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昭面上带着浅笑,微微颔首。宁剑瑜目光与他相触,正容道:“长风骑三品武将宁剑瑜,见过监军大人。”

卫昭淡淡道:“宁将军多礼了。”又转向裴琰道:“少君,咱们得等入夜后,再进军营为好。”

“那是自然。”裴琰笑道:“我与剑瑜年多未见,实是想念,倒让三郎见笑了。”他又转向宁剑瑜:“可都安排好了?”

宁剑瑜左手银枪顿地,右手行军礼道:“是,一切均按侯爷吩咐,安排妥当。”

夜风拂来,旌旗猎猎作响,暗色营帐连绵布于“牛鼻山”关塞西侧。宁剑瑜早有安排,众人趁夜入了军营,直入中军大帐。

待裴琰等人坐定,隐约听到关塞方向传来杀声,宁剑瑜俊眉一蹙:“这个薄云山,最近不知怎么回事,总喜欢在夜间发动进攻。”

“剑瑜详细说说。”裴琰面容沉肃,崔亮会意,取出背后布囊中的地形图,在长案上展开。

宁剑瑜低头细看,“呀”了一声,神情渐转兴奋,抬头道:“侯爷,有了这图,这仗可好打多了!”

他手指在图上小镜河至牛鼻山沿线移动:“薄军原有十万人马,攻下郑郡等地后,又强征了约四万兵员,除两万留守陇州,两万在郑郡等地布防外,其余十万全南下到小镜河沿线。在小镜河受阻,他便将主要兵力往娄山调集,算上这段时日来的伤亡,他在牛鼻山东侧应该有约七万兵力。”

裴琰问道:“薄军有没有从郑郡一带的娄山山脉往西突破的迹象?”

“没有,我派了许多探子,由南至北分散在娄山山脉沿线,暂未见薄军有此行动,也未见桓军想从那里突破至陇州平原的迹象,估计,这两方虽未联手,但也心照不宣,各自以娄山山脉为界,相安无事。”

崔亮道:“现在薄军和桓军都是看谁先拿下河西府,薄军要突破牛鼻山,取寒州、晶州再西攻河西府,桓军则得突破雁鸣山,方能南攻河西府。他们暂时还不会在娄山起冲突,这点双方应该是很清楚的。”

宁剑瑜点头道:“是,薄军现在主力都在这牛鼻山的东侧。这里初五开始下的暴雨,连着下了数日,小镜河水位涨得快,我在下暴雨前便将高成残部三万人马派到了小镜河南线,让黎徵统领。他是水师出身,又有夏汛,守住小镜河不成问题。我将咱们长风骑原来守在小镜河的人马全回调到了这里。现下,这里基本上全是长风骑的人马,除去伤亡,还有五万余人。”

“军中粮草,药物可还充足?”

“能撑上一个月的样子。”

裴琰点了点头:“与我估计的差不多,看来我们定的计策可行。”

宁剑瑜的目光却凝在图上某处,眼神渐亮,猛然转头望向裴琰,裴琰微微而笑。

关塞处的杀声渐消,一个粗豪的声音在中军大帐外响起:“宁将军,末将陈安求见!”

裴琰一笑,作了个手势,宁剑瑜忍住笑,道:“进来吧!”

一名将领闯了进来,口中骂骂咧咧:“奶奶的熊!这个张之诚,没胆和老子比个高低,尽派些小鱼小虾过来,还他妈的放冷箭,我操他十八代祖宗!”

江慈立于崔亮等人身后,听这人说得太过粗鲁,好奇地探头看了看。只见这陈安声音虽粗豪,但年纪甚轻,不过十八九岁,身形高挺,双眉粗浓,偏一双眼睛生得极为细长,与他的身形极不相衬。他闯进帐内,直奔帐内一角的水壶处,也不用茶杯,拎起瓷壶一顿猛灌。

陈安正仰头灌水,似是感到帐内气氛有异,转过头来,看清含笑立于长案边的人,“啊”声大叫,将茶壶一扔,扑了过来。

长风卫童敏早有准备,身形前跃,接住将要落地的瓷壶,啧啧摇头:“小安子,这可是宁将军的心头宝,你若摔坏了,拿什么来赔他!”

那边陈安早已扑到裴琰身前,激动得手足无措,裴琰微笑着忽然握拳一击,陈安不敢硬接,向后空翻,裴琰闪前,单手再击数拳,陈安一一挡下,裴琰笑道:“不错,有长进!”收手而立。

陈安单膝跪于裴琰身前,半晌方语带哽咽:“小安子见过侯爷!”

八一、虚则实之

裴琰微微而笑:“起来吧。”

陈安站起,忽然转过头去。宁剑瑜哈哈大笑,向童敏摊开右手,童敏无奈,嘻笑道:“等下再解,可好?”

宁剑瑜不依,上来左手抱住童敏的腰,右手便去解他的裤腰带,童敏笑骂道:“小安子,年半不见,一见面,你就害老子输了裤腰带。”

宁剑瑜将他裤腰带扯下,转身笑道:“我说小安子见到侯爷必会落泪,童敏不信,倒是我赢了。”

陈安转过头,眼角还依稀有泪痕,却嘿嘿一笑:“童大哥,可对不住了。谁让你们不带着我。”

童敏左手拎着裤头,右脚便去踢陈安,陈安还招,童敏要顾及军裤不向下滑,便有些手忙脚乱,裴琰摇头笑骂道:“饶你们这一次,下次不能这么胡闹!”

他转头向卫昭笑道:“这些小子,都是一起长大的,这么久没见面,有些胡闹,卫大人莫怪。”

卫昭一笑:“素闻少君长风卫威名,也听说过他们的来历,想来这几位便都是了。”

裴琰点头,望着在仍在追逐的陈安和童敏,微笑道:“他们都是我长风山庄收养的孤儿,自幼便跟着我,个个如同我的手足一般。”

江慈听裴琰这话说得前所未有的动情,忍不住看了他一眼,裴琰似是有所感应,目光转过来,江慈忙又躲回崔亮身后。

那边陈安和童敏又互搭着肩过来,裴琰问宁剑瑜:“许隽呢?”

宁剑瑜眼神微暗:“他一直在关塞上,不肯下来,说是要亲手杀了张之诚,为老五报仇。”

裴琰轻叹一声,道:“既是如此,便由他去,他那性子,谁也劝不转的,回头你悄悄和他说声,我到了军中,让他心里有个数。”

又道:“人差不多都在这里,大家听着,我到了牛鼻山的事,除同来的人外,仅限今日帐内之人知晓,若有弟兄们问起,你们就故作神秘,但不能说确实了,可明白?”

“是。”帐内之人齐齐低应一声。

“你们都可以露面,该干什么干什么。”裴琰转向卫昭道:“我和卫大人却不能公开露面,说不得,要委屈卫大人和我一起住这中军大帐。”

卫昭淡然笑笑,微微欠身:“正有很多事情要向少君请教。”又道:“少君放心,我这次带来的都是心腹。”

裴琰挥挥手,其余人退出,帐内仅余宁剑瑜、崔亮、江慈及卫昭,江慈犹豫片刻,也跟着童敏等人退出大帐。

她站在大帐门口,童敏一直跟着裴琰,自是认得她,过来笑道:“江姑娘―――”

江慈忙道:“童大哥,这是军营,叫我江慈吧。”

童敏呵呵一笑:“也是,咱们长风骑的弟兄是守规矩的,可这里还有些高成的人,万一知道你是姑娘,可有些不妙。”

江慈以往很少和长风卫们说话,这时却对他们有了些好感,笑道:“童大哥,你们都是从小跟着相爷的吗?”

“是,长风卫的兄弟,很多是无父无母的孤儿,被夫人和老侯爷收养进的长风山庄,学的也是长风山庄的武艺。我是九岁起便跟着相爷,安澄更早,六岁便在相爷身边,陈安稍晚些,十一岁才入庄,但最得相爷的喜欢。”

二人正说话间,崔亮与宁剑瑜笑着出帐,见江慈站在大帐前,崔亮道:“小慈过来。”

江慈向童敏一笑,走到崔亮身边,崔亮转向宁剑瑜道:“宁将军,这位是我的妹子江慈,我想让她跟着军医,做个药童,麻烦你安排一下。”

宁剑瑜本是心思缜密之人,一听说江慈是女子,便知她随军而来,必是经过裴琰许可的,这后面只怕大有文章,便笑道:“这样吧,我让他们另外搭个小帐,江姑娘便住在那里,明天我再让人带她去见军医。”

江慈笑道:“多谢宁将军。”

宁剑瑜自去吩咐手下,崔亮在江慈耳边低声道:“长风卫自会有人暗中保护你,你安心住下,跟着军医,有什么事,只管来找我。”

子时初。

宁剑瑜和崔亮进帐,裴琰将手中棋子丢回盒内,卫昭也起身,二人相视一笑,接过宁剑瑜递上的黑巾,将面蒙住,四人悄然出帐,带着童敏数人往关塞方向行去。

此时已是子夜时分,关塞处却仍是一片通明,为防薄军发动攻击,长风骑轮流换营守卫着这牛鼻山关塞。

一行人登上关塞北面的牛鼻山主岭,宁剑瑜道:“咱们现在所在位置就是两个象牛鼻子一样的山洞上方,东边是峭壁,南边关塞过去便是小镜河的险滩段,这处河段号称‘鬼见愁’,又是夏汛期间,再往西去有晶州的守军守着梅林渡,薄军是绝计没办法从这里放舟西攻,所以他们现在重点还是和我们在关塞处激战。”

崔亮望向北面:“按图来看,往北数十里便是娄山与雁鸣山脉交界处。”

“是,所以薄军除非从牛鼻山这里通过,若是打北边的主意,必要和雁鸣山北部的桓军起冲突,还要越雁鸣山南下,他们必不会这么傻。”

崔亮道:“宇文景伦也不傻,这个时候,不会和薄云山起冲突。”

“就怕他们联起手来,先重点攻牛鼻山或是黛眉岭,到时再瓜分河西府。”宁剑瑜略带忧色。

裴琰看了卫昭一眼,淡淡道:“薄云山在陇州镇守边疆多年,杀了不少桓国人,他们两方合作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再说,宇文景伦若将薄云山引到了河西府,又得防着咱们往西抄他的后面,他不会干这腹背受敌的事。”

卫昭负手而立,望向远处奔腾的小镜河,并不说话。

宁剑瑜道:“侯爷计策是好,但薄云山多年行军,只怕不会轻易上当。这些日子,他攻得极有章法,也不冒进,似是知道我们的粮草只能撑上一个月,他玩的是个‘耗’字,想把我们拖疲拖累了再发动总攻。”

裴琰点点头:“薄云山谋划多年,早有准备,去年冬天还以防桓军进攻为借口,从朝廷弄了一大批粮草过去,郑郡等地向来富有,他的粮草军饷,我估计可撑上大半年。”

宁剑瑜沉吟道:“我们兵力不及对方,攻出去胜算不大,只有利用地形之便,怎么也得想个办法诱薄云山主动发起进攻才好。”

裴琰笑道:“办法是有,就看你演戏演得象不象。”

宁剑瑜领悟过来,笑道:“又让我演戏,侯爷好在一边看戏。”

裴琰大笑:“你是这里的主帅,你不受伤,谁来受伤?!”

浓云移动,遮住天上明月。卫昭缓缓转身,望向薄军军营,平静道:“少君不可大意,薄云山纵横沙场二十余年,手下猛将如云。纵是上当,发起总攻,这一仗,咱们也无十分胜算。”

“是。但形势所迫,咱们得和他打这一场生死之战,他耗得起,咱们耗不起,田策那里,我估计守住一两个月不成问题,但拖得太久,只怕有变数。”裴琰转身望向崔亮:“至于这场生死之战能不能取胜,就要看子明的了。”

崔亮望向关塞,心中暗叹,轻声道:“这一仗下来,牛鼻山不知要添多少孤魂。”

裴琰道:“子明悲天悯人,不愿看尸横遍野。可若这一仗咱们不能取胜,只怕我华朝死的百姓将会更多。薄军和桓军的屠城史,远的不说,上个月,成郡便死了数千百姓,郑郡民间钱银已被薄军抢掠殆尽,十户九空,若是让他们拿下河西府,后果不堪设想。”

崔亮低头,不再说话。

卫昭看了看崔亮,又望向东面薄军军营,也未再说话。

江慈终于能得单独住一小帐,帐内又物事齐全,想是宁剑瑜吩咐过,还有士兵抬了一大缸水进来。她便在帐内一角搭了根绳子,挂上衣衫作遮掩,快速洗了个澡,又美美睡了一觉。

第二日一早,便有一名校尉过来将她带到军医处。长风骑共有三名军医,皆是四十上下的年纪,主医凌承道,面容清癯、颔下无须。江慈进军医帐篷的时候,他正给一名伤员换药,听到校尉转达的宁剑瑜的话,也未抬头,“嗯”了一声,待校尉离去,他将草药敷好,右手一伸:“绷布!”

江慈会意,眼光迅速在帐内瞄了一圈,找到放绷布的地方,又取过剪子,奔回军医处,将绷布递给凌军医,凌军医将伤员右臂包扎好,江慈递上剪子,他将绷布剪断,拍了拍伤员的额头:“小子不错,有种!”

他也不看江慈,自去洗手,听到江慈走近,道:“你以前学过医?”

“没正式学,但看过别人包扎伤口,这几日在读《素问》。”

凌承道听到她的声音,猛然抬头,上下打量了江慈几眼,江慈知这位有经验的军医必已看出自己是女子,遂笑了笑,轻声道:“凌军医,我是诚心想学医,也想为伤兵们做些事,您就当我是药童,我什么都可以做的。

凌承道思忖片刻,道:“你在读《素问》?”

“是。”

“我考你几个问题。”

“好。”

“人体皆应顺应自然节气,若逆节气,会如何?”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嗯,我再问你,胸痛少气者,何因?”

“胸痛少气者,水气在脏腑也,水者阴气也,阴气在中,故胸痛少气。”

凌军医点了点头:“《素问》背得倒是挺熟,但咱们这军营,讲的是抢救人命,疗的是外伤,见的是血肉模糊,你能吃得了这份苦吗?”

“凌军医,我既到了这里,自是做好了一切准备的。”江慈直视凌军医,平静道。

凌军医看了她片刻,微微一笑:“那好,既是宁将军吩咐下来的,我就收了你这个药童,你跟着我吧。”

说话间,又有几名伤员被抬了进来,江慈迅速洗净双手,跟在凌军医身后,眼见那些伤员,或箭伤,或枪伤,或被刀剑砍中,伤口处皆是血肉模糊,纵是来之前已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她仍有些许的不适应,深呼吸几下,镇定下来,跟在凌军医身边递着绷带药物。

抬入军医帐篷的伤员越来越多,三名军医和七八名药童忙得团团转,凌军医皱眉道:“现在关塞打得很激烈吗?”

一名副尉答道:“是,许将军要替五爷报仇,亲自出了关塞,挑战张之诚,他和张之诚斗得不分胜负,宁将军击鼓让他回来,他也不听,宁将军只得派了精兵前去接应,现与薄军打得正凶。”

牛鼻山关塞东侧,长风骑副将许隽与薄云山手下头号大将张之诚斗得正凶。许隽的结义兄弟华五在半个月前的战役中死于张之诚刀下,许隽发下了“不杀张之诚,绝不下关塞”的誓言,半月来一直守在关塞上,日日派士兵前去骂阵。张之诚却好整以暇,只派些副将前来应战,抽空偷袭一下,放放冷箭,把许隽气得直跳脚,张之诚却在自家军营中哈哈大笑。

这日晨间,许隽派出的骂阵兵却翻出了新花样。张之诚为贱婢所生,其亲母后随马夫私奔,还生下了几个异父弟妹;张之诚的父亲死于花柳病,这些新鲜事经骂阵兵们粗大的嗓门在阵前一顿演绎,顿时轰动两军军营。长风骑官兵们听得兴高采烈,不时发出轰然大笑,以配合自家的骂阵兵,而薄军将士们则听得尴尬不已,但内心又盼望对方多骂出点新内容,好为阵后谈资。

张之诚在帐内面色渐转铁青,这些私密隐事不知宁剑瑜由何得知,正坐立不安时,前方骂阵兵们又爆出猛料:年前张之诚一名小妾竟勾搭上薄公帐内一名娈童,两人私奔,被张之诚追上,他竟心疼这名小妾,只将那娈童处死,仍将小妾悄悄带回府中,心甘情愿收了一顶绿油油的帽子云云。

这一通骂下来,张之诚再也坐不住,提刀上马,带着亲兵,直奔关塞。许隽正等得心焦,见仇人前来,双眼通红,一声令下,关塞吊桥放下,他策马冲出,与张之诚激战在了一起。

两人这番拼杀斗得难分难解,打了大半个时辰仍未分出胜负,宁剑瑜在关塞上看得眉头紧蹙,下令击回营鼓,但许隽杀红了眼,竟置军令不顾,张之诚几次想撤刀回营,被他死死缠住。

薄军中军大帐位于一处小山丘上,薄云山负手立于帐门口,望着前方关塞处的激战,呵呵一笑:“这个许隽,倒是个倔脾气。”

谋士淳于离走近,笑道:“薄公放心,若论刀法,许隽不及张将军,只是他一心报仇,而张将军不欲缠斗,故此未分胜负。”

薄云山正待说话,却听得关塞上一通鼓响,吊桥放下,大批长风骑精兵涌出,这边张之诚见对方兵盛,大喝一声,薄军将士也齐声呼喝,如潮水般涌上,大规模的对攻战在关塞下展开。

薄云山微皱了下眉:“宁剑瑜向来稳重,今日有些冒进。”

“宁剑瑜和许隽是拜把兄弟,自是不容他有闪失。”淳于离捋着颔下三绺长须,微笑道。

薄云山冷冷道:“若是能斩了许隽,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到宁剑瑜的心志?”

“可以一试。”

薄云山将手一挥,不多时,薄军战鼓擂响,数营士兵齐声发喊,冲向关塞。

宁剑瑜在关塞上看得清楚,眼见许隽陷入重围,提起银枪,怒喝一声:“弟兄们,随我来!”

宁剑瑜带着长风骑数营精兵冲出关塞,直奔重围中的许隽。许隽却仍在与张之诚激斗。宁剑瑜策马前冲,丈二银枪左右生风,如银龙呼啸,惊涛拍岸,寒光凛冽,威不可挡。

他冲至许隽身边,许隽正有些狼狈地避过张之诚横砍过来的一刀,宁剑瑜大喝一声,枪尖急速前点,张之诚刀刃剧颤,迅速回招,他的亲兵见他势单,齐齐发喊,围攻上来。

宁剑瑜俯身将许隽拎上马背,许隽有些不服,犹要跳落,宁剑瑜只得右手银枪挡住攻来的兵器,左手按住许隽。

远处,小山丘上,薄云山将这一切看得清楚,微微一笑,摊开右手,手下会意,递上强弓翎箭。

薄云山气贯双臂,吐气拉弓,箭如流星,在空中闪了一闪,转瞬便到了宁剑瑜身前。

宁剑瑜左手护着身后的许隽,右手提枪,仍在与张之诚厮杀,耳中听得破空箭声,抬头间已来不及躲避,本能下身形稍稍左闪,那黑翎利箭“卟”地一声,刺入他的右胸。

八二、忍辱负重

江慈跟着凌军医,忙得不可开交,抬进来的伤兵越来越多,正手忙脚乱间,忽有人冲进帐篷:“凌军医,快去大帐,宁将军受伤了!”

帐内顿时炸开了锅,不管是军医还是伤员们都有一瞬间的震惊,倒是江慈率先反应过来,扯了一下凌军医的衣襟。凌军医醒觉,抱起药箱就往外跑,江慈见他落下了一些急救用的物品,忙拿起跟了上去。

中军大帐门口,挤满了长风骑将士,陈安和童敏亲守帐门,挡着众人。见凌军医飞奔而来,方将帐门撩开一条细缝,让其进去。江慈跟上,童敏犹豫了一下,看到她手中的药品,也将她放入帐中。

凌军医冲入内帐,颤声道:“伤在哪?快,快让开!”

内帐榻前,围着数人,凌军医不及细看,冲上去将人扒拉开,口中道:“让开让开,伤在哪?!”

他低头看清榻上之人,不由愣住,耳边传入一个熟悉的声音:“凌叔!”

凌军医侧头一看,有些说不出话来,裴琰笑道:“凌叔,好久不见。”

宁剑瑜上身赤裸,坐于榻旁,看着正给许隽缝合腰间刀伤的崔亮,道:“凌叔回头骂骂许隽,这家伙,不要命才把我抢回来。”

凌军医放下手中药箱,趋近细看,又抬头看了看崔亮,起身抱起药箱就往外走,裴琰忙将他拦住:“凌叔,剑瑜身上也有伤,您帮他看看。”

“你这里有了个神医,还耍我这个老头子做什么?”

裴琰知他脾性,仍是微笑,左手却悄悄打出个手势,宁剑瑜会意,“唉呀”一声,往后便倒。

凌军医瞪了裴琰一眼,转身步到宁剑瑜身边,见他胸前隐有血迹,忙问道:“箭伤?”

宁剑瑜轻哼两声:“是,薄云山真是老当益壮,这一箭他肯定用了十成内力,若不是子明给我的软甲,还真逃不过这一劫。”

凌军医在他头顶敲了一记,怒道:“你若不留着这条命娶我女儿,看我不剥了你的皮!”

宁剑瑜嘿嘿一笑:“云妹妹心中可没有我,只有咱家―――”抬头看见裴琰面上神色,悄悄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凌军医细心看了看宁剑瑜胸前箭伤,知因有软甲相护,箭头只刺进了分半,皮肉之伤,并无大碍。他低头打开药箱,旁边却有人递过软纱布和药酒,抬头一看,正是江慈。

凌军医笑了笑,用软纱布蘸上药酒,涂上宁剑瑜胸前伤口,宁剑瑜呲牙咧嘴,猛然厉声痛呼,倒把站于旁边的江慈吓了一大跳。

凌军医也有些摸不着头脑,裴琰低声笑骂:“让你演戏,也不是这样演的,倒叫得中气十足。”

宁剑瑜哼道:“为了演这场戏,我容易吗我?侯爷也不夸几句。”

裴琰眼神掠过一边的卫昭,微笑道:“也不知薄云山会不会上当,以为剑瑜重伤,长风骑无首,按捺不住,发起总攻。”

卫昭斜靠于椅中,手中一把小刀,细细地修着指甲,并不抬头,语调无比闲适:“薄云山性情虽有些暴戾,但并非鲁莽之徒,少君看他这些年对皇上下的功夫便知,此人心机极深,咱们这诱敌之计能不能成功,还很难说。”

崔亮将草药敷上许隽腰间,笑道:“剑瑜阵前演得好,许隽救得好,长风骑弟兄们的阵形更练得不错,相爷长风骑威名,崔亮今日得以亲见,心服口服。”

宁剑瑜抬头得意笑道:“那是,咱们长风骑的威名,可不是吹出来的,全是弟兄们真刀真枪,浴血沙场―――”他目光停在卫昭身上,眼见他身形斜靠,低头修着指甲,整个人慵懒中透着丝妖魅,想起曾听过的传言,不自禁地面露厌恶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