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皇后是个惯坏了的坏脾气小娘子,娇纵中长这么大,或许她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算计,若是嫁个好脾气的本份世家子,这一辈子也能福气美满,可她一步登天了,风光无限的嫁给了后妃无数的皇帝,偏偏她嫁入前,宫里已经先进了几个妃嫔美人,那些妃嫔美人,都是往常和她常来常往、或处得来或根本处不来的熟人,她从来不屑于、也想不起来花心思去了解别人,可人家却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了解她,她和她的后位,如同一个三岁稚童抱着夜明珠蹒跚行于信奉弱肉强食的丛林中……

魏德妃和魏昭容同出魏家,如今一个怀孕一个得宠,却看不到同心协力之处,唉,同心协力又怎样?魏德妃自负才华美貌,原本就没把沈娘子看在眼里,如今虽说她为后已为妃,可她毕竟先入宫又怀了身孕,……

那个美丽的昭容,如今宠冠后宫。

还有两个美人儿,不声不响却绝不是毫无动静……

李丹若长长叹了口气,宫里这份混乱不知道要乱多长时候,也不知道要搭多少条人命进去,也不知道凌波……凌波两个字如同冰块般堵在李丹若胸口,她安份便能安稳,可她伸了手,她难道不知道,这一伸手后头的血雨腥风……

隔没两天,外头的婆子来报,李凌波的母亲、三太太严氏过来看望李丹若,已经到离宫门口了。

李丹若片刻惊讶之后,不禁苦笑,她来,要干什么?

离宫外院花厅里,严氏端着气势坐在榻上,微微抬着下巴,春风满面、居高临下的转头欣赏着花厅窗外盛开的花草,李丹若上了台阶,垂手侍立在花厅门口的使女曲了曲膝,严氏忙转头看向花厅门口,见李丹若进来,伸直双腿就要下榻:“你看看你,怎么自己来了,叫个嬷嬷引我进去就是了,大哥儿好些没有?这孩子身子一直弱,真是让人挂心,我早想来看他了,听说墨哥儿也跟过来了?有个孩子陪着大哥儿好是好,可就是得看好了,孩子不懂事,万一吵吵闹闹的伤了大哥儿,那可就是大事了!”

“劳三伯娘惦念,三伯娘的教导我都记下了,三伯娘也知道,大哥儿年纪小,身子弱,这会儿正忌着灾星,来这离宫前官家和贵人都吩咐过,不许见外人,咱们就在这花厅说话吧。”李丹若恭敬的曲膝见了礼,笑着解释道,严氏已经下了榻,闻言皱了皱眉头不快道:“怎么着?我倒成了外人了?照你这么说,我想看看大哥儿,还得领了旨意才行了?”

李丹若微笑垂手立着,并不理会严氏的斥责,严氏悻悻然重又坐回榻上,李丹若从女使托盘里捧起茶放到严氏面前几上,又吩咐送几样点心过来,严氏斜着李丹若道:“算了,这也不能怪你,我带了几匣子点心给大哥儿,你让人送进去吧。”

“不敢瞒三伯娘,大哥儿从不吃外头的东西,也不穿不用外头送进去的衣物,三伯娘这份心意等会儿我和大哥儿说一声,再打发人跟贵人说一声,三伯娘看可好?”李丹若温和却无余地的笑道,严氏脸色变了变道:“也是,官家子嗣少,二哥儿正病着,这一个也病的时候比好的时候多,自然要多当心,回头官家子嗣多了,也就好了。”

第一一一章 游说

“三伯娘说的是。”李丹若态度恭敬的微笑道,严氏端起茶抿了一口,均了几口气,放下杯子,用帕子拭了拭嘴角,用眼角瞄着李丹若笑道:“早就想过来看看大哥儿和你,可这一阵子,你不知道,不是这事就是那事,宫里宫外就没消停过,好在从昨儿起,宫里的事总算有了个头绪,我这就赶紧过来看你了。”

严氏的话仿佛有些没头没脑,李丹若却听的心惊肉跳,暗暗叹气,看来她这一趟所谋甚大,第一盯到大皇子身上,第二只怕是盯在了姜彦明身上,先从自己这儿说起。跑到人家的地盘里这么明目张胆的谋人家孩子、橇人家墙角,是说她没脑子好呢,还是说她无知者无畏好?

“三伯娘客气了,我在这里陪侍大皇子,照理说会不得客,三伯娘是个知礼的,哪里能常来?!”李丹若态度谦和,却极明确的堵回了严氏的话,严氏却从自己愿意的方向会意着李丹若的话,连声笑道:“可不是可不是,”说着,冲门口的使女婆子挑着眼角示意李丹若,道:“你看看,还是咱们娘俩自在些说话儿好,不用人侍候。”

“这都是这里的规矩,三伯娘也知道,我不懂皇家规矩,过来这边陪侍大皇子,须得事事经心,步步守矩,皇家的规矩哪是咱们能违反了的。”李丹若心里叹着气,委婉的解释道。

严氏脸色立进就变了,冷冷的从鼻子里‘哼’了一声,端起杯子喝了两口茶,按压住心里的怒气,深听了口气,脸色仿佛缓和了些,这才放下杯子,看着李丹若似笑非笑道:“若姐儿从嫁了人,还真跟从前大不一样,你看看,你母亲不在京城,这京城里最疼你,跟你最亲的,也就我和你大伯娘了,大姐儿、二姐儿,你们姐妹几个才是嫡亲的姐妹,都说上阵父子兵,打架亲兄弟,若论亲,还有什么能亲得过血脉?真要有什么事,也就是我和你大伯娘,还有你这些姐妹兄弟能靠得住,旁的,你还能指望谁去?”

“三伯娘说的极是,姜家遭难这几年,多亏了三伯娘照应。”李丹若听的腻歪,带着笑却极不客气的应道,严氏一下子咬住嘴唇,脸色青了青,抬手掸了掸衣襟道:“瞧瞧这话,姜家的事那是姜家的,五郎姓姚,又是自小过继的,你跟姚五郎非要那样重情重义,这名声是好了……照我说,姜家是姜家,姚家是姚家。”

李丹若无语的看着严氏,这心里已经不是腻歪了,沉默了片刻,直视着严氏,半是奉劝半是警告,直截了当的说道:“三伯娘识书达礼,又这个年纪,这话说出去让人笑话,三伯娘也说过,这血脉之亲乃天下至亲,姜家也罢,姚家也好,那血脉也是血脉,长辈兄弟,过继可继不断血脉。”

严氏后背僵直直挺起危坐盯着李丹桂,脸上一会儿青一会儿红,恼怒的眼睛冒火,正要张嘴说话,李丹若紧接着道:“血脉乃至亲,我们姐妹不管怎样都是姐妹,三伯娘这句话说的极是,因了这句话,我这做姐姐的也有一句话奉劝,太婆在世的时候常说,李家无惊才绝艳之人,后人当守份知足,别做好权倾天下,位极人臣之想,那是非份之想,只能招祸,三伯娘好自为之。丹若还有事要忙,就不多陪三伯娘说话了。”

李丹若说完,也不等严氏说话,站起来曲了曲膝,转身出去了。

严氏只气的手指发凉,脸色铁青,笔直的端坐在榻上,好半晌才愤恨异常的呼出口气,抖着手用帕子拭了拭鼻尖,勉强用手撑着榻下来,径直出离宫上了车,青着脸端坐在车上,直走到半路,才均过口气吩咐道:“直接去禁中。”

第二天傍晚,三四辆车在姜家门前停下,严氏从最前一辆车里下来,见姜家大门应声开了条缝,回头冲心腹婆子点了点头,婆子退后几步,带着后面几辆车,往前面姜彦明和李丹若府门口绕过去。

几个粗使婆子捧着礼盒跟着,严氏春风满面的和程老太太见了礼,分主次坐了,寻着话儿聊起了家常,程老太太谨慎的应着话,严氏不时瞄着屋角的滴漏,申末刚过,姜彦明果然从衙门回来,过来请安了。

姜彦明见严氏在座,眼底闪过丝意外,恭敬的上前见了礼,严氏亲热的笑道:“都是自家人,快别多礼,我们老爷不在家,你也不往我们府上走动,往后可得常到我们府上走动走动才行,我们庆哥儿和慧哥儿最爱你的文章,前儿还和先生说,若论学问,满京城也没有比你强的!往后你可得常过去指点指点!”

“三伯娘过奖了,庆哥儿和慧哥儿极聪明,学问文章都好,若说指点,我还真是担不得,不过比两个哥儿痴长几岁,有个好运气罢了。”姜彦明客气道,严氏眉头舒展,脸上从里到外透出喜色笑道:“你看看,这就是咱们世家子侄的风范,五郎这么大学问,你看看,多少谦虚!我们李贵人最欣赏你这一条,前儿还跟我说起你呢,我们贵人说了,官家跟前的知制诰,就数你才气最高,最得圣心,虽说说着只是个知制诰,可在官家面前说一句算一句,比那两位相公都不差什么呢!”

“三伯娘过奖了,官家不过觉得我诰书写的通顺,字写得工整罢了,我一个知制诰,哪敢多言半句。”姜彦明不动声色、声音里却隐隐透出疏离和不快,程老太太捻着佛珠的手停了停,抬起眼皮扫了严氏一眼,明了的微微眯起眼睛,脸上仍旧是一片慈祥笑容,严氏笑声飞扬:“这就不易了,官家可不常夸人,五郎这样的人品才华也夸得,你不知道,我们贵人常在官家面前夸你呢,贵人如今协理宫务,这是官家的赏识,五郎是个明白人,你也该知道,这宫里若有人肯替你时常说说话,就是提点几句,可比你外头瞎忙强得百倍千倍去,不过几年,说不定就是一个相公了呢!”

“不敢当不敢当,三伯娘请慎言!”姜彦明忙离座躬身客气不已,严氏说的兴奋,满笑容、亲热的招手示意姜彦明坐:“你看看你这孩子,咱们一家人说话,不会讲究那许多,快坐快坐,你看看你,气色看着象是不大好,怎么会这样?若姐儿如今远在离宫,你身边侍候的人有几个?够不够?”

“多谢三伯娘关爱,都好。”姜彦明不愿多说话,站着拱了拱手正要告辞,严氏打断了他的话,抬手嗔怪的点着他道:“你看看你,跟三伯娘还不说实话,这孩子就是腼腆,你不说三伯娘就不知道啦?若姐儿那孩子我还不知道,脾气大脸酸,心小不能容人,你身边根本就没个伏侍的人,是不是?唉!”严氏重重叹了口气,转头看着程老太太痛心道:“说起来这都是我的不是,若姐儿自小失怙,她母亲又是那样的性子,只知道一味的娇生惯养,从小也没人教她个礼法规矩,把她这脾气给惯得不在好歹、没个上下,亏得姜家……要不然哪容得下她这样的?你看看,哪有这样的?一个女人,就该本本份份的守着丈夫孩子,这也不说,好歹让她扯着皇命这张大旗,可你看看,去也行,那五郎身边你得安置好吧,你看看,五郎身边竟连个侍候的人都没有!这成什么话?我这个做长辈的都觉得丢脸,是我没好好教导她,老太太千万见谅则个。”

严氏一番话说完,昨儿那口恶气总算出了点,舒心的叹了口气,端起杯子喝了口茶,程老太太冷冷的看着她笑道:“三太太说的是若姐儿?若姐儿是跟在你们老夫人身边长大的,你们老夫人在世的时候常说,她那些孙子孙女儿里头,就数若姐儿最懂事知礼,噢!”程老太太仿佛刚醒悟般长长‘噢’了一声,转头看着侍立在旁边的大/奶奶赵氏和俞嬷嬷笑道:“我倒忘了,三太太随外任十来年,这些事她哪里知道?”

赵氏轻声笑应了,戒备的看了眼严氏,程老太太捻着佛珠,转回头看着严氏接着笑道:“不瞒您说,我这些媳妇、孙儿媳妇,最让人挑不出一丝半分不是的,就数若姐儿了,你不知道,当初我费了多少心思口舌,才得让宁老夫人点了头,把若姐儿给五郎娶回来,若姐儿嫁过来这些年,我这老太婆就不说了,怎么看她怎么好,就是家里的妯娌、姐妹,也没一个不敬她服她的,和五郎,五郎在这儿,你自己说说,人家说什么琴瑟合鸣,就是那样,三太太想想,若姐儿是你们老夫人手把手教出来的,哪能不好?三太太也太客气了。”

严氏干笑了几声道:“这是老太太疼她,”说着,转头看着姜彦明笑道:“五郎正当盛年,这身边无论如何不能少了人侍候,这事我想到了,让人挑了两个知书达礼的美貌丫寰,已经让人送到你府上了,你留着使唤,都说长有赐不可辞,可别跟我客气。”

第一一二章 拉拢

姜彦明敛尽笑容,阴沉着脸,强压下心里的恼怒,站起来拱手道:“这是三伯娘的好意,俗话说男主外女主内,这二门以内,都得由丹若做主才是,如今丹若不在家,三伯娘若执意要留下,”姜彦明转头看着程老太太道:“请太婆替孙儿做主。”

“这也是你三伯娘一片心,”程老太太眯着眼睛看着严氏,笑容可掬道:“五郎说的极是,这大规矩不能错了,我看这样吧,你那府里也不缺人侍候,若姐儿走的时候诸事都安排的妥妥当当的,这两个丫寰,都让人带到太婆这里当差吧,我这里人手不够,你大嫂忙不过来,就让这两个丫寰侍候我一年两年的,过两年我再替她们寻个好人家,打发她们好好嫁了就是,三太太,您看这样好不好?”

严氏一肚子恼火,却又不好翻脸,勉强笑道:“老太太要缺人使唤,我再人送几个丫寰过来,这两个可是专程挑出来侍候五郎的。”

姜彦明似有似无的冷‘哼’了一声,冲程老太太拱了拱手道:“太婆,三伯娘,我还有几件事要处置,先告退。”

“去吧去吧,有太婆陪你三伯娘说话呢。”程老太太不等严氏答话,忙摆手道,严氏看着转身就走的姜彦明,想叫回来一时又想不出合适说辞,不叫又不甘心,一时直着身子呆住了,程老太太笑眯眯的看着她,再不提两个丫寰的事,只长篇大论说起从前和宁老夫人如何如何的往事来,严氏强扭了几回话题,程老太太只装听不见,顾自把那些陈年旧事说个不停,严氏强压着性子听了一会儿,勉强应了几句,就起身告辞了。

赵氏将严氏送出二门,看着严氏的车子出了门,脸色一点点往下沉,低着头想了片刻,转身进来,悄悄寻了俞嬷嬷道:“嬷嬷,您看今天这事?要不要跟五奶奶说一声?”

“还是说一声好,明儿一早我去一趟吧,等晚上我跟老太太打个招呼。”俞嬷嬷仔细想了想应道,赵氏舒了口气笑道:“那我去寻姚黄借辆车去。”俞嬷嬷应了,看着赵氏往后园角门过去,才转身进了屋。

严氏的车子一路进了李府二门,严氏一张脸铁青下了车往正院进去,心腹婆子吴嬷嬷小心翼翼的落后半步跟着,严氏突然停下步子,转头看着吴嬷嬷问道:“前儿让你打听的事,有着落了没有?”

“回太太,打听倒是打听到了,从前姜家的仆人都散居在京城各处,我寻了好几个人打听,从前姚五爷身边是有两个得宠的心腹通房大丫寰,一个叫翠羽,一个叫红翎,红翎早就嫁了人,孩子也生了,翠羽也定好了人家,再有十来天就出嫁了,我想着不中用了,就没急着跟太太说。”吴嬷嬷忙仔细答道,严氏紧拧着眉头走了几步,转头吩咐道:“你去,破着多花点银子,把翠羽的亲事退了!”

吴嬷嬷一句多话不敢问,垂手答应一声,往后退了两步,转身出去办差使去了。

严氏转头看着吴嬷嬷的背景,出神的想了半晌才转过身,一脸烦躁的仰头看着已经晕暗到看不清楚的树梢,一时心乱如麻,凌波是能干的,如今协管了宫务,得了官家的信任和爱宠,在宫里已经站稳了脚跟,自己这头,这两天净惹气了,都说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可这李丹若也太不是东西了,不帮自家人,胳膊肘净往外拐!这姚彦明也这样,他们想干什么?攀上刘贤妃了?刘贤妃出身下贱,满朝官员和这天下读书人断不肯让她做了皇后,就生了皇子又如何?官家春秋鼎盛,往后还能少了子嗣?再说还有个嫡子在呢……

哼!严氏恨恨的错了错牙,给脸不要脸!那就走着瞧!

严氏阴着脸边走边想个不停,沈皇后是个蠢货,魏昭容又没有脑子……嗯,凌波说的对,定了宫内,再谋朝堂,可能用的人手太少,姚彦明这个知制诰深得官家信宠……算了算了,看样子也是个没脑子的蠢货,回头跟凌波说说,这样的蠢货没法用!

大老爷虽说做到枢密副使,可胆小如鼠,这会儿又不好强压,自家老爷又在外任,这手里可用的人盘来盘去竟没几个!不知好歹的东西!严氏低低的骂了一句,来日方长,咱们以后再慢慢算这笔帐!算了算了,凌波说的对,成大事不拘小节,再看这一回,且忍一忍,往后再说!有让他哭着喊着巴接上来的时候!

严氏恨恨的走一路想一路,直到进了正院上房。

白虎桥不远的一条小巷子里,一处干干净净的两进院子里,正屋东厢炕上,翠羽一身粉紫衣衫,垂头坐在炕里,手里捧着只白瓷杯慢慢转着,翠羽娘一条腿盘在炕上,一条腿垂在炕沿下,看看女儿,又看看双手抱膝,、身子蜷成一堆蹲坐在炕前小凳子上的翠羽爹老孙头,再转过去看看袖着手、靠墙站着的两个儿子,一只手用力拍着炕沿叫道:“你个死老头子,你倒是说话呀,该拿大主意的时候你咋没音儿了?这事,到底应还是不应,你总得有个话!”

“我不是说过了?张家这门亲事好不容易才攀上,这定也下了,礼也过了,还有几天就成亲了,还有啥应不应的?”老孙头生气道,

“死老头子!咱翠羽嫁张家那是下嫁!攀什么攀?他张家攀咱们还差不多!”翠羽娘连啐带骂,转头指着两个儿子道:“你俩也说句话!”

“我听娘的意思。”老大答的干脆,老二扫了眼众人,将手往袖管里笼了笼附和道:“我也听娘的。”听了两个儿子的话,翠羽娘心气稍平了些,转过身,看着翠羽,脸上不由自主的带出七八分讨好的笑容道:“大丫儿,娘就听你一句话。”

“娘,”翠羽眼神清亮的看着母亲道:“把张家的亲事退了吧,反正也不用咱们出银子,这是好事,您想想,早些年,我拨到五爷院里侍候五爷前,咱们家里是什么情形?一家五口挤在一条破炕上,冬天连烧炕的柴都买不起,屋里冷的水都结冰,到后来,爹能当庄头管上庄子,大哥能到铺子里学徒做管事,不都是那些大管事看着我在五爷身边侍候的好,看着五爷对我不一般,要不是这样,咱们家如今能这样置了宅子、铺子,做了生意,还能买几个奴儿用?”

“可不是!就是这话,咱们全靠你,靠着五爷,可惜后来姜家出了那事,不过也好,如今这样更好,又有银子,又脱了籍。”翠羽娘笑道,翠羽点了点头道:“娘这话明白,就是因为咱们脱了籍,我才想着多替家里、替哥哥谋划谋划,娘,你想想,如今姜家虽说败了,可五爷倒比从前更了不得了,这一场就考了个探花,听说现在天天在官家身边侍候,五爷是个有本事的,往后必定能出将入相了,说不定还能封侯封王的。”

翠羽娘听的连连点头,翠羽眼神迷离的看着炕几上的烛光,出了一会儿神才接着说道:“五爷的脾气我最知道,他是个重情重义的,五奶奶性子清冷,从来不管五爷身边的事,就是对爷也不大搭理,娘你想想,这样的人家,到哪儿找去?我跟五爷是自小的情份,要是能回到五爷身边侍候……过几年再生个一男半女的,在府里就站得稳稳的了,那时候,咱们家还能往上走一走,大哥就是想求个官做做,只怕也不是难事。”

翠羽的话说得翠羽娘两眼放光,搓着手高兴的不知如何是好,靠墙站着的哥俩也直着身子,兴奋的互相看了眼,又一起热切的看着翠羽,翠羽长长呼了口气笑道:“我也不多想,就本本份份的在五爷身边用心侍候,往后生了孩子,也就替孩子想想,替家里想想,也就够了,也不碍了谁的眼,也不跟谁争宠去,这日子有什么不好?那张家是殷实,可跟五爷怎么比?就是为了咱们家,也是退了张家的亲事好。”

“成!这话在理儿!她爹,你都听到了?你听听,生了这么个好闺女,是你的大福气!大丫儿,咱们就这么定了,我这就回吴嬷嬷的话去!”翠羽娘兴奋的拍了下大腿,利落的跳下炕笑道,老孙头一张脸拧成一团,看看翠羽,又看看翠羽娘,猛的站起来指着翠羽道:“你一个女儿家,这心咋这么高?你就老老实实嫁个人吧,爹求你了!”

“死老汉!你瞎嚎的啥?你懂啥?滚一边去!”翠羽娘被翠羽爹一句话说的怒火中烧,点着翠羽爹的面门跳脚叫骂道,翠羽仿佛没听到她爹的话,只冲母亲笑道:“娘别跟爹计较,爹就这脾气,天不早了,娘快去吧。”翠羽娘冲翠羽爹啐了一口,叫上大儿子跟着,出门寻吴嬷嬷回话去了。

第一一三章 冒犯

姜艳湖在姜家二门里下了车,看着婆子将端午节礼一样样取下来送进去,这才转身沿着檐廊往正屋去。

赵氏迎出来,替她打起帘子,姜艳湖停住步子,打量着一脸烦恼的赵氏问道:“出什么事了?怎么烦恼成这样?”

“大姑奶奶进去再说吧。”赵氏苦笑道,姜艳湖进了屋,给程老太太见了礼,侧身在炕沿上坐了,看着程老太太,没等她问,程老太太就叹气道:“你来的正好,正想寻个人商量商量,看看这事怎么处置才妥当。”

“出什么事了?”姜艳湖上身微微前倾,着急的问道,程老太太忙摆手道:“你别急,没大事,是这么回事……”程老太太先将昨天严氏突然上门,又送了两个丫寰给姜彦明的事细细说了,见姜艳湖眉毛一点点竖起来,忙伸手拍着她道:“你看看你这性子……先听我说完,昨儿那两个丫寰领到我这儿,我想着也就这样了,谁知道,今天一大早,三太太竟又遣人将翠羽连身契送来了,你说说,这算什么事?!”

“翠羽是谁?这名字我象是听说过。”姜艳湖出嫁多年,哪儿还记得清早先府里的丫头婆子,赵氏忙解释道:“是从前五郎屋里的通房大丫寰,一共两个,一个叫翠羽,一个叫红翎,家里出事前一晚,这两个丫寰也跟家里那些下人一起逃的可快,其实五郎那一处倒没什么事,听说红翎早嫁了人,孩子也生了,这翠羽也不知道怎么还没嫁人。”

“通房大丫寰!?”姜艳湖眉梢倒竖,看着程老太太道:“这位三太太把咱们家、把五弟打听的这么清楚,连通房大丫寰是谁她都知道了,她想干什么?叫翠羽来,我先问问她!”程老太太示意赵氏,赵氏忙转身出去,片刻功夫,就引着翠羽进来。

翠羽小心谨慎的跪倒磕了头,站起来规规矩矩的垂手立着,姜艳湖的目光从眼角斜下来打量着她问道:“你叫翠羽?”

“回大姑奶奶,奴婢翠羽。”

“你也不小了,又打发出去这么些年,说过人家没有?”姜艳湖的问话直截了当,翠羽犹豫了下,她订亲张家这事凡有来往的人家都知道,这来往的人家中又多是姜家旧仆,这事瞒是瞒不过的,翠羽垂头低声道:“回大姑奶奶,说过一家,姓张,已经退亲了。”

“什么时候定的亲?什么时候退的亲?”

“去年冬天订的,昨……昨天退的。”

“是严太太遣人替你退的亲吧?这退亲银子也是她替你出的?”

“是。”

“好了,你下去吧。”姜艳湖不再多问,挥手打发道,翠羽满心焦躁,抬头看了眼程老太太,程老太太捻着佛珠,眼睛似睁非睁,仿佛根本没留心屋里的事,翠羽心里七上八下,不敢妄为,只好不情不愿的曲膝退了出去。

姜艳湖转头看着程老太太道:“太婆,这翠羽无论如何不能留,这亲事都定了大半年了,昨儿退了亲,今天就进了咱们府上,要是让有心人知道了,再传出五弟仗势强纳人妻的话来,咱们有嘴也说不清,五弟的名声前程就得让这事给坏了,这是一,再说,这样不能与主家共患难,有点事先顾自己保命的奴婢,还能容她回来侍候?何况,”姜艳湖顿了顿才道:“最要紧的,因为李家三房,因为这么个贱婢,让五郎媳妇心里生了不快,这可划不来!”

“我也是这么想,这人是断断不能留,得送回去,既送了,一个是送,两个三个也是送,干脆把昨儿那两个也一起给三太太送回去,等俞嬷嬷回来让她走一趟。”程老太太连声赞成道,姜艳湖笑道:“不用俞嬷嬷,把人交给我,我替五弟送回去!我还有几句话要说给三太太听呢!”

“你?”程老太太捻着佛珠想了片刻才点头道:“也好,只是你说话直,记着点到就行,别说的太过,那到底是五郎媳妇娘家长辈,她不懂规矩,咱们不能不知礼。”

“知道,太婆放心,行了,那我不耽误,这就把人给她送回去,后天我再过来陪太婆说话。”

“去吧去吧,要是忙就别总过来,太婆好得很,记着,说话别太过了。”程老太太眼看姜艳湖已经掀帘子要出去,跟在后面又交待了一句。

姜艳湖一辆车拉上翠羽和昨天那两个美貌丫寰,不大会儿就到了李玉绍府上,婆子急忙通传进去,姜艳湖也不等人请,寻个婆子引路,带着翠羽三人,径直进了上房,三太太严氏意外的看着姜艳湖和姜艳湖身后的三个丫寰,没等她问出声,姜艳湖一边曲膝见礼一边扬声道:“三太太安好,遵了我们家老太太的吩咐,把这三个丫寰给三太太送回来,我们老太太说了,我家五弟命小福薄,消受不起这样顶顶好的三个美人儿,让三太太费心费银子了。”

“这是什么话?你……”

“好话儿!”姜艳湖不客气的截断了严氏的话:“老太太的话说完了,我还有两句话跟三太太说,三太太好歹也是识书达礼的大家出身,又嫁了这样的人家,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来?满京城您打听打听,有一个当伯娘的伸手侄女婿房里事的没有?您不嫌丢人,我们还嫌丢人呢!往后还请三太太自重,再有这样丢人现眼的事,这亲戚真没法认了!”

姜艳湖说完,重重甩着帕子掸了掸衣襟,转身昂然而去,严氏被姜艳湖几句话说的面皮紫涨,只气的浑身发抖,指着姜艳湖的背影,直看着她走远了,也没说出一句话来。

过了端午,夏天的热气一天比一天浓起来,阴凉微暗的勤政殿中,刘贤妃端坐在榻上,正凝神听郭树回话:“……官家说李美人这一阵子宫务料理的好,要升她昭仪,李美人却辞了。”刘贤妃微微眯了眯眼睛,嘴角挑出丝笑意,郭树扫了眼她嘴角的笑意接着道:“李美人昨天又跟官家说担忧您身子不好,要到勤政殿给您和官家分忧。”

刘贤妃轻轻呼了口气低声道:“这是第几次跟官家提这件事了?”

“第五回。”郭树准确的答道,刘贤妃轻轻笑了一声:“外头呢?”

“严氏还在四处走动,李云志自己没出面,却帮着在六部寻了几个小官,圣人前天给范相公写了封信,为李美人父亲谋中书侍郎之位。”

“这两个蠢货!中书侍郎!她还真敢想,真是无知者无畏!”刘贤妃讥笑道:“她也折腾的够了,虽说……算了,不能再让她闹下去,闹大了不好收拾,她一个就够了,李家……就算了,打老鼠不能伤了玉花瓶,李云志……哼!以后再说。”刘贤妃冷冷‘哼’了一声,郭树瞄了她一眼,一言不发,刘贤妃手指轻轻扣着榻几,思量了好一会儿才挥手道:“你去吧。”

夏天里的皇家园林繁花盛开、美不胜收,李凌波陪着小意,一路曲意奉承着范皇后,沿着繁花夹道的青石路,停停走走赏着花,往园子东边的湖边过去。

湖里绿波荡漾、沿岸栈道旁青柳繁花,景色比别处更胜一筹,一行人众星捧月般奉承着范皇后,沿着湖边逛了一会儿,见不远处一处凉亭位置极好,范皇后也走的累了,就要往凉亭处歇一歇。

走了没几步,刚转了个弯,迎面撞上魏德妃挺着还不怎么明显的肚子,在众多女使内侍的围侍下,正沿着湖边散步,范皇后看到她,她也看到了范皇后,四目相对,魏德妃一只手下意识的扶到腰后,冲着范皇后挺起了肚子,那是她傲视范皇后最大的依持。

范皇后停住步子,恶狠狠的盯着昂首凸肚的魏德妃,昂然站在路中间,下巴一点点抬起,等着魏德妃上前行礼,魏德妃瞄着范皇后,仿佛看出了她的心思,嘴角一点点往下撇,脚步放慢,由着两个女使扶着,一只手依旧扶在腰后,一只手轻轻抚着微微鼓起的肚子,娇弱中透着傲然和得意,慢腾腾挪到范皇后面前站住,也一样高抬着下巴道:“圣人有礼了,官家吩咐过,我怀着身子,就是见了官家也不必行礼,还请圣人见谅。”

一句话说的范皇后脸色铁青,一口怒气直冲上喉咙怒道:“胡说!官家会这么吩咐?官家断不会说这种没有礼法规矩的话!”

“官家断不会说~~会不会说,那你得去问问官家,”魏德妃拖着长腔,眼角往下鄙夷的瞄着范皇后,又接了半句:“唉哟,我又忘了,你也见不着官家,自然不知道官家怎么吩咐。”

范皇后脸色由铁青而惨白,两只眼睛仿佛能喷出火般死盯着魏德妃,魏德妃看着范皇后暴怒的样子,心里快意之极,脸上笑容比路边的春花还灿烂,指着亭子娇滴滴的吩咐道:“你们说说,这有了身子怎么这么容易累?我累坏了,这腰都要断了,扶我到亭子里歇一歇去。”

第一一四章 归去

魏德妃在范皇后面前慢慢转过那尊贵无比的肚子,戴着闪亮宝石戒子的手在肚子上得意的抚着,傲然越过范皇后,往亭子过去。

范皇子怒气直往上冲,直冲的晕头涨脑失了理智,突然上前半步,在魏德妃侧后猛推了一把,魏德妃将将绕过站在正中的范皇后,正好走在栈道边上,全无提防之下,被这猛力一推,干脆利落的一头跌下栈道,扑进了清澈的湖水里,扶着魏德妃的两个女使尖叫一声,一个扑倒在栈道上,另一个跟在魏德妃后面扑跌进湖里,正好砸在魏德妃身上,两人翻着水花直往下没,内侍们反应倒快,急扑下湖救人的救人、急奔出去报信的报信,请太医的请太医,这一通乱从湖边飞快的往宫内各处漫延。

李凌波脚底发软,手脚冰凉,喉咙又干又紧,满腔惊恐卡在喉咙间,下不去上不来,范皇后扎着手傻站在栈道上,不知道如何是好,刚才,她真是气晕了……

宫里乱成一团,连一直闭门养病的刘贤妃也跟在皇上后面,一路急奔到魏德妃宫里,七八个太医一人顶着一额头冷汗忙得心惊胆颤,魏德妃人暂时无碍,可孩子却没保住。

皇上气的面白气短,嘴唇青白的几无血色,坐在扶手椅上几乎动弹不得,刘贤妃冷静的站在皇上身边,垂下头低声和官家商量了几句,直起身子,目光慢慢扫过浑身僵硬的坐在扶手椅上的范皇后和侍立其后、浑身瑟瑟发抖的李美人,这才看向跪了一地的使女内侍,声音平和的问道:“魏贵人怎么跌进湖里的?说!”

范皇后猛抬手死死攥住椅子扶手,惊恐万状的看着皇上,瞬间面如死灰。李凌波缓过口气,同情的看了眼范皇后,下意识的往旁边挪了挪。

跪了一地的使女内侍磕头不已,连磕了四五个头,跪在最前一排的一个使女仰头看着刘贤妃,突然指着李凌波检举道:“回贵人话,是她,是李贵人推的。”

“是是是!是李贵人推的,奴婢看的清清楚楚!”紧挨着检举李凌波的使女跪着的是范皇后的心腹使女,听了检举,不过怔了片刻就反应过来,急切的抬头附和道,这一声附和带出了后面一片附和声,开始还零零落落,片刻功夫就几乎是众口一辞。

范皇后愕然而不敢相信而惊喜,李凌波由愕然而不敢置信而惊恐万分,只觉得寒气入骨,如坠冰窖,李凌波恐惧而茫然的转身四顾,直直的盯着皇上猛扑过去,凄厉的叫道:“不是我,是她!是圣人,是她推的!不是我!不是我,官家明鉴,不是我!”

“胡说!就是你推的,就是你!”范皇后被李凌波凄厉的分辩声刺的直窜起来,指着李凌波颤抖着尖利大叫:“是你,就是你!就是你!来人,勒死她!快勒死她!”

皇上被直扑过来的李凌波摇的面色惨白无血色,刘贤妃急扑过去扶住皇上叫道:“快拉开她!快!”话音刚落,两个内侍已经上前拖开李凌波,刘贤妃半跪在皇上面前温声道:“官家息怒,您先回去歇一歇,这里就让妾来处置可好?”

“嗯。”皇上怒气上攻,连带着失去孩子的痛心,又被李凌波这么一叫一摇,早已经头目森森,眼睛晕花不能视物,听了刘贤妃的话,一边答应着,一边手摸索到椅子扶手撑住站起来,刘贤妃架着皇上一只胳膊,忙示意内侍抬了凉轿进到殿内,两个近身内侍小心翼翼的连扶带架着皇上上了凉轿,刘贤妃跟着送出去,又细细吩咐了几句,叫过几个太医紧跟过去诊脉,看着皇上的轿子走远了,刘贤妃才慢慢转身回来,站在宫殿门口,冷漠的看着被堵了嘴的李凌波,和惊恐不安的范皇后,直看了好半晌,才慢声细气的吩咐道:“把她押下去吧。”

深夜的明心殿一片静寂,李凌波双手抱着膝盖,将自己紧紧抱成一团,可还是觉得冰寒刺骨,从她被诬推魏德妃那一刻起,她就一直冷的透不过气,那团在心里烧了大半年,越烧越旺的火一点点却飞快的低落以至熄灭,不是自己推的,不是她!那么多人看着,怎么会查不出来?怎么会!李凌波浑身哆嗦着用力紧抱着自己,额头抵在双膝上,低低的呜咽起来,她们故意的,自己碍着她了?她不是不争的么?她……

殿门轻轻的‘吱’了一声,李凌波一下子弹起来,紧闭的殿门慢慢推开,清冷的月光洒在乌沉沉的青砖地上,两个身影阴森,面无表情的中年内侍脚步从容的跨进门槛。

李凌波死死盯着中年内侍手里托着的红亮的雕漆托盘,清亮的月光下,那团光泽柔润的白绫被通红的漆盘衬得格外显眼,李凌波仿佛被那团白绫定住一般,喉咙里‘咯咯’了几声,想叫却叫不出声,想逃,腿却一步也迈不动。

两个内侍走到李凌波面前,放下托盘,看着李凌波道:“上头吩咐了,请李贵人自裁。”李凌波拼命摇着头,直摇的头发散乱如鬼,两个内侍默契的连对视一眼都不用,一个上前困住李凌波双臂,一个拿起托盘上的白绫,熟练之极的绕上李凌波纤细美丽的脖子,只一下,李凌波连挣扎都没来得及,头就以一个奇异的角度软垂到胸前。两个内侍一人架头一人架脚,悄无声息的将李凌波抬了出去。

李丹若双手交错紧抱在胸前,仿佛寒冷般靠在暖阁窗框上,怔怔的看着远处嬉笑玩耍的大皇子和墨哥儿,李凌波死了,从听随嬷嬷说她在为她父亲李玉绍谋中书侍郎的位子,说她一心要到勤政殿侍候起,她就知道她已经踏入了死路。

唉!李丹若长长叹了口气,仰头看着暖阁边上碧绿柔软的柳条,她眼睁睁看着她走上死路却无能为力,李丹若心里仿佛塞进了无数绵花团,只堵的喘不过气来,李丹若往后退了退,退坐到扶手椅上,端起茶用力喝了两口,闭着眼睛,慢慢平息着心中的郁结和伤痛。

过了好半晌,李丹若转身叫过朱衣低声吩咐道:“你回去一趟,给我取几件衣服过来。”李丹若顿了顿,看着静待吩咐的朱衣道:“跟五爷说,宁氏太婆走前吩咐过,让三伯父给她丁忧守制,太婆的吩咐他不能不守,让他回去好好守着太婆去。”

朱衣也不多问,只将李丹若的话重复了一遍,见李丹若点了下头,就曲膝告退出去,要了车回城传话去了。

隔没两天,就有御史弹劾李玉绍未遵母训丁忧,乃为大不孝,刘贤妃明了的捏着折子,看着郭树笑道:“你看看,我跟你说过,她比你我都看得开看得破,富贵功名她是真当过眼烟云看的,可惜这一个,”刘贤妃晃了晃手里的折子道:“那么重的功名利禄心,哪能体会明白她这份良苦用心?不知道也就算了,若是知道,必得衔恨她一辈子!她真是何苦?唉,算了算了,她想这样就这样吧,就放他一马,便宜他去官回乡,逍遥富贵终老乡下吧。”

郭树抬头看了眼刘贤妃,垂下头没接话。

姜彦明得了责令李玉绍去官归乡闭门思过的旨意,长长舒了口气,傍晚,刚从衙门出来,正要上车回去,就看到李玉靖远远笑着叫道:“五郎,”姜彦明忙急步迎上去长揖笑道:“大伯父安好。”

“好好,我过来寻范相公说几句话,出来看着时辰不早了,专在这儿等一等你,今天早上我得了几尾子鱼,可不能偏了你,走,去我府上,咱们好好小酌几杯。”李玉靖拉着姜彦明的手,亲热的笑道,姜彦明也不多推辞,叫小厮过来吩咐回去和程老太太说一声,就上车跟李玉靖往李府去了。

车刚在李府门前停住,就看到狄老爷满脸笑容,一只手拎着袍子角,小步紧趋恭敬的迎出来,狄老爷先长揖到底给李玉靖见了礼,又转身冲姜彦明也是一个长揖到底见礼,姜彦明忙深揖还礼,李玉靖笑让着两人,一起进了府门。

小厮仆从们在李玉靖内书房院内正堂摆了宴席,李玉靖居上首坐了,狄老爷非按着姜彦明坐在李玉靖下首左边,姜彦明哪肯坐,力辞不就,到底推着李云志坐了左手第一位,自己挨着李云志坐下,对面,李云深却没争过狄老爷,紧挨着李玉靖在右手第一坐了,狄老爷陪了末座。

酒过三巡,李玉靖脸上泛着红红的酒晕,端起杯子冲姜彦明举了举,先喝了半杯,放下杯子,伤感的叹了口气道:“前儿接到你三伯父的信,唉!”李玉靖重重长长的叹了口气:“泪透纸背啊!唉!大半辈子的辛苦付之东流。”

姜彦明放下杯子,看着李玉靖,斟酌着劝道:“大伯父也劝三伯父看开些,都说福祸相依,三伯父这一场也就是免了官,余皆无伤,能这样平安回乡诗书耕读,这是求也求不得的恩典。”

第一一五章 废后

李玉靖伤感的微微眯着眼睛,却极专注的品着姜彦明话里话外的意思,慢慢品了片刻,突然睁开眼睛看着姜彦明,姜彦明冲李玉靖举了举杯子,笑容里带着深意道:“没有无缘无故的生死,魏相公也伤心得很,这是宁氏太婆为子孙积下的福德,是三伯父的大福气,能这样富贵平安读书自娱,多少人求还求不得呢,这都是官家的恩典。”

“那是那是!”李玉靖听的心惊,忙哈哈笑着急应道,仿佛抛开了那片刻的伤感,又举杯让了诸人一回,指着狄老爷笑道:“狄大郎早就想寻你说说话儿,一直不得机会,今天正好,这会儿咱们不讲公务,就是自家人说话,大郎有什么话只管说就是。”

狄老爷忙站起来先谢过李玉靖,这才看着姜彦明拱了拱手笑道:“父亲既然吩咐了,今天自家人说话,我就直话直说,五郎也知道,当年我从任上回来听查,这一听就听了这好几年,因为担着这糊里糊涂的‘听查’两个字,头两年我不敢狠四下走动托人,这两年,内内外外变动得快,我这个年纪,这么一年年的蹉跎,真是蹉跎不起,唉!”狄老爷叹了口气接着道:“五郎和刑部尚书卢大人、吏部尚书孙大人都是极好的交情,能不能替我周旋一二,看看能不能领份合适的差遣,有份差遣就行。”

姜彦明被狄老爷这直的不能再直的直说一下子顶在杠头上,倒不好虚言推脱,凝神想了想道:“狄兄这差遣关着两处,一是从任上回来听查的事,这事若没有个了结,只怕吏部那边不敢派差遣,这事得先从刑部打点起,不瞒狄兄说,卢尚书跟我倒没什么大交情,是内子和卢尚书夫人和他们家几位姑娘、奶奶们交好,您看这样行不行?”姜彦明言语真诚的建议道:“我今晚回去就写信给内子,请她写封信跟卢尚书夫人说一说这事。”

狄老爷目光闪动,也不纠缠,忙拱手笑道:“那是再好不过,这真是拨开云雾之言,烦劳五郎,旁的我也不多说,来,我敬五郎一杯。”姜彦明忙端起杯一口饮了,李玉靖扫了长子李云志一眼,若有所思的看了姜彦明一眼,热情的让着众人吃起酒来:“来来来,今儿高兴,大家放开量吃酒,且醉这一回!”

李凌波的死和李玉绍的罢退,在宫里、在京城如同石块落入湖中,不过惊起了几丝涟漪,也很快就消散了,魏德妃失了孩子,大病了一场,直到夏天将过,才勉强从床上起来,能在宫院里走动一二,身体虽说渐渐恢复,可往日的骄傲却落入尘埃,人也仿佛一下子老了许多。

魏昭容比从前更加得宠,除了魏昭容,原来李凌波宫里的使女陈氏也得了圣眷,封了美人,很是得宠,秋末,禁中又传出了更大的喜信,沈皇后诊出了身孕。

李丹若在离宫已经住了大半年,秋天的离宫让人神清气爽,可随嬷嬷慢声细语的闲谈中却流出浓浓的火烈之气:

“……圣人诊出了身孕,这可是大喜的事,若是圣人再生个皇子,官家就有两个嫡子了,说起来圣人也真是有福气,这才嫁进皇家多长时候?一年没到,这就怀上身孕了,听说圣人也害喜害的厉害,比魏贵人当年还厉害,常常半夜里难过的睡不着觉,传太医叫人,整个宫里都跟着担心害怕,官家虽说……药没断过,可官家最心疼孩子,常常半夜过去看望圣人……圣人真是有福气哪!”

“如今官家十天里头能歇在魏昭容那里的一两天呢,陈美人隔个十天半个月的,也能见一回皇上,这就不容易了,官家身子不怎么强健,太医说要惜福养身,多数时候是刘贵人侍候着歇在昭福殿的,说起来,还真就刘贵人最知道官家,听说官家就在昭福殿里能睡得安稳……这都是不该说的话,奶奶别怪,咱们就是说说闲话儿……”

……

“这回真是出大事儿了!”秋末的一天傍晚,随嬷嬷的声音头一回失了淡定,仓惶害怕中却又透着浓浓的兴奋道:“唉哟,这回真是出大事了,这事还得从昨天夜里说起,昨天夜里官家歇在魏昭容院里,刚入夜,圣人就头痛肚子痛的厉害,就让人去魏昭容那里请官家,谁知道这人跟话竟都被魏昭容拦下了,说官家吩咐过了,任谁也不能扰了,这一晚上倒没什么,谁知道,”

随嬷嬷兴奋的抚掌叹了口气,接着道:“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圣人就冲进魏昭容院里问罪,魏昭容极得圣宠,平日里连刘贤妃也退让三分,这脾气也大得很了,圣人就不说了,本来就那样的脾气,这又怀了身子,一来二去也不知怎么就说恼了,圣人气的扬手去打魏昭容,也不知道魏昭容怎么想的,就往官家身后躲,这一躲,圣人这一巴掌没打着魏昭容,竟划到了官家脸上!你看看!这还得了?!”随嬷嬷一声长叹,这回是真的一声叹息了。

李丹若听傻了,一巴掌划到了皇帝脸上,沈皇后打了皇上!那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名字都不让人写、不让人说的皇帝,沈皇后打了他!李丹若倒吸了一口凉气,又长长叹了口气,转头看着随嬷嬷低声道:“咱们能回去过年了。”

随嬷嬷眼睛连连眨了好一会儿,看着李丹若抿嘴笑道:“奶奶说的极是,都说这离宫雪景最好,看来这回是没福气看了,咱们也没多少行李,等宫里传了信儿再收拾东西,这事急不得。”

“嗯,这大半年,大哥儿健壮了不少,三字经也背下了大半,回去见了刘贵人,刘贵人也能欣慰些。”李丹若笑道,随嬷嬷忙奉承道:“可不是,这大半年,大哥儿跟变了个人似的,也跟咱们墨哥儿一样,一天到晚笑个不停,这孩子就得这样,让人看了多少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