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香刚要说话,崔氏叹口气,走到凝香跟前,悔恨交加地道:“香儿,舅母知道自己对不起你们,当年舅母钻钱眼子里出不来了,做出了那等缺德事,直到你娘去了舅母才后悔,后悔得这么多年都没脸来看你们。昨儿个听说你赎身了,舅母打心眼里高兴,也顾不得旁人怎么说了,拉着你舅舅就来了,只求香儿看在舅母真心悔过的份上,原谅舅母一回?”

说着说着低头,拿出帕子擦眼睛,抬起头时,眼眶真的红了,泫然欲泣。

凝香多看了那帕子一眼,余光里见舅舅期待地望着她,知道舅舅信了崔氏的话,她笑了笑,柔声道:“舅母说的是哪里话,当年舅母要给表哥攒束脩,我都明白,并没有怪舅母,舅母不必再介怀,今日您肯来,我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怪您,舅母快坐着歇会儿吧。”

素月常说她老实,但她好歹能看出旁人是真心还是假意,舅舅则老实到了家,旁人说什么就信什么。凝香还记得小时候母亲跟她说,有一次舅舅去集上卖席子,有个婆子说她家就在附近,想先拿席子回去试试,大小合适了再买,舅舅点头就答应了,让对方拿走了席子。

结果对方一去不复返,舅母得知后,狠狠数落了舅舅好几天。

有时候凝香也气舅舅这股憨实劲儿,但舅舅天生这种性子,她能怎么办?

凝香不愿做让舅舅发愁为难的那个人,崔氏喜笑颜开,她就陪她虚与委蛇,崔氏有所求,她能帮则帮,帮不了的直接道明委屈让舅舅明白,届时崔氏再闹,那也是崔氏强人所难,他们夫妻俩回头怎么处理,凝香就管不了了。

小姑娘糊弄起人来也有模有样,崔氏半信半疑,暂且压下疑窦不管,蹲下去,将早就准备好的长命锁拿了出来,慈爱地对着外甥的小脸道:“来,舅母请人给阿木打了个长命锁,保佑咱们阿木一辈子无病无灾,长命百岁。”

不由分说地替阿木戴上了。

阿木摸摸胸口金灿灿的长命锁,很是喜欢,笑着看姐姐。

凝香摸了摸弟弟脑袋。

崔氏又打开带来的包袱,取出一条水绿的细布长裙,抵到凝香腰间比对道:“巧了,香儿与你表姐穿差不多的衣裳,这条裙子是你表姐新做的,还没穿过,就送给你啦。”

细布做的衣裳,在乡下就算好衣裳了。

凝香确信崔氏是真心想讨好她了,却还是推辞道:“不用了,我衣裳够多了,舅母还是留着给我表姐吧。”就是弟弟的那个长命锁,恐怕一会儿也得还回去。

两人推辞了一番,最后章满劝凝香道:“那是你舅母一番心意,香儿收下吧。”

凝香这才勉强收下,放到了炕头。

客套过了,崔氏笑眯眯打量凝香,好一会儿才同丈夫道:“你带阿木去后院,看看有什么活计帮忙干干,我跟香儿说几句贴己话,一晃都是大姑娘了,我得仔细嘱咐她点东西。”

章满毫不怀疑,牵着外甥出去了。

目送二人出门,凝香靠在炕沿上,客气地与崔氏闲聊,“舅母,我表姐说亲了吗?”

提及自己貌美如花的女儿,崔氏看似发愁实则自豪地道:“没呢,她眼光高,镇上的秀才来提亲都不肯嫁,我也不知道她到底想嫁什么样的。”

没有提那个秀才年近三十,家里也没什么积蓄。

凝香敷衍地安抚道:“舅母不用急,表姐刚十五,模样好性情好,肯定还有更好的婚事。”

崔氏也是这么想的,见外甥女说话入耳,不像是装出来的,崔氏心里有了些底气,细眉深锁,低叹一声道:“你表姐的婚事不急,但舅母发愁你表哥啊,你表哥去年院试没过,今年八月马上又要考了,我真怕他这次还不行。”

章家有闲钱,早早就送长子去镇上私塾读书了。

这事凝香知道,而且她记得,那位表哥读书天分似乎还不错,当初崔氏不肯借钱的理由就是要攒钱留着给长子读书,将来院试秋闱春闱都费银子……

猜不到崔氏提及此事的理由,凝香继续柔声宽慰道:“表哥的话,舅母更不用急了,他才二十岁,去年第一次考可能紧张了,这次对考场有了了解,以表哥的才学,高中秀才指日可待,舅母就等着摆宴席待客吧。”

她没有刻意打听过舅舅家的事,大伯母很是上心,去年得知表哥考场失利,难得买了肉吃。

想到大伯母幸灾乐祸的情形,凝香笑容真了几分,落在崔氏眼里,就成了外甥女真的信任长子的才学了。

崔氏彻底放了心,往凝香那边挪了挪,低声道:“香儿想的太简单了,其实去年你表哥就能考上,但谁都没想到主持院试的学政大人竟然是个贪官,谁给孝敬他才肯点谁当秀才。你表哥有个同窗,平时读书不如他,因为家里肯出钱考中了秀才,咱们都是老实人,哪能想到这个,白白落了榜。”

凝香隐隐猜到崔氏的目的了,装作发愁道:“那可怎么办?今年还是那个学政大人主考?”

“可不就是他?”

崔氏无奈地握住外甥女的手,看了她两眼,很是为难地开口道:“香儿,听说去年你调到镇远侯府世子身边做事了?虽然现在赎身了,好歹主仆一场,多少都有些情分,你看看,能不能帮你表哥走一趟,求世子到学政大人面前说个情?”

外甥女卖身为奴,最后进了侯府她知道,但她从未想过外甥女一个乡下丫头会有什么大造化。去年长子准备院试时,她心慌,跟长子商量去侯府看看,万一外甥女能帮上忙呢,长子却不屑求助一个丫鬟,称不用求人也能高中。

最后当然是一场空欢喜。

年前长子一蹶不振,崔氏不敢提外甥女,怕戳到长子的痛处,今年长子恢复了士气,崔氏碰巧又得知外甥女成了世子身边的大丫鬟,心思再次活泛起来。怕求得太早世子忘了,临考前再求世子嫌烦,崔氏就打算七月底八月初再求的,谁想到外甥女竟然一声不吭地赎身了?

那她必须趁外甥女与世子情分淡了之前,求外甥女去侯府走动一番。

☆、第 65 章

凝香有些奇怪,为何这辈子崔氏想到找她求情,上辈子却没有露过面?前世表哥进考场时,她还在裴景寒身边当大丫鬟,岂不比眼下赎身后更好办事?

要说表哥胸有成竹,应该也不是,因为一切如旧的话,今年表哥依然榜上无名,不知是因为本身才学不够,还是主考的学政大人真的是个贪官。

但就算是后者,凝香也绝不会帮忙,她躲裴景寒还来不及,怎么会为了这种事主动去求他?

舅母都能狠心无视母亲弟弟的命,她为何要在乎表哥的一次院试?院试三年两考,今年不行,他还有许许多多年可以努力,便是只剩一年,凝香也不会管。

“这事太大,舅母与舅舅商量过了吗?”凝香站了起来,仿佛要去后院找舅舅。

崔氏连忙转到门口那边,挡住她劝道:“你舅舅又老实又胆小,多收人家一文钱他夜里都睡不安稳,既做不出给人送孝敬的事,也不敢求贵人帮忙,咱们索性不跟他提了。香儿你听我说,侯爷是咱们泰安府最大的官,世子的话比知府大人还管用,他随便说一声学政大人就会给他面子,举手之劳而已,到时候你表哥中了秀才,咱们一家都沾光是不是?”

凝香顿时明白了,舅舅根本不知道舅母来找她的真正目的。

面对崔氏灼灼的目光,凝香露出一副为难模样,“我年纪小不懂事,还是跟舅舅商量一下吧。”

心里却知道,舅舅绝不会同意。

崔氏比谁都了解自己的丈夫,哪肯让凝香去说,伸手拦她,“香儿,你咋听不懂舅母的意思,你与世子熟悉,走一趟就能办妥的事,何必让你舅舅担心?”

“你让香儿办什么?”门帘一挑,章满牵着阿木走了进来,疑惑地问。

崔氏立即笑道:“没事,你……”

“舅舅,舅母想托我去求世子,让他帮表哥打点今年院试。”凝香平静地打断崔氏,说完用眼神示意弟弟来自己这边。

阿木最听姐姐的话,松开舅舅的手就跑到了姐姐身后,紧张地看着对面的舅舅舅母。

崔氏心虚,有点不敢看旁边的丈夫。

丈夫老实归老实,自从小姑子病逝后,他的脾气也硬了些,虽然大多时候都听她的,但只要她说凝香姐弟的坏话,男人立即跟她急,狠狠一拍桌子,瞪着眼睛吼她的模样十分吓人。崔氏说到底就是欺软怕硬,当年若不是仗着肚子里的小儿子,钱肯定被章满抢走了,万幸的是,除了在被窝里,丈夫一年到头也硬不了几回。

身边没有动静,只有男人渐渐重起来的呼吸。

崔氏心虚看丈夫,章满是不敢看外甥女,可对上外甥忐忑不安的黑白分明的眼睛,章满依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像被妻子当着外甥女的面扇了两巴掌。

他到底有多傻,才信了妻子真的良心发现了,真的想与外甥外甥女修好?

舍得送好东西,那是因为她求的大!

竟然让外甥女求世子走后门?那是贪官污吏才做的事,妻子凭什么以为世子会为了外甥女去触犯朝廷法纪?妻子又有什么脸求外甥女帮她表哥?儿子中了秀才是本事,中不了说明他没本事,完全与外甥女无关!

“香儿别听你舅母胡说八道,你这些年当丫鬟伺候人不容易,往后安安生生在家过日子,别再往侯府去了。”章满低着头道,说完拽着崔氏就往外走,“我跟你舅母先走了,改日舅舅再来看你。”

他没脸再在外甥女跟前待着。

崔氏害怕被丈夫知道自己的小心思,如今事情说破,毕竟作威作福惯了,又关系到长子的前程,关系到她能不能快点当上秀才他娘被人喊声夫人,崔氏索性甩开丈夫,瞪着他讲起理来,“我怎么胡说八道了?你跟我说清楚,我哪句是胡说的?胡三他从小读书就不如鸿林,你说为啥他中了秀才咱们鸿林没中?”

章满没她嗓门大,却有自己的道理,“高夫子说过,院试考他们的才学也考他们的心性,鸿林太浮躁了才失利了一次,这次再考未必不中。你别整天诋毁学政大人,去年高夫子在学堂里点评胡三的文章,写的确实比鸿林的好,你……”

崔氏呸了他一口,“你个种地的知道什么?他为了巴结学政大人,当然说胡三的文章好!”

她吐沫星子喷到了自己脸上,章满狼狈地擦,说不过妻子,拽着她就往外走,“有什么回家吵去,你别在这儿丢人现眼!”

崔氏不肯走,使劲儿挣扎,正好赶上章满抬脚跨门槛,被她大力推了一把,一下子就朝前栽了下去,摔到了地上。

崔氏愣住,想扶丈夫,凝香抢先冲过去将舅舅扶了起来。

章满又愧又无地自容,低着脑袋道:“香儿你别管……”

凝香自顾自替舅舅拍身上的土,平平静静地道:“舅舅,不是我不想帮表哥,只是舅母实在高看我了。世子与侯爷向来刚正不阿,军纪严明,世子故交出事请世子帮忙,世子只肯借他银子让他去找旁人周旋,自己不做求人之事。您想想,世子连与他身份相近的故交都公私分明,他会帮我一个小小的丫鬟?我不去求,世子不认识表哥,不会帮忙也不会诋毁,一旦我去求了,世子误以为表哥是那等不学无术只想走后门的人,世子一气之下,万一去学政大人那里告表哥一状怎么办?”

说完了,土也拍完了,凝香快步进屋,将放在炕头的崔氏刚刚送的裙子还给了她,惭愧道:“舅母,表哥的事我真的帮不上忙,东西您拿回去吧,往后再来也不必客气,太见外了。”

崔氏皱眉看她,“你说的都是真的?”

裴景寒为人如何,她并不知情。

凝香神色坦荡地回视她,“舅母不信,可以派人去打听打听。”

裴景寒父子官风确实不错,但以权谋私的事多多少少都做过,既然以权谋私,当然不会蠢到落人把柄,达官贵人心里或许清楚,普通的村人百姓怎么可能知道?崔氏便是去府城打听,也不会听到裴家父子半句坏话。

崔氏依然不太信,觉得外甥女就是不想帮她。

章满看出妻子的心思,再不肯讲道理,扯着她就往外走。

凝香跟在后面送,没提留饭的事。

丈夫力气大,外甥女推辞说的一溜一溜的,崔氏明白今日事情办不成了,却还没有放弃通过外甥女搭上侯府的路,又好笑又好气地拍了丈夫的手一下,“走走走,我跟你走,只是你让我把东西留给香儿啊!”

章满愣住。

崔氏趁机挣脱,重新将手里的裙子塞给凝香,赔罪道:“香儿,舅母什么都不懂,冒冒然来求你,听你说完舅母才明白自己有多糊涂。不过这裙子舅母是真心送你的……”

“舅母好意我心领了,但我裙子真的够穿了,正好也有条这颜色的裙子,舅母还是带回去吧。”凝香坚决不肯收。

崔氏确实舍不得再送,碍于脸面客套罢了。

东院灶房门口,李氏看着崔氏那虚伪的样就气不打一处来,大声讽刺道:“赶紧拿回去给你闺女吧,真以为是什么好料子,我们香儿连侯府那几身大丫鬟的绸缎衣裳都没带回来,会稀罕你一条破布裙子?”

大壮娘已经挪到凝香家门口看热闹了,闻言震惊地忘了嘴里还没吞下的瓜子仁,急得数落凝香,“香儿怎么这么傻,你不喜欢拿回来给我穿啊!”

凝香笑笑,见崔氏抓住裙子不再往自己这边推了,她后退了一步。

阿木瞅瞅舅母,突然摘下脖子上金灿灿的长命锁,学姐姐那样递了过去,“舅母,给你。”

崔氏舍不得裙子,更舍不得这条长命锁,正犹豫要不要再推诿一番,那边李氏又嗤道:“阿木好样的,咱不稀罕她的东西,你别看外面金灿灿的,里面都是铜,值不了几个钱!”

这就是胡扯了,镀金的,在乡下也是稀罕物。

崔氏憋了一肚子火,这会儿全都冒了出来,一把抢过自家的长命锁,望着李氏大声奚落道:“是啊,阿木,舅母家没钱,送不了你赤金的长命锁,你大伯母有钱,哪天她送你了,记得给舅母看看,给舅母也开开眼界!”

李氏一点都不生气,哈哈笑道:“我没钱,包金的长命锁都送不起,没钱我乖乖待着,才不学人家打肿脸充胖子,更不会四五年不登门,有求于人来才来装善人!看你脸挺白的,该不会涂了四五层粉吧,那得值多少钱啊?章满赶紧带你媳妇回去,小心我这个穷鬼去抠她脸上的粉!”

“你……”

“别吵了,回家!”

章满终于发了一次威,瞪着眼睛吼道。

在徐家地盘,丈夫也不帮她,崔氏心知再吵也是自己吃亏,恨恨剜了李氏一眼,快步上了驴车。

大壮娘乐呵呵送道:“妹子有空再过来坐坐。”

她与章满同村,出嫁前就认识崔氏了。

崔氏朝车前坐着,没理她。

驴车很快转了弯,看不见了。

凝香在心里叹了口气。

她都不知道舅舅这么多年是怎么跟崔氏过下来的。

“姐姐……”外人都走了,阿木终于忍不住,抱着姐姐大腿哭了起来。

凝香以为弟弟舍不得那块儿长命锁,连忙蹲下去哄道:“阿木不哭,下次赶集了姐姐还带你去,姐姐给你买一块儿。”

阿木摇摇脑袋,靠在姐姐怀里一边抹眼睛一边抽搭着道:“我不要,我长大了自己挣钱买,还要给姐姐买绸缎裙子,给姐姐买驴车,还买粉……”

舅母有的,他都买给姐姐。

弟弟会护着自己了,凝香眼睛发酸,平复片刻,亲亲弟弟额头道:“好,姐姐等着。”

阿木点点头,不哭了,瞅瞅姐姐,又道:“我还要考秀才,当大官!”

小家伙说的特别认真,凝香再也忍不住,狠狠亲了弟弟一口,“好,姐姐等着阿木当大官!”

谁说她是无依无靠的孤女?

她是没了爹娘,但她还有大伯父大伯母,还有小小年纪就知道护着她的好弟弟。

她有依有靠。

☆、第 66 章

徐守梁替侄女围了鸡圈,凝香将二十只鸡崽儿连同两只小黄鹅一起放了进去。

鸡崽儿叽叽喳喳地四处乱跑,两只小黄鹅就显得稳重多了,慢悠悠地走。

阿木站在栅栏门口看,嘴角翘着,俨然已经忘了才离去不久的舅舅舅母。

李氏开始准备午饭了,炊烟袅袅升起。凝香摸摸弟弟脑袋,回屋换上自己的裙子,将潘氏借她的裙子洗了一遍,晾在撑衣杆上,洗完了走到东院,见堂妹蹲在灶房里择豆角,她也凑了过去。

“香儿不许帮他们,知道不?”李氏一边烧火一边不放心地嘱咐道,怕侄女心软。崔氏在屋里跟侄女说的那些话,她躲在屋檐底下都听见了,那臭不要脸的女人,亏她好意思开口!

凝香朝她笑了笑,“大伯母放心,我有分寸,就是陆家二婶的衣裳,您帮我还回去吧?”

李氏猜到侄女是避讳陆家那三兄弟,虽有心撮合侄女跟陆家老二,但也觉得太主动了不好,显得侄女没人要似的,就点点头,“行,下午衣裳干了我就去。”

娘几个说着话,徐槐回来了,一身灰扑扑的粗布衣裳,裤腿上沾了一片泥点子,俊朗的脸庞晒得微微发红,额头汗珠被阳光照的发亮。南面村子有人家盖房子,他与徐守梁过去帮忙,爷俩每天能挣四十文钱,不过这种活计可遇不可求,不是天天都能碰上的。

“你爹呢?”李氏纳闷地问儿子。

徐秋儿另舀了一盆水,端出去给兄长洗脸。

徐槐边挽袖子边道:“回来碰到刘叔了,叫我爹过去,不知道啥事。”

李氏想了想,笑道:“这个月十八他小儿子娶媳妇,准是让你爹过去帮忙呢。”

娶媳妇就得摆宴席,村子不大,就百十来户,几乎家家都得随份子,吃席的时候关系近的出钱多的一般都是全家人都去做客,远点的给钱少的就当家的男人去,算上男方女方两边的亲戚,少说也得摆个十几桌。别看平时都是媳妇们做饭,这种大事就得男人忙活了,蒸米饭炒菜端盘子摆桌,都得男人们干。自家与刘家交好,丈夫少不了去忙两天。

“香儿好几年没有吃过喜酒了,这回也去热闹热闹。”李氏笑着对侄女道。

凝香笑笑,捡起最后一根豆角道:“我就不去了,这么大的人了。”

“大什么,只要没定亲,十七八的姑娘也能去。”李氏立即反对道,侄女现在就该多在村人面前露露脸,让所有人都知道侄女赎身回来了,看那些媳妇们还瞎说不瞎说,而且露脸了,才有人登门提亲啊。

自家侄女这么好,李氏得好好给侄女物色物色夫君人选。

凝香不与大伯母讲道理,但她打定主意不去的。这些年她与村人越走越远,幼时的玩伴也都不怎么说话了,可能她们觉得她成了城里姑娘,与她们格格不入,凝香看她们也觉得陌生。谈不上谁对谁错,就是关系淡了。

午后歇晌,阿木睡在炕头,凝香悄悄将陆成送她的桃木梳子拿了出来。

崭新的梳子,闻着还有桃木的清香。

凝香轻轻地摩挲,眼前浮现陆成俊朗的脸庞,还有他那句“梳一下就想他一下”的话。

他怎么什么话都说得出口呢?

天生的厚脸皮。

心里在骂他不老实,人却不自觉地笑了,凝香坐在炕沿前,解开一头乌黑柔顺的长发,歪着脑袋轻轻地梳,什么都没想,静静地享受难得的宁静。

而十里地外的章家,崔氏可没有外甥女的好心情,趁丈夫女儿小儿子都睡觉了,她去了西厢房。走到门前,习惯地伸手去推,却一下子没能推开。

“鸿林?”崔氏低声唤道。

厢房一共三间,全都收拾出来给章鸿林用了,最南面的充当书房,中间的是卧室,最北面的作厅堂,崔氏等人来找章鸿林都从厅堂这边进。

卧室里面,章鸿林上半身穿着中衣,下面盖着薄被,半靠在枕头上,一手拿着个小册子,另一手藏在被子底下不知道在做什么,白皙的脸庞一片异样的红。正在兴头上,听到母亲喊他,章鸿林不由皱眉,一边加快动作一边扬声道:“等会儿,写完这个字就来。”

大概是做坏事被母亲抓住,反而更刺激,说完没一会儿就闷闷哼了声。

崔氏怎么都想不到长子真正做了什么,耐心地在房檐下等着。

一会儿门开了,她抬头看去,见长子清秀的脸庞微微发红,只当他大夏天读书太操劳,心疼地劝道:“大晌午的怎么不睡觉?你平时不是说什么劳逸结合吗,鸿林啊,娘知道你刻苦,但身体最重要,咱们休息好了再读书也不迟。”

章鸿林毫不心虚,请母亲进来。

崔氏直接就要去里面,章鸿林怕母亲闻出味道,不着痕迹地请她在外面坐,孝顺地替母亲倒茶,“娘有事找我?”

“还不是你表妹的事。”崔氏烦躁地道,端着茶碗看着长子,一脸怀疑,“她说世子刚正不阿,但我越想越觉得那是她的客套话,咱们都没见过世子,世子啥样还不是随她说?我看她就是记着当年的仇呢,故意不帮咱们!死丫头片子,跟她娘一样,看着柔柔弱弱的,其实一肚子坏水!”

提到院试,章鸿林脸上的热渐渐褪了,心思转了起来。

院试三年两考,明年便是秋闱,错过这次秋闱,他就要多等三年。虽然四五十岁参加秋闱春闱的人同样大有人在,章鸿林却不想与那等注定没有大前程的人相提并论。提前三年考取功名,意味着提前三年进入官场,哪怕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熬三年资历也比白白浪费三年等秋闱强。

所以今年他必须考中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