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勿得!”鲁天柳发出一声惊呼,她的声音其实并不十分尖利,但他的惊呼在五侯的耳中如同晴天霹雳。秦先生也被吓住了,他知道鲁天柳能有这样的反应肯定是非同小可的事情,他看过天师掌门给的《玄觉》,他也听龙虎山的那些老道们说过,柳儿是青瞳碧眼的半仙之体。所以在鲁家,他是最了解鲁天柳的,甚至比柳儿自己还了解,但这是在柳儿偷看了《玄觉》之前。

鲁天柳不知道危险来自哪里,但肯定很危险,也许在眨眼间就让他们三个化为齑粉。她闻到了一种味道,一种过年的味道。是的,这味道只有过年时才会时常弥漫在空气之中。当然,如果过年没有放鞭炮的习俗,那么这味道也不会存在。

火药!对!鲁天柳嗅觉做出这样的肯定,同时她能肯定的还有,这火药绝不是鞭炮的火药,因为这味道要浓烈得多,刺鼻得多。她绷紧的神经似乎都可以感觉出这些火药爆炸的威力,她浑身的汗毛都在剧烈地颤抖。

“勿要动格,千万勿要动格!”鲁天柳的语气很少有这样紧张的。她的紧张让那两个人更加紧张。

“我不动,你们先退。”郑五侯从不将自己的生死当回事,只要是柳儿没事就好。

“呆了你哉,侬晓得就侬踏落弦子哉?阿拉两个亦可能踏落格。”鲁天柳今天真的有点恼五侯的莽撞了,其实同时她心里也责怪自己大意。她回头看看站在龙骨墙外面的那个戴面具的女人,再看看那个呆立在那里没有继续纠缠的人坎。她知道为什么他们没有跟过来,因为这里是个绝断坎,杀戮威力很大、波及面很广的一个绝断坎。

三个人都不敢动,可是有人却要动了。面具女人轻轻地哼了一声,呆立的人坎顿时重新活泛起来,他迅捷地绕开竹签阵,往前走动了几步便停住了,手中匕首一颠,将匕首前后翻身,用三指捏住匕首刃。这是标准的飞刀手法。

郑五侯站着不敢动,伸出的左手搭在门上也不敢动,只有提刀的右手可以动作。但是动的速度不敢快也不敢用力,他怕带动身体其他部位而弹了弦子。所以当匕首飞过来的时候,他只能用朴刀的刀头部分护住自己的头部和脖颈部分。匕首重重地落在五侯筋肉结实的臂膀上,发出“噗”的一声闷响。可能是五侯天生反应较慢,他对疼痛的忍受能力也很强。匕首的尖儿都钉住他的骨头了,他却一动都没动。

人坎举起了第二把匕首,他的目标还是五侯,这次匕首是往下三路去的。

匕首飞到一半的时候,鲁天柳也动了,她往人坎那边紧赶两步,同时撒出了自己的“飞絮帕”,“飞絮帕”的小钢球撞在匕首上,匕首的方向偏了,直落在鹅卵石铺成的地面上。匕首飞出的力道很大,在地面上一弹后,撞在那扇黑色圆门上,发出“当”地一声响,如同钟鸣。原来这黑门也是金属的。

一根“飞絮帕”撞偏了匕首,另一根“飞絮帕”缠上了人坎的手腕。“辟尘”一工中“链臂”的手法要在人坎的手腕上做个精巧难解的节是很容易的事情。

人坎的反应是很快的,鲁天柳的身形一动,他就开始往后退步,等“飞絮帕”的链条一缠上手腕,他马上抖臂绕腕想脱出缠绕,可是鲁家人打的结怎么可能这般容易就解脱出来。他的另一只手赶忙上去解那链子结,可是摸了几下却无从下手。

让那人坎最为骇异的是,就在他试图解开链子结的时候,鲁天柳手中链子一抖晃,竟将他的另一只手也给扣住了。

柳儿手中链条甩得是精巧无比的,发力却是突兀迅猛的。链条刚扣上就突然带劲,往回猛地一拉,那正骇异着的人坎竟然被这个身小力薄的女孩子拉过来好几步。

是那人坎的力量不如鲁天柳,不是,是他没想到,他疑惑了,他走神了,他的疑惑和走神是因为他竟然没有脱出腕上的链条结,另一只手去解竟然也无从下手还同样被扣。他的疑惑和走神还因为他怎么也没想到最早发现绝断坎的鲁天柳怎么就敢动了,刚刚她不是还在说谁都可能踏到弦子,都不能动的吗?难道那是说给自己听的,给自己在放诱儿(假象)?

其实,鲁天柳之所以敢动,是那人坎给了她提示,人坎的两次飞刀,目标都是郑五侯。而且从飞刀的飞出途径来看,都不是奔要害去的,他的目的应该是逼着五侯动。

也就是说,只要五侯动了,坎面就会动作。五侯不能动,所以她动了。

“五哥,侬格脚下勿动,把伊个门推推看。”与人坎相持着的鲁天柳好不容易缓了口气快速说出句话。刚才她将人坎拉过来几步后,人坎意识过来,马上踩稳脚步,一时两人成了相持状态。

她的胆子很大,竟然敢要五侯推那门?其实柳儿敢这样做,也是那个人坎给的提示。她链拉人坎,人坎完全可以顺势扑击,可是他却没有,看来是因为这里坎面的杀伤力极其大,让他不敢继续往前再迈一步。而他敢将匕首飞出,在撞击那扇门以后,没有下意识的侧脸抬臂的动作,说明弦子不在门上,而且匕首撞击后知道那是一扇金属门,更加说明那门也不应该是扣子,而应该是扣子的定座。

鲁天柳闻到的是火药味,火药的威力虽然大,但布置的人是不会蠢到用它来推动这么宽大沉重的金属门来做杀招,那样的攻击面又窄,速度又慢。

鲁家六合之力中“布吉”有一技,叫做“改破”,就是所选宅地虽然什么条件都是上吉,可是唯独其中有一处有某件物体有破局之相,需要除去或者移动。这样的东西如果是一棵树、一条溪,只需要砍树或者改道。可是如果是山壁上的一个巨块的尖棱,难度就大了。鲁家上几代有人在江南惊天堂学了一手用火药炸石的技艺,就是利用牢固定座使火药威力往需要方向炸出,这有点类似我们现在的定向爆破,因为“改破”是有形状大小要求的,不能乱炸。此种技艺秦先生是不会太感兴趣的,可聪颖质慧的柳儿却将其牢记在心。

此时此地的数个条件往一处这么一合,柳儿就基本看出此中端倪。

那扇金属门应该是可以推开的,就算它平常时不能推开,现在也应该能推开。因为定座挡住炸药的爆炸方向,让其威力往一个方向去。为了保证不会导致那个方向的石棱因为威力过大,反而炸坏局相,所以在定座上会留一个释口,在爆破力过大时,释口会被推开,泄放冲击力。这里也应该有释口,它的作用应该是防止过大爆破力推动金属门做的定座,而推倒固定定座的整面院墙。

郑五侯手中缓缓用力,那金属门果然被推开一个不大的间隙,足够一个人通过了的间隙。

“先生啊!侬快些过去。”鲁天柳的话刚说完,秦先生就已经往那间隙走过去。他没问为什么,他说不出话的嗓子也问不出什么,只管低头迈步往那门的间隙中走去,他心里清楚,柳儿能下决定的事情,差不多都有九成以上的把握。

人坎拼命往后拉扯,希望可以挣脱链条。可是鲁天柳却纹丝不动,而且好像还很轻松。因为她的另一根链条已经缠上了五侯的刀杆。而且两个“飞絮帕”之间也打上了一个结。人坎现在变作与五侯在较力,那真如是蜻蜓撼石柱。也是五侯脚下不敢用力,要不然早就将这人坎一把给甩过来了。

看着鲁天柳轻巧秀美的背影从黑色院门的间隙中穿过去,站在龙骨墙外面的面具女人长叹了一声。她曾在后面戏楼前亲眼看到这个女孩子和那傻小子被诱进戏楼,很明显,戏楼里自己认为绝佳的坎面和上选的高手没留下他们。

戴面具的女人也是个高手,所以她从这个女孩子的眼睛里、话语里、气度里她知道,自己也绝对无法对付这样一个小女子。特别是这女孩子对自家这道坎面布置,如果不是她预先就知道,她还能在转瞬间发现并且逃脱,那她的能力就已经远远超出了高手这个称呼的范畴。怎么秦先生这个老杀才没告诉过鲁家有这样一个女孩子。这个女孩子只有自己儿子能够对付,还有就是自己那个在外游学天生异能的孙子能对付。

女人甩手又发出一个响哨,龙骨墙尾端的宽檐翘脊上跃下两个浑身上下衣着如同青色小瓦的人坎,两个人坎矮着身子,身形如同扑食的猎犬,往黑色圆门那里冲杀过去。面具女人的想法是哪怕用自家几倍的人命去换,也要让鲁家人死一个好一个,现在那里只剩下个好像浑身是力气的傻小子,他踩中套子没法移动,得趁现在杀了他,绝不能再让他也走脱了。

两个青色小瓦般的人坎的动作很快,但有人比他们还要快,谁?就是那个被“飞絮帕”牵住的人坎。他也不想动,他更不想动得快,除非是往后退。可是由不得他,郑五侯手臂上的力量不是他能抗衡的,他只能随着这巨大的拉力腾身跃起,就像一只被牵拉着飘起的风筝,晃了两晃就到了郑五侯身体的斜上方。

人终究不是风筝,不可能老在空中飘着,就算是风筝也终究是要落下来的。人坎落了下来,他的落脚点应该是郑五侯的头顶。人坎不是庸手,在这样的宅院里,不要说庸手,就是身手稍不如人都是不会有立足之地的。所以那空中的人坎面对这样一个落脚位置有了想法,也有了计划。

身手反应很快的人坎在空中迅速将右腿屈膝,膝盖直奔五侯天灵盖跪撞下来。他知道,他这一跪,就算五侯是个铁壳脑袋,也会给他撞裂。他对自己膝盖的功力如此自信,看来在这宅院里最容易练成的大概就是这跪功。

但是他这一撞之后,就不怕五侯被撞出,松开脚下踩住的套子?这一点人坎也考虑到了,所以他没有双膝齐跪,他要留出一条左腿代替五侯踩住套子,不让机括动作。这不但要求这人坎动作迅捷准确,而且还要对这道坎面非常熟悉。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空中的人坎发现站在下面的人忽然旋转起来,旋转得就像一阵风,但不是旋风,也不是龙卷风,而是穿堂风,从黑色圆月院门的间隙中一穿而过。

人坎的膝盖落空了,他目前这一瞬间里能做的,必须做的,也计划好要做的,就是用左脚一下踩住五侯刚刚站立的位置。那位置上有个鹅卵石铺成的“寿”字形阶面,站在这阶面上,却不知道是能延寿还是要断寿。

与此同时,他手腕上的结扣也突然像活的一样松开,跟着那风蹴溜一下也钻进了黑色院门的间隙。

一切都如鲁天柳所料,虽然和她的算计有点出入,过程也惊险了几分,但结果却和预计的一样。

鲁天柳从五侯身边走过的时候,小声说道:“拉伊过来,替侬踏坎哉。”

柳儿不是随便出这么个主意的,她走过时看了一下五侯脚下的阶面。她看到那是鹅卵石铺的阶面,这样的阶面在坎面中叫“碎面”。“碎面”坎子一般不会用直踏机括,因为在“碎面”上,踩踏的力量分布不是很均衡的,用直踏机括不可靠。所以这里应该是压弹机括,就是踩踏让机簧受力,在踩坎人移动开后,靠机簧发力,弹动弦子,启动坎面杀扣。因为机簧的力道始终是均衡的,能保证“碎面”动作的可靠。

从这可以看出,刚才人坎飞刀逼五侯移动,不是要他踩其他地方,而是要他移动走开。他不下杀手是有道理的,因为杀死五侯,五侯只要死后瘫倒在原地,他的体重还是会压住机簧不让坎面动作。

柳儿知道,既然是压弹机括,那坎面承受力道的范围就很广,这是为了保证体重由轻到重什么样的人都可以陷坎落扣。五侯可以压住簧,那人坎也可以压住簧,而且这坎面不怕压,就怕放。将那人坎拉过来,两人压住机簧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然后留人坎一个压簧也不会有问题。

鲁天柳的原意是将那人坎拉过来打昏放在坎面上,那人坎双手被缚,要达到这样的目的还是比较容易。

可是没有想到,那人坎竟然会身体高跃,从上往下用腿进行攻击。下面的五侯对于这样的状况,第一反应就是矮身躲避,到实在躲不过了,他也只有赌一把了,因为他也知道这样高度,一百多斤的一个练家子,从高处往下直撞下来的力道,无论如何都会让他退出一步、半步。与其让他撞出,还不如自己避开,你来了,我就走,大不了同归于尽,反正柳儿她已经脱身了。他血一冲脑,便不管不顾了,身子一旋,侧身从门的间隙中钻了过去。

幸亏是那人坎了解坎面,幸亏那人坎的左脚离地面已经非常接近,幸亏那人坎的动作迅捷而且准确。坎面没有动作,要不然这下同归于尽的不只是他郑五侯和那人坎,还有始终在门的间隙处看情况的柳儿。

五侯刚钻过去,就有两个人马上有了极度惊恐地反应。

一个人是柳儿,她抓住“飞絮帕”的链条,一拎一抖一晃,解了人坎手上的缠扣。然后拉住五侯迅速窜出,趴倒。她是害怕五侯这样不管不顾如风般钻进院门,他如此的大力,会牵动链条,带着那人坎继续往前移动,使坎面动作。

还有一个是站在门外的人坎,他的想法和鲁天柳一样,这时无论如何都不能再让那大块头拉着往门里去了,那样,自己会化作一蓬血水泼到那扇门里。所以他一落稳脚步,马上双腿一前一后,后面条脚踩住坎面,前面条脚抵住没开启的半扇院门,身体后仰,他指望能依靠这半面死门撑住自己的身体,不被拉动。

“咔崩!”一声巨响,那人坎虽然没有化作一蓬血雨,但他的的确确变做了一堆碎尸。与他一起变作碎尸的还有那两个青色小瓦一样的人坎。血溅得很远,扬起的血沫被气浪吹扬着一直飘到龙骨墙的外面,并从那青瓦隔成的花窗中穿过,涂抹在了那个金色的狸子面具上。

坎面还是动作了,是因为鲁天柳没想到,松开链条了,那人坎还是没站住;是因为那人坎已经仰身用力了,而就在这节骨眼,那链条却活了似地解开了,他是自己将自己摔出去的。

紧贴地面趴着的鲁天柳,从门的间隙中窜进来的气流中感觉到坎面的巨大威力。但这爆炸的威力虽然巨大,和她想象中应该有的威力还是相去甚远,至少和那厚重的金属门做的定座都不相配。如果只是这样的一个杀伤力,根本不需要用这样的金属活门来泄压。而且,那爆炸的声响也不对,倒像是用炸药启动了其他什么大型的扣子一样。莫非这是……

没等鲁天柳细想,她紧贴住地面的左耳听到的声音马上就否定了她的推断,她的耳中听到了极为猛烈的隆隆起伏声,其中还夹杂有她在前院天井地面下听到的怪异声响。同时,她的鼻子从浓浓的硝药味道里还闻到了晦涩、阴寒的气息,这样的气息能混杂在爆炸后的灼热火烈之中,说明了散发这气息的源头蕴含的能量是非同小可的。这样的现象让她改变了思路,不是爆破威力小,是炸药的爆破威力向下分散了。地面下遭受这样巨大的冲击,同时也诱发了某些奇怪力量的苏醒,此处可能很快就会像前院天井一样,变得步步惊心,所以必须赶快离开。

鲁天柳没说话,爬起身拉着五侯就走。五侯也不敢说话,他从没见过柳儿有这样凝重的表情。

前面的小道尽头是条长廊,长廊拐过弯就直接站在了一座书轩般的建筑前面,这建筑是正面全敞式的,弧形屋顶,内部格局整齐,柱壁对称,正三堂的建筑,却未分隔。

秦先生静静地站在这所书轩一般的屋子前面,却是背朝轩门,往远处查看。其实前面和龙骨墙外面一样,有一排高大树木,看不到什么。而往书轩的另一边去,也是一条相连的长廊。

鲁天柳和五侯悄声走到秦先生身后,他们听到秦先生在喃喃地说:“就是格里哉,就是格里哉。”

第二卷 撕风裂冰 第二十六章 入龙鼻

墨绿暗域无夜昼,忘死入龙嗅。

洁体如玉构,池淤尽掩,人若已凉透。

水下袭杀灭高手,凭巧器功奏。

莫道女儿家,踏波移茔,取龙宝入袖。

——醉花阴

“先生,格里是个啥子地界?”鲁天柳轻声问道。

“那些树木不太高,遮不住楼顶檐角,可什么都看不到,因为那里是敞地。”秦先生的手指在一个假山盆景中的沙堆上迅速地写着,沙堆写满就马上用手掌一抚,平整了沙面再写,“应该有池塘,是龙口。”

不是秦先生不想说话,他是实在说不出话来。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可能很快不是说不出话的问题,情况会比这糟糕得多。因为他麻木的颈部开始疼痛了,而且是里外贯穿起来的疼痛。疼痛的中心部位是瞿雎拉鸟屎的地方。秦先生此时才意识到,那蜡嘴鸟(他依旧以为那些鸟是蜡嘴)拉的屎有毒,那扁毛畜生的肮脏招式不是要以势夺人,而是一个实实在在地杀招,一个效果缓慢而至的毒招。

秦先生颤抖着手指又指指两边长廊,他的左手手指摸过鸟屎,这时也开始刺痛起来,另一只手不痛的手指迅速在沙堆上书写:“长廊相连不断,是龙须。轩屋里有两口井,是龙鼻。这真是个‘驭龙格’,连龙鼻都用轩屋罩住,虽然不断龙息,取无法直吸到日月雨露的天成灵气,使得龙精难聚,终为所驭。”

“先生,那格现在哪能办呢?”鲁天柳静静地问道,她没有因为秦先生如此妙到极处的风水相局分析而惊讶,因为她自己也看出了此中玄妙的八九分,也没有因为那书轩其实是个井轩并且有两口井而惊讶,因为她清明的三觉已经感觉到轩中两道柱状的浓重寒气喷涌而出,并将这井轩层层裹绕盘旋。

“下龙鼻。”秦先生这三个子写得极度地虬劲飞扬,沙堆的沙粒被拨撒得四处溅落。秦先生如此的书写并不是意气风发的表现,而是孤注一掷的无奈。他知道鲁家此趟的目的应该和这驭龙格的龙宝有很大关系,但是现在,只要有五六分把握可以让这两个孩子全身而退,他就绝不会让他们下龙鼻。此时的情形已经是招招必杀,他从“蜡嘴”鸟给他拉的屎中彻底清醒过来,一打开始对家就没准备放走他们一个人,包括自己。眼下可能只有下龙鼻直探龙颌夺得龙宝,以此要挟对家,这样才有可能保住大家全身而退。

鲁天柳没说话,虽然秦先生只写了这么三个字,但她却似乎听到秦先生心中所有想说的话,她转身走向井轩里面,并且直奔左侧井口。

汉代《九州见龙》:琉溪藏龙,喜弄珠。其珠,龙之命宝,常于口、左鼻间循环不止。

鲁天柳当然没看过这样的书,她是在龙虎山听降龙殿那个酒糟鼻子的秃顶老道说过,远古时有降龙尊者,专为民间百姓降伏孽蛟妖龙,他降龙不屠龙,所以常用手法是以一臂夹持龙颚,使龙无法张嘴,另一只手直插龙的左鼻孔,整个手臂探入,从龙颌处挖出龙珠,从此妖龙便被其控制。所以,柳儿从秦先生的心中听懂所有信息和目的时,她想到了这个降龙的手法,下龙鼻取龙宝,应该从左鼻下去。

柳儿将“飞絮帕”收在自己袖中,她知道自己这趟下去没有趁手的家什是不行的,“飞絮帕”肯定得带着。她还必须给自己留条退路,谁都不知道那井下会有什么。于是她让五侯解下腰里缠着的捻股牛筋绳,松开了三股,将牛筋绳变作原来的三倍长。柳儿将绳头打了个抖解扣,这扣子系上后就牢固异常,但需要它松掉时,只须朝几个角度稍稍抖动一下就可自解。她将扣子系在自己左腕上,绳子的另一端系在五侯的刀杆上。

柳儿褪去了外面蓝印花布的棉衣棉裤,只穿一身暗绿色的衬衣裤,一双穿着棉线袜子的天足踩在井沿边上。她准备直直跳下去。这是一种方式,不是莽撞。

这是那年随老爹外出寻奇木,在神农架遇到神捕猎手卓百兽教她的,就是必须要进入一个自己不清楚环境和危险的地方时,千万不要悄悄地慢慢地进入,那样说不定反而让里面的怪兽或其他可怕东西做好了准备,等你一进入,马上就发起攻击。而你要快速直接地进入,进入的那一瞬间,只会让对手惊恐慌乱,而你却会在那一刻全神贯注地注意着周围的一切,并且随时准备攻击或者逃离。

五侯此时却语气坚定地喃喃说了一句“我来吧?!”

鲁天柳用眼神制止了他,在这样的眼光里,五侯的坚定化作一口重重的长息,轻轻地吁出口外。

柳儿一脚已经跨出井沿,突然又收回,她回头看来一眼始终背对着井轩的秦先生,柔声说了一句:“先生,侬要保重自家格!”

“扑通!”这声音其实不大,只是从井中传来有点回音。秦先生的身体伴随着这声音发出一阵难以自制地颤栗。

秦先生微仰着头,散披着的花白头发在寒风的吹拂下簌簌飘拂,那被死封铃削去一大块头皮的头顶血红得有点刺眼。

柳儿跳下了水井,虽然她清明的三觉让她觉得不安,但她还是义无返顾地跳了下去。

骤然入水,柳儿一下子就僵住了,她的肌肉仿佛不能收缩了,血液不再流动了,关节也无法转动了。这井水的寒冷超出了她想象,她感觉就像是万根冰刺刺入她的身体。本来井水应该是冬温夏寒的,可是这里的井水却似乎违反了这样的规律,这水不但不温,而且寒冷程度远远超过了夏天。这一点让鲁天柳很是心惊,按理这样寒冷的水温她的触觉可以在井口就感觉到,可实际上却没有。

她的眼睛迅速扫视周围,周围是漆黑一片,什么都没有。但她的耳朵听出,有划动水的声音,她的触觉告诉她,水中波纹涌动,有东西在向她靠近,她的嗅觉也也让她害怕,靠近的东西有一种霉涩污浊的味道。

这样让她感到心惊害怕的事情才刚刚开始,就在她稍微适应了一下水温,让浑身的肌肉关节刚能活动开来了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好像不是进入到井中,她觉得自己似乎是溶入了一片星空……

池塘中那月形口子中翻涌出的水柱好长时间才平服下来,翻涌起的水柱让整个池塘面上弥漫起一片水雾,水雾飘上平台,让站在平台上的鲁承宗和鲁联止不住发出一阵寒颤。水雾很冷很冷,淡淡的水雾附上身体如同是将人浸在冰水之中一样。

鲁承宗和鲁联发出的寒颤在继续,并且演变成颤抖。

“怎么了,难道真的老了,连这样一点寒气都抵不住了?”鲁承宗心里在自问。

颤抖变成剧烈的颤抖,甚至连身体都出现了轻微地摇摆。这样的情形决不是寒冷可以造成的。是震动,石头平台在震动,台面上石头之间的缝隙在渐渐变大;小楼也在震动,窗棂上的花色玻璃发出清脆的颤音;水面也在震动,刚平静的水面上起了细鳞波纹。

鲁联早就跨过平台的石头栏杆,双腿紧紧夹住石头栏杆,右手紧握住刀柄,左手提着背筐护在身前。他对异象的出现反应比鲁承宗灵敏多了,在鲁承宗还在对自己颤抖摇摆疑惑的时候,他已经是全副攻防皆可的状态了。

在碧绿的水面下,一条曲折蜿蜒的黑线从池塘的对面延伸过来。像是个放慢速度的黑色闪电,要把池塘、平台、小楼劈成两半。

闪电后随之而来的是炸雷,隆隆的炸雷。池塘不知道是不是被劈成两半了,但平台确实是被劈作了两半。就在鲁承宗也学着鲁联的样子靠上另一边的石头栏杆时,那些石头之间的缝隙已经变得有巴掌宽了,就在鲁承宗牢牢抓住栏杆的立柱时,石头平台已经分做了两半。中间一道两尺多宽的碧绿水道直冲小楼。

小楼没有被劈作两半,小楼是被吞掉了半截。那两尺宽的水道是直奔小楼通往平台的单扇门冲过去的。本来这平台、小楼都比水面高出许多,可现在水道已经能够直冲小门了,那说明这座“观明阁”在下陷。

的确是在下陷,这点鲁承宗可以肯定,不要说他这样一个建宅子的高手,就是懵懂的顽童都能看出来。因为小楼下陷的速度很快,碧绿的池水是从小门的上半部分冲进的屋子。

这是怎样的一个坎面?鲁承宗和鲁联都害怕了,这样巨大的坎面他们从没见过,变动如此霸道的坎面他们更没见过,更谈不上分辨坎面的扣子在什么地方了。

不对!鲁承宗突然意识到,这不是坎面,因为他是从小楼正门进入小楼的,在那里他仔细查看过里面的所有设施。如果是一道坎面的话,就算它掩藏隐蔽得极为巧妙,让他瞧不出机括布置。但是屋里那些地板楼梯的木材有没有入过水,他这个般门的后人没理由瞧不出。

鲁家六合之力“定基”一工,不但是要定宅基,还要定基材。所以这一工中有“辨材”一技。坎面布置好以后,是要有一两次试坎的,如果坎面像现在这样动作,试坎就有水进入屋里。木材只要入过水,就会留下无法消除的痕迹,而鲁承宗在底楼屋内没有发现这样这样的痕迹。

既然不是坎面,那怎么会这样?莫非对家要毁园走人?对家不应该到了无招可使的地步了呀?

看着小楼整个陷下去一层,鲁承宗他们两个人站在破裂得一塌糊涂的石头平台上惊愕了许久许久,还是鲁联先从这样的惊愕中省悟过来。他看看小楼,看看墨绿的水面,脸上露出抉择艰难的表情,他的眼光中是恐惧与欲望并存的。

鲁联的表情渐渐变得坚定,他一直不曾说话,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但是他开始动作了。

他脚下晃了晃,试了下那半边平台的牢固程度,那平台虽然断开变做两半,但半边平台下的撑柱牢固性还是极好。他又从背筐中拿出一卷细绳索,熟练地系了个栓缆扣系在平台的石栏上。

鲁承宗的思绪收回了,这是他行走江湖的经验,脑子只有一个,想不通的事就先别费脑子,应该用更加直接的方法去发现,而且东想西想会让你疏忽了其他重要的东西。

鲁联系绳子的时候,鲁承宗正很仔细地看着他的手法。这个鲁联有些时候异常聪明,但有的事情也真的很迂拙,这个栓缆扣自己教了他好多次,他还是打的反穿绳打法,虽然也一样牢靠结实,可是绳扣间缠绕得很难看。

鲁联脱掉外衣,露出一身黑色水靠。鲁承宗从没见过鲁联这样的装束,更没想到鲁联今天的衣服里面会有这样的装束,但他没有惊讶,因为今天入了这个园子,已经没什么事情可以值得惊讶了。其实他也从没听鲁联说过他会水,更没见鲁联下过水。

鲁联抬起头来,看着鲁承宗的脸,终于说话了,他用平静地却不容置否的语气说了句:“我下去瞧瞧,你给护着点回头绳。”

“行。”鲁承宗同样平静地回答,并且坚定地点了一下头。

鲁联下水时没有将绳子系在身上,他是将绳头叠做三道咬在口中。他依旧对自己牙力很自信,而且这样比系扣要方便,需要解脱时只要张口吐绳就行了。

鲁联一个跃起钻入了裂开的水道,他身上伤口的血渍在墨绿的水面上泛起几道殷红的涟漪。鲁联下水的姿势很不寻常,是将单刀挺直在身前下水的,这样就有个破水的锐角,一则是入水时快捷,游动省力,而且使自己处于一个可随时攻击的状态,对水下可能出现的威胁随时做出反应。

鲁承宗想起鲁联好像是浙江定海人氏,那里凭临大海,三江汇流,会些水性应该是常理之中。可是鲁联这一身水靠是什么时候置办的,自己倒不是太清楚,看着挺光鲜,应该置办得不太久。

断开的石台面上,那些石块纷纷落入了绿得发黑的水中,分裂出的水道越来越宽,最后石面只剩下靠近两边栏杆的一路长条边石没有掉下水中。此时的水道差不多有整个石台面的宽度了。

小楼陷下去有半截,两层中间的飞檐刚好搭在了断开的平台上。鲁承宗可以从这飞檐上走到小楼另一面的地面上。

飞檐的琉璃瓦是光滑的,鲁承宗小心翼翼地踩上飞檐瓦面。他从小楼现在的结构和构架间的连接上可以看出,小楼依旧坚固,至少可以承受他的体重。但是他还是害怕这瓦面上会不会有什么布置,于是慢慢跪在瓦面上,放下手中木刻刀,双掌撑住瓦面,伏下身来,侧脸眯眼细细地看去。

小楼经过这样的一番大动作,二层窗棂的花色玻璃都被震碎了,把这飞檐铺洒得星星点点。这样的情形就让这瓦面有无设置变得很难辨别。

小楼陷落的巨响没有了,周围很静,只有那些碎了玻璃的窗棂摇动着,偶尔发出“吱呀”一声怪叫,在这静谧的环境里,这样的“吱呀”怪叫显得分外响亮。

随着一声稍长的怪响,二层的窗口出现了一张脸。一张戴着血红狸子面具的脸。随着这脸一起出现的是一根紫色竹管。拿紫色竹管的手白如岫玉,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戴面具的是个女人。女人的手臂慢慢抬高,悄无声息地探出窗外,将紫竹管的管子头对准了伏在瓦面上的鲁承宗。

那柔嫩的纤纤玉指按住竹管上一个椭圆的疤痕,手指在渐渐用力,疤痕在慢慢下凹,鲁承宗的生命与那地狱之火步步接近。

“鬼火天竹”,就是刚才在二层发红色火球射鲁联的器械,它发出的红色火光将那两个半浸在水中的人坎烧了个精光。这器械是根据宋朝天波杨家“排风火棍”改造而来的。据说杨家的烧火丫头杨排风用的兵刃烧火棍是当时开封的天玑巧手朱夫人给制作的,棍中暗藏机括,对敌之中可以拧开机括,从火棍头里喷出火球。后来武林中的几个暗器世家都根据这棍子改造出好多种类似的暗器。但最为成功的是亳州霹雳炮堂做的“鬼火天竹”,据说这玩意儿集轻、巧、快、密、毒、狠等特点为一体,其发出火球为南疆火精石粉,沾身不落。可是这“鬼火天竹”亳州霹雳炮堂只拿出来显摆了一次便销声匿迹了,再没在江湖上出现过。

面对伏在瓦面上引首待诛的鲁承宗,戴红狸子面具的脸嘴角向上翘起。啊,那脸笑了,却不知道是出于得意还是鲁承宗的姿势好笑。而几乎在笑意刚露出脸庞的同时,脸的眼中却闪过一丝杀意凌厉的光芒。

鲁承宗这个目标真的太大了,距离也太近了。一招即中是没有悬念的必然结果。

戴红狸子面具的女人就要让她手中的“鬼火天竹”喷射出光芒四射、艳丽辉煌的鬼火,她要用那像生命一样嫣红绚丽的火焰夺去鲁承宗的生命。就在这生死的一瞬间,就在这耀目光亮即将出现的一瞬间,女人的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片五彩亮丽的星光,耳中突然听到一片风摇群铃般的脆响。星光虽然并不十分亮丽,却让女人感到眼前的世界突然变得混沌,铃音虽然很是低弱,却让女人拿不准那声音会不会是要命的刃颤声响。

红狸子面具的女人惊恐了,她迅速后仰身体避让,这样急切地避让让她都忘了手中的紫竹杆,依旧将它伸在窗外。

于是一只筋肌暴突的有力大手紧紧抓住了紫竹杆,并用力往外拉拽。女人这才意识到天竹还在窗外,同时她还看清那些星光和脆响来自一把飞扬的彩色玻璃碎片。那让视觉和听觉产生恐惧的威胁不是真正的威胁,真正的威胁是窗外拉拽天竹的那股大力。

女人柔嫩的手与拥有的力量是极不相称的。她首先一把将“鬼火天竹”死死抓紧,让已经有一小段逃脱出她手掌心的天竹在她手中变得纹丝不动。然后手臂往后用力,将那“鬼火天竹”渐渐地往里拽回。

外面那一只大手明显抵挡不住女人柔嫩的小手,于是另一只大手攀上天竹,两手一起往外用力,女人的反应也很快,她的另一只手也抓住了天竹。四只有力的手一起用力,将四股大力都作用在这样一根笛子般粗细的竹管上。

不知道是哪只手,也不知道是哪股力,按下了“鬼火天竹”的机括,一颗灼热的艳红火球飞出了紫竹管口,直射进池塘之中。这样的情形让外面的人下了一大跳,抓住天竹的手便更紧更用力了。这样的反应让里面的人手上也不得不继续加大力度。

于是,紫竹管的管口中便一个接一个地飞出艳红的火球,足足有八九个,连成一串,射入池塘中那个隐约的月形口子之中。

第二卷 撕风裂冰 第二十七章 淤掩身

窗外的人是鲁承宗,他趴在屋檐上看查看瓦面,由于瓦面上有许多彩色玻璃的碎片,所以他看得很艰难,碎玻璃影响了他对瓦面的察看和判断,他一时看不出檐面上是否有坎子。但他又不愿就此放弃,他希望可以通过这飞檐走到鲁联回头绳那里。

但也幸亏是这些影响他察看和判断的玻璃碎片,他从它们的倒映中看到一根管子探出窗外,对准了他。檐面不宽,旁边就是水道,他无法闪身躲避。他手中也没有武器,就算有武器他也不敢冒然去格挡那根管子,因为他根本就不清楚那管子是什么东西,是如何杀伤的。于是他急中生智,随手抓起一把碎玻璃抛洒进窗户。这一招果然有效果,窗棂里面的人避让了,那紫竹管的管子头也转向了。这一切给了鲁承宗活命的机会。

能在屋檐的琉璃瓦面上快速做出反应的有两种人,一种是轻功高手,一种是建房铺瓦的工匠。但两者又有着不同,前者可以点踩瓦面、飘逸如风。后者却是找的瓦面实点,手脚并用,连爬带滑。

鲁承宗就是这样一个工匠,他左手压住屋檐的檐根部,那是个实点,然后身体翻转,双足脚尖踩住两道瓦面的凹沟,半仰的上身正好可以靠在窗棂下面的墙壁上,而扬抬起来的右手正好可以抓住头顶上方的“鬼火天竹”。虽然鲁承宗不敢格挡这竹管,但他却敢用手去抓,因为这竹管本身就有一节 抓在人的手中。

一番激烈的拉扯之后,鲁承宗夺到了“鬼火天竹”,不是他的力量大,他就算再多出两只手也不一动能从红狸子面具的女人手里抢到天竹。是因为那女人自己松手了,就在天竹喷出了第九颗火球的时候她松手了。

大力往外拽的鲁承宗突然失去了对抗的力量,身体不由地往前跌去,他本来是半仰着身体的,上身靠在墙壁上,这样的力量让他的身体离开墙壁,由半仰变作半蹲,整个人的重心已经不在两个脚尖上了,而是转移到上半身。于是鲁承宗冲出飞檐,往水中跌去。

松开天竹的手不会善罢甘休,她能松开要命的武器,说明她另有要命的招术,再说了,“鬼火天竹”射出九枚火球后,就已经和个烧火棍没什么两样了,除非重新装填火精石粉球。没用的东西就更不用费力气去争夺,把这力气留着来击杀争夺的对手不是更好吗。

松开天竹的手没有收回,而是重重击出,击在正往飞檐外冲出的鲁承宗背心处。

抢在鲁承宗前面落入水中的是一片血雨,这血雨是从鲁承宗口中喷出的。血雨如同山水画中的泼墨画法,把墨绿的水面渲染得片片殷红。鲁承宗入水时能清晰地看到浓绿水面上如有缕缕红氲。

在鲁承宗后面落水的是被他右脚刮带下来的木提箱,随着落水声的响过,红绿夹杂的水面上就只有这只木提箱孤独地在一起一伏的摇荡着。

柳儿真的像融入了星空,因为她看到了许多星星,不时地对着她闪烁。不同的是这些星星闪烁的是绿色的光,不同的是这些星星离她并不遥远。

突然掉入这样一个陌生诡异的境地,鲁天柳能做什么?她知道现在最有效的方法是静止不动,看清周围的情况再做反应。

鲁天柳的水性说不上是好是坏,她没学过游泳,但她第一次下水就能够凫水不沉。她在水里的速度其实并不快,至少与五侯相比差得很多,可她在水中的动作却能够比五侯控制得好,要动就动,要止就止,特别是潜在水中,她练就的“鼓尘”一技让她具有绵长的气息,可以在水里长时间不浮出水面来换气。所以现在柳儿能够很轻很慢地摆动手臂和小腿,就像是飘拂的水草一样,将自己身体静止在原处。

柳儿尽量保持自己身体的静止,可是那些星星却变作了流星,肆无忌惮地动作起来。星星是成双成对地动作的,真的快如流星一样对着柳儿扑撞过来。

不知道那些星星到底是什么,却知道星星带来的感觉是晦涩污秽的,有着这样感觉的东西迎面快速撞来,迫使柳儿只好立刻作出反应,快速移动自己的身体躲避星星的直接冲撞。

柳儿在水中控制能力强,她的动作是灵活的,避让是巧妙的。因为她除了眼睛能够大概看到那些撞过来的星星,她还有清明的三觉,特别是在这水中,有水作为传导媒体,她的触觉能更加敏锐地觉察到环境的变化和力量的传播。

她的避让幅度很大,因为她感觉到星星带来的冲撞力范围很大,不是那么简单的两个点,这两个点是附着在一个人形的黑影上的,不知道是星星牵引着人影还是人影推动着星星,但这组合在水里的行动不但迅疾而且有力。

那个星与影的组合从她身边窜了过去,在离柳儿最近的距离时,那对星星还转动了一下方向,在柳儿的脸旁做了刹那的停留,然后才随黑影离去。柳儿的动作虽然灵活,但她心里有数,这样的速度本来是她无法躲避开的,看来那东西也没有撞她的意思,只是要靠近她,将她打量个清楚。

鲁天柳在水里的动作让其余的星星剧烈地闪动起来,也许闪动得太过分了些,突然晃了晃便成双成对地坠落了,落入了下面无尽的黑暗里。

鲁天柳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她也没工夫研究一下这是怎么一回事。既然围住自己的那些隐晦诡异的感觉没了,她便必须迅速行动,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人毕竟不是鱼,水下的环境对于她来说要比地面上危险得多。

周围非常的黑暗,但是鲁天柳还是能够感觉出,这井下的情形和秦先生测算的一样,也和自己想象中一样,这里不是一般的水井那样狭小,这下面是个很大的地下水域,而且从清明的三觉获取的信息让她知道,这水域肯定与什么水道池塘相连,因为她感觉到水的流动,而且流动的水中不时夹带有清新的气味。

她是朝着右前方游动的。按照常理,左鼻的右前方是龙颔的位置。而且她在那个方向听到了流水的声音,也闻到清新自然的气味,这些情况让她知道,那个方向就算找不到龙宝,也应该有个水道或者水面,在那里应该可以换气。柳儿在水中的气息虽然绵长,但终归是要换气的,所以在水中的行动应该是朝着有换气点的方向过去,要不然必须回到下水的地点换气,那样活动的范围就太狭小了。

情况并没有柳儿想象中那样容易,危险其实没有离去,而是刚刚到来。沉下去的那些星星又悄无声息地升了上来,出现在已经移开一段距离的鲁天柳身后,并且紧随其后,并且紧逼其后,并且紧扑其后。

柳儿也在一瞬间就感应到这样的危险,她迅速改变在水中的高度,同时也迅速改变在水里的速度。这些是她在这样危险的环境里能做的最好反应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