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于爷爷站起来,刚走了两步,又道,“老婆子,等等,拐杖没拿呢。”

于奶奶道,“拿啥啊,咱又不是腿腕子不行。”牵着于爷爷的手就出门了。

老太太,您老人家装就装到底行不?许南南生无可恋的看着两老出门,又回头看了看三只摸着脑袋的小崽子,又看了看正一脸正经的林青柏,脸扭曲的不成样子。

她这是做了什么孽啊,找了这么个不正经的男人,生了三个小混蛋。她的大闺女哟,贴心可爱的大闺女去哪里了。

许南南决定好好的发展自己事业,不再为家庭操心了。

女人得有自己的事业。于是三只宝贝被扔到了爷奶家里。连林青柏都被赶到书房睡,归期待定。

作为外交部闲职人员,她是没啥事儿做的。除了自学外语之外,平时就是学一些政策。然后看看发言人对外发言稿。

她发现,自从最近国内的外交发言人们对外底气十分足。通俗点说是牛气十足。

许南南后来才知道,原来是驻外外交官发来消息,在国外坐的所谓高配车子,性能竟然还比不上国内自产的。去视察了一些机械厂,里面的机床也没国内好。所以说,咱们除了穷一点,没什么比别人差的,当然要挺起胸膛做人。

知道这事情之后,许南南瞬间感觉心里胀胀的,酸酸的。然后她豪情万丈的想着,啥叫咱除了穷一点啊,咱不穷。等改革开放了,咱肯定不穷。

不久后,国内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改革,一种是守旧。观念不同,上面也经过几次激烈的会议。

许南南一时激动,洋洋洒洒的写了一篇富有激情的文章——《改革开放后的美好蓝图》

这是一篇构思改革开放之后,国家翻天覆地变化的文章。许南南这两年担任公职,不止外文渐长,也学到了几分体制内的文字功底。

写完之后,自己看了,都忍不住想起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那个美丽富强的世界。差点热泪盈眶。

晚上林青柏回来,她将文章给林青柏看,“你觉得能发表吗?”

林青柏看了一遍,看到眼眸发亮,然后笑道,“可以。”

“你不怕影响你?”许南南心里虽然知道结果,不过还是很尊重林青柏的决定的。毕竟夫妻一体,她不会因为自己的冲动而去做出对对方不好的事情。

林青柏笑道,“现在又不是过去,大不了咱们一家人回南江去。而且,为了你这文章上描绘的蓝图,我愿意赌一把。”

许南南伸手拥着他的脖子,在他脸上亲了一口,“相信我,以后我们会过上这样的日子的。国家会比我描述的还要富强。”那位睿智的领导人,会带领国家,走上一条金碧辉煌的康庄大道。

文章发表之后,果然引起了轰动。许南南对外的身份不怎么样,可她的声音就是代表了林青柏的声音。

林青柏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一些冲击,干脆休病假回家里带孩子。

为了补偿这位职场失意的男人,许南南允许他回了房间,自己也请了假,回家给孩子他爹做好吃的。

许南南的一篇文章激起的浪花很快就拍下去了。可关于改革的讨论依然再继续。甚至愈演愈烈,很快,支持改革的声音终于压倒了另外的声音。

十二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国家开始改革开放。

消息发布的第二天早上,许南南在自家的二层小楼上,看着东边太阳慢慢升起。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明天三点见。

每次更新时间我会和大家说的。有时候提前更新了,纯属偶然,么么哒。

☆、第173章 后续番外(十四)

改革开放的文件一下发,全国上下一片沸腾。

为了配合改革开放的政策, 各个部门也是忙的不得了。就是许南南这边也忙多了。

工作忙完之余, 许南南心里琢磨着辞职的事儿。

她自己也清楚,自己的身份是不可能担任什么实职的。她也不怪上面, 她虽然这些年给国家提供了一些宝贵的资料,可毕竟关系到国家的安全问题, 谨慎点也是应该的。而且政治这东西太复杂,她觉得自己不合适。

所以许南南的想法是, 辞职, 然后发展实业。

现在虽然改革开放了, 但是老百姓们并没有找到方向,还是停留在老观念里面。甚至沿海地区依然很贫穷。许南南准备发展实业,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让那些有心有胆量的人有个参照物。

辞职这事儿, 许南南觉得不是难事。她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应该很容易。结果她递交辞职报告的第二天,就有人来大院接她了。

见许南南的还是还是这些年专门负责许南南这件事情的负责人。现在头发也白的差不多了。

“于同志, 这些年做了不少事情。我们都清楚,所有人也都记在心里了。现在形势一片大好,于同志为什么会想要退出?”负责人不解道。事实上,这次他来这里,也是上面的意思。担心许南南这边有什么别的想法。虽然这几年许南南给他们的资料不多,但是许南南做出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许南南紧张的捏了捏衣角, 吸了口气,然后将自己的想法慢慢的说了一遍。她说的极慢,尽量做到条理清晰。

作为享受过改革开放好处的许南南,自然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忠实拥护者。所以她尽量的表达出,自己希望能做点实事。而不是在外交部那地方闲着。她不是对上面有意见,而是有自己的安排,想做更多的事情。她不想只做个搬运工。

“总要有个人摸着石头过河,才能让后面等人知道怎么做。就算是失败了,也是一个人的损失。成功了,大家都能受益。”

“这么说,你已经有了具体计划了?”

“嗯,”许南南点头,将自己准备用一些民营技术吸引外资来国内办厂的事儿说了。

她以技术入股,吸引外资,这样就能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了。虽然不想承认,可国内确实太穷了,全国都在搞建设,到处都要花钱。许南南也不是准备只开一个厂,她想的是搞工业区,搞轻工业,化工之类的,和外资合作,一来是解决资金问题,二来也是解决出口问题。

许南南知道这条路不是那么容易,但是她愿意走出第一步,花时间去研究时间,她可以学习‘前人’经验,她也有自己的优势。

其实许南南最希望的是上面能够支持,可她也认得清现实,没做出成果之前,谁也不会肯定的说支持她。

许南南发表了自己的想法之后,这位负责人久久没说话,后面也没说同意还是不同意,就让许南南先回家了。

回到家里,许南南就和林青柏商量,“你觉得上面会同意我这想法吗?”

林青柏正在看报纸,看着趴在自己身上的女人,笑道,“我觉得不管上面同不同意,你都会去做的。”

许南南白了他一眼,“我这步子可迈的大了,一不小心就要被人说是投机倒把,还搞外资,一堆罪名都下来了。小心林参你被人给举报了。”

林青柏合上报纸放在一边,伸手搂着怀里的女人,“你知道吗,安省那边有个小村子,就十几户村民。之前都是靠国家救济粮活的。就十一月的时候,他们自己按了手印,分了田地。穷啊,必须变,不变就是死。你说乡下老农民都看明白的事情,上面那位会不懂?既然这个政策打开了,就没有收起来的道理。你看吧,现在才是刚开始,以后的变化真的就是翻天覆地了。所以你这步子迈的再大也没关系,大不了一时冲击,等后面就好了。上次你那个文章不就是的吗?”

许南南感动啊,“林同志,你咋这么好呢。总是这么支持我。”

林青柏严肃道,“我只支持我认为对的事情。”

许南南眼睛一瞪,在他胸肌上咬了一口,“破坏气氛!”

睡觉的时候,她给老古董留了言。她需要一些轻工业的资料。

第二天一早,老古董就来消息了。

【老古董】:“这些资料都没问题,那些重工资料,您还需要吗?”

许南南想了想,“重工资料暂时不需要,还是多拿一些书籍吧。”

许南南这几年已经减少上交资料的次数了。一年拿一次,有时候一整年都不拿。大多数的时候是准备书籍。这还是她生孩子的时候起的念头。

那次痛的她一天一夜,那时候觉得自己都要活不成了一样,孩子出生之后,她就担心一件事情,如果有一天她死了,或者淘宝不见了怎么办?她是生活无忧了,可因为长期依赖这些现成的科技,会不会让那些科学家们产生依赖。

他们本来应该是搞研究,搞发明的。现在却只能将现成的资料变成成品。

现在的科学家也许不会,可未来呢。时间长了,这些不良的影响会越来越深刻。所以许南南除了给资料之外,更多的是给书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她希望以后国家的强大不止是靠着这些资料,而是自己真正的强大。

许南南又和老古董谈了一下自己准备进行的招商引资的计划。

老古董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发了消息。

【老古董】:“您都衣食无忧了,为什么还要做这些事情?”老太太现在身体不好,就是因为年轻的时候太费神了,受累了。他宁愿老太太长命百岁。

许南南道,“我衣食无忧,我丈夫也有出息,孩子们也可爱。我自己都感觉很圆满了。可人这一辈子还很长,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总得做点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儿。你知道吗,我们现在还很穷,还有人一年到头吃不上一顿荤腥,孩子们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到现在买东西都需要票证。就你给的那些资料,好多因为没钱,所以都只能看着,没法投入使用。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努力,我有这个便利却什么都不做,我自己睡觉都睡不安稳。”

老古董又沉默了很久,久的许南南都要下线了,才发了消息过来。

【老古董】:“您是一位值得人尊敬的女性,您的子孙都很敬佩您。我也一直一直敬佩您。希望您保重身体。”

许南南看着这信息,刚觉得对方夸张了呢,突然愣了,把这句话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这啥意思。什么叫您的子孙都很敬佩您。这是肯定句吧。

难道……老古董认识她的后人?

许南南被自己的想法给惊住了。

许南南刚想问问对方是不是认识自己的后人,结果消息都发不出去。而且老古董那边似乎也下线了。

这才作罢。

另外一边,年轻人正痛苦的捧着脑袋。

搞什么鬼啊,不就是发了个模棱两可的话过去吗,连智脑都死机了,弄的他头疼死了。

因为老古董一句话,许南南整个白天都在想着种种可能。

她已经确定对方是未来世界,但是从来没想到,对方可能会认识她啊。

她仔细的从对方这些年的种种行为分析,越来越觉得有可能啊。之前她一直觉得老古董这么帮她,一来是她和老二做古董倒卖生意,二来是她和老古董的交情。又觉得老古董本性是重情重义,乐于助人的。

现在有了怀疑,再想想这些,觉得处处都是有迹可循。

所以老古董到底和她是什么关系啊?她后人的朋友?以后的亲戚里面的小辈?还是直系子孙?如果是直系子孙,是哪一代的?

吃饭的时候,许南南眯着眼睛打量着自家三只兔崽子。想看看哪一个比较符合老古董在她心中的形象。

三个孩子被她看的浑身发毛,都开始回忆自己最近有没有干蠢事?

大宝摇摇头,他肯定是没干的,最近忙着跟他爸去部队里面训练,好久没打架了。嗯,继续吃饭。

二宝摸了摸脑袋,他最近干啥了?哦,跟着二姨学习,还去了二叔的实验室参观。二叔都说没事儿的,这肯定是没关系的。他心虚的瞄了瞄许南南,然后低头扒饭。

三宝一脸无辜的看着自家老娘,想了想,然后扑过去抱着许南南的腰,“妈,我好爱你哟。就算我以后和丹丹结婚了,也会爱你的。”

许南南面无表情的收回视线,然后将扒在自己身上的小崽子扯开,“吃饭!”

她是吃多了没事干,才会怀疑他们之中的一个是老古董。老古董那教养,就不是他们几个能学会的。

所以,好孩子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作者有话要说:感觉金手指也不能一直依靠,要不然太危险了。

挺佩服德国这个国家的,经历两次失败,结果每次还能那么快站起来。他们的人才是真的多。

晚上九点见。这是最晚的时间,免得大家一直刷,影响你们心情。哈哈哈

☆、第174章 后续番外(十五)

许南南很想搞清楚这事儿,可老古董似乎有意避开这个话题。许南南也只好不问, 她觉得总有一天自己会知道的。

七八年的春节不知不觉的到来了。因为改革开放了, 就连过年都显得热闹了许多。

家里热热闹闹的过了一个春节,许南南开始惦记着她新一年的计划。

林青柏的意思是让她别着急, 上面肯定会给答复的。如果上面没反应,等开春之后, 许南南可以自己行动起来。至于出国的人选,贺秋生这边也能找到合适的人。

贺秋生学生多, 很多从事外文方面工作的, 外文不错, 出国肯定是没问题的。到时候招商引资的事情,许南南在国内安排好, 这些人可以去国外找投资。

因为要忙工作的事儿,许南南就没多少时间照顾孩子们了。

大宝和二宝都是快十一岁了, 个子高高的,都像个大小伙了。知道妈妈要忙大事,两孩子也比以前乖了。就连上小学的三宝, 也不缠着许南南了,整天往大院的另外一户人家跑。据说那家有个小孙女叫丹丹的,长的很可爱。许南南搞不清楚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不过还是很感谢三孩子如此支持她的。

许南南觉得,有了丈夫和孩子的全力支持,她感觉自己可以做一个女战士了。不管任何困难,她都能克服。

年后, 许南南没上班了,整天在书房里写策划,然后整理老古董给她弄的那些资料。

另外一边,收集古董的事情,她也找了魏小东继续做这件事情。毕竟这些轻工业资料是她自己要用的,也不能用国家的东西。

许南南准备着上面政策落实之后,她就去南方边实地考察了。结果上面政策没下来,倒是等到了上面的通知,跟着考察团一起去一趟南方那边。

负责人偷偷的和她透露,“上面的目光现在集中在那块,如果你要做那些事情,那地方也最合适。”

现在虽然改革开放了,国内的观念还是停留在过去,许南南的这些计划,除了南方那地方,其他地方还真是容易引起轰动。

许南南二话没说,收拾了几件衣服就跟着考察团上了车子。

作为国内大城市,许南南以前也在深广两个城市待过的,特别是深市这边,她待了许多年。这地方以后有多么繁华,现在就有多么落后。

沿岸地区都是打渔的渔村,连条好走的大道都没有。这些年不停的有人从这里去香港,本地人也不多。

看着这地方,许南南都不敢相信这地方竟然是未来的深市。这得多少双手,才能打造出未来的盛况啊。

再一次感慨国人的伟大。

考察团在这地方待了一个星期,又去了广市一带的沿海城市,许南南跟着一块,也不多话。反正就是自己看。

等考察团回去的时候,她也跟着一块儿回去。

从出发,到回家,都快一个月了。许南南自己也做了一些笔记,画了一些图,回家就埋头整理。

走了这一趟,实地考察,再加上听了那些专业人士的一些建议,许南南觉得这次真是受益匪浅,对她的计划也有了更加深刻的想法。

许南南在里面埋头苦干的时候,孩子们挤在书房门口,偷偷的往里面看。也不敢发出声音。

爸爸说了,妈妈在做一件很大的事情。以后可以为很多人提供工作,就有很多像他们这样的孩子都能穿上新衣服,吃上好吃的了。可不能打扰妈妈工作了。

等许南南忙完了,刚放下笔,三个孩子才把门给推开了,大宝端着茶走进来。“妈,喝茶。”

二宝端着小蛋糕,“妈,吃东西。”

三宝走过去轻轻的给许南南揉着肩膀,“妈,舒不舒服。”

许南南突然发现,自己才出去每一个月呢,孩子们竟然这么贴心了。就像她曾经幻想的小棉袄一样。

“妈,你在做什么工作啊?”二宝好奇道。

三宝道,“爸爸忙,妈妈也忙。”

大宝道,“爸爸那是保家卫国,叔叔们说了,在咱们的隔壁有个不老实的家伙,他们得去把那些家伙打趴下。”

许南南摸了摸三个孩子的脑袋。“不管爸爸妈妈做什么,都是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后你们长大了,也要记住,有多大的能耐,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千万不要走歪路。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要不然我和你们爸爸就是白养了你们这些小混蛋了。”

她最怕的就是孩子们学坏。未来的诱惑那么多,等孩子们长大了,要是长歪了,她得哭死了。

“妈,我要去参军,我保家卫国。打那些不老实的家伙。”大宝挺直了腰杆道。

二宝眼睛发亮道,“我要学二叔,做科研。以后我要发明一种能飞的东西,妈去哪里都能坐着去,不用这么辛苦的坐车了。”

“那不就是飞机吗?”大宝道。

“那也是好的飞机。”二宝坚持道。

三宝对着手指头,“我啥也不会咋办?”他不喜欢打架,学习也不是最好的。

许南南笑着道,“我们三宝不着急,以后想做什么都行,只要不是坏事,自己喜欢的事情都可以做。”

三月份,深市特区诞生。

许南南开始忙着选址和吸引外资的事儿。

上面到底还是给了许南南一些支持,比如在土地和政策上面,都给了一些照顾。有了土地和技术,加上贺秋生找的那几个学生在国外联络,陆陆续续的有外资进入国内考察。

为了方便工作,许南南在深市一待就是大半年。等工业区开始打地基了,许南南才回了京城。到家的时候,于奶奶差点就哭了。

许南南原本脸色圆润,鹅蛋脸,结果回来瘦了一大圈,眼眶都凹下去了。

“你说你这天天忙啥啊,真不知道你们这些年轻人咋想的。”老太太年纪大了,也不能做饭了,让保姆给许南南顿了鸡汤。

中午林青柏也从军区赶回来了,看着许南南的样子,什么话也没说,紧紧的抱了好一会儿。

“真不想让你做这些事情。”林青柏的声音有些沙哑。

许南南靠在他怀里,笑眯眯道,“我不觉得辛苦啊。你知道吗,人的潜力真的是无限激发的。我以前以为我什么事情都做不了,结果越发掘越发现,我其实能做很多事儿。看着那块荒芜的土地慢慢的建设起来了,那种感觉真的很神奇。我很高兴自己能成为建设那块土地的其中一个人。”

她抬起头看着林青柏,“你什么时候有时间,也该去看看。这可是一段宝贵的回忆。”

林青柏在她眼睛上亲了一口。

两人都结婚多年了,算得上老夫老妻了。可在他眼里,眼前这个小女人依然是他的小妮子。偏偏这小妮子干的都是大事儿。

随着南方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浪潮开始影响全国。

一些胆大有远见的老百姓也开始看着南方那边了。

许南南才在家里休息了一个多月,许玲也从南江那边过来了。

这小妮子现在也长成大姑娘了,留着短发,身子苗条。她和许南南还是有些像的,只不过她继承了许建生的几分,带着几分英气的美。

来了家里,知道姐夫林青柏不在家,许玲就开始玩疯了。拉着三孩子出去玩,“出去出去,小姨现在有钱了。想吃啥就吃啥,别客气。”

三个孩子一听这话,眼睛都亮了。家里虽然不缺吃穿,可许南南很少让他们在外面买东西,说是不让他们养成乱花钱的习惯。

可哪个孩子不希望能去商场里面买买买?

许南南道,“你别把他们惯坏了。”

“姐,我这几个大侄子咋会惯坏啊。我告诉你,现在外面的孩子都这样。就我们南江那地方,有几个钱的就开始宠孩子了,啥子南方买回来的衣服啊,鞋子啊,手表啊,可劲儿的买。瞧我这几个大侄子,我看着都心疼。别人家有的,咱家必须有。”

三孩子感动的抱着她。

于是孩子们被带出去浪了一圈,回来的时候大包小包的。

许南南发现买的东西这么多,皱眉道,“怎么乱花钱,你每个月拿工资也辛苦。要省着花。”

“姐,我现在不拿工资了,我辞职了。”许玲摆摆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