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兄弟一场,有任何苦难,我都愿意替你承担,我们这就回去,我来做你财政次长。”方厚志言语中净是杀伐之气。

“太好了!太好了!”卢峰如释重负,“那我们就回去吧。”

这一趟出走只花了两天的时间,可是没想到沪上媒体的动作很快,卢峰出走的当日报纸就爆出了他不堪重负,不辞而别的丑闻,他已经成为了华夏的笑柄。

而戴国瑛动作更快,卢峰甫一出走,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任命了新的财政部长,自然不是乔绍曾,他之前已经辞职了,如果这么仓促复职别人难免看轻他,他若是复职非得总统、舆论三催四请不可,不过这位新任的财政部长自然也是乔绍曾的人。

等到方厚志和卢峰回来之时已经是尘埃落定了,连何崇志都目瞪口呆,他了解卢峰,这是个半点儿压力都承受不住的主儿,三天两头就不辞而别的,这一遭就算是他也以为卢峰已经放弃了,正准备在其他机构里下手呢,没想到方厚志竟然把卢峰带回来了。

方厚志恨铁不成钢地看着何崇志,两天的功夫他都看不住这个位子,实在是忒无能了。

何崇志一咬牙,“新任的这个财政部长我们不能承认,卢峰不过出去了两天而已,并未递交辞呈,就对外推说处理紧急公务,要求戴国瑛给我们一个交代,逼他再把财政部还给我们。

“对对对!”卢峰连声附和,“好在我聪明,还没有提交辞呈,不然就落人话柄了。”

明明是你不想承担责任,这会儿还沾沾自喜起来了,何崇志没有说话,眼底却掠过一丝轻蔑之色。

第二百一十三章密报

方厚志摇了摇头,脸上净是失望,何崇志和卢峰都太短视了,若不是和戴国瑛合不来,他也不会被这些蠢人拉到同一艘船上来,“堂堂一个部长的职务并非儿戏,既然戴国瑛已经因为你的不辞而别而对你进行免职,你便不可能再官复原职,这一次公道要讨,但不要再指望财政部了,还是去一个油水更为丰厚,又不惹眼的部门为好。”

“哪里有这样的部门?”何崇志也不是傻瓜,冷笑道,“就算有也早就被戴国瑛的人给占了,经营得和铁桶似的,我们要再贸然进去,恐怕又和这次一样惹得一身腥,剩下的全是鸡肋。”

若真有这么好的地方,他也不必苦恼了。

“既然如此,一不做二不休,他让我们难堪在先,之前谈成的协议也不必再维持下去了,索性弹劾他下台!”方厚志的脸上闪过一丝狠戾。

“我们之前不也尝试过,戴国瑛也是个善于笼络人心的,那些墙头草见他没有重大的过失,根本不愿意下狠手弹劾他,我们的支持者不够啊。”何崇志一脸忧愁。

“眼下就少这么个契机。”三人陷入苦思之中,想要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弹劾戴国瑛实在不容易。

若是让戴国瑛惹上民愤极大的事,这一招方才可行,想来想去,这些年来惹上民愤民怨的只有外交了。

可是这些年来,列强在华夏各有其势力范围,又因为经济危机的影响,很少对华夏有军事行动,那些不平等条约什么的也很鲜见,整个国家除了内战之外,基本上还是处于平稳发展的态势。

在这个时候想要搞出点民怨还得和戴国瑛扯上密不可分的关系。着实不容易。

“不如我们离开上海,直接投靠胡杰吧?”虽说私底下和胡杰结成同盟,不遗余力地分裂革命党,但他们还是留在了联合政府的首都,之前还没想过要和戴国瑛彻底决裂,双方分庭抗礼,可若是付出了这么多心血,还分不到一杯羹,他们难免也会出此下策。

“这…”三人都陷入了沉吟,胡杰毕竟是个军阀。又不是真正的革命党人,未必会买他们的账。

而方厚志和何崇志还考虑着自己要和胡杰谈合作,手中又有多少筹码。一时间也难以决断。

可就在这个时候,沈绍隽在陇海线势如破竹,戴国瑛又不惜重金拉拢了好几位中立将领,最终击溃了胡杰联军,在此之后又迅速将第二军团调往津浦线。实行反攻。

也是老天帮忙,连日大雨耽误了胡军的行军,以至于在第一师增援到津浦线时,胡军尚未来得及占领阵地就遭到第一师的猛击而溃退下来,其余各部趁机触及,胡军全线崩溃。一路向北逃窜。

此时的胡军因遭到重大挫折,军心已乱,士无斗志。在望风而逃的情况下,放弃济南,数万大军抢渡黄河,被水淹死和在铁桥上被飞机炸死的不计其数,其状甚惨。

又由于军队骚扰地方。惹起民愤,很多零星部队。都被当地起义的百姓解决,虽然胡杰还在苦苦顽抗,但是败相已现。

连日捷报传来,戴国瑛的心情好了许多,脸上也有了久违的笑容。

可惜这份好心情没持续多久,一份阴沉的密报呈上了戴国瑛的书桌。

北平和天津虽然原来都是胡杰的势力范围,但最近全都被戴国瑛收了回来,因为初初接手这两座重要的城市,他并未完全掌控这个城市的一切,好在有心腹陆行严搜集了全方位的情报。

戴国瑛脸色惨白地看着手中的密报,脑袋嗡嗡作响,倭国军队正在密谋攻占北平。

这个消息石破天惊,可是他丝毫不怀疑它的真实性,陆行严办事一向稳妥,没有十足的把握是不会告诉他这样重要的消息。

倭国已经占领了东三省,这几年戴国瑛对他们视而不见,总以为这三个省就能喂饱这匹饿狼,可是没有想到他们竟然还想着北平。

北平是前朝国都,一直都是政治中心,他一直筹谋着得到了北平后就一举迁都至北平,可是绝对没有想到倭国人竟然会有这样的野心占领一个国家的国都。

戴国瑛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虽然上海是联合政府暂时的首都,但谁都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北平一直都是华夏人心中的国都,整个华夏的心脏,心脏被人扼住,国都沦陷,那便意味着亡国!

意味着所有华夏人都要成为亡国奴!

戴国瑛只觉得太阳穴突突跳个不停,突然想起乔霏曾经写过的倭国威胁论,她始终认为倭国的野心远胜于其他列强,这个像狼一样阴险的民族,无时无刻不想着占有华夏的土地和资源,奴役华夏的民众,当时的他总以为是危言耸听,毕竟倭人所表现出来的模样总是谦恭有礼的,可是如今看来…

作为一个华夏人,他很恨倭国,可是作为联合政府的总统,此时的他该怎么做?

戴国瑛的脸上掠过一丝阴沉之色,倭国是在筹备侵略华夏,可是这只是陆行严探听的情报,并没有确切的证据,就算有,他能怎么做?

就像当初发生东三省的事一般,孱弱的联合政府难道真要和倭国开战吗?

他是个职业军人,他知道两个国家的军事差距,华夏根本不可能打得过倭国,如果倭国要侵略华夏,占领北平,他除了向国际社会求援,还能做什么?

做什么都是徒劳,何况如今革命党内不团结,何崇志成天闹分裂,胡杰这个心腹大患未除,真要是和倭国翻脸,恐怕他就是腹背受敌。

这样的代价,他承受不起,戴国瑛闭了闭眼,点燃一根火柴,亲自将这份密报烧成灰烬。

与此同时,乔霏自然也收到了同样的密报,心里并没有太大的意外,该来的终于来了。

若说和胡杰的战争只是一次演习,那么这次才是真正的恶战了。

虽然她并不需要陆行严将所有情报都上报给她,但是陆行严知道她最关心的就是倭国和保皇党的情报,因此这两方的情报从未遗漏过。

乔霏知道戴国瑛一定也收到了这一封密报,这几日格外注意戴国瑛的行动举止,但很快她便失望地发现,除了他眼底有一丝阴霾之外,他似乎根本没把那份情报放在心上,也没有任何针对倭国的行动。

这个时候她也明白了他的态度,便是放任自由。

他在列强面前一向是个软骨头,这一点从上次割让东三省的事情上便能看得出来。

她必须要早作准备了,就算戴国瑛再软弱,她也必须逼着他抗击倭国。

决心一下,她便毫不犹豫地找上方大凯,在她的影响下,她身边的诸人都对倭国十分厌恶,方大凯一听她的来意便咬牙切齿。

“那帮倭国人当真无耻至极!”方大凯气怒难平,“抢了东三省还不算,竟然把主意打到北平上去了!”

东三省和北平的意义完全不同,便是三个省份加起来都不如一个国都来得有震撼力。

“这件事已经板上钉钉的了,倭人蓄谋已久,不日就要对北平驻军发动进攻,北平沦陷是早晚的事儿了。”此刻的乔霏反而很冷静,东北之后便是华北,接着一路向南,这就是倭国灭亡华夏的步伐。

方大凯本来指望乔霏会说出坚决抵抗之类的话,没想到她竟然会说北平必然沦陷,当时就被惊住了,“既然我们事先有了准备,举国对抗倭国,北平应该不至于沦陷吧?”

乔霏的眼中有着悲哀,“我们有了准备,倭国又何尝不是准备已久,我们华夏无论是从武器装备还是士兵素质都比倭国差了一大截,更何况我们连年内乱,人心不齐。”

她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从美国、欧洲购进先进的武器图纸、机械设备,但是兵工厂生产出来的枪炮质量与倭国还是有差别,而这一切都源于基础工业没有跟上,铁矿质量不够好,炼钢工艺落后,钢铁质量就不好,生产出来的枪炮性能自然打了折扣。

而基础工业的进步又岂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她只能保证兵工厂目前所生产出来的枪炮质量绝对高出前世的那个时代,当然这些年她始终源源不断向国外购买一些先进武器,但武器装备还是落后于列强的。

再一想自己去寻找沈绍隽时候,沿途所见的那些兵士素质,她实在没有办法对这场战争抱有太乐观的情绪。

甚至她有些明白了戴国瑛的想法,这是一场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战争。

“那怎么办?倭国要的不只是北平,他们要的肯定是整个华夏!”方大凯的眼睛竟然红了,任何一个有血性的华夏人都不甘成为亡国奴的,“我们难道就这样将整个华夏拱手让给倭国?”

这样的屈辱恐怕远胜于大华末年,那些列强用枪炮轰开国门,肆意划定租界。

第二百一十四章造势

“我相信其他列强也不会答应的!”方大凯突然想到了这一点,变得乐观起来,“干脆就让他们互相打起来,和我们也就没有关系了!”

乔霏摇摇头,多么天真的想法呵,也许大部分华夏人都有着这样的期盼,自己的国家受到了侵略,不想着为国家民族血战,还指望着外国为自己伸张正义,实在是太讽刺了。

“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土地,我们的人民,怎么可能和我们没有关系?难道你做外国人的奴仆做得习惯了,都忘了谁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她深吸一口气,“哪怕知道这场仗难打,哪怕知道这场战争要牺牲无数人,我们也必须用我们的血来保卫自己的国家,指望外人是没有用的。”

方大凯神情一震,脸上涌起的除了愧疚之外,还有被激起的血性,“老师常和我说做人要有担当,对得起忠义两个字,我自以为自己做到了,可今天说出这样的话,实在愧对老师的教导。”

“你只是接受不了,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办,我敢说大部分华人都会和你有同样的想法,”乔霏顿了顿,“这就是我今天为什么要来找你的原因。”

“老师尽管吩咐,大凯必定竭尽全力。”

“你让你手下的报社把倭军有可能袭击北平的消息放出去,并且煽动民众的抗倭情绪,戏园子里可以编一些保家卫国抗击外族的曲目,如今百姓麻木,人心不齐,我们本来实力就远逊于倭国了,若不能团结一致,那便更无一丝希望了。”现在她想要做的是尽快结束内战,形成抗击倭国的统一战线。

“老师若能亲自操刀写文章。一定能让群情激奋,举国抗倭。”方大凯没有忘记数年前乔霏领导的那场学生运动,仅靠几篇文章几场演讲,便引得全国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生生推翻了一个政府,那样的煽动力直到现在还令他回味无穷。

乔霏却摇了摇头,“我现在的身份不合适。”

当时她推翻的是军阀政府,而如今的联合政府是革命党的。总统又是她的姑父,于公她是机要秘书,于私她是侄女儿。就算对戴国瑛的政策不满,她也绝不能明目张胆地反对他,否则便等于是背叛家族,所以她才选择了这样一个迂回的途径。

“在合适的时候我会写,但绝不是现在。先造势吧。”乔霏叹了口气,“不要让人知道是你做的。”

这件事一出戴国瑛必然很窝火,一定不会轻饶幕后的指使者。

正在这时楼下一个短打打扮的男子不停地对方大凯张望着。

“你还有事儿?”乔霏瞥去,那男子一看就知道是方大凯的手下,此刻一脸纠结,看上去似乎很是焦急。

“没用的东西。滚出去,不是说了天大的事儿都别在这个时候烦我!”方大凯不耐烦地冲那男子喝道。

“可是大凯哥,您说过关于白小姐的事儿要第一时间回报的。”大概是看乔霏一脸温和。那男子便大着胆子,苦着脸上楼到方大凯身边小声说道。

一听“白小姐”三个字,方大凯立刻变了脸色,也不避着乔霏,一脸急切。“她出什么事儿了?”

“没出什么事儿,就是她来了。就在茶楼,说是有事找您。”那男子一脸为难,小心地看着方大凯的神色。

“唔,你下去吧。”方大凯显然神思不属。

“那白小姐是你的新欢?”讶异于方大凯的心不在焉,乔霏的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皱,方大凯的女人不少,但似乎没有哪一个能够吸引他这样全部的注意力,更不会让他在谈正事的时候乱了心神。

方大凯尴尬地笑了笑,算是承认了。

“既然来了,介意让她上来喝杯茶吗?”能让方大凯这样的男人心动的女人,倒是令她起了几分难得的好奇心。

“她不过是个学生,没见过世面的。”方大凯勉强地笑了笑,言语中尽是维护之意。

乔霏一笑,心里更加惊异,上回去方公馆的时候,方大凯大大咧咧地要姨太太下来陪客,这次竟然藏得这么紧?

“那便不勉强了,我这里也没什么事儿了,你忙去吧,下次有机会再介绍我们认识。”

“我送你下去。”方大凯有些不好意思,但显然一颗心已经飞到了那位白小姐那里。

“这白小姐到底是什么来头?”乔霏望着方大凯急不可耐的背影,问向方大凯的心腹唐平。

唐平微微皱眉,一脸无奈,“这白小姐也没什么来头,父亲早逝,母亲寡居,她不过是个普通的师范学校的女学生。”

“一个普通的女学生怎么会和大凯扯上关系?”

唐平叹了口气,因为方大凯的原因,他们对这位乔五小姐向来十分敬重,况且这事儿也不是机密,方大凯迷上这位白小姐,在她身后苦苦追求的事儿根本瞒不住,恐怕很快就要成为上海滩的笑谈了。

“这位白小姐一日在街上被几个不长眼的小混混调戏了,正好大凯哥路过,便顺手救了她…”

“好一段英雄救美的故事,”乔霏笑了笑,觉得这桥段实在老套,“他这么个万花丛中过的人,竟然也会一见钟情?”

“乔五小姐有所不知,这位白小姐与其他几位嫂子不一样,”唐平苦笑,“毕竟是个女学生。”

乔霏有些明悟,方大凯的几位姨太太都是戏子、舞女出身,或是小门小户人家的闺女,女学生这样清纯高华的女孩子的确会吸引他的注意,但她担心的却是另一个问题。

“美色误人,但愿他别太沉迷了。”

“乔五小姐若是方便就劝劝大凯哥吧,听说他要为了这位白小姐将其他几位嫂子全都休出门去呢。”唐平也是一脸头疼,方大凯的几位姨太太中也有几个待人很好,甚至救过方大凯,很得兄弟们敬重的,他这么绝情的做法,难免会让弟兄们心怀不满。

“白小姐这么有影响力?”乔霏的脸色越来越沉重,在前世读过方大凯的传记中并没有记载这一段故事,不知道是湮没于历史之中,还是发生了新的变数,但一个不明底细的女人如果对他有这么大影响力的话,便是一个很危险的讯号,若这个女人心怀不轨的话,那就更可怕了。

“可不是么,大凯哥把白小姐的事儿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只要遇上和她有关的事儿,无论他当时在忙什么都会立刻赶过去的。”

“但愿这位白小姐真的家世清白。”乔霏冷冷勾唇,她有一种不踏实的预感,这位白小姐出现的时机实在有些太凑巧了。

“乔五小姐的意思是?”唐平心中一凛。

“没什么,你们保护好大凯,别让他受了有心人的挑拨和利用。”

“我明白。”唐平明白了乔霏的言下之意,心里虽然还有些不可置信,但是那个白小姐对方大凯的影响力实在让他们觉得恐怖,若真是有心人利用,那后果一定不堪设想。

要查这个白小姐的底细从方大凯这里入手显然是行不通的,乔霏只能和陆行严联系,拜托他彻查这个白小姐。

方大凯的办事效率还是值得肯定的,一夜之间整个上海滩都充斥着倭军图谋华夏的新闻,几日后全国都是铺天盖地的消息,民众的反倭情绪经过这几年的沉淀后又开始觉醒了。

“这是一个好机会!”何崇志捏着报纸嘿嘿笑道,“民众越来越厌恶倭国,我们应该顺应潮流,组成一个抗倭联盟,你看看戴国瑛现在在做些什么?他一心忙着内战,对倭人即将入侵的消息视而不见,恐怕这就是他最大的外交失误了。”

“但是倭人并没有入侵,也不能算得上是外交失误吧。”卢峰傻愣愣地说。

方厚志和何崇志对视一眼,都是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无奈样子,“无论是不是失误,我们之前一直要寻找的机会来了。”

“我们明日发通电要求戴国瑛抗倭,他碍于国内形势绝对不会答应的,到时候我们便说他卖国,煽动民众反对戴国瑛,我们有了国家民族大义这面旗帜,便能够吸引更多人加入我们组建的新政府。”何崇志嘿嘿一笑,“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而戴国瑛则是气得摔了一书房的东西,哪怕前线频频传来捷报也丝毫没有让他露出一丝半点的笑容,整个国家的注意力都在倭国身上,谁还会去关心和胡杰的大战?

就连胡杰都假惺惺地发了通电,表示愿意和戴国瑛握手言和,从而联手抗倭,赢得了舆论界的一片好评,这样的态势让戴国瑛完全陷入了被动之中。

当然同时手脚大乱的还有倭人,筹备多年的阴谋突然被摊到台面上,不仅要承受整个华夏的反倭情绪,还要承受被列强盘问的苦恼,虽然于大局无损,但是他们明明尚未出兵,华夏就大肆宣扬他们要吞并华夏、吞并亚洲,真是让他们有苦难言。

第二百一十五章烽烟起

在这个时候,迫于舆论压力和国际压力,甚至是来自倭国内部的压力,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确尚未准备好,倭国只能发布声明表示并没有入侵华夏,打破华夏平衡的想法,不过对于倭国这样反复无常、毫无信义的国家来说,今天发表声明表示和平的愿望,明天就开火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虽然倭国发表了声明,可是国内还是猜疑声一片,这个时候最难熬的就是戴国瑛,简直是被人放在火上烤,在何崇志的故意操作下,他简直成了不抵抗的国贼,党内也有越来越多人反对他,就连胡杰都在民意上占了优势。

这样被动的场面是戴国瑛始料未及的,却没有超出了乔霏的预计,戴国瑛急召陆行严回来,狠狠地发了一大通脾气。

秘密的情报被泄露出来造成严重后果,是陆行严第一次犯这样的错误,戴国瑛一向看重他,虽然平日就严厉,但也是第一次将桌上的镇纸狠狠地砸向他,陆行严没敢躲,镇纸狠砸在他的额角,破了一个很大的口子,鲜血流了一脸,看上去很是狰狞可怕。

“查!你给我狠狠地查到底是谁漏了风声!”戴国瑛依旧怒不可遏。

陆行严心里自然知道是乔霏故意放的消息,他不可能把她供出来,只得“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校长,其实这件事在北平已经算不得什么机密了,是一个倭国军官在八大胡同里和几个国贼说的,被那些风月场上的女子听到了,这才传扬出来,我们得到消息虽早,可八大胡同那种地方哪有什么秘密可言,几日之内也就在北平传开了。”

“该死的倭人!”戴国瑛气恨地骂了一声。“那为什么这消息是在上海登报传开的?”

“北平的报社我们之前都下了些功夫让他们不要乱写,倒是上海这边,很多报社都是在租界里的,有的时候我们也不好插手。”陆行严低眉顺眼地解释道。

戴国瑛又如何不知道这一点,上海报社最喜欢写小道消息,反正在租界之中,没人管得着,比起动不动就被查抄封社,下笔总是冒着风险的北平报社,上海报社的自由度倒是更高一些。不过上海报社很少会对这样的政治新闻感兴趣。

陆行严像是知道了他的猜测似地解释道,“因为消息是从风月场所传出来的,上海这里的小报社有不少眼线都布在那儿找新闻。怕是把这消息当成了那种乱七八糟的新闻写出来,后来以讹传讹,变成了今日这种局面。”

“若真有幕后指使者一定要严查!”戴国瑛心知有理,但还是气怒未平。

“是!”陆行严只得唯唯应道。

“那些倭人既然已经发表了声明,看来短期之内不会攻占北平了。”戴国瑛叹了口气,“却白给了何崇志那伙人一个借口来闹事。”

“校长,何崇志这个人两面三刀,屡屡破坏党国大业,不如我们…”陆行严做了个阴狠的动作。

戴国瑛也是心中一动,他对何崇志也是厌恶已久了。“他好歹也是我们党内同志…”

“校长,他反对您,就是分裂我们党背叛了卢林先生。这样的奸贼实在应该铲除!”陆行严恳求道。

“你们能做得到么?”戴国瑛的心中跃跃欲试,可又怕偷鸡不成蚀把米,“他身边护卫众多,为人又小心谨慎,怕不是那么好对付的。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他们那伙人都会把责任推到我们身上。到时候面子上可过不去…”

“校长尽管放心,那伙分裂分子就是以何崇志为核心,卢峰虽然是卢林先生的儿子,但实在不堪大用,只要除去了何崇志,这伙乌合之众自然作鸟兽散。他们如今不是叫嚣着要形成抗倭联盟么?到时候我们就说他们得罪了倭人,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我们到时候都把这责任推到倭人身上…”

戴国瑛的脸上总算浮起了一丝微笑,无论是何崇志还是倭人都让他十分为难,心里对他们早就恨之入骨了,若有机会栽赃到他们身上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但是倭国…毕竟涉及到外交问题…”戴国瑛沉吟道,虽然动心,但是神情还是颇为犹豫,这倭国毕竟是个强国,他生怕会引火烧身给自己带来什么麻烦。

陆行严虽然面上不敢显露分毫,但在心中叹了口气,这就是戴国瑛和乔霏的本质区别了,虽然乔霏是个弱质女流,可在这种问题上却是十分坚决,她处事向来没有半分犹豫,这份决断力,戴国瑛这个杀伐决断的军人却远逊于乔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