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帮人鲁一弃是在清水镇遇到的,三叔让他往西走的原因,就是有这么一帮人在这里等着。三叔也清楚鲁家现在人单势孤,要做成大事必须用些外人。靠义气和道义请来帮忙的毕竟是少数,所以三叔便想到了酷爱古玩的王副官。告诉他自己侄子要领人去开几处两千多年前的暗构(所谓暗构就是暗藏的建筑,但不是墓穴,而是类似人们传说中的宝藏、宝库),找几件东西。但是已经有人知道他们的行动,要来争夺。如果王副官能够凑几个人同行保护的话,点开了暗构,除去自家要的一两件,其余可以任凭王副官处置。

两千多年前的暗构,不要说里面的东西,这暗构本身,就是个无价之宝,这样的好事王副官怎么能不心动,何止是心动,他简直是对三叔感激万分,又拍胸脯又打包票,保证能护得鲁一弃此行顺利。

这些青衣短袄的人都是王副官手下的警卫队,王副官跟他们是实话实说的,结果谁都没舍得放弃这样一趟就能富贵几代人的大好机会,换了便衣带了枪支弹药就随王副官溜出了大帅府。

鲁一弃不认识这座道观,是那个赶上来与他同行的红脸膛老人把他们带到这里,因为天色已经晚了,大雪刚停,道路难行。另外鲁一弃还有个想法,这样的天色和环境,比较适合对家偷袭,这样是对自家很不利的事情,所以也决定找地方休息,等天亮再走。

这一带鲁一弃和瞎子、独眼都不熟悉,所以只好跟着红脸老头走。不是一弃江湖道道太嫩,轻易相信一个不相识的人,其实就算他太嫩,还有瞎子、独眼这样的老江湖在,怎么都应该有些主张。他们愿意跟着老头走,是因为从刚才的情形来看,估摸那瘦高的架鹰弩手是被这老头给吓走的,还有从他们的江湖经验可以知道,这老头是个高手,高不可测的高手,如果要杀他们可以说是易如反掌,没有理由带他们另找地方搞什么玄虚费什么周折。

道观的正殿有些空荡,不是因为正殿大,而是因为这殿里实在没什么东西。连个塑像都没有,只是靠墙一张供桌,墙上挂着三清的画像。

供桌前三只破旧的蒲团上盘坐着三个人。老道士是这座庙的主持,他正用惊异的目光看着面前这一老一少。

鲁一弃的盘坐姿势比他这个修行了一辈子的主持还正宗,标准的五心问天,三脉汇流。听说这年轻人是来自鲁家般门,这般门他也有些了解,都是工匠祖师的后辈,但是他们的工法似乎和道教没什么关系,可是怎么会出现这么一个道骨奇特的年轻人。

红脸膛老头坐得很随意,他的坐姿应该是三个人里最舒服的。但是那主持也对他的姿势表现出十分诧异,那老头随意的坐姿也是个可修行的形态,听说佛门中有类似的修行姿态,佛门中管这些随意的修行姿势叫“罗汉修”的,是因为罗汉的修行姿势就是很随意的。但这老头绝对不像佛门中人,这从他杂乱的须发和衣服上厚厚的油渍就可以看出来。

鲁一弃微眯着眼睛,他虽然是一副正宗道家的打坐姿势,但他没有正宗的道家心境,他也在暗暗打量面前的两个人。

道长看上去应该是个平平常常的道长,和小时候天鉴山看到的那些老道没什么两样。老头却不是一般的老头,这从他背着的那把剑就可以看出来。在鲁一弃的感觉中,这把剑就像活的一样,不断地有青芒之气腾跃而出,这种情形告诉鲁一弃,那剑是个宝,年代久远而且可以杀人的宝贝。当然,能驾驭这样一把剑的人肯定是个非同一般的高手,这样的高手至少不是那持大弩的瘦高个可以匹敌的。如果瘦高个车上的哨口真是被这老头所破的话,那么这高手应该是自家的什么朋友。可惜大伯走得急了点,以前也没给自己讲过般门里的一些典故和渊源,自己这趟江湖闯得实在太匆促了些。

红脸膛的老头轻笑了一声说话了:“我们三个都入不了定,还是说说话吧。再说我走这趟的目的就是说话,我说,你也要说。”他指了一下那个老道。

“我听。”鲁一弃觉得自己只有听的份,他知道的太少,应该没什么话题能让这两个人感兴趣,唯一能让他们感兴趣的就是自己怀里的那部《机巧集》,却是不能说的。

这话好像是在红脸老头的意料之中,他点头笑了笑。

“我要说?我能说什么?”老道也笑了,他这清静的小庙难得有人来,更难得有这样奇怪的人来。

“就说说你们全真动土宝的事情。”红脸老头依旧笑眯眯地,说话声也没有丝毫的提高。

但这句话仿佛在老道和一弃的耳中响起一串炸雷。一弃顿时睁开微眯的眼睛,也启开了抿着的嘴唇,一张脸整个在惊讶的神情牵引下舒展开。而老道脸上的皱纹一下子都收缩堆垒到脸的中央,让这张脸显得有些痛苦和无奈。

老道呆坐了许久,他瞧瞧老头,又看看一弃,两人身上隐隐透出的那种气相让他觉得很正很实,特别是一弃,他的姿态和气势更是让人有种极高境界的感觉,当然,也就是他这修习了一辈子道学的人才会有这感觉。他估摸今儿个自己可能终于等到说话的机会了,但面前这两个人到底是何方神圣还是要证实一下。

“你们谁是土宝正庄?”老道问话的语气也是痛苦和无奈的。

“我是,但是他更需要知道,因为从今天起,我的正庄让给他了。”红脸老头依旧笑眯眯地指了下鲁一弃。

红脸老头和那老道说的话鲁一弃听得似懂非懂,他毕竟走入江湖才一天。他心里只希望他们的对话能尽快进入关于土宝的正题。因为根据《机巧集》天机篇所录,土宝的藏位正北,是离这里最近的一宝。

“那尊驾是墨家传人?”老道似乎好不容易才从那种痛苦和无奈中恢复过来,轻声问道。

“是的!”红脸老头的回答让鲁一弃心中猛地一惊。他小腹收得紧紧的,全身下意识地作劲,一团气息在胸腹间回荡两圈,便往四肢百窍腾然而出。

鲁一弃在四合院里遇鬼坎时就知道,自己对手的祖先是论鬼第一人,谁是论鬼第一人?墨子,墨翟,墨家著作中《明鬼》一文是至今尚存最早最系统的论鬼文章。而且他在地室里的幻境中也见到了墨家的老祖宗和自家的老祖宗。两家肯定有着极大的联系,却不知因何成了对头。现在对家的传人高手正和自己面对面坐在一起,他如何能够不紧张?

老头和老道都惊异地看着鲁一弃,这是因为一弃下意识地紧张和戒备让他周围气绕若云,光炫若灿,整个人如同仙圣临凡一般。但这样的情形也就是老头和老道这样的人可以感觉到,而且这两位所感受到的与之前的那些高手所感受的又有着太大的不同,这大概和各人修行的方法和目的不一样。

红脸老头大概从鲁一弃的状态中意识到什么,赶忙问道:“你家长辈有没有说过你面对的敌手是谁?”

鲁一弃摇了摇头,老头吁了口气,样子真的像如释大敌,脸上笑眯眯的模样重新回复过来。

“那就还是听我们说,我们可以告诉你许多你家长辈没来得及告诉你的事情。还请道长继续。”老头的声音重新变得轻松闲适。

“难怪你要将正庄让给这个年轻人,可你是南墨还是北墨?”老道语气中依旧带着惊异地问道。

“呵呵,其实你应该问我是墨家还是朱家。”红脸老头笑眯眯地说,“你们全真道家从《南华经》里获知墨家分为南北两派,却不知道其实是墨家分出一支朱门,世人常说近朱着赤,近墨者黑。其实这话的真实意思是说朱门的宗旨是凭宝杀伐夺取地位富贵红极天下,而墨家则是要求弟子养心静气隐身田园山林。”

“哦!原来如此,我道家对你们墨家的了解也大多是道听途说和推断分析,失之甚多,距之甚远。比如这南北墨门,我们确实是从《南华经》中获知,却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将分支写作两派。”老道说这话的时候还是有极大疑惑的,也难怪,让这个修道快一辈子的人说话间就要否定道教中至圣典籍,确实是件为难的事情。

“我家的事情我说,还请道长先说说你家的事情吧。道家曾经倒真是南北两派各得兴旺,只是你这北派全真的兴旺却是与动了土宝有极大联系,你就说说这事情得了,其中原由我来解释。”老头的话又让那老道的脸皱作了一团。

“唉!怎么说呢?道教的兴旺是从宋元开始的,南派的龙虎天师一派,北派就是我们全真一派。我派中最盛时为出了祖师丘处机,他曾带十八弟子北上传道,并受到成吉思汗的重用封为国师,后成吉思汗横扫中原,功及亚欧大陆多少领土地域。这些都是与丘祖师北上的目的有极大联系。这秘密我门派中只作口授,代代主持相传,言语中总有遗漏和忘却的,到我这里,已经所知不多,但依旧是不能轻易对外人而言的。但尹祖师建此庙时留下言语,在此候到土宝正庄,就将事情前后缘故据实而言。据我所得师傅的口授秘密,说是丘祖师曾细研《南华经》,对经中提及一人发生极大兴趣,于是寻各种典籍遗载,把此人了解了个透彻,并寻到此人的后代,与之交好,有幸借得其后人所携家训细细揣摩了一番,从中悟出土宝秘藏所在,这才带弟子北上,其实是为了寻到土宝。但是先辈高人所建藏宝的构筑却并非他们这十几人可以破开取出,幸好成吉思汗派人协助,据说为破那么一座六十四星道纵横连接排布,其间又沟道暗连的土堡群,死伤不下两千多人,最后终于踏到真点子,起出宝贝。据说后来成吉思汗的墓穴便是仿造这六十四星道排布的土宝群。此后成吉思汗暗建一祭台,祭土宝,并根据宝气变化,推断天地变化,动刀兵纵横天下,掠土夺地无数。”

“后来土宝哪里去了?”鲁一弃不喜欢问别人话,但是到这时候还是忍不住插嘴问了一句话,虽然他的心中有着太多的迫切和焦急,但是他问的话是平静的轻声的,就像是渐入梦乡时的呢喃。

但是就是这么一声如同呢喃似的问话,让老道有些不由自主般地快速回答起来:“元朝异族的大肆扩张,让丘祖师心中觉得懊悔。但他又不好意思与成吉思汗正面冲突,便离开成吉思汗回到全真派,并让门下弟子寻机盗出土宝。为保中原域土常安,门下弟子还将这宝贝藏在了中原域土的中心。据说是在古咸阳以北的什么地宫之中。”

“啊!土宝移位?!那会有极大后果!”这一声惊讶是鲁一弃发出的,虽然声音在那两位听来还是平静如常,但是一弃心中的骇然让他身体周围的气息猛然一盛,这情形让那两个也不由一震。而鲁一弃话语的内容,更是让那老道半张开了嘴,让那红脸老头的眼睛笑得更加眯缝了。

鲁一弃之所以能这样确定土宝移位会有后果,是因为他刚从《机巧集》中看到一些东西。

“有悖天意,终有祸事。土宝移位不久,那一方土地变得水土流失,木毁草枯,渐渐有层层黄土堆积,北魏《水经注》对那方水土曾经的记载是,‘杂树交荫,云垂烟接,翠柏烟峰,清泉灌顶’,而现在,那里就剩下高原黄土了。藏宝的地宫也被掩在层层黄土中,再也不知所踪,更不要说那土宝的踪迹了。”说完这话,老道像是舒了口气,皱起的脸面终于舒展开来。

“土宝无踪?”这样的结论让鲁一弃非常地惊讶。但他真无法从老道的神情中看出说谎的成分。

“是的,你们全真动土宝,我墨家曾试图阻止,可是墨家真的人手太少了。学墨家技的不一定是墨门中人,这些俗人只是想凭技艺得荣华富贵,墨家所知八宝的秘密是不会透露给他们的,所以这样的讯息也不能让他们知道,知道了他们出人出力最终是要自己得到好处的,再说,当时这样的分支旁门也都散得差不多,没什么人可用,就连最鼎盛时与墨门南北分据的朱门也早就丢了墨家技,过上平常日子了。而真正的墨门中人又都隐世避俗,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都严格遵照祖宗的遗训,代代教培传习优秀门人,只严格遵循八极之数后的重任,他们的脑筋都僵了。所以只凑起十四人远赴北域,再加上在北域护宝的那些墨门后人,还不到二十人,根本无法与数千铁骑抗衡,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土宝启位。”红脸老头的这番话在为老道讲述作证明。鲁一弃也无法从他的神情中看出虚假的成分。

可是,要让他相信这些,可能还需要一些其他的东西。虽说北域现在疆土不归,可是难保土宝封凶穴后不会重归;虽说陕西那里确实是黄土高原层层堆积,可是北魏《水经注》描绘的黄土高原原来景象和他们所说的元朝时才有黄土堆积,这里有个极大的时间段,地域水土的变化确实需要很长时间,但没有任何典籍可以证实是土宝移位后才出现那样的情形。这些都是都是很难说清的事情,就凭面前这两个人的一唱一和只能让鲁一弃觉得曲折新奇,却很难彻底相信。

第三卷 断凌碎雾 第三章 蓦惊觉 

言絮恍若梦,细诉几人知。

双目仿佛睡,何时蓦然醒。

竹简,书只入灵犀。

真个半仙子,谁是门外人?

——生查子

鲁一弃的疑虑那两个人都看出来了。于是红脸老头给了鲁一弃更为直接的证明,证明自己。是的,相信一个人的话,首先那个人要值得相信。所以老头首先让鲁一弃知道自己是个可以相信的人。

“我墨门中人虽然大都早就不问俗事,但是土宝启出并移位,造成的巨大后果让那些死脑筋终于坐不住了,他们也意识到八宝的秘密不知在何处泄露了。他们也想到朱门,可是朱门中人虽然学的是墨家技艺,墨家却从没向他们透露过八宝的秘密。所以墨门中不可能出问题,于是便想到般门,般门虽然知道八宝的秘密,可墨家所藏三宝都是墨家自己所为,般门无人参与,倒是般门藏西南木宝时,墨门倒是有人相助参与的,也不该是般门出了问题。但是从那以后,门中都暗派高手监窥般门和墨门下各个分支。直到好几代以后,已经销声匿迹的朱门突然有人凭宝夺天下,我们这才意识到,这秘密可能从祖宗那里就已经泄露了。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又有宝贝启位了。”红脸老头的话说得挺快,他想尽快切入让鲁一弃完全相信的正题。

“出现异象恶果了吗?”虽然老头说得挺快,但是还是有人插嘴了,是满脸好奇的老道。鲁一弃和老道一样好奇,但是他的天性不喜欢发问,所以他还是面无表情地听着。

“唉,怎么没有。那朱元璋当皇帝之前,老家凤阳年年大旱,颗粒无收。什么原因?是因为他朱家携的是火宝。幸亏他朱门携的火宝一直在移位,没有象你全真寻个地方定了位,那后果就更大了。但是他们也真的没法定位,他们携此宝到哪里,哪里在几年内便干涸荒芜,无法生存。这也是朱门败落得快又无法重兴的原因。朱家凭宝争天下,我墨门觉得事情蹊跷,便暗查朱家祖训,这才知道缘由。朱家的祖训竟然大部分都是墨门不传于世的‘墨门十八篇’(墨子著作共有七十一篇,现留世只有五十三篇,缺十八篇),其中就暗藏有八宝定凡疆的秘密。难怪朱家可以在鼎盛时让世人误以为是与墨家分作南北两派,原来他们掌握了墨家的不外传的技艺,确实可以与墨家分庭抗礼,幸亏是朱家后辈中能悟得这祖训的并不多,不然天下早就是他们家的了。朱家这祖训抄录虽然不广,但也不在少数,难保这世上许多道行深、修为高的能人不从中悟出些东西,就好比你们全真丘祖师吧。于是墨门传人尽出,毁朱门后人所留的祖训,并伺机对朱元璋手中的火宝进行抢夺,此时鲁家般门可能也发现了火宝移位,开始了一系列的抢夺行动。”

红脸老头说话的时候一直都盯着鲁一弃在看,他想知道自己的哪一条信息是一弃知道的,自己就可以从这方面继续证实自己。而他发现鲁一弃目光中除了好奇外,好像对自己的所有信息都是一无所知的,面部表情始终无动于衷。

老头只有接着往下说:“此时朱元璋已经功业将成,手下也是能人高手无数。我墨门虽然多勇士,但人数太少,几次夺宝争斗,门人死伤殆尽。当时的门长临逝之前看门人所剩无几,便要门人不再与朱家争夺,只在暗中协助鲁家般门。”

鲁一弃的表情依旧,没有一点变化。红脸老头眯眯的笑容开始有些收敛。

“你鲁家虽然大都是手艺工匠,但是与朱家的对抗反倒比我墨家相持得长久,因为般门嫡传弟子虽然人丁不旺,但鲁家技艺传天下,鲁家技艺惠天下,所以鲁家的援手很多,学鲁家技艺的,不学鲁家技艺的都有。而且鲁家传人有很重要的一点比我墨门高,就是他们是‘世上人’,他们知道如何与人打交道,知道江湖中的尔虞我诈,知道利用人性中的恩惠冤仇,而且能发挥各种人才高手的技艺特点。我们墨门避世太久,这方面欠缺了。但即便这样,鲁家还是有两次差点到了般门尽灭的地步。”

鲁一弃没有反应,他的眼皮越合越小,似乎要睡着一样。老头的语气中稍显出了一点焦急。

“一次是明宣德年间,在广东佛山地界,鲁家门长与自家兄弟子侄七人,被朱家的爪子锦衣卫高手设‘垂云蔽日’局困住,四天未能脱出,七人中已经三死四伤。是我墨门暗中协助的高手布‘七彩虹桥渡阴阳’,破了‘垂云蔽日’局,这才让他们逃出。”

鲁一弃像是睡着了,就连鼻息都变得很轻很淡。老头的笑容已经没了,他的语气真的变得很着急,他知道,如果鲁一弃不相信自己,那么自己所肩负的使命真就没办法完成了。

“还有一次是在二十一年前,般门门长携兄弟家人,被朱家高手逼出北平祖屋,围在‘阳鱼眼’之中,也是我门中人出手相助,用‘漆翎火风扇’燃着一方围布,并将其吹裹在阳鱼尾活桩上,助鲁家三人逃出。”

鲁一弃的眼皮激烈地跳动了两下,微微启开。这个微小的表情变化老头看到了,于是他颧骨处的肉又堆了上来,嘴角也重新往两边扯开,开始眯眯地笑开了,终于给他找到证明自己的题材。随后,他说话的语气变得轻巧些,但说出的内容却沉重许多。

“当时‘阳鱼眼’助鲁家逃出的就有我在,我们一起去的是师兄弟四人,鲁家脱出时,我们一直与朱家人纠缠牵制他们,但等鲁家都全身而逃后,我们却没能走掉,朱家援手到了,反将我们四人围住。一场正面血博,只有我带伤逃出。此后,我墨门传人可以说是高手尽灭。几年后,门长也突患急病而逝,竟然连门长传承都没交待。我看门中那些初入门的幼辈,也没有什么可成大器能与朱家相较的人才,就算再修习个数十年也只能是些溅血博命的勇者而已,便让他们都散了。只留下我,二十年来一直都守在北平。我知道鲁家人早晚要回来的。昨晚你们杀入大院我开始并不知道,是半夜时发现院中‘阳鱼眼’的火光我才知晓,随后跟入,除了几只死猫烂狗,倒没碰到多大麻烦。在我进到垂花门后,却发现朱家护院的那些高子矮子在往外退,重新找地方布局,我立马知道这趟进去的是高手,这些护院的没能够拦住,于是便先退出,藏在外面候着。”

鲁一弃的眼睛睁开了,他终于知道垂花门的铜头铁背猞猁是谁给开瓢的了,还有那些树断壁塌都是谁所为了。红脸老头终于又将自己放回到原先那种舒服的修炼状态,笑眯眯地继续自己的讲述。

“拿大弩的那个瘦子在背后追你们,虽然我知道你们能够应付,但我想我还是出一下手,一则你们也忙了一整夜了,另外我想,你们也需要一个让我接近的理由。”

“那朱家到底是如何得宝的,他们家怎么会有你们墨门的秘传十八篇的,你们又是如何知道是从你们祖宗那里漏的秘密?”老道在一旁连问了三个问题。看得出,他也是个世外人,这一点让他有许多欠缺的东西,这样询问别人家的秘密在江湖上是很忌讳的事情。如此的好奇,也说明了他修炼得还不够,定力还不足。

老头还在笑,但却是看着老道在笑,这满脸的笑容让老道也意识到些什么,稍带些羞愧似的看看一弃,重新端坐好自己的姿势,长长呼吸了几口气,说实在话,老头的这番讲述他真的听得心荡神摇。

不知道红脸老头确实是想回答老道的问题,还是想继续向鲁一弃证明些什么,他轻咳了一声继续说道:“其实朱家如何得宝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时候启出的火宝我们也不知道,至于他们家怎么会有墨门十八篇的,是不是我墨门老祖宗泄露的秘密,我们也都不知道。”

他的话让老道一愣,鲁一弃却没有任何反应,他心中似乎已经听到老头在说“但是”了。

“但是,从朱家凭火宝夺天下,我门中的些前辈为了弄清是怎么回事,便遍查墨门典籍,最后反倒是在一部据说也是祖上传下来的无字竹简上找到线索。竹简上没有字,只是在背面刻有两幅风格极为不同的图案。谁都不知道这竹简有什么用处,据说当时墨门中有一位异能高人,已经年过百岁而且是在弥留之间了,他看了这卷竹简之后说了两句话,‘是老祖宗给的,是老祖宗说的’便归天而去。至于其中详情,谁都不得而知。”

“哦!哦?”显然这样的回答并不能让老道感到满意。不止是老道,就是鲁一弃的心中也觉得这回答没什么说服力。

红脸老头大概也知道自己说的事情确实虚了些,但是他依旧笑眯眯的,笑得那么随便和不在意,只是原本舒服的姿势已经变了,他此时盘坐得很正、很直。

“我墨家门长从此将那卷竹简代代相传,现在虽然墨门已散,竹简却依旧保存完好,我一直将它带在身边。今天我便斗胆将它拿出来给两位看看,说不定两位高人能看出其中奥妙端倪。”

老头的话让老道一惊,就连鲁一弃的嘴边也嘣出半个“不”字。他倒不是惊慌,他说“不”只是因为老头把他也归于高人的范畴。

墨家的红脸老头没有理会两个人的表情和感受,自顾自地从腰边的布包中掏出一个长圆形的青布囊,解开布囊封口系绳,里面又是一层羊皮包裹,解开了羊皮包裹,终于可以看到里面是一卷黑乎乎的竹简。

老头将竹简放在摊开的羊皮包裹上,手中轻轻用力,羊皮包裹带着竹简从青砖地面上滑过,停在鲁一弃的面前。他好像根本就没看到老道好奇和惊异的目光,只是一味笑眯眯地看着鲁一弃,就像个非常坚定自信的赌徒,在等着鲁一弃这个庄家开宝。

鲁一弃微眯着眼睛,这让别人看不出他到底是看向哪里,也看不出他在想什么。竹简滑到面前的瞬间,他搁在膝盖处双手的指头关节微微跳动了一下。

许久,许久,三个人都没有作声,鲁一弃如此平静地面对这样这样一个巨大的秘密,让别人觉得不可思议,他如此的定力,更是让那老道感到羞愧。

终于,鲁一弃开口说话了,这一刻,他的话语中的气势和风度绝对不应该是这样一个才二十岁的毛头小子能具备的。

“你的目的是什么?”这句问话让老头一愣,脸上的微笑稍稍僵了一下。

“你家的秘密我并不感兴趣,如果知道了,对于我来说就多了一个负担或者多出一个责任,说不定两者都是。”鲁一弃说这话的语气稍带点无奈,但这话却让老头的僵住的微笑又活了起来。

“所以,你先说一说我需要知道这秘密的理由。”鲁一弃越说越平淡,但话语中的却似乎有种无形的力量,让面前那两个人感到震撼。

“说老实话,我墨门的秘密很多,都不能告知别人,唯独这秘密必须告诉你鲁门中知道。当然,这也需要你鲁门中有人可以看懂这秘密。我的目的就算不说你也应该可以猜到,墨门中没人手了。墨家当年许下的用所藏三宝封凶穴定凡疆的承诺很难完成,所以想将重任相托,我墨家所余几人竭气力性命相助。”老头说这话的时候收敛了笑容,表情十分庄重。

“当年你鲁家藏西南一宝,因为西南地险水恶,我墨家也曾出人协助。如今我门中力薄,尤其是少了与宝有缘的灵性之人,这封凶穴定凡疆是造福苍生后辈的大事,疏忽不得,这样的泽世大任我想鲁家也不会推脱。”老头越说,脸上的笑容越是活泛。

鲁一弃的眼皮依旧搭拉着,看不出他的眼光是瞄向哪处。但他的话语却是清晰的,话语中带些豪气也带些无奈,“既然这书简是关于八宝的秘密,倒是应该看一看的,如果墨家真没有人可以完成定凡疆这件事,我鲁家可以一力承担,怕只怕是力已竭,而事难成。”

这话让红脸老头的嘴角扯得很远了,颧骨处的肉也堆得更高了,眼睛眯缝得更小了。

一旁的老道却在疑惑,这小伙子竟然没考虑到老头说的一个重要条件,“与宝有缘的灵性之人”,他能肯定鲁家就有那样的人?他就能肯定鲁家人可以看懂书简?他就能这样肯定他鲁家的掌门、长辈愿意帮墨家做那些事?

鲁一弃的眼睛稍稍睁开了一些,他将竹简握在手中,抚摩了一下。他能感觉出竹简腾发出的那种暗青色的古朴气息,气息虽然不是绚丽灵动的,却是沉稳而有力的,这样的宝气一般是时代久远又极有深度内涵的宝物才有。一弃曾经在一只周代的铸有古方医谱的青铜方鼎上见过这样的宝气。

摊开了竹简,鲁一弃直接将竹简翻转过来。这是因为他想细看一下那竹简背面的两幅图案。刚才他虽然是眯着眼睛,但是这样的状态却可以让他施展自己超常的感觉能力。他已经从露出一部分的竹简图案上感觉出了一些东西。

现在两幅图案整个地展示在面前,他的一双眼睛便定定地盯视住这两幅图案。于是他觉得那图案在动,在转,在跳,突然间,一下子都散碎开来。在他的脑海中,图案的碎片与他曾经记住的那些符号图形交汇在一起,迅速地相互结合,逐渐地排列成他能看懂的一些东西。

又是许久,鲁一弃定定的眼球重新转动过来,人就像是从一个梦境中骤然醒来。他缓慢又细心地将竹简卷上,轻轻地放在羊皮袋子上,只是他卷起的方向与刚才却不相同了,他将有图案的背面卷在了里面。

老头和老道的眼睛都紧张的盯住他,老头知道自己在期待什么,老道知道自己在期待。

“这两幅刻绘的图案不是装饰用的背图,它们其实是正文,这是一种古老的拆体组合的象形文字,你们把竹简的正面和背面弄混了。”鲁一弃的话让老头的眼睛笑眯成一条线,让老道的嘴巴不由自主微微张开。

“火宝的秘密是墨门祖师告知朱家的,墨门十八篇也是墨门祖师相赠。但是朱家祖先原是帮墨家藏宝的,却又不知为何这宝贝落到他朱家手中,这竹简上未曾说出。”

“朱家祖先是谁?”老头追问了一句,这句话其实是想证明一下鲁一弃是不是真的看懂了竹简上的内容,还是根据自己透露的信息在瞎编。

鲁一弃竟然一下子就知道老头是在试探他,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反应为什么会这样,要是在一天之前,他肯定第一反应是老头真的不知道,可是就是这么一天,他发现自己的思维缜密得多了,洞察力也敏锐得多了。

一弃看了看老道,再回头看了看老头,老头大概知道鲁一弃顾虑的是什么,便说道:“他兴许早就知道,全真道士不就是因为对朱家的祖先感兴趣才查看他家祖训,找到土宝线索的吗。”

于是鲁一弃笑了笑说出四个字:“屠龙之人。”

老头露出了牙齿,他笑到现在才露出牙齿,这一笑笑得很彻底。老道依旧不由自主地张大了口,只是张得很大很圆。他们在鲁一弃将那四个字说出口的一瞬间就都清楚了,面前这个年轻人就是个与宝有缘的灵性之人。

没等鲁一弃再多说一个字,那红脸老头便换了一个坐姿,这坐姿与他刚才的姿势相比是很不舒服的,但这坐姿可以让他挺直腰背显得郑重其事;可以让他曲肘伸出右臂,虚握拳大拇指朝下,以这样一个简单的行礼动作表示敬意;还可以让他清嗓朗声说道:“墨门传人穆天归,愿与鲁家高士相携完成封穴定疆大举。”

穆天归,到现在鲁一弃才知道这老头叫穆天归。

“劳凡道长移步,让个空儿让我与鲁家小哥商量点事情。”穆天归依旧笑眯眯地对老道说话。

老道知道自己所要做的事情已经完成了,下面别人商量的事情已经不能再让自己知道了,自己也不应该知道,有时候知道的东西太多不是好事,会引火烧身的。于是他合掌轻颂一声道号:“无量寿佛”,起身往后边门走出去。他走得很轻松,自己坚守的秘密已经告知给了该知道的人,他的心头就像卸下个担子。

轻松的不止老道,红脸老头穆天归也感到轻松,他终于找到一个可以领头完成大事的人,祖师传下来的遗命有完成的可能了。

只有鲁一弃,虽然他从起出《机巧集》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意识到,不管是谁家所藏之宝,自己都要全力承担这寻宝封穴的大事。但是现在这墨家的三宝重任往他身上一落,他还是在心中感到了分量很大的压力。

“小哥是鲁家什么人?与二十年前从北平逃出的般门门长是怎样一个关系?”虽然老道已经走出,这里只有他们两个人了,老头还是将声音压得很低问道。

鲁一弃很不想提及大伯,他亲眼看到大伯死去,并且是距现在一天还不到的时间,他还没来得及因为这件事而悲痛一番。于是他一言不发,只是掏出挂在脖子上般门门长标记弄斧。他也是想让老头证明一下,如果他二十年前就知道谁是般门门长,那么是不是应该也知道门长的标记。

“啊,你现在是般门门长?!”这倒是让老头很意外,虽然他知道面前的小伙子是个少见的高手异士,但他怎么都没有将他与般门门长这个身份联系上去。

鲁一弃微微一笑,轻轻地点了一下头,这份超凡的气度却又是让穆天归十分肯定这般门门长就是这年轻人。

“鲁门长……”

“我叫鲁一弃,穆老,你别太客气,你可以叫我一弃。”

“不、不,我还是叫鲁门长的好,我们不是一个门中,叫得太放肆会让你般门中的门人反感的。”

鲁一弃从没行走过江湖,对江湖上的一套根本就不懂,所以穆天归这样说了,他也就没再坚持。

“鲁门长。”穆天归此时的表情很严肃,他一本正经地继续说道:“我将我墨家当年所藏三宝的事情说一下,其实你也知道了两个,正北土宝已经移位,西北火宝朱家所得,只留正西天宝,墨家世代传下藏宝的大概位置,我也已经让墨门仅剩的几个能办事的人奔了正西,一是看看能不能找到当年留下护宝人的后代,二是看看能不能先定个大概位置,等我们过去可以缩小点范围。”

“这天宝只要还在原处,应该可以找到。”鲁一弃因为有《机巧集》和标明八宝藏处的玉牌在手,所以说这话的时候十分自信,“只是那土宝埋入层层黄土,要重新寻到启出去封穴定疆就破费周折了。但最难的应该还是火宝,你说火宝在我们的对家朱家手中,我从昨天与朱家的纠缠较量中知道,要想从这样一个门派组织手中夺出火宝,可以说是千难万难。”

“鲁门长先不要为这个担心,我们只需寻到藏着的宝贝,用他们封住凶穴就行了。重要的是寻到的宝贝不能再出意外,被别人抢夺或丢失了,当然更不能让别人先行寻到宝位,启宝祭宝乱了天下。至于那火宝我们可以不去争夺,因为那火宝在……谁!?”老头突然断喝一声,纵身而起,拔剑往大门口冲去。

鲁一弃只觉得眼前光华一闪,一团青芒直奔那古旧陈朴的大殿殿门扑去。

第三卷 断凌碎雾 第四章 谁宵猎 

鲁一弃的反应要比穆老头慢多了,首先他就根本没发现异常情况,只是专心地在听穆老头说话,当穆老头将身形化作一团青芒,挟带着断喝的余音和衣袂的风声,拉开大门并冲了出去,他才刚刚从蒲团上站起身来。

门外传来几声惨叫声,与惨叫同时发出的,是从门外一前一后扑进大殿两个人的叫声:“大少,有硬爪子发狠,你别出去。”

站立在大殿门外的穆老头没有动手,因为他的眼力完全可以在这一瞬间辨清进来的是什么人。先进来的是瞎子,后面紧跟着独眼。他们本来都是在偏房休息的,现在却都手拿家伙跑到大殿来了。

两个人才跨入门槛,一连串的枪声清脆地响起,破碎了深夜的宁静,在山谷中久久回荡。

紧跟在独眼背后又有几个人跌跌撞撞地跑进来,嘴里还惊恐地在喊着:“飞鬼,会飞的鬼。”

这几个人都是王副官带来的警卫队,也都是些身经百战的士兵。可是这一刻却都惊吓成这样,看来外面真的有个可怕的东西。

外面还有几个人,他们都惊恐地匍匐在地,一边朝空中开枪,一边往屋子的大门口挪动。

山谷中的黑夜真的太黑了,看不到一点东西。

穆老头似乎发现了什么东西,他纵身跳下大殿前的台阶,快步往道观的院子外跑去,很快就变成黑暗中一条隐约可见的灰色影子。

鲁一弃也已经走到了门口,他脚下一挑,一支德国造的毛瑟步枪落在了手中,他眯起了双眼,顿时,他似乎失去了听觉、视觉等等一切觉察力,因为他听不到枪声、叫喊身,也看不到那些惊恐慌乱的人。他只感受到黑暗,感受到黑暗中的一切微小变化和差别。

一个和黑暗夜色几乎同样的黑色影子漂浮在空中,但这漂浮并不是十分平稳,而是不断地在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地移动着,这移动的距离是很小的,速度却是极快的。也就是鲁一弃如此专注凝神才能感受到,要是一般人在大白天都很难看出这影子的移动变化。

鲁一弃还能感觉到穆老头的存在,虽然他也只是一个人形的黑色影子,但他手中的剑发出的清灵宝气可以帮助一弃确定他的存在。穆老头迅速地朝那黑影子靠近,但是黑影子的高度却是他所不能及的,于是他将手中腾跃着层层青灵宝气的剑插在地上,用一个奇怪的戒备姿态从身边的布袋中掏拿着什么。可是还没等穆老头掏出些什么,那黑影子已经一个斜线扑落下来。

空中那黑影子的目标不是穆老头,而是那些匍匐在外面地上的那些警卫。警卫们打了一阵枪以后,发现始终没有续之而来的攻击,便纷纷爬起来往门口极速奔跑过来。就像是夜猫子发现了逃窜的田鼠,空中的黑影子黑色双翼一振,无所忌惮地往这群奔跑着的人形影子追扑过来。

人群中跑在最后的是王副官,他穿了件棉长袍,所以他的人影形状跟别人不一样。也正是因为这棉长袍,让他的行动有些滞碍,所以落在了最后。

黑影子扑落的速度很快,虽然穆老头放弃了掏拿东西,提剑追着那黑影子往回赶,但是要想救援王副官一把却是来不及了。

黑色影子笼罩的边缘已经触及到了王副官,鲁一弃能够感受到王副官的脸因为惊恐而扭曲,也能感受到黑影落下的速度和冲击力道,甚至都能感受到黑影压下来的沉重。

枪响了,只是让那黑影顿了顿。就是这么一个瞬息的停顿,黑色影子的边缘从王副官的头顶上带走了一顶黑尼礼帽。

鲁一弃迅速退弹上膛,打出了第二枪。可能是影子离得近了,这次的阻挡效果要比第一次明显得多。

鲁一弃不知道那黑影是什么,更不知道那黑影子的要害在哪里,所以他对黑影射击的最佳效果就是要集中在一个点上。

第三发子弹打完,黑影子距离王副官远了,但没有改变继续扑下的态势。而此时鲁一弃退弹上膛却偏偏发现枪里已经没子弹了。这关口要再找子弹压到枪膛里是不可能的。

黑影再次逼近了王副官,虽然王副官离大门就剩十几步,可是影子的速度太快,王副官跑不过它。

步枪落地的时候,鲁一弃已经奔出去有四五步了。因为他能感觉到王副官手中的握着一支发出幽兰光泽的驳壳枪。同时他也可以感觉到王副官虽然跑不过空中的黑影,但是他们间的距离那黑影至少也要在七八步之后才能追上。于是一弃奔了出去,只需要王副官再坚持七八步,剩下的七八步自己替王副官跑。

又是在空中黑影笼罩的边缘刚刚触及到王副官的瞬间,鲁一弃到了,他抢在黑影前面将王副官扑倒。鲁一弃倒下时是尽量仰面倒下的,同时他抓住王副官握枪的右手,朝着他们跌倒处的上方狠狠地扣动了扳机。

黑影子离他们很近,但是子弹连续的撞击力让那黑影落不下来。驳壳枪,也是平常说的二十响大镜面,弹仓里可以压进去二十发子弹。当鲁一弃打出第十五颗子弹的时候,那黑影身上好像掉下个什么东西,那东西还没落到地面,黑影就突然扭转了个方向,远远地飘滑出去,消失在山谷之中。

等穆老头赶到,鲁一弃和王副官已经艰难地坐了起来。王副官是惊魂未定,六神无主。鲁一弃呢?他的表情依旧如常,没一丝变化,可是他的心里的那份恐惧又有几人知晓。

十五发子弹,再加上开始射击的三发步枪子弹,他都将它们打在那黑影子身上的同一个点上。可是这样强劲的打击只是让那影子飘然而去,没有造成太大伤害。

跟在鲁一弃背后从殿门中冲出来的还有一个人,这个人是个可以看出那黑影是什么东西的人,也是个可以看到黑影身上落下什么东西的人。

这人赶到鲁一弃旁边的时候,穆老头已经赶到,正伸手将鲁一弃和王副官拉起来。于是他便不管鲁一弃他们,弯腰在黑暗的地面上捡起一件东西并随手递给刚站起来的鲁一弃:“怪鸟。这是鸟毛。”

这人是独眼,他的眼睛是夜眼,虽然这夜眼并不能将黑暗中所有东西都看得清楚,但那样庞大的一个黑影子他还是可以大概看出是个什么东西。独眼是看到一弃奔出以后,才跟着出来,稍晚几步,但那黑影落下东西的时候他其实已经离得很近了,因此他很容易就找到那支鸟毛。

穆老头虽然在这样的黑夜里看不清那黑影,但他却知道那是个什么玩意儿,一弃还没来得及细看手中那沉甸甸的鸟毛,穆老头就已经直接告诉他那是什么东西了:“铁鹰,全身都是生铁制成,只是胸腹是中空的,其中装有机括。你我的祖先曾经都能削木为鹊,还做过可以带人飞行的木鸢,这铁鹰便是从这些东西的制作工艺中变化发展而来。”

此时,大殿里又走出几人,并拿来了火把,鲁一弃借着火把的光亮可以看清手中的确是一只宽大的羽毛,只是这羽毛是用生铁打制,制作极其精细,整片羽毛做得很薄,有一个边薄得都像是刀的刃口,羽毛上的纹路制作得清晰可见,就像是件精致的工艺品一样。

看来对家还是跟着追到了。一想到跟着追来的对家,鲁一弃很自然地就想到那白天跟在他们背后,天一黑却又不知踪迹的养鬼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