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儒,这便是我和你提到的清如。”卢林拉着乔霏的手介绍道。

“什么?她就是清如?”年轻人吃了一惊,不可思议地看着眼前这个十二三岁的少女。

“自儒先生,久仰了,《新思想》我是每期必读,真是太精彩了!”乔霏主动伸出手去,李自儒还是一个大学生,却已经是很有名望的学生**领袖了,同时也是《新思想》杂志的主编,卢林十分欣赏他,给了他从物质到精神,许许多多的帮助。

李自儒有些局促地将手在身上擦擦,才很不好意思地伸出手和她交握,“哪里,哪里,我才是久仰了,你那几篇文章才是让我读得热血沸腾,真是想不到那样的好文章竟然是出自你这样的小姑娘手中,真是让人汗颜。”

“先生何必自谦,若不是您勉励我们自由、进步、科学,讲求实行和进取,教我们阅读**书籍,我们又如何能写出那样的文章?”乔霏笑道。

“哈哈哈,”李自儒大笑起来,“卢先生,您这是哪儿找到这么好的一块美玉啊?”

“我这是举贤不避亲,”卢林也笑,“她是月诃的侄女儿。”

“原来是乔家的小姐,果真名不虚传。”李自儒赞道,“我读了她的文章,不仅古文功底扎实,白话文写得也极漂亮,更兼思想新颖进步,这样的功底非踏踏实实做十多年学问不可,竟没想到她的年纪如此之下,前途不可限量,不可限量啊,我大华有这样的少年,未来有望矣!”

“你还是个青年,说话别这么老气横秋的。”卢林笑着拍拍他的肩膀。

李自儒咧嘴一笑,用手顶了顶眼镜,脸上沾上了些许油污,看上去有些可笑。

“贝贝,你上次和姑父说想为**做些实实在在的事,今后你有时间就到群益书社来帮忙,好不好?”卢林转头对乔霏笑道。

“求之不得。”乔霏的眼睛亮晶晶的,充满了热诚。

“自儒,你上次说缺人手,我给你带来这个年纪小了些,你可不要嫌弃啊。”卢林微笑地看着李自儒。

“乔小姐不嫌弃我们就好了,哪有我们嫌弃的道理。”

第二十九章 戴国瑛

“自儒先生,还是喊我清如吧。”乔霏认真地纠正,有着小**者的执着,引得卢林和李自儒哈哈大笑。

“好,清如,”李自儒也正色道,“不过编辑校对可是一件苦差事,不仅工作枯燥薪水微薄,而且常常要不分日夜的加班,更会因此得罪当权者,人身受到威胁,你可要想清楚了。”

“我不要薪水,既然要**,早已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要这些身外之物何用?”乔霏坚定地说。

“好志气!”卢林和李自儒对视一眼,眼中净是赞叹和欣赏。

在群益书社坐了一会儿,大概了解了工作内容后,乔霏与卢林打道回府,却在门外遇见了一位不速之客。

“国瑛,你回来了!”卢林的喜悦之意溢于言表,上前紧紧地握住来人的双手。

乔霏一脸好奇地看着他,心中却暗自震惊,好一个器宇轩昂,相貌堂堂的美男子,这个时代即将掀开新的一页了。

戴国瑛和瘦小的卢林不同,他戴着金丝眼镜,英姿神采飞扬,既有旭日初升的勃然生机,又兼文明洗礼的文雅之气,眼神坚定而锐气十足,看上去刚直勇毅,是一个标准的美男子。

“卢先生,对不起!”戴国瑛一脸愧色。

“无须自责,只恨这些军阀不为民生国计,只知道争权夺利…”卢林叹息道,“你今后有何打算。”

“我与静泉、立德商量过了,准备合伙在交易所做投机生意,为**筹集经费。”

又是交易所!乔霏有些意外地看了戴国瑛一眼,她并不清楚他当初是否有掺和到这堆烂摊子中去,陈静泉是戴国瑛的至交好友,姚立德则是她的舅舅,他们几人可都不是什么有金融嗅觉的人啊,连宣成都躲不过的劫数,他们若是掺和进去定没有好结果。

“好主意,听说现在交易所生意十分红火,这不失为一条好路子。”卢林赞许道。

“不知星小姐在家么?”戴国瑛轻咳两声,脸上有些不好意思。

“大概是在的,国瑛,进来喝杯茶吧。”卢林知道他的心思,对他笑着点头。

“叨扰了。”戴国瑛告了声罪,毫不推辞地跟了进门。

乔星诃正在楼下大厅练琴,“叮叮咚咚”的乐声传来,让还未进门的戴国瑛脸上浮现了几分雀跃的神色。

“贝贝,快过来。”听到动静抬起头来的乔星诃朝乔霏招了招手,完全没注意到卢林身后的男人。

“小姑姑,那个叔叔是谁啊?”乔霏靠在她怀里小声问,乔星诃这才注意到戴国瑛的存在,立刻换了一副模样。

“原来是戴先生。”乔星诃站起身来优雅地微笑,“请坐,江妈,上茶。”

“多谢星小姐。”戴国瑛被乔星诃的女神气派迷得神魂颠倒。

“贝贝,这是戴国瑛叔叔,戴先生,这是我大哥的女儿乔霏。”乔星诃客气有礼地牵着乔霏介绍道。

“戴叔叔好。”乔霏乖巧地问好。

“你好。”戴国瑛笑道,“原来是绍曾的女儿。”

“也是立德和立言的外甥女儿。”卢林笑道。

“难怪,难怪,我看着就有些像立德他们兄弟俩。”戴国瑛大笑,“外甥像舅果然不错啊。”

乔星诃唇畔噙笑,“戴先生和姐夫定有要事相商,我和贝贝就不在这儿添乱了,你们慢聊,我们先上去了。”

乔霏给戴国瑛一个充满歉意的甜笑,便和乔星诃乖乖地上了楼。

“小姑姑,那个戴叔叔是不是喜欢你啊?”乔霏一脸天真烂漫地问。

“你尽管猜猜看。”乔星诃挑挑眉,坐在梳妆台前小心地补着妆。

“我想他肯定喜欢你,你没看他那眼珠子就像粘在你身上似的,都拔不下来了。”

乔星诃哈哈大笑,差点笑岔了气,“你从哪儿学来这些流氓话?要被你爹地妈咪知道了,肯定要生气的。”

“我也就在小姑姑面前说说,你可不准出卖我。”乔霏挽着她的手臂撒娇。

“你这丫头鬼精鬼精的。”乔星诃点了点她的额头,却没有正面回答她的问题。

其实瞅乔星诃这神色便知道她根本没把戴国瑛放在眼里,虽然已经二十多岁的乔星诃不算年轻,可是她的美貌和家世吸引了大批的爱慕者,比戴国瑛年轻有为的比比皆是。

**党没有自己的军队,一直依赖着思想较为进步的军阀,倭国军校毕业的戴国瑛原来在南方军阀中担任将领,此时却被排挤出了军队,只得到上海来做投机生意。

和乔星诃那些风流潇洒的世家公子追求者相比,失败者戴国瑛此时正落魄着,就算他再俊美潇洒,也比不过那些懂得包装自己,一掷千金博美人一笑的公子哥儿,更不是做出一番事业的大英雄,又如何能入得了她的法眼呢?

据说乔星诃在美国读大学时,每次外出都往往有外国和中国留学生前后数十人,或给她拎包,或为她持外衣,而她则高傲之极,对那些人不屑一顾。

反观戴国瑛,如今已经三十好几了,不仅家中已有妻妾,还有了儿子,虽然长得仪表堂堂,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配不上乔星诃。

乔星诃和她的姐姐乔月诃一样,有着严重的英雄情结,虽然卢林貌不惊人,可她们对他都极为崇拜,当初乔月诃和卢林私奔,她也是大为支持的,对她来说,只有英雄人物才能入得了她的法眼,也难怪乔星诃连谈论现在的戴国瑛的兴趣都没有。

“贝贝,今晚芳华剧院有美国电影,你去不去?”乔星诃一面梳妆打扮,一面问道。

“我不去了。”乔霏下意识地摇头,看电影、听戏这些活动对她来说都太浪费时间。

“你呀,别老像个书呆子!”乔星诃戳了戳她的额头,“怎么说也是个小姑娘家家的,穿的这么素,也不爱打扮了,连以前最喜欢去的剧院都不去了,我看都是让你爹地吓的,下次我非得好好说说他不可。”

第三十章 兄弟

“爸爸说乔家的女孩儿不能贪慕虚荣。”乔霏噘着嘴。

“看电影穿新衣裳怎么就成了贪慕虚荣?哪个女孩子不爱美?他用得着这么小题大做吗?当初不就是条珍珠项链么?真是的,本就应该给你和小四一人一条,自己没把水端平,竟怪到你身上,到底是个没见识的。”乔星诃一脸不以为然,话里话外的意思显然是冲着她的大嫂姚碧云。

这姑嫂两人的关系似乎不怎么融洽,乔家三兄妹自幼在国外留学成长,受美国文化影响很深,而姚碧云却是自小在国内长大的。

姚碧云的父亲和乔伊是好友,是**党的元老,很早便为**献身,托了好友乔伊照顾他的妻儿,后来乔绍曾和姚立德也成了好友,自然而然便认识了姚碧云,见惯了活泼开朗的国外女孩儿,竟爱上了清新娇怯的小家碧玉姚碧云,双方家庭自然乐见其成,两人在国内成婚之后又到国外住了几年。

乔星诃却是瞧不起这个小家子气的嫂嫂,两人的性情相差甚远,相处得自然不甚愉快。

“知道姑姑心疼我。”乔霏揽住乔星诃的脖子,甜腻腻地撒娇,惹得她笑得合不拢嘴。

在这一点上她是很清楚的,乔星诃一生没有子女,但特别喜欢小孩子,对哥哥的几个孩子都视若己出,最是看重骨肉亲情,甚至可以对自己的亲人无限制的放纵,而她就是要成为乔星诃最爱重的那个人。

“你今天不去就算了,过几日在胡公馆有场舞会,我带你去见识见识,你到上海这么久了,连舞会都没去过,在学校可是要被人笑话的哦。”乔星诃笑道。

乔星诃是社交名媛,最喜欢热闹,跳舞看戏无一不爱,和乔月诃那沉稳爱静的性子完全不同。

但无论是动是静,大家小姐们是必须参加舞会的,这就像是一种约定俗成规矩,所谓的名媛们也就是由舞会诞生的。

“我知道啦,小姑姑你快去吧,别让人等急了。”乔霏嘻嘻笑道,乔星诃这样精心打扮,定是出去赴约会的。

“就你这小家伙鬼精鬼精的。”乔星诃笑嗔地点了点她的额头。

看着乔星诃婀娜下楼的身影,乔霏坐在椅子上思忖片刻,取出信纸,写了一封短信封好,“银月,帮我把这封信寄出去。”

“是,小姐。”剪了短短的学生头的银月乖巧地应道。

乔霏没有食言,让银月也进了学堂,只是银月的程度与她相差太远,尽管她也努力为她补习,但最后还是只能进高小读书,不过对于银月来说已经很是心满意足了,每日一有空闲便捧着书本用功,虽然比不上乔霏,可她这样乖巧勤奋的学生在学校里也很受老师喜爱。

“奶妈,大姑姑今天去哪儿了?”

“月小姐今天去了英租界先生和太太那儿。”宋妈小心地看着乔霏,生怕她因此不高兴。

“知道了。”乔霏点点头,似乎并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自顾自地伏案读书写字。

宋妈在心里叹了口气,自从涵碧山庄回来,自家小姐和先生太太的关系就愈加疏远了,除了回来的那天回家露了个面,就一直呆在这个家中,先生还来过这里几次,太太却从未来看过她,她也似乎忘记了那里的先生太太才是自己的生身父母,她也从不曾要求回去,长久下去父母女儿的关系怕是要越来越生分了。

平日看起来似乎卢大爷和月小姐更像她的父母,宋妈突然灵光一闪,月小姐和卢大爷婚后一直无出,月小姐今后难免膝下空虚,若是太太不喜五小姐,倒不如求月小姐将她过继过来,也不失一条好路子。

宋妈越想越心动,乔霏是她一手带大的,难免会为自己的主子谋算。

“贝贝,你快看谁来了。”乔月诃的声音突然出现在门外。

乔霏放下书卷一看,三个躲在乔月诃身后的身影便挤了进来。

一个是送她回乡的少年,她的大哥,另外两个便是完全陌生了。

不过看这个年龄和长相,想必是她前头的三位哥哥了。

“原来是哥哥们来了。”她站起身温柔笑道,却让三个男孩子都有些错愕。

印象中的小五是那个刻薄高傲爱耍小姐脾气的小女孩儿,哪里有这样温柔浅笑的时候,这副大大方方楚楚动人的模样竟比当年的小四还要可爱,没想到两年不见,她竟变了这么多,就好似脱胎换骨变了个人似的,莫不是在乡下被那如魔鬼般的曾祖父给折磨的?

“小五?”三人之中大哥乔新杰算是和乔霏最为相熟的了,立刻反应过来,心里难免带上了几分愧疚,“上次你回家的时候正好我在学校,今天学校放假我便带着新伟新耀来看你了。”

不久前乔新杰刚考上北平的大学,许久才回家一次,因此乔霏和他还是自上次之后第一次见面,不过这个大哥很有些兄长的模样,自她回乡之后,常常和她写信、通电话,托人捎去她所需的种种物品。

在信中两人难免交换一些看法,让乔新杰渐渐对这个妹妹刮目相看,大有引为知己之感,乔霏的桌上那些进步书籍全是他想法子买来的,对这个妹妹的才情文采他是赞不绝口,两人的感情也愈加浓厚,便是他身边的那些出类拔萃的同学朋友,也少有人能比得上这个才女妹妹,可恨当初他对她关心太少,竟不知她是这样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因此一回家他便急匆匆地领了两个弟弟过来看她。

“快两年不见了,我们的小五也长成一个大姑娘了。”乔新杰开心地拍着乔霏的肩膀。

“大哥去北平之后倒是变得更加壮实了。”乔霏也笑,穿着学生装的乔新杰似乎长高了不少,虽然鼻梁上架了一副眼镜,全身上下洋溢着青春的锐气和激情,不似当年的文弱了。

“哈哈哈,北平和我们上海完全不同,到底是古都,透着那么一股子大气,我在那儿遇到了不少好同学,待会儿和你好好说说。”乔新杰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第三十一章 复辟暗潮

乔新伟和乔新耀在边上看着乔新杰和乔霏说得起劲儿,也不怎么搭话,只是不住拿好奇的眼神觑着乔霏。

现在的乔霏和他们印象中那个爱吵爱闹,尖酸刻薄,不好相处的***判若两人,让他们无法一下子接受她这样的变化。

一直以来,他们都和母亲一样更喜欢去世的四妹,小四聪明伶俐,老喜欢拉着他们的衣角一口一个“哥哥”的甜甜唤着,不似小五总是一副颐使气指的模样,一不顺心就大哭大闹,弄得家里闹哄哄,好像谁都欠了她似的。

小四去世之后,母亲日日以泪洗面,言语之中又常常透出对小五的怨恨,潜移默化之下,他们对于这个五妹的态度也愈加冷淡,甚至是无视,反正她也不和他们住在一块儿,就当她不存在好了,她离家之后,他们连半句都没问过,之前来过乔公馆一次,他们也约了同学出门玩去了,反正这个妹妹可见可不见,若不是今日大哥非要拉着他们过来,他们打死都不会想到要来探望这个五妹。

只是今天见了她之后,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奇怪感觉,这两年她真的改变了很多,不仅眼角眉梢那抹刻薄的神色尽去,那含笑的眼神,那贴心的为众人添茶倒水的举动,包含关切的言语,还有时不时流露出小女儿娇态的撒娇,很能够激发众人的好感,更不用说乔新伟和乔新耀这两个十四五岁的半大小子了。

原本不情不愿的神色没几下就如冰川遇暖阳,瞬间融化了,当年在他们印象中的那个刁蛮妹妹的形象竟然渐渐淡去了。

闲聊了几句家常后,乔新杰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这段时间在北平读书的生活和乔霏分享,说来说去又说到了**上头。

“小五你在《新思想》上写的那几篇文章我都读了,实在是写的极妙,我这个做哥哥的真是不如你。”乔新杰笑道,“如今那些保皇派贼心不死,联系了好几路军阀,推行孔教,抬出了孔氏之衍圣公,认为只有虚君共和才能符合国为公有的立宪原则,组织了各种尊孔读经会,借以宣传复辟舆论并扩大影响,在我们学校里就有不少这样的人,你那篇《睡的人醒了》不啻为当头一棒,我们读了都十分振奋,好几个同学都在议论这个‘清如’是谁,竟然能写得这样一手绝妙的好文章,听说是我的妹妹,他们都很想见见你呢…”

乔霏的脸上却浮现出一股忧虑,不管什么时候保皇派始终没有消停过,尽管离开了老家,可她每周依然和乔行简、陈松有书信往来,知道一些前朝王公贵族和像乔行简、陈松这样身具封建官僚和文人双重身份的前朝遗老还有几个军阀形成了一股武装复辟势力,他们聚在末帝的太子周围,伺机恢复祖业,光复旧物,希图重新恢复大华帝国。

就目前来说,这一股复辟暗潮根本入不了众人的眼,大部分**者对他们虽然厌恶,但依旧把注意力放在军阀上,没把他们当成主要的对手,却没有想到这些人蠢蠢欲动,就如潜伏在黑暗中的兽,在华夏联合政府最脆弱的时候给了他们致命的一击。

“我读了他们的不少论著,这一部分势力可不容小觑,”乔霏认真地说,有意借在场的乔月诃提醒卢林,“这一股复辟思潮,一曰**共和会招致动乱,因而不适宜大华,民主政治会使乱民土寇乘机作乱,使外人坐收渔翁之利,自民主共和之后政治极多障碍,以致暴民专横惨逾盗贼;二曰大华国民程度不足,不能骤行共和,大华国民尚属幼稚之国民,缺乏研究力与推动力,又易于动感情,喜破坏,无法一下子接受共和,在目前民智不足的情况下,一旦实行共和,人人去争权利,结果是选举不可得,则举兵以争耳。”

见乔月诃和乔新杰脸上都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乔霏暗叹了一口气,也许正是这份自信最终葬送了昙花一现的共和,“自废帝**之后,军阀势力控制了中央政权,一批旧官僚操纵了相当一部分地方政权,他们身在曹营心在汉,并不是民主共和制度的真正拥护者,你看在我们的国会议员之中有半数以上是具有传统功名的人,我们行了共和政体已经好几年了,可是大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却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

“说的好!”卢林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上楼来了,正听到她说的这一番话,不禁一脸凝重地点点头。

“大姑父。”几人都站了起来,有礼地问好。

“国瑛回去了吗?”。乔月诃温柔地问。

卢林点点头,“国瑛性情耿直,和广东老许合不来也在情理之中,老许这个人是好的,但有的时候难免也有些固执,两头犟牛在一块儿难免会有些摩擦,我打算过几天去一趟广东。”

“好。”乔月诃望着卢林的眼神永远都带着仰慕之意。

“贝贝,你刚才说的很好,继续说下去。”卢林转头望向乔霏,带着鼓励的神色。

“只是我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而已,让大姑父见笑了,”乔霏有些不好意思。

“不,你说的很对,就连英国记者都说我们的国民中有十分之七仍是守旧分子,愿拥戴旧皇帝,进步一派,不过十分之三而已,就算现在行了共和体制,可那些军阀满脑子里都是旧式思想,个个都想当皇帝,结果谁也不服谁。我们的国家内忧外患,但是我认为最可怕的是现在愈演愈烈的地方自治思想,各省都有自己的军阀势力,要求自治独立的呼声甚嚣尘上,独立各省以军事论,则参谋部、军务部无所不备,以行政机关而论,则外交司、会计检查院无所不有,不少省份甚至都有了自己的约法,拟定了省宪法草案。”卢林更担心的则是最近很引人注目的另一个独立自治派的想法。

第三十二章 赴约

自曹玉死后,军阀割据,谁也不买谁的账,独立自治派的横空出世很符合这一部分人的思想,何况独立自治打的也正是民主的旗号,又有军阀在背后支持,在不少报刊杂志上不惜笔墨,连篇累牍地向人民介绍这种制度的妙处,让一直致力于维护大华民主自强统一的卢林忧心忡忡。

乔霏却知道所谓独立自治根本不适合这个时代的大华,理论虽然美妙,却缺乏实践理论的现实基础与现实力量,他们的眼光囿于政体这个狭隘的理论视野之内,终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淘汰。

而最可怕的却是复辟势力,虽然**了,但是传统的认知观念、尊崇权威观念仍然顽强地存在。正因为如此,民主共和制度建立之后,民主共和和专制集权之间不断地展开着激烈的斗争和冲突,现实的结果是民主制度只能以新瓶装旧酒这种变相结合的方式出现,使各种复辟势力得以生存,最后导致帝制复辟的出现。

可惜的是**党人始终没有正确认识到这一点。

乔霏眉头微皱,轻啜着手中的茶,短时间之内她是无法说服他们的,除了继续在《新思想》杂志上制造舆论并以警惕之外,只能于细节处着手实实在在地做一些能够改变将来的事情。

乔新耀和乔新伟的嘴都张成一个“O”字形了,看乔霏的眼神更加不同了,他们还只是十四五岁的中学生,虽然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自幼耳濡目染了新思想,可是却完全不可能像乔霏这样滔滔不绝地长篇大论,也不可能写出她这一手锦绣文章,明明两年前她还只是个只知道吃喝玩乐打扮的千金小姐啊,不过去了一趟乡下回来就如麻雀变凤凰一样,完全变了个人儿。

单看她那谈到**时坚定的眼神,就忍不住让人敬服追随,就算是他们一向崇拜的大哥都满心欢喜口口声声称不如她这个***,别的暂且不论,就说她能和人人敬重的大姑父交流探讨一些连他们都觉得晦涩难懂的问题,那股震惊就无法抑制地蹿了上来。

心里暗暗觉得这个傻里傻气的刁蛮妹妹和他们已经不是一个层次上的人了,他们的心中又是佩服又是酸涩,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儿。

“梁叔,麻烦载我到平湖公园。”乔霏缓步下楼,对司机吩咐道。

“小姐,你要出去?”宋妈连忙问道,忙着指派人手跟着。

“不用了,我一个人出去有些事要办。”乔霏微笑而坚定地拒绝了。

“小姐,你要一个人出去?!”宋妈瞪大双眼,一脸惊慌,“那可使不得,外头说专门有瘪三绑架富家小孩勒索赎金的咧。”

“没事儿,我也不是小孩子了,何况不是还有梁叔吗?”。乔霏笑道,“光天化日的,平湖公园又是个人多的,你就不用担心了。”

没给宋妈继续劝说的机会,她径自坐上汽车走了,留下宋妈在原地干瞪眼,嘴里还不住地唠叨着。

“你说咱们小姐是不是在外头交朋友了?”秦妈一脸八卦地凑上前。

“怎么可能?”宋妈嗤之以鼻,“小姐成日就是学校、书社和家里来回跑,从不去看戏听曲跳舞的,哪有时间交朋友?”

“怎么没有?你忘了前不久还有家少爷上门送东西给小姐?”秦妈神神秘秘地说,“你想啊,平湖公园可是年轻的先生小姐们爱去的地方,小姐去那个地方,又不要人跟着,岂不是…”

宋妈这才恍然大悟,“这么说——咱们小姐…也不知道对方是哪家的公子。”

“不会是上次送东西的那个宣四少吧,人长得可真俊。”

“宣四少好虽好,就是风流韵事太多了点儿…”

“乔五小姐,”甫一见到下车的乔霏,宣昭初就眼睛一亮,立刻迎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