南以前看电视的时候知道这年代有百货商场,但是每次主角们去的也就那么一个柜台,压根就看不到商场的全貌。

县城里面是没大商场的,也就稍微大点的供销社,卖点日常用品。连热水壶都难买。这次第一次来这个年代的大城市,好歹也要见识见识啊。

这时候逛百货商场的人不多。许南南一进去就觉得冷清。

柜台也不多,专门卖衣服的,卖鞋子的,卖糖果的……摆放得整整齐齐的。看了一圈,没多少稀罕东西,人也少,那些柜员看着比买东西的人还要端着。许南南可不管人家脸色,揣着一堆工业票和现金,在百货商店里开始大采购。

毕竟之前说了是要拿工业用品去换粮食的,该做的样子还是要做的。倒腾点工业用品,到时候自己再在淘宝店里倒腾一点出来凑个数,拿到许家村去换点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