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陛下的撩妹技巧/天策春上一章:第 8 章
  • 论陛下的撩妹技巧/天策春下一章:第 10 章

读者“疯狂袋鼠精”,灌溉营养液 +10 2017-07-13 15:20:52

读者“瑰意琦”,灌溉营养液 +24 2017-07-12 10:34:04

读者“魅”,灌溉营养液 +1 2017-07-11 22:43:19

读者“”,灌溉营养液 +1 2017-07-11 17:21:57

读者“中二的may”,灌溉营养液 +1 2017-07-10 12:24:08

读者“Joey”,灌溉营养液 +1 2017-07-10 09:37:11

读者“”,灌溉营养液 +1 2017-07-09 23:39:40

读者“浅浅”,灌溉营养液 +1 2017-07-09 17:55:39

读者“小门神”,灌溉营养液 +1 2017-07-07 08:38:30

读者“yj”,灌溉营养液 +20 2017-07-07 00:54:24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2017年7月15日

姬泽瞧着少女胸前的鸽子蛋暖玉佩,面色微微奇怪。顾令月从前年幼之时,身形未显,倒不见什么。如今渐渐长大,身体渐渐显出少女的弧度,初秋天气尚有一丝炎热,湖丝衣裳轻薄,勾勒出胸前弧度,青春年艾,已经显出了山峦起伏的波澜。

一枚鸡子蛋大的玉佩垂卧于其间,熠熠生辉。

姬泽的目光落在玉佩之上,深沉犹如夜色,愈发玄黑。

顾令月并无察觉身边男人的些微异样情态,抬头笑盈盈道,“九郎这是怎么呢?”

姬泽回神,见顾令月笑容纯净,犹如没有一丝忧愁波澜,心中不知怎的生出一丝惭然之意,遮掩过去,笑着道,“好看。”

“嗯,”顾令月笑意盈盈。“我也觉得很好。”抚摸暖玉佩,“当年阿婆珍爱我的身子,特意赐下这块暖玉佩,蕴含一片慈爱之情,”想起当初太皇太后在生之时殷殷慈爱之意,不知不觉几乎痴了。“若是阿婆如今依旧在生,可是多好啊?”

姬泽思及皇祖母,心中也感怀,“皇祖母若能看到你平安归来,也定欣慰。”

又道,“阿顾若想念皇祖母的,待到回了长安,朕亲自陪你去陵园祭拜。”

顾令月唇边扬起笑意,“不必了!九郎国事繁忙,这么一点小事哪里好劳烦于您,若是让朝中臣子知晓,当觉得臣妹轻狂了!”

姬泽深深看了少女一眼。

若是心中看重的人,便是再忙也总能抽出时间陪伴。只是胸口蕴育的情意这等汹涌,有时候自己也微微咋舌,不敢直接向佳人述说,怕惊着了阿顾,只想着用渐渐温养的法子让少女明白过来自己的倾慕之心。便别开了头,云淡风轻道,“到时候再说吧!”

政事堂

众臣商讨两位贵女的封赏意见,张皋极力持“长乐公主领娘子军事事本权宜,如今既周军占了胜场,这支女子组成的军队就该当解甲归田。长乐公主本人宜仅些微金银食禄薄赏微功。宜春郡主事亦应一体从之。”主见该当贬抑二人之封赏,尚书左丞崔郢等人虽不太赞同他的看法,却被张皋以“将士尚无功定,不过一二贵女安能跃而居之?”驳斥。

户部侍郎柳忱听闻众位同僚争执,微微蹙眉,抬头望向自己的老师罗元崇,见罗元崇坐在座上,目光微默,察觉到爱徒柳忱目光抬头回望,二人目光在空中略一接触,便分离开来。便知老师保持缄默,不想就此事发表意见。

眉头深深皱起,觉张皋这等说法对长乐公主和宜春郡主两位贵女着实刻薄了些,有心想要出口反驳一二,只是出于自己的心底深处的一些顾虑,到底还是没有发话。

当日,关于两位贵女封赏的事情,就在兵部尚书张皋一力主张,其余朝臣些微觉得不妥,却也没有强力反对的境况中初步商定下来。

弘阳殿殿宇高耸。案台扶桑灯台九盏宫灯烈烈燃烧散发光芒。

年轻的帝王坐在高高的御案之中,心思定见,才死敏捷,批阅奏折速度极快,不过片刻,一叠如小山的奏折便消亡了大部分。伸手取到中书省拟报对长乐公主与宜春郡主的封赏事宜的奏折,见其上字迹冲秀凝练,不过仅仅赏赐一些良田金银而已,对于旁的封赏一字未提。

冷笑一声,将奏折狠狠掷在一旁,冷笑道,“金银良田,这起子人也想的起来!”

梁七变连忙上前捡起皇帝掷在殿中地衣之上的奏折,眼角余光扫到其上中书舍人拟稿字迹,面色微微一变,笑着道,“也难怪圣人生气,这些个人拟写赏赐未免太刻薄了,于两位贵女所立功勋相比简直不可相提并论。奴婢瞧着呀,这起子朝臣也未免太小家子气了!”

姬泽听闻梁七变言语,锐利的眸光盯向梁七变。

梁七变面色变白,帝王身威严之势无人能及,再也支持不住,跪了下来,“圣人。”额头坠下滴滴汗珠。

姬泽唇角泛起一个讽刺弧度,“梁七变,”声音微寒凉,“朕瞧着你忠心机灵,方多喜用于你;但,你若不懂事,这御前,也并非只有你一个人能用。”

梁七变闻言面色惨白,连连叩首,“圣人,奴婢不该妄议国事。奴婢知错了,您就再给奴婢一次机会吧。”额头叩在地上,很快泛起青紫淤痕,口中满口苦涩之意。

姬泽瞧着他这般情状一会儿,方哼了一声,开口道,“国事不容宦官置喙,太初宫中你却现管着事,当盯的好了,若有人胆敢对郡主有一丝慢待,让郡主受了半分委屈,”声色俱厉,

“朕唯你是问。”

梁七变闻声心口一松,知道皇帝既还肯用这样的口气训斥,便说明还是肯用自己的。凛然沉声应了,“奴婢遵命!”半觑着退出殿来,为宫廊上凉风一吹,已经是惊透了汗。

东都岁月在时光长河之中缓缓流淌。太初宫举办大朝会。正逢平北大将军李征仪传来大捷战报。周军十二万围城攻打邺都,半月而下,叛军伪帝孙沛恩弃城退入巨鹿城。周军光复邺郡,战信传回东都,满朝文武皆精神振奋。“朕对李征仪抱以厚望,”天子姬泽声音欣慰,

“如今瞧着,他倒也没有辜负朕的期望。”

朝会上众臣皆面色和悦贺喜皇帝。言道皇帝启用李征仪乃是慧眼识人。

众臣心悦之间,宰相、兵部尚书张皋在众臣笑声中执笏上前一步,拱手扬声问道,“此前中书省曾拟两位贵女封赏的折子,圣人并未阅毕发还,不知圣人是怎么个章程?”

朝中微微静默下来。

姬泽在静默之中抬眉,静静的望了张皋一眼。“你等便是不提,朕也打算便说此事。”他道,取出此前扣留的奏折,“谨长乐公主加千户食邑,赐良田千亩;宜春郡主加食邑六百。”

姬泽念诵完毕,凤眸瞧着朝中重臣,冷冷笑道,“听听,寒碜不寒碜。”

朝中众臣感受到皇帝的怒意,俱都噤若寒蝉。

皇帝的声音高高扬在殿中,“自来朝廷论功行赏,皆自有公论。赏赐之格这般简薄,朕还从未如此刻薄,还是刻薄到自家亲眷头上了。”最后一句,声调高扬犹如刀裁。

“此乃众位文武大臣共同商议的意见。”张皋态度硬气,正面顶住皇帝的怒火,仗执而言,

“两位贵女确实立有一些微末之功,只是臣等以为,只是比诸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将士,却又有所不如。金银食禄止之即可,若是封赏太厚,便是过赏,难免惹人非议。”

姬泽闻言乌黑的凤眸瞧了张皋片刻,忽的发出一声冷笑,“张卿所言,朕不敢苟同。此二人皆是天家贵女,本来大可以待在长安安享富贵,却都抛家远乡,舍生忘死。

“长乐皇妹少时素有志向,当初择婿之时,朕问询于她,若择一世安康,可与长安贵胄子弟中择选驸马,留在长安,安享一世富贵;若想另有所为,则夫婿由朕挑选,说不得得去苦寒之地。长乐毅然择选后者,其后北地孙氏叛乱,一举攻下河北诸地。河北多少男儿,除了颜渊,俱都喑哑了声音。长乐公主舍生忘死,立下汗马功劳,不输于铁血男儿。”

“至于宜春郡主顾氏,顾氏。”

“顾氏乃皇姑丹阳长公主独女,丹阳公主于朕少时有恩,朕当时时势和亲北地,郡主声明大义,从未发过怨言。孙贼举起反旗后,因身世缘故颇得冷待,朝不保夕,却依旧心怀故国,卧薪尝胆探得山东诸氏与孙贼勾连消息,命人星夜送回到大周。此后方有大周三子峡大胜,一举诛杀叛军大将,全歼叛军数万主力。功勋卓著。”

老卢国公程伯恩闻言失声惊呼,“原来当日山东谋逆秘事,竟是宜春郡主发现的。”

论起来,大周如今北地战局的优势,实则是从三子峡大胜起铸就的。

众臣私下里也曾怀疑,山东高门人才辈出,家族之中非数代家生子不用,可谓是铁桶一般。行此谋逆大事,定然行事十分严密,是如何让皇帝得到消息,最后以身作饵奠定三子峡一战。今日方知,其中竟是宜春郡主的功劳。

姬泽环视朝上众臣,“当时郡主身处归途之中遇险,下落不明,朕怕此事泄露出来为其招致怨恨,危及性命,故命人将此事压了下来,如今郡主平安归来,此功亦可昭告天下。郡主忠心体国,不顾自身安危遣人回周报信,若非遣走了身边的生力军,遇到乱军未必会落入黄河失踪。这等功劳非厚赏不足以酬之,若朝廷慢待了功臣,岂非让人寒心。”瞧了众臣一眼,昂首冷嗤,

“这等事情,朝堂诸公做的出来?”

文武众官此时听闻皇帝所言,面上露出些微惭愧之色。

户部侍郎柳忱持笏周视众臣,见众臣皆为皇帝说动,心意动摇。文臣尚持一些含蓄矜持之意,一众武将已经是热血沸腾。

心中叹息一声,持笏越众而出,

“长乐公主忠心义胆确让人钦佩,宜春郡主更是功在社稷。然臣以为,朝堂封赏并非一口许之之事,有表率天下风气的效用。戍卫天下应是男子职责,本不该托于女子,公主此前虽有些许功劳,若厚赏公主,则日后天下女子说不得会起效仿之心,女子不安家于室,遗害深远。为天下计,赏赐当更加慎重。”

“若无长乐守卫河北,河北百姓此时尚在叛贼屠戮之中。”姬泽冷笑,言语咄咄,“没的用的人家的时候指望别人出力,如今战局变迁,大周占了优势,有了余力,倒嫌弃起别人了。”

负手环视朝堂诸位臣躬,“朕知卿等所想,应天女帝垂拱治国至今不过数十年,朝中臣躬多有经历过女帝之事,如惊弓之鸟,觉女帝之祸未远,防着女子接触政事,怕再出一位祸国女子,当谨慎防之,勿再埋女子乱国之祸。”

“——只是朕却不以为然。应天女帝乃是不世出的奇女子,上下千年不过仅此一人。便是女帝当初,若非高宗放权,其后英宗皇帝束母无力,如何能有薛氏掌权极至最后临国之事?朕以为,只要皇帝能持的住自身,便是再野心聪慧的女子,也行不得乱政之事。诸公杯弓蛇影,究竟是小瞧了自己,还是小瞧了朕?”

“功赏过罚,方是治国正理。”朗声言语,“尔等均是大周股肱之臣,朕盼着你们均睿智,能有足够的心胸,包旁人立下的功劳。无论此人是汉人、异族,男子、还是女子。如斯这般,大周方兴旺有道,中兴千年。”

朝上众多臣子听了皇帝言语,方觉面上暗暗发烧,“圣人圣明。”

老臣罗元崇持笏上前一步,拱手朗声道,“圣人所言持道中正,乃是治国正理,依老臣之见,两位贵女于国解忧大功劳,该当重赏以示朝廷公正。长乐公主可加美号,赐号一品将军之职。如此足可堪告慰其功。”

“至于宜春郡主,”顿了顿,“郡主前有大义之功,后又有报国通信之大德,实属忠信难得,可加一品品级,进位封赐为正一品公主。”

姬泽负手环视众朝臣,沉声命道,“传朕之旨意。”

“策长乐公主姬红萼为定安将军,驻守土门。至于宜春郡主。”

扬了扬眉,

“宜春郡主,功勋卓著,宜当厚赏,然公主乃帝女之封,不适宜加封臣女。朕意加赐郡主双字国号封号昭国二字,定邑宜春,加一千二百食邑,以飨功劳。”

殿上朝臣听闻皇帝明旨,皆愣怔一瞬。

按大周贵女制度,公主为正一品,郡主为从一品。但国字封号尊贵,默认加高一级。

昔年应天女帝之时,太平公主加镇国封号,为镇国太平公主,与安国相王一道享受世人尊重。宜春郡主加封昭国国字封号,便比此前高一品,相当于和公主一般尊贵。昭,乃华美之意,乃是极好的美号。

圣人择选此号加封宜春郡主,可见的对郡主的喜爱之意。

只是明白过来之余,微有不明所以之觉。

论起来,大周公主和加国号的郡主其实差不离儿。圣人为何摒弃了罗相加封公主的提议,偏偏要为宜春郡主择选加封国字封号呢?

只是此事不过小节,略过心中便翻覆过去,低下头齐声应诺,“臣等谨遵圣人旨意。”

贞平五年九月,宜春郡主顾令月策为昭国郡主,加食邑千户,尊荣加身。

这是大周立朝以来第一位加国字封号的郡主。一时以来,东都朝野之中尽皆侧目。于此同时,长乐公主受封军方实职将军,奉命镇守一方关城的消息被盖了下去风头,少有人提及。

太初宫中,殿中上下宫人都伏拜在地上曼声恭贺,“恭喜昭国郡主!”

顾令月在这富贵无边的恭贺声中眉眼清平。

大周立朝百余年,郡主封号带国字,乃是第一例,可谓是尊崇至极。

可是她的心中却殊无喜悦之意。这般尊崇,却是用她的青春和数年血泪生涯换来的。若是可以,她宁愿不要这个封号。只想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县主,永不长大!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是个美好的日子,阿顾终于加封昭国郡主了!恭喜撒花!

嗯嗯,为了恭贺女主,作者君决定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奋起浪一把。

今天发20个红包。

和首章一样,如果本章评论超过100,就发100个红包哟!(

姑娘们也恭贺一下阿顾提升女爵品位之喜吧!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2017年7月15日

昭国郡主加封之后,大周战事进展顺利,朝堂和乐,唯新相张皋眉眼不平,耿耿于怀。

柳忱受了老师罗相所托,规劝张皋,这一日下朝之后落在后头,瞧着兵部尚书张皋孤直而行,唤道,“鸣野兄请留步。”

“今日天气晴好,我二人好久不曾畅饮,不如寻个地方相坐闲聊一番可好?”

张皋闻言抬头讶然瞧了柳忱一眼,拱手道,“恭敬不如从命。”

“前儿朝堂上,我那番论见偏执了。圣人说的方是大道,我听来只觉惭然不已。方知还是自己狭隘了。”柳忱替张皋沏了一盏茶,悠悠言道,

“其实后来想想,长乐公主虽然以女子之身掌兵,但并非身在京畿,常年在外,手中兵力有数,便是当真有如前朝公主的野心,施为条件也不足。倒是当时我一心魔怔,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此事我已然想通,不知鸣野兄觉得如何?”

“予功兄想叉了,”张皋唇角薄翘,“比及长乐公主,我倒更忧心宜春郡主。”

“哦!”柳忱闻言稀奇的扬了扬眉,“这就稀奇了,若说长乐公主便也罢了。这位郡主承袭其母性情,性格温顺。再说了说到底,虽然封了国号郡主,不过是外姓女,还能惹出什么风浪?”

张皋眉头深皱,想起当夜济阴驿馆之中的情景。

当夜叛军将领何松虎带领人马围馆攻打,馆内星夜不歇,禁军统军李伏忠率领三千神策军殊死迎敌,圣人身为国君,却却并未出现在前院与臣子武将一处,反而在这位郡主的小院之中耽搁半夜,安抚宜春郡主。

“许是我过于担忧了。”他慢慢道。

但圣人对这位顾郡主表现出来的感情确实是太过关心了。

若这份关心仅止是出于愧疚,便还算是无事。略给一些补偿便也可以了。但若是圣人对这位郡主生出男女之情,

一阵秋风吹过,议事堂前的槐树沙沙作响。

张皋深锁眉头,

这世上,男女之情最是惑人,若这位郡主当真将圣人迷住,说不得,她的危险,比立下赫赫军功的长乐公主还要高。“这历劫弥新的大周,”他语含深意,“日后说不得会惹出更多的乱事。”

太初宫天光高远。

“公主名头虽好,这大周上下数代数着也有百十多个公主。听着也太泛滥了些,”飞仙殿清雅明亮,年轻的帝王瞧着面前佳人,眉眼温柔含笑,“你就算是封了公主,到底出身并未皇族之女,总归比人让一步。朕的意思,倒不若封国字封号,领郡主里最高地位,按例国字封号加一级,可与公主同例。”

目视少女,目光热烈而温柔,“这昭字,乃是朕亲手为你所择。代表令国华美之意。你可喜欢?”

顾令月听闻姬泽话语,心中情绪悲欣交集,默念片刻,“华美于国。”

“这个封号字意太重,阿顾自觉不大受不起。”顿了片刻,又道,“长乐立功比我犹盛,按理来说,这昭国二字封号,阿鹄(长乐公主姬红萼小名)受着比我要好。至于阿顾,想来一个‘襄’字就够了。”

“襄国”之意,是为襄助国运,“昭国”则为令国华美,两相比较,自然昭国的封号比襄国厚重。

姬泽闻言垂眸,淡淡一笑,“你倒是喜欢长乐皇妹。”

“自然,”顾令月不疑有他,含笑言道,“我与阿鹄自幼乃是闺蜜,阿鹄自幼有志气,我们姐妹都以为她不过是说说,没有想到,她当真能耐,能够以女子之身践行沙场行兵之事,委实不易。”

目光转为认真,“其实认真论起来,我性喜安享太平,虽则有了如今之功,其实算来不过是随波逐流,倒是阿鹄乃是主动行事,孤身入晋地,千辛万苦集结起来一支娘子军,又刻苦练兵,方能立下此后奇袭攻下土门,数度守卫关城之功。功勋卓著,论起来比我了不起的多。

姬泽道,“朕自有朕的道理。”

他颔首道,“长乐志向高远,比起这些华而不实的封号,她更乐于见到朕给她的将军封号和领军之权。这代表朝廷承认她立下的战功,并授予她日后统帅土门关军事之权。”

“至于阿顾你,”目光投向面前少女,含笑道,“从今儿后,你有朕护着,不会再受半分风雨烦忧。”

“阿顾,”凝视少女,目光深深犹如夜色,盛放着无数不知名的星子,沉声道,“朕要你知道,你不管什么封号,都是受的起的。”

那一日天气明亮,金色的阳光普照宫廷,皇帝话语中的蕴含的意思沉甸甸的。少女心中有一份混沌,不敢厘清,笑着撇开话题道,“臣妹多谢圣人对臣妹的看重。正巧,今日我也有事想要与圣人说。”

顿了片刻,望着姬泽,“臣妹在这飞仙殿中居住,已经有些时日了。如今朝廷封赏之事已毕,宫外的宅子也收拾妥当,臣妹再无暂居宫中的理由,再住下去该遭人闲话了。臣妹打算择日出宫!”

姬泽闻听顾令月此语,眸中风暴凝聚,各种恼怒、不愿置信、伤心、埋怨等诸多情绪混杂在一处,犹如形成一个漩涡,似乎在下一刻就压抑不住,喷薄而出。

顾令月受压力所迫,低下雪颈,不敢抬头直视姬泽。

许久之后,听到头顶姬泽的声音道,“你不爱住在宫里,想要出宫居住,朕,不拦着你。”

皇帝的声音低沉,在飞仙殿中回响,带着一股沉静人心的力道,“阿顾,朕知道你性子要强,朕不逼着你留在宫中。但你要记着,朕心中一直记挂着你。日后也要常常入宫探望于朕,莫要与朕生疏了!”

他凝望少女乌黑的发丝深深,似乎想将少女的倩影记载心底,这个姑娘,他想要将她珍藏,但他不希望她是他豢养在金丝笼中的雀鸟儿,只会啼啾鸣跃;而希望她能有朝一日和他携手并肩,共同享受荣耀。为此,他愿意放手,让她离开自己的羽翼,去独自成长,偶尔经历一些风霜雨露,也能快速的锤炼,成熟。若是当真疲累了,也可以停息在他身边,暂时歇息。

只是,

姬泽凤眸之中闪过一丝毅然之色:纵然如此,他也没法子真的全然将阿顾放离开自己的视线,总要再做一些安排,方能保证阿顾的安全,让自己安心。。

顾令月闻言十分惊喜,“那是自然,”唇角含笑,“您是阿顾的兄长,阿顾自然时时记怀,”俏皮道,“到时候,怕是圣人要觉得我烦了!”

昭国郡主顾令月今日收拾形装离宫,正逢着行人司使蔡小昭进宫拜见皇帝。远远的瞧着昭国郡主一行行驾自宫廊上缓缓而来,退后一步到廊道一侧,恭敬的行礼道,“奴婢蔡小昭见过昭国郡主。”

顾令月坐在檐子上抬起来来,瞧见面前这位年轻俊秀的宦官。点头招呼。“蔡司使。”“蔡司使今日入宫乃是求见圣人?”

“正是。”蔡小昭恭谨道,“臣蒙圣人召见,打算前往弘阳殿面见圣人。”

顾令月闻言点了点头,“如此。听闻此前我流落在清河,有赖蔡司使打探到下落消息,方能平安归来。”坐在檐子上浅浅道了个万福,“阿顾多谢司使一番恩德。”

“微臣惶恐,”蔡小昭连忙侧身,避过顾令月着一礼,推拒道,“这是圣人记挂的功劳,且郡主自己本身吉人天相。小臣不过适逢其会,浅效微劳,不敢当郡主这番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