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死出轨昏君:乱情小娘娘上一章:第 203 章
  • 玩死出轨昏君:乱情小娘娘下一章:第 205 章

“天啦……来人……快去请御医……陛下,陛下……陛下,您醒醒……你醒醒……陛下犯病了,快来人……”

四周空空如也,密函在他的袖子里面,直到侍从们七手八脚地将他搀扶到□□……

御医们忙了整个通宵,一应重臣都在外面檐廊上等候。每个人都不敢吱声,但心里都在惴惴不安地揣测:陛下是否能熬得过这一关?或者说,到底是什么让陛下受到如此的刺激,以至于忽然心力交瘁,重病难支?

一朝天子一朝臣,说到底,他们都是老板的手下,跟随他为的不过是升官发财,跟他皇帝私人之间又有什么恩义情分?

谁人何必对他的痛苦感同身受耿耿于怀?

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切身利益而精打细算,只是不停地担心,如果噩耗下来,自己等人怎么办?新的天子应该是谁?此时该如何站队?到底应该拥护谁或者是疏远谁?

二王爷便是在这样的情绪里,走到了众人的视线里。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二王爷的身上。他也惴惴不安,不知道长公主到底跟陛下说了些什么。而且,长公主这一次的举动非常聪明,她来,她走,都没和二王爷打招呼,避而不见,仿佛根本就不知道军营里还有另一个亲弟弟在。

这是刻意为之还是别有用心?或者真的撇脱关系?

他只知道,在如此重大的场合,长公主没有理睬他,肯定不止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她一定另有想法。而且,在有关醇儿的问题上,二人没有达成一致意见。长公主的目的在于力保醇儿,就算醇儿落难了,她也不希望他死掉。

第29卷第1407章:叁王爷的奇招10

长公主的目的在于力保醇儿,就算醇儿落难了,她也不希望他死掉。毕竟,因为瑶瑶的关系,她还一直指望着女儿做太子妃,做皇后,以后,自己顺理成章是皇帝的丈母娘。

而且,她根本不知道二王爷真正的打算更不可能知道醇儿的真实身份。

她路上就知道了醇儿的死讯,所以,非常愤怒,根本不敢想象,二弟居然对醇儿也能下手???她便没有来见二王爷。就是这一招疏忽,以至于二王爷竟然也不明白此时的情况,根本不知道这个姐姐到底是有何居心,已经一举凑效?或者说是半途而废?或者说惹火烧身?

或者说,干脆把自己给供出来了???

当所有人的目光都在他身上溜达了十圈八圈之后,二王爷还是一声不吭。这时候,心直口快的重臣向无忌终于忍不住了,便直言问道:“王爷,长公主到底对陛下讲了些什么?”

二王爷的脸色笼罩了一层乌云,“实不相瞒,小王并未见到公主,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大家脸上都露出狐疑的神色。

公主匆匆来去,陛下立即病发,难保她不是有了什么意图。

二王爷有口难辩,一筹莫展,忽然意识到,如果这时候皇兄有了什么不测,只怕自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人家肯定会认为是长公主跟他联手对陛下做了些什么。

他曾经无数次地渴望皇兄死掉,渴望干掉这个兄长,尤其是皇后得宠之后,他更觉得极度的危机,巴不得用手段推翻皇兄,可是,却不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不是在被解除了兵权之后,也不是在长公主离开之后……他冷汗淋漓,觉得自己脱不了干系。

如果此时此刻皇兄死了,这些愤怒的大臣们不但不会听从他二王爷的命令,反而可能在愤怒之下,率兵将他撕成碎片,成为一个可悲的替罪羊。

长公主,该死的长公主。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馀。

到拂晓时分,御医终于出来。

众臣立即围上去:“陛下情况如何?”

第29卷第1408章:叁王爷的奇招11

到拂晓时分,御医终于出来。

众臣立即围上去:“陛下情况如何?”

老国手面色沉重,只是摇头。向无忌急了,上前一步:“陛下到底如何了?”

老国手还是只是唉声叹气。这时候,大家都不敢追问了,只能看着慢吞吞的老国手,许久,老者才低声道:“陛下一直昏迷不醒……”

简直如惊天霹雳,所有人都震惊了。

陛下昏迷不醒!

陛下明明昨夜之前病情已经好转,还出去散步漫游,可是,长公主一来,他便在一次病发而且比以前病得更加严重。这是为什么?

所有目光再一次转向二王爷。他不敢直视众人的目光,又不敢离开,站在原地,如惊弓之鸟。

但是,也无人敢继续追问长公主到底说了些什么,这些狐疑,藏在每一个人的心底,如果不是天大的秘密,陛下怎会气成这个样子?

一直等到天明,陛下还是没有醒转。这时候,距离陛下原定的出发时间已经到了。众人都汇聚在廊檐之下不敢离去。到底是不是继续上路?

如果陛下醒着还多少有个指示,但现在陛下昏迷不醒,没有一个人敢于越众而出。往常,大家唯二王爷为首,现在,没有人请示他,他也不敢强自出头。

一股不祥的气息,在军营四周回荡。

皇帝躺在□□,依旧昏迷不醒。到黎明时,他开始发高烧,整个人烫的如一团烈火。但是,他的意识居然是清醒的,他看到御医们走来走去,看到众臣在门外探头探脑,看到太监们把药一碗一碗地端上来……每一样,他都看得清清楚楚。许多次,他张嘴发话,要叫人来到身边,告诉他们,赶紧准时起程,不要再拖了,他必须马上启程回到皇宫。

可是,没有人理睬他的要求。

他喊了好几次,他们都听不见。

直到他的手捶在□□,依旧看不到任何人回应。他骇然,这是怎么了?浑身上下没有半点力气,仿佛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

“来人……来人……扶朕起来,马上上路……朕要回宫……”

第29卷第1409章:叁王爷的奇招12

他声嘶力竭,服侍在身边的人却只看到他的嘴唇在微微的颤抖,干裂得如久旱的田地,一道道的裂口。最后,他只好徒劳无功地闭上嘴巴。

因为,臣子们压根不明白他的真意。

回宫?

此时怎会回宫?

大战在即,形势凶险,陛下怎么可能回宫?

他最大的危机尚未过去,大家都等着他醒过来呢。

竟然没有一个人听到他的真话。

迷迷糊糊中,忽又置身春日,大片大片的荷田,遮天蔽日,荷花盛开,红的黄的,亭亭玉立。他看到曼妙的少女摇曳多姿地走过来。

夕阳如血。

她走在美的光彩之中,像夜晚皎洁无云而且繁星满天。明与暗的最美妙的色泽,在她的仪容和秋波里呈现。她微笑,面庞柔和而幽暗,增加或减少一分明与暗,就会损害这难言的美。

她走近,脚步如一阵清风。美波动在她乌黑的发上,散布淡淡的光辉,脸庞,沉静的思绪,无暇的姿态,纯洁而珍贵。

他痴痴地看着她,惨绿的少年,冰冷的血管里跳跃着一种叫做爱情的东西。

这不是梦,是真实。

是他深切感受到的真实的一切。

床边人影绰绰,那是一个女人。

他骇然感觉到这股熟悉的气息,是她惯常所用的玫瑰胭脂的香味,还带着一点点芝麻糕点的甜蜜。真实得如同梦境。她竟然来了,脸上带着不安,就如月色之下的光辉。

你来了!水莲,你来了!只要你来了,我就原谅你。此时,我原谅你!再也不会提起任何不堪的过往。

他冲过去,将她搂抱。红唇炽热,记忆之中的甜蜜和柔软,如丝绸如花瓣,如他多少个绮梦的夜晚……浑身一阵一阵的燥热,仿佛是久旱甘霖,那时候,他已经许久没有过女人了。出征的皇帝,一去几个月,在无穷无尽的战争泥潭里,整天都充满了烦恼。

就算没在她身边,就算她根本不知道,他也不想她再难过了。此时,无需压抑,只需要热烈的恩爱,缠绵的纠缠,一切的芥蒂都会在爱恨之中烟消云散。

第29卷第1410章:叁王爷的奇招13

就算没在她身边,就算她根本不知道,他也不想她再难过了。此时,无需压抑,只需要热烈的恩爱,缠绵的纠缠,一切的芥蒂都会在爱恨之中烟消云散。

女人那么柔顺,他那么激动。最最雄伟和缠绵的恩爱结合。许久许久,他从未如此的痛快淋漓,只有恩爱,才会让一个男人真正的放松和缠绵;只有恩爱,才会让一个男人激发出最大的意志力和满足感。

他在酣畅淋漓中,看到她朦胧而柔和的脸。

“水莲……水莲……”

他急促喘息,心满意足,贴着她温柔如鸽子一般的胸膛,手触摸,仿佛天地之间再也没有比这更具有诱惑力的人生和未来了。

“水莲……水莲……”

她静静地躺在他的身下,拥抱他,手带着温柔的力量,嘴唇在娇弱的喘息,仿佛一支莲花刚刚开到最后,荼靡散尽,芳香永存。

那是小黑屋里的第一次。

是他和她之间劫难的开始。。。

袅袅的香味里,一个孩子蹦出来,精灵可爱,雪白面孔,仿佛是年画上的胖娃娃,将他的脖子搂抱:“父皇……父皇……父皇……”

“爱莲……元一……哈哈哈哈……”

皇帝坐起来,伸出的拥抱的手,两手空空。

□□,一地旖旎。

“陛下,陛下……”

御医们围上来,惊诧地看着陛下满头的大汗。

他惶然四顾,没有水莲,没有孩子……手还是伸出呈拥抱的姿态,但是,拥抱的只是一地的虚无……没有孩子,没有。

他在这样的时候,竟然做起绮梦,

他却不敢说,只在低语只在哭泣看着火热的心死了。

她的冰心可是在哀悼?

“陛下……您终于醒了……太好了,太好了……陛下醒了……”

御医们急忙传递消息,外面的大臣们终于松一口气。

只有皇帝倚靠在床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梦中的甜蜜依旧存在,拥抱过后的香气还有芬芳,就如□□的一些东西……那些难为情的绮梦。

梦里面,全部是爱情,美好的一切,浑然将昨夜种种遗忘。

第29卷第1411章:叁王爷的奇招14

太监送来汤药,他一饮而尽,挥手,淡淡道:“传令下去,明日一早启程。”

“陛下,是否多呆两日再启程?您才刚刚醒来,只怕身子支撑不住……”

他断然拒绝。不行,必须马上走。一分一秒都呆不下去了。必须马上赶回皇宫。他挥舞手臂,但觉自己的精力从来不曾如此的充沛过。

还等什么呢!

马上回去,一分钟也不能多耽误了。

侍从们全部退下去,廊檐外面的大臣,他也一个不曾接见。

无论他们是真心也罢,假意也好,此时此刻,他们都担心他死了权利尚未交接,君主骤然暴亡,无论如何都不是好现象。

以至于太监不得不提醒他:“陛下,三国联军还在等着我们……”

他一怔。

压根里,他就忘记了这件事情。

对啊,原来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战争,为了这辛苦的战场……自己怎会忘掉了????

现在哪里有资格回到京城??

有太监进来报告,说二王爷求见,他已经在外面守候了皇兄整整一天一夜云云……他丝毫也不动容,既不愤怒,也不悲伤。

兄弟,和大臣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原来,这世界上有的只是利益,而不是情意。以前,他总是不相信这一点,不是不敢,而是不想,也不愿意,就如鸵鸟,把自己的头堆进了沙堆里,以为什么都看不到了。结果,猎人可以从外面,轻而易举,如拔萝卜一般,轻轻松松地就将你拔出来。

屋子寂静,唯他一人。有东西从袖口里掉出来。他拿起,看也不看,放在点燃的宫灯上面。一股焦糊的味道,几张纸顿时化为灰烬。他推开窗户,风一吹,灰烬便如黑色的蝴蝶,飞出去了。

许久许久,他才走到窗边,看黄昏的斜阳。天上的云彩千姿百态的变换,疏忽是羊群,疏忽是天宫,疏忽又是一个抱着琵琶的女人,眼前朦胧,一如她走在美的光彩之中。

水莲!

水莲!!

她是他此生的劫难。

二王爷跪了许久,没有得到任何的召见,没有得到一句话回复。

第29卷第1412章:叁王爷的奇招15

君心莫测,他既不责备他,也不称赞他,而是视若无物。

这是最让人难堪的一种态度。

退出去的时候,冷汗涔涔。一整夜,他都彻夜不眠,一再地检查过往,再一次确定没有出现任何漏洞。可是,他已经肯定,皇兄察觉了皇兄对这一切一清二楚。甚至长公主这一次去而复返,他就算毫不知情,皇兄也会怪罪到自己的头上。

天下人都知道了陛下对自己的冷淡。

他忽然意识到这是皇兄故意的,他刻意在所有大臣面前表现了出来。这时候,无论他有什么花样,无论他笼络了多少人,大家都会逐渐明白皇兄的真实用意了他一步步地把他的真面目昭告天下。

扁大夫之死,皇后的难产,醇儿的废立,醇儿的死亡……每一步,每一招,对他来说,都是致命的。

向无忌,江侍郎等人早已经对他起疑,甚至他的那些铁杆盟友们,也开始深深感到不安。这个他们昔日寄寓了厚望的王爷他们逐渐地已经不敢相信了。

二王爷又忿又怒,就如打猎的人,走得太久了,反而误入了自己的陷阱里面。

他也开始生病,一夕之间,寝食难安,夜夜噩梦,梦见自己被五花大绑推上法场,刽子手一刀下来,人头飞得老远老远。他骤然惊醒,到第二日醒来的时候,头发几乎掉了一大半。

但是,他很快接到了久违的好消息那不是唐七郎一方传来的,是军营里的密探回报的大檀国,车立国,北延东池组成的联军,已经往前推进40里,从三个方向准备向北国发起反攻,也就是说,这一场大决战,要真正开始了。唐七郎,不敢再浪费哪怕是一颗粮草,他决定提前发起反攻,主动出击。

这一点,和二王爷的热烈期待不谋而合。

陛下也从极度的病痛里缓过神来,认真开始准备这一场大战。

军营里,整天忙得出奇,日以继夜的战争会议,让长公主的来去变成了一场可笑的过去和虚幻,就好像她这个人,根本没有出现过似的……

第29卷第1413章:叁王爷的奇招16

那是车立国边境的一条小河,冬日寒冷,四周树木光秃秃的,十分荒凉。

策马奔驰的二人停下来,为首的正是叁王爷,他回头,沉声喝道:“出来吧,不要鬼鬼祟祟的。”

一个戴着大斗笠的人从枯黄的灌木丛里走出来,纳头就拜。

叁王爷吃了一惊:“康金龙,怎会是你?”

“臣下见过王爷。臣下奉皇后娘娘之命将这个东西交给王爷。”

叁王爷立即接过密函。

他拆开,飞速看完,又仔仔细细地全部重新读了每一个字,脸上的神情没有任何变化,让人看不出任何真实的情绪。

但是,内心却何其的震撼。

水莲,她怎会写出这样的东西????

而且,她是怎么知道的????

他不敢假设她是不是把御书房的密诏翻了一个遍,这是作为一个皇后的大忌。但是,康金龙出现在这里,本来就是一个事实了。

半晌,才把密函收好,淡淡的:“皇后和公主都还好吧?”

“回王爷,娘娘和公主都平安无恙。”

康金龙并不多言多语,回答得十分刻板,“王爷有没有什么需要下臣带给皇后娘娘的??”

“不用了,康金龙,小王另有一事,还烦请你跑一趟,给陛下一样东西。”

他拿出一件东西来。

康金龙见了,神情有点诧异,他以为叁王爷拿出的必然也是一封密函。却不料,叁王爷拿出的只是一颗夜明珠。

“你把这颗珠子亲手交给陛下,他只要看到就明白了。”

大规模的决战前夕,三国边境上的客栈里,人声鼎沸。

这里的人生是从晚上开始的。白天,商旅们都在睡大觉,一到了晚上,却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活跃起来。

□□和赌客一样的疯狂,喝得烂醉的酒鬼们随地角落里躺着就呼呼大睡,任凭别人从身上踩过也不会醒来。

小公主已经非常不耐烦了,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在这个该死的客栈里躲这么久的时间?明明再有三五天路程就可以到车离国了,回到温暖的皇宫里面,享受一个金枝玉叶该享受的一切了。

第29卷第1414章:叁王爷的奇招17

但是,叁王爷一直没有动静。

甚至好多天不见人影了。

她的行动被严格限制,安德康和几名侍卫不分昼夜轮番值守,不敢有任何的疏忽,也不可能给她任何逃走的机会。

小小的一间屋子,成为了铜墙铁壁,而她投鼠忌器,也不敢在这边境上肆意奔逃,暴露自己的身份。一个早就“死了”的公主,这时候贸然出现,对她的父王来说,可是极大的不利,她还不至于傻到这样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