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鸾凤替皇的神秘隐妃上一章:第 78 章
  • 鸾凤替皇的神秘隐妃下一章:第 80 章

最先想雕个人的,结果拿刀的力度把握不了,将人的一只手给搞断了。

后来,她就想着,挑个简单点的雕。

所以就雕了只鸡。

谁知什么都雕好了,虽然雕得很是拿不出手,但是,至少能勉强认出是一只鸡,只不过,就最后雕爪子的时候,又是一不小心,将一只脚给搞断了。

于是乎,这两个杰作就变成了这样。

方才太后一直想要看发簪,其实,这并不符合太后一向高冷的性格。

所以,她在想,或许,太后就是故意给她出难题。

听到王德说,她买了发簪给顾词初,她就故意要看发簪,说不定,只是想看她如何反应?看她如何跟锦瑟交代,如何跟她交代?

说发簪丢了,只是省去了给她看,却并不能改变只有一枚的事实。

锦瑟毕竟是她的人。

所以,她才不得不将木雕拿出来。

她要告诉这个女人,锦瑟也是有礼物的。

木雕正好两个,一碗水端得平得很。

当然,如此蹩脚的木雕,如此难登大雅之堂的木雕,她肯定不会说是自己雕的。

见大家一个个都目瞪口呆的样子,她笑着拿起木雕解释了起来。

“这两个木雕是我在忘返镇的时候买的,别看它丑,且有缺陷,其实是雕刻之人故意为之的,因为它有很深的寓意。卖的人跟我说,可别小瞧了这些木雕,它们不是普通的木雕,是能给人带来福音、带来运气、带来吉祥的木雕。”

众人都看着她,等着她继续。

她先扬了扬那只鸡。

“譬如这只鸡,就不是普通的鸡,它是金鸡,相信你们也听说过‘金鸡独立’这个词,因为要独立,所以它缺了一只脚,单脚才能独立嘛,寓意超凡脱俗、一枝独秀。”

“再说这个人,”她扬起那只人偶,一本正经道:“她只有一只手,且是扬起来的,你们肯定以为她是在遮阳,其实不是,你们也应该听说过‘只手遮天’这个词吧?对,因为要只手遮天,所以,她才只有一只手,寓意会飞黄腾达、权势滔天。”

睁着眼睛将瞎话说完,她看向众人的反应。

竟无一人有反应。

不对,有反应,是全部继续目瞪口呆。

不对,有一人没有。

那就是郁临渊。

只有他,也不知道是头痛还是怎的,微垂着眉目,只手扶着自己的眉心。

大手遮住了大部分脸,看不到脸上以及眸中的表情。

唇角似乎有点点弧光,又似没有。

<

p>见大家都没有回应,郁墨夜又讪讪笑:“其实我也知道,那两个词不是这样用的,但是,卖木雕的人跟我这样说,我就这样信了,毕竟是吉祥之物,我也想讨个彩头。”

她的话说完,终于有人出声。

是九王爷郁临归。

“四哥,你的银子也太好赚了!”---题外话---更新毕~~谢谢【姽婳泡泡】亲的荷包~~谢谢【姽婳泡泡】【18553377176】【cuicui530】【美葱葱哦】亲的月票~~爱你们,群么么~~~

第一百二十章 也正说明,你的皮嫩血香

随着郁临归一声落下,大家都笑了起来。

包括太后,亦是忍不住轻掩了唇忍俊不禁。

郁墨夜就眨巴着大眼睛,懵懂地看着众人,疑惑问道:“难道我上了那小贩的当吗?”

“当然上当了,”说话之人还是郁临归,他伸手指了指那两个惨不忍睹的木雕,笑道:“小贩都是变着法子地吹嘘自己的东西,四哥这两个木雕,显然是他雕坏的,什么金鸡独立、只手遮天,那只鸡除了没有脚,其余地方也很粗制滥造啊,我辨了很久,才识出它是只鸡,还有那个人偶更是,若无衣衫和发髻,我还真没看出来是个人。屋”

郁临归说完,再次引来大家的哄笑。

包括边上布菜的宫女太监,也都笑了起来。

只有一人没有笑。

那就是坐在她对面的男人。

哦,不,也笑了,只是笑得极为勉强,只斜了斜唇角。

郁墨夜也不理会,心里知道,他肯定看穿了自己的伎俩,毕竟她买了书,他是知道的。

只要没当面揭穿她,她就感激不尽了,哪还能指望他跟着做戏。

见众人哄笑,她甚是难为情地挠挠后脑,红着脸讪讪道:“那还真是丢丑了。”

“那怎么能是丢丑呢?我倒觉得四哥很可爱!”五王爷郁临旋接得也快。

郁墨夜瞥了他一眼。

这厮也不知道是真的帮她圆场,还是借机笑话她。

可爱二字用在这里,总觉得不是那么个味儿。

身侧顾词初起身,将郁墨夜手里的木雕接过,自己拿了只鸡,将人偶递给了边上的锦瑟,温婉笑道:“礼物重在心意,王爷有心了,妾身跟锦瑟妹妹都很喜欢。”

锦瑟也当即附和道:“是啊是啊,这礼物很特别呢,妾身喜欢,谢王爷。”

众人这才慢慢止了笑。

太后也缓缓开了口:“的确,最可贵的是一颗真心,看到你们兄弟一个一个如此,哀家甚是欣慰。”

边说,边扬袖示意郁墨夜坐。

郁墨夜恭敬地颔了颔首,将包袱快速打结束起来,交给身后的青莲,一撩衣摆坐了下去。

晚宴继续。

一场危机总算化解过去。

就在她低头吃菜的时候,忽然感觉到桌子底下有人在碰她的鞋子。

她本能地抬头,就看到坐于对面的郁临渊正椅子上微微后倾着身子,歪低着头,似是在看桌底,与此同时,脚还在够着什么。

大概是也意识到自己的脚不小心碰到她的了,抬眸朝她看过来。

许是怕她误会,视线对上时,他淡声解释道:“似是有什么东西掉了。”

东西掉了?

她的脚边?

发簪!

郁墨夜呼吸一滞。

想都没想,就连忙身子往桌前一倾,压低声音制止郁临渊:“皇兄别动,是我的东西。”

好在郁临渊也没有为难她,听到她这样说之后,就收了脚,然后,就侧首跟身侧的秦碧低声说着什么。

秦碧一脸娇羞。

郁墨夜又微白着脸,紧张地看了看众人。

见众人并未在意她这边,除了郁临旋,微微疑惑地看着她。

郁临旋好点,现在基本上可以划做自己人这边。

她连忙也用脚去探。

她想,先将发簪轻轻踩住,然后故意弄掉一只筷子,趁钻到桌底下拾捡筷子的时候,就顺便将藏于鞋底的发簪拾起来。

不然,躬身去桌底,势必会吸引大家的目光。

循着方才郁临渊探的地方,软履很快就碰到了硬硬的东西,长长的,凭感觉正是发簪,她眸光一闪,连忙轻轻、轻轻地踏住。

然后不动声色地广袖一拂带掉一只筷子。

以防大家不知道她是筷子掉了,她还回头,用比较朗的声音吩咐青莲:“去帮本王重新取双筷子来。

tang”

青莲领命而去,她躬身钻入桌底。

拾起筷子的同时,准备快速将掩于软履底下的发簪拾起。

可当鞋底下的那物蓦地映入视线时,她就傻眼了。

赫然是,一根骨头。

什么情况?

不是发簪?

她又连忙环顾了一圈,除了这根不知谁不小心掉的肉骨头,什么都没有。

她这才想起伸手探进自己的广袖确认。

发簪依旧好好地呆在袖袋里面。

她不禁哑然失笑。

这是什么?

自己吓自己吗?

她也真是服了她自己,听到说东西掉了,第一反应就是发簪,还让人别动,都没想到伸手探到袖子里面确认一下。

幸亏也无人看到,不然又要闹笑话了。

起身坐好,青莲也替她取了干净的筷子来。

她执起吃菜,想想那肉骨头,想想觉得好笑。

就在她忍不住弯起唇角,偷笑的时候,对面似是有谁的目光深凝过来,她抬头,见郁临渊似是刚刚收回视线。

她忽然想,难道骨头是他掉的?

就算不是他掉的,他是有武功之人,难道脚下感觉不到那是跟骨头而已?

还是说,他故意的,故意吓她?

可是,也没道理啊,他又不知道她的发簪藏在袖子里,她都说了,在路上跟郁临旋打闹时掉了。

故意确认她的发簪是真掉了,还是假掉了?

想不通,索性也不去想了。

反正虚惊一场不是。

******

用过晚膳,太后说大家一路辛苦,让大家散了。

临出宫的时候,郁墨夜想起一事,问郁临旋:“五弟几时有空能教我骑马吗?”

学会骑马,离开必备啊。

不然,就只能乘马车,马车目标太大,而且还得有人赶车,很多路还不好走。

骑马最方便。

无论做什么都方便。

“随时都有空,要不明日吧,明日早朝后,去练马场教四哥。”

“好!”

******

回到久违的四王府,郁墨夜有种做梦的感觉。

这才没多少时日,她却感觉就像是过了很久很久。

或许是这一趟出门经历了太多事,又或许是她的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

总之,恍如隔世。

好在顾词初跟锦瑟大概是见她一路奔波太累了,也没有过多纠缠她,只是过来厢房嘘寒问暖了几句,就退了出去,让她休息。

躺在榻上,她却是久久没有睡意。

以后的路,她很迷茫。

郁临渊今夜晚宴的时候说,从明日开始,王爷都要上早朝。

如今已经每日水深火热,如果再参与朝堂之事,还不知道要怎样鸡飞狗跳呢。

但她知道,自己肯定推脱不掉,至少目前必须去,因为去江南调查河道坍塌一事,大家都知道,她是主导。

如今也只能等这件事处理完了再说,到时候再找个机会退出朝堂。

她只想当个闲散王爷,对政事,她不感兴趣。

翌日天还未亮,宫里就派人送来了朝服。

这个她还不意外,她意外的是,朝服的尺寸就好像是对她量身定做的,不大不小,合身得很。

她到的时候,金銮殿里已经有很多官员已经到了。

郁临旋、郁临归也已经在。

见她进门,郁临旋朝她招手,并指了指自己身边的位置,让她站过去。

也好,有什么事也能互相照应着,她拾步走了

过去。

不少官员主动跟她打招呼,这一点,她有些措手不及。

以前也不是没跟这些人一起过,虽然不是上朝,可宫宴就一起过两次,大家都对她这个质子王爷甚是漠视。

见她一副意外的样子,郁临旋凑到她耳边说:“此次江南之行,四哥大胜而归,从朝堂到民间,不知要揪出多少贪官污吏,正威风着呢,他们这些见风使舵之辈,自是要赶紧着溜须拍马。”

郁墨夜怔了怔。

原来如此。

只是,江南之行,功劳最大的,似乎不是她,而是某个男人。

郁临旋正附在她的耳边准备再说什么的时候,传来王德尖细的唱喏声:“皇上驾到——”

一袭明黄的伟岸身姿,随声而入,凌厉目光一扫全场,在郁临旋跟郁墨夜两人这里微微一顿,却是极快又掠向别处。

郁临旋连忙站回身子。

众人跪地行礼,两人也一起。

帝王一撩衣摆,坐于龙椅,让大家平身。

郁墨夜原本还在忐忑,如果让她报告江南之事,她该如何组织语言。

结果发现,自己的担心根本就是多余的。

大概知道她是狗肉上不了正席,一遇大场面就难免出糗,所以帝王没让她讲话,将她该说的一并自己说了。

当然,将她提出来嘉奖了一番,说此次江南之行,她是主导,他只是从旁协助,她功不可没。

说得她都耳根发热、臊得慌。

然后,帝王将重抄好的一本账簿交给了刑部尚书。

让刑部以及御史台,还有大理寺,三部会审,一起来处理这件事。

所有账簿上提到的人员,一个都不能姑息,且还必须往深了调查,若有什么情况,可直接禀于他。

虽对政事不甚了解,但是,却知道,只有国案、皇案、大案才会让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一起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