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的够味儿,哎,赶紧的,午饭还没吃,赶紧吃饭去。”

三个糙汉子视方刚为无物,套上外套抱着瓶子就要走。

方刚气笑了,伸出大脚三两下把人揣回去,一把抢回瓶子,“想吃是吧!没问题,我最近正懒得每天去打开水……”

三个糙汉子抢着帮忙打开水,胸脯拍的啪啪响。

下午,苏画正坐在图书馆看书,手机开始震动。她看了一眼,陌生的号码。她东西留在原位,站起来到外边走廊上小声接电话,“你好!哪位?”

“小画啊,师傅到了,快来接师傅。”

苏画脸现欣喜之色,“师傅,你来元市了?现在在哪里?我这就过去接你。”上次通话后,她越想越不对,当天就回拨了师傅打过来的号码。但打不通,提示音说那是空号。虽然有一个月之约,但一直联系不上,她心里总不踏实,一直惦记着。

“东站,元市东站跟前的XX超市。小伙子很不错,师傅一说就把手机借给师傅了。”

东站在市区外,很远。苏画从学校过去东站接人,还不如让师傅自己打车过来了。她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师傅听。

“小画啊,师傅身无分文,没法儿打车。”

苏画忍着翻白眼的冲动,“医大总校前门,您打车过来吧!到了车费我付。”

元一高兴地挂了电话。

☆、第64章怎么花的

师徒两人时隔半年相见,不见久别重逢的欢聚场面,而是当场打起来了。没错,大家没看错,确实是打起来了,还是元一先动的手。

好在今天是周六。大多数学生都没课,回家了或是跑出去打工或玩儿了,又不是早中晚三个高峰时间点,所以医大前门进出的人很少。教职工也放假,只有安排了课程的才会来校,因此学校前的停车场上基本没几辆车,也没什么人。

苏画递给司机一百块,司机给苏画找零后立马把车开走。苏画抱着背包,低头往背包里装的钱包里塞找回来的零钱。趁她低头不注意,随手放下灰色大布袋和药箱的元一突然出手,背后偷袭。

苏画意识到不对,极快地侧身躲过背后袭来的一拳,人还没站稳,一个扫堂腿又过来了。她应变能力不错,和元一相反的方向单手撑地一个空翻做完,双脚落地的第一时间又快速后退几步。果然,在她退开的瞬间元一的扫堂腿又到了。要不是她退的及时,这会儿就被元一扫倒了。

元一不罢休,一拳一脚、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般地不停攻了过来。

苏画左躲右闪,几次差点中招儿。她没好气地喊,“够了,臭老头你够了,你想让人当猴子观赏可别拉上我。”他们这边不同寻常的情况,已经引来两个好奇张望的学生了。

元一没有停手的打算,一边攻击,一边批评,“专心点儿,本来就没什么练武天赋,只有灵巧这么一个鸡肋的特长,还不知进取。看看你,这半年明显落下了训练,退步成什么样了?躲的这么难看,一点都不美观。”

这会儿,苏画躲闪的确实有点狼狈,只因为他们师徒打到了停车场上唯一看起来最高级的一辆车附近。她有意避开车,但师傅逼的紧。她可是知道的,车这东西,只要你不小心给人划个痕迹出来,就得赔偿人家大笔钱。就他们师徒俩一对穷鬼,赔得起才怪。因为心里有顾忌,她明显就落了下风。

元一看似轻飘飘、实则力量十足的一脚踢过来。

苏画本可以躲开的,但她不能躲。因为她发现,她躲了,师傅这一脚就会踢到人家前车门上。划小小一道听说就要赔偿一千至几万几十万不等(在食堂吃饭时听别人八卦听来的),若是给人车身踢变形,那得赔偿多少钱?她汗毛都竖起来了,也生气了,单手抱着的背包也不要了,右手作好防御姿势的同时,左手两指迎着踢过来的脚底板点了过去。

元一心里暗叫一声不好,改变重心赶紧让自己踢偏一些,这才堪堪躲过苏画的反击一点。他的这一脚踢空,离人家车身只离着一公分。但没工夫管那些,因为徒弟似乎很生气,反过来进攻了。

接下来你来我往的交手几次后,因为苏画有意为之,终于远离了碰不得的高级车。而且,两人交手不再挥拳头踢腿了,而是完完全全一模一样地左手背身后,只用右手两指你来我往地过招,往对方身体的各个要害穴位戳过去。没错,没看错,师徒两个就是互相戳。

期间,元一的嘴也没闲着,“你这是要谋杀恩师”、“有进步”、“慢,太慢”、“不错”、“有待提高”……“不行不行”、“不打了,不打了。”

苏画收手,退后三步停下,黑着脸问略有些喘的元一,“不打了?”

元一摆手,捶了捶老腰,“不打了,不打了,又饿又累。六天没吃口热乎饭了,赶紧找地方让师傅大吃一顿。”

苏画不由提高了音量,“一个月不到一万块就没了?怎么花的?”

元一老脸一僵,“就,就那么花着花着就没了。”

“去年8月下旬分开时,我身上有一万五千块钱,你身上有三万七千一百二十块钱。当时,来学校的路费是大姑出的,学费是大姑帮我交的,之后的一切花费都是从你给的一万五千块里出,包括去年中秋我给家里添置的冰柜和半头猪肉钱。直到今天,这笔钱我还剩七千九。师傅,你的三万七千一百二十块钱呢?还有我二十多天前转给你的一万块钱呢?”

元一当没听见,迅速拣起灰布袋子和药箱,摆出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高人范儿,“还站在这里做什么?还想被人当猴子观赏不成?”

正在极力忍耐扎人冲动的苏画:“……”

元一丢下苏画走向几个围观的学生,三两下没收几个学生的手机。他不理会学生们的抗议声,往人手机上一通点。录象和照片通通删掉,这才丢还手机。

师傅时不时会变得不靠谱,但也是她可敬又可恨的师傅。苏画走过去拣了背包,一脸无奈地带着师傅去了美食街的一家饭店。

三个炒菜、一个酸菜鱼,元一吃的很满意。从饭店里出来时,他一直在说,跟着徒弟才有好生活。

苏画哭笑不得,但又要板着脸装生气,挺辛苦的。“住店还是去谢师兄家?”

“住店,住店,谢国安话多的像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听到就烦。”

听了这话,苏画抽了抽嘴角,“准备呆多长时间?”

元一摸了摸胡子,“呆个三五天,看看情况再说。”他不喜欢城市生活,总觉得在城市呆着浑身不舒服。

“师兄那边要不要告诉?”

“先别说。”谢国安收到消息一定会来看他。之后会发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一定会惊动一些人,他就得面对避之唯恐不及的各种应酬。

苏画表示知道了,然后把人带到了附近算得上中档的学子酒店。

元一见了招牌就停下来了,摇头说不住,根本不进去。

苏画看着他,以为他嫌贵解释道,“我年前碰上了大客户,咱们住得起。”

元一还是摇头,“找个能用你证件让我住的地方。或者,不用证件也能住的地方。”他不想告诉徒弟,他的名字在国家绝密档案上。从小地方买火车票无所谓,但到了元市用他的证件住酒店,那不是告诉有心人他来了嘛!真想让人知道他来了,他又何苦瞒着谢国安。

☆、第65章把关

师傅不肯住酒店,苏画倒也没多想。她琢磨了一会儿,想到有一种短租房条件也不错,而且短租房的费用比酒店便宜。她立刻打电话问司琴现在在哪里。

因为是周末,司琴正在家里刷论坛。

苏画听她在家,赶紧说,“帮我上网查一查,学校附近有没有短租房。最好是独立的一室一卫的,不要和人合租的两室三室的那种。”

司琴什么也没问,赶紧埋头查医大附近的楼房出租信息。不到五分钟,她就整理出六个符合要求的信息,并把房主的联系方式和地址发给了苏画。

苏画道了谢,之后带着师傅看房子。第一家师傅没看上,只因带他们看房子的中年妇女面带鄙视地想挖他们祖宗十八代。第二家是专做短租公寓生意的,符合他们要求的空房间足有五六间,内带小卫浴间的那种。师徒俩人很满意,挑了靠里的一室一卫。苏画用自己的证件交了半个月房租,让师傅安顿了下来。

师傅说晚上不准备出去吃,于是她趁师傅洗漱的工夫出去,买了一些日常用品、面包、牛奶和几样水果,还有半只烤鸭、几个鸭脖子、两个烤红薯和几瓶水回来。

她自己吃了一个烤红薯,其他东西都留给了师傅,然后就被师傅赶出来了。天已经黑了,再说师傅也累了一天应该早点休息,所以她什么也没说就回校了。

第二天一早,她把家里带的香肠等杂七杂八的装满一背包,一路小跑到师傅所在的公寓小区。在小区门口一家早餐店里打包了两人份的油条和豆浆,上楼,敲开师傅的房门。

元一已经洗漱好。他趁热吃了油条和豆浆,又从苏画拿出来的吃食里挑了五香花生当零嘴吃,还不忘打听自己喜欢的,“怎么没酒?”

苏画慢条斯理地吃着油条,答的含糊,“挖出来的都送人了。”

元一立刻瞪眼睛,“师傅埋下的三年份的美酒十六坛,五年份的至少还有十一坛,八年份的三坛,十年份的还有五坛。三年份的你拿出来送人师傅不反对,其他的都是师傅的宝贝,你没动吧?”

苏画喝了一口豆浆,不是很在意地答,“五年份的前后挖了五坛,其他的都没动。”

“臭丫头,你居然挖了五坛宝贝,那可是五坛!”

“一坛是你指明送给师兄的,一坛是你自己对秦穆松口要送的。至于另三坛,一坛大姑用来招待客人了,另两坛我分送给别人了。”

虽说挖了五坛出来,臭丫头自己做主支配的却只有两坛。准备好好跟臭丫头掰扯的元一立刻没话了。去年8月离开时带的一坛他早喝完了,馋虫都养好几个月了,想想就觉得难过。他不死心,“你身边一点没剩?有点就成,让师傅尝尝味儿,师傅好久没尝到酒味儿了。”

“十年份的让我挖两坛,我现在就给你一坛五年份的。”苏画提条件。

“臭丫头,你……”

“爱要不要。”反正嗜美酒如命的又不是她。

“唉!还想着埋够它个十八年,尝尝传说中的十八年女儿红的醇香……这都埋十年半了,再有个七年半就成了,唉!”元一边说边瞄徒弟几眼,希望徒弟会心软不再敲诈师傅。

苏画当没看见,走过去打开元一的灰布袋子。灰布袋子分左右两个口,左边装的元一的衣物,右边装的采集并处理过的各种药材。她扒拉开右边的口子,查看里面的药材。当看到一样不起眼的灰树皮似的药材时,眼睛一亮,立刻闻了闻再掰下一半收入囊中,并解释,“有个小女孩叫萌萌,身患罕见的皮肤病。从症状和脉象看,古书上记载的一个方子正适合她,只是当时缺了这一味药引,我没给开方。”

元一看到她拿走的药材,便知道她指的古方是哪个了。他摸了摸山羊胡,“大客户的孩子?”

“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父亲是退伍兵。”

“退伍兵的孩子啊!给个半价吧!”

“好。”她对这个没意见,当时她给了自己配制的草药止痒膏,也没收钱。上星期还特意过去看了萌萌现在的情况。

元一等了等,见徒弟只顾着翻他的药材,忍不住了,“一坛换一坛。”

“二换一,没得商量。”

元一咬牙,“一坛换半坛。”十年份酒不可多得,又是加了好料亲手酿制亲手埋的,简直是在割他肉。

“成交。”苏画拽过自己的背包,伸手进去就掏出二两的小酒瓶子放到元一面前。

元一扼腕不已,早知道他自己拿就是了,跟臭丫头谈什么条件?失算。

“剩下的过后给你。”她早就心里有数,师傅才舍不得分给她两坛十年份的。正好,一坛换半坛。剩下的五年份的半坛就够她送人了。

元一尝到了美酒,解了馋劲儿,立刻变身严师,考察弟子的医术。一问一答兼辩证之间,两人都忘了时间,直到肚子咕咕叫不停才反应过来,时间已经从上午八点多到了下午三点。

口干舌燥的苏画抓过一瓶水拧开,一口气喝掉半瓶,缓了缓,说道,“师傅别再考了,再烤就糊巴了。走吧,先出去吃饭。”

元一坐着不动地方,“我就不去了,你把饭买回来就行。”

“你在屋里闷一天了,出去走走,换换空气。”

“换什么换,城里空气屋里屋外有什么区别?”

苏画决定不和拧起来的臭老头掰扯这个,拿上钱包出去,五十多分钟后带回来两个炒菜、一份米饭、六个素包子和一个大鸡腿。她吃了三个素包子,吃了几口菜,其他都交给师傅解决。走的时候,即便师傅说不要,她还是给师傅留了一千块钱。

转过天就是周一,她上午有课走不开,中午的时候买了全家桶过去和师傅一起吃。

元一第一次吃这个。他一边嫌弃一边吃,可乐一口没动,但苏画另买的两个冰淇淋全进了他的胃。解决了午饭,两人打车去吴兴家出诊。

因为上午打过招呼,吴兴的妻子正带着孩子在家里等他们。

苏画等大家坐下,介绍道,“嫂子,这位是我师傅。听说了萌萌的情况,怕我年轻经验不足,师傅特意过来给我把关。”

因为苏画给的草药膏确实对女儿的病情起了作用,吴兴的妻子本来就信服苏画,如今又知道老者是苏画的师傅,眼里心里是满满的崇敬。她停下端茶倒水的动作,急急地拽过躲起来的女儿,让喊爷爷。

☆、第66章愁钱

客气过后,师徒二人很快切入正题。元一先给萌萌把了脉,什么也没说。

苏画再给萌萌把脉一次,然后把从脉象上发现的有条不紊地讲出来,最后给出诊断结果,再开方,并把准备好的药引放到桌上。

元一拿起方子过目一遍,笑吟吟地点头。

看到老人点头,心都要提到嗓子眼儿的吴大嫂松口气之余,一时之间高兴的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诊费二十元,开方十元,药引另算十元,一共四十元。苏画给吴大嫂半价,收了二十元钱。至于以前给的草药止痒膏并没收钱。病已经看了,苏画和师傅立刻告辞,好让吴大嫂抓紧时间出去抓药。煎药的方法与服用方面的注意事宜,药方下已经写清楚了,不需要再留下手把手地教。

和来时一样,苏画手里抓着公交地图,带着师傅倒了三次公交。回到短租房,因为师傅不肯在外头吃,苏画再次出去买饭回来,师徒两个配着自家做的咸菜和肉酱解决了晚饭。

回到宿舍,苏画在脑子里过了一遍为数不多的存款数,赚钱的紧迫感更加强烈了。赚钱的事她根本指望不上师傅。以前有她在师傅身边,师徒两人的各种花销都由她计划、控制,因此即便穷也极少出现身无分文的情况。他们师徒分开才半年,没有她从旁盯着,师傅随兴花钱的毛病又犯了,已经两次身无分文了。

她猜,前后四万多块钱,师傅花在自己身上的估计有两万就不错了。剩下的两万多块钱,八成不是给人垫付药费了,就是又给什么穷困村的孩子买书本文具了。

犹豫再三,她拿起了电话联系宋典宋教授,“是我,苏画。”

宋典正在老师谢国安家做客。因为来电话的是苏画,他也没避着老师,“是小画师叔啊,听图书馆的老师说你天天在图书馆查资料。爱学习是好事,但别太累。”

“不累,我心里有数。”客气了几句,她切入正题,希望宋教授能介绍个大客户给她,顺便打听像她这样不在医院坐诊的医者怎么做挣钱最快。

宋典被问住了,一时答不上来。但介绍大客户这事他应下了,说是会帮忙留意,有合适的会第一时间告诉她。

谢国安手里把玩儿着两核桃问宋典,“她是技痒还是缺钱?”

宋典琢磨了十来秒,说道,“技痒的可能性不大。我看了她的课程表,这个学期的课时比较紧凑,课余时间又大都花在了图书馆,压力不小。据她同学反应,她最近吃饭很省钱,缺钱的可能性很大。”

谢国安惊讶地抬了抬花白的眉毛,“年前不是挣了两笔大的?”

顾老、聂老痊愈的事,宋典晚了几天才听说。虽然不知道具体情况,但里边起关键作用的肯定是苏画这点,他心里有数。所以,他知道老师指的挣了两笔大的是什么意思。这事他也摸不着头脑,“胡唯庸给的报酬也不低。”

谢国安琢磨了一下,突然想起小师妹提过的养家糊口的话题。再往深了想,一下就想到不靠谱的师叔身上。在师叔眼里钱财是身外物,饿不着、冷不着,有口美酒就是好日子。师叔在乡野具体如何生活的他是不清楚,但想也知道,手头肯定不富余,钱财方面应该挺紧张。他叹了口气,真是难为了小师妹。

宋典摸着下巴,正在替小师叔物色适合的大客户,不是,是病号。

谢国安也没闲着,默默地、一个一个地过着自己所知道的身上有大小毛病的大人物的名字。

宋典突然想到一事,问老师,“调养身体方面,小师叔做的如何?尤其是病后的调养。”接这种活儿,风险性小,报酬也不低。

一提这个话题,谢国安就想到让小师妹挣大钱的办法了,“我给你尝的养生酒如何?”

无论是口感、色泽,还是养生作用,那是没话说。宋典挑大姆指。

“你明天问问她还有没有。”

宋典懂了。

第二天,上午第一节课刚下课,苏画就接到了宋典的电话。她急匆匆赶到副校长办公室。

宋典开口就问,“你送老师的那种养生酒,还有多少?”

苏画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就实话实说,“不足五斤。”去年送师兄的是小坛子,装的酒少。她这次带出来的是一坛十斤的,除去留给陆子航的二斤,再除去给师傅的二斤,可支配的大概不足六斤。但她习惯稳妥行事,所以留了余地说不足五斤。

宋典心里有数了,笑着说,“我有个朋友,喜欢淘陈酒、好酒、养生酒,然后邀请一些财大气粗的公子、大少,办个高价者得的小聚会。”

正愁钱的苏画眼睛一亮,“能卖很多钱吗?”

“物以稀为贵,再说你那酒是寻常难见的好酒。你就说吧,卖还是不卖?”

“卖。”肯定得卖啊!她已经认命,不再指望师傅能挣回来一分钱。以后师傅的生活费等花销她得扛着。古人说养儿防老,在她的理解里这个“儿”字不是单指儿子,应该包括女儿、弟子之类的。师傅传授自己的毕生所学给她,她已经长大成人而师傅老了,她理所应当地担负起养师傅的责任。

这就好办了,宋典立刻打电话联系那位朋友,邀请朋友今天到家里吃饭。挂了电话,他又问苏画,“这酒是叔祖酿的?”

“是,酿好在地下埋了五年零八个月。除此之外,还有一批是我酿的,埋下的时间三年多不足四年。”

宋典听了这话,心思就活动开了,开始追问这批酒的情况。

酒是苏画酿的不假,酒里加的药材也是苏画配制的不假,但酒的口味、色泽与养生效果并不比元一亲手酿制的差。这话是元一自己对苏画说的。因此,苏画对这批养生酒还是很有信心的,只是埋的时间还差些火候而已。

详细的情况了解清楚了,宋典透话给苏画,如果这次买卖做成了,他朋友肯定会盯上苏画手里的那批酒。到时候,卖出去的价格肯定差不了。

苏画还有第三节、第四节的课,不能久呆,因此怀着喜悦的心情离开了。第四节下课后,她立刻接到宋典在宿舍楼下等她的电话。本来是准备直接去食堂的,看来吃饭时间要推后了。她跑步回宿舍,取了分装好的一瓶酒,送到楼下。

宋典接过酒瓶,发现那么好的宝贝却装在普通的玻璃瓶里,立刻心疼的什么似的。顾不上和苏画说话,他急切地吩咐吕助理开车。

☆、第67章救治

宋典具体和朋友怎么谈的,苏画不清楚。当天晚上九点多的时候她接到了宋典的电话。宋典要求她不要再把酒装进那样的玻璃酒瓶里了,最好换个酒坛子装,还告诉她哪里可以买到酒坛子。

第二天中午利用休息时间,苏画把酒送到了宋典留下的地址,一家名为茗香的会所。她没去买酒坛子,因为她没时间,再者原来装酒的酒坛子空出来的有好几个呢。她选了一个五斤装的坛子,送过来的酒正好是五斤。当她从出租车上抱着酒坛子下来时,替她开门的茗香会所的门童表情僵了那么一下。门童表示这不怪他,谁见到一个鲜嫩的妹子轻松抱着大坛子走,谁都会惊讶一下。

一个自称何经理的精明干练的女人接待了苏画,并让人接下酒。

何经理很热情。但苏画的时间很紧,酒送到了,双方确认过了,她立刻告辞。离会所五百米左右的地方有个公交站牌,这里正好有一趟经过他们学校的公交车。等了不到两分钟,公交车到了,她赶紧投币上车。

中午是市区各路段车辆行驶的高峰期之一,堵车比较厉害。她觉得这时坐公交还是坐出租一个速度,这才选了车费便宜的公交车。公交车慢慢悠悠一路晃着走,在离医大还有三个站的时候司机突然急刹车。站着的乘客立刻东倒西歪,有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子还摔了一跤。乘客们很不满,但抱怨声和骂声在看到前边的混乱后立刻消音。

前边的路口似乎发生了车祸。有反应快的司机,自然也有反应慢的司机。前边的车辆发生车祸时,有的来不及刹车直接撞了上去,有的及时打方向盘躲开了前边的车却撞到旁边车道上的车。还有的车险险的成功避开了。总之刹车声和碰撞声连成片,场面混乱不已。

“救救我的孩子,救救我的孩子……”前方,女人声嘶力竭的哭喊声让吓呆的乘客们回神。有好事的喊着让司机快打开车门。

身为医者,苏画不能视而不见,但可惜的是她没带药箱。公交车门打车,她跟在几个男女身后下车,快步走到出事地点。

交警正在维持秩序,救护车还没赶到。一位中年交警正在劝哭喊的女人,让女人冷静下来赶紧退开,不要耽误救援工作。

女人的额头在流血,右腿似乎受了伤。她早已失去冷静,扒着变形的车门,看着固定在副驾驶位上失去知觉的男婴,哭喊着不肯退开半步。

被交警拦住的苏画隔着四五米的距离,从女人身侧的空隙往车里瞄了一眼,立刻对交警说道,“我是医大中医专业的学生,也是一名大夫,救护车没到之前我或许能帮上忙。”

这位交警二话不说,要看苏画的证件。苏画赶紧翻背包,拿出学生证递了过去。